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三十六計古今談有聲小說

三十六計古今談有聲小說

發布時間:2021-06-26 15:23:24

『壹』 求三十六計小說,

求三十六計小說,,我想想看,是《 神之頹廢者 》吧!那書很有意思,建議看看,直接網路搜搜看呢!!!

『貳』 《三十六計》是誰寫的

現今流行本《三十六計》一書,是在民國32年(1943年)叔和(身份不詳)在成都祠堂街一個舊書攤上無意中發現的,他見到後當即購下,這個土紙印本是1941年由成都瑞琴樓發行、興華印刷廠翻印的,為小32開,封面書:「三十六計」,旁註小字:「秘本兵法」,但未見作者或編者姓名。篇首有一簡短說明,說原書是手抄本,於民國30年(1941年)在陝西州(今彬縣)發現,抄本「前部都系養生之談,而末尾數十篇,附抄三十六計,然後知其果為兵法也。」

1961年9月16日,叔和在《光明日報》「東風」副刊上撰文對上述發現加以介紹。這個孤本後經無谷(姚煒)先生作了譯注,流傳較廣,現今市面上流行的眾多《三十六計》出版物皆源於此。

據莫文驊將軍回憶,上世紀60年代初他任解放軍政治學院副院長時,在《光明日報》上看到叔和的這篇文章,引起極大興趣,通過與報社聯系,獲悉收藏者叔和將原書贈送給解放軍政治學院,他初讀之後,感到很有興趣,便令人印成冊,在院內供教職工學習參考,同時也送呈毛主席及中央領導同志和元帥、將軍們,他們閱後均認為此書確有參考價值。

上世紀60年代初任北京市委副書記的鄧拓,應《北京晚報》約請,開辟《燕山夜話》專欄,撰寫系列文章,關於「三十六計」的文章,發表於1962年9月2日,是《燕山夜話》的最後一篇。文革初期,《燕山夜話》被列為大毒草,聲討文章說:《燕山夜話》暫時「下馬」了,形勢不妙,暫時退卻,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以便保存實力,日後東山再起。」在這場浩劫中,鄧拓終於遭迫害而慘死。

無谷譯注的《三十六計》自1979年公開出版以來,迄今已發行50餘萬冊。由李炳彥改編的《三十六計新編》已印行161萬冊,十分暢銷。同時它不但被繪製成連環畫,還被拍成電視系列片,像1992年6月由中央電視台「軍事天地」推出的「三十六計古今談」,播放後收視率極高。如今《三十六計》一書,成為中國兵書中不可多得的後起之秀,與兩千多年前的《孫子兵法》並列為兵學經典。

這本小冊子不但中國人研究,外國人也在研究。像瑞士的漢學家勝雅津博士經過潛心研究後,於1988年編著了《智謀———平常和非常時刻的巧計》,曾經引起轟動。他認為,西方人無論計謀怎樣花樣翻新,大抵都跳不出中國人高度概括了的計謀范圍。中國人開辟的智謀學,是一個既深邃又廣袤的天地。他這個西方人雖然只是品嘗了其中的點滴,便深感其味無窮,欲罷不能。日本人稱三十六計是「運籌帷幄的訣竅」,被廣泛運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工商企業經營和相互之間的競爭上。法國海軍上將科拉斯特認為《三十六計》是中國戰略的經典著作,是一部小網路全書,其中關於戰略的描述要比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要精細得多。

『叄』 《三十六計》中的好詞好句,主要內容,讀書收獲

好詞::第一套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二套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第八計 暗渡陳倉
第九計 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裡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第三套 攻戰計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第四套 混戰計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第二十四計 假途伐虢
第五套 並戰計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 假痴不顛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第六套 敗戰計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

主要內容: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

竹簡三十六計圖冊1(19張)
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系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古代漢族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全詩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計中的一計,依序為: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

竹簡三十六計圖冊2(18張)
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痴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道伐虢。

另有一好事者,也作了一首伏頭藏尾打油詩,曰:下策金玉借,以指劫擒賊;草魚海間笑,山羊桃中擊;樹暗痴故走,釜空苦遠客;屋樑連人屍,隔魏虢國滅。
詩去掉頭尾的「下策」、「國滅」各二字,餘三十六字,一字一計,依序為: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指桑罵槐、趁火打劫、擒賊擒王、關門捉賊、打草驚蛇、渾水摸魚、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調虎離山、順手牽羊、李代桃僵、無中生有、聲東擊西、樹上開花、暗渡陳倉、假痴不癲、欲擒故縱、走為上、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連環計、美人計、借屍還魂、隔岸觀火、圍魏救趙、假道伐虢

讀後感::
三十六計 讀後感
古今中外,英雄無數.英雄與英雄之間,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他們的事跡已經成了人們在生活,處世等諸多方面的典範,也已成了人們街談巷議的佳話.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卓越軍事思想集大成之作,被譽為東方思想寶庫的``明珠』』,與《孫子兵法》並稱為古代兵法雙絕.其依據古代陰陽變化之理,以辨證思想論述了戰爭中諸如虛實,勞逸,剛柔,攻防等關系,做到``數中有術,術中有數``.書中的計名來源頗廣,有的來源於歷史典故,如圍魏救趙;有的來源於古代兵書,如聲東擊西;有的來源於日常用語,如指桑罵槐;有的來源於詩人的詩句,如擒賊擒王,李代桃僵.

這本書中所談到的每一計,都有軍事,商業,為人處世等各方面的事例,每一計,每個事例都是智慧的體現.在展現它博大精深的智慧的同時,也延伸其豐富的思想內涵.

在將這本書看完之後,我深深被裡面的事例所折服.它讓我明白了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哪怕是遇到麻煩,只要將事情巧妙的做好,將麻煩巧妙的避開,這便是智慧的所在.

最初《三十六計》只用於軍事.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它早已超越了軍事著作的范疇,已經深入民間而與大眾生活緊密相連,每一計都成為一句琅琅上口的成語,上至朝堂,下至市井,廣為傳誦運用.軍事家以它運籌帷幄,政治家以它捭闔縱橫,商家以它爭贏取利,平凡人以它為人處世…...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有各自的讀法,並在其中汲取各自所需要的精華和養分,將它運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而這樣的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譬如說經商,經商本身就是智力的角逐.商場如戰場,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商家總是千方百計想些點子以達到爭市場,創利潤的目的.現在有很多酒店,燒烤園都有這樣一個服務項目-----代客保管剩酒.也就是將顧客喝剩的酒保管起來,陳列在一個精緻的玻璃櫃內,使所有人都看得見,瓶頸上吊有一個精美的卡片,標明主人的身份,它雖是一個小點子,卻有驚人的效果!顧客為這種新穎服務方式感動,同時看見別人的酒放在那樣顯眼的位置,想自己的也放在那兒,頓獲一種滿足感.當客人離去時,店家還會贈送一些小禮物,這種小禮物不僅可以證明顧客在店裡還保留了一些酒,同時也起到了提示作用.顧客經常看到它,也就是提醒他該去喝酒了.下次他來喝酒,肯定只選這一家.代客保管剩酒不但鞏固了回頭客,還為其做了免費廣告.從表面上,這只是一些新的經營方式,但實際上是為了更好的吸引顧客.而商家就是運用這種方式巧妙的做到了.

《三十六計》一書讓我學會了很多很多,它帶給我很大的啟發,充實了我的暑假生活.透過它也讓我清楚的認識到,生活中仍有很多的事物有待我們去挖掘,探索.

『肆』 你好,請問是有《三十六計古今談》有聲小說,麻煩給我發一個過來好嗎或發13-18計的也好!很需要,謝謝!

你好[有聲讀物]三十六計古今談(第三套)一發送請查收

『伍』 三十六計具體有哪些

《三十六計》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系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現今流行本《三十六計》一書,是在民國32年(1943年)叔和(身份不詳)在成都祠堂街一個舊書攤上無意中發現的,他見到後當即購下,這個土紙印本是1941年由成都瑞琴樓發行、興華印刷廠翻印的,為小32開,封面書:「三十六計」,旁註小字:「秘本兵法」,但未見作者或編者姓名。篇首有一簡短說明,說原書是手抄本,於民國30年(1941年)在陝西州(今彬縣)發現,抄本「前部都系養生之談,而末尾數十篇,附抄三十六計,然後知其果為兵法也。」

1961年9月16日,叔和在《光明日報》「東風」副刊上撰文對上述發現加以介紹。這個孤本後經無谷(姚煒)先生作了譯注,流傳較廣,現今市面上流行的眾多《三十六計》出版物皆源於此。

據莫文驊將軍回憶,上世紀60年代初他任解放軍政治學院副院長時,在《光明日報》上看到叔和的這篇文章,引起極大興趣,通過與報社聯系,獲悉收藏者叔和將原書贈送給解放軍政治學院,他初讀之後,感到很有興趣,便令人印成冊,在院內供教職工學習參考,同時也送呈毛主席及中央領導同志和元帥、將軍們,他們閱後均認為此書確有參考價值。

上世紀60年代初任北京市委副書記的鄧拓,應《北京晚報》約請,開辟《燕山夜話》專欄,撰寫系列文章,關於「三十六計」的文章,發表於1962年9月2日,是《燕山夜話》的最後一篇。文革初期,《燕山夜話》被列為大毒草,聲討文章說:《燕山夜話》暫時「下馬」了,形勢不妙,暫時退卻,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以便保存實力,日後東山再起。」在這場浩劫中,鄧拓終於遭迫害而慘死。

無谷譯注的《三十六計》自1979年公開出版以來,迄今已發行50餘萬冊。由李炳彥改編的《三十六計新編》已印行161萬冊,十分暢銷。同時它不但被繪製成連環畫,還被拍成電視系列片,像1992年6月由中央電視台「軍事天地」推出的「三十六計古今談」,播放後收視率極高。如今《三十六計》一書,成為中國兵書中不可多得的後起之秀,與兩千多年前的《孫子兵法》並列為兵學經典。

這本小冊子不但中國人研究,外國人也在研究。像瑞士的漢學家勝雅津博士經過潛心研究後,於1988年編著了《智謀———平常和非常時刻的巧計》,曾經引起轟動。他認為,西方人無論計謀怎樣花樣翻新,大抵都跳不出中國人高度概括了的計謀范圍。中國人開辟的智謀學,是一個既深邃又廣袤的天地。他這個西方人雖然只是品嘗了其中的點滴,便深感其味無窮,欲罷不能。日本人稱三十六計是「運籌帷幄的訣竅」,被廣泛運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工商企業經營和相互之間的競爭上。法國海軍上將科拉斯特認為《三十六計》是中國戰略的經典著作,是一部小網路全書,其中關於戰略的描述要比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要精細得多。

【總說】
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燮理,機在其中。機不可設,設則不中。

勝計戰
處於絕對優勢地位之計謀。君御臣、大國御小國之術也。亢龍有悔。

第一計 瞞天過海

備周則意怠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②。太陽,太陰③。

【注釋】

①備周則意怠:防備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讓人鬥志鬆懈,削弱戰力。

②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陰陽是我國古代傳統哲學和文化思想的基點,其思想籠罩著大千宇宙、細末塵埃,並影響到意識形態的一切領域。陰陽學說是把宇宙萬物作為對立的統一體來看待,表現出樸素的辯證思想。陰、陽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現過,但作為陰氣、陽氣的陰陽學說,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國人老子所倡導,並非《易經》提出。此計中所講的陰指機密、隱蔽;陽,指公開、暴露。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在兵法上是說秘計往往隱藏於公開的事物里,而不在公開事物的對立面上。

③太陽,太陰:太,極,極大。此句指非常公開的事物里往往蘊藏著非常機密的計謀。

【按語】

陰謀作為,不能於背時秘處行之。夜半行竊,僻巷殺人,愚俗之行,非謀士之所為也。如:開皇九年,大舉伐陳。先是弼請緣江防人,每交代之際,必集歷陽,大列旗幟,營幕蔽野。陳人以為大兵至,悉發國中士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眾復散,後以為常,不復設備,及若弼以大軍濟江,陳人弗之覺也。因襲南徐州,拔之。

第二計 圍魏救趙

共敵不如分敵①,敵陽不如敵陰②。

【注釋】

①共敵不如分敵: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敵人,不如設法分散它而後再打。

②敵陽不如敵陰:敵,動詞,攻打。句意為 先打擊氣勢旺盛的敵人,不如後打擊氣勢旺盛的敵人。

【按語】

治兵如治水:銳者避其鋒,如導疏;弱者塞其虛,如築堰。故當齊救趙 時,孫子謂田忌曰:「夫解雜亂糾紛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擊,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解析】

對敵作戰,好比治水:敵人勢頭強大, 就要躲過沖擊,如用疏導之法分流。對弱小的敵人,就抓住時機消滅它,就象築堤圍堰,不讓水流走。所以當齊救趙時,孫子對田忌說:「想理順亂絲和結繩,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開,不能握緊拳頭去捶打;排解搏鬥糾紛,只能動口勸說,不能動手參加。對敵人,應避實就虛,攻其要害,使敵方受到挫折,受到牽制,圍困可以自解。」

第三計 借刀殺人

敵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②推演。

【注釋】

①友未定:「友」指軍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敵、我兩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時結盟而借力的人、集團或國家。友未定,就是說盟友對主戰的雙方,尚持徘徊、觀望的態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況。

②《損》:出自《易經·損》卦:「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誠心,就會有大的吉利,沒有錯失,合於正道,這樣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有《象》損卦:「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損」與「益」的轉化關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擊敵人,勢必要使盟友受到損失,但盟友的損失正可以換得自己的利益。

【按語】

敵象已露,而另一勢力更張,將有所為,便應藉此力以毀敵人。如:鄭桓公將欲襲鄶,先向鄶之豪傑、良臣、辨智、果敢之士,盡書姓名,擇鄶之良田賂之,為官爵之名而書之,因為設壇場郭門之處而埋之,釁之以雞緞,若盟狀。鄶君以為內難也,而盡殺其良臣。桓公襲鄶,遂取之。諸葛亮之和吳拒魏,及關羽圍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蔣濟說曹曰:「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心不願也。可遣人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釋。」曹從之,羽遂見擒。

第四計 以逸待勞

困敵之勢①,不以戰;損剛益柔②

【注釋】

①困敵之勢:迫使敵入處於圍頓的境地。

②損剛益柔:語出《易經.損》。「剛」、「柔」是兩個相對的事物現象,在一定的條件下相對的兩方有可相互轉化。「損」,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兌下艮上)。上卦為艮,艮為山,下卦為兌,兌為澤。上山下澤,意為大澤浸蝕山根之象,也就說有水浸潤著山,抑損著山,故卦名叫損」。「損剛益柔」是根據此卦象講述「剛柔相推,而主變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則。 此計正是根據「損」卦的道理,以「剛」喻敵,以「柔」喻已,意謂困敵可用積極防禦,逐漸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強變弱,而我因勢利導又可使自己變被動為主動,不一定要用直接進攻的方法,同樣可以制勝。

【按語】

此即致敵之法也。兵書雲:「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兵書論敵,此為論勢,則其旨非擇地以待敵;面在以簡馭繁,以不變應變,以小變應大變,以不動應動以小動應大動,以樞應環也。如:管仲寓軍令於內政,實而備之;孫臏於馬陵道伏擊龐涓;李牧守雁門,久而不戰,而實備之,戰而大破匈奴。

第五計 趁火打劫

敵之害大①,就勢取利,剛決柔也②。

【注釋】

①敵之害大:害,指敵人所遭遇到的困難,危厄的處境。

②剛決柔也:語出《易經.央》卦。 央,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乾下兌上)。上卦為兌,兌為澤;下卦為乾,乾為天。兌上乾下,意為有洪水漲上天之象。《央央》的《彖》辭說:「央,決也。剛決柔也。」決,沖決、沖開、去掉的意思。因乾卦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為天,是大吉大利,吉利的貞卜,所以此卦的本義是力爭上游,剛健不屈。所謂剛決柔,就是下乾這個陽剛之卦,在沖決上兌這個陰柔的卦。此計是以「剛」喻己,以「柔」喻敵,言乘敵之危,就勢而取勝的意思。

【按語】

敵害在內,則劫其地;敵害在外,則劫其民;內外交害,敗劫其國。如:越王乘吳國內蟹稻不遺種而謀攻之,後卒乘吳北會諸侯於黃池之際,國內空虛,因而搗之,大獲全勝。

第六計 聲東擊西

敵志亂萃①,不虞②,坤下兌上 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注釋】

①敵志亂萃:援引《易經.萃》卦中《象》辭:「乃亂乃萃,其志亂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說敵人情志混亂而且憔悴。

②不虞:未意科,未預料。

③坤下兌上:萃卦為異卦相疊(坤下兌上)。上卦為兌,兌為澤;下並為坤,坤為地。有澤水淹及大地,洪水橫流之象。

此計是運用「坤下兌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敵志亂萃」而造成了錯失叢雜、危機四伏的處境,我則要抓住敵人這不能自控的混亂之勢,機動靈活地運用時東時西,似打似離,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戰術,進一步造成敵人的錯覺,出其不意地一舉奪勝。

【按語】

西漢,七國反,周亞夫堅壁不戰。吳兵奔壁之東南陬,亞夫便備西北;已而吳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敵志不亂,能自去也。漢末,朱雋圍黃巾於宛,張圍結壘,起土山以臨城內,鳴鼓攻其西南,黃巾悉眾赴之,雋自將精兵五千,掩其東北,遂乘虛而人。此敵志亂萃,不虞也。然則聲東擊西之策,須視敵志亂否為定。亂,則勝;不亂,將自取敗亡,險策也。

第二套 敵戰計
處於勢均力敵態勢之計謀。或躍於淵。

第七計 無中生有

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①。少陰、太陰、太陽②。

【注釋】

①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誑,欺詐、誑騙。實,實在,真實,此處作意動詞。句意為:運用假象欺騙對方,但並非一假到底,而是讓對方把受騙的假象當成 真象。

②少陰,太陰,太陽:此「陰」指假象,「陽」指真象。 句意為: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護真象。

【按語】

無而示有,誑也。誑不可久而易覺,故無不可以終無。無中生有,則由誑而真,由虛而實矣,無不可以敗敵,生有則敗敵矣,如:令狐潮圍雍丘,張巡縛嵩為人千餘,披黑夜,夜縋城下;潮兵爭射之,得箭數十萬。其後復夜縋人,潮兵笑,不設備,乃以死士五百砍潮營,焚壘幕,追奔十餘里。

第八計 暗渡陳倉

示之以動①,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②」。

【注釋】

①示之以動:示,給人看。動,此指軍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動等迷惑敵方的軍事行動。

②益動而巽:語出《易經.益》卦。益,卦名。此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巽上)。上卦為巽,巽為風;下卦為震,震為雷。意即風雷激盪,其勢愈增,故卦名為益。與損卦之義,互相對立,構成一個統一的組紛。《益卦》的《彖》辭說:「益動而巽,日進無疆。」這是說益卦下震為雷為動,上巽為風為順,那麼,動而合理,是天生地長,好處無窮。

此計是利用敵人被我「示之以動」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即乘虛而入,以達軍事上的出奇制勝。

【按語】

奇出於正,無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棧道,則不能暗渡陳倉。昔鄧艾屯白水之北;姜維遙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結營焉。艾謂諸將日:「維令卒還,吾軍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我.令不得還。必自東襲取洮城矣。」艾即夜潛軍,徑到洮城。維果來渡。而艾先至,據城,得以不破。此則是姜維不善用暗渡陳倉之計;而鄧艾察知其聲東擊西之謀也。

第九計 隔岸觀火

陽乖序亂①,明以待逆②。暴戾恣睢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④。

【注釋】

①陽乖序亂:陽,指公開的。乖,違背,不協調。此指敵方內部矛盾激化,以致公開地表現出多方面秩序混亂、傾軋。

②陰以待逆:陰,暗下的。逆,叛逆。此指暗中靜觀敵變,坐待敵方更進一步的局面惡化。

③暴戾恣睢:戾,凶暴,猛烈。睢,任意胡為。

④順以動豫,豫順以動:語出《易經.豫》卦。豫,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坤下震上)。本卦的下卦為坤為地,上卦為震為雷。是雷生於地,雷從地底而出,突破地面,在空中自在飛騰。《豫卦》的《彖》辭說「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意即豫卦的意思是順時而動,正因為豫卦之意是順時而動,所以天地就能隨和其意,做事就順當自然。

此計正是運用本卦順時以動的哲理,說坐觀敵人的內部惡變,我不急於採取攻逼手段,順其變,「坐山觀虎鬥」,最後讓敵人自殘自殺,時機—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舉成功。
【按語】

乖氣浮張,逼則受擊,退則遠之,則亂自起。昔袁尚、袁熙奔遼東,眾尚有數千騎。初,遼東太守公孫康,恃遠不服。及曹操破烏丸,或說曹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斬送尚、熙首來,不煩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還,康即斬尚、熙,傳其首。諸將問其故,操日:「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並力;緩之,則相圖,其勢然也。」或曰:此兵書火攻之道也,按兵書《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後段言慎動之理,與隔岸觀火之意,亦相吻合。

第十計 笑裡藏刀

信而安之①,陰以圖之②,備而後動, 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③。

【注釋】

①信而安之:信,使信。安,使安,安然,此指不生 疑心。

②陰以圖之:陰,暗地裡。

③剛中柔外:表面柔順,實質強硬尖利。

【按語】

兵書雲:「辭卑而益備者,進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故凡敵人之巧言令色,皆殺機之外露也。宋曹瑋知渭州,號令明肅,西夏人憚之。一日瑋方對客奕棋,會有叛誇數千,亡奔夏境。堠騎(騎馬的偵宿員)報至,諸將相顧失色,公言笑如平時。徐謂騎日.「吾命也,汝勿顯言。」西夏人聞之,以為襲己,盡殺之。此臨機應變之用也。若勾踐之事夫差.則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①。
【注釋】

①損陰以益陽:陰:此指某些細微的、局部的事物。陽,此指事物帶整體意義的、全局性的事物。這是說在軍事謀略上,如果暫時要以某種損失、失利為代價才能最終取勝,指揮者應當機立斷,作出某些局部、或暫時的犧牲,去保全或者爭取全局的、整體性的勝利。這是運用我國古代陰陽學說的陰陽相生相剋、相互轉化的道理而制定的軍事謀略。

【按語】

我敵之情,各有長短。戰爭之事,難得全勝,而勝負之訣,即在長短之相較,乃有以短勝長之秘訣。如以下駟敵上駟,以上駟敵中駟,以中駟敵下駟之類:則誠兵家獨具之詭謀,非常理之可測也。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②。

【注釋】

①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敵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②少陰,少陽:少陰,此指敵方小的疏漏,少陽,指我方小的得利。此句意為我方要善於捕捉時機,伺隙搗虛,變敵方小的疏漏而為我方小的得利。

【按語】

大軍動處,其隙甚多,乘間取利,不必以勝。勝固可用,敗亦可用。

第三套 攻戰計
處於進攻態勢之計謀。飛龍在天。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疑以叩實①,察而後動; 復者,陰之媒也②。

【注釋】

①疑以叩實:叩,問,查究。意為發現了疑點就應 當考實查究清楚。

②復者,陰之媒也:復者,反復去做,即反復去叩實而後動。陰,此指某些隱藏著的、暫時尚不明顯或未暴露的事物、情況。媒,媒介。句意為反復叩實查究,而後採取相應的行動,實際是發現隱藏之敵的重要手段。

【按語】

敵力不露,陰謀深沉,未可輕進,應遍探其鋒。兵書雲:「軍旁有險阻、潢井、葭葦、山林、翳薈者,必謹復索之,此伏奸所藏也。」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有用者,不可借①;不能用者,求借②。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③。

【注釋】

①有用者,不可借;意為世間許多看上去很有用處的東西,往往不容易去駕馭而為已用。

②不能用者,求借:此句意與①句相對言之。即有些看上去無什用途的東西,往往有時我還可以藉助它而為己發揮作用。猶如我欲「還魂」還必得藉助看似無用的「屍體」的道理。此言兵法,是說兵家要善於抓住一切機會,甚至是看去無什用處的東西,努力爭取主動,壯大自己,即時利用而轉不利為有利,乃至轉敗為勝。

③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語出《易經.蒙》卦。蒙,卦名。本紛是異卦相疊(下坎上艮)。本卦上卦為艮為山,下卦為坎為水為險。山下有險,草木叢生,故說「蒙」。這是蒙卦卦象。這里「童蒙」是指幼稚無知、求師教誨的兒童。此句意為不是我求助於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求於我了。
【按語】

換代之際,紛立亡國之後者,固借屍還境之意也。凡—切寄兵權於人,而代其攻寧者,皆此用也。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待天以困之①,用人以誘之②,往蹇來連③。

【注釋】

①待天以困之:天,指自然的各種條件或情況。此句意為戰場上我方等待天然的條件或情況對敵方不利時,我再去圍困他。

②用人以誘之:用人為的假象去誘惑他(指敵人),使他向我就範。

③往蹇來連:語出《易經.蹇》卦。蹇,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艮下坎上)。上卦為坎為水,下卦為艮為山。山上有水流,山石多險,水流曲折,言行道之不容易,這是本卦的卦象。蹇,困難;連,艱難。這句意為:往來皆難,行路困難重重。

此計運用這個道理,是說戰場上若遇強敵,要善用謀,用假象使敵人離開駐地,誘他就我之范,喪失他的優勢,使他處處皆難,寸步難行,由主動變被動,而我則出其不意而致勝。

【按語】

兵書曰:「下政攻城」。若攻堅,則自取敗亡矣。敵既得地利,則不可爭其地。且敵有主而勢大:有主,則非利不來趨;勢大,則非天人合用,不能勝。漢末,羌率眾數千,遮虞詡於隊倉崤谷。詡即停軍不進,而宣言上書請兵,須到乃發。羌聞之,乃分抄旁縣。翔因其兵散,日夜進道,兼行百餘里,令軍士各作兩灶,日倍增之,羌不敢逼,遂大破之。兵到乃發者,利誘之也;日夜兼進者,用天時以困之也;倍增其灶者,惑之以人事也。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逼則反兵;走則減勢①。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志,散而後擒,兵不血刃②。需,有孚,光③。

【注釋】

①逼則反兵,走則減勢:走,跑。逼迫敵入太緊,他可能因此拚死反撲,若讓他逃跑則可減削他的氣勢。

②兵不血刃:血刃,血染刀刃。此句意為兵器上不 沾血。

②需,有孚,光:語出《易經.需卦》。需,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乾下坎上)。需的下卦為乾為天,上卦為坎為水,是降雨在即之象。也象徵著一種危險存在著(因為「坎」有險義),必得去突破它,但突破危險又要善於等待。「需」,等待。《易經,需》卦卦辭:「需,有享,光享」。孚,誠心。光,通廣。句意為:要善於等待,要有誠心(包含耐性),就會有大吉大利。

【按語】

所謂縱著,非放之也,隨之,而稍松之耳。「窮寇勿追」,亦即此意,蓋不追者,非不隨也,不追之而已。武侯之七縱七擒,即縱而隨之,故躡展轉推進,至於不毛之地。武侯之七縱,其意在拓地,在借孟獲以服諸蠻,非兵法也。故論戰,則擒者不可復縱。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類以誘之①,擊蒙也②。

【注釋】

①類以誘之:出示某種類似的東西並去誘惑他。

②擊蒙也:語出《易經.蒙》如。參前「借屍還魂」計注釋④。擊,撞擊,打擊。句意為:誘惑敵人,便可打擊這種受我誘惑的愚蒙之人了。

【按語】

誘敵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間,而在類同,以固其惑。以旌旗金鼓誘敵者,疑似也;以老弱糧草誘敵者,則類同也。如:楚伐絞,軍其南門,屈瑕曰:「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勿捍采樵者以誘之。」從之,絞人獲利。明日絞人爭出,驅楚役徙於山中。楚人坐守其北門,而伏諸山下,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又如孫臏減灶而誘殺龐涓。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於野,其道窮也①。

【注釋】

①龍戰於野,其道窮也:語出《易經.坤》卦。坤,卦名。本卦是同卦相疊(坤下坤上),為純陰之卦。引本卦上六,《象辭》:「龍戰於野,其道窮也。」是說即使強龍爭斗在田野大地之上,也是走入了困頓的絕境。比喻戰斗中擒賊擒王謀略的威力。

【按語】

攻勝則利不勝取。取小遺大,卒之利、將之累、帥之害、攻之虧也。舍勝而不摧堅擒王.是縱虎歸山也。擒王之法,不可圖辨旌旗,而當察其陣中之首動。昔張巡與尹子奇戰,直沖敵營,至子奇麾下,營中大亂,斬賊將五十餘人,殺士卒五千餘人。迎欲射子奇而不識,剡蒿為矢,中者喜謂巡矢盡,走白子奇,乃得其狀,使霽雲射之,中其左目,幾獲之,子奇乃收軍退還。

第四套 混戰計
處於不分敵友、軍閥混戰態勢之計謀。見龍在田。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不敵其力①,而消其勢②,兌下乾上之象③。

【注釋】

①不敵其力:敵,動詞,攻打。力,最堅強的部位。

②而消其勢:勢,氣勢—。

③兌下乾上之象:《易經》六十四卦中,《履》卦為 「兌下乾上」,上卦為乾為天.下卦為兌為澤。又,兌為陰卦,為柔;乾為陽卦,為剛。兌在下,從循環關系和規律上說,下必沖上,於是出現「柔克剛」之象。此計正是 運用此象推理衍之,喻我取此計可勝強敵。

【按語】

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陽中之陽也,銳不可當;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勢也,陰中之陰也,近而無害;故力不可當而勢猶可消。尉繚子曰:「氣實則斗,氣奪則走。」面奪氣之法,則在攻心,昔吳漢為大司馬,有寇夜攻漢營,軍中驚擾,漢堅卧不動,軍中聞漢不動,有傾乃定。乃選精兵反擊,大破之:此即不直當其力而撲消其勢也。宋薛長儒為漢、湖、滑三州通判,駐漢州。州兵數百叛,開營門,謀殺知州、兵馬監押,燒營以為亂。有來告者,知州、監押皆不敢出。長儒挺身徒步,自壞垣入其營中,以福禍語亂卒日:「汝輩皆有父母妻子,何故作此?叛者立於左,脅從者立於右!」於是,不與謀者數百人立於右;獨主謀者十三人突門而出,散於諸村野,尋捕獲。時謂非長儒,則一城塗炭矣!此即攻心奪氣之用也。或日:敵與敵對,搗強敵之虛以敗其將成之功也。

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

乘其陰亂①,利其弱而無主。隨,以向晦入宴息②。

【注釋】

①乘其陰亂:陰,內部。意為乘敵人內部發生混亂。

②隨,以向晦入宴息:語出《易經.隨》卦。隨,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兌上)。本卦上卦為兌為澤;下卦為震為雷。言雷入澤中,大地寒凝,萬物蟄伏,故如象名「隨」。隨,順從之意。《隨卦》的《象》辭說:「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意為人要隨應天時去作息,向晚就當入室休息。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打仗時要得於抓住敵方的可乘之隙,而我借機行事,使亂順我之意,我便亂中取利。

【按語】

動盪之際,數力沖撞,弱者依違無主,散蔽而不察,我隨而取之。《六韜》日:「三軍數驚,士卒不齊,相恐以敵強,相語以不利,耳目相屬,妖言不止,眾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將:此弱征也。」是魚,混戰之際,擇此而取之。如:劉備之得荊州,取西川,皆此計也。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存其形,完其勢①;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②。

【注釋】

①存其形,完其勢,保存陣地已有的戰斗形貌,進一步完備繼續戰斗的各種態勢。

②巽而止蠱:語出《易經.蠱》卦。蠱,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巽下艮上)。本卦上卦為艮為山為剛,為陽卦;巽為風為柔,為陰勢。故「蠱」的卦象是「剛上柔下」,意即高山沉靜,風行於山下,事可順當。又,艮在上卦,為靜;巽為下卦,為謙遜,故說「謙虛沉靜」,「弘大通泰」是天下大治之象。

此計引本卦《彖》辭:「巽而止,蠱。」其意是我暗中謹慎地實行主力轉移,穩住敵人,我則乘敵不驚疑之際脫離險境,就可安然躲過戰亂之危。「蠱」,意為

『陸』 三十六計的作者

據有關書籍介紹,《三十六計》沒有真正的作者。

之所以沒有固定的作者,要談到三十六計的來歷。三十六個計謀,大部分來自孫武的作品《孫子兵法》中,是由後人在研讀《孫子兵法》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其中戰例則有國內外各處的。另,部分計謀則來自後人對部分近代或當代戰役想出來的。

所以《三十六計》的著作過程經過了許多年代和許多人的智慧結合,沒有單一或固定的作者。

『柒』 小說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回們熟記答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全詩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計中的一計,依序為: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痴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

閱讀全文

與三十六計古今談有聲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書推薦小說女主強大 瀏覽:766
策動有聲小說的背景音樂 瀏覽:506
情色有聲小說免費在線收聽 瀏覽:12
都市玄幻穿越修真小說 瀏覽:913
亂插亂插亂插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384
都市鋒神小說 瀏覽:211
好看的都市yy小說主角背景強大 瀏覽:868
寫少女時代好的小說 瀏覽:363
哪個小說在線閱讀網好 瀏覽:822
新手在起點寫小說買斷一般多少錢 瀏覽:633
小說男主角名字帶寒女主角帶貝 瀏覽:871
催眠交換精選小說全文閱讀全文 瀏覽:302
有沒有像紅警的三國小說推薦 瀏覽:224
女主捉鬼系統類小說 瀏覽:744
小說描寫人物方法有哪些特點 瀏覽:331
外號凶獸的小說名字 瀏覽:546
小說總字數排行榜完本 瀏覽:75
口述調教女友系列小說全集 瀏覽:843
最好看修真小說排行榜完本小說 瀏覽:620
女醫明妃傳免費小說 瀏覽: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