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源氏物語132mp3有聲小說

源氏物語132mp3有聲小說

發布時間:2021-02-11 13:32:55

Ⅰ 《源氏物語》txt全集下載

源氏物語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且說天回皇時代,某朝後宮妃嬪眾多答,內中有一更衣。出身微寒,卻蒙皇上萬般恩寵。另幾個出身高貴的妃子,剛入宮時,便很是自命不凡,以為定然能蒙皇上加恩;如今,眼見這出身低微的更衣反倒受了恩寵,便十分忌恨,處處對她加以誹謗。與這更衣地位同等的、或者出身比她更低微的更衣,自知無力爭寵,無奈中更是萬般怨恨。這更衣朝夕侍候皇上,別的妃子看了自然都妒火中燒。也許是眾怨積聚太多吧,這更衣心緒郁結,便生起病來,只得常回娘家調養。皇上見了,更是舍她不下,反而更加憐愛,也不顧眾口非議,一心只是對這更衣佝情。此般寵愛,必將淪為後世話柄。即便朝中的顯貴,對此也大都不以為然,彼此間時常側目議論道:「這等專寵,實在令人吃驚!唐朝就因有了這種事而終於天下大亂。」這內宮的事,不久也逐漸傳遍全國,民間聽了怨聲載道,認為這實在是十分可憂的,將來免不了會出楊貴妃引發的那種大禍。更衣處於如此境地,苦惱不堪,內心也甚為憂懼,唯賴皇上深思……

Ⅱ 看過《源氏物語》書 的請進

第十二章 須磨

再說源氏公子屢經不甚如意之事,遂感世路渺渺,不知何往。如若強作瀟灑,
隱忍以行,又恐將更遭不測厄運。便欲暫離京都,避世須磨。此處自古即為名人異
士閑居之地,只是近世荒落下去,人跡罕至了。欲借往繁華之地,卻有違避居常理。
遠離京都,又怎能忘懷故土與難舍之人?源氏公子左右為難,一時竟舉棋不定,沒
了主張。
前後思量一番,心中愈發悲哀。雖然京都這地方令人生厭,可一旦離去,又實
在有些割捨不下。特別是那悲悲切切、愁眉緊鎖的紫姬,委實叫他痛心疾首。往常
哪怕小別一二日,紫姬也寂寞不堪,他更是魂不守舍。何況此次分別,不知歸期。
恰如古歌雲:「離情別緒無窮盡,日夜翹盼再見時」。世事變化無常,此別或成永
訣,亦不得而知。真叫人寸斷肝腸。有時又想:「不如讓其暗中隨行,可否使得?」
但攜了柔弱無比的紫姬同行於驚風駭浪的荒涼海邊,甚不相宜啊!他便打消此念。
孰知紫姬卻道:「即便奔赴黃泉,奴亦要伴君同往。」她怨源氏公子優柔寡斷。
平素花散里雖與源氏公子鬧居甚少,然因清苦生涯全托公子拂照,故其悲嘆亦
屬情理之中。其餘與源氏公子偶有一線,或曾往來而黯然神傷的女子更是不計其數。
已出家為尼的藤壺皇後,雖恐世人說三道四,於己不利,便事事慎微,然亦常
暗中傳情於公子。源氏公子想道:「若平日能有這番柔情,我定不負你!」繼而抱
怨地想:「我為其所受煎熬,定是前世孽緣吧!」
源氏公子未對外宣布行期,僅帶七八位親近侍從於三月二十日後秘密離京。臨
行前,亦僅寫了纏綿悱惻、語氣深長的幾封信,悄悄送至幾位摯友處,算是作別。
其文彩之厚重,僅因本人心緒低沉而無意記述,實為憾事。
行前二三日,源氏公子悄然到左大臣宮味。所乘為一陋朴的竹席車,外觀甚似
傳仆所用,行動之小心,令人憐愛。外人見之,猶如置身夢境。進人葵姬所居舊室,
頓覺好生凄涼!小公子的乳母及至今仍在的幾位舊日持女,此次與源氏公子久別重
逢,無不欣喜異常,紛紛前來拜見。源氏公子神態頹唐,令學識淺陋的年輕侍女們
也悲嘆世態炎涼,一時淚眼朦朧。小公子夕霧生得眉目俊秀,聞父親到來,歡天喜
地跑了進來。源氏公子一見,說道:「多日不見,尚還識得父親,真乖!」遂抱起
放於股上,甚是愛憐。左大臣亦至,與源氏公子會晤。
「我聞婿近來閑寂無趣,閉門不出,本擬前往訪晤,敘聊當年舊事。惟老夫病
體不適,辭官還家,亦不再過問政事。倘以一老態之身,頻出內外,頗恐世間傳言,
說我怠公急私。雖已隱身遁世,不問世事,然權臣當道,實為可伸,故而閉門修身。
今聞愛婿管將別離, 年老之身睹視此等橫逆,很是傷心。世途艱辛,無言以對2即
便天翻地覆,尚難料到。今逢此世,簡直無以慰藉!」
源氏公子道:「此等罪孽,盡皆前世報應。究其原因,實咎由自取。身無爵位,
雖偶犯小過,亦當甘受國法。倘不自懲,而苟且存世,於外國亦為非法。況且我等
之人,據說還有流配邊遠軍州的定例。罪當更重。若自恃無愧於心,泰然處之,實
慮後患無窮,或將身受重辱,也不得知。為防患未燃,特告之我將先行離京。」遂
將此舉—一俱告左大臣。
在大臣既談起往日清分,桐壺院及其對公子的無限護愛,不禁老淚縱橫。源氏
亦只得陪淚相對。惟有小公子無憂無慮,時而憤依外祖父,時而親見父親。此情此
景,左大臣更為憂傷,嘆道:「離世之人,我實難忘懷,至今尚有餘悲。但倘此人
猶在,睹視此等橫逆,不知何等悲切!今捨命而去,克卻諸多愁苦,於我倒還安心。
只是此地尚幼,若長期繞於我等膝下,不能得親父慈愛,例為痛徹之事。即便古人
觸犯刑律,亦不當身遭如此重責。愛婿這不白之冤,想必是前世造孽。此等獄罰,
於國外亦有其例,然必有因可循。如今之事老夫不甚明白,理由何在,實在惱人介
在座亦有三位中將;與公子輪番把盞,至夜闌方散。是夜公子留宿於此。舊日
侍女威來伺候,共敘舊事。其間有一個名為中納言君的,素日暗得公子寵幸,是日
其不便直言,然內心自是悲切。源氏公子見這番模樣,心中亦暗暗憐憫。夜已入定,
眾人盡皆安身息靜,惟有這中納吉君,正與公子隱隱私語。留宿此處,恐怕意在此
人吃。

天欲破曉,夜色尚濃,公子便准備啟程。時值殘月冷照,凄清蕭索,院中櫻花
盛期已過,枝頭殘紅點點,凄艷可憐。霧漸籠罩,迷迷濛蒙,渾然相融。這景緻美
於秋夜。源氏倚靠屋角闌干,沉浸於美景之中。中納言君許是親來送別,打開邊門,
托坐門沿。只聽得公子道:「以往未曾料到,世間竟有如此變故!想起昔日歡顏歲
月,盡皆等閑度過,甚為可惜。此番別離,恐難再相會!」中納言君緘默不答,惟
有吞聲飲泣。
老夫人特派小公子之乳母宰相君,向源氏公子傳一言:「老身本欲親臨與公子
晤談,實因一時傷感,心緒紛亂,擬待心緒略定,再謀相見,豈知公子天色未曉便
要匆匆出行,實在出乎意料。只可憐這孩子尚在夢境,可否待其醒來相送?」源氏
公子聞之,淚盈滿眶,遂吟道:
「遠浦漁夫鹽灶上,煙雲更似鳥過山。」聽來非為答詩。便對宰相君道:「天
明登程相別離,並非傷心至此。今朝之斷腸,承蒙老夫人諒解。」宰相君道:「別
離二字,從何說起,且叫人聞之總覺愁苦。此番別離,實乃傷心之至!」說畢聲淚
俱下,悲痛欲絕。源氏公子便央告其傳言於老夫人:「小婿亦自有難言之隱,本欲
面稟於母親大人,怎奈憤憤不平,難以言表。惟望見諒。幼兒正酣眠,吾不便見,
倘令見之,定使我戀戀難舍。惟有硬起柔腸,於此告辭吧!」
源氏公子臨出門時,眾侍女皆來目送。是時月薄西山,明輝漸轉。誰見月光下
的公子,滿面惆悵,神情甚為清美。即便虎狼見之,也會垂淚,況且這些侍女皆為
自幼親近之人,自不必說了。何況公子容貌優雅,實令人激動萬分。老夫人如此作
答:
「須磨煙雲不近浦,疑是幽魂遠相離!」哀思漸聚。源氏公子別後,滿堂上下
皆泣不成聲。
源氏公子返回二條院私邸,但見殿內侍女群集四處,似乎在恭候公子回歸。人
人滿面倦容,彷彿一夜未宿。盡皆嘆惋家道中落,世事難料。平素親近侍從,已全
無蹤跡,定是為欲隨從公子,而與親友惜別去了。平素交情不深者,亦或貌合神離
之人,盡皆遠避,惟恐得罪右大臣,日後留下把柄。昔日門庭若市,車水馬龍;如
今凄涼冷清、隻影隨行。是時源氏公子方悟世態炎涼,人情淡薄,感慨猶深。見塵
埃覆蓋,鋪地欺席處處折疊,源氏公子不免想道:「如今我尚在家已這般荒涼,他
日離後,不知何等破敗啊!」
徑入西殿,但見方窗未並,許是紫姬正眺窗凝望,深育未眠。眾待女及女童皆
在廊下小想,見公子回來,紛紛起身迎接。侍從們值宿裝束,來回穿梭。源氏見此,
又不覺感傷:「只恐若干時日後,這些人皆難耐寂寞,匆匆散去吧!」素來不曾介
意,而今觸目驚心。便對紫姬道:「昨夜辭行眾人,誤了時辰,故今晨遲歸,想必
你沒有胡思亂想吧!入住京都期間,目是難舍難離。遠行之際,掛念之事,實在眾
多,豈有閉門木出之理?想來世間,受人鄙薄,且遭唾棄,真是寒心。」紫姬僅答
道:「除此之外,哪還有更大的橫禍呢!」其悲傷之狀,自與他人有別。只因其父
兵部卿親王向來與她疏離,自小便附依源氏,且其父近來甚俱權貴,久疏公子,此
次尤應前來寬慰。旁人見之,定然訕笑,紫姬亦深以為恥。遂想道:「當時不使父
親知她下落,反倒落個干凈。」
豈料紫姬之繼母,兵部卿親王的正室等人卻傳言:「此女正當紅運,卻忽逢橫
禍,足見其命賤。凡對她關懷之人,生母、外祖母、夫婿等,盡皆拋她而去。」蜚
言傳至其耳,著實感到心痛,自此便與娘家絕了消息。此後無依無靠,命運甚是寥
落!
源氏公子循循寬慰道:「倘我離京後,朝中仍不赦免,多年流離,即便深居岩
穴,定當遣眾迎娶廝守。此刻攜你同行,惟恐旁人指責。蒙罪在身,本不該見光明。
再任性而行,罪孽必更為深重。此生我雖無過失,然遭如此不幸,定是前世惡行所
致。且流刑攜眷屬,史無前例。此等曠世,命運多殞,尚恐禍殃枉加呢。」次日晨,
於日上三竿之時,眾人隨行,離京而去。
且說帥皇子及三位中將③來訪。源氏公子換畢衣衫,欲見時,卻道:「今我乃
無爵之人!」遂身著貴族素裝,模樣反倒俊雅。如今形貌稍減,卻越發俊逸。欲整
鬢發,靠近鏡台,望見其中瘦影,亦覺清秀可憐,便道:「如今我甚是衰老矣!果
真如鏡中那般么?」紫姬淚眼源源,望望公子,愈加傷懷。只聽得公子吟道:
「此身遠戍須磨浦,留得鏡影常伴君。」紫姬答曰:
「秀秀鏡影若長在,菱花相視也慰心。」她喃喃自語,隱身於柱後,以掩淚跡。
見她這般嬌柔無助,公子心中無限憐愛,頓覺平生所見女子,無一人能與之相媲。
帥皇子安慰源氏公子一番,至日暮方去。
再說那花散里亦為源氏公子之事操心無限,常寄帛書慰問,此乃情理之中。源
氏公子想:「事已至今,若不與其復見一面,她必恨我薄情。」遂定於當晚前去訪
晤。卻又難舍紫姬,故至夜深才出門去。源氏公子深夜來訪,使麗景殿女御歡喜得
忘形,忙說道:「蒙大駕光臨,實乃萬幸,寒舍如今亦列入數中了!」其欣喜之情,
自不待言。此姊妹二人,平日甚是清寒,虧得公子多年蔭庇。眼下哪府已極為寥落,
將來更是不堪設想。此時月光清幽,公子遙望院中景緻,不禁陷入沉思。未來岩穴
生涯是何種景況呢?教人好不惆悵!
閑居西廂的花散里料公子行期漸近,定不會前來了,正暗自傷懷。豈料值此冷
月憐愛人憔悴之際,忽然幽谷傳嗚,錦衣飄香,源氏公子竟已悄然而入。她情不自
禁屈膝前行,投於公子懷中。二人相擁而語,自是無限感傷,不覺天已微明。源氏
公子嘆道:「此夜何等短暫!這一別,能再相見否!昔日疏忽,閑度春歲,教我懊
悔不及,而今我又成為世人閑談話資,更是心如刀割廠二人又憶訴些往昔歲月,至
四下里雄雞報曉。公子為憚人耳目,忙起身辭別。
時逢殘月西墜,花散里昔日常將此擬為與公子作別情景,適才又見,甚是憂戚。
月色靜灑在花散里的深紅衣衫上,恰如古歌所言:「袖下明月光,亦似帶淚顏。」
她便賦詩:
「孤陋衣袖暗月中,更斷清光復相臨。」源氏公子聞此哀怨之詞,已是憐憫萬
分,惟有相勸,於是答道:
「夜月明暗皆有時,人間沉浮何必憂?遙瞻前景,渺茫難卜。斬卻憂疑之淚,
猶思緒黯然。」言畢,於暉光晨庵中揮袖而別。
源氏公子返回二條院,收拾行囊,邀召素來親近且不畏權臣的忠僕,於府內上
下—一布置,分管館舍事務。並於其中挑選數人,同赴須磨。且所用器件,僅備尋
常必需之物,亦不加修飾,務求儉朴。附帶些必要的漢文典籍。裝白香山文集的箱
子及一素琴,皆並帶附。其餘奢華富麗的物件及服飾,一律省卻。宛若一山野俗民。
府內持從人等及所有事務,一並托與紫姬調從。府庫庄園、牧地及各處券契,
僅由紫她保管。此外眾多企康及藏室,則由一向親近的少納言乳母率親信家丁管理,
另囑托紫姬適時協調。公子房內所寵待女中務君、中將人等,昔日雖怨公子情薄,
但亦可時時見面,尚以慰藉。自此失卻倚托。再有何閑情?個個粉頸低垂,頹然不
語。源氏便對眾人道:「總有一日,我平安而返。惟願等候的都供職於西殿吧!」
命左右人等皆遷居西殿。源氏又據各人身份賜予物品,以作紀念。小公子的乳母及
花散里,自另獲精品。其餘眾人日常用度,亦皆安排周全。
源氏公子顧念不已,修書一封送與眈月夜。信中道:「近來芳音沉寂,原屬情
理之中,惟我行將別離,苦恨實是難喻。正是:
往日相思徒流淚,今卻化作禍水源。這等子虛烏有之事,我卻木可避舍。」深
恐途中被人開啟,故簡短附言。
俄月夜看罷其信,已是悲慟不絕。雖強自忍耐,然雙袖難掩滾滾熱淚。嚶嚶咽
咽夏道:
「身若水泡浮淚河,未及相逢已先消。」筆跡甚為散亂,卻別有風趣。源氏公
子為臨別前不能再會此人一面,惋惜不已。但又自慮:那邊與弘徽殿太後都是一派,
痛恨自己的定然不少,這隴月夜想必亦存顧忌。於此只得打消再會之念。
明日便是行期。是夜,源氏公子向北山進發,前往拜別桐壺院之墓。其時東方
欲曉,月朗星稀。拜墓尚早,遂先去參謁師陸藤壺皇後。皇後安排源氏公子在簾前
坐下,隔帝與他交談。兩人心意相通,自是深情無限。皇後首先提及皇太子的未來,
表示出深切的關懷。這皇後容貌秀美,豐姿仍舊。源氏公子往日受她冷遇,此時百
感交集,欲對她略申怨恨之情,然今日舊事重提,定會使她傷心不已,自己亦愈發
煩惱,便忍了怨情,只說道:「我行至此般地步,實因犯下一樁違心之事,甚感不
安。我身不足情,惟望太子順利即位,於願足矣。」此乃至誠之言。
源氏公子一番懇切之談,使得藤壺皇後一時心亂如麻,無言以對。一想及前後
繁雜之事,公子便傷心至極,止不住掩面而泣,那神情凄艷無比,許久才收淚道:
「而今我即將前往拜墓,不知母後有何吩咐?」藤壺皇後心中悲傷不已,一時不能
應答,只強作鎮定。吟道:
「生者相別死者離,徒然焚修治殘生。」她心煩意亂,百感交集,只覺意猶未
盡。源氏公子答道:
「初送死者傷未盡,今又生離愁恨憎。」曉月隱沒後,源氏公子便前往謁陵。
只有五、六位親近的僕役隨同;沒有車駕,皆騎馬前往。想昔日儀仗盛勢,真是今
不如昔,一落千丈。隨從者皆愁眉苦臉。其中一兼藏人職的乃伊豫介之子、紀伊守
之弟,曾任右近將監,是年本應加爵,卻因資茂拔楔時曾作公子隨從而被剝奪了官
爵,很是失意,只得隨公子遠赴須磨。此刻於謁陵途中,望見賀茂神社下院,便憶
起於投楔那日的盛況,頓時感慨萬端,遂翻身下馬,將源氏公子的馬頭拉住,吟道:
「葵花艷時同輦游,社神今日也是恨。」源氏公子亦有同感。想當初他是何等
風流倜儻,出眾超群阿!」便覺莫名歉疚。於是跳下馬來,膜拜神社,告別神明。
並吟詩道:
「身雖遠離浮名在,是非自有神明斷。」這右近將監原來多愁善感,聽罷此詩,
亦覺正合心意,心想這公子委實可親可愛。
源氏公子於皇陵前跪下,父是生前的種種情狀—一浮現於眼前。想到這位至尊
元上的明主,也已與世長辭,不復相見,亦不能再聽到他的教誨了。公子心中無限
思念與痛楚,千言萬語湧上心頭,止不住淚水長流。又憶起父皇臨終前諄諄的遺言,
實在是深謀遠慮啊!
墓道上雜草叢生。公子起身,踏革前行,也顧不得晚露沾農了。其時烏雲遮月,
陰冷凄涼,樹影婆婆。公子欲離墓辭別,卻迷失了方向,只得退回,稽首再拜。但
覺父皇面容,清晰可見,不禁毛骨悚然。遂吟詩道:
「皇靈芝知應同悲,明月解人已入雲。」返回二條院,天已大亮,公子隨即又
寫信與皇太子道別。此時王命婦正在宮中代替藤壺皇後看護太子,源氏公子便將信
轉交與她。信中道:「離京在即,不能再訪,還望體諒。惜離傷別,見此便知,善
為致意。」正是:
「維隱只因時運盡,春來花發返都無?」此信附系一枝已調零了的櫻花上。王
命婦遂將信送與皇太子,並對他說明信中情由。皇太子年事尚幼,亦覺此事鄭重,
便認真閱讀。王命婦問道:「辦何回信呢?」皇太子答道:「對他道:『一刻不見,
便覺思念無限。此次遠別,如何熬煎?」』王命婦想:「這答詞未免太簡便了。」
頓覺這孩子好生可憐。又憶起源氏公子與藤壺皇後荒唐的戀情及諸多傷心之事。心
想:「此二人本可安然度日,只因作繭自縛,以致苦不堪言。然而我也脫不了干係,
當初怎麼充當了牽線的角色?細想起來,追悔莫及啊戶便在復信上說道:「拜讀來
書,甚覺無言達意。已將尊意啟奏太子。其傷心之狀。難以言喻。…」此信許是心
情惱亂所致,有些不著邊際。又附一詩:
「匆匆花事開又謝,明春願君返京華。一遇時機,必心想事成。」之後又向宮
人談及公子的情狀,滿堂皆泣不成聲。
凡與源氏公子有一面之交的人,見其今日鬱郁寡歡,無不扼腕嘆息;至於平日
朝夕伺候之人就更不必言了。甚至連公子素不相識的做粗活的老婆子和洗刷馬桶的
僕役,也因一向深蒙公子思顧而依依不捨,為不能再見他而悲哀。滿廷百官,皆關
注此事。公子自七歲起就與父皇朝夕相處,奏請之事,無不準允。故此百富多蒙公
子思德,無不心存感激。公卿、棄官等雖身分高貴,然仰仗公子之力者亦為數不少。
其餘各等官員,更是數不勝數。當中也有些人,並非不知思德,怎奈眼下權臣專橫,
不得已而心存顧忌,不敢親近公子。總之,與公子有關聯之人,皆為他的離去深深
痛惜。他們私下議論有司之偏執,但轉而一想:捨身前去慰問,於源氏公子有可移
益?遂佯裝不知。源氏公子正當失意,便感人情冷薄,世態炎涼,心中愈發哀傷。
臨行之日,公子與紫姬平靜談心至日暮,按例於子夜啟程。公子身著布衣便服,
行裝甚是簡陋。對紫姬道:「明月升空,我該出發了。你且走出門目送吧。今此一
別,定會堆積千言萬語,無以傾述。以往偶爾小別一二日,亦覺郁仰不堪呢!」便
捲起簾子,勸其到廊下。此時紫姬傷心不已,只得強忍眼淚,膝行而前,依著公子
坐下。月光之下,更顯得豐姿綽約。源氏公於想:『躺我就此長辭,將她一人丟在
這無常之世,不知其境渡將何等苦楚啊!」更覺難舍難分。但見紫姬已悲痛難禁,
若再言此話,定然使她愈加傷心,便故作泰然自若,吟道:
「身心若懷終身警,此番生離何足論。分離不會太長。紫姬答道:
「痴心欲舍妾身命,應得行人片刻留。」源氏公子見她如此痴心重情,久久不
忍離去。但恐天明後人多目雜,行動不便,終於硬著心腸啟程。
赴江途中,紫姬的形貌始終不散,令公子惆悵不已。暮春晝漸增長,加之順風
而下,申時許使抵達須磨浦。旅程雖不長,只因素無經驗,頗有新奇之感,便覺悲
喜交加。途中經過一地,名日大江殿,荒涼異常,只剩幾株松樹。源氏公子即是賦
詩:
「屈原忠名垂千古,今朝別客嘆渺茫。」海邊波浪迭盪,源氏公子觸景生情,
遂吟唱古歌:「行行漸覺離愁重,卻羨波臣去復回。」此歌原本家喻戶曉,但於此
情此景,卻頗為相宜。諸隨從聽了無不動容。再回首,但見雲霧朦朧,群山隱約可
見,恰如白居易詩中所言。而自己正是「三千里外遠行人』了。及此,眼淚便如漿
水般滲出。源氏公子又吟詩道:
「遙遙故鄉雲山隔,仰望也應共此天。」即景傷懷,好不辛酸。
此次源氏公子在須磨的住處,與從前流放於此而吟「寂寞度殘生」的行平中納
言的住處相距甚近。海岸稍遠處,是幽靜而荒涼的山地。自牆垣及種種房屋設施,
均別具一格,與京中遇然相異。那茅草屋及蘆葦亭,別致雅趣,與四周環境渾然相
融。源氏公子想道:「此地與京中有著天壤之別,倘不是流放來此,倒另有情調呢!」
於是憶起昔日的種種浪漫行徑。
源氏公子召來附近領地里的吏目,命其建造住所。並將同來的良清視作親近家
臣,負責實施公子意旨而指揮吏目。如此這般,令公子感慨萬分。不久,房屋便拔
地而起。又命加深池水,增栽庭水,心便漸漸平靜下來,但亦如在夢中一般。這攝
津國的國守,以前是公子親信的從臣。此人不忘舊情,不時暗中加以照顧。這住處
便日日人來人往,熱鬧起來。但終不似以前有情意契合的知音,仍覺遠離他鄉,心
情亦郁結難解。歲月無情,前途未卜。
安定旅居,已逢梅雨時節。往事紛至沓來,又思念京中親人:「紫姬必愁苦不
堪;太子近況如何;小公子夕霧照舊無憂無慮,嫁戲度回吧?」此外心中掛念之人
還很多,便—一寫信,派人送往京都。其中給二條院紫姬及師姑藤壺皇後寫信時,
常因淚眼模糊而一度擱筆。與藤壺皇後的信中,附有一詩:
「無限愁容遷須磨,松島漁女意如何。愁嘆不已,而今瞻前顧後,一片黑暗,
正是『憶君別淚如潮湧,將比汀邊水位高!」』
第四十二章 雲隱

依據小說中故事情節的發展,該章應寫源氏之死,但此章卻只有題名而無正文,
因此也沒有述及源氏死去的時間。作者何以如此?普遍的看法是:書中前面部分已
描述了許多人的死,其中主要人物紫夫人之死,描寫得尤為沉痛。如果再續寫主人
公源氏之死,身為女性的作者本人恐是沒法忍受那種悲苦的。因此僅以題名「雲隱」
向讀者暗示,讓讀者自己去想像。

Ⅲ 誰看過《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可分為兩大部分:前回寫源氏極享榮華,伴隨著感情糾葛的一生。這是作品的中心內容。後10回寫源氏之子薰(實為三公主和柏木大將的私生子)與宇治山莊女子之間錯綜的愛情故事。小說歷經4代天皇、跨越70多個年頭,登場人物數以百計,僅主要人物就有幾十人之多。故事開始於桐壺帝在位的時候。出身低微的更衣,獨得桐壺帝的寵愛。後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嬪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鬱而亡。小皇子沒有強大的外戚做靠山,很難在宮中立足。桐壺帝不得已將其降為臣籍,賜姓源氏。源氏不僅貌美驚人,而且才華橫溢。12歲行冠禮後,娶當權的左大臣之女葵姬為妻,但葵姬不遂源氏的意。於是源氏追求桐壺帝續娶的女御藤壺,據說女御酷肖源氏生母。不久,兩人發生亂倫關系,生下一子,後來即位稱冷泉帝。源氏到處偷香竊玉,強行佔有了伊豫介的後妻空蟬,還向比他大7歲的嬸母六條妃子求歡,並同時輾轉在花散里、末摘花等眾女子之間。當他劫持一位不明身分的弱女子夕顏去荒屋幽會時,這女子不幸暴亡,源氏為此大病一場,病癒進香時遇到一個酷似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見的藤壺的女孩,得知她是藤壺女御的侄女,名叫紫姬,就趁紫姬熟睡把她帶回家中,收為養女,朝夕相伴,以寄託對藤壺的思慕。幾年後紫姬出落得亭亭玉立,高貴優雅,才藝超眾,十分可人。源氏便把她據為己有。葵姬因六條妃子生魂附體過世後,紫姬被扶為正夫人。桐壺帝退位以後,右大臣弘徽殿女御的兒子登上皇位(朱雀帝),源氏及岳父左大臣一派從此失勢。恰巧源氏與右大臣女兒朧月夜偷情之事敗露,源氏自覺噩運臨頭,便遠離京城,到荒涼少人的須磨、明石隱居。為排遣寂寞,與明石道人的女兒明石姬結合,後生一女,被選入宮中做了皇後。由於天降異兆,朱雀帝又重病在身,朝政不穩。源氏奉召回京輔佐朝廷。不久,朱雀帝讓位給冷泉帝。源氏升任太政大臣,源氏及左大臣一門恢復了往日的繁華氣派。源氏建造了集四季景物為一體、蔚為壯觀的六條院寓所,將昔日戀人統統接到院里來住。源氏近40歲時,將朱雀帝之女三公主納為正妻,紫姬終因心力交瘁,病卧在床。早已凱覦三公主美貌的頭中將之子柏木趁源氏探病的機會,與三公主幽會,被源氏發現。柏木懼悔交加,一病不起,英年夭折。三公主生下容貌與柏木毫無二致的私生子薰後,落發為尼。源氏深感自己和藤壺亂倫之罪的報應臨頭,心如死灰。恰巧紫姬不久又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斷塵緣,隱遁出家。幾年後死去。源氏之子薰生性嚴謹。20歲來到宇治山莊愛上了莊主八親王的大女公子,不料遭到拒絕。大女公子病故後,他尋回外貌酷肖大女公子的八親王的私生女浮舟,填補心靈的空白。可是有人深夜闖入浮舟卧房,假冒薰的聲音,佔有了浮舟。當浮舟意識到自己一身事二主後,毅然跳水自盡,被人救起後削發出家。盡管薰一往情深,多次捎信,以求一見,但終未了此心願。

Ⅳ 源氏物語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源氏物語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01章 銅壺專
且說天皇時代屬,某朝後宮妃嬪眾多,內中有一更衣。出身微寒,卻蒙皇上萬般恩寵。另幾個出身高貴的妃子,剛入宮時,便很是自命不凡,以為定然能蒙皇上加恩;如今,眼見這出身低微的更衣反倒受了恩寵,便十分忌恨,處處對她加以誹謗。與這更衣地位同等的、或者出身比她更低微的更衣,自知無力爭寵,無奈中更是萬般怨恨。這更衣朝夕侍候皇上,別的妃子看了自然都妒火中燒。也許是眾怨積聚太多吧,這更衣心緒郁結,便生起病來,只得常回娘家調養。皇上見了,更是舍她不下,反而更加憐愛,也不顧眾口非議,一心只是對這更衣佝情。此般寵愛,必將淪為後世話柄。即便朝中的顯貴,對此也大都不以為然,彼此間時常側目議論道:「這等專寵,實在令人吃驚!唐朝就因有了這種事而終於天下大亂。」這內宮的事,不久也逐漸傳遍全國,民間聽了怨聲載道,認為這實在是十分可憂的,將來免不了會出楊貴妃引發的那種大禍。更衣處於如此境地,苦惱不堪,內心也甚為憂懼,……

Ⅳ 我想知道《源氏物語》的內容

故事開始於桐壺帝在位的時候。出身低微的更衣,獨得桐壺帝的寵愛。後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嬪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鬱而亡。小皇子沒有強大的外戚做靠山,很難在宮中立足。桐壺帝不得已將其降為臣籍,賜姓源氏。源氏不僅貌美驚人,而且才華橫溢。12歲行冠禮之後,娶當權的左大臣之女葵姬為妻,但葵姬不遂源氏的意。於是源氏追求桐壺帝續娶的女御藤壺,據說女御酷肖源氏生母。不久,兩人發生亂倫關系,生下一子,後來即位稱冷泉帝。源氏到處偷香竊玉,強行佔有了伊豫介的後妻空蟬 ,還向比他大7歲的嬸母六條妃子求歡,並同時輾轉在花散里、末摘花等眾女子之間。當他劫持一位不明身分的弱女子夕顏去荒屋幽會時,這女子不幸暴亡,源氏為此大病一場,病癒進香時遇到一個酷似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見的藤壺的女孩,得知她是藤壺女御的侄女,名叫紫姬,就趁紫姬熟睡把她帶回家中,收為養女,朝夕相伴,以寄託對藤壺的思慕。幾年後紫姬出落得亭亭玉立,高貴優雅,才藝超眾,十分可人。源氏便把她據為己有。葵姬因六條妃子生魂附體過世後,紫姬被扶為正夫人。

桐壺帝退位以後,右大臣弘徽殿女御的兒子登上皇位(朱雀帝),源氏及岳父左大臣一派從此失勢。恰巧源氏與右大臣女兒朧月夜偷情之事敗露,源氏自覺噩運臨頭,便遠離京城,到荒涼少人的須磨、明石隱居。為排遣寂寞,與明石道人的女兒明石姬結合,後生一女,被選入宮中做了皇後。由於天降異兆,朱雀帝又重病在身,朝政不穩。源氏奉召回京輔佐朝廷。不久,朱雀帝讓位給冷泉帝。源氏升任太政大臣 ,源氏及左大臣一門恢復了往日的繁華氣派。源氏建造了集四季景物為一體、蔚為壯觀的六條院寓所,將昔日戀人統統接到院里來住。源氏近40歲時,將朱雀帝之女三公主納為正妻,紫姬終因心力交瘁,病卧在床。早已凱覦三公主美貌的頭中將之柏木趁源氏探病的機會,與三公主幽會,被源氏發現。柏木懼悔交加,一病不起,英年夭折。三公主生下容貌與柏木毫無二致的私生子薰後,落發為尼。源氏深感自己和藤壺亂倫之罪的報應臨頭,心如死灰。恰巧紫姬不久又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斷塵緣,隱遁出家。幾年後死去。

源氏之子薰生性嚴謹。20歲來到宇治山莊愛上了莊主八親王的大女公子,不料遭到拒絕。大女公子病故後,他尋回外貌酷肖大女公子的八親王的私生女浮舟,填補心靈的空白。可是 匂皇子深夜闖入浮舟卧房,假冒薰的聲音,佔有了浮舟。當浮舟意識到自己一身事二主後,毅然跳水自盡,被人救起後削發出家。盡管薰一往情深,多次捎信,以求一見,但終未了此心願。由柳洪平創建。

登場人物父母桐壺帝

桐壺更衣

源氏的妻兒與親人

藤壺中宮:先帝的皇女,桐壺帝的中宮,長得和桐壺更衣相像。

冷泉帝:名義上是桐壺帝的皇子,實際上是源氏與藤壺中宮密通所生之子。

王命婦:藤壺中宮親信的侍女。

兵部卿宮:藤壺中宮之兄,紫之上之父。

葵之上:源氏的正室夫人,在生下夕霧後就過世了。

夕霧:源氏與葵之上之子。

左大臣:葵之上之父。

大宮:桐壺帝的姊妹,左大臣的正室夫人,是葵之上與頭中將的母親。

頭中將:左大臣與大宮之子,葵之上之兄,後來官至內大臣。

紫之上:也叫做若紫。葵之上過世後,在實質上是源氏的正室,後來在六條院里是春之町的女主人。

北山尼君:紫之上的祖母。

北山僧都:北山尼君的哥哥。

少納言:紫之上的乳母。

明石之君:源氏的側室,兩人之間生下明石中宮,是六條院冬之町的女主人。

明石入道:明石之方的父親,是桐壺更衣的表兄弟。

明石尼君:明石之方的母親,入道過世後出家為尼。

明石中宮:光源氏與明石之方的女兒,也是紫之上的養女、匂宮的母親。

今上皇帝:冷泉帝的皇太子、朱雀院的皇子,以明石中宮為皇後。

女三宮:朱雀院的皇女,光源氏第二任正室,薰之母。

朱雀帝:桐壺帝第一皇子,光源氏之兄,讓位給冷泉帝以後被稱為朱雀院。

花散里:六條院夏之町的女主人,是夕霧與玉鬘的養母

麗景殿女御:花散里之姊,是桐壺帝後宮的妃子。

光源氏的兄弟朱雀帝:桐壺帝第一皇子、光源氏之兄。母親是弘徽殿女御。

螢兵部卿宮:桐壺帝皇子,光源氏之弟,和藤壺之兄兵部卿宮不是同一個人。曾經暗戀源氏的養女玉鬘。

八之宮:桐壺帝第八皇子,曾經被捲入在冷泉帝東宮時代的廢太子陰謀中而隱居,後來在宇治十帖的部份登場。

光源氏身邊的女性空蟬:伊予介的續弦妻子。

軒端荻:空蟬的繼女。

夕顏:也是頭中將的愛人,是玉鬘的母親。

末摘花:常陸宮的公主。

源典侍:仕奉桐壺帝的年長女官,另有情人修理大夫。

朧月夜:右大臣的第六個女兒,是弘徽殿女御之妹,後來成為朱雀帝的尚侍。

槿齋院:桃園式部卿宮之女,和源氏之間沒有肉體關系。

六條御息所:前任皇太子之妃。

秋好中宮:六條御息所之女,後來成為源氏的養女,做冷泉帝的中宮是六條院秋之町的女主人。

其他藤原惟光:光源氏乳母之子。

源良清:光源氏的家臣,少納言。

光源氏的晚輩

頭中將(內大臣)的子女

柏木:頭中將(內大臣)的長子。

玉鬘:夕顏與頭中將(內大臣)之娘,光源氏的養女。

弘徽殿女御:頭中將(內大臣)之娘,與朱雀帝之母並非同一個人,是冷泉帝的後宮妃子。

近江之君:頭中將(內大臣)之女。

雲居雁:頭中將(內大臣)之女,夕霧的正室夫人。

紅梅:頭中將(內大臣)之子,柏木之弟。

其他

藤典侍:光源氏乳兄弟惟光之女,夕霧的側室。

王女御:兵部卿宮之女,是冷泉帝的後宮妃子,也是紫之上的異母姊妹。

髭黒大將:今帝的舅舅,迎娶玉鬘做正室夫人。

髭黒的元配:兵部卿宮之女,紫之上的異母姊。

真木柱:髭黒之女,嫁給螢兵部卿宮,丈夫死後又改嫁紅梅大納言。

落葉之宮:朱雀院的女二宮,柏木的正室夫人。柏木死後,成為夕霧的第二夫人。

宇治十帖的人物

薰之君:名義上是源氏之子,實際上是柏木與女三宮之子。

匂宮:明石中宮之子,今帝的第三皇子。

大君:桐壺帝八之宮的長女。

中君:桐壺帝八之宮的次女,後來成為匂宮的側室。

浮舟:桐壺帝八之宮之女。

橫川僧都:救起投水自殺的浮舟並且幫助她的人。

Ⅵ 《源氏物語》的梗概是什麼

《源氏物語》是由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紫式部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時期為背景,描寫了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經歷和愛情故事,包含四代天皇,歷70餘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其中印象鮮明的也有二三十人。人物以上層貴族為主,也有中下層貴族、宮女、侍女及平民百姓。反映了平安時代的文化生活和社會背景。

《源氏物語》中主人公源氏一生的私生活是主線,官場的政治斗爭在書中筆墨並不多,卻也顯示出了源氏對待政治生活的基本態度。與同為皇族的其他人相比,他對權勢一點不熱衷;本為皇子,卻對沒有外戚的後援被降為臣籍並不在乎;桐壺天皇逝世後,這位皇子對於自己今後失勢之勢也並不特別關心。

對於弘徽殿太後的種種報復,源氏心知肚明,但是他沒有主動去進攻,也完全不會還擊。被流放之後,他從未想過如何恢復自己昔日的地位。冷泉院天皇要將皇位讓給他,他堅決的拒絕了;冷泉院天皇要提升他,他又以自己不能勝任為理由再次拒絕,並把這一職務讓給了左大臣。

甚至連政治上的聯姻他也不感興趣,朱雀院病重請求源氏娶回三公主,源氏實在無法拒絕,才只得接受。源氏一生經歷了三次政治婚姻,其中有兩次帶給他莫大的傷害。他對於舊勢力並沒有進行反抗和斗爭,而是一味的逃避和否定。

(6)源氏物語132mp3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源氏物語》的意境高遠悠長,極具畫面感。它之所以能夠在日本文學史上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不僅僅是因為它創造了很多個性鮮明的角色,更是由於其意境的優美。

《源氏物語》採用了散文和韻文相結合的方式,並穿插了一定的詩詞歌賦,使得文與詩詞將融合,極大的增添了文章的意趣。在《源氏物語》中總共有近800首和歌,除了一小部分是來自於日本的《萬葉集》和《古今和歌集》之外,大多數都是作者自己創作的。

此外在這部作品中還引用了數量相當可觀的中國詩詞,作者在152個重要的情節中融入了131處節選於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詩句。在中國古代的詩人中,白居易對作者的影響是最為深刻的,因此書中僅引用的白居易的詩歌就多達90多處。

而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長恨歌》幾乎貫穿於整個小說中,成為源氏三代人愛情發展的基調。《源氏物語》中的歌詞大多簡單易懂,主要出現於人物的答贈情節。而作為一部以愛情為主線的小說,戀歌在書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書中既有像「萬葉歌」一般豪放質朴的詩句,也有「古今調」這樣纏綿悱惻的和歌。前者直抒真情,後者含蓄悲惋。《源氏物語》中的800多首和歌就像是鑲嵌在項鏈上光彩奪目的鑽石一般,為原本就恢弘大氣的作品賦予了更多的意境之美。

Ⅶ 求《源氏物語千年紀》結局

漫畫版:
源氏娶了四個老婆(春,夏,秋,冬宮),外遇一大堆。還找上後母(藤壺),生一個小孩....
而紫之上,更是在還小的時候,就被源氏帶回去調教......
總之,一切的一切感覺就是源氏戀母情結嚴重。
因為後母,紫之上,長的都跟他的母親(桐壺更衣)很像。
最後源氏出家,因為紫之上的過世給他的打擊很大。
------------------------------------------------------
動畫版:
源氏其實並沒有上戰場,因為小說描述的是個平安的時代,話說動畫最終話只不過是中期而已,因為須磨又是另一個源氏風流史的開始,而源氏的女兒也是在這里出生的,之後,源氏與藤壺的兒子,也就是皇太子繼位後,知道了原來源氏才是親生父親,所以追封為天皇,而後源氏在京都,的自宅建了四個住所(春,夏,秋,冬宮),之後,最了解源氏的紫以上過世後,心痛欲絕的原是選擇了出家,源氏物語就此結束。
PS:如果宅度夠的話,應該都聽過光源氏計畫,話說這詞就來自於光源氏收留紫之上,並把他教育(調教?)成理想的女性,最終變成老婆,而逆光源氏計畫就是把男孩調教成理想的男性(= /// =)
覺得這部似乎就是單單的墊檔作品,連12、13級都不到,也沒有把劇情講完,也沒快轉交代後面劇情,簡單來說就是被斬了,去年還看到一些報導說這部是大作,結果竟然是這麼不堪的結束,有劇情果然沒辦法在日本生存,現在沒有萌、賣肉要素難生存啊!!

看得懂繁體字嗎?在好多年前看過這部動漫,被櫻井孝宏的聲音迷住了,但結局非常混亂,當時也看不懂,可現在我懂了,你懂嗎?

Ⅷ 源氏物語千年紀動畫版

因為這是名著源氏物語改編的,它是世界上最早長篇小說。上次動畫改編是在回1987年了。眾多王朝文答學愛好者捧……出崎統監督的古代名著改編作品少見啊!

還有就是聲優強大,主角光源氏的聲優是櫻井孝宏。
附聲優表:
光源氏:櫻井孝宏
弘徽殿女御:藤田淑子
紫之上、旁白:遠藤綾
藤壺女御:玉川紗己子
桐壺帝:堀內賢雄
頭の中將:杉田智和
葵之上:平田繪里子
六條御息所:鶴ひろみ
夕顏:小清水亞美
惟光:鈴木千尋
朧月夜:長澤美樹
朱雀帝:水島裕

Ⅸ 誰有《源氏物語》的日語原版啊不要整本書,一般部分都行,急需,哪位行行好,江湖救急啊!!!謝謝啦·

http://www.aozora.gr.jp/index_pages/sakuhin_ke3.html

閱讀全文

與源氏物語132mp3有聲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百萬億富翁在都市的小說 瀏覽:435
女主sm小說完 瀏覽:986
南域龍王是什麼小說里的人物 瀏覽:876
校園言情小說暗戀 瀏覽:507
寫劍聖劍皇的小說 瀏覽:502
玄幻小說設定應該怎麼寫 瀏覽:4
nba重生之小說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112
穿越之修真女皇免費閱讀小說全文 瀏覽:338
男主姓顧世界首富娛樂小說 瀏覽:436
少婦和狗故事小說全集 瀏覽:549
小說烽煙佳人txt下載 瀏覽:538
超級好看的一女多男古言小說 瀏覽:150
極品醫仙小說免費 瀏覽:465
東方桀小說男主角 瀏覽:862
重生之錦上添花小說 瀏覽:260
現代男尊女貴小說 瀏覽:311
有沒有一本小說主角為女人二修煉 瀏覽:41
小說寫的主角古武世家的 瀏覽:320
關於蛇的動物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513
現代甜寵有肉的小說合集下載 瀏覽: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