⑴ 湯顯祖是誰,湯顯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湯顯祖(1550?1616)明代戲曲作家。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士,別署清遠道人。臨川(今屬江西)人。在中國和世界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湯氏祖籍臨川縣雲山鄉,後遷居湯家山(今撫州市)。湯顯祖從小聰明好學,「童子諸生中,俊氣萬人一」,湯顯祖十四歲便補了縣諸生。二十一歲中了舉人。按他的才學,在仕途上本可望拾青紫如草芥了。但是,跟隨整個明代社會一起墮落的科舉制度已經腐敗,考試成了上層統治集團營私舞弊的幕後交易,成為確定貴族子弟世襲地位的騙局,而不以才學論人。萬曆五年、八年兩次會試,當朝首輔張居正要安排他的幾個兒子取中進士,為遮掩世人耳目,又想找幾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作陪襯。他打聽到海內最有名望的舉人無過於湯顯祖和沈某等人,就派了自己的叔父去籠絡他們。聲言只要肯同宰相合作,就許顯祖等中在頭幾名。以宰相之威勢,加以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誘惑,沈某等出賣了自己,果然中了高科;但湯顯祖卻潔身自好,一無所動。他雖然並不反對張居正的政治改革,但作為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他憎惡這種腐敗的風氣,因而先後兩次都嚴峻地拒絕了招攬。說:「吾不敢從處女子失身也。」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湯顯祖名落孫山。
湯顯祖的主要創作成就在戲曲方面,代表作是《牡丹亭》(又名《還魂記》),它和《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又名「臨川四夢」。除《紫釵記》寫作時代可確考外,其餘「三夢」都不易確定寫作時間,學術界尚有不同看法。
《牡丹亭》共55出,寫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其中不少情節取自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見《燕居筆記》)。和話本相比,《牡丹亭》不僅在情節和描寫上作了較大改動,而且主題思想有極大的提高。劇情梗概是: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在一座花園的梅樹下立著一位佳人,說同他有姻緣之分,從此經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寶之女名麗娘,才貌端妍,從師陳最良讀書。她由《詩經?關雎》章而傷春尋春,從花園回來後在昏昏睡夢中見一書生持半枝垂柳前來求愛,兩人在牡丹亭畔幽會。杜麗娘從此愁悶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彌留之際要求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囑咐丫環春香將其自畫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陽安撫使,委託陳最良葬女並修建「梅花庵觀」。3年後,柳夢梅赴京應試,借宿梅花觀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麗娘畫像,發現就是夢中見到的佳人。杜麗娘魂游後園,和柳夢梅再度幽會。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妻。《牡丹亭》比同時代的愛情劇高出一籌。劇中關於杜麗娘、柳夢梅在夢中第二次見面就相好幽會,杜麗娘鬼魂和情人同居,還魂後才正式「拜告天地」成婚的描寫;關於杜麗娘不是死於愛情的被破壞,而是由於夢中獲得的愛情在現實中難以尋覓,一時感傷而死,也即所謂「慕色而亡」的描寫,都使它別具一格,顯示了要求個性解放的思想傾向和浪漫誇張的藝術手法。
《邯鄲記》共30出,本事據唐代沈既濟的傳奇小說《枕中記》改編。曲詞比較樸素。寫盧生一貧如洗,在邯鄲道旅舍中遇道士呂洞賓授他一枕,即入夢中。卧枕時旅舍主人方蒸黃粱。盧生在夢中得娶名門女子,中進士,當了20年宰相,封國公,食邑五千戶,官加上柱國太師。他的子孫也一齊高升。一夢醒來,黃粱方熟,盧生遂悟破人生,隨呂洞賓出家。劇中描寫盧生的煊赫聲勢,較之《枕中記》展開了更多的描繪。對盧生的卑劣手段,如倚仗妻子有錢去賄通官僚勛貴,以及中狀元等刻畫,更是屬於湯顯祖的創造。盧生享盡富貴榮華,在臨死之際,還一心思念身後的贈謚和青史留名。作品揭示和批判了封建官僚由發跡到死亡的丑惡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明代官場的黑暗。這里融和著湯顯祖在多年仕宦經歷中和對社會的觀察中所感受到的官場傾軋、科舉腐敗和官僚奢侈等情況。
《南柯記》共44出,本事據唐代李公佐的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改編。敘寫淳於棼酒醉後夢入槐安國(即螞蟻國)被招為駙馬,和瑤芳公主成婚。後任南柯太守,政績卓著。公主死後,召還宮中,加封左相。他權傾一時,淫亂無度,終於被逐。醒來卻是一夢,被契玄禪師度他出家。和《南柯太守傳》相比,此劇在描寫中更多地揭露了朝廷的驕奢淫逸、文人的奉承獻媚等。《紫簫記》現存34出,是湯顯祖的早期作品。男女主角李益和霍小玉明顯來自唐代蔣防的傳奇小說《霍小玉傳》,但情節不同。它寫李益和霍小玉成婚後在游華清宮時失散,後小玉拾到紫玉簫,皇帝遣送他回家。李益得中狀元,被派往朔方邊境軍中任職,兩人相互思念。數年後的一個七夕之晚,李益回家,夫妻團圓。全劇文筆綺麗,人物道白都為四六對句。也有惡趣筆墨。據作者的《紫釵記題詞》中說,《紫簫記》未成而「是非蜂起」、「訛言四方」,原因據說是作者企圖「暗刺時相」。但詳細真相不明。
《紫釵記》共53出,系據《紫簫記》改作。作者在情節上改動數處:娼妓身份的霍小玉改為良家女子;經人撮合改為李益由拾釵而識小玉;批判負心漢改為歌頌李益和小玉在愛情上的堅貞,而阻撓他們婚姻的是盧太尉;把黃衫客寫成一個與宮廷有密切關系的十分有權勢的人物。詞藻華麗,但也有疏雋處。《墮釵燈影》寫霍小玉和李益相會時又驚又羞又喜的初戀之情,細致傳神;《凍賣珠釵》寫霍小玉的痴情,相當動人。《折柳陽關》《玉工傷感》《怒撒金錢》等出寫人物心理,結合氛圍襯托,也很成功。他不僅於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葯卜筮諸書。26歲時刊印第1部詩集《紅泉逸草》,次年又刊印詩集《雍藻》(未傳),第3部詩集名《問棘郵草》。湯顯祖在戲曲批評和表、導演理論上,也有重要建樹。他通過大量書札和對董解元的《西廂記》、王玉峰的《焚香記》等等劇作的眉批和總評,發表了對戲劇創作的新見解。他認為內容比形式更重要,不能單純強調曲牌格律而削足適履,所謂「凡文以意、趣、神、色為主,四者到時,或有麗辭俊音可用,爾時能一一顧九宮四聲否?如必按字模聲,即有窒滯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尺牘《答呂姜山》)。他和以沈?為首的偏重形式格律的吳江派作家進行了頑強的論爭。尤其是作為1602年前後的《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一文,不僅記述了弋陰腔的演唱情況,為中國戲曲史留下了珍貴資料,而且對表、導演藝術發表了精闢見解,強調演員要體驗生活,體驗角色,領會曲意,在生活上和藝術上嚴以律己,以人物的感情去感染觀眾。他自己勤於藝術實踐,「為情作使,劬於伎劇」,同臨川一帶上千名演唱海鹽腔的宜黃班藝人保持著廣泛的聯系,實際上成了地方戲曲運動的領袖。他還親自為演員解釋曲意,指導排練,「自踏新詞教歌舞」,「自掐檀痕教小伶」。
⑵ 湯顯祖的作品有哪些
湯顯祖的作品有:《還魂記》、《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玉茗堂全集》。
1、《還魂記》
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該劇文辭典雅,語言秀麗。
該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感天動地竇娥冤》《長生殿》(一說《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桃花扇》《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
2、《紫釵記》
《紫釵記》是明代戲劇家湯顯祖創作的戲劇劇本,他根據唐人蔣防傳奇小說《霍小玉傳》的主要人物和故事主幹創作了《李十郎紫簫記》,後又在《紫簫記》的基礎上創作了更為成熟的《紫釵記》,堪稱湯顯祖「臨川四夢」第一夢。
《紫釵記》是湯顯祖的作品,創作於南京任職時期,全本共五十三出,與《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合稱為「臨川四夢」。
3、《南柯記》
《南柯記》是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講述了淳於棼夢入螻蟻之槐安國為南柯郡太守的故事。
《南柯記》有不少版本流傳。鄭振鐸(1898一1958)曾說,「玉茗堂四夢」中,「於《還魂》外,此曲刊本獨多。」《南柯記》約有九種版本今存。
本書英譯所主要依據的錢南揚的校點本(1978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就是以明代毛晉汲古閣校刻本為底本,與明萬曆刻本《南柯夢》、覆刻清暉閣本《南柯記》、明崇禎年間獨深居本《南柯夢》、清初竹林堂刻本《湯義仍先生南柯夢記》等版本對校,共利用了五種版本。
4、《邯鄲記》
《邯鄲記》是明代湯顯祖創作的戲曲劇本,是「臨川四夢」中的一部。現有《六十種曲》本和《古本戲曲叢刊》本、影印明 天啟刻朱墨本。崑曲舞台上常演的有《掃花》、《三醉》、《番兒》、《雲陽》、《法場》 等折。
5、《玉茗堂全集》
《玉茗堂全集》,湯顯祖撰別集,共四十四卷,包括文集、賦集、詩集、尺犢等。
湯濕祖詩文作品的成就,遠遜於戲曲。他的詩作,早年受六朝綺麗詩風的影響,後來為了反抗復古派「詩必盛唐」的主張,而追求宋詩的艱澀之風。
他的散文長於議論,有「好辯」的特色;尺犢寫得富有感情,文筆流利。總的來說,湯顯祖的詩文創作,貫徹了他的反對擬古,追求自然的文學主張。
⑶ 大學語文
一 、選擇題(40分)
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被稱作「前四史」的史書是:《史記》、《漢書》、《三國志》和《後漢書》。
B.元曲四大家是:關漢卿、白樸、馬致遠和鄭光祖。
C.被魯迅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的是:《官場現形記》、《儒林外史》、《老殘游記》和《孽海花》。
D.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是:《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和《麥克白》。
2.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近體詩是對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與古體詩相對而言,句數、字數和平仄、用韻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歸有光、劉大櫆、姚鼐等。
C.沈從文是我國現代文學中有風格、有藝術個性的作家。他的作品題材廣泛,文筆清麗,語言清新活潑。《邊城》、《湘行散記》最具代表。
D.高爾基的《母親》是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著作,列寧稱它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書」。
3.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左傳》是我國的一部國別史,也是一部散文著作。它尤其善於描寫戰爭和外交辭令,如《崤之戰》。
B.柳宗元是唐代散文家,與韓愈一起倡導了古文運動。他的寓言小品《三戒》和山水游記《永州八記》為後人所稱誦。
C.高適、岑參、王昌齡是邊塞詩派的重要詩人。王昌齡的《出塞》被推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D.《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是巴爾扎克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是福樓拜的代表作。它們都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品。
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楚辭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礎上再創造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新詩體。「楚辭體」又叫「騷體」,由屈原《離騷》而得名。
B.文藝復興是歐洲14—16世紀的文化和思想潮流。這一時期出現了一批成就卓著的作家,如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亞等。
C。趙樹理是我國現代重要作家之一,其作品最大特點是民族化、大眾化。代表作有《小二黑結婚》和《李有才板話》。
D.普希金被高爾基稱為「俄國文學之始祖」,他的喜劇《欽差大臣》和詩體小說《歐根,奧涅金》深受世界各國讀者的喜愛。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和王實甫的《西廂記》是最著名的雜劇作品。
B.「賦」這種文體,講究文采和韻律,兼有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宋代的賦進一步趨向散文化,如歐陽修的《秋聲賦》。現代散文的「賦」是「贊」、「頌」之意,如峻青的《秋色賦》。
C.《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合稱「愛情三部曲」,其中《家》的成就最高。
D.泰戈爾是印度偉大的詩人,1912年發表抒情詩集《吉檀迦利》使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另有詩集《飛鳥集》。
6.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他的田園詩被譽為「中國田園詩的基石」,其中《歸園田居》、《飲酒》等最具代表性。
B.樂府始置於西漢,是掌管音樂的官署。後來人們把樂府官署採集、創作的歌辭,統稱「樂府詩」或「樂府」。
C.老舍是現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駱駝祥子》被稱為「舊時代的葬歌」。解放後他還創作了《茶館》、《王昭君》等話劇劇本。
D.世界名著《神曲》、《雙城記》、《基度山伯爵》、《靜靜的頓河》的作者依次是義大利的但丁、英國的狄更斯、法國的大仲馬和蘇聯的肖洛霍夫。
7.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陸游的詩主要抒寫一腔愛國激情,氣勢雄渾,感情奔放。其中《關山月》、《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示兒》都是後世傳誦的名篇。
B.小說是一種通過人物、情節和環境的具體描寫來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體裁。小說的重要特徵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動感人的人物形象。
C.朱自清是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其散文《背影》、《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D.惠特曼是美國偉大的民主詩人,他的代表作《草葉集》創立了自由詩體,開一代詩風,對我國「五四」以來的新詩影響很大。
8.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他的散文寫得婉轉流暢,富有情致,其中《醉翁亭記》、《秋色賦》尤具特色。
B.柳永是北宋著名詞人,他的詞流傳甚廣,所謂「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其代表作有《雨霖鈴》、《八聲甘州》等。
C.馮夢龍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說家,他編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和明代著名小說家凌濛初編著的兩部短篇小說集《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被世稱為「三言二拍」。
D.艾青是現代著名詩人,他的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贊歌》、《古羅馬的大鬥技場》等。
9.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錯的一項是
A.《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的詩305篇,分風、雅、頌三類。其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B.蘇軾是豪放詞派的開創者,其《念奴嬌•京口北固亭懷古》被推為豪放詞派的典範。
C.《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它成功地塑造了民族資本家吳蓀甫的典型形象,反映了30年代初期中國的社會面貌。
D.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樣一位英雄形象,對我國青年讀者影響很大。
10.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白居易與元稹一起倡導了新樂府運動,他的《秦中吟》、《新樂府》是諷喻詩的代表,《琵琶行》和《錢塘湖春行》是歌行體古詩。
B.在我國文學史上,被稱為「傳奇」的有兩種:一種是唐宋的傳奇小說,如李朝威的《柳毅傳》;另一種是元代以後的戲劇,如馬致遠的《漢宮秋》。
C.聞一多是現代著名詩人,他的詩對我國•現代詩歌的發展有較大的影響,《死水》、《靜夜》堪稱佳作。
D.契訶夫是俄國著名作家,一生創作了四百多部中短篇小說和十幾個劇本,小說《變色龍》、《套中人》和戲劇《櫻桃園》都很著名。
11.我國古代詩歌按產生的時代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A.詩經——樂府——楚辭——曲——詞
B.詩經——楚辭——樂府——詞——曲
C.詩經——楚辭——樂府——曲——詞
D.詩經——樂府——楚辭——詞——曲
12.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我國小說起源於上古神話,發端於南北朝志怪小說,成熟於唐代傳奇、宋元話本,明清章回小說是它的進一步發展。
B.我國文學史上向來「風騷」並稱,「風」指以「國風」為代表的《詩經》,它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的源頭;「騷」指《楚辭》,它是以屈原為代表的我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的源頭。
C.古希臘最發達的文學形式是神話和史詩,宙斯是希臘神話中地位最高的天神,是人和神的主宰,雅典娜是智慧女神,普羅米修斯是造福人類的神,而潘多拉則是災禍的來源。
D.我國唐代出現了詩歌發展的高峰,詩人眾多,流派紛呈,除了李白、杜甫兩位大詩人外,還有邊塞詩派的王之渙、孟浩然、王維等。
13.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後漢書》、《臨川先生文集》、《二馬》的作者分別是范嘩、王安石、老舍。
B.歷史散文從內容看,有以記事實為主的和以記人物為主的兩類;從體裁上看,主要有編年體、紀傳體等,《資治通鑒》應屬編年體。
C.1927年到1937年間魯迅寫了許多雜文,後來編成《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且介亭雜文》、《野草》等集子。
D.「三部曲」的說法源於古希臘,原指情節連貫的三部悲劇,後指三部內容各自獨立又互相聯系的作品,如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茅盾的《春蠶》、《秋收》、《殘冬》等。
1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民歌《木蘭詩》都是漢樂府中的名篇,被譽為我國詩歌發展史上的「雙璧」。
B.錢錘書是我國著名的學者、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圍城》,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學術著作《管錐編》等,被世人譽為「文化昆侖」。
C.冰心原名謝婉瑩,代表作有兒童文學作品集《小桔燈》、詩集《繁星》和《春水》,小說《斯人獨憔悴》。
D.中國現代文學揭開了中國文學史嶄新的一頁,這期間出現的第一本新詩集是郭沫若的《女神》;第一篇白話小說是魯迅的《狂人日記》。
15.下列有關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在我國文學史上,世人稱李白為「詩仙」,杜甫為「詩聖」,杜甫的作品為「詩史」。
B.《葯》《駱駝祥子》《暴風驟雨》等小說反映了我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勞動人民遭受重重壓迫和剝削的痛苦生活。
C.法捷耶夫是前蘇聯著名作家,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是他的代表作。
D.吳趼人,清代作家,代表作為長篇小說《官場現形記》;李清照為南宋詞壇最有成就的婉約派代表,有詞集《漱玉詞》。
16.下列有關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魯迅贊譽司馬遷歷史巨著和文學傑作《史記》的名言。
B.「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這副對聯寫的是蒲松齡和他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C.「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是唐代杜牧的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唐代李白的詩句。
D.白居易是我國唐代繼杜甫之後又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17.對下列作家作品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玉緣》,是中國古典現實主義小說發展的頂峰。全書共置120回,前80回為曹雪芹所作,後40回一般認為是高鶚續寫。
B.《少年維特之煩惱》、《唐璜》、《欽差大臣》、《神秘島》的作者分別是德國的歌德、英國的拜倫、俄國的果戈理和法國的凡爾納。
C.在我國文學史上,兩人以同一題目作文且成名篇,古代有蘇洵、蘇轍的《六國論》,現代有朱自清、俞平伯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D.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伏尼契《牛虻》、易卜生《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分別是保爾•柯察金、亞瑟、安娜。
18.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書》是繼《史記》之後的又一部重要的紀傳體史書,其中許多人物傳記為我國傳記文學的傑作,如《張衡傳》等。
B.「北宋三蘇」指的是北宋文學家蘇洵及其子蘇軾、蘇轍。
C,塞萬提斯《堂吉訶德》中的主人公是一個脫離實際、耽於幻想的人物;俄國果戈理《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是一個吝嗇鬼的形象。
D.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這種文體是對某種理論、主張、政治制度或社會習俗從根本上進行考察、論證,理論性較強。如韓愈的《原毀》、黃宗羲的《原君》等。
19.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曹操,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是「建安文學」的開創者之一,《觀滄海》、《龜雖壽》是他的代表作。
B.法國的大仲馬和小仲馬是一對父子作家,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基度山伯爵》和《茶花女》。
C.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和美國的歐•亨利被譽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D.夏衍,現代劇作家,原名沈端先,有報告文學《包身工》和劇本《上海屋檐下》、《北京人》等,建國後,他將《祝福》、《林家鋪子》改編為電影劇本。
20.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戰國策》,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歷史著作是《左傳》,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第一部斷代史是《漢書》。
B.唐代古文運動是我國一次文體改革運動,到了宋代繼續提倡這種改革,出現了被世人稱誦的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
C.繼元雜劇後,我國明清兩代的戲曲得到迅速發展,著名作品有湯顯祖的《牡 丹亭》、洪異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D.莫泊桑是法國著名作家,也是舉世公認的短篇小說大師,其作品的基本主題是暴露資產階級的精神面貌和社會風氣的腐敗墮落。著名作品有《羊脂球》、《項鏈》、《一生》等。昌齡、高適、岑參,田園詩派的王之渙、孟浩然、王維等。
二、填空題(20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聯想美妙、以花喻雪的詩句是
, 。
2.百川東到海, ?少壯不努力, 。
(《漢樂府•長歌行》)
3.幾處早鶯爭暖樹, 。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君子坦盪盪, 。 (《論語•述而》)
5.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 。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6.故木受繩則直, ,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勸學》)
7.人常稱二十弱冠,三十 ,四十 ,五十知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
8.初唐「四傑」是指: 、 、 、 。
9.四庫全書的四庫指: 、 、 、 。
12.江南好, 。日出江花紅勝火, 。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13.海內存知己, 。無為在歧路,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4.莫愁前路無知己, ? (高適《別董大》)
15.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知來者之可追。(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16.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 。
17.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 、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18.春蠶到死絲方盡, 。(李商隱《無題》)
19. ,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絕句》)
20.靜以修身, 。(諸葛亮《誡子書》)
2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夕陽西下, 。(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
22.《過零丁洋》中最能表現作者愛國之情的詩句是 , 。
23.二十四史的前四史是指: 、 、 、 。
三 、寫出與成語相關的歷史人物(任選5題) (10分)
(1) 三顧茅廬〔 〕 (2)望梅止渴〔 〕
(3) 司馬青衫〔 〕 (4)四面楚歌〔 〕
(5) 多多益善〔 〕 (6)鞠躬盡瘁〔 〕
四、下面是一首寶塔詩,每個字只能讀一次。你認為應如何讀?請按你認為正
確的順序把詩抄在旁邊(5分)
開
山滿
桃山杏
山好景山
來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轉山崖
五、發揮創造力,給下列對聯對出上聯或下聯:
1.運用相關知識,把下列短語組合成兩副悼念周恩來總理的輓聯.(10分)
難報恩來 生為國家 耿耿忠心昭日月 何堪魂去 青史千秋
功同五嶽 寸草春暉 德同湖海 洋洋正氣結豐碑 死為人民
2.雨潤江南綠, 。(5分)
3.雅典奧運會上,我國體育健兒不懼強手,奮勇拼搏,取得了金牌總數第二的歷史性突破,請你據此擬寫一副對聯。(5分)
4.八百里洞庭憑岳陽壯闊, 。(5分)
答案
1.C((儒林外史)應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2.B(歸有光不是桐城派作家)3.A((左傳)應為「編年史」)4.D((欽差大臣)是果戈理的作品)5.C(「愛情三郜曲」應為「激流三部曲」)6.C((王昭君)是曹禺的作品)7.C((故都的秋)是郁達夫的作品)8.A((秋色賦)應為(秋聲賦))9B《念奴嬌•京口北固亭懷古》應為《念奴嬌•赤壁懷古》)10A(《錢塘湖春行》是近體詩)11.B12.D(王之渙是邊塞詩人)13.C((野萆)屬散文詩集)14.D(第一本新詩集應是胡適的《嘗試集》15.A(B中《暴風驟雨》是反映土改運動的一部小說;C中法捷耶夫的代表作是《青年近衛軍》;(靜靜的頓河)是前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D中吳趼人的代表作應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16.C(「身無彩鳳雙飛翼」應為李商隱詩句)17.D(安娜應為娜拉)18.A((張衡傳)選自(後漢書))19.D((北京人)為曾禺的劇作),20.A(第一郝國別體史書是(國語))
成語典故(10分)
1 劉備 2王羲之 3 項羽4曹操 5白居易6俞伯牙、鍾子期 7祖逖 8班超 9韓信 10諸葛亮
填空題: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2何時復西歸 老大徒傷悲 3誰家新燕啄春泥4小人常戚戚5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 6金就礪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7筆、墨、紙、硯8不惑,知命,花甲,古稀9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10經、史、子、集。
怪體詩
(山中山路轉山崖,山客山僧山裡來,山客看山山景好,山杏山桃滿山開.)
對聯
1.(1)上聯:生為國家,死為人民,耿耿衷心昭日月;下聯:功同五嶽,德同湖海,洋洋正氣結豐碑。(2)青史千秋,何堪魂去;下聯:寸草春暉,難報恩來
2.雪飛北國春
3.凱歌高奏龍騰雅典,捷報頻傳獅醒東方。或:中華健兒揚威奧運;華夏子孫譽滿全球。
4.七百頃水泊贊梁山風流
⑷ 古今中外十大名著有哪些
一、中國部分
(一)古代(「五四」以前)10部
1.《竇娥冤》,元·關漢卿著。關漢卿是中國戲曲的奠基人,《竇娥冤》是關漢卿的悲劇代表作。
2.《西廂記》*,元·王實甫著,千古傳誦的我國古典戲劇之現實主義傑作。
3.《牡丹亭》,明·湯顯祖著,是湯顯祖的代表作,同時也是我國戲曲史上最著名的浪漫主義傑作。
4.《三國演義》*,明·羅貫中著,我國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我國最有成就的長篇歷史小說。
5.《水滸傳》*,明·施耐庵、羅貫中合著,有「英雄傳奇」之稱,是對後世影響巨大的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
6.《西遊記》*,明·吳承恩著,被譽為我國神話小說中最優秀的代表作品。
8.《聊齋志異》,清·蒲松齡著,以寫花妖狐魅、畸人異行著稱的優秀短篇小說集,被譽為「中國文學瑰寶,世界文學明珠」。
9.《儒林外史》,清·吳敬梓著,是吳敬梓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長篇諷刺小說的傑出代表。
10.《紅樓夢》*,清·曹雪芹著,被稱為把中國古典小說推上登峰造極境界的不朽文學名著。
(二)現代(「五四」以後,建國以前)10部
1.《狂人日記》,魯迅著,我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之作。
2.《阿Q正傳》*,魯迅著。魯迅的代表作,魯迅小說創作的高峰。
3.《女神》,郭沫若著,是中國新詩的開山之作,中國新詩的第一座豐碑。
4.《子夜》*,茅盾著,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傑出的革命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一部具有史詩價值的巨著。
5.《家》*,巴金著,是巴金長篇巨制《激流三部曲》之第一部,也是其中最精彩、最成熟的一部。
6.《駱駝祥子》*,老舍著,該書塑造了我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最成功的工人形象,是享有世界聲譽的名著。
7.《雷雨》*,曹禺著,中國話劇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悲劇,是曹禺的處女作、成名作、代表作。
8.《邊城》,沈從文著,是沈從文的代表作,被稱為「小說中飄逸不群的仙女」。
9.《圍城》,錢鍾書著,被稱為「新《儒林外史》」,堪與世界諷刺名著媲美的長篇諷刺小說。
10.《荷花澱》,孫犁著,被稱為散文詩式的小說,是孫犁最著名的短篇代表作。
(三)當代(建國以後)10部
1.《林海雪原》*,曲波著,表現革命戰爭年代革命軍人勇武無畏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可讀性很強的長篇傑作。
2.《青春之歌》*,楊沫著,是新中國第一部正面描寫、塑造革命知識分子形象的可讀性極強的長篇傑作。
3.《三家巷》,歐陽山著,是歐陽山長篇巨制《一代風流》中的第一部,同時也是反映青年知識分子走上革命道路題材的傑出名著。
4.《紅岩》*,羅廣斌、楊益言合著,成功塑造了一批大義凜然、鐵骨錚錚的革命英雄群像,該書被譽為「革命的教科書」,它的出版成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一件空前的盛事。
5.《歐陽海之歌》,金敬邁著,反映當代革命軍人英勇無畏高尚精神品格的著名長篇小說,該書的問世曾產生強烈的轟動效應。
6.《班主任》,劉心武著,新時期「傷痕文學」的濫觴之作。
7.《芙蓉鎮》,古華著,新時期「反思文學」的扛鼎之作。
8.《喬廠長上任記》,蔣子龍著,新時期「改革文學」的發軔之作。
9.《射鵰英雄傳》*,金庸著,武俠小說的代表作。
二、 外國部分
(一)上古時期(公元5世紀以前)3部
1.《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奧德賽》兩部),古希臘荷馬著,被稱為人類童年時代登峰造極的藝術珍品。
2.《舊約》(《聖經》中的第一部),古希伯來文學的總集,也是世界古代文學寶庫中的珍貴遺產。
3.《沙恭達羅》,古印度迦梨陀娑著,印度古典戲劇的典範,塑造了一個「美與善的化身,剛與柔的典型」沙恭達羅形象,達到了當時世界文學的高峰。
(二)中古時期(公元6~13世紀)3部
1.《神曲》(包括《地獄》、《凈界》、《天堂》三部),義大利但丁著,長篇敘事詩,被譽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詩篇。
2.《源氏物語》,日本紫式部著,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小說,日本中古時期物語文學的典範。
3.《一千零一夜》,中古時代阿拉伯地區的民間故事總集,是阿拉伯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
(三)文藝復興時期(公元14~16世紀)4部
1.《十日談》,義大利薄伽丘著,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現實主義文學巨著。
2.《唐吉訶德》,西班牙塞萬提斯著,歐洲第一部具有現實主義傾向的長篇小說,在歐洲文學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3.《第十二夜》*,英國莎士比亞著。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作家中最傑出的代表,是一個超越時代、超越國境的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馬克思語),《第十二夜》是其喜劇代表作。
4.《哈姆萊特》*,英國莎士比亞著,是莎士比亞的悲劇代表作。
(四)古典主義時期(公元17世紀)2部
1.《吝嗇鬼》,法國莫里哀著。莫里哀是17世紀古典主義的喜劇大師,是古典主義作家中最傑出的代表,此劇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它成功塑造出了世界文學寶庫中一個吝嗇鬼的典型----阿巴公。
2.《偽君子》*,法國莫里哀著,是莫里哀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該劇成功塑造出了世界文學寶庫中一個偽君子的典型----達爾丟夫。
(五)啟蒙主義時期(公元18世紀)2部
1.《少年維特之煩惱》,德國歌德著。歌德是18世紀歐洲啟蒙主義最傑出的代表作家。該書是書信體中篇小說,是歌德早期的代表作。
2.《浮士德》*,德國歌德著,具有史詩規模的詩劇,是歌德一生創作的頂峰,代表了歐洲啟蒙文學的最高成就。
(六)浪漫主義時期(公元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2部
1.《巴黎聖母院》*,法國雨果著。雨果是整個歐洲浪漫主義最傑出的代表作家,他的創作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在世界浪漫主義文學史上佔有第一流的位置。《巴黎聖母院》是雨果早期的代表作,也是為其帶來世界性聲譽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2.《悲慘世界》*,法國雨果著,是雨果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認的人類文學寶庫中最著名的長篇小說。
(七)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公元19世紀30年代以後)10部
1.《紅與黑》*,法國司湯達著。司湯達是法國也是整個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紅與黑》是其代表作,它的問世標志著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正式開端。
2.《高老頭》*,法國巴爾扎克著。巴爾扎克是西歐批判現實主義最傑出的代表,在世界文學發展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他構築了人類文學史上空前的文學巨廈----《人間喜劇》(作品總集,共收入96部作品)。被稱為《人間喜劇》「序幕」的《高老頭》是巴爾扎克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
3.《歐也妮·葛朗台》,法國巴爾扎克著,是巴爾扎克的另一重要代表作。
4.《雙城記》,英國狄更斯著。狄更斯是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雙城記》是其代表作。
5.《簡·愛》*,英國夏洛蒂·勃朗特著。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傑出的代表作家之一,自傳體長篇小說《簡·愛》是其代表作。
6.《死魂靈》,俄國果戈理著。果戈理是俄國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代表作家之一,被譽為「諷刺文學巨匠」,《死魂靈》是其代表作。
7、《被欺凌與被侮辱的》*,俄國陀斯妥耶夫斯基著。陀斯妥耶夫斯基是俄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之一,是舉世公認的擅寫人物心靈世界的文學大師,《被欺凌與被侮辱的》是其早期重要代表作。
8.《安娜·卡列尼娜》*,俄國托爾斯泰著。托爾斯泰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最傑出的代表作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安娜·卡列尼娜》是為托爾斯泰確立世界作家聲譽的傑作。
9.《復活》*,俄國托爾斯泰著,被稱為托爾斯泰畢生探求的總結,是托爾斯泰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
10.《吉檀迦利》*,印度泰戈爾著。泰戈爾是享有世界聲譽的印度近現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也是亞洲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殊榮的作家,其代表作抒情詩集《吉檀迦利》一直在世界文學寶庫中閃耀著迷人的光彩,具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八)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公元19世紀30年代以後)2部
1.《母親》*,俄國高爾基著。高爾基是俄蘇無產階級文學的傑出代表,是開創世界無產階級文學新紀元的大文豪,《母親》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它成功地塑造出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典型形象。
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著。奧斯特洛夫斯基是布爾什維克英雄戰士,蘇聯無產階級偉大作家,其代表作《鋼鐵是怎樣練成的》被稱為「共產主義教科書」,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自傳體長篇小說。
(九)現代派文學(公元19世紀60年代以後)2部
1.《追憶逝水年華》,法國普魯斯特著。普魯斯特是開創意識流小說先河的作家,《追憶逝水年華》是其成名作、代表作,也是意識流小說的奠基之作。
2.《等待戈多》,愛爾蘭貝克特著。貝克特是荒誕派戲劇成就最輝煌的作家,使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等待戈多》是其代表作,也是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
⑸ 文學題(含答案的)拜託!!!
(一)選擇題
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國語》是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左傳》是最早的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國語》《左傳》既長於記事,又長於記言。
B.我國古典小說中真正的吸收史傳文學寫人藝術經驗的第一部作品是《三國演義》。
C.《金瓶梅》開辟了一條寫平凡人生活的道路,顯示了現實主義文學的長足發展。
D.《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悲劇《慳吝人》中的阿巴貢,《歐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都是悲劇式的人物。
2.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左傳》也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經典之一,它既是一部內容豐富的史書,又有很強的文學性,作者相傳為孔子同時代的左丘明。
B.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一書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戶曉。例如,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三顧茅廬、三氣周瑜、三打祝家莊等。
C.魯迅的《狂人日記》收在短篇小說集《彷徨》中,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小說,作品鮮明地表現了對愚弱國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態度。
D.《父與子》《變色龍》《裝在套子里的人》都是俄國作家契訶夫的短篇小說。
3.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賀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時候》《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屬於解放區文學。
B.張天翼的《華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館里》、陳白塵的《上海屋檐下》是國統區文學。
C.孫犁的《荷花澱》和柳青的《創業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時期的長篇小說。
D.《一代風流》《紅旗譜》《李自成》分別是歐陽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衛延安》分別是楊沫、王願堅、杜鵬程的作品。
4.下列作家作品完全對應的一項是( )
A.葉聖陶——《農村三部曲》《林家鋪子》
劉心武——《班主任》《喬廠長上任記》
B.巴金——《激流三部曲》《燈》
賈平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芙蓉鎮》
C.茅盾——《蝕》三部曲、《包身工》
諶容——《人到中年》《組織部新來的年青人》
D.老舍——《駱駝祥子》《茶館》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東方》
5.「字字寫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別講的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 )
A.《水滸》和《聊齋志異》 B.《西遊記》和《聊齋志異》
C.《儒林外史》和《三國演義》 D.《紅樓夢》和《三國演義》
6.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律詩每首八句,每兩句組成一聯,共分四聯,分別稱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每聯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
B.絕句每首四句,等於律詩的一半,所以也稱「截句」、「斷句」,唐朝詩人王昌齡,擅長七絕,有「七絕聖手」的美稱。
C.詞是唐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有曲子、樂府、詩余、長短句等別稱。
D.散曲是曲的一種體式,在戲劇作品中,供狀物敘事之用,是戲劇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著名的散曲作家有關漢卿、馬致遠、張養浩等。
7.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記錄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孟子》,常於從容談論之間引喻取比,意思精到,「揠苗助長」的故事尤為生動,廣為後人傳誦。
B.《韓非子》為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書中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作為論證材料,形象生動,趣味濃厚,如「守株待兔」「濫竽充數」「刻舟求劍」等都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C.我國地理學名著《山海經》,因其保存了大量遠古神話傳說,被譽為中國古代神話的淵源。這些神話又可以看作古代小說的萌芽,故又被稱為「古今志怪之祖」和「小說之祖」。
D.《淮南子》為雜家著作,其中保存的上古神話傳說,一定程度反映了古代社會的面貌和人民群眾的願望,如《女媧補天》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斗爭和理想。
8.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被魯迅先生譽為「西漢鴻文」的賈誼與晁錯的政論文,論事說理,切中要害,分析利弊,具體透徹。其代表作有賈誼的《論積貯疏》、晁錯的《論貴粟疏》。
B.開創「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的《漢書》,為班固受詔而作,因而強調帝王正統,缺乏《史記》那樣的強烈批判精神,如書中將項羽、陳涉由《史記》中的「本紀」「世家」貶入「列傳」,對歷代帝王也多粉飾之詞。
C.「三曹」之首的曹操,開創了以「建安風骨」著稱的新風氣。魯迅稱他是「一個改造文章的祖師」。
D.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政治家、軍事家。他不以文學著稱,然而他的《出師表》卻是千古傳誦的名篇,其中的名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更是家喻戶曉。
9.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三國志》,成書早於范曄的《後漢書》,後人因為推重陳壽的史學與文筆,於《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史外,加上《三國志》,合稱為「前四史」。
B.陶淵明,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他的作品《桃花源記(並序)》描繪了一幅沒有剝削的社會圖景,反應了古代農民的願望與要求,是現實主義描寫與浪漫主義精神結合的典範之作。
C.《玉台新詠》是南朝徐陵所編的一部詩歌總集,其中的《木蘭詩》為我國最傑出的民間敘事詩。
D.南朝梁代劉勰所著的《文心雕龍》,全面總結了前代文學,把文學理論批評推向新的階段,成為我國文學批評史上傑出的理論巨著。
10.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柳永,字耆卿,北宋專業詞人。其人精通音律,擅長鋪陳點染,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出自他的《望海潮》。
B.北宋詩文革新運動先驅范仲淹,在他的名篇《岳陽樓記》中提出了正直的士大夫立身行事的准則,認為個人的榮辱升遷應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C.北宋中葉的文壇領袖歐陽修,其散文平易曉暢,委婉多姿,其中一組有連續性的八篇游記,稱為「永州八記」,是山水散文的珍品。
D.蘇洵,字明允,號老泉,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擅長史論,文筆縱橫姿肆,《六國論》是其代表作。
1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林逋,字君復,北宋著名詩人,他一生不做官不婚娶,妻梅子鶴,其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歷為傳誦,是詠梅詩中的極品。
B.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鑒》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書名起先為《通志》,宋神宗改名為《資治通鑒》,認為該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C.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她的後期詞作常含故國之思和身世之感,《聲聲慢》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D.宋末詩人文天祥,一生致力於國事,詩文洋溢著堅貞不屈的愛國情懷,其《正氣歌》中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直被後人傳誦。
12.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被稱為「元曲四大家」,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有《竇娥冤》《西廂記》《漢宮秋》《倩女離魂》。
B.「南戲中興之祖」是人們對南戲優秀作品《琵琶記》的譽稱,該劇為元末高明所作。
C.「臨川四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四部劇作的合稱,即《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紫釵記》。因作家是江西臨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神靈夢感來啟開情節,故得此名。
D.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元散曲作家中成就最高者。其中《天凈沙秋思》及《夜行船秋思》尤為著名。
13.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令的基本形式是單支曲,又稱「葉兒」。每支小令只用一個曲牌,一韻到底,多用來寫景抒情,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便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
B.套數又名套曲,就是在同一宮調內,聯接許多曲牌成一組曲,來歌詠一個內容,可寫景抒情,也可敘述故事,如睢景臣的《哨遍高祖還鄉》
C.雜劇是古典戲曲的一種形式,產生於金末元初,是在金院本和諸宮調的影響下,吸收歷代各種表演藝術成果而形成的完整而成熟的戲劇藝術。
D.元雜劇可分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兩種,在結構上包括四折一楔子,每折戲可用不同的宮調演唱。
14.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傳奇的名稱曾用來指唐宋文人用文言寫作的短篇小說,到明代專指一種特定的戲曲形式。
B.與宋元南戲一脈相承的傳奇,在明代有兩大流派,即以湯顯祖為代表的「臨川派」和以沈王景為代表的「吳江派」。
C.傳奇的戲劇結構,篇幅長短不限,視故事情節而增減,一段戲稱為一出,通常一部作品有幾十齣。
D.清代最傑出的傳奇作家和作品是洪升的《桃花扇》和孔尚任的《長生殿》,這兩部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較高成就,成為清代傳奇發展的頂峰。
15.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話本產生於南宋,是說話藝人講說故事的底本,它是適應都市的繁榮和市民階層的需要而產生的。
B.擬話本是模擬話本而作的小說,其名最初見於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著名的作品有馮夢龍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
C.馮夢龍的「三言」又稱「古今小說」,它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
D.起源於宋元說話的章回小說,以分回標目為主要特點,盛行於明清兩代,是我國古代長篇小說的主要形式。
16.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為中國古典小說之一的演義小說,它主要以通俗的語言,依正史記載結合野史雜記及民間傳說,加以深化鋪陳而成,如《三國演義》。
B.神怪小說大多是寫神仙怪誕之事,但其中亦寓含著作者對現實的態度,吳承恩的《西遊記》就是神怪小說的宏篇巨作。
C.產生於明代,以描述世俗生活為主的世情小說流傳下來的作品以《金瓶梅》為代表。
D.譴責小說是以暴露社會,指責政治腐敗為主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李伯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就是一部譴責小說的上乘之作。
17.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草堂詩余》《東坡樂府》《稼軒長短句》《白石道人歌曲》均是詞集。
B.把長篇小說分成若干章節,每一章節叫做「一回」,用這種形式寫成的小說叫做「章回小說」,如《紅樓夢》《三國演義》《烈火金剛》等。
C.《阿房宮賦》《師說》《論積貯疏》《項脊軒志》《石鍾山記》都在標題中標明了文體。
D.「念奴嬌」「永遇樂」「水調歌頭」「倘秀才」「西江月」「揚州慢」「雨霖鈴」等都是詞牌名。
18.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章回小說中常出現「話說」「看官」等字眼,可明顯看到話本的痕跡與影響。
B.「論」是一種以論證為主要議論方式,以析透徹為宗旨,一般而言,人物論、史論等較莊重的內容大多採用這一文體,如賈誼的《過秦論》、蘇洵的《六國論》。
C.疏也稱奏疏、奏章,是臣下向君王進言的文書。一般採用分條陳述的方式,賈誼的《論積貯疏》是疏中的名篇。
D.唐宋傳奇是魏晉筆記小說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情節曲折奇特,結構完整的短篇小說,《灌園叟晚逢仙女》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
19.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風騷」一詞起源於《詩經》和《楚辭》。「風」是《詩經》中傳統的表現手法,「騷」指楚辭開創者屈原的代表作《離騷》,「風騷」並稱,後來成了文學的泛稱。
B.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而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數,兩種形式。元代著名雜劇作家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和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朝天子詠喇叭》都是小令,元代睢景臣的《[般涉調]哨遍 高祖還鄉》則屬套曲。
C.元明清三代的小說超過以前所有的時代,尤以章回體長篇小說光輝奪目。繼元明兩代產生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之後,到了清代又產生了《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紅樓夢》等長篇小說名著,達到了古典小說的頂峰,讓後世學者對它們產生了無窮的興趣。
D.魯迅是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從1918年起,先後發表了《狂人日記》《祝福》《阿Q正傳》《葯》等小說名篇,後來收入小說集《吶喊》。
20.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原名《詩》或《詩三百》,直到漢代以後,儒家把它奉為經典,才稱為《詩經》,它的現實主義精神,成為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優良傳統的源頭。
B.《楚辭》是我國繼《詩經》之後的又一部詩歌總集,是我國浪漫主義詩歌創作的源頭。它是東漢劉向搜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作家的作品編輯而成。
C.被劉知已稱為「著述罕聞,古今卓絕」的《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史,也是一部傑出的歷史散文著作。
D.《戰國策》是劉向編訂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它以其獨特的語言風格,雄辯的論說,鋪張的敘事,尖刻的諷刺,耐人尋味的幽默,標志著我國古代歷史散文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一)選擇題
1.C【解說】A.《國語》長於記言而不長於記事;B.不是《三國演義》而是《水滸傳》;D.莫里哀的《慳吝人》不是悲劇而是喜劇。
2.A【解說】B.「三打祝家莊」是《水滸傳》中的情節;C.《狂人日記》收在魯迅小說集《吶喊》中;D.《父與子》是長篇小說。
3.A【解說】B.張天翼的《華威先生》是解放區文學,《上海屋檐下》的作者是夏衍;C.孫犁的《荷花澱》反映抗日戰爭時期生活的作品;D.《林海雪原》的作者是曲波。
4.D【解說】A.《農村三部曲》《林家鋪子》是茅盾的作品。《喬廠長上任記》是蔣子龍的作品。B.《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是周克芹的作品。C.《包身工》的作者是夏衍,《組織部新來的年青人》是王蒙的作品。
5.D
6.D【解說】散曲作為曲的一種體式,是不進入戲劇的散篇作品,供清唱吟詠之用,以抒情為主,也稱清曲。
7.B【解說】「刻舟求劍」出自《呂氏春秋》中的《察今》。
8.D【解說】諸葛亮的《出師表》又稱《前出師表》,是相對二次伐魏時的《後出師表》而言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自《後出師表》。
9.C【解說】《木蘭詩》為北朝民歌,見於南朝僧人智匠所編《古今樂錄》,而非徐陵所編《玉台新詠》。
10.C【解說】「永州八記」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作品。
11.D【解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12.A【解說】「元曲四大家」指元曲作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其代表作分別為《竇娥冤》《倩女離魂》《牆頭馬上》《漢宮秋》。
13.D【解說】雜劇的每折戲只能用一個宮調演唱。
14.D【解說】把《長生殿》和《桃花扇》的作者弄反了。
15.C【解說】「三言」並沒有「古今小說」之說,古今小說只是《喻世明言》的另一稱呼。
16.D【解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作者是吳趼人。
17.D【解說】「倘秀才」是曲牌名。
18.D【解說】《灌園叟晚逢仙女》出自馮夢龍的「三言」,屬擬話本,不是傳奇。
19.B【解說】A.《詩經》中的「風」是指十五國風,不是表現手法;C.《聊齋志異》非長篇小說,而是短篇小說集;D.《祝福》收入《彷徨》而不是《吶喊》。
20.B【解說】《楚辭》是西漢末年劉向搜集屈原、宋玉以及漢代仿效屈原辭賦的作家作品共16篇,編輯而成。
⑹ 湯顯祖的主要作品
湯顯祖著有《紫簫記》(後改為《紫釵記》)、《牡丹亭》(又名還魂記)、《南柯記》、《邯鄲記》,詩文《玉茗堂四夢》、《玉茗堂文集》、《玉茗堂尺牘》、《紅泉逸草》、《問棘郵草》,小說《續虞初新志》等。因為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這四部戲都與「夢」有關,所以被合稱為「臨川四夢」,都以「愛情」為主題。這四部戲中最出色的是《牡丹亭》,寫一個女孩因情而死,又因情而復生的故事。在《牡丹亭》之前,中國最具影響的愛情題材戲劇作品是《西廂記》。而《牡丹亭》一問世,便令《西廂記》減色不少。 《紫簫記》,大約創作於1577年,卻因被認為影射時政而輟筆。十年後又改為《紫釵記》。
1598年棄官返鄉後作《還魂記》,即《牡丹亭》,描寫了少女杜麗娘與年輕書生柳夢梅在夢中相愛,醒後尋夢不得,抑鬱而終。其後柳夢梅掘墳開棺,杜麗娘復活,與書生成婚。
1600年?作《南柯記》。
1601年?作《邯鄲記》。 《感事》
《聞都城渴雨時苦攤稅》
《玉茗堂四夢》
《玉茗堂文集》
《玉茗堂尺牘》
《紅泉逸草》
《問棘郵草》 湯顯祖和俞二娘
「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這是《牡丹亭》中杜麗娘著名的唱詞。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故事,並非僅僅屬於《牡丹亭》。它的一位讀者俞二娘,也超越了生死,「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作者、觀眾和戲劇以最奇妙的方式相遇了。
從明萬曆年間的原創版,到2004年的青春版,《牡丹亭》已經上演了四百餘年,湯顯祖娓娓描述的愛情故事,征服了無數觀眾,尤其是那些情竇初開的青年。其中,最為典型的當數俞二娘。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她是一位「超級粉絲」,當今的追星族與她相比無不遜色。
有一條為崑曲研究者奉若至寶的史料,記錄在明人張大復的《梅花草堂筆談》里:「婁江女子俞二娘,秀慧能文詞,未有所適。酷嗜《牡丹亭》傳奇,蠅頭細字,批註其側。幽思苦韻,有痛於本詞者……」俞二娘在讀了《牡丹亭》以後,用蠅頭小楷在劇本間作了許多批註,深感自己不如意的命運也像杜麗娘一樣,終日鬱郁寡歡,最後「斷腸而死」。臨終前從松開的纖手中滑落的,正是《牡丹亭》的初版戲本,而且「飽研丹砂,密圈旁註,往往自寫所見,出人意表」。
湯顯祖得知消息後,揮筆寫下《哭婁江女子二首》:「畫燭搖金閣,真珠泣綉窗。如何傷此曲,偏只在婁江。何自為情死,悲傷必有神。一時文字業,天下有心人。」
湯顯祖逝世後150年,與他同為江西人的蔣士銓,寫了一部《臨川夢》。據日本學者青木正兒《中國近代戲曲史》記載,這部以劇作家湯顯祖為主角的傳奇分上下兩卷,共20出。傳奇中多次出現特殊人物俞二娘。
例如第四齣《想夢》,寫俞二娘耽讀《還魂記》,柳生和杜麗娘竟幻影現身。第十齣《殉夢》,寫俞二娘讀《還魂記》斷腸而死(這恐怕源於張大復的記載)。可是到了劇本的下卷,故事情節的變化超出了人們的想像。例如第十五齣《寄曲》,寫俞二娘死後20多年,她的乳母將俞二娘批點的《還魂記》送到了湯顯祖手裡。第十六齣《訪夢》,寫俞二娘的亡魂打算拜訪湯顯祖,以此意訴之釋尊。第十九出《說夢》,寫湯顯祖長子死而歸天,與淳於棼、盧生、俞二娘、霍小玉(除俞二娘外均為湯顯祖的劇中人)等人在天王前相會,論世事皆夢。最後一出,則寫湯顯祖在玉茗堂睡覺,睡神引俞二娘的靈魂進入湯顯祖的夢中,與之相會。湯顯祖感其知己。淳於棼、盧生、霍小玉等人也來見。玉茗花神傳天王法旨迎眾人入覺華宮。(青木正兒《中國近代戲曲史》,王古魯譯,中華書局版)
劇作家往往是經由文字和舞台表達思想,與觀眾交流感情的。然而在這部《臨川夢》中,湯顯祖與俞二娘不僅超越了劇作家與觀眾的關系,更超越了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關系,他們的靈魂居然能在夢境中相聚,並進入仙界天庭。這與《牡丹亭》的藝術手法一脈相承。誠如湯顯祖在《牡丹亭題詞》中所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
在現實生活中,湯顯祖與俞二娘或許無緣相識,可是在《臨川夢》中,他們卻有了時間跨度很長的奇特交往,乃至心心相印。 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於萬曆十九年(1591)貶任徐聞典史時,有感於當地士子輕生,因而倡建貴生書院,清代經多次修建,1984年重建。貴生書院在徐聞縣徐城鎮舊城內。書院前有明代石道,全長732米,寬4.6米,東西走向,路面有牛車車輪輾成軌跡2道,深達13厘米。沿石道西走300米有學宮,建於明,僅存大成殿,1986年重修,現完好。書院和石道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古代徐聞縣民風好鬥人皆輕生,湯顯祖為了推廣中原文明化土著之俗,其聯合知縣熊敏捐俸銀在徐聞縣城西門塘畔創辦了一所「貴生書院」,教民知書識禮,認識生命的重要性而化其輕生之俗。並宣傳「君子學道則愛人」、「天下之生皆當貴重」的人生哲理。湯顯祖將書院的12間教室,分別命名為審問、博學、慎思、明辨、篤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並在《徐文留別貴生書院》一文中道:「天地孰為貴,乾坤只此生,海波終日鼓,誰悉貴生情。」湯顯祖在教學上對弟子一視同仁,因材施教,扶理談修,每日津津不厭。通過湯顯祖的教育和宣傳,徐聞文風漸盛,科舉盛行。清《王夫子賓興》碑文曰:「自明義仍先生來徐聞建書院,而徐益知向學,當時沐其教者,輟魏科登賦仕,後先輝映,文風稱極。」萬曆十九年(1591)至明末徐聞連年旱災,民食不果腹,但人人向學,仍出了15名舉人。明清兩代徐聞多次修繕貴生書院,並訂立了《院規條》,還撥出學田96石作為會科經費,可見湯學已經深入徐聞人心。湯顯祖病逝的消息傳至徐聞,徐聞縣興建了「湯公祠」,以此表達當地人民對他的崇敬和懷念。
⑺ 推薦一些文學著作(包括劇本)還有歌劇
推薦你看一下文學名著選集
【英國】
《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
《大衛·科波菲爾》……………………………………查爾斯·狄更斯
《雙城記》………………………………………………查爾斯·狄更斯
《霧都孤兒》……………………………………………查爾斯·狄更斯
《魯濱孫漂流記》…………………………………………丹尼爾·笛福
《傲慢與偏見》………………………………………………簡·奧斯汀
《理智與情感》………………………………………………簡·奧斯汀
《德伯家的苔絲》…………………………………………托馬斯·哈代
《簡·愛》………………………………………………夏洛蒂·勃朗特
《名利場》…………………………………………………………薩克雷
【法國】
《巴黎聖母院》……………………………………………維克多·雨果
《悲慘世界》………………………………………………維克多·雨果
《邦斯舅舅》……………………………………………………巴爾扎克
《貝姨》…………………………………………………………巴爾扎克
《高老頭》………………………………………………………巴爾扎克
《幻滅》…………………………………………………………巴爾扎克
《交際花盛衰記》………………………………………………巴爾扎克
《歐葉妮·格朗台》……………………………………………巴爾扎克
《幽谷百合》……………………………………………………巴爾扎克
《基督山伯爵》……………………………………………………大仲馬
《三劍客》…………………………………………………………大仲馬
《茶花女》…………………………………………………………小仲馬
《包法利夫人》……………………………………………………福樓拜
《約翰·克里斯朵夫》………………………………………羅曼·羅蘭
《追憶似水年華》……………………………………馬塞爾·普魯斯特
《漂亮朋友》………………………………………………………莫泊桑
《紅與黑》…………………………………………………………司湯達
《局外人》…………………………………………………阿爾貝·加繆
【俄國 蘇聯】
《母親》……………………………………………………………高爾基
《童年》……………………………………………………………高爾基
《在人間》…………………………………………………………高爾基
《我的大學》………………………………………………………高爾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斯特洛夫斯基
《青年近衛軍》…………………………………………………法捷耶夫
《毀滅》…………………………………………………………法捷耶夫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鮑里斯·瓦西里耶夫
《靜靜的頓河》…………………………………………………肖洛霍夫
《日瓦戈醫生》……………………………………………帕斯捷爾納克
《白痴》…………………………………………………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
【美國】
《老人與海》………………………………………………………海明威
《馬丁·伊登》………………………………………………傑克·倫敦
《麥田裡的守望者》………………………………………………塞林格
《喧嘩與騷動》……………………………………………威廉·福克納
《第二十二條軍規》………………………………………約瑟夫·海勒
《北回歸線》…………………………………………………亨利·米勒
《南回歸線》…………………………………………………亨利·米勒
《飄》…………………………………………………瑪格麗特·米切爾
《最後的莫希幹人》…………………………詹姆斯·費尼莫爾·庫柏
【日本】
《源氏物語》………………………………………………………紫氏部
《雪國》…………………………………………………………川端康成
《失樂園》………………………………………………………渡邊淳一
《我是貓》………………………………………………………夏目漱石
【其他國家】
《伊利亞特》…………………………………………………[希臘]荷馬
《十日談》………………………………………………[義大利]卜伽丘
《唐吉訶德》……………………………[西班牙]塞萬提斯·薩維德拉
《百年孤獨》……………………………[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牛虻》…………………………………………………[愛爾蘭]伏尼契
《變形記》……………………………………[奧地利]弗蘭茨·卡夫卡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捷克]米蘭·昆德拉
⑻ 湯顯祖的代表作是什麼
湯顯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
湯顯祖是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祖籍臨川縣雲山鄉,後遷居湯家山(今回撫州市)。
湯顯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戲曲創作為最。其戲劇作品《還魂記》、《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其中《還魂記》(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這些劇作不但為中國人民所喜愛,而且已傳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國家,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的珍品。其專著《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也是中國戲曲史上論述戲劇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獻,對導演學起了拓荒開路的作用。
(8)湯顯祖的短篇小說集有擴展閱讀
歷史影響
湯顯祖在當時和後世都有很大影響。即使是認為他用韻任意,不講究曲律的評論家,也幾乎無一不稱贊《牡丹亭》。由於湯顯祖的影響,明末出現了一些刻意學習湯顯祖、追求文採的劇作家,如阮大鋮和孟稱舜等,後人因之有玉茗堂派或臨川派之說,實際上並不恰切。
《牡丹亭》中個性解放的思想傾向,影響更為深遠,從清代的《紅樓夢》中也可看出這種影響。湯答顯祖生前就有《玉茗堂文集》刊行。逝世後5年,韓敬編印《玉茗堂集》。他的作品於明清兩代均有刊本,比較通行的是1964年由錢南揚、徐朔方合編的《湯顯祖集》,包括詩文和戲曲。
⑼ 湯顯祖有哪些作品是改編的
《邯鄲記》是根據唐代沈既濟的傳奇小說《枕中記》改編。《南柯記》本事根據唐代李公的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改編。湯顯祖的作品在當時和後世都有很大影響。
⑽ 湯顯祖有哪些創作作品
湯顯祖沒有來因襲前人自小說、戲曲中一見傾心、互通殷勤、後花園私訂終身的手法,而是安排杜麗娘游園之後和情人在夢中幽會,《驚夢》以後,接著描寫她第二次到園中《尋夢》。《驚夢》和《尋夢》是杜麗娘郁積在心中的熱情的爆發,也是她用行動對現實世界作出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