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醫古文有聲小說

醫古文有聲小說

發布時間:2021-09-21 02:25:02

⑴ 讀醫書很多文言文的,我文言文不好,看什麼或者如何學習好文言文,最好是能直接對讀醫書有幫助的辦法。

摘抄一些醫學常用的詞的文言用法,隨時套進去翻譯可以事半功倍哦。

⑵ 那裡可以聽到有聲小說

天方聽書網,直接在網站上可以聽,有免費的也有收費的。小說、童話、古文。。。各種類型都有

⑶ 好聽的仙俠有聲小說

親~去有聲下吧這個網站下吧
強烈推薦花千骨,非常好聽的仙俠小說~雖然中間有點內小虐,但結局很好滴容~大愛裡面的男二
華胥引 和三生三世是同一個作者寫的 也很好聽
歌盡桃花
重紫 師徒戀 也很好看~
落花時節又逢君
神仙也有江湖 很輕松搞笑
香蜜沉沉燼如霜 仙俠師徒戀
以上均可以到有聲下吧和酷聽網下載到全集哦~
文件太大了 發不了的~

⑷ 有人知道如果拿別人翻譯完古文的白話文來錄制有聲小說,是否需要版權嗎,或者侵權嗎

有人知道如果拿別人翻譯完古文的白話文來錄制有聲小說,是否需要版權嗎,或有人知道如果拿別人翻譯完古文的白話文來錄制有聲小說,是否需要版權嗎,有有人知道如果拿別人翻譯完古文的白話文來錄制有聲小說,是否需要版權嗎,或者侵權嗎?人知道如果拿別人翻譯完古文的白話文來錄制有聲小說,是否需要版權嗎,或者侵權嗎?或者侵權嗎?者侵權嗎?

⑸ 紅樓夢有聲小說推薦

白雲出岫播講的比較不錯,他播講了很多古文,像是資治通鑒什麼的,都很不錯的

打字不易,請您珍惜我的勞動成果,及時採納我為滿意答案,謝謝

⑹ 求醫古文《扁鵲傳》,《丹溪翁傳》,《傷寒論序》,《漢書.藝文志序及方劑略》,《大醫精誠》翻譯。

《扁鵲傳》扁鵲,是勃海郡鄭地人,姓秦,名越人。年輕時給人當過旅舍的主管人。食客長桑君拜訪過多人,唯獨扁鵲認為他奇異不凡,平常恭敬地接待他,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不是一個尋常的人。來往了十多年後,長桑君才叫去扁鵲私下坐談,悄悄地跟他說:「我有秘方,如今年紀老了,想傳給先生,先生不要泄漏。」扁鵲恭敬地說:「遵命。」 長桑君就拿出他懷中的葯交給扁鵲說:「用未沾到地面的水服用這葯三十天,就能洞察隱微的事物了。」 說罷就全部取出了他的秘方書都送給了扁鵲,然後忽然不見了,大概不是一位凡人吧!扁鵲按照他的話服了三十天葯,能看見牆另一邊的人。用這個本領看病,可以完全看見五臟疾病的症結,只是用診脈作為名義罷了。行醫有時在齊國,有時在趙國,在趙國的時候被稱為扁鵲。 在晉昭公的時候,眾大臣的勢力已很強大而晉君家族的勢力已很弱小。趙簡子擔任著大臣,獨斷著國家大事。趙簡子生了病,大臣們都很擔憂,於是叫去了扁鵲。扁鵲進到趙簡子的卧室,診測了病情就出來了。董安於向扁鵲詢問病情。扁鵲說:「血脈正常,你驚怪什麼?! 從前秦穆公曾經如此,七天後就蘇醒了。如今主君的病和他的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痊癒。」過了兩天半,趙簡子就蘇醒了。 其後扁鵲到了虢國,適逢虢太子死了。扁鵲來到虢國宮門下邊,向喜好方術的中庶子問道:「太子患了什麼病?京城裡舉辦攘祭要比其他的事都隆重呢?」中庶子說:」太子患了氣血不能按時運行的病。由於氣血不能按時運行,而導致的郁結又不能宣散,突然發作於體外,就造成了內臟的損害。體內的正氣不能遏止邪氣,邪氣聚集起來而又不能宣散,因此使得陽氣虛衰,陰邪旺盛,所以突然昏厥而死去了。」扁鵲說:「他死了多長時間了?」中庶子說:「從半夜到現在。」扁鵲說:「入殮了嗎?」中庶子說:「沒有,他死去還不到半天呢。」扁鵲說:「請轉告虢君,說我是齊國勃海郡的秦越人,家住在鄭國。從來沒有能夠見到虢君的風采,到近前侍奉過虢君。聽說太子不幸死了,我能使他復活。」中庶子說:「先生該不是在欺騙我吧?! 憑什麼說太子可以復活呢?我聽說上古的時候,有位叫俞附的醫生,治病時不用湯劑酒劑、石針導引、按摩葯敷,一診察就能發現病證的所在。然後依循著五臟的腧穴,就割開皮肉,疏通脈絡,連結筋脈,按治髓腦,割治膏肓的病邪,疏理膈膜,沖洗腸胃,清洗五臟,修煉精氣,改變形色。先生的醫術能象這樣,那麼太子就能復活;不能象這樣,卻想使他復活,簡直不能把方才的話告訴剛剛會笑的嬰兒!」良久,扁鵲仰天嘆道:「先生運用醫術,猶如用竹管子看天空,從縫隙里看紋飾;我運用醫術,用不著切脈、望色、聽聲和審察病人的體征,就能講出症證的所在。只要聽到了疾病的外在症狀,就能推知其內在病機;只要聽到了疾病的內在病機,就能推知其外在症狀。疾病表現在人的體表,病人只要不在千里之外,我決斷病情的方法一定很多,而且不會出錯。您要是認為我的話不可相信,就試一試,入宮去診察太子,一定會聽見他耳中在響,看到他的鼻翼在翕動。順著他的兩條大腿往上摸,直到陰部,會仍然是溫的。」中庶子聽了扁鵲的話,吃驚得兩眼昏花、不能眨動,舌頭翹起、不能放下,這才把扁鵲的話帶進宮中報告了虢君。 虢君聽了報告大吃一驚,出宮來到闕門下邊迎見扁鵲,說:「私下聽到先生高尚義行的日子已經很久了,但是從來沒能到先生面前拜訪過先生。先生來到我們這個小國,使我幸運地得到了援救,我們這個偏僻小國的太子真是幸運得很!有先生他就會復活,沒有先生他就會被扔掉去填山溝,永遠死去而不能回生了。」話沒有說完,就抽泣不己,悲傷得氣滿於胸,不能平靜,精神恍惚,淚水長流,淚珠不住滾出,掛在睫毛上,悲傷不能自行控制,連容貌都改變了。扁鵲說:「象太子的病,就是人們所說的『屍厥』。太子並沒有死。」扁鵲就讓弟子子陽磨好針具,用以針刺外三陽五會之穴。過了一會兒,太子蘇醒了過來。扁鵲就又讓另一弟子子豹運用能溫入人體五分深淺的熱敷之法,將八減的葯劑混在一起煎熬,煎成後用來交替著熱敷兩脅下邊,太子坐了起來。又調節了他的陰陽,只服了二十天湯葯就恢復了健康,由此天下都認為扁鵲是能使死人復活的人。扁鵲說:「我並不是能使死人復活的人。這是由於他原本就會復活,我能使他恢復罷了。」 扁鵲到了齊國,齊桓侯把他當作貴客來接待。扁鵲入朝拜見了齊桓侯之後,對他說道:「您有病,在皮肉之間,不治療將會加重。」桓侯說:「寡人沒病。」扁鵲出去後,桓侯對左右的人說:「醫生喜歡錢財,竟想通過治療沒病的人來謀取功利。」五天後,扁鵲又去拜見齊桓侯,說:「您有病,在血脈之中,不治療恐怕要加重。」桓侯說:「寡人沒病。」扁鵲出去後,桓侯很不高興。五天後,扁鵲又去拜見齊桓侯,說:「您有病,在腸胃之中,不治療將會加重。」桓侯不作答理。扁鵲出去後,桓侯更不高興了。五天後,扁鵲又去拜見齊桓侯,望見了桓侯就退出去跑了。桓侯派人去詢問其中的緣故,扁鵲說:「疾病處在皮肉之間的時候,湯葯、熱敷就能治癒;處在血脈之中的時候,針刺能夠治癒;如果處在腸胃之中,酒劑才能夠治癒;如果進入骨髓,即使是掌管生命的神也不能把它怎麼樣了。如今已經進入骨髓,我因此不敢請求治療了。」五天後,桓侯身體病重,派人去叫扁鵲,扁鵲已經躲走了。桓侯終於死去了。 假使身居高位的人在疾患還沒有顯示徵兆的時候就預先知道染上了病邪,能夠讓良醫得以盡早進行治療,那麼疾病就能痊癒,身體可以存活。人們擔憂的事情,是擔憂疾病多;而醫生擔憂的事情,是擔憂治病的方法少。所以疾病有六種情況不能治療:驕橫放縱不講道理,這是第一種不能治療的情況;以身體為輕,以錢財為重,這是第二種不能治療的情況;衣食不能適應四季陰陽的變化,這是第三種不能治療的情況;氣血錯亂,五臟的精氣不能安守於內,這是第四種不能治療的情況;身體過於瘦弱,不能適應葯力,這是第五種不能治療的情況;相信巫師而不相信醫生,這是第六種不能治療的情況。有這當中一種情況的,就很難治療了。 扁鵲的名聲傳遍了天下。到了邯鄲,聽說趙國人尊重婦女,就做起了婦科醫生;到了洛陽,聽說周王朝的人敬愛老人,就做起了老年病醫生;到了咸陽,聽說秦國人愛護小兒,就做起了小兒科醫生:總之是隨著風俗的不同而變換行醫的重點。秦國的太醫令李醯知道自己的醫術不如扁鵲,就派人刺殺了扁鵲。至今天下研習脈學的人,都遵從的是扁鵲的學說。

《丹溪翁傳》丹溪翁,婺州義烏縣人,姓朱,名震亨,字彥修,學醫的人們尊稱他為丹溪翁。丹溪翁從小好學,每天能記憶千字的課文。漸漸地長大時,跟從家鄉的先生學習儒經,修習科舉考試的學業。後來聽說許文懿先生得到了竹子第四代傳人傳授的學說,在華山將受道學,又到那裡去拜師求教,進一步領會到關於道德和人性與天理之關系的學說是那樣的博大精深、純正周密,於是就把它作為專門的事業。一天,許文懿對他說:「我生病卧床已久,不是精於醫學的人,不能夠使我康復。你很聰明,超乎常人,也許願意從事醫學這門技藝吧?!」丹溪翁由於母親患有脾病,對於醫學也粗略學過,等到聽了許文懿的話,就慷慨地說:「讀書人如果精通一門技藝,用來推廣惠及萬物的仁德,即使在當世沒有做官,猶如做官一樣。」就完全燒毀拋棄了以前修習的科舉考試之學業的書籍,專心地在醫學上下起了功夫。 當時正在盛行陳師文、裴宗元所校訂的《校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一書,丹溪翁不分晝夜地研習此書。不久就醒悟了,說:「拿著古代的方劑來治療現在的疾病,那時勢必不能夠完全適合的。如果要建立法度、確立規則、制定標准,必須用《素問》、《難經》等經典吧!但我家鄉的眾多先生中缺少能夠通曉它們的人。」於是就打點行裝外出旅遊求學,尋求別的師傅並請教他們。便渡過了了錢塘江,走到了吳中,從宛陵出來,到了南徐,左後抵達建業,都沒能遇到理想的師傅。等回到杭州,忽然有人把他同一郡的羅先生介紹給他。羅先生名叫知悌。字子敬,世人稱他為太無先生,是宋理宗時的一名進侍,精通醫學,得到了金朝劉完素第二代傳人的真傳,並且兼通張從正、李杲二家的學說。然而心胸狹窄得很,依仗才能、厭惡侍奉他人,世人也都很難合乎他的心意。丹溪翁去拜見他,先後往返多次,羅知悌都不跟他見面。不久求見更加誠懇了,羅知悌才接見了他:「一見面就說你不就是朱彥修嗎?!其時丹溪翁的醫術已有一定的名聲,所以羅知悌知道他。丹溪翁受到接見之後,就面朝北變形在白紙歷來正式拜羅為師,接受他的教誨。羅知悌遇到了丹溪翁也很高興,就把劉完素、李杲,張從正三人所有的書都傳給了他,並給他闡發三家學說的要領,不過都一概取決於醫經的是非,而且說:「完全舍棄你原來學過的醫術!因為他們不是正道的東西。」丹溪翁聽了他的話,茅塞頓開,在心裡也沒有一點阻礙不通的問題了。過了不久,就全部長吳了他的學說而後回去了。 丹溪翁家鄉拘泥於陳師文、裴宗元的學說的眾醫們,聽了丹溪翁的言談,立即大表驚怪,既嘲笑他,又排斥他,只有許文懿高興地說:「我的病大概就要痊癒了吧!」許文懿得了半身不遂的病,醫生不能治癒已有十多年了,丹溪翁用從羅知悌那裡學來到的醫術治療他,效果非常之好。由此嘲笑而又排斥丹溪翁的眾醫們,才都心服口服。幾年之內,聲望很快顯揚了開來。丹溪翁並不自我滿足,進一步又把劉完素、李杲合掌從正三家的學說加以推論發展。認為劉完素和張從正的學說,其中論述造成臟腑氣機病變的因素有君火、相火、風、濕、燥、寒這六種,而由於濕、熱與相火三氣導致患病又是最多的,於是就用推陳出新的瀉火法治療疾病,這的確是高出前代醫生了。然而事實還有陰精不足、相火易於妄動,或者陰陽兩虛,濕熱自行旺盛的情況,又應斟酌著慎用瀉火之法;認為李杲所論飲食勞倦導致內傷脾胃、那麼脾胃陽氣就不能升發、連及心肺陽氣也都會陷入中焦,因而用補中益氣的方子治療它們的學說,這也是前人所沒有的東西。然而在北方,天不夠高,在東南方,地不夠厚。天屬陽,地屬陰。西北之人陽氣容易不足;東南之人,陰火容易旺盛。如果不知道這些,而只死守李杲的大法,那麼氧氣不足的病人固然可以痊癒,但若對陰火旺盛的病人也隨之採用李杲之法,我擔心會反而加重病人的病情了。於是對三家的學說,棄其所短而用其所長,又用太極之理、《易經》、《禮記》、《通書》、《正蒙》等書的有關意義參驗它們,用《內經》的理論貫穿起來,來探求其中真諦所在。而後認為,《內經》中所論「火」的道理,原來跟太極一動就產生陽氣、各具特性的五行互有感應就會運動並產生變化的學說有著相合之處;《內經》中所論引頸容易受損而不足的道理,原又跟《禮記》中所說的養陰之意相同,於是撰寫了《相火論》和《陽有餘而陰不足論》兩篇文章,來闡發他的觀點。 從此,丹溪翁的醫術更加出名了。各地因病來請他的人,於是就從四面八方的路上絡繹不絕的來到他家,丹溪翁全都應請,前往治病。他治的病人共有多少、疾病的情況怎樣、用了什麼良方、服了什麼葯而痊癒了,從以前到現在,靈驗的是哪些人、是哪個縣哪個鄉里、病人的名字是什麼,都能從見聞中得知,明明白白,可以記下。 浦江縣的鄭義士患上了痢疾,一天傍晚忽然昏倒在地,雙目上翻,小便失禁,大汗淋漓。丹溪翁診測他的脈象,脈大無比,就告訴病家說:「這是陰虛而又陽氣突然喪失的疾病,是因為病後飲酒並且行了房事得上的,不過我能治癒他。」立即讓病家熬制了人參膏,而且迅速灸治他的氣海穴。一會兒手動了起來,又一會兒嘴唇動了起來。等到人參膏熬成之後,讓他服了三次就蘇醒。其後服完了數斤人參膏,病就痊癒了。 天台縣的周進士患了惡寒的病,即使暑天也一定要用棉被蓋著他的頭。服了數百劑附子湯,更重了。丹溪翁診測其脈,脈象又滑又快,就告訴他說:「這是熱症國中卻反現寒象的疾病。」就用辛涼的葯劑讓他服下,吐了一升左右的痰,同時蓋在頭上的棉被減去了一半;又用防風通聖散讓他服下,痊癒了。周進士本來高興得很,丹溪翁說:「病癒後必須用清淡的飲食來調養脾胃,排除雜年來保養精神,那麼腎水就能產生,心火可以下降,否則,附子的毒性一定發作,恐怕就不能救治了。」他不能這樣做,後來丹溪翁被告知周進士患了毒瘡發於背部的病而死了。 一名男子患了小便不通的病,醫生用利尿的葯治療,更重了。丹溪翁診測其脈,右手寸部的脈象又弦又滑,說:「這是積痰之證,積下的痰在肺里。肺屬上焦,而膀胱屬於下焦,上焦閉塞時下焦也會不通,譬如滴水的文具,必定要在上邊的孔打開之後、下邊孔里的水才能流出。」就按照治法使他大量嘔吐,吐完後,疾病就象丟失了一樣。 一名婦女產後有個東西不能回去就象衣服的大襟,醫生們不能弄清那是什麼東西。丹溪翁說:「這是子宮。由於母體氣血虛弱,所以隨著孩子一起下來了。」就給了黃芩當歸之類的葯物,同時加上升麻升提它,又採用了加工皮革的公認的方法,用五倍子熬成湯葯來洗它,使它的皮收縮起來。一會兒,子宮就上去了。丹溪翁安慰她說:「三年後就可以再生孩子了,不用擔憂。」後來果然應了丹溪翁的話。 一個貧窮的婦女成了寡婦後獨自過著日子,患上了癩瘡,丹溪翁看到她的病,心中非常憐憫,就說:「這種病世上號稱難治的原因,是由於病人不守禁忌。這個婦女生活貧窮,因而沒有豐厚的飲食,是個寡婦,因而沒有情慾之事,或許可以治癒吧!」就親自備辦葯物治療她,病癒了。後來用了數百劑四物湯,終於不再發作。 丹溪翁行醫的事跡,都是這類情況。因為他遇到疾病進行治療時,不拘泥於古方,所以治的病就能痊癒。不過對於各家的方論,卻也無所不通。他人拘泥固執、死守古方,丹溪翁確是靈活取捨,但最終又都同古法的精神吻合。很短的時間內,跟他學醫的人都象回聲一樣緊隨其後、象影子一樣緊跟不離。丹溪翁教導他們勤奮不息,忘記疲倦。 丹溪翁年老以後,就聽從了弟子張翼等人的請求,撰寫了《格致余論》、《局方發揮》、《傷寒辨疑》、《本草衍義補遺》、《外科精要新論》等書,醫學的人常常誦讀研習並從中獲得准則。 丹溪翁為人簡朴,誠實謹慎,品行堅貞,待人溫和,剛毅庄嚴,清高不俗;以正直立志自勉,以誠信立身處世;至於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的品性,實在是出於天性。供奉常規祭祀的時候,都要考訂其禮儀規定並恭敬地哀泣先人;在照料母親大人方面,能按時調節她的飲食起居等等並盡心盡力地奉養她。寧肯對自己刻薄一些,但對兄弟們一定要使他們豐足;寧肯對自己的孩子刻薄一些,但對兄弟們的孩子一定要給得優厚。不是適宜的朋友就不去結交,不是正當的道理就不去談論。喜歡談論鼓勁的得失問題,每每慷慨激昂地表現出以天下之憂而為憂的氣概。當世有名的達官貴人常常屈尊虛心地請教他,丹溪翁給他們坦率地陳說治國治民之道,並無什麼顧忌。但是只要談到榮華名利之事,就生氣地起身而去。跟人交往,以改用三綱五常作為斷交或親近的標准。曾說:天下遵行仁道的時候,那麼人們的品行就象依著樹干而茂盛生長的枝葉一樣,根基堅實而淳樸高尚;天下喪失仁道的時候,那麼人們的言論就象沒有樹干而徒然存在的枝葉一樣,缺乏根基而虛美不實。品性,是人的根本;言論,是從它派生出來的東西。如果聽見了虛美不實的言論,看見了舍棄根本而追逐名利的行為,就怒容滿面,猶如就要受到玷污似的。丹溪翁就是如此地超群出眾,行醫僅僅是一個方面的事情罷了。不過他研究理學和做事的大家風范,已全部記載在我的朋友太史宋廉所寫得他的墓誌中了,所以這里不再記述,而謹記下他的可以流傳於世的醫學事跡作為他的傳記,期望能使後代的君子得以互相參照。論曰:從前西漢的嚴君平,學問淵博無所不通,在成都街頭以占卜為生。人們有了邪惡是非的問題,就按照蓍草和龜甲顯示的結果給他們陳述其中的厲害。不過在同做子女的談話時,都依據孝道;同做弟弟的談話時,都依據順從兄長之道;與做臣子的談話時,都依據忠君之道。史書上稱贊他的風范、聲望和氣概、節操,完全可以使貪婪的人受到感動,使風俗得到勸勉。丹溪翁在婺州學習並掌握了道學的源流精髓,然後從事了醫學。有人由於醫事來求見的話,從來沒有不是用保全並修養精神來啟迪他們的心志。至於一句話語、一次沉默、一個行為、一次靜處,凡是有關倫理的,尤其能夠懇切地給人以教誨,使人振奮、急迫、感慨、激動、自我鞭策得無暇他股。左丘明有過這樣的話:「仁愛之人的話,它的益處真是多而又大啊!」確實如此。像丹溪翁這樣的人,大概就是古來所謂正直、誠實、學問淵博的對人有益的朋友,又能因為醫生的身份而輕視他嗎?!

《傷寒論序》我每次讀到《史記·扁鵲傳》中秦越人到虢國去給虢太子診病在齊國望齊侯之色的記載,沒有一次不激動地贊嘆他的才華突出。就奇怪當今生活在社會上的那些讀書人,竟然都不重視醫葯,不精心研究醫方醫術以便對上治療國君和父母的疾病,對下用來解救貧苦人的病災和困苦,對自己用來保持身體長久健康,以保養自己的生命;只是爭著去追求榮華權勢,踮起腳跟仰望著權勢豪門,急急忙忙只是致力於追求名利;重視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輕視拋棄養生的根本之道。使自己的外表華貴,而使自己的身體憔悴。皮都不存在了,那麼,毛將依附在哪裡呢?突然遭受到外來致病因素的侵襲,被不平常的疾病纏繞,病患災禍臨頭,方才震驚發抖,於是就降低身份,卑躬屈膝,恭敬地盼望女巫男祝的求神禱告,巫祝宣告辦法窮盡,就只好歸於天命,束手無策地等待死亡。拿可以活到很長久的壽命和最寶貴的身體,交給平庸無能的醫生,任憑他擺布處置。唉!他們的身體已經死亡,精神消失了,變成了鬼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別人白白地為他的死亡哭泣。痛心啊!整個世上的讀書人都昏迷糊塗,沒有人能清醒明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像這樣地輕視生命,他們還談什麼榮華權勢呢?而且,他們即使做了官也不能愛護別人,顧及別人的疾苦;不做官又不能愛護自己,顧及自己的隱患,遇到災難,碰上禍患,身處在危困的境地,糊塗愚昧,蠢笨得就像沒有頭腦的廢物。悲哀啊!那些在社會上奔波的讀書人,追逐著去爭奪表面的榮華,不保重身體這個根本,忘記了身體去為權勢名利而死,危險得如履薄冰,如臨深谷一樣,竟達到了這種地步! 我的同宗同族的人口本來很多,從前有二百多人。從建安元年以來,還不到十年,其中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死於傷寒的要佔其中的十分之七。我為過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喪失而感慨,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療救而悲傷,於是勤奮研求前人的遺訓,廣泛地搜集很多醫方,選用《素問》《九泉》《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等書,並結合辨別脈象和辨別證候的體會,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即使不能全部治癒各種疾病,或許可以根據書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證時就能知道發病的根源。如果能運用我編寫的這本書的有關內容,那麼,對於傷寒病的問題,大多數能弄通解決了。 自然界分布著五行之氣,而運轉化生萬物。人體稟承著五行之常氣,因此才有五臟的生理功能。經、絡、府、俞,陰陽交會貫通,其道理玄妙、隱晦、幽深、奧秘,其中的變化真是難以窮盡,假如不是才學高超,見識精妙的人,怎麼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等,中古有長桑君、秦越人,漢代有公乘陽慶及倉公,自此往後到現在,還沒聽說過有比得上他們的人呢。看看當今的醫生,他們不想思考研求醫學經典著作的旨意,用來擴大加深他們所掌握的醫學知識;只是各自稟承著家傳的醫技,始終沿襲舊法;察看疾病,詢問病情時,總是致力於花言巧語,只圖應付病人;對著病人診視了一會兒,就處方開葯;診脈時只按寸脈,沒有接觸到尺脈,只按手部脈,卻不按足部脈;人迎、趺陽、寸口三部脈象不互相參考;按照自己的呼吸診察病人脈搏跳動的次數不到五十下就結束;病人垂危還不能確診,九處診脈部位的脈候竟然沒有一點模糊的印象。鼻子、兩眉之間及前額,全然不加診察。這真如人們所說的「以管看天」似的很不全面罷了。這樣想要辨識不治之證或判別出可治之證,實在是很難呀! 孔子說:生下來就懂得事理的人是上等的,通過學習而懂得事理的人是第二等的,多方面地聆聽求教,廣泛地記取事理的人,又次一等。我素來愛好醫方醫術,請允許我奉行「學而知之」和「多聞博識」這樣的話吧!

《大醫精誠》晉代學者張湛說:「經典的醫方難以精通,由來已經很久了。」這是因為疾病有內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狀不同,和內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狀相同的緣故。 因此,五臟六腑是充盈還是虛損,血脈營衛之氣是暢通還是阻塞,本來就不是單憑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診脈來了解它。但寸關尺三部脈象有浮、沉、弦、緊的不同;腧穴氣血的流通輸注,有高低淺深的差別。肌膚有厚薄、筋骨有強壯柔弱的區分,只有用心精細的人,才可以同他談論這些道理。如果把極精細、極微妙的醫學道理,用最粗略最浮淺的思想去探求它,難道不是很危險嗎?如果實證卻用補法治它,虛證卻用瀉法治它;氣血通利的卻還要去疏通它,明明不順暢卻還要去阻塞它;寒證卻給他用寒涼葯,熱證卻給他用溫熱葯。這些治療方法是在加重病人的病情,你希望他能痊癒,我卻看到他更加危重了。所以醫方、占卜,是難以精通的技藝。既然不是神仙傳授,憑什麼能懂得那深奧微妙的道理呢?世上有些愚蠢的人,讀了三年醫方書,就誇口說天下沒有什麼病值得治療;等到治了三年病,才知道天下沒有現成的方子可以用。所以學醫的人一定要廣泛深入地探究醫學原理,專心勤奮不懈怠,不能道聽途說,一知半解,就說已經明白了醫學原理。如果那樣,就大大地害了自己呀! 凡是品德醫術俱優的醫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無慾念,無希求,首先表現出慈悲同情之心,決心拯救人類的痛苦。如果有患病苦來求醫生救治的,不管他的貴賤貧富,老幼美醜,是仇人還是親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還是一般的朋友,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是愚笨的人還是聰明的人,一律同樣看待,都存有對待最親近的人一樣的想法,也不能瞻前顧後,考慮自身的利弊得失,愛惜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到病人的煩惱,就像自己的煩惱一樣,內心悲痛,不避忌艱險、晝夜、寒暑、飢渴、疲勞,全心全意地去救護病人,不能產生推託和擺架子的想法,像這樣才能稱作百姓的好醫生。與此相反的話,就是人民的大害。自古以來,有名 的醫生治病,多數都用活物來救治危急的病人,雖然說人們認為畜牲是低賤的,而認為人是高貴的,但說到愛惜生命,人和畜牲都是一樣的。損害別個有利自己,是生物之情共同憎惡的,何況是人呢!殺害畜牲的生命來求得保全人的生命,那麼,離開「生」的道義就更遠了。我這些方子不用活物做葯的原因,確實就在這里!其中虻蟲、水蛭這一類葯,市上有已經死了的,就買來用它,不在此例。只是像雞蛋這樣的東西,因為它還處在成形前的狀態,一定遇到緊急情況,不得已而忍痛用它。能不用活物的人,這才是能識見超越尋常的人,也是我比不上的。如果有病人患瘡瘍、瀉痢,污臭不堪入目,別人都不願看的,醫生只能表現出從內心感到難過的同情、憐憫、關心的心情,不能產生一點不快的念頭,這就是我的志向。 一個德藝兼優的醫生的風度,應能使思想純凈,知我內省,目不旁視,看上去很莊重的樣子,氣度寬宏,堂堂正正,不卑不亢。診察疾病,專心致志,詳細了解病狀脈候,一絲一毫不得有誤。處方用針,不能有差錯。雖然說對疾病應當迅速救治,但更為重要的是臨證不惑亂,並應當周詳仔細,深入思考,不能在人命關天的大事上,輕率地炫耀自己才能出眾,動作快捷,獵取名譽,這樣做就太不仁德了!還有到了病人家裡,縱使滿目都是華麗的鋪設,也不要左顧右盼,東張西望,琴瑟簫管之聲充斥耳邊,不能為之分心而有所喜樂,美味佳餚,輪流進獻,吃起來也像沒有味道一樣,各種美酒一並陳設出來,看了就像沒看見一樣。所以這樣做的原因,因為只要有一個人悲痛,滿屋子的人都會不快樂,更何況病人的痛苦,一刻也沒有離身。如果醫生安心無慮地高興娛樂,傲慢地洋洋自得,這是人神都認為可恥的行為,道德高尚的人所不做的事,這些大概就是醫生的基本品德吧。 做醫生的准則,應該是慎於言辭,不能隨意跟別人開玩笑,不大聲喧嘩,談說別人的短處,炫耀自己的名聲,誹謗攻擊其他醫生,藉以誇耀自己的功德。偶然治好了一個病人,就昂頭仰面,而有自我贊許的樣子,認為自己天下無雙,這些都是醫生的不可救葯的壞毛病。 老子說:「一個人公開地有德於人,人們自然地會報答他;一個人暗中有德於人,鬼神會報答他。一個人公開地作惡於人,人們自然會報復他;一個人暗中作惡於人,鬼神會來害他。」探求這兩個方面的行為,陽施有陽報,陰施有陰報,難道是騙人的嗎? 所以醫生不能依仗自己的專長一心謀取財物,只要存有救濟別人痛苦的想法,(積下陰德)到陰曹地府之中,自會感到是多福的人了。還有,不能因為別人有錢有地位,就任意給他開珍貴的葯物,讓他難以找到,來炫耀自己的技能,這確實不符合儒家的忠恕之道。我志在救護幫助世人,所以瑣碎地談論了這些。學醫的人不能因為我說得粗俗而感到恥辱。

⑺ 3M以下的有聲小說,下了直接在手機上可以聽的

情景廣播劇 都是幾集就完了,你可以下載廣播劇, 天方聽書網,和 酷我音樂盒 里

我下載且沒有刪掉的都不是小說,不過你要的話聽聽對你也有好處 (內含 中庸 孫子兵法 醫古文 孟子 道德經 打動人心的68個說話技巧 高中生必背古詩文40篇)

⑻ 山海經有聲小說好聽嗎

有了也不好聽還不如自己腦補中文的配不出來小說里的語氣語音 還有情感

⑼ 求幾本醫學經典書籍的電子書,最好要TXT的,不要EXE和CHM的。

《醫古文》是研究古代醫葯文獻語言文化現象的一門課程,是中醫葯各專業七年制及本科生的基礎課程,也是高等中醫葯院校的主幹課程。 教學旨在通過古代醫葯文選與古漢語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及閱讀實踐的訓練,使學生在已有文言文知識的基礎上,掌握古醫籍常用詞語及其主要義項、古漢語基礎知識以及斷句、今譯與文意理解的基本技能,能比較順利地閱讀中醫葯古籍,為學習後續的古典醫著課程與畢業後研讀古代醫籍,清除文理上的障礙,同時促使一部分學生在本專業領域爭取進一步的深造和發展。 本課程的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全面掌握醫古文精髓,提高人文素養和語言水平,完善知識結構,並進而提高對中醫葯傳統文化精神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求有益於實現學生的人格養成與醫生氣質形成,為其將來從事中醫葯臨床或其他各種醫療衛生工作奠定堅實可靠的基礎。 本課程以「醫古文」為主幹,構建成融合醫古文(文選)、中醫古漢語通論、中醫古籍注釋綱要、中醫文獻學等課程的中醫特色系列課程,並配合古代漢語選讀、中國古代名著賞析、古代詩歌概要等選修課程,有利於學生拓展視野,豐富知識面,促進學業素質不斷提高。[1]

⑽ 幫我找五篇古文(有追加)

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生平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抺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妬。武陵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求空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紅妝淚闌干。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喞喞。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城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聽穎師彈琴
韓愈

昵昵兒女語, 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 勇士赴敵場。

浮雲柳絮無根蒂, 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 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 失勢一落千丈強。

嗟余有兩耳, 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 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 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 無以冰炭置我腸!

秋聲賦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老殘游記
作者:劉鶚

http://www.cycnet.com/encyclopedia/literature/ancient/collection/laochanyj/
這個直接點擊就能看,太長了,10000字以上了。
目錄如下
第01回: 土不制水歷年成患 風能鼓浪到處可危
第02回: 歷山山下古帝遺蹤 明湖湖邊美人絕調
第03回: 金線東來尋黑虎 布帆西去訪蒼鷹
第04回: 宮保愛才求賢若渴 太尊治盜疾惡如仇
第05回: 烈婦有心殉節 鄉人無意逢殃
第06回: 萬家流血頂染猩紅 一席談心辯生狐白
第07回: 借箸代籌一縣策 納楹閑訪百城書
第08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樹峪雪中訪賢
第09回: 一客吟詩負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談心
第10回: 驪龍雙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聲葉箜篌
第11回: 疫鼠傳殃成害馬 痴犬流災化毒龍
第12回: 寒風凍塞黃河水 暖氣催成白雪辭
第13回: 娓娓青燈女兒酸語 滔滔黃水觀察嘉謨
第14回: 大縣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蟻分送饅頭
第15回: 烈焰有聲驚二翠 嚴刑無度逼孤孀
第16回: 六千金買得凌遲罪 一封書驅走喪門星
第17回: 鐵炮一聲公堂解索 瑤琴三疊旅舍銜環
第18回: 白太守談笑釋奇冤 鐵先生風霜訪大案
第19回: 齊東村重搖鐵串鈴 濟南府巧設金錢套
第20回: 浪子金銀伐性斧 道人冰雪返魂香

http://www.cycnet.com/encyclopedia/literature/ancient/collection/laochanyj/

閱讀全文

與醫古文有聲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說寫生活白吃怎麼寫 瀏覽:549
古言情有肉肉的小說 瀏覽:96
人物有陳蕭和張瑞公的恐怖小說叫什麼名字 瀏覽:725
好看的軍旅耿美小說 瀏覽:692
小說重生之仙皇歸來 瀏覽:927
日常小說可以怎麼寫 瀏覽:841
黑道復仇小說好看的 瀏覽:662
小說重生之萬界修真 瀏覽:772
重生寫青梅竹馬的小說排行榜 瀏覽:460
重生民國反派小說 瀏覽:811
小說里的男女人物名字大全集 瀏覽:53
最出名好看的小說 瀏覽:28
法師奇幻網路小說 瀏覽:545
安卓小說閱讀器全 瀏覽:518
重生小說被拋棄 瀏覽:496
好看的一女多男穿越小說 瀏覽:997
主角很帥又有錢的都市系統小說 瀏覽:566
陪嫁限小說閱讀 瀏覽:540
小說活著的作者是 瀏覽:963
都市經典小說排行榜完結小說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