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就是一短篇小說、講的一城市裡的女的去西藏旅遊時和一個藏族的很帥的...
這肯定不是《酥油》
酥油是中長篇小說,離短篇太遠了
這倒像是香港某免費報紙上的連載故事,作者是陶傑,名字我也忘了
說的是一個女的發現自己的男友有外遇,然後她一個人去了西藏旅行,認識了一個藏族的帥導游,兩人翻雲覆雨了數番,最後仍是無疾而終
2. 我看過一篇短篇小說《不訴離傷》,是以第一人稱來寫得,男主人公因失戀去西藏旅遊遇到一個女孩、女孩是...
我看過來一篇短篇小說《不源訴離傷》,是以第一人稱來寫得,男主人公因失戀去西藏旅遊遇到一個女孩、女孩是為了完全已故男友的願望而來。他們相識成為了好朋友,並相護照顧來到西藏,彼此開導但沒有相愛,求諸位能告訴我這篇小說作者的名字,
作者:孔俊
3. 求一部反映50年代的西藏愛情小說,土司的女兒愛上革命幹部,但是最後幹部陷入沼澤死了。分數給的大,努力!
《色戒復》鍾麗緹版
一個心靈愛情故事制,扎西(古桑飾)是一個剛剛在邊遠的寺院里完成三年修行的僧人。但是他回來之後卻發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雖然他已經決定將自己的一生投入到對宗教...信仰的追求之中,但是他回來後卻發現自己的生理正在經歷著強烈的性覺醒。而這一切在他遇到了聰明貌美的農村少女佩瑪(鍾麗緹飾)之後更是變得不可收拾了。佩瑪不僅對他一見鍾情,而且還不惜公然挑戰宗教禁忌,大膽地追求心中的愛情。抵擋不住佩瑪挑逗的扎西終於釋放了最原始的慾望和激情。色戒一破的他第一次置疑起了精神信仰的價值,而他後來也逐漸認識到要放棄世俗的東西首先就要去經歷……
4. 與青藏高原有關的文學作品
馬麗華 《如意高地》,扎西達娃,馬原早期的西藏題材短篇很多,長篇比如《上下都很平坦》
昌耀的詩歌、楊志軍的青藏題材小說,
5. 求關於西藏文化的書
《倉央嘉措情詩集》.《獒》.《西藏度亡經》.《西藏生死書》去看看吧!都是很有西藏文化的書,希望你能喜歡~。
6. 藏族著名作家有哪些
1、何馬
何馬,生於中國四川省藏區。何馬,生於中國四川省藏區。內向,好讀書,涉獵極為廣泛,尤其對軍事、汽車、槍械、天文、地理、歷史等有著長期關注和深入研究。
2005年,何馬開始寫作《藏地密碼》,在此之前,他已經先後閱讀了相關書籍600餘冊。《藏地密碼》,以120萬字的宏大架構,講述了以西藏和藏文化為背景的一個全球大探險故事,其中涉及到西藏千年秘史、藏傳佛教歷史遺案,以及世界上眾多著名文化遺跡。
2、央珍
藏族女作家。1963年生於西藏拉薩。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西藏文學》編輯、副主編、西藏作家協會理事、西藏青聯常委。 現任北京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藏學》雜志編輯部主任。
其短篇小說《卍字的邊緣》曾獲得「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1997年,長篇小說《無性別的神》獲得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少數民族第五屆文學創作駿馬獎」,並被改編為二十集電視連續劇《拉薩往事》,該作品為藏族文學史上第一部由女性完成的長篇小說。另有散文、藏學論文等多篇發表。所創作文學作品被翻譯成英文、匈牙利文等出版。
3、白瑪娜珍
白瑪娜珍,藏族,生於拉薩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曾就讀於拉薩一小、北京中國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新聞學院。從事舞蹈、記者、廣播電視欄目編導、主持等工作。現在西藏作家協會工作。著有詩集《在心靈的天際》、散文集《生命的顏色》、長篇小說《拉薩紅塵》、《復活的度母》。
4、諾爾章
諾爾章,青年藏人作家、導演。2008年6月畢業於西北民族大學,於此同時並創辦青年藏文化網站。藏族作家諾爾章(筆名)原名千爾日加措,青海省熱貢人。現任《新青年網站》主編,電影代表作有《草原悲歌》、《離別》、紀錄片《少年的苦行者》。
文學作品《沒有盡頭的生活》、《寡婦》、雜文聚《蔣攀巴的精神》等。2013年6月諾爾章的小說《陽光滋潤的僧舍》榮獲義大利母語文學節金獎。
5、文成才旦
文成才旦,男,藏族,1989年生於青海省海東地區化隆縣。2004年發表處女作《母校》, 同年發表了散文詩《卓瑪啦》
7. 短篇藏族民間故事
《巧抗酥油差》的故事。故事中講,山南人民把酥油都交給山南王了,專弄得自己連酥油都屬沒有。一天,聰明的尼卻桑布見山南王在陽台上散步,便大聲吆喝一頭小驢子說:「你這鬼東西,把奶吸光我們拿什麼去交給山南王呀。」山南王聽見了,便罵尼卻桑布:「難道你不知道吃了驢子酥油,人會變成傻瓜嗎?」尼卻桑布說:「實在沒有辦法,沒有牛羊酥油了,只好交驢酥油,以前交的就是這種酥油。」於是,山南王命令把「驢子」酥油扔出去,尼卻桑布趁機叫來眾鄉親,把新鮮的牛奶酥油統統揀回來,聽了這樣的故事,使人對聰明的尼卻桑布肅然起敬,對山南王的橫行霸道、敲詐勒索賠切齒痛恨,對巧抗酥油差的勝利,歡欣鼓舞。
8. 布達拉宮的故事短一些
布達拉宮(藏文:པོ་ཏ་ལ),坐落於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版上,是世界權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
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時期護法王固始汗和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達拉宮之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
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聖地,每年至此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不計其數。1961年3月,國務院列其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布達拉宮主體建築的東西兩側分別向下延伸,與高大的宮牆相接。宮牆高6米,底寬4.4米,頂寬2.8米,用夯土砌築,外包磚石。
牆的東、南、西側各有一座三層的門樓,在東南和西北角還各有一座角樓。宮牆所包圍的范圍全都屬於布達拉宮。
9. 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 短點!
公元638年,松州之戰,唐軍擊敗吐蕃軍。松贊干布懼,率部退出黨項、白蘭羌、青海吐谷渾等,遣使謝罪,請婚,遣其相祿東贊致禮,獻金五千兩,自余寶玩數百事。公元641元,唐太宗同意了松贊干布和親的請求,答應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他。
貞觀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命江夏王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入吐蕃。公主攜帶大批絲織品、手工藝品,還有史書、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醫方100種,診斷法5種,醫療器械6種,醫學論著4種。
又帶了耐寒抗旱的蕪菁(通稱大頭菜)種子和其他谷種,從長安迤邐西行,經甘肅,到青海,過日月山,經大河壩,到達黃河源頭。為了保障公主一路順風,唐太宗命沿途官府修路架橋,造船制筏,建築佛堂,開辟通道。
松贊干布則親自率領滿朝官員與大隊人馬迎親於柏海(即今扎陵湖和鄂陵湖),並在此舉行歡迎儀式。然後,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結伴而行,前往邏些完婚。
文成公主在進藏途中不僅播撒下了漢藏友好的種子,也留下了眾多的勝跡與美好的傳說。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不僅揭開了唐蕃古道歷史上非常重要而又影響深遠的第一頁,而且作為唐朝與吐蕃之間的重大事件被載入史冊。
(9)關於西藏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歷史影響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對漢藏兩族的友誼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天拉薩市的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內還供奉著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達拉宮還保存著他倆結婚房間的遺跡,大昭寺前的唐柳傳說是公主親手所栽。藏族的史書用大量篇幅來記載公主的事跡。
文成公主來的釋迦佛像,至今仍為藏族人民所崇拜。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她攜帶了佛塔、經書和佛像入蕃,決意建寺弘佛。她協助松贊干布設計建造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後,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親自到廟門外栽插柳樹,成為後世著名的唐柳。
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稱長慶會盟碑就立在唐柳旁。現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著的一尊釋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當年帶來的。大殿兩側的配殿內,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動。只是他們臉上因布施獻金的人太多,而綻開了金皮疙瘩。
文成公主還修建了小昭寺。從此,佛教慢慢開始在西藏流傳。文成公主還對拉薩四周的山分別以妙蓮、寶傘、右施海螺、金剛、勝利幢、寶瓶、金魚等八寶命名,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