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推薦下
1哈利波特 【超級推薦】這個絕對是大片,神奇的魔法世界……
2暮光之城 【超級推薦】不知道你愛不愛看,這是吸血鬼與人類的愛情故事,一點不恐怖……
3波西傑克遜神火之盜 【超級推薦】講的是一個海神的兒子,被宙斯指控盜竊了他的權杖……
4公主日記 【推薦】這個電影很出名啊,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竟然是一個王國的公主!!
5神奇四俠 【還不錯吧】四個科學家因為某種原因擁有了超能力……
6這個殺手不太冷 【推薦】這部片子我挺喜歡的,也挺經典的,值得一看。
7X戰警 【推薦】講的是許多變異人……
8納尼亞傳奇 【超級推薦】目前一共3部,超級好看,作者還是魔戒作者的好朋友呢!!
9魔戒 【超級推薦】很奇幻的一部『魔幻史詩』……
10愛麗絲漫遊仙境 【推薦】我覺得挺好看的,一個女孩挑戰壞女王。
11加勒比海盜 【還不錯】這部片還可以,值得看看
12博物館奇妙夜 【還不錯】奇妙的博物館,天亮之前,裡面的展品都是活的!!
13死亡飛車 【推薦】一堆犯人在監獄里比賽車,監獄長超級變態,連比幾場(具體忘記)全部獲勝就可以離開監獄,獲得自由。
14魔法師的學徒 【推薦】一個魔法師收了一個學徒……
15黃金羅盤 【超級推薦】奇妙的真理儀,為人們揭開事實的真相……
16奇幻精靈事件薄 【超級推薦】一個小男孩發現了天大的秘密,同時又要面臨家庭……
17月亮坪的秘密 【超級推薦】這部好看,也沒法解釋了……
(這可都是我一個字一個字的打上去的,也不知道你愛看什麼類的,就隨便打幾個啦!)
⑵ 牌匾中帶世家的有哪些
在歷史文化名鎮湖頭鎮湖二村,有一座榮受過兩個皇帝賜匾的「世家大厝」,這座建於明末的煌煌巨構,曾經給湖李家族帶來莫大榮耀,現在看來,只有小說《紅樓夢》里的榮國府能夠相比。但是,榮國府的榮耀靠的是皇妃元春,而「世家大厝」的榮耀,卻是來自於湖李家族對清廷的巨大貢獻。
「世家大厝」建於明末,系李光地的祖父李先春所建。
李先春,字克建,性至孝,豁達大度,有乃祖朴庵遺風。善積善散,終其身不作一畝之宮。其至性俠烈有過人者。次子日燝,貢生,通判;叔子兆慶,貢生。後以兆慶子光地貴,贈光祿大夫。因此,「世家大厝」大門口斜角有一條巷通往湖頭中山街,稱為「大夫第巷」。
先春長子字邑甫,李光地贈其手書匾額:「誠直洞徹」。
次子字保甫,號漁仲,天性純厚,幼善屬文,年十八,入幼庠。順治甲午貢於鄉。歲乙未,一家十三口悉被擄去,先春以憂殞。日燝以衰麻詣賊壘,聲詛甚哀,渠魁感動,然邀賂,終不釋。後集家僮並佣食者百人,定計乘夜劫之。丙申四月九日夜,冒大霧雨,捫藤以登,賊出不意,狼狽奔竄。賊集眾萬餘人,晝夜攻奪故壘。自夏涉秋,小大百斗。賊散亡略盡,歸命於官。其家長幼悉拔出,而數縣積寇皆平。康熙癸未,光地入奏,蒙上賜「在厚至誼」四字,以顏其家。後,其所建房屋稱「問房大厝」。
三子諱兆慶,字賴甫,天性至孝,淹博宏深,屢試輒高等。康熙甲寅﹑乙卯間,八閩相繼煽逆。子光地以編修假歸,遣使具蠟丸上報,卒成恢復之功。康熙乙酉,御賜「教忠」匾額。
季子諱日熺,字性甫。入庠有聲,歲乙未,家陷於賊,即入賊壘,因密示懸崖有可攀援之徑。遂鳩鄉眾,夜搗賊巢,率如其策。後身為督役,修葺文廟。年八十有五。
五子諱日升,字南甫,為南安諸生,康熙丁卯貢於鄉,年六十三。著有《讀易管見》﹑《霞村詩集》等,子登賢書者六人。
六子諱日(火呈),字省甫,為邑諸生,值海寇交貢,日(火呈)與光地議,擬上蠟丸疏。疏成,間道護仆出關,報達天聽。戊年,劉國軒圍泉,日(火呈)走福州請於康親王,從子光斗迎喇哈達;溯北溪,逾石朱嶺,出安溪;從子光侄、光琅導吳興祚師逾白鴿嶺,出永春;兩路夾攻,賊聞遁去,泉郡以全。後詣都陳平海五策。悉見嘉納。署福建水師總統,平廈門、金門兩島。攫永州總兵官,康熙御書「方重淳深」匾額褒之。年九十卒,子光侄以功授通判;光琅,左都督。
因此,康熙御賜「都督第」匾額予「世家大厝」。後來,乾隆又御賜「文武世家」匾額,這在福建,乃至全國,也是罕見的恩寵和榮耀。
⑶ 霧都孤兒書的內容和電影的有什麼區別
書的內容:《霧都孤兒》以霧都倫敦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孤兒悲慘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奧立弗在孤兒院長大,經歷學徒生涯,艱苦逃難,誤入賊窩,又被迫與狠毒的凶徒為伍,歷盡無數辛酸,最後在善良人的幫助下,查明身世並獲得了幸福。
小說描寫了善與惡、美與丑、正義與邪惡的斗爭,贊揚了人們天性中的正直和善良,也揭露抨擊了當時英國慈善機構的虛偽和治安警察的專橫。同時,作品又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情調,充滿著人道主義情懷。電影內容:故事發生在19世紀30年代的英國,在一個寒風料峭的深夜,一個男嬰剛在貧民區里呱呱墜地,苦命的母親便撒手人寰。誰也不知道產婦的身份,男嬰由此成了無名孤兒。後來他被當地教會收養,撫養他的女管事給他起名奧利弗?忒斯特。
奧利弗(巴尼?克拉克飾)9歲時,由於沒人供養他上學讀書,於是進了濟貧院的童工作坊,每天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因為奧利弗既不會耍滑偷懶,也不會阿諛奉承,所以經常受到管事的打罵。這些正在發育的孩子們終日衣不遮體、食不裹腹,萬般無奈下,他們決定抽簽選定提出加粥的人選,結果抽中的正是奧利弗。晚餐時,奧利弗如實提出了要求,大驚失色的管事決定攆走這個造反的隱患。
不過幸運的是,奧利弗終於沒能成為打掃煙囪的小工,而是被殯儀館老闆索爾比利相中,成了他用五英鎊買來的學徒。循規蹈矩的奧利弗很快得到老闆夫婦的器重,卻也遭到了年長學徒諾爾的嫉妒。諾爾取笑奧利弗死去的母親,奧利弗忍無可忍大打出手,後來卻被老闆誤解,遭到毒打。一氣之下,奧利弗含恨出走,奔向遠方的霧都倫敦。
在倫敦郊區,飢寒交迫的奧利弗遇到了阿特福,阿特福不僅為他提供了棲身之處,還將他引薦給一個叫費金的人(本?金斯利飾)。天真無邪的奧利弗還蒙在鼓裡,他住的地方其實是個賊窩,這些孩子都被當作犯罪工具,而費金正是他們的「教父」。
一天,奧利弗和阿特福等人一起上街,阿特福行竊時意外敗露,混亂中,奧利弗被人當作小偷抓進了警局。幸虧一位書店老闆證明了奧利弗的無辜,而被偷的富翁布朗羅也心生愛憐,於是將奧利弗接到了家中。
費金和同夥西克(傑米?福爾曼飾)並未善罷甘休,趁奧利弗外出買書之際將其綁架,而布朗羅則誤以為小男孩攜款潛逃,心中失望不已。又回到賊巢的的奧利弗在費金的哄騙下道出了布朗羅家的境況,並被西克脅迫前去搶劫。雖然搶劫被成功阻止,但奧利弗卻被冷槍擊中,正當西克准備將他拋進河中之際,同行的托比救下了奧利弗。
險惡叵測的西克依然鼓動費金除掉奧利弗以絕後患,而他的女友南茜則試圖保護奧利弗,並和布朗羅取得聯系,希望幫無辜的奧利弗逃出魔窟。孰料,南茜的意圖已被費金察覺,不久便被西克殘忍的殺害。
警方很快對西克和費金展開抓捕,逃跑中,西克不慎喪命,費金最終被繩之以法。不久,布朗羅帶著奧利弗探望獄中的費金,盡管經歷了種種費金造就的不幸,而善良的奧利弗卻仍在心底默默為他祈禱……
幕後故事:影壇大師羅曼?波蘭斯基
作為一位蜚聲世界的影壇巨匠,波蘭斯基的每一部作品都充滿獨特之處,就像他那典型的猶太人鼻子和多舛的命運一樣引人注目。幼年時期,他的父母被關進猶太人集中營,身懷六甲的母親慘死在納粹的毒氣室。波蘭斯基到處漂泊,多次險遭德國人的毒手,童年的經歷造成他孤僻、憂郁和狂放不羈的性格,也使他日後的作品帶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冷漠和殘酷的風格。
二戰結束後,波蘭斯基回到父親身邊,一邊在技工學校學習,一邊萌生了自己的電影夢想。從50年代開始,他陸續自編自導自演了一些短片,隨後進入波蘭羅茲電影學院,從嶄露頭角時起,便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好評和獎項。
波蘭斯基對現實生活始終具有一種奇特的關懷,他不但關心人與人之間隔膜、冷漠和虛偽,還關心人類的未來。成名作《水中刀》關心的是無奈的成長,《羅斯瑪麗的嬰兒》則凸現了他對人類命運的關注。不過,這部在美國為他贏得聲望的《羅斯瑪麗的嬰兒》也為他招致了厄運,他懷孕的妻子和幾個朋友在好萊塢的家中被邪教教徒殺害。噩夢還不僅如此,在他以一部《唐人街》再次於好萊塢屢獲殊榮的四年後,竟因被指控強奸幼女而被逐出美國。
盡管如此,波蘭斯基仍然抱定信念,命運的跌宕絲毫阻止不了藝術的成就,隨後創作了《苔絲》、《苦月亮》和《鋼琴師》等一系列堪稱經典的電影。
拍攝花絮:送給孩子們的精美禮物
現年72歲的波蘭斯基在提到拍攝本片的創作動機時說,在《鋼琴師》之後,很難決定下部作品的范疇,經過再三考慮,他覺得一直虧欠孩子們一部電影,雖然這聽上去與自己以往的作品題材大相徑庭。也許是他剛作父親不長時間,一雙兒女尚未小學畢業,往常晦澀陰暗的視角漸漸多出幾分童貞,於是他最後選定了自己童年時印象深刻的狄更斯的《霧都孤兒》。
波蘭斯基找來曾憑他的《鋼琴師》而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的羅納德?哈伍德,請他將《霧都孤兒》的小說改編成波蘭斯基風格的劇本。而選定扮演奧利弗的小演員也是煞費苦心,在布拉格的試鏡其間,11歲的巴尼?克拉克以其機靈而不做作,聰慧中而不乏憂郁的氣質契合了波蘭斯基對奧利弗的人物設計,從眾多候選者中脫穎而出,在此之前,巴尼曾出演屢次獲獎的獨立影片《放縱的心》。小演員在導演的建議下觀看了兩部以《霧都孤兒》為藍本的電影,在這部影片中,導演要求巴尼塑造出比以往更勇敢的奧利弗。
為還原出19世紀30年代英國倫敦的風貌,劇組人員研究了大量當時的倫敦地圖和版畫,甚至一些窮街陋巷都嚴格遵從當時的記載搭建。影片的主要部分在布拉格拍攝,外景地由五條大街、大量的市場和小巷組成,總面積超過4萬平米。僅搭建時間就花費了3個月,另外的精雕細刻則又用了3周,甚至建築物上的一磚一瓦都是從倫敦取模,再回到布拉格復制完成。
點評:升級後的霧都孤兒
無疑,這部再次重拍的《霧都孤兒》以波蘭斯基的名氣招攬了不少人氣,此前,曾有包括動畫片、音樂劇等在內20多個版本的《霧都孤兒》被搬上銀幕和舞台,不過能夠受到如此關注的卻是鳳毛麟角。即便如此,在美國的首映式上依然見不到波蘭斯基的身影,因為盡管當年審判他的法官已經作古,但罪名依然成立,美國至今仍是波蘭斯基渴望不可及的國度,所以這位名導依舊無緣於美國觀眾。
可能不幸的命運的確為波蘭斯基的作品平添了與眾不同的獨特風格,在這部《霧都孤兒》中,導演對奧利弗的人物形象拿捏得相當到位,也許這種深層理解和演繹也得益於童年的坎坷經歷,正如他的影迷所說,本片中的奧利弗最貼近於小說中的原型。影片的畫面如同古香古色的英國油畫,而演員們的對白中明顯帶有19世紀的英國口音,服裝和道具都堪稱頗具匠心,盡管原著中的一些人物和情節未能悉數展現,但影片未嘗不可稱為狄更斯小說的再創作,一部所謂「升級」後的《霧都孤兒》,一次對原作的成功呈現和領悟。再加之演員可圈可點的精心表演、張馳有度的敘事節奏和精細得彷彿時光倒流的歷史再現,實為不可小覷的大師級佳作。
⑷ 有沒有什麼恐怖的電影介紹下
1.《活死人之夜》——上映時間:1968年
該影片是迄今為止最經典的一部喪屍電影,它開創了此類電影的流行趨勢,這種趨勢一直延續到今天。雖然我們看過很多喪屍電影(其中不乏精彩之作),但是在這些電影中,第一部才是讓人難以忘懷的。
2.《德州電鋸殺人狂》——上映時間:1974年
該影片後來拍攝了很多續集——最新一部於2003年上映——由此可以看出第一部有多麼成功。這張圖片看起來既恐怖又驚悚,真無愧於恐怖電影的稱號。用「殘酷至極」一詞來形容這部電影再貼切不過了,影片中那些極度暴力的場面讓大部分觀眾都觸目驚心——特別是在1974年時,觀眾們對這一類型的電影還沒有心理准備。
3.《魔鬼聖嬰》——上映時間:1968年
對任何一位恐怖電影的狂熱影迷來說,如果沒看過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y)執導的電影,那麼他一定要補補課了。這是一部怪談片,影片中一對年輕夫婦搬到一間新公寓,誰知卻成了一個糟糕的決定:他們的鄰居看似親切友好,實際上卻是魔鬼。羅絲瑪麗(Rosemary)從此噩夢連連,一切都變得不尋常,就在這時,丈夫與她漸漸疏遠,卻與那兩個讓人毛骨悚然的鄰居相處甚好。很顯然,在她懷孕後,這三個人正在合謀算計她的嬰孩。
4.《科學怪人的新娘》——上映時間:1935年
本片是《科學怪人》的續集。《科學怪人的新娘》並不像大多數續集電影那樣缺乏想像力,也絲毫不遜色於第一部(《科學怪人》)。影片中,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說服主人(他並沒有在第一部結尾死去)為他製造一位伴侶——弗蘭肯斯坦夫人。這位弗蘭肯斯坦夫人由兩具女人的骷髏組合而成,還有一顆會跳動的心臟——是從一個女孩身上活生生取下來的。
5.《閃靈》——上映時間:1980年
《閃靈》是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代表作,被譽為最優秀的恐怖小說之一。因此,本片作為由小說改編而來的同名電影,絕對恐怖得讓人窒息,也註定成為一部經典之作。傑克·尼科爾森(Jack Nicholson)飾演一位戒酒的作家,有一個6歲的兒子。這個男孩擁有超能力,跟著父親來到一家偏僻的山頂酒店,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度過整個冬天。冬天來了,酒店裡只剩下傑克一家三口……然而噩夢也隨之降臨……
6.《沉默的羔羊》——上映時間:1991年
《沉默的羔羊》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心理恐怖電影,意外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安東尼·霍普金斯(Antony Hopkins)飾演漢尼拔·萊克特(Hannibal Lector),他智商極高卻又高度變態,是個食人狂魔。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飾演一名年輕警探,為解決一樁謀殺案而求助於漢尼拔。整個影片情節緊張,讓人喘不過氣來。
7.《異形》——上映時間:1979年
回顧七十年代,哪部影片從那個年代的恐怖電影中脫穎而出呢?毫無疑問,答案就是第一部《異形》,該影片除了恐怖之外,想法也十分新穎獨特、震撼人心。今天,我們看過許多《異形》系列電影和各種兇殘的外星生物,但是我們可以堅定地說,與第一部《異形》相比,前面提到的那些影片根本不值一提。
8.《大白鯊》——上映時間:1975年
你即使沒看過《大白鯊》(雖然可能性很小)也一定聽說過它。無需多說,這是一部恐怖電影。在斯皮爾伯格(Spielberg)的鏡頭下,大白鯊成了如幽靈般閃現的連環殺手。幾十年後,人類終於醒悟並且銘記——人類並不是鯊魚的主菜,它們只是搞錯了對象……
9.《驚魂記》——上映時間:1960年
這部經典影片不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一部不宜獨自觀看的恐怖片。《驚魂記》由傳奇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執導,影片中一個名叫瑪麗安·克萊恩(Marion Crane)的女人攜款私逃,在途中遇到兩個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連環殺手。這個可憐的女人為她一時的貪念付出了沉重代價。
10.《驅魔人》——上映時間:1973年
任何一個經典恐怖電影的榜單都少不了《驅魔人》。它實在太恐怖了,在之後幾周里,你恐怕要藉助安眠葯才能入睡。
⑸ 世界知名偵探小說家有那幾位
無生是推理偵探小說迷,因此按個人喜好介紹給樓主。世界知名偵探小說家有以下幾位:
首先有三位大師,是樓主必須知道的:
偵探小說鼻祖:愛倫·坡
偵探小說之父:亞瑟·柯南道爾
偵探小說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
然後就是其他一些歷年來在偵探推理領域頗有建樹的作家:
艾勒里·奎恩
厄爾·斯坦利·加德納
程小青
高羅佩
藍瑪
江戶川亂步
森村誠一
內田康夫
赤川次郎
橫溝正史
仁木悅子
夏樹靜子
松本清張
青山剛昌
喬治·西默農
莫里斯·勒布朗
下面一一介紹他們的代表作品:
愛倫·坡的代表作是《莫格街血案》、《黑貓》、《金甲蟲》和《被盜竊的信》,他開創了偵探小說的先河,塑造出的偵探人物名叫杜班。他是當之無愧的偵探小說鼻祖
亞瑟·柯南道爾的代表作是《四簽名》、《最後一案》、《血字的研究》和《巴斯克維爾的獵犬》。他筆下那個身材頎長愛吸煙斗的夏洛克·福爾摩斯早已是家喻戶曉的一流偵探大師,影響力無限深遠
阿加莎·克里斯蒂,她的作品銷路僅次於世界排名第一的《聖經》,她的書迷們都親切地稱她為「阿婆」。確切地說,她應該算是推理小說女王,她塑造出的偉大的比利時推理大師赫爾克里·波洛是無生最喜愛的人物,他的蛋形頭,他的小鬍子,他的綠眼睛,他裝不成功的謙虛樣子,他小小的灰白色腦細胞。。。克里斯蒂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尼羅河上的慘案》、《陽光下的罪惡》、《東方快車謀殺案》和《無人生還》,這其中也有電影之力,這四部電影都是明星雲集的著名影片,其中尤其以第一部最為成功,當然這多虧了波洛的飾演者彼得·烏斯蒂諾夫的惟妙惟肖的表演,同時波洛那種到最後時刻揭曉謎底捉住兇手的破案規律已經被所有的偵探推理小說作者廣泛沿用。克里斯蒂筆下的著名偵探還有一位「復仇女神」簡·馬普爾小姐,鄉村老小姐,但卻有敏銳的直覺和超群的判斷力。還需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無人生還》,也叫《孤島奇案》或《十個印第安男孩》,這部小說成功地創造了「密室殺人」的典型案件模式,多年來一直在最受歡迎的偵探小說排行榜上獨占鰲頭
啊有關克里斯蒂和波洛的話題我可以說很多很多,為了不造成大家的視覺疲勞,還是繼續吧!呵呵!
艾勒里·奎恩,不在場證明大師。代表作《希臘棺材之謎》和《Y的悲劇》,他最擅長錯綜復雜的案件推理,以作家本名(其實作者是兩個人)命名的奎恩的形象也頗為出眾,是個年輕英俊而又博學多才的警官之子。案件結局往往出人意料,懸念迭生
厄爾·斯坦利·加德納,代表作《梅森探案系列》和《妙探奇案系列》。他筆下的梅森律師是偵探小說領域獨一無二的法庭偵探,特長是「像魔術師一樣在最後關頭從帽子中揪出兔子」。而妙探奇案系列中的賴唐諾和柯白莎則是妙趣天成的一對搭檔,笑料百出卻又經常鑽法律的漏洞,值得一覽
程小青,中國著名偵探霍桑的塑造者。代表作《舞後的歸宿》和《輪下血》等,作品文風洗練,邏輯嚴密
高羅佩,荷蘭作家。他創作的《狄公案》描述了唐朝宰相狄公仁傑的斷案故事,水準極高。國內曾經拍攝過系列連續劇,頗受好評
藍瑪,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筆下的桑楚偵探,乾瘦的老頭兒,但是思維縝密如絲。代表作是《命若懸絲》和《佛羅倫薩來客》,他的作品網上不多,書店中也難以買到,但是邏輯嚴密推理精彩,更以歐·亨利的結局手法令人大跌眼鏡
喬治·西默農,硬漢偵探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梅格雷探案》
莫里斯·勒布朗,嚴格地說,我並不喜歡這個人的作品,如同我也不喜歡他筆下的那位俠盜亞森·羅平,原因無它,蓋因他偏私地寫了篇《亞森·羅平大戰福爾摩斯》,為了抬高自己筆下的人物而貶低偉大的偵探大師福爾摩斯,此種品格,只適合盜客,不適合文人和閱讀者
雖然我排日,但是我不得不在最後隆重地推出日本的推理偵探小說大師們,雖然我要酸溜溜地說,因為日本犯罪率高,推理偵探小說才寫得那麼好
江戶川亂步,之所以把他排在第一位,只是因為他是開創日本的偵探小說「本格派」的第一人,我並不大喜歡他的作品,盡管他筆下的明智小五郎英俊過人
森村誠一,我最敬佩的日本推理小說作家。《人性的證明》(電影《人證》)、《野性的證明》、《青春的證明》三部曲的成就不必提了,只憑他的《惡魔的飽食》一書,就有理由獲得所有中國人的致敬。據說這本書揭露了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用活人做細菌實驗之暴行,可惜我至今沒買到,網上也沒有相關下載
內田康夫,我第二敬佩的日本推理小說作家。他的作品《哭泣的遺骨》直接抨擊了日本侵華的罪行,為中國人打抱不平,作品代表人物淺見光彥,是個溫和的大眾化作家偵探
赤川次郎,青春幽默派推理小說代表作家。是我最喜歡的日本推理小說作者。特別推薦他的《三色貓探案系列》、《三姊妹偵探系列》和《華麗的偵探團系列》,如果想享受輕松活潑的推理故事,他的作品是首選。特別是把三色貓的名字取作「福爾摩斯」,忍俊不禁的創意
橫溝正史,不拘小節的金田一耕助的締造者。這位頭發像鳥窩的偵探到今天還能保持盛名不衰,倒和他那位由天樹征丸臆造出來的孫子金田一一不無關系。不過我很喜歡橫溝正史的作品,特別是代表作《本陣殺人事件》和《惡魔吹著笛子來》等等
仁木悅子,終於又說到巾幗英雄了,這位輪椅寫手非常令人欽佩,大有克里斯蒂遺風。代表作《貓知道》,一兄一妹一貓,不由得會聯想到片山兄妹和「福爾摩斯」
夏樹靜子,又是一位不讓須眉的女作家。代表作《蒸發》,是我當年一氣呵成地讀完的單行本,好象自從《鹿鼎記》之後,我很久沒那樣沉醉過了
松本清張,他的《點與線》看得我郁悶無比,但是我喜歡根據他的小說拍成的電影《砂器》;那些年輕的時光,陪我走過長路的,不外乎是那些五光十色的電影
青山剛昌,呵嚴格地說他可不是偵探小說家,但他筆下的工藤新一可真是風靡一時啊!雖然我最喜歡的是服部平次,不過青山的漫畫和動畫我都有整體欣賞;另外,我還特別喜歡妃英理、蘭和毛利小五郎:)
哎呀,慢慢慢慢地就寫了這么多,而且還覺得意猶未盡。。。先回復著,有時間再整理補充。謝謝樓主給我一個盡舒胸臆的地方,讓大家都了解並喜歡推理,是我一向的奢望
⑹ 三國演義第二回主要人物都有誰
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
督郵陰險貪婪劉備仁德清廉張飛不忍看哥哥判刑受辱就把督郵打瞭然後劉備三人棄官而去何進字就高,與母親和女兒被選入宮廷,被靈帝寵愛,進接受官職郎中。
不久升虎賁中郎將。光和年問,何貴人被封為皇後,何進升為任侍中,擔任河南尹。後來黃巾起義,何進為大將軍,總領鎮守京城,通過及時發現並鎮壓了馬元義的革命活動,隨後被封為慎侯。
為了聲張威望,何進請求靈帝在京城講武扎營,設置西園禁止軍校尉。靈帝逝世後,蹇碩謀劃誅殺何進,立皇子劉協為帝,最後沒有結果,反被何進殺害。
何進從袁紹的話,博征智謀之士為自己所用。從此獨自攬大權。但是何進不採納陳琳勸阻,多結外鎮軍閥,到了京城,與袁紹等人謀劃誅殺宦官。最後在事情泄露,被張讓等人先下手為強,遭到殺身之禍。
⑺ 雨果的悲劇和魯迅誰的有意義
這兩者的悲劇都很有意義,不過就是因為這兩者一個隸屬於東方作家,一個是西方作家,各自的悲劇意義不同罷了,有關的解釋如下:
一、雨果小說的悲劇意義(以冉阿讓為例說明):
西方文化的兩大源頭:古希伯來文化和古希臘文化。雨果的「人道主義」精神,從字面上看來源古希臘文化,但從實質上理解更接近於古希伯來文化。在古希臘文化中有種重要的文學樣式就是古希臘悲劇。一般公認,悲劇源自古希臘酒神祭祀中禮贊酒神的酒神頌和獻祭酒神的山羊之歌。最初的主題即為悲悼酒神狄俄尼索斯在塵世的受難、死亡和贊美他的再生。因此,酒神頌和山羊之歌顯示,在古希臘人看來是不堪受苦難而又不得不承受苦難的處境,是即便神靈也無計逃避的命運。「悲劇是命運悲劇,這是文學史的界定。……生命意識是古希臘悲劇的重要特徵。」⑼我認為冉阿讓是一個古希臘式悲劇英雄的再生。我們在他身上能看見很多古希臘悲劇英雄的身影,這些人物的特點都在冉阿讓身上得到完美的契合,他是西方悲劇英雄的集大成者。
首先,冉阿讓一生的命運同古希臘的悲劇英雄的命運有著共通相似之處,就是命運的苦難,生命意識的堅定。俄狄浦斯王的命運是坎坷的,多難的。他的悲劇主要表現人的自由意志與殘酷的命運之間的尖銳沖突。他是一位具有堅強意志和高度責任感的英雄,他冒著生命危險憑借自己的勇氣和智慧解破了斯芬克斯的難解之謎,拯救了危難之中的忒拜城;他又是高尚正直愛國愛民的理想君王,他成為忒拜城國王之後,體察民情,關心人民疾苦、竭誠盡力維護國家利益。當忒拜城瘟疫蔓延時,他焦急萬分,千方百計追查兇手。最終答案的結果正如命運的神諭所安排的那樣:他不知不覺地失手打死生父,又不知不覺中娶了生母,最後刺瞎雙眼,晚年流浪異地。在命運的詛咒面前他表現出了強大驚人的生命意志力。在俄狄浦斯身上最可貴的是敢於同命運抗爭的精神,他的悲劇在於:「他本人清白無辜,卻要遭受命運的捉弄;他越是反抗命運的擺布,越是陷入命運的羅網。這是多麼嚴酷的事實,堅決追查兇犯的人正是兇犯自己,拯救忒拜城的恩主正是毀滅忒拜城的禍主。高尚的正是卑鄙的,正義的舊事邪惡的,聰明的舊事愚昧的,天使同時又是魔鬼。」⑽這就是命運的不可抗拒的悲哀之處。
而我們主人公冉阿讓的一生,用它安息處的碑文來回答就是:「他安息。盡管他生命很離奇。」他的苦役犯生活,源於生活的苦難,為給孩子們一塊麵包,而失去了十九年的自由,他不明白其中的蹊蹺。但他本人是清白無辜的,他要工作沒有工作,這是命運的捉弄,他反抗命運越獄而逃,最後得到的卻是徒刑的增加。他在獄中也有過哲人式的思考,他的靈魂一面上升,一面墮落。這是小人物的悲哀,我們在讀他越獄逃跑的過程中,不會對冉阿讓產生反感,反而會涌現出了一種感覺:這是小人物的悲壯與崇高。在他出獄後,受到卞福汝主教的點撥後,他滿以為自己可以在他的市區里過上隱姓埋名的安靜生活,去改過自新,不讓其他窮苦人被生活所迫也成為第二個冉阿讓,卻還是逃不過沙威警官這只獵鷹的雙眸,命運天平中的苦難又一次向他傾斜……冉阿讓卻並沒有低下苦難的頭顱,他用強悍的命運與智慧同沙威周旋著。此時的沙威就又如《俄狄浦斯王》中的瘟疫一樣,他一步步威逼著冉阿讓現出苦役犯的原形。此時的冉阿讓在現實面前心中是充滿矛盾的:為什麼一個人的過去,會如一塊烙印那樣伴隨著他的一生呢,難道連改過自新的機會都沒有了嗎?在他擔任馬德蘭市長所做的一切的善,如修工廠、修醫院、建學校、救濟窮人等,難道都無法讓自己成為一個能被社會所容納的人嗎?從中不難看出沙威是當時權威舊勢力的代表,是苦難的源泉的化身;俄狄浦斯王的瘟疫是由諸神的口諭而產生的,是舊勢力的產物,這一切都不是個人所能改變的。冉阿讓的命運之所以精心動魄,就在於他所表現出的崇高的悲劇美。主人公在遭遇到苦難後所表現出來的求生慾望、以及旺盛的生命力的最後迸發,自我保護意識的最大發揮,也就是所顯示的超常的抗爭意識和堅毅的行動意志,這全部能在對柯賽特的愛中體現。在命運面前,冉阿讓與俄狄浦斯王同出一轍:一個是市長、一個是國王,都是個明智的政治人物,愛民體恤民情;兩個人都有著同樣的不可告人的過去,都有著離奇的一生;一個沙威、一場瘟疫,使得雙方都不得不面對自己心靈的缺陷:「苦役犯、殺父娶母」的詛咒,註定的是兩個人有著同樣的命運——逃亡與放逐。
其次,冉阿讓的身上我們看出了古希臘悲劇英雄內心的矛盾與悲痛。尼采就「認為希臘藝術的繁榮不是源於希臘人內心的和諧,反倒是源於他們內心的痛苦和沖突,因為過於看清人生的悲劇性質,所以產生日神和酒神的兩種藝術沖突。」12古希臘有這么一則寓言:「彌達斯國王在樹林里久久地尋獵酒神的伴護,聰明的西勒諾斯,卻沒有尋到。當他終於落到國王手中時,國王問道:『對人來說,什麼是最好最妙的東西?』這精靈一聲不吭。直到最後,國王強逼下,精靈發出刺耳的笑聲,說道:『可憐的浮生啊,無常與苦難之子。你為什麼要逼我說出你最不要聽到的話呢?那最好的東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這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為虛無。不過對於你還有次好的東西——立刻死去。』」⑾這則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人的一生就是悲壯的、苦難的,命運的枷鎖是無從擺脫的。生命的價值得到的卻是徹底的否定,他們看到了命運的無常與痛苦。但古希臘人仍苦苦尋求生存的理由,他們內心呼喚著生命力的覺醒,憧憬美好的未來。特洛伊英雄阿喀琉斯的命運選擇是:要麼平平庸庸地過著安穩而平淡的一生;要麼去參加戰斗,有著輝煌短暫的一生,能被後人永遠銘記。英雄的悲劇在於他選擇了次要好的東西,命運的生是一個人無法抗拒的,但他可以選擇死亡的方法與時間。阿喀琉斯在戰爭中有兩次憤怒,第一次憤怒拒絕參加戰斗,從而使自己的盟軍慘敗,第二次憤怒是重新回到戰爭中,終於結束了長達十年的特洛伊戰爭,打敗敵軍,自己的價值體現了同時命運的詛咒也降臨——死亡。在這兩次憤怒中阿喀琉斯是經過了很長的思想斗爭的,才做出了次要好的選擇的。
冉阿讓也有兩次類似於阿喀琉斯的憤怒,那是冉阿讓式靈魂的審判,這樣的表現在人物的外表中是很難反映出來的,只有在他單獨存在時,他才會進行那種深層的思考,這也是使冉阿讓區別於其他起義英雄的原因。第一次是他在商馬第事件中的態度,他有兩種選擇,自首或者不去自首。在當晚冉阿讓做了很長時間的思考,前後的態度經過了不下三次的轉變,惡與善在進行著激烈的斗爭,內心的矛盾與痛苦讓人隱約看到了酒神那種人生沉醉的狀態。冉阿讓最後的決定是去自首,做一個向善的人,那一夜,才五十幾歲的冉阿讓,頭發全部花白了,從此他要開始一段漂泊的生活了。「商馬第」事件表現出冉阿讓成了一個完全利他、委曲求全、寬恕一切的人道主義英雄。
第二次的思考是冉阿讓在柯賽特同馬呂斯結婚後的日子中的拷問。一個老光棍,本來可以和柯賽特共度晚年的天倫之樂的,他可以選擇不冒著生命危險去解救柯賽特朝思暮想的馬呂斯的,但只因他是個善良的人,最後還是去戰場上解救馬呂斯。在婚後,冉阿讓怕自己苦役犯的身份連累了柯賽特一家,就避免同他們相見。最後卻在一夜之間相思成疾,惡病纏身,一夜之間由中年步入了老年,最終沒有逃脫命運的詛咒——他死去,只因失去天使。他沒有死在沙威的利爪之下,沒有死在德納第的賊巢里,沒有死於激烈的街巷的戰爭中,沒有在巴黎的下水道中死去……只因天使的失去。正因為他是個古希臘式悲劇英雄,凡夫俗子不能左右他,他的命運只有在平靜中才體現出偉大,再多的痛苦都只是把冉阿讓鍛煉得更強大的催化劑。
二、魯迅小說的悲劇意義(以祥林嫂為例):
祝福》中的祥林嫂,這位勤勞善良的普通村婦,也是被封建禮教吃掉的弱小者。封建社會的買賣婚姻使祥林嫂嫁給一比她小十歲的男人,丈夫死後,其婆婆又將她像牲畜般的賣給賀老六。但第二次婚姻更不幸,夫亡子喪,大伯收房,將她趕出賀家坳。當走投無路的她再次到魯四爺家作傭工時,她已被封建禮教判定有罪:寡婦再嫁,傷風敗俗;克夫克子,更是不祥之物。為贖罪名,祥林嫂用光她的工錢,到土地廟里捐了一條門檻,當作自己的替身,「給千人踏,萬人跨」。然而,不管她怎麼為自己的命運竭力掙扎,她的種種努力始終得不到人們的許可。最後,在人們喜氣洋洋的祝福聲中,祥林嫂結束了自己悲慘的一生。
可以說,祥林嫂是被封建社會政權、族權、夫權、神權這四條繩索活活勒死的。封建衛道士魯四爺,他不但對祥林嫂這個廉價勞動者進行殘酷的剝削,從身體上對她進行摧殘,還從精神上進行無情打擊,指責她「不幹不凈」、「敗壞風俗」。最後將她踢出門外,使她滄為乞丐,最終倒斃街頭。族權的代表者婆婆和大伯,一個將守寡的她當牲口出賣,一個又將夫亡子喪的她趕出家門。這一出賣一驅趕,充分暴露了封建禮教的虛偽和殘酷,也使祥林嫂身心受到了打擊。之後,社會無處不在的確良神權思想,又繼續給她精神上的重創。柳媽對她宣傳閻王對寡婦再嫁懲罰的因果報應,這使從肉體到精神都有已受著雙重奴役的祥林嫂陷入極度的恐懼之中,盡管柳媽這種並非惡意的恫嚇帶著封建迷信色彩,但愚昧麻木的祥林嫂卻深信不縫隙疑。當她「捐門檻,贖了罪」後,坦然去拿祭器時,四嬸的一聲「你放著罷,祥林嫂!」無異是死刑判決。封建神權這最後的致命一擊,無情地碾碎了祥林嫂最後的希望。除了死,她別無選擇了!祥林嫂最終被封建制度這座大山壓碎了。她的死,是魯迅對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權、族權、夫權、神權的徹底批判與否定。
魯迅在揭示土封建勢力對祥林嫂迫害的同時,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但她這種反抗意識是朦朧的。由於長期以來,受著封建反動文化思想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地以封建文化所規范的行為准則,作為自己的處世為人的依據和標准,故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識支配的。她第一次逃到魯鎮工謀生,這種對族權和夫權的反抗本是正當合理的。但她不懂這是她求生存的權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後她還是被婆婆劫回賣掉。她被強迫改嫁時,也拚命反抗,但這種是對「從一而終」的恪守,是對封建節烈觀的愚忠。最後,她臨死時發出究竟有沒有魂靈地獄的詰頭,雖然表明她對封建神權思想有所懷疑,但她的思想依舊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祥林嫂這一系列的掙扎和反抗,是不自覺的,其力量是微弱和蒼白的,她最終還是被要深蒂固的封建大網路所捕殺。祥林嫂的最終死去,雖然與自己的愚昧軟弱不無關系,但根子還是吃人的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