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的作者及他(她)的簡介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作者:丁玲
丁玲(1904-1986),原名蔣冰之,湖南臨醴人。1927年發表小說《莎菲女士日記》等作品,引起文壇反響。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後在解放區創作《我在霞村的時候》等作品。1948年完成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1957年被錯誤定為「丁玲、陳企霞反黨集團」和「丁玲,馮雪峰右派集團」主要成員。1979年平反後重返文壇,曾任中央文學講習所所長,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等職。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1952年4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初版。
『貳』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的作者是誰
丁玲
『叄』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的創作歷程
1948年6月,丁玲將剛剛完稿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的滕抄復寫件面交已遷居於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的胡喬木,請胡審讀。1948年7月,胡喬木、蕭三、艾思奇等在傳閱小說稿後一致認定,「這是一本最早的最好的表現了中國農村階級斗爭的書」。胡喬木立即向毛澤東作了匯報,毛認為寫得好,個別地方修改一下,就可以發表。胡喬木隨即打電報給已在大連准備赴蘇聯、匈牙利訪問的丁玲,傳達修改意見。丁玲隨即奉命對原稿作了修改。9月,《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在「黨中央的直接關心下」趕印出來。丁玲終於帶上這部小說於1948年11月9日離開哈爾濱出國。(參見龔明德:〈《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版本變遷〉,載《新文學史料》,1991年第1期,頁121-22。)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全書是從一個後來被錯劃成富農的富裕中農顧涌,在附近村子聽到土改斗爭的風聲開始的。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寫了暴風雨到來前暖水屯人們心理上的變化,對斗爭風暴的到來做了有聲有色的描繪。作者以顧涌的出現為全書開頭,並且選擇他作為貫穿全書的一條重要線索,是因為他的身份使他對土改十分敏感;與此同時,他又和農村各階層保有密切復雜的聯系;而對這種人採取什麼態度,也直接關繫到黨在農村中的階級政策,關繫到土改運動能否順利開展(作者原想表現工作組在這一問題上發生的偏差,後因寫作計劃改變而未能在現有的作品中反映出來)。作者讓顧涌最早出現還有一個用意,即通過他替親家轉移膠皮輪車,一開始就烘染出當時的政治氣氛——蔣介石反動派正要向解放區進犯,土改斗爭是在十分復雜十分緊迫的情況下進行的。
但顧涌並不是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作者在寫了顧涌回到暖水屯後就沒有以更多的筆墨突出寫這一人物,而是進一步寫了土改斗爭給這個村子帶來的震動,以主要篇幅寫了構成暖水屯基本矛盾的農民和地主兩個方面的代表人物:張裕民、程仁以及錢文貴、李子俊等。他們在作品中被刻劃得生動具體,鮮明突出,一個個有血有肉,達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對於張裕民這個暖水屯的第一個共產黨員,作品突出了他沉著、老練、忠心耿耿的品質,他雖然有過一些缺點,發動群眾鬥地主時有一段時間思想模糊,怕斗不倒錢文貴自己不好辦,但他大公無私,沖鋒在前,一旦思想明確,下了決心,便勇猛頑強,堅決果敢。正因此,他在群眾中有威信,在幹部中有號召力,在村裡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張裕民一樣從小受地主剝削的長工程仁,朴實憨厚,對地主階級有本能的仇恨。因為和錢文貴的侄女黑妮的關系,他在斗爭中也有思想矛盾,總感到有什麼東西「拉著他下垂」。但他在斗爭的暴風雨中還是站穩了自己階級的立場,堅決和廣大群眾一道,向地主階級進行了勇敢的斗爭。他和張裕民都象質地純朴的玉,雖有瑕疵,終掩不住本身的光輝。至於惡霸地主錢文貴,如果作為一個豐富的典型形象來要求,他的個性顯得還不夠突出,然而實之一般作品中的反面人物,卻自有其獨到之處。從他身上的確可以看到,地主階級是怎樣奸詐狡猾地抗拒土改斗爭的。作者突出了錢文貴的謀略見識:土改之前就讓兒子錢義去參軍,土改時又搞美人計逼迫侄女黑妮去找農會主任程仁;他伙
同白娘娘、任國忠搞迷信,播謠言,利用女婿張正典欺壓貧農,妄圖轉移斗爭目標;就在被押上台斗爭時,開始還故作鎮靜,想用「威嚴」的目光壓制農民的控訴。他無惡不作,一手遮天,的確是幾千年來統治中國農村的封建勢力的代表人物。作者沒有誇大他的能力,也沒有低估他的淫威,分寸掌握得比較適當。除錢文貴外,作者還寫了其他幾個不同特點的地主:膽小絕望的李子俊,凶險厲害的江世榮,對農民恨得咬牙切齒的侯殿魁等;李子俊的老婆更是寫得維妙維肖,入木三分。開始她裝得百依百順,想以此軟化欺騙前來清算她家的貧雇農們;當這一著失靈時,雖然表面上還要強裝笑臉,內心卻惡毒咒罵斗爭她的農民——特別是她在果樹園中的心理活動,把一個地主婆在土改中的陰暗心理揭示得淋漓盡致,寫出了一個具有鮮明階級性和個性的人物。
丁玲於延安文藝座談會後,遵照毛澤東同志的指示,沿著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深入生活。她多次來到農村,與農民群眾結合。一九四四年,發表報告文學《田保霖》,熱情表現邊區先進人物,曾獲得毛澤東同志的好評。一九四五年,她從延安來到晉察冀,主編文學雜志《長城》,並和逯斐等合作,寫了三幕話劇《窯工》。一九四六到一九四八年多次參加華北農村土改,在經受群眾斗爭鍛煉、體驗生活的基礎上,她以極大的政治熱情創作了反映農村土地改革運動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這部小說藝術地再現了中國農村從未有過的巨大變革,塑造了一系列新型農民的形象。由於作品所寫題材的重要意義,特別是作品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獲得的成就,小說於一九四八年出版後
引起很大反響,並榮獲一九五一年度斯大林文學獎金二等獎。這部作品是丁玲整個創作生活中最重要的收獲,也是延安文藝座談會以來我國長篇小說創作取得的突出成績。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寫一九四六年《五四指示》發表後處於初期階段的華北農村的土改斗爭。小說原計劃寫三個部分:第一是斗爭,第二是分地,第三是參軍。現在看到的只是其中的第一部分。但就已成的部分看,結構有頭有尾,人物生動活潑,主題清晰明確,反映出了農村斗爭的某些本質方面,已經是一部獨立完整的長篇。作品以華北一個叫暖水屯的村子為背景,真實生動地反映了農村尖銳復雜的階級斗爭,揭示出各個階級不同的精神狀態,並且展現了中國農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已經踏上的光明前途。
『肆』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的 內容簡介
描寫的是1946年華北解放區土地改革運動初期的情況,通過暖水屯一個普通村莊的土改運動,從發動到取得初步勝利的描寫,真實生動地反映了農村尖銳復雜的階級斗爭,揭示出各個不同階級不同的精神面狀態,並且展現了中國農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已經踏上的光明大道。
土改運動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革命運動,它不但是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還擊國民黨反動派猖狂進攻的必要步驟,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廣大農民獲得解放的一個前提。1950年6月,中央人民ZF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在全國農村展開。到1952年底,全國大陸除少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了土地。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全書是從一個後來被錯劃成富農的富裕中農顧涌,在附近村子聽到土改斗爭的風聲開始的。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寫了暴風雨到來前暖水屯人們心理上的變化,對斗爭風暴的到來做了有聲有色的描繪。
(4)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的創作背景:
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後,丁玲決心到人民群眾的火熱斗爭生活中去自覺地向工農兵學習。1946年夏天,中共中央《關於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傳達下來時,丁玲立刻請求參加晉察冀中央局組織的土改工作隊,去桑乾河兩岸的懷來、涿鹿一帶進行土改。
在溫泉屯,她走家串戶,訪貧問苦,與廣大群眾同呼吸,共命運,興致勃勃地和農民交融在一起,「那些老年人,那些最苦的婦女們,那些積極分子,那些在斗爭中走到最前邊最勇敢的人們」帶給她「興奮"和「幸福」。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為推翻封建土地制度而進行的斗爭,由此發生的中國農村的歷史變革,給作家以深刻的影響,特別是使她和農民在思想感情上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系。她在農村火熱的斗爭生活中既轉變了思想,又吸取了創作的源泉,獲得了豐富的素材,同時產生了強烈的創作沖動。[2]
作家就是在這樣的生活、思想、感情的基礎上,於1946年11月初在阜平一個小村莊開始了長篇的創作。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又發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
這是較《「五四」指示》更為徹底的土地改革綱領。丁玲在創作過程中,又學習了《土地法大綱》,繼續閱讀一些土地改革的文件、材料,對於前階段土地改革實踐中的問題,得以從更高的理論政策水平上進行再認識。
為了豐富小說內容,1947年春、冬,她又去土改尚在進行的冀中農村體驗生活,修改寫作計劃。最後於1948年6月在河北正定聯大完稿,同年9月由東北光華書店初版發行。
『伍』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陸』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的故事梗概,不是那種分析滴,是要故事情節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全書是從一個後來被錯劃成富農的富裕中農顧涌,在附近村子聽到土改斗爭的風聲開始的。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寫了暴風雨到來前暖水屯人們心理上的變化,對斗爭風暴的到來做了有聲有色的描繪。作者以顧涌的出現為全書開頭,並且選擇他作為貫穿全書的一條重要線索,是因為他的身份使他對土改十分敏感;與此同時,他又和農村各階層保有密切復雜的聯系;而對這種人採取什麼態度,也直接關繫到黨在農村中的階級政策,關繫到土改運動能否順利開展(作者原想表現工作組在這一問題上發生的偏差,後因寫作計劃改變而未能在現有的作品中反映出來)。作者讓顧涌最早出現還有一個用意,即通過他替親家轉移膠皮輪車,一開始就烘染出當時的政治氣氛——蔣介石反動派正要向解放區進犯,土改斗爭是在十分復雜十分緊迫的情況下進行的。
但顧涌並不是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作者在寫了顧涌回到暖水屯後就沒有以更多的筆墨突出寫這一人物,而是進一步寫了土改斗爭給這個村子帶來的震動,以主要篇幅寫了構成暖水屯基本矛盾的農民和地主兩個方面的代表人物:張裕民、程仁以及錢文貴、李子俊等。他們在作品中被刻劃得生動具體,鮮明突出,一個個有血有肉,達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對於張裕民這個暖水屯的第一個共產黨員,作品突出了他沉著、老練、忠心耿耿的品質,他雖然有過一些缺點,發動群眾鬥地主時有一段時間思想模糊,怕斗不倒錢文貴自己不好辦,但他大公無私,沖鋒在前,一旦思想明確,下了決心,便勇猛頑強,堅決果敢。正因此,他在群眾中有威信,在幹部中有號召力,在村裡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張裕民一樣從小受地主剝削的長工程仁,朴實憨厚,對地主階級有本能的仇恨。因為和錢文貴的侄女黑妮的關系,他在斗爭中也有思想矛盾,總感到有什麼東西「拉著他下垂」。但他在斗爭的暴風雨中還是站穩了自己階級的立場,堅決和廣大群眾一道,向地主階級進行了勇敢的斗爭。他和張裕民都象質地純朴的玉,雖有瑕疵,終掩不住本身的光輝。至於惡霸地主錢文貴,如果作為一個豐富的典型形象來要求,他的個性顯得還不夠突出,然而實之一般作品中的反面人物,卻自有其獨到之處。從他身上的確可以看到,地主階級是怎樣奸詐狡猾地抗拒土改斗爭的。作者突出了錢文貴的謀略見識:土改之前就讓兒子錢義去參軍,土改時又搞美人計逼迫侄女黑妮去找農會主任程仁;他伙
同白娘娘、任國忠搞迷信,播謠言,利用女婿張正典欺壓貧農,妄圖轉移斗爭目標;就在被押上台斗爭時,開始還故作鎮靜,想用「威嚴」的目光壓制農民的控訴。他無惡不作,一手遮天,的確是幾千年來統治中國農村的封建勢力的代表人物。作者沒有誇大他的能力,也沒有低估他的淫威,分寸掌握得比較適當。除錢文貴外,作者還寫了其他幾個不同特點的地主:膽小絕望的李子俊,凶險厲害的江世榮,對農民恨得咬牙切齒的侯殿魁等;李子俊的老婆更是寫得維妙維肖,入木三分。開始她裝得百依百順,想以此軟化欺騙前來清算她家的貧雇農們;當這一著失靈時,雖然表面上還要強裝笑臉,內心卻惡毒咒罵斗爭她的農民——特別是她在果樹園中的心理活動,把一個地主婆在土改中的陰暗心理揭示得淋漓盡致,寫出了一個具有鮮明階級性和個性的人物。
『柒』 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與《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有何不同
是同一本書,「乾」古代有兩音,一是qián,一是gān(即「干」的繁體字),只是解放後大陸推行簡體字,書名流傳著就變出兩個~~
『捌』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可以聽書嗎
有一些公眾號或者app。有可以聽書的。你找一下吧。
『玖』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拾』 丁玲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周立波《暴風驟雨》求原文
有沒有搞錯》丁玲和周立波的這兩部小說少說也得有幾十萬字。要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