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沒有什麼好看的小說可以推薦一下
《當重生PK偽重生》
作者:一起跳舞
顏緣沒有想到,江城地產圈的老大,她的老闆鍾宸,竟然默默傾心自己十年之久。
顏緣更沒有想到,當她被渣男丈夫害得母子雙亡,鍾宸竟然親自為她報仇,而後自沉江底。
這一份情意,恐怕只有來生再報了。
來生……咦,她好像重生了?
咦?鍾宸也重生了?
咦?這重生,彷彿哪裡不對勁?
《扭轉乾坤之肥女翻身》
作者:愛爬樹的魚 《完結》
文案:現年24歲的任金笙是一個剛大學畢業工作還不滿一年的菜鳥 ,由於身材長相屢屢被心儀男子拒列考慮名單,而心怡的職位也總被面試經理以不符公司形象拒之門外,當她又一次被面試人員以「形象不符」拒絕,仰天抓狂地拿出13歲那年的玉照詛咒那宿命的13歲時……
她穿了!!!
啊啊~宿命的13歲啊!這一次,我定要——扭!轉!乾!坤!
《重生之不做灰姑娘》
作者:伽圖 《完結》
文案:童話中灰姑娘和王子的愛情很美,故事卻只到結婚便結束。
尹澄作為現實版的灰姑娘嫁入豪門,卻並沒有得到幸福。
一次意外,讓她回到嬰兒時代,這一次的人生會怎樣譜寫呢?
不做灰姑娘
是拒絕王子伸出的手,安處蓬門,過自己平淡無憂的生活?
還是努力成為可以與王子並肩的女王?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作者: 養蠶人
文案:一文錢難死英雄漢!
因為沒錢求醫,奶奶過早的撒手人寰;
因為飢餓,他被迫向人開口乞討;
妹妹病重,他給醫生下跪,磕頭求救的時候,他向自己發誓:他,一定要活出個人樣來!
他是被遺下的知青後代,在大山深處,撿到了一個棄嬰——因飛機失事而重生在嬰兒身上的董潔,且看他怎樣在重生人士的影響下,開始自己波瀾壯闊又精彩的一生。。。。。。
《綠紅妝之軍營穿越》(金子的文質量有保障的)
作者:金子
文案:十年的歲月代表了什麼,葉想不曾想過,可有機會讓你重來一次,又會怎樣呢...
本篇應該是一篇輕松的文,幻想非真實,大人們不必當真,開頭了很久,一直沒有放上來,最近突然發現,寫輕松的文也會讓人心情輕鬆些,所以就扔上來了,聊以自娛,順帶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復生》(這本比較特別,不同於一般重生文,感覺很不錯的)
作者:愛爬樹的魚
文案:
身在異鄉,花樣年華便慘遭橫屍街頭……
好吧,她忍。
死過去幾天後,在棺材冥紙堆里又離奇活過來……
好吧,她再忍。
死過去活過來折騰夠了,才發現自己其實已經死透透了……
……好吧,她繼續忍……死過去活過來再死透透後,不幸又遭遇妖鬼直接被當成香噴噴的唐僧肉,想把她給拆吃入腹……
……她忍她忍她忍忍忍……
忍不住啦!!
『貳』 請推薦一些神作網路小說
有很多喲 畢竟也有七年書齡
玄幻:紫川(神作) 赫氏門徒(神作) 天魔回神譚 魔武士(神作) 異人傲答世錄(神作) 傭兵天下 殘兵傳說 斬風(神作) 貴族法則 赤蝶 格鬥狂想 蓮花寶鑒 蘭帝魅晨系列 無限恐怖(神作)
都市:黃花黃 女生宿舍(神作) 龍域(神作) 黑榜 白狐天下 冷麵人生 邪氣斌然(神作) 中國龍組 吸血獠(神作)
武俠:踏破虛空(神作) 昆侖(神作) 劍神心 風野七咒
軍事:狼群(神作) 捍衛者 彈痕 獠牙之蛇
仙俠:飄渺系列 仙路煙塵(神作) 氓荒記 搜神記(神作)
網游:網游之天地 猛龍過江(神作) 網游之血色夢游
科幻:超級進化 星爆(名作) 小兵傳奇(神作) 師士傳說(神作)
『叄』 像獄鎖狂龍一樣的小說
屠神之路
一個齷齪猥瑣的年輕人在暑假打工的時候,遇到了一次神秘的大爆炸,這次爆炸,讓少年擁有了數十個世界精英的知識記憶,他變了,他的心,變得冷酷,變得鐵血,變得如同一個殺人機器。
他的思維,變成了一台機器,一台縝密無比的機器,一切,都在他的計算之中!
一個神奇而殺戮的世界向他敞開了大門……
霸道人生
幾年後的復活,霸道人生一切都在其中!波瀾壯闊的黑客江湖,血腥風光的黑道生涯……沒有後悔,只怕錯過!本書將給你一個嶄新熱血沸騰人生旅程
都是霸道的書。。。。。。很好看的
『肆』 林清玄哪本書最值得閱讀,最經典呢
林清玄,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灣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畢業於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台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一九七三年開始散文創作。一九七九年起連續七次獲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秀獎和報導文學優等獎、台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獎等。他的散文文筆流暢清新,表現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著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鍾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過二十次。
林清玄作為台灣自由作家,曾創造了連續3年台灣年度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的佳績,為10年來第二大暢銷書男作家,其作品逾百部,在華人閱讀圈尤其是青少年中贏得了世紀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間最美妙的聲音」的美譽。
「面對人生難以管理的生老病死,我們能以起承轉合去尋找心靈的故鄉。人是有限制的,但有夢總是最美的。」林清玄聲情並茂地將其人生傳奇片斷和盤托出,形散而神不散地展示著化人生苦旅為文化樂旅的大智慧——
溫一壺月光下酒
「你……你走吧……」青年林清玄只覺得晴天霹靂,他想喝一口咖啡強作鎮靜,但左手和右手一起抖得無法抓住杯子。相戀5年的初戀情人竟然提出分手,以前他甚至會為送女友一串風鈴而到處告貸,他真想在咖啡館里跪下求她回來,但男子漢的尊嚴感讓他不想丟面子。
「我那時才明白伍子胥過昭關——須發皆白的感覺。「幾天後,林清玄的頭發和眉毛都急得掉光了,他整天想自殺。但人倒霉起來,求死都不得,上街撞車但車總是避而遠之。
最後,他選擇了一個很唯美的尋死計劃。他來到花蓮海邊,想穿著白衣跳入大海融進晚霞。但他發現海邊最美的亭子里有個和尚在念佛,於是他想兩小時後再來壯烈優美地自殺。不料兩小時後,他發現亭子里又換了幾位和尚。一天下來,他認識了幾位和尚,卻自殺未遂。他找和尚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里常有人自殺,和尚們便自願來值班,不再想自殺的人很多便當了和尚。「怪不得這里有這么年輕的和和尚。」林清玄發現這個秘密後很高興,「我不想出家,於是又回到了台北的家。」
幾年後,還是在一個咖啡館,一位女友又提出分手,林清玄端起咖啡杯,淡淡地說:「只想請你等一下,等我喝完這杯咖啡。」
小清玄隨父兄在椰風蕉雨中流汗挨餓,在田間地頭胼手胝足地勞作。但在初中時,他便有三個超越凡人的夢。
他想當作家。聽了他坐在家中寫字別人給他寄錢的說法,父親感到很好笑。
他想暢游世界。一次,他看埃及地圖出了神,忘了給他父親燒水,父親給他一記耳光,並呵斥他說:「我保證你不能去埃及。」10多年後,林清玄第一次周遊世界便先去了埃及,並在金字塔前給父親寫了一張明信片,上面寫到:「我一直認為我的生命不要被別人保證。」樂得林父直說:「一記耳光把他打到了埃及。」
「我小時候還想娶一個漂亮的女人做妻子。初中時和同學逃課去看《羅馬假日》,看到赫本驚若夫人。因為農家孩子以前看到的都是灰頭土臉的女人,當時我們指天發誓,將來我們中一定要有人娶一個赫本式的美人,但多年後同學聚會時卻發現沒有一個人的妻子像赫本。」林清玄談起少年輕狂,仍意味深長,「曾以尋死的心活著,被迫超越,也曾主動超越,不管夢是否實現,有夢總是最美的。」
開心內的門窗
對不能實現的夢,林清玄的感悟是兩劑清涼散:「快樂活在當下,盡心就是完美。」
在當下每件事中體悟人生使小清玄在艱苦的環境中快樂地成長。小時候,他必須按父親的要求到樹林里去掃落葉。日復一日,辛苦異常。一天,父親開開玩笑說:「你為什麼不把明天的葉子搖落下來一起掃呢?」林清玄歡天喜地的去搖樹,滿懷希望地想偷懶。但第二天又是滿地的黃葉堆積。搖壞搖死了幾十棵樹後,有一天他豁然開朗滿心歡喜:「今天掃完今天的落葉,明天的樹葉不會在今天掉下來,不要為明天煩惱,要努力地活在今天這一刻。
多年後,林清玄的有聲書《打開心內的門窗》道出「活在當下」的妙悟。」該書在台灣創下了5億元的銷售紀錄,其《身心安頓一書更創下熱銷150版的紀錄。
活在當下靜心觀照也使林清玄更細膩地體察世態人情。林清玄高三時曾半夜翻牆到校外吃面,被訓導主任鄭人貴當場抓獲。有「死人面」之稱的鄭老師「打人時差不多把對方當成野狗」,他把翻牆的7個人臭罵一頓,挨個重重地打手心,最後一棍打在林清玄手上,竟用力過猛把棍子打斷了。鄭老師大聲說:「今天饒了你們,像你們這樣放縱,如果能考上大學,我把自己的頭砍下來給你們當椅子坐。」看著他揚長而去,林清玄很想一著拳打死鄭老師。但「死人面」有句奇怪的口頭禪:「幾年後你們就會知道我打你們都是為你們好。」果然,7個被揍的人6個考上了大學。
多年以後,林清玄在《棒喝與廣長舌》一文中打開心靈的門窗體悟當下的人間真情:「這個多年來我同情那些最頑劣、最可憐、最卑下、最被社會不容的人,我時常記得老師說的:「在這個世界上,關懷是最有力量的。」
尋找心靈的故鄉
「每次轉變,總會迎來很多不解的目光,有時甚至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但對順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自己用一顆柔軟的心包容世界。柔軟的心最有力量。」林清玄語調剛柔相濟。
林清玄從17歲起便發表作品。面臨十里挑一的高等學校入學考試(聯考),林清玄的興趣隨心所轉:「我非常確定我要什麼。我無論如何都要寫作,我把寫作當做繁重的學業之佘的最好的安慰劑,當然稿費也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
最終考上台灣新聞專科學校電影科後,林清玄只選自己喜歡的編輯導演課上。平時忙於創作,20歲時便推出第一本書《蓮花開落》。當時他還寫出了《春火》、《大地勇士》等小有名氣的幾十部劇本,只是後來在其散文的巨大光環下反而鮮為人知了。畢業時,他又轉向新聞工作發養活自己的寫作事業。
林清玄曾任台灣最大的報紙之一《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位,剛過而立之年已是很成功的報人,即將走上報社社長、發行人等萬人驚羨的佳職,但他卻一遍遍地問自己:「難道寫作之花就此枯萎了嗎?你不能忘記年輕時的志向。」31歲時,他毅然辭職成為自由作家,這在當時的報界曾引發了很熱淚盈眶烈的討論。
其實,林清玄的轉變有著深厚的積淀。他每天堅持筆耕3000字以上,每年演講200多場,是台灣最高產的作家。他30歲以前已得遍台灣所有的文學大獎。
而立之年,他又再次轉變。「盡管已是報社一級主管,文學創作也得遍大獎,但我總感到空虛感受在困擾我,覺得最好的東西沒有寫出來,這時我看到了印度的《奧義書》,裡面有一段話:「一個人到了30歲,要用全部時間來覺悟,不覺悟的話,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讓我嚇出了一身冷汗。林清玄轉向佛法,尋求解脫現代人心靈痛苦的真諦,並把「法喜」以生花的妙筆寫出來和世人分享。《尋找心靈的故鄉》等到書使林清玄幫一些迷惘的年輕人找到了「精神家園」和「希望之光」。《漫步人生的花園》、《走向光明的所在》等到書,使用權林清玄贏得了「精神導師」的美譽。
功成名就的「道德楷模」、「人生導師」林清玄在台灣經常舉辦公益演講,還創辦了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會,以幫助世人更好地成長生活。但前兩年,他竟然再次轉變,毅然和結婚多年的妻子離婚,重新組成幸福的新家庭。此舉在台灣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口誅筆伐此起彼伏,有婦女組織甚至焚燒林清玄的書。
當記者直截了當地提問這一尷尬時,林清玄真誠坦然地說:「婚姻變化來自於因緣變化,沒有辦法控制,婚姻有時會是怨憎令,一般人離婚別人不會關注,很多名人則臣服於社會上的壓力,活在痛苦裡。而我忠實於自己的情感,當對生命有一個重大選擇時,即使對抗整個社會壓力也在所不措。」溫文而雅的林清玄顯示了強烈的個性。
對於那些惡意攻擊他轉變的人,林清玄淡然一笑:「他們給我一面鏡子,他們也顯露了他們自己。任何的成功都來之不易,從年輕到現在,我每天寫作從不間斷,這是我成功的原因,那些攻擊我的人的努力程度都比不上我。
保存獨立的觀照體悟人生,並不是為了獨善其身。林清玄以文和行追求著天人合一的境界。
飛越沙漠的河
「生命是那樣美好,建議大家多做深呼吸,體會空氣的清新,體味事物的美好。我喝水時總會想這也許是我喝過的最美味的水,時時要保持一種愛,學會欣賞美,惟有愛和美才是心靈的故鄉。
「年輕人如何能真正成功快樂呢?」
林清玄的回答平實迅速:「首先年輕人必須要了解自己的本質,讓本質顯露,發現自己的興趣,然後要努力去做。沒有一種成功是簡單的。」講述著辛勞耕作求學筆耕的歲月舊痕,林清玄強調舍棄形式去追求內部智慧:「我皈依100多個師父,從每位師父身上學習人生智慧,最近第一次到杭州靈隱,朋友勸我燒香,我說一瓣心香足矣,關鍵是覺悟,人生的快樂痛苦都是覺悟。
林清玄深情地描繪了心中的天人合一的景象:「河流流入沙漠既將乾涸,但一朵雲飄過,告訴河流,你可以升華為水汽,飛越沙漠。沙漠中的河騰空而起,飛越千山萬水,最後又變成雨滴融入大河,匯進大海。」
用生命實踐書寫著起承轉合的散文,林清玄隨心所欲地化平凡為神奇,展現出一位東方禪者的風范。談到文學,也談到人生,林清玄面對著生命中生老病死等不可管理部分的悲歡離合,心平氣和的講起了自撰的寓言來,勉勵自己和他人:「文學家的小艇在海上遇險,驚濤駭浪瞬息萬變,這時一架直升機飛過,上面寫著『名利』,一艘快艇駛過,上面寫著『權力』,當文學家孤立無援時,一位老人劃著小艇來救他。老人把文學家交給了真理,而小艇上寫著兩個字——時間。只有時間能證明一切,只有追求真理,才能真正了解人生和文學的本質,人生才能真正通過時間的考驗變得更好更動人。
林清玄,一九五三年生於中國台灣省高雄旗山。自幼立志成為作家,高中時期,獲台南市作文比賽第一名,大學時期,得翠谷文學獎首獎。
青年時期即遍獲重要文學獎,包括台灣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金鼎獎、吳魯芹散文獎、時報文學獎首獎,中華日報文學獎首獎、中央日報文學獎首獎、聯合報散文首獎……
曾於台灣獲得世界華人文化新傳獎、傑出孝子獎、世新大學十大傑出校友獎、成功雜志十大成功人物獎、寶島十大才子獎……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國台灣、大陸、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華語教本,也多次被選入大學國文選,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
『伍』 《臣服匈奴》最新txt全集下載
臣服匈奴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臣服匈奴
作者:與眾不同是中性詞
本書簡介
更新時間2010-1-24 14:02:25 字數:109
雖然那是一個遙遠的朝代,但又覺得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比它更清淅,一個個人物的名子,小時就耳熟能詳,李廣,衛青,霍去病。。。我只希望我盡最大能力將他們活生生的重現。但本人能力有限,如何與人物本來性格不符,還望諸公見諒。謝謝。
第一回,烈女遺書
更新時間2010-1-24 14:03:53 字數:1189
漢朝未央殿,皇帝高坐,百官齊集,共商伊稚斜退婚,並且發兵屠殺雁門、上谷軍民之事
"陛下,您難道忘了高祖皇帝的白登之圍了嗎?試想高祖皇帝的文治武功加之30萬身經百戰,縱橫天下的精兵猛將,被匈奴人圍困七天七夜,差點全軍覆滅。況匈奴人經歷幾代的休養生息,人口早已多出高祖時代的數倍,戰力今非惜比。陛下萬萬不可輕易與匈奴開戰啊。」一位大臣說的老淚縱橫。以頭撞地,冬冬有聲。
「陛下,上官大人所言極是,匈奴地處大漠蠻荒之地,生性兇殘,殺人如麻,來去如風,進,則如排山倒海,退則如風卷殘雲,個個都是重利忘死的瘋子,誠非武力可以屈服。陛下切不可與匈奴開戰。」
「陛下,李太尉句句在理,我大漢朝若於匈奴開戰,只怕萬里江山不保,千秋社稷傾禿請陛下三思。」
百官齊刷刷跪倒。口中大呼:「望陛下三思。」
皇帝沉默良久,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任何人駁回的威嚴。
「諸位愛卿請起,朕,為諸位愛卿讀一封遺書。」
「陛下……
『陸』 劉墉是哪裡人
1.清代書畫家政治家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岩、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型大小,諸城縣逄戈庄(今屬高密市)人。
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劉墉的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這些作品總體上都表現了墨色濃厚,筆勢濃肥,線條輕重粗細變化隨心所欲的筆畫特徵。他的書法經歷了三個階段:早年學習董其昌,字體秀媚妍潤;中年,學習顏真卿、蘇軾各家,筆力雄健,豐澤厚實;晚年則鋒芒內斂,造詣達到了高峰。
劉墉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中進士,一年後散館,授編修,進入仕途,再遷侍講。乾隆二十年(1755)十月,其父劉統勛(時任陝甘總督)因辦理軍務失宜下獄,劉墉受株連而遭逮治,旋得寬釋,降為編修。次年六月,充廣西鄉試正考官。十月,提為安徽學政。任職期間,針對當時貢監生員管理的混亂狀況,上疏「請州縣約束貢監,責令察優劣」,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補救辦法,「部議准行」。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調任江蘇學政。在任期間,他又上疏:「生監中滋事妄為者,府州縣官多所瞻顧,不加創艾。(行政官員)既畏刁民,又畏生監,兼畏胥役,以致遇事遲疑,皂白不分,科罪之後,應責革者,並不責革,實屬闒茸怠玩,訟棍蠹吏,因得互售其奸。」這一看法深刻而又切中時弊,因此深受乾隆皇帝的賞識,稱贊其「知政體」,並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命他為山西省太原府知府。
乾隆三十年(1765),升任冀寧道台。第二年,因任太原知府期間,失察所屬陽曲縣令段成功貪侵國庫銀兩,坐罪革職,判死刑。乾隆帝因愛其才,特加恩詔免,發軍台(清代西北兩路傳達軍報及官文書的機構,即郵驛)效力贖罪。次年赦回,命在修書處行走。乾隆三十四年(1769),授江寧府知府,有清名。第二年,遷江西鹽驛道。乾隆三十七年(1772),擢陝西按察使。第二年,其父劉統勛病故,回家服喪。
乾隆四十一年(1776)三月,劉墉服喪期滿還京,清廷念劉統勛多年功績,且察劉墉器識可用,詔授內閣學士,人直南書房。十月,任《四庫全書》館副總裁,並派辦《西域圖志》及《日下舊聞考》,任總裁。次年七月,充江南鄉試正考官,不久,復任江蘇學政。在任期間,曾劾舉秦州舉人徐述夔著作悖逆,要求按律懲辦。是年底(乾隆四十三年),劉墉以劾舉徐述菱著作悖逆事有功和督學政績顯著,遷戶部右侍郎,後又調吏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授湖南巡撫。時值湖南多處受災,哀鴻遍野,無災州縣也盜案迭起,貪官污吏猖撅,百姓怨聲載道。劉墉到任後,一面查明情由,據實彈劾貪官污吏,建議嚴辦;一面稽查庫存,修築城郭,建倉儲谷,賑濟災民,井准許民間開采硝石。僅一年余,庫銀充實,民糧豐足,劉墉贏得了百姓的愛戴。
乾隆四十六年(1781),遷劉墉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三月,仍入直南書房;不久,又充任三通館總裁。此時,御史錢灃彈劾山東巡撫國泰結黨營私等。劉墉奉旨偕同和珅審理山東巡撫舞弊案。劉墉至山東,假扮成道人,步行私訪,查明山東連續三年受災,而國泰邀功請賞,以荒報豐。征稅時,對無力繳納者,一律拿辦;並殘殺進省為民請命的進士、舉人9人。及至濟南,經審問,查清國泰已知貪贓案發,遂湊集銀兩妄圖掩飾罪行。劉墉如實報奏朝廷,奉旨開倉賑濟百姓,捉拿國泰回京。此時皇妃已為國泰說情,有的御史也從旁附和,和珅亦有意袒護國泰。劉墉遂以民間查訪所獲證據,歷數國泰罪行,據理力爭,終使國泰伏法。在處理國泰一案上,劉墉不畏權要,剛正無私,足智多謀,與錢灃一起挫敗了皇妃及和珅等人的阻撓而成功地執行了大清律法,為民除了害。後來,民間曾據此事寫成通俗小說《劉公案》,對這位「包公式」的劉大人大加頌揚。
國泰案結,劉墉被命署吏部尚書,兼管國子監事務。不久授工部尚書,仍兼署吏部,並充任上書房總師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六月,命署直隸總督。八月,又調吏部尚書,不久,充順天鄉試正考。是年底,充經筵講官。次年五月,復兼理國子監事務。六月,授協辦大學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充玉牒館(修帝王族譜之處)副總裁。
乾隆五十四年(1789)四月,以上書房阿哥師傅們久不到書房,劉墉身為總師傅而不予糾正,被降職為侍郎。不久,授內閣學士,提督順天學政。乾隆五十六年(1791)初,遷都察院左御史,旋擢禮部尚書,並再次兼管國子監事務。五月,又署吏部尚書。嘉慶二年(1797)四月,授劉墉為體仁閣大學士。五月,奉旨偕同尚書慶桂到山東辦案,並察看黃河決口的情況。察看黃河之後,他上疏請求於秋後在決口處「堵築」,下游「寬浚」。朝廷採納了他的意見。嘉慶四年(1799)三月,加太子少保。後奉旨辦理文華殿大學士和珅植黨營私、擅權納賄一案。劉墉不畏權勢,很快查明和坤及其黨羽橫征暴斂、搜刮民脂、貪污自肥等罪行20條,奏朝廷。皇上處死了和珅,沒收了他的家產。
嘉慶四年底,劉墉上疏陳述漕政,對漕運中的漏洞體察至深,憂國憂民之情溢於言表,嘉慶皇帝看後,深以為然。嘉慶六年(1801),劉墉充任會典館正總裁。
劉墉不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是帖學之集大成者,是清代四大書家之一(其餘三人為成親王、翁方綱、鐵保)。清徐珂在其《清稗類鈔》中稱贊劉墉道:「文清書法,論者譬之以黃鍾大呂之音,清廟明堂之器,推為一代書家之冠。蓋以其融會歷代諸大家書法而自成一家。所謂金聲玉振,集群聖之大成也。其自入詞館以迄登台閣,體格屢變,神妙莫測。」劉墉是一位善學前賢而又有創造性的書法家,師古而不拘泥。劉墉書法的特點是用墨厚重,體豐骨勁,渾厚敦實,別具面目。劉墉之書,尤善小楷。後人稱贊他的小楷,不僅有鍾繇、王羲之、顏真卿和蘇軾的法度,還深得魏晉小楷的風致。劉墉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經史,精研古文考辨,工書善文,名盛一時。著有《石庵詩集》刊行於世。
嘉慶七年(1802),皇上駕幸熱河,命劉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時,他八十有餘,卻輕健如故,雙眸炯然,寒光懾人。
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劉墉卒於官,享年85歲。卒後贈太子太保,謚號文清,入祀賢良祠,諭祭葬。
2.美籍華人作家畫家劉墉:
劉墉,號夢然,1949年生於台北,號夢然,雙魚座,AB型;祖籍北京,畫家,作家.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研究生、聖若望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國立台灣師范大學美術系學士,曾任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紐約聖若望大學專任駐校藝術家、聖文森學院副教授,現任水雲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及專業作家、畫家。著有有聲書《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飛揚》《在靈魂居住的地方》及華文地區最暢銷的勵志書《螢窗小語》、《超越自己》、《創造自己》、《肯定自己》,文學經典作品《花痴日記》、《母親的傷痕》、《殺手正傳》、《那條時光流轉的小巷》,處世系列《人生的真相》、《我不是教你詐》、《你不可不知的人性①②》、《把話說到心窩里》(合訂本)、《不要累死你的愛》以及《劉墉山水寫生畫法(中英文版)》、《白雲堂畫論畫法(中英文版)》等文學、藝術作品七十餘種。
劉墉自述:一個很認真生活,總希望超越自己的人.19歲進入師大美術系,23歲應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參加當代名家畫展.25歲參加全國美展,29歲由新聞局及歷史博物館聯合推薦赴美講學.31歲成為紐約聖若望大學的專任駐校藝術家.曾任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紐約聖若望大學駐校藝術家,聖文森學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餘,在世界各地舉行個展近三十次.
創作的原則是:為自己說話,也為時代說話;處世的原則是:不負我心,不負我生.現主持水雲齋.有一顆很熱的心,一對很冷的眼,一雙很勤的手,兩條很忙的腿和一種很自由的心情.
據台灣最大連鎖書店"金石堂"統計,劉墉為十六年來台灣暢銷書作家之冠。他的作品在中國大陸銷售超過千萬冊。在繪畫方面,劉墉曾應邀在世界各地舉行個展近三十次,作品有台灣歷史博物館、美國諾克斯維爾市政府、德國亞東博物館、美國加州工藝博物館等地收藏。在新聞方面,劉墉製作並主持電視新聞節目"實事論壇"曾獲金鍾獎;並被台灣的綜合電視周刊讀者票選為"最受歡迎的電視記者"。在戲劇方面,劉墉曾主演《紅鼻子》、《武陵人》等多個舞台名劇,並獲得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頒發的金鼎獎。在詩歌方面,劉墉在大學時期即獲中國新詩學會頒發的"優秀青年詩人獎"。在演講方面,劉墉曾在中國大陸、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地舉行近百場巡迴演講,並透過義賣有聲書,為慈善團體募得台幣千萬元。他持續不懈地從事公益活動,在台灣義賣畫卡、辦青少年免費諮尚中心,在大陸舉行幫助下崗工人子女徵文比賽、捐助兩百多個大中學生就學,並捐建希望小學而今已達33所。
劉墉年表:
1949生於台北。
1958喪父。
1962家中失火,夷為平地。母子二人於廢墟築一草房以棲身。
1964入台北成功高中,獲全省學生美展教育廳長獎。
1968入師大美術系。
1971獲中國新詩學會頒「優秀青年詩人獎」。
與師大同學畢薇薇結婚。
主演「紅鼻子」(又名快樂的人)舞台劇獲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頒「金鼎獎」。
1972獲師大美術系師生展國畫第一名教育部長獎。
「聽蜀僧浚彈琴圖」由國立歷史博物館選送第八屆中日美術交換展。(此後均應邀)
主演「武陵人」舞台劇。
應聘為成功高中美術教師。
育子劉軒。
1973主持中視益智節目「分秒必爭」。
應聘為中視新聞部記者。
出版螢窗小語第一集。
代表出席第二屆世界詩人大會。
應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參加第二屆當代名家畫展。(此後數屆均應邀)
1974應邀參加第七屆全國美展。(此後數屆均應邀)
獲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獎助出版螢窗小語第二集。(此
後每年或隔年出版一本,至82年共七集)
應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參加中國名家美國巡迴。
1975應邀參加中國名家日本巡迴展。
舉行首次個展。(此後在國內個展三次。國外至89年共30餘次)
1976製作中視「時事論壇」節目。獲金鍾獎。
「螢窗小語」由國防部選印為國軍官兵優良讀物。獲國防部榮譽紀念獎。
與周澄、林千乘、李義弘、塗燦琳合組西窗雅集畫會。
1977出版詩畫散文集「螢窗隨筆」。
獲綜合電視周刊選為「最受歡迎電視記者」,旋即辭去中視記者工作。
1978赴美。
應聘為維州丹維爾美術館藝術家,並於全美各地展出。
應聘為中視駐美代表。
1979入紐約聖若望大學東亞研究所。
出版譯作「死後的世界」。
1980出版與西冷教授合著之「牡丹芍葯畫譜」。
應聘為聖若望大學專任駐校藝術教授。
1982離台4年後首次返國。
出版「春之煩」。
出版詩畫、散文、小說集「真正的寧靜」。
1983出版「花卉寫生畫法」。(中英文版)
1984出版「山水寫生畫法」。(中英文版)
幽默散文集「小生大蓋」由皇冠雜志社出版。
1985出版「翎毛花卉寫生畫法」。(中英方版)
入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班。
1986出版「點一盞心燈」散文集。
出版「唐詩句典」。
出版小說散文集「姜花」。
應聘為全美水墨畫協會年展主審。
1987出版「白雲堂畫論畫法」。(中英文版)
1988出版「林玉山畫論畫法」。(中英文版)
1989出版小說散文集「四情」。
出版散文集「超越自已」。
育女劉倚帆。
出版「劉墉畫集」。
1990再赴大陸黃山寫生。移居紐約長島。
應廣電基金邀請返台,為製作「中國文明的精神專輯」進行評估。
應有熊氏藝術中心邀請舉行「黃山歸來」個展。
1991向聖若望大學請假三年。
應財團法人廣播電視發展基金邀請返台,「中國文明的精神專輯」腳本編撰工作。
成立水雲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攜子劉軒赴中國大陸考察研究。
1992畫作入藏紐約保華文化中心。三赴大陸考察研究。
「中國文明的精神」編撰工作完成。
1993應邀參加中正紀念堂中正畫廊開幕「當代名家國畫油畫大展」。
攜子劉軒參加「永不遺忘的心情」活動,為台南瑞復益智中心募款。
當選中國美術協會理事。
簡體字版《螢窗小語》一二三集。《點一盞心燈》、《四情》。
《愛就註定了一生的漂泊》由北京友誼出版社出版。赴英法瑞德比寫生。
1994辭聖若望大學教職。
義賣與劉軒合作完成之《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飛揚》有
聲書,為台南德蘭啟智中心募款。
與劉軒展開「從無聲的愛到有聲的愛」募款活動。
獲台南市長施治明頒「台南市鑰」。
赴挪威寫生。
成立水雲齋青少年免費諮商中心
簡體字版《超越自己》、《創造自己》、《肯定自己》及
《螢窗小語)四、五、六、七集由廣西灕江出版社出版。
1995應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邀請,前往吉隆坡、新
山、雙溪大年為僑社義講。
應邀(兔審查)參加全國美展。
簡體字版《人生的真相》、《冷眼看人生》、《沖破人生的
冰河》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
應統一企業邀請舉行全省巡迴演講。
將《在生命中追尋的愛》版稅及演講收入72萬元及畫卡24萬張捐贈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並舉行為殘障人義賣募款活動。
赴義大利寫生。
義賣有聲書《這個叛逆的年代》(馬來西亞董總出版。
收入作為董總推展僑教之用。)
應馬來西亞南洋商報邀請開辟專欄。
1996當選金石堂「年度風雲人物」。《迎向開闊的人生》獲選
為「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書」。
義賣有聲書《在生命中追尋的愛》(伊甸社會福利基金
出版。收入作為伊甸照顧殘障人之用。)
授權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簡體字版《我不是教你詐》、
《迎向開闊的人生》、《把握我們有限的今生》、《在生命中追尋的愛)。
應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邀請,前往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學校義講。
應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總會邀請,前往巴生、檳城等地作募款義講。
應新加坡世界書展邀請,前往新加坡演講。
將《我不是教你詐②》版稅50萬元及繪畫原作等捐贈伊甸社會福利基金,
並舉行為殘障娃娃家庭社區服務專案募款活動。
擔任花旗銀行「電話送愛心」為殘障小朋友募款活動代言人。
獲內政部頒發「特別志願服務獎章」。
經金石堂統計為十年來台灣最暢銷作家。
1997應中國大陸全國性刊物《中學生月刊》邀請撰寫專欄。
稿費捐贈希望工程。
《殺手正傳》(摘錄)於中國時報連載。
應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邀請,前往沈陽、長春、北京演講及簽名。
並決定將漢大出版諸書之今後全部版稅捐贈希望工程。
為盲人製作《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飛揚》附點字有聲書,交愛盲文教
基金會贈與有人。
《我不是教你詐①②》由國防部印供官兵閱讀。
為馬來西亞華校董事會在全馬作五場巡迴募款演講。
義賣畫卡為美國「美華防癌協會」募款。
錄制《在靈魂居住的地方》附點字有聲書,交愛盲贈與盲人。
劉墉的著作
文藝理論:
《中國繪畫的符號》(《幼獅文藝》•1972)
《詩朗誦團體的建立與演出》(聯合報1981)
《花卉寫生法(中英文版)》(紐約水雲齋•1983)
《山水寫生法TheThousandMountains(中英文版)》(紐約水雲齋•1984)
《翎毛花卉寫生書(中英文版)》(紐約水雲齋•1985)
《唐詩句典(暨分析)》(紐約水雲齋•1986)
《白雲堂畫論書法InsideTheWhiteCloudstudio(中英文版)》(紐約水雲齋•1987)(太平洋文化基金會獎助)
《林玉山畫論書法TheRealSpiritofNature(中英文版)(紐約水雲齋•1988)(太平洋文化基金會獎助)
《中國繪畫的省思》(專欄系列)(中國時報•1990)
《藝林瑰寶(專欄系列)》(《財富人生雜志》•1990)
《內在的真實與感動》(聯合報•1991)
《中國文明的精神(三十集二十七萬字)》(廣電基金•1992)
《屬於這個大時代的麗水精舍》(太平洋文化基金專刊(1995)
畫冊及錄影:
《歐洲藝術巡禮》(中國電視公司播出•1977)
《芍葯畫譜》(水雲齋•1980)
《ThReaITranquility(英文版錄影帶)》(紐約聖若望大學•1981)
《春之頒(印刷冊頁)》(紐約水雲齋•1982)
《真正的寧靜(印刷冊頁)》(紐約水雲齋•1982)
《(英文版錄影帶)》(紐約海外電視25台播出•1987)
《劉墉畫集(中英文版)》(紐約台北水雲齋•1989)
《劉墉畫卡(全套三十四張))(水雲齋•1993•1994•1995•1996•1997)
有聲書:
《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飛揚(劉墉•劉軒演講專輯)》(台甫德蘭啟智中心•只供義賣•1994)
《這個叛逆的年代(劉墉演講專輯)》(馬來西亞華僑董事會聯合總會•只供義賣•1995)
《在生命中追尋的愛(劉墉演講專輯)》伊甸社會福利基金•只供義賣•1996)
譯作:
《死後的世界(瑞蒙模第原著)》(水雲齋•1979)
《顫抖的大地(劉軒原著)》(水雲齋•1992)
詩、散文、小說:
《螢窗小語(第一集)》(水雲齋•1973)
《螢窗小語(第二集)》(水雲齋•1974)
《螢窗小語(第三集)》(水雲齋•1975)
《螢窗小語(第四集)》(水雲齋•1976)
《螢窗隨筆(詩畫散文集)》(水雲齋•1977)
《螢窗小語(第五集)》(水雲齋•1978)
《螢窗小語(第六集)》(水雲齋•1979)
《螢窗小語(第七集)》《真正的寧靜(詩畫散文小說集)》(水雲齋•1982)
《小生大蓋(幽默文集)》(皇冠•1984)
《點一盞心燈》《姜花》(水雲齋•1986)
《超越自己》《四情》(水雲齋•1989)
《創造自已》《紐約客談》(水雲齋•1990)
《肯定自己》〈愛就註定了一生的漂泊》(水雲齋•1991)
《人生的真相》《生死愛恨一念間》(水雲齋•1992)
《冷眼看人生》《屬於那個叛逆的年代(改寫•改寫•劉軒原著)》《離合悲歡總是緣》(水雲齋•1993)
《沖破人生的冰河》《作個飛翔的美夢》《把握我們有限的今生》(水雲齋•1994)
《我不是教你詐》《迎向開闊的人生》《在生命中追尋的愛》(水雲齋•1995)
《生生世世未了緣》《抓住心靈的震顫》《我不是教你詐②》(水雲齋•1996)
《尋找一個有苦難的天堂》《殺手正傳》《在靈魂居住的地方》(水雲齋•1997)
『柒』 都市小說主人公
我的腦海最先想到的是《臣服》,男主真的好,,,無法形容啊!!!女主叫展小憐,男主燕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