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美齡的照片值錢嗎,有一張她時任戰時孤兒院院長的全體合照,不曉得有沒有收藏價值
宋美齡的照片,真品品種比較少見,真品值錢的;真品有一定歷史文獻性價值;真品有一定市場潛力的。
2. 求穿越抗日小說,主人公姓宋,好像附身在宋氏家族的公子哥身上。
這個問題你也問呀,在網路的廣告上就有
抗日之鐵血遠征軍小說作者: 驃騎
內容介紹 作品信息 作者信息 SO大展 更新時間:2010-07-14 11:43總點擊:2460518 會員周點擊:42 總推薦:145566 總字數:2089480 授權狀態:A級簽約
(起點編輯部四組簽約作品)
在布滿塵封的記憶中,在歷史遺忘的角落裡還回響著66年前的槍聲,為了爭奪中華民族的生存之路,在茫茫叢林之中,在緬甸的崇山峻嶺中曾經躺下了中國遠征軍官兵十餘萬具骸骨。
這是自鴉片戰爭後,中國軍隊第一次踏出國門迎戰強敵,英勇無畏的中國軍人以鮮血和生命為代價重新打開了國際生命線,粉碎了日軍雙面合擊滅亡中國的戰略意圖,打開了通往東京的勝利道路。
戰爭不可能沒有遺憾,為了這段被遺忘的歷史,全力將所有遺憾全部彌補!重造遠征軍在戰緬甸……
遠征軍-憲兵團:(51991621)以滿
遠征軍—第一機械化軍(90497953)以滿
遠征軍—第二百機械化團(86801553)以滿
遠征軍—司令長官部(107068950)起點賬號
遠征軍—日本佔領軍(111410525)新建
3. 民國四大美男究竟都有誰
民國四大美男是指:蔣介石、汪精衛、周恩來(周總理)、張學良。 另一說法:汪精衛 梅蘭芳 周恩來 孫文(即孫中山)
4. 張愛齡,宋美齡,宋慶齡的簡介
張愛玲
1920年(一說為1921年),張愛玲出生於上海的麥根路(現在叫泰興路)。張愛玲家世顯赫,她的祖母是晚清洋務派領袖朝廷重臣李鴻章的女兒,祖父是清末名臣張佩倫,父親是典型的遺少,母親則是留過洋的新女性。她的父母給她取名叫做張瑛。1922年,張愛玲全家搬家到天津。在那裡,張愛玲四歲就進入了私塾學習。1928年,張家又搬回了上海。1930年,張瑛被改名為張愛玲,這是為了上中學報名方便。「愛玲」為英文「Eileen」的譯音。同年,張愛玲的父母離婚。1931年開始,張愛玲開始在上海白利南路美國聖公會所辦的貴族學校聖瑪利亞女中就讀。1932年在該校的校刊上發表了她的短篇小說處女作《不幸的她》。1933年又在該校刊發表了她的第一篇散文《遲暮》。1937年,張愛玲在一些刊物上發表了多篇小說,並在這一年從中學畢業。1939年,張愛玲考入了香港大學。成績優異,連獲獎學金並有機會赴倫敦大學深造。日戰爆發後,不得不中斷學業,回滬從事文學創作為生。1943年,張愛玲發表了她的幾篇重要著作,包括有《沉香屑 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心經》等。也是在這一年,她認識了胡蘭成。1944年,二人結婚。但是她的婚姻並不長久,在1947年,她與胡蘭成離婚。1948年,張愛玲發表了《十八春》(後來改名為《半生緣》)。1952年張愛玲遷居到香港。到香港美國新聞處做事。1955年赴美國定居。1956年,她得到了Edward MacDowell Colony 的寫作獎金。這一年她結識了劇作家賴雅,同年八月在紐約與賴雅結婚 。開使創作小說秧歌與赤地之戀,小說的故事背景是三反五反。1957-1964 為香港電影業巨子陸運濤的 電影懋業公司 編寫《情場如戰場》等劇本。1967年改編短篇小說金鎖記為怨女,又名北地胭脂。1967年賴雅去世,張愛玲獲邀擔任美國紐約雷德克里芙學校駐校作家,並且開始將清朝的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 翻譯成為英文。1968年,《十八春》的內容經過修改以後重新定名為《半生緣》,在《皇冠》雜志、香港《星島晚報》進行連載。1973年,定居洛杉磯。1991年,《張愛玲全集典藏版》由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95年9月8日,張愛玲逝世於洛杉磯她的公寓中,享年七十四歲。這一年9月19日,遵照張愛玲遺願,林式同將她的遺體在洛杉機惠捷爾市玫瑰崗墓園火化。9月13日,張愛玲的生日,林式同與數位文友將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張愛玲作品
張愛玲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的類型包括有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張愛玲的作品《怨女》、《流言》、《半生緣》及《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於1960、70年代先後由台北皇冠出版社重新出版,且於1980年代暢銷海內外。張愛玲小說風格對台灣戰後文壇的小說流派影響深遠。2005年,皇冠出版社與大陸的書商合作,委託陳子善先生擔任主編,收錄她以往未曾正式結集出版的散文、電影劇作、親筆插畫和個人遺物的照片,輯成新書《沉香》。
宋美齡
出生年月:1899年-2003年10月24日
籍貫:中國廣東文昌(今屬海南)人
職務:原中國國民黨評議會主席團主席
中國國民黨婦女工作會指導長
蔣介石的夫人及外交助手。廣東文昌(今屬海南)人。1899年3月23日生於上海。幼年在家學英文。1910年去美國,後在威斯理女子大學就讀。1920年回國後,參加基督教女子青年會活動。曾在電影審查委員會、童工委員會任職。1927年12月在上海同蔣介石結婚,後廣泛參加社交、政治活動,並擔任一些婦女團體、兒童福利團體的領導職務。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後,親赴西安,支持和平解決。抗日戰爭時期,曾任航空委員會秘書長。1943年隨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任翻譯。1948年代表蔣介石去美國求援。1950年從美國去台灣。1974年,國民黨十屆五中全會授予她"中山獎章"。1975年蔣介石病逝後不久即去美國就醫、定居。1976年曾回台灣小住。曾任"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主席,中國國民黨評議會主席團主席,中國國民黨婦女工作會指導長等職。1986年10月,回台灣參加蔣介石百年冥壽紀念活動。宋美齡著有《西安事變》、《中國的和平與戰爭》等
宋慶齡簡介
(1893~1981)中國近代女革命家、社會活動家、世界和平與進步事業的卓越戰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
教名露瑟蘿,學名羅莎蒙德(Rosamonde,又譯作洛士文),曾用名慶琳,化名蘇吉、林泰,日文化名中山瓊英。廣東省文昌縣(今屬海南省)人。1893年1月27日(清光緒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於上海。其父宋嘉樹,是一個傳教士、實業家兼革命黨人。她七歲時進上海中西女塾讀書,1908年7月畢業。同年夏,赴美國留學,最初在新澤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學校學習外語,後進入喬治亞州梅肯市威斯里女子學院文學系讀書,1913年春畢業,獲文學士學位。
宋慶齡從青年時代就追隨孫中山,致力於民主革命事業。1914年任孫中山秘書。同年加入中華革命黨。1915年10月與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結婚,從此成為孫中山的親密戰友和得力助手。在反袁、護法運動中,宋慶齡跟隨孫中山往來於上海、廣州之間,在韶關、桂林、梧州等地勞苦奔波,協助孫中山從事新的斗爭。1921年,她發動廣州婦女組織「出征軍人慰勞會」和紅十字會,並親自率領會員到前線慰問。1922年,軍閥陳炯明叛變,炮轟總統府,她在危急形勢下,堅持孤身留下吸引敵人,讓孫中山先行離開險地,表現出獻身革命事業的堅強意志和卓越膽識。此後,她參與孫中山同中國共產黨代表李大釗、林祖涵等,以及列寧所派使節馬林、達林、越飛等商談。協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做了大量工作。1924年,國民黨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她積極支持、堅決擁護孫中山在大會宣言中重新解釋的三民主義,即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新三民主義。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她向國內外介紹了孫中山遺囑,並決心繼承遺志,奮起完成其未竟事業。
1926年1月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她堅決維護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對國民黨右派進行堅決斗爭,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1927年初,她在漢口創辦婦女政治訓練班,培養婦女幹部,又同何香凝組織紅十字會,發動慰問傷兵運動和策劃戰時救濟工作。「四·一二」政變後,宋慶齡和國民黨左派人士以及中國共產黨人毛澤東等,聯名發表了《討蔣通電》。在「寧、漢合流」前夕,她又在漢口發表《為抗議違反孫中山的革命原則和政策的聲明》,宣布同背叛孫中山革命事業的人決裂。同年8月1日,她和鄧演達、毛澤東等二十二人,以國民黨中央委員名義發表宣言,嚴正揭露蔣介石、汪精衛的背叛罪行。同年8月底,宋慶齡為尋求中國革命的道路,和完成孫中山生前訪問蘇聯的遺願,出訪蘇聯。在蘇、德、法等國期間,她參加了一系列國際性的反帝活動,1927年12月在比利時和1929年8月在德國召開的兩次國際反帝同盟大會上被選為名譽主席,其後又成為世界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委員會主要領導人之一。
1931年7月宋慶齡回國。「九·一八」事變後,她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痛心疾首,發表《宋慶齡之宣言》,無情地揭露蔣介石政權的本性及它在民族危亡之際的投降活動,深信「只有以群眾為基礎並為群眾服務的革命,才能粉碎軍閥,政客的權力,才能擺脫帝國主義的枷鎖,才能真正實行社會主義」。她密切配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為國為民不遺餘力。面對國民黨的恐怖統治,她和魯迅、蔡元培、楊杏佛等於1932年12月在上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任全國執行委員會主席,掩護和營救了許多被迫害的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民主人士。她還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號召,並為促成、鞏固和發展這個統一戰線而不懈努力。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她全力支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的各黨派、團體以及廣大官兵的抗日愛國行動。1938年6月,她在香港發起組織保衛中國同盟,致力於戰時醫葯救濟和戰災兒童福利工作。這個組織向全世界報道中國人民的斗爭真相,並把募集的錢款和醫葯物資運往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有力地支援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1945年12月,宋慶齡在上海將保衛中國同盟改組為中國福利基金會,致力於婦幼衛生、文化教育和社會救濟事業。解放戰爭時期,她通過各種渠道,給解放區以巨大的物質和道義上的支援。
1948年1月,宋慶齡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名譽主席。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她先後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國家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和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主席等職務。在國際事務中,宋慶齡在1950年11月被選為世界保衛和平委員會執行局委員,1952年10月被選為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聯絡委員會主席。1981年5月15日,宋慶齡被接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6日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的崇高稱號。同月29日在北京病逝。著作有《為新中國奮斗》、《宋慶齡選集》和《永遠和黨在一起》。
5. 《中國顯赫家族的世紀傳奇:圖說宋氏家族》txt全集下載
中國顯赫家族的世紀傳奇:圖說宋氏家族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宋氏家庭在近代中國的歷史上創造了極其豐富而多彩的傳奇故事,而這一切都發軔於其奠基人宋嘉樹的首次越洋之旅。
之所以說他是傳奇人物,是因為他的人生經歷坎坷而奇特:偶然的機遇加上其勇敢無畏的性格和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使他由一個貧寒的農民之子變成受到美國高等教育的傳教士,再由經商而成為上海灘上聲名顯赫的大富翁。然而他並末滿足於做一個成功的實業家,他的另一個驚人之舉是以萬貫家財資助推翻封建清王朝的革命斗爭,並由此而成為中國資產階級民革命領袖孫中山的堅定的支持者和親密戰友。這為他的家族成員置身於中國社會的變革中心,步入政治舞台鋪平了道路。
之所以稱他是傳奇人物,還因為他對子女的成功培養無人能比:另外,他使他的六個子女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是他的三個女兒,因其赴美留學所獲得的非凡氣質和良好教養而魅力四射,成為民國初年最有影響的風雲人物所追求的理想佳偶。因為宋嘉樹的女兒及其所嫁的丈夫們,在中國近80年的歷史上……
6. 有什麼好書推薦
※ 城市和女人的歌謠
※ 飄來飄去
※ 為了報仇寫小說
※ 旗與歌
※ 《比得兔的世界》叢書簡介
※ 《夏洛的網》出版新譯本
※ 「音樂之聲」原型出書
※ 《人類的音樂》
※ 《士與中國文化》
※ 《女性:美術之思》
※ 《中的精神——吳清源自傳》
※ 《心靈課堂》
※ 男根文化史
※ 宋美齡畫傳
※ 《西方藝術中的性》
※ 《同學少年都不賤》
※ 彩色人文歷史系列
※ 一直在奔跑
※ 《羊毛出在誰身上》
※ 《今生今世》
※ 《紅樓奪目紅》
※ 《名著美音地帶》
※ 《逃逃》
※ 《尋訪歷史名城》
※ 《心態好活得好》
※ 《那時我們都在愛著》
※ 《禪是一枝花》
※ 神話的倒影
※ 詩學「病案」
※ 《慢船去中國》
※ 書聲
※ 懲戒
※ 中的精神——吳清源自傳
※ 一個人和一群人的瞬間真實
※ 很巴洛克的昆明
※ 《巴金傳》
※ 《舊時月色》
※ 《呼蘭河傳》
※ 《當心》
※ 《爺爺毛澤東》
※ 《由此,踏上成功之路》
※ 《大地上的村莊》
※ 《水乳》
※ 《哥哥之死》
※ 《我的高考》
※ 《愛滋病專家的故事》
※ 《千古孔子》
※ 《無領到白領》
※ 《優秀的承諾》
※ 寶貝,只剩下我和你
※ 《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
※ 《沈從文晚年口述》
※ 《一分鍾自動自發》
※ 《瓦爾登湖》
※ 《成為高效能人材的7種能力和7種習慣》
※ 巴菲特的真實故事
※ 《都市生存手冊》
※ 《笑死你不償命2》
※ 《紅牆童話》
※ 《與魯迅相遇》
※ 《里爾克詩選》
※ 《兄弟連》
※ 《活著》
※ 《冒險小虎隊》和《哈利·波特》
※ 《相信童話的公主》
※ 《商道》
※ 《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
※ 《超市營銷》
※ 《欺詐》
※ 《思考的玩具》
※ 《比我老的老頭》
※ 《筆仙》
※ 《晚年周揚》
※ 《我在伊拉克經歷戰火》
※ 《從卡夫卡到昆德拉》
※ 《圓桌》
※ 《別為小事抓狂》
※ 《毛澤東與中國古代詩人》出版
※ 《文學之巔:鑒證首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
※ 《女人不可不知的十大秘密》
※ 《蝴蝶是自由的》
※ 《吃玻璃的男孩》
※ 《高效經理人的8個思維原則》
※ 《差距》
※ 《親歷歷史》
※ 《回眸》
※ 《超級題庫C卷》
※ 《最大化你的魅力》
※ 《王躍文作品精選》
※ 《生命中的幾個關鍵詞》
※ 《終端營銷實戰手冊》
※ 《希區柯克懸念故事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