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生命中的兵團有聲小說

生命中的兵團有聲小說

發布時間:2021-06-16 14:17:39

❶ 像獄鎖狂龍一樣的小說

屠神之路
一個齷齪猥瑣的年輕人在暑假打工的時候,遇到了一次神秘的大爆炸,這次爆炸,讓少年擁有了數十個世界精英的知識記憶,他變了,他的心,變得冷酷,變得鐵血,變得如同一個殺人機器。
他的思維,變成了一台機器,一台縝密無比的機器,一切,都在他的計算之中!
一個神奇而殺戮的世界向他敞開了大門……
霸道人生
幾年後的復活,霸道人生一切都在其中!波瀾壯闊的黑客江湖,血腥風光的黑道生涯……沒有後悔,只怕錯過!本書將給你一個嶄新熱血沸騰人生旅程

都是霸道的書。。。。。。很好看的

❷ 有沒有有趣的小說推薦

魯班尺-《青囊屍衣》(如果喜歡盜墓筆記或許會喜歡這個)
青囊可活命;屍衣可避天。魯班尺《青囊屍衣》是一部集玄幻、醫術、愛情、幽默、靈異、武俠、政治於一身的優秀小說,本書是十年難遇的好書!一度造成回帖功能癱瘓的天涯第一強帖,各大收費閱讀網站、各大出版商虎視眈眈,經網民聯合蓮蓬鬼話版主蓮蓬與天涯總部協商,開通了101頁以上之回帖功能。這是天涯第一次出現過百頁的帖子,與此同時,《青囊屍衣》成為天涯史上最強帖。玄幻、盜墓、懸疑、風水、神秘文化寫手大多彼此看不順眼,《青囊屍衣》一出,眾寫手眾口一詞,一致推崇《青囊屍衣》為此中最上乘之作。

徐勝治·《神遊》
全名是《市井神遊記》
曾被陳天橋譽為中國的哈利波特。
在現實社會中,究竟有沒有修真,神遊將會給你以啟示。其中也有深刻的哲理,能引人深思。是一本不流行的修真小說,一本比較哲學的小說,一本可以給修真者以啟示的小說。 世上到底有沒有神仙?神仙住在哪裡?你是想做一個平凡的人,還是想做一個無比強大的猴子? 有人說,這是一本修仙之人寫出的修真小說。理論甚強,操作性甚強。對比網路其他修真小說,除寥寥幾本,確實難找在修真理論上能與之相比的書。 也許,你能從這本書中找到你的修真之路。
全書敘述平靜淡雅又不乏高潮,整體情節設計之妙令人嘆為觀止。
其前傳《靈山》也值得一看。

《琥珀之劍》網文界的富堅義博
整體非常有文采,故事架構極其宏大,篇幅超長,超有西幻韻味,但是但是非常非常之更新不穩定,日好幾更/年更。
命運在我眼前分開成兩條互不相關筆直的線,一條通向火焰中熊熊燃燒的宮殿與城池,王國傾覆,大地承載苦難,生靈在這火中忍受煎熬,永世暗無天日。
而另一條通向先古諸王之巔,神祇在雲端親自為我加冕,我帶上桂冠,沐浴山呼。我的目光看穿歷史的迷霧,我的騎士為我開疆擴土,我的劍披荊而行,帶領我的子民走向勝利。
我接過這權杖,將屬於世界的權柄掌握在手中,我俯瞰芸芸眾生,改變歷史的進程。
我是布蘭多,沃恩德之王,這是屬於我的傳奇。
…………

《瘋巫妖的實驗日誌》
究極宏大的世界觀,宏大的戰場,設定詳細復雜,感覺像是真實塑造了一片魔法大陸。
罕見的第一人稱神作,在以網文快節奏的基礎上有融入了輕小說的愉快氛圍。在歡快中又融進感動,在輕松中加入思考。絕對值得一看的好書。
這是個瘋狂的巫妖,帶著游戲系統,禍害整個世界的故事。
「看下本日的日常……又是這坑爹的兩選一,毀滅任意一座三萬人以上的城鎮,獎勵10000點邪惡點數。搶三個小朋友的棒棒糖,獎勵1點。若兩個都沒有完成,那麼,扣2點。」
「呸!當我是傻的呀,真毀了一個城鎮,保證刷出一個全員史詩的中古聖騎士團來討伐我,到時有的賺,沒的花。我還是乖乖做我的棒棒糖大盜吧。」
惡名昭彰的巫妖已經當夠了,誰說巫妖就不能當好人了?我一定要戰勝這該死的系統,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大好人。

《寂靜王冠》

學會屠龍功的風月娘新作,設定有新意,不走尋常路,真真正正的江南流。
吾等生於以太,成於以太,逝於以太。敬畏以太!一一聖典。這是樂師們的黃金時代,音樂改變了世界,以太鑄就榮光,聖靈們升上天空,與群星共聚。這是長夜將至的世界,天災和邪神播撒毀滅和死亡,盛世飄搖。這是一個少年踏上樂師之路的故事,無關卑微或者偉大,只為了走到夢的盡頭。自此之後,自有公義與榮耀的冠冕為他存留。

《從前有座靈劍山》
因彗星隕落,末法大劫而降臨的奇才,來自現代世界的穿越者王陸,懷著千年未有的空靈根,踏入靈劍派山門,走上了一條成為智商碾壓異界,成為絕世逗逼強者的不尋常路!

《山海經密碼》
山海經密碼是一個歷史記載的真實故事:4000年前,一個叫有莘不破的少年,獨自游盪在如今已是繁華都市的大荒原上,他本是商王朝的王孫,王位的繼承人,此時卻是一個逃出王宮的叛逆少年。在他的身後,中國最古老的兩個王朝正在交替,夏王朝和商王朝之間,爆發了一場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戰爭。

《廢柴道士的爆笑生活》
史上最廢柴的道士——馬力術,是一個以貼小廣告為生的「文化工作者」。他出生在一個歷代都有一個有通靈能力傳人的道士世家,而這一代的通靈能力又剛好遺傳到了馬力術身上,於是他繼承了他爺爺的二叔的大爺的曾孫子留給他的一座二層小樓,開始了他的道士生活。這座二層小樓位於極陰之地,裡面住著一個大舌頭弔死鬼、一個男人頭、一個沒舌頭的小鬼、一個狐狸精、一個畫皮妖,還有一個神獸—— 貔貅,這些鬼和妖各自都有一段既糾結又爆笑的故事,請聽馬力術為您娓娓道來……

《史上第一混亂》
本書在網上被稱為「對於穿越小說來講,就像鹿鼎記至於武俠小說
我叫蕭強,外號小強,在一家冷冷清清的街道上,經營者一家冷冷清清的當鋪,整天....無所事事,可是只要一遇到事,就能讓人遇大刺激,有一天,我遇到了一個叫劉老六的老頭,自己聲稱是神仙,還莫名其妙的和他做了一筆交易。還被改變為舞台劇、有聲小說游戲等。

國王陛下-《崩壞世界的傳奇大冒險》
小眾小說,建議是好的,噴是不對的。
書中充斥著各路黑話,最多的屬WOW……但這是作者寫作的靈感的源泉啊。如果影響了讀者的閱讀,作者會深表遺憾並且希望讀者能夠諒解,並且作者表示:實在不行,可以網路……

《災厄紀元》
紐西蘭突然發生異變,所有人類和動物全部變得無比的飢餓,瘋狂暴食的同時,身體變化成為怪物。廚師白易帶著女兒一步步掙扎求生,然後才發現,整個紐西蘭已經成為了魔鬼島。而這,僅僅是世界變化的開始。
從強大的肉體力量開始,到玄奧神秘的功法、再到絢麗強大的戰技、悠長肆意的人生,這樣的未來是否存在?由人類自身所引發的生命進化,將徹底扭轉世界的命運。

《無限恐怖》
開創了國內網路原創文學「無限流」的第一本作品。被譽為2007年度最值得看的小說。確立了後世無限流小說的主要樣式:由現世所未知的科技創造的獨特空間;把現世之人召喚過去並且將人送往由此空間創造的一個個虛擬空間進行歷練;獲得各種獎勵由此可促進人體進化等。作者不走老套的玄幻的小說路線,而是採用了用電影來鋪設情節,使情節更加的充滿變數。其創作的意義在於開創來「無限流」的先河。

《都市妖奇談》
五百萬人口的現代都市卻住著三千多隻妖怪?!
它們隱藏在人類之中,甚至與你擦肩而過!
悄無聲息地生存,捕食,進化……

《家園》
《隋亂》,原名《家園》,長篇歷史架空小說,簡體已經出版(出版名為《隋亂》),作者酒徒,該書於2007年下半年創作,獲得四項網路文學大獎。與《開國功賊》、《盛唐煙雲》一起被稱作稱為「隋唐三部曲」,其中《盛唐煙雲》正在連載中。 故事講述的是隋煬帝年間,河北上谷地方的一個少年李旭,逃避兵役而進入大草原。在草原中收養了一頭銀狼,被草原民族視為聖物,他在草原結識了漢人徐大眼(徐茂功),與流落草原的中原人學得箭技和兵書等。幫助寄身的部落成為一個大部落,後因得罪突厥貴族,於是回歸中原,參加了煬帝的首次征高麗,遂得賞識,於是成名,故事由此展開...

《明朝那些事兒》(雖然你有看過但還是說說 )
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朱元璋生於亂世之中,背負著父母雙亡的痛苦,從赤貧起家,他沒有背景,沒有後台,沒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他經歷千辛萬苦,無數次躲過死神的掌握,從死人堆里爬起來,掩埋戰友的屍體,然後繼續前進,繼續戰斗。 朱元璋的那個時代有著無數的厲害角色,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朱元璋用他驚人的軍事天賦戰勝了這些敵人,可以說,在那個時代,最優秀統帥的稱號非朱元璋莫屬。他幾乎是赤手空拳,單槍匹馬憑借著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建立了龐大的帝國。

<我的二戰/民國不可能這么萌>
1 、 我們的男豬腳一睜眼,就知道自己穿越了。他盯著街道上匆匆跑過的黃包車看了好一會兒,目光特意在車夫的辮子和右衽短衫上多停留了一會兒,才去注意車廂上那穿洋裝的妹子。「這大概是民國吧。」他憑著自己腦海里那由電視劇形成的印象,做出了判斷。就在這時候,一台看起來是用鐵做的、巨大的牛,步履蹣跚的闖進了他的視野。對此情景男豬腳只有一個簡單直接的感想:
我的民國不可能這么萌
「卧槽。」

2 、林有德穿越到了1930年,正准備一展抱負,卻發現這個世界和他原來的世界不太一樣。
「想當年拿破崙波拿巴就是征服了當時歐洲十大神姬的心,才完成統一歐陸的偉業。所以我一直都說,要救國,各位首先要長得帥,就算不帥,也得把自己收拾干凈了,讓人看著舒服才行。」
……
林有德看了看櫥窗里自己那張普通水準的臉,毅然決然的走上了用鋼鐵和烈火埋葬美麗戰姬的道路。
《回到過去變成貓》
大學東家屬區大院門口,門衛大叔接了個電話之後,拉開窗子朝不遠處的小樹林中氣十足一聲吼:「黑炭,你媽叫你回家吃飯!」「嗖——」一隻黑貓從小樹林那邊茂密的草叢里沖射而出,朝某棟樓跑去,眨眼間便消失在樓道口。在它之後,一個個貓頭接連從草叢那邊冒出來。飯點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有人說,貓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整個種族都是神經病的動物,元芳你怎麼看?「唯一人類未完全征服的家養動物,無論普通或高貴。到底是我們收養了貓,還是貓恩准我們跟它們一起生活?這是一個我們這些凡人永遠無法解開的迷。」[1-2] 男主角鄭嘆莫名其妙回到2003年,變成了一隻黑貓。他被焦家從垃圾堆中撿走收養,取名為「黑炭」,自此展開了在焦教授家中的生活。鄭嘆記得自己是個人,但現在身體卻是一隻貓,他無法講人話,卻聽得懂人話,還保持著20歲青年的思維和智商。它還有許多逗趣的夥伴,打過群架闖過禍也抓過賊幫過人。作為如此另類的貓,也為了以一隻貓的身體在人類社會中求生存,他自立自強,不斷成長。安安穩穩波瀾不驚的生活,終於起了不測風雲,黑炭被貓販子抓住,被運往了南方。
《原始戰記》
非常好的一本書,主角三觀很正,開掛但是不明顯,故事平緩。
邵玄坐在經過改裝的大巴上,看著窗外綿延的山。夏至剛過,山上滿是充滿生機的綠色,久居城市之後見到這樣的風景,因事業不順而陰霾的心情也好了許多。原本邵玄打算叫上幾個朋友出遠門散散心,沒想中途碰到學考古的老鄉兼老同學石麒,被拉著一起去考古。結果卻被一塊奇怪的石頭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原始時代!且看邵玄如何在原始部落大展身手!
《驚悚樂園》
逗樂,刺激,另一種風格的無限世界。
主要講述以主人公封不覺為主導的各個人物通過一個名為驚悚樂園的超越維度的游戲在自己的生命中誕生了一條與常人生活軌道垂直的新軌道,在這條路上追尋真理,漸行漸遠……
《放開那女巫》
三觀很正,文筆流暢的種田文。
程岩原以為穿越到了歐洲中世紀,成為了一位光榮的王子。但這世界似乎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樣?女巫真實存在,而且還真具有魔力? 女巫種田文,將種田進行到底。
《宮本武藏劍與禪》
吉川英治老爺子花了二十年寫成的歷史小說,吉川英治是什麼檔次的?夏目漱石那個級別的神人。愉快的描寫出了宮本武藏的一生,對金庸古龍二位大俠的創作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❸ 求適合初中生閱讀的中國當代小說

作為抄剛剛畢業的初中生個人認為並不一定要正劇才能寫出好的閱讀報告,其他類型的書只要拽住其中哪怕只是小小的一點一樣能寫出不錯的感想。
推薦《藏獒》,饒雪漫的青春疼痛小說(比較適合女生),《四重音》,《任憑這空虛沸騰》,
(以上是最近比較流行的,還不錯)余華:《兄弟》《活著》三毛:《不死鳥》 《明日又天涯》 《雲在青山月在天》 《歸》 《夢里夢外》 《不飛的天使》 《似曾相識燕歸來》 《一個男孩子的愛情》 《我的寫作生活》 《駱駝為什麼要哭泣》

❹ 就小說的某一點進行賞析(情節、形象)

推薦兩篇,一篇是蘇童的《米》,另一篇是張抗抗的《殘忍》,兩篇都是3000多字,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靈魂的還鄉 ——論蘇童的小說《米》

在蘇童早期的「楓楊村的故事系列」的小說《1934年的逃亡》、《飛越我的楓楊村故鄉》、《逃》等作品中,有大量的關於人們逃離故鄉去城市謀生的描述,這是蘇童在較長一段時期內小說創作的一個母題。小說中籠罩著的是逃亡者對自己生生不已,魂牽夢繞故鄉的追憶緬懷和強烈的歸鄉心緒,使人難以忘懷。逃亡者雖以不同的方式逃離鄉村進入城市,卻以相同的心態尋找歸鄉之路,踏上歸鄉之途。在《1934年的逃亡》中,蘇童借「敘述人」之口傾訴了逃亡者的心曲「我的楓楊樹老家沉沒多年\我們逃亡到此便是流浪的黑魚\回憶的路途永遠迷失。」這是楓楊樹人的迷惘、惆悵在字里行間漸漸跳越,激盪;留給人不盡的遐思。我們可以說這些小說是逃亡者在城市異鄉向故鄉的一次次的眺望。

長篇小說《米》即是通過一個極富傳奇性的故事,描述了楓楊樹人的精神在異鄉城市的流浪,表現他們的存在與虛無,現實與夢想,罪惡與救贖。小說包含著深刻的生命哲理和豐厚的文化內涵,蘇童從容不迫的敘述讓人們的心靈產生深深的震撼。很明顯,這部《米》的內涵,主題表現已不同於他以往的原鄉小說的敘事抒情形態。小說既沒有緬懷故鄉風物的純朴固陋,也沒有追憶少年往事的真率和燦爛多姿,鄉里的奇情異事,而是一改過去盪氣回腸,柔美沉溺的敘述美學風格,在對城市之俗之惡的大加鋪陳中,綿亘著對故鄉往事凄慘沉痛的回憶;或關於貧窮,飢饉,洪荒,或關於漂泊無定,或面對時移往事靈魂深處的悲涼感傷,或喪失生命之根的內在隱患。我認為,在這里,原鄉題旨和小說的傳奇性故事本身一樣,僅構成了小說的表層形態,它的深層意蘊則是小說對人的命運、存在問題頗具文化、哲學意味的思考。

在沾染難以治癒的性病之後,五龍做過一次認真的反思:也許他會在暗病的折磨下丟失整個生命,他冷靜地尋找他不可饒恕的錯誤,他發現他的心靈深處始終仇視著這個城市生活。但他的肉體卻在向他們靠攏、接近,千百種誘惑難以抵擋,他並非被女人貽害,而是被一種生活的慾望和夢想所害。於是,五龍遭受阿保之子報玉的殘害後對城市徹底絕望。

實際上,蘇童寫作小說《米》的初衷以及文本本身展現的意旨並不在於對尋根意義的探詢,而是著力地表現人對無限漂泊的恐懼和客居異鄉異地靈魂的無定。靈魂最終的歸屬離不開故鄉的土地和「元氣」,因此,晚年的五龍滋生了強烈的歸鄉意念。對城市的現實佔領,並不能驅散他精神改造的孤獨感和失敗感。他只能以自己的詛咒來維持自己鄉村人格的平衡與自足。他之所以沒有在心靈上被都市同化,也同時顯現了鄉村文化因子在他血液中積淀的深厚。「這就是城市,它是一個巨大的圈套,誘惑你自投羅網。為了一把米,為了一文錢,為了一次歡情,人們從鐵道和江邊碼頭湧向這里,那些可憐的人努力尋找人間天堂,他們不知道天堂是不存在的。」這是五龍對城市的徹悟,是他反躬自省之後的一種絕望的叫喊和詛咒!一旦清醒,五龍對城市人格的清掃就相當輕松,他買了三千畝地,買了兩車大米,他設計的「衣錦還鄉」的場面,給了他鄉村人格巨大的滿足。

前面我們提到,蘇童這部小說不同於現代傳統的「原鄉小說」,除故鄉意識、意象是小說故事的表層意蘊之外,這部小說與傳統「原鄉小說」還有這樣幾點差異:一是故鄉本身的傳奇性在小說中衍生成主人公五龍的傳奇經歷。五龍在洪水襲擊故鄉之後孑然一人逃向城市,開始長達幾十年的異鄉闖盪,在瓦匠街乃至整個城市的種種,直至客死歸鄉之路,構成從威風八面到孤寂沉淪的傳奇生涯。個人的傳奇性演義,取代了故鄉的傳奇色彩。二是「楓楊樹」故鄉的淳樸民俗、安寧吉祥、浪漫情致、村野軼聞並沒有得到鋪陳演繹,有關故鄉的這一切即使在五龍的記憶中也是一掠而逝。而在五龍心中永遠揮之不去、不堪回首的只有那場造成楓楊樹人空前災難的毀滅性洪水,這是小說中最沉重的「鄉愁」。三是小說沒有像以往「原鄉小說」那樣,主人公對自己的「楓楊樹故鄉」寄託浪漫的烏托邦式的「幻象」以平慰在異鄉的破碎的心靈。五龍的「神話」就是把自己在異鄉的「收獲」運回故鄉,實現「衣錦還鄉」的夢想,然後在自己購置的三千畝稻田中成為土地和「米」真正的主人。

五龍在生命即將老去之際,被喚醒「還鄉」意識,這是他渴望在故鄉洪水中飄浮的靈魂飛翔起來的夢想。五龍在城裡並沒有找到精神之鄉,一個楓楊樹男人的夢想即使在異鄉異地得以實現也並不能安妥他浮躁的無根無本的靈魂。五龍就如同生命線上的一點,連接城市與故鄉,不安定的靈魂渴望在還鄉中得到拯救,獲得解脫。

五龍的歸宿是死於還鄉之路,這是追尋靈魂錨地以求安息而不得的終極之旅。五龍最後的虛空表明:人為一種註定得不到的東西而求索,這就是求索的本質,無論生存還是死亡,人都要尋求一條路。因此,五龍靈魂的還鄉就只能在夢中完成,五龍所能實現的也只能是充滿恐懼、哀傷的虛幻感覺。整部小說通體都籠罩著那種哀婉、沉重的氤氳,時有時無,時隱時現,似意似境,語言打通了感覺與世界的對應,使作品灌注著生命的氣息。

小說基本實現了蘇童寫作時的想法:《米》主人公五龍是一個理念的化身,我嘗試一種強硬的人生態度,它對抗貧窮、自卑、奴役、暴力、孤獨,在對抗中他的生命沉浮著,發出了我喜歡的呻吟、狂喜和痛苦的聲音。

現代存在主義大師雅斯貝斯在論述人的自由選擇時強調,人的本然的自我存在只有通過非理性的,自由的,無條件的選擇才能實現。他認為:人永遠不能窮盡其身,人的本質不是不變的,而是一個過程;他不僅是一個現有的生命,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他還有意志自由,能夠主宰自己的行動,這是他有可能按自己的願望塑造自身。[2](P209)這一觀點可以說正是對小說主人公五龍的一種理性詮釋。「楓楊樹人」少年五龍,因為一場空前的洪荒逃離故鄉楓楊樹鄉村而進入城市,以此開始他的異鄉異地的漂泊生涯。這種對陌生世界——城市的「進入」,可以說是情理之中無奈的選擇,自古至今正成為許多人的一種生存選擇的模式。問題在於,五龍的進入城市,不僅徹底改變了他生命的深層本性,而且,幾十年的謀生與闖盪,城市依然沒有成為他棲居的所在,相反,靈魂絲毫沒有獲得片刻的安寧,城市像攪拌機旋轉起五龍的燃燒的慾望。 小說真實地刻畫了五龍逃離鄉村,流浪於都市的精神和生命歷程。五龍的都市流浪生涯無疑是《米》故事表層的核心。五龍是懷著對故鄉的依戀和對城市的幻想踏上逃亡旅程的。一方面,這種逃離有著歷史和現實的強制性(水災);另一方面,又有著個體的主動性,盡管這種主動性在潛意識中也許是一種與曾經的五龍在楓楊樹鄉村的自足而安的生活態度呈完全相反的運動方向。這就是五龍的都市流浪不可避免地帶上了矛盾色彩,其現實流浪與精神流浪的背離趨勢必然會影響和伴隨他即將面臨的流浪生涯。

在五龍的都市流浪生涯中,生命成為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每個人似乎都必然的具有某種疾患的特徵。生命由絢爛的極致趨向死亡的極致。生命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惡毒與骯臟的猙獰面目在文本中呼吸與漂浮,一切綱常倫理和秩序准則全被顛倒和破壞了,一切生命的尊嚴、崇高、純潔、健康和美麗在詩一般的文字中滅亡殆盡。五龍並非懷揣陰謀與邪惡闖入城市的。但是,善良、淳厚的楓楊樹鄉風卻無法抵禦城市慾望的侵襲,城市文明的衍生物——人性之惡像毒蛇一樣迅速地纏繞著五龍。城市刺激起五龍的人性之惡,生命的原始慾望和野性迅猛地膨脹。在瓦匠街馮氏米店為背景的城市生活中,五龍漸漸地蟬蛻掉許多善良美好的品性,成為一個殺人越貨的地地道道的惡霸。狡猾、兇狠、無賴成為他的脾性。五龍在進城市後憑借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使自己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這表現在他首先很便捷地解決了溫飽和棲身之所,這是個人生命存在的先決條件。進入馮氏米店,使他徹底擺脫了飢餓給他帶來的恐懼,「米」的獲得和殷實,也使他得以繼續滿足其它慾望的實現。

小說濃墨重彩地刻畫了幾個城市家族的敗落,從而整體上寓言式地揭示了一種歷史的頹敗。《米》的基調是灰暗和壓抑的,充滿著一股冷氣。小說對五龍流浪命運的描述,是在整個都市生存群體的生存窘境和沒落氣象的背景上展開的,小說中的其他人物無一例外地掙扎著走向他們生命的黃昏。沉重的窒息感壓迫著小說主人公的同時,也壓迫著讀者的神經。小說是從家族的角度來串聯人物演進情節的,馮老闆的「大鴻記米店」家族的變質和衰敗是小說主體。

五龍橫行稱霸,為所欲為宣洩慾望的心理依據是他強烈的復仇意識。這是潛隱在五龍血液中的「情結」,它映現五龍生命中另一側面的品性。五龍與所有的人都處在一種敵對的矛盾關系中,他與地方鄉紳六爺呂丕基是仇恨的 ,最後五龍使他客死他鄉;他與阿保是仇恨的,一紙文書投給呂丕基,阿保葬身魚腹。而那八個可能使他染上性病的妓女,無一倖免地投入河中,溺水而死,甚至他也不放過他先後的兩個妻子織雲和綺雲,他對她們充滿仇恨和鄙視。用他的話講:「我靠什麼才有今天?靠的就是仇恨,這是我做人最好的資本,你可以真的忘記爹娘,但你不要忘記仇恨。」沒有任何精神追逐的五龍,在無聊中讓牙醫敲掉了全部健全的牙齒,鑲上滿口的純金假牙,以滿足他在楓楊樹鄉的兒時夢幻。金牙開口,這是富貴顯耀的標志,這是五龍走向虛妄的開始,「心靈始終仇視著城市以及城市生活,但他的肉體卻在向它們靠攏、接近,千百種誘惑難以抵擋。」
再次通讀小說《米》,我們再次聽到了這種聲音:《米》主人公五龍是一個理念的化身。我嘗試寫一種堅硬的人生態度,他對抗貧窮、自卑、奴役、暴力、孤獨,在對抗中他的生命沉浮著,發出了我喜歡的呻吟、狂喜或痛苦的叫聲。

解剖靈魂的一種選擇—評張抗抗中篇小說《殘忍》

每一寸中國的土地上都有知青的影子投影,每一個中國人的靈魂中都有知青的神經牽連。「知青」,這個獨具中國特色的人文景觀,既是說不完的跨世紀的社會現象,又是寫不完的跨世紀的文學題材。「知青」當年面臨怎樣的生存狀態?「知青」今天又將做出怎樣的命運選擇?有著八年北大荒兵團知青生活體驗,有著二十餘年知青題材寫作積累的著名作家張抗抗,直面人生,用她的中篇小說《殘忍》,把一代人的靈魂推到「文學」的手術台上,用「小說」這把手術刀進行了「殘忍」的解剖,對自己擅長的知青題材作了一次重大的超越,在思考的透徹和深刻中顯示出大家氣度。
《殘忍》寫的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那個年代,三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一個發生在北大荒黑士地上的「殘忍」故事:知青們遭受「殘忍」的迫害,牛錛為了心上人楊泱不被玷污,夥同馬嶸一起用「殘忍」的方式活埋了頂頭上司傅正連,自己大義凜然獨擔責任走向刑場,讓馬嶸活了下來,楊泱卻永遠失蹤。
讀完《殘忍》,回頭一看,毛骨悚然:

「殘」——雙方持「 戈」格鬥,寒光凜冽,鏗然有聲,留下一堆枯骨,走向生命的終結。
「忍」——鋒利的刀刃,插在滴血的心上,雪原蒼茫,萬籟俱寂。

這並非是故作神秘的文學索隱,而是動魄驚心後的警醒和反思。「殘忍」,一個飄浮於心靈世界的象徵符號,一個徘徊在「黑土地」上的黑色幽靈,把更多的思考留給了讀者。

傅正連——一種「殘忍」的存在

傅正連,這個「全方位籠罩了13連全體」的「說一不二的大連長」,存在的「價值」是在他「消失」以後體現出來的。「沒有連長 的日子過得很快很輕松」:「13連地界上方的天空格外晴朗、白雲格外溫柔、小河格外纏綿、莊稼格外招搖……就連指導員本人,眉頭都緩緩地舒展開來,人們大口大口地呼吸著深秋爽朗的空氣,大聲地談笑,再也不必左顧右盼,隨時提防著連長從背後忽然出現。」
為什麼連長的「消失」會給人們帶來這么多自由?連長是個惡魔,為什麼這個惡魔又能成為兵團的「先進典型」「光榮地存在」?
傅正連專制、獨裁,有著一切奴役者的共同「嗜好」:對權、色、財的瘋狂佔有。他的「手錶多多,北京天津上海表哪樣沒有」,可以私設公堂,吊打不服從命令的知青,安排看上的女知青做特殊的工作,禍害的人多了,作家較多地藉助工作組的手來揭露其惡行,而這些揭發的「證詞」對傅正連本人還是團部都十分不利,只有把他的「殘忍」合法地藏匿隱瞞。
傅正連本名叫傅永傑,不叫傅連長 、正傅連長而叫傅正連,因為這個名字能夠全面體現連長 的種性及職務。傅正連仗著叔伯當官,「種姓」是對傅正連靈魂剖析的一種定位。剝開傅正連「光榮」的紅色表皮,靈魂中浸透的完全是封建領主,甚而是奴隸頭人的思想毒液。
「一種人活著,那麼另一種人便不得不去死,他們無法容於同一片天空底下,就像牛錛和傅正連」,既然傅正連是一種「殘忍」的存在,牛錛也將採取相應的手段,用「殘忍」的方式將其懲罰。

牛錛——一種「殘忍」的報復

牛錛,這個為知青除害,懲處邪惡,代表「正義」的血性男兒,既秘密地挖掘陷阱活埋了傅正連,又為了不讓傅正連以「烈士」的名義 盜名欺世,大義凜然地挺身而出,公開了只有「天知地知」的除害懸案,救下了無辜的楊泱,庇護了同謀馬嶸而慷慨赴死,無疑是小說中最具個性最有光彩的人物,作家在嚴厲的批判中始終傾注著較多的同情和贊嘆。
牛錛浸透著作家強烈的主體意識,張抗抗深諳沈從文、汪曾祺「緊緊貼到人物來寫」,「氣氛即人物」的小說之道,更以凌厲的氣勢直面人生,重點場景總是塗抹濃烈的象徵色彩,「天人合一」,蘊含著深沉的哲理和詩情。牛錛在「最後的時刻」說出埋葬傅正連的地方,「天空霎時就暗了,太陽模糊成鐵青的冷光。雪和草的原野一片紫醬色」。「黑的血、白的泥土、血紅的草莖、灰綠的天空」組成小說的意象,擴充了人物的精神,拓展了思想的容量,「地球被掘出一個黑洞,洞穴漸漸擴大,像一個地獄的入口」。牛錛最後的形象,「一個黑色的影子,漸漸融入血紅色的天空。就像是荒野上慢慢移動著的一棵樹。蒼茫無垠的天地間,絕無僅有的一棵樹」。情緒化的感覺,將「自我」融入渾然一體的宇宙現象中。
牛錛和馬嶸對落入陷阱中的傅正連的審判,是《殘忍》中泣鬼驚神的篇章,也是他們「最為輝煌的一日」,「正義之神與他們同在」。傅正連長期迫害知青,逍遙法外,罪不可赦,但走向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想玷污牛錛的心上人楊泱。為了楊泱,牛錛終於以「殘忍」的方式報復了傅正連的「殘忍」。「老子是替天行道為民除害,我哪怕明天就死也不能讓你這樣的人再在世上多活一天!」牛錛的靈魂中流淌的仍是「水滸」式的梁山好漢意識。人類進入文明的20世紀。還以中世紀的方式「替天行道」,不能不說是時代的悲哀,而作家解剖的也正是這種生存狀態下人的靈魂。《殘忍》的開頭有個富有象徵意義的細節:牛錛把楊泱的搪瓷口杯碰掉在地,「廣闊天地」四個紅字中的「天」字磕破,成了「『廣闊地』沒有『天』」。「那時的中國惟獨沒有法院」。既然世道已「無法無天」,牛錛的「替天行道」當屬於時勢造英雄了。
出乎牛錛意外的是:牛錛為了楊泱,楊泱給他的說法是「殘忍」;牛錛為了馬嶸 ,馬嶸認為自己在以後的歲月里獨受記憶的折磨,牛錛的行為也是「殘忍」;13連全體知青為牛錛鳴冤請願,認為他伸張正義,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藉以控訴傅正連的罪行,私下裡許多人都說牛錛下手太狠。其實,牛錛在當紅衛兵時,就用一把老虎鉗把一個被遣送老頭嘴裡的金牙一傢伙撬下來,這個張抗抗親自目睹過的「下手太狠」的細節,曾在她的《赤彤丹朱》等小說中寫過。牛錛是喝「狼奶」長大的,他沒有感覺到這是「殘忍」,而是一種革命的「正義」。牛錛至死也不明白,他的行俠仗義,只不過是在一種畸形的生存狀態下培養出的「殘忍」。

楊泱——一種「殘忍」的毀滅

楊泱,一朵美麗的鮮花,「當年連隊幾乎所有的男生,假如政策允許,都願意為她決斗一次」。決斗,意味著一種「殘忍」的毀滅。
傅正連,妄圖以權力佔有她這個連隊的兼職文書,楊泱用水果刀扎傷了他的胳膊,保護了自。因為楊泱,傅正連被牛錛「殘忍」地處決,楊泱成了激怒牛錛的主要動力。
牛錛,認為楊泱非已莫屬,在臨死前對馬嶸單獨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日後你替我娶了她吧,拜託了!他把楊泱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轉贈他人,其行為能說不是一種「殘忍」?
楊泱在傅正連失蹤後重新「露面」(從陷阱中挖出來)時失蹤,消失得沒有一點影子。楊泱,這朵美麗的花,領略了傅正連式的「殘忍」,目睹了牛錛式的「殘忍」,除了消失,她還能有什麼選擇?傅正連不能強占她,馬嶸不配得到她,牛錛永遠離開了她,她知道牛錛也只有牛錛才敢於為了她,為了爭一口正義之氣獻出生命,做出「無法無天」也是撼天動地的壯舉,這個世界上值得留戀的人消失了。楊泱在牛錛這個名字後面「究竟是一個問號,還是一個驚嘆號,或是一個句號。這個標點對於解釋楊泱在牛錛死後的失蹤至關重要」,飄散在空氣中的模糊的符號,再也無法捕捉,留下許多難解之謎,正是作家對人物命運的一種睿智的處理,對讀者接受心理的一種充分尊重。
楊泱的那床印著粉紅色牽牛花的被子成了一個美好的記憶,一種美麗的象徵。馬嶸曾在楊泱失蹤時伸手去被窩里摸了一把,作者捕捉了這個稍縱即逝的細節,道出馬嶸潛意識中的慾念。直到小說的結尾,馬嶸眼前還掠過楊泱那條粉紅色牽牛花的被面,在晚霞中漫過天邊。
馬嶸曾經苦苦地尋找楊泱,為了不違背和牛錛之間的生死誓盟。當他告別最後的「荒原」,進入新的「邊境」,去砍價、殺價的時候,他玩世不恭地似有所悟:幸好沒有娶楊泱,「真娶了楊泱,身邊那些女人們還能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么?鬧不好打了離婚,他的財產還得分給楊泱一半吶……」

馬嶸——一種「殘忍」的解剖

馬嶸是「殘忍」中唯一的倖存者,整個「殘忍」的故事由他來串連,並由他的回憶復活到「原始狀態」。馬嶸因牛錛的豪俠而苟活,因改革的機遇而風光。「殘忍」是他總結人生,思索了20年後得到的一個「符號」。這個「符號」更是作家直面人生,從人的靈魂的解剖中提取的一個血淋淋的精核。
作家的解剖刀直逼馬嶸的靈魂。和牛錛相比,出身不好的馬嶸始終缺少男兒的豪氣和血性,顯得猥劣和狡黠。埋人的陷阱驚醒他的噩夢,荒原的幽靈使他不得安寧,他甚至認為牛錛用生命讓他活下來是為了讓他獨自一人承受記憶的折磨,而視牛錛的行為是「殘忍」。
告別荒原的獨白,是作家讓馬嶸靈魂的徹底暴露:牛錛真傻,為了一個女人,為了看不見摸不著的正義,搭上了一條命,要是活著多好,要是有錢,什麼樣的女人搞不到手。他甚至想到,「假如牛錛活到現在,同他一起搭檔做買賣,老闆恐怕就輪不到自己來做了。牛錛將永遠是老大,他充其量是給牛錛打工的,就牛錛那樣的人,如有一天要整治馬嶸一傢伙還不是白玩兒么?」牛錛地下有知,又當如何?
金錢的利刃割斷了人與人間相互依存的情感紐帶,也割斷了束縛精神的條條繩索,驅動了人的進取和創造。馬嶸在邊境貿易中大顯身手,他今天擁有的,非但當年傅正連用權力佔有的那丁點兒遠不可比,就是「兵團」的首長恐怕也遠沒有馬嶸今日的氣派和風光。金錢的利刃也切開了人性善良的薄膜,把一切潛藏的慾望甚而罪惡也統統放出。金錢可以把人間最美麗的東西「殘忍」地佔有,也可以把人間最寶貴的東西「殘忍」地毀滅。當拜金主義濁流把人的靈魂肆意污染的時候,留給世間的可能只有赤裸裸的「殘忍」。
《殘忍》從歷史的隱秘之處撬開了一道生銹的閘門,「黑土地」上有無悔的青春,慷慨悲壯,也有殘忍的故事,動魄驚心。正義以「殘忍」的方式表現,「替天行道」;卑劣以「革命」的名義包裝,把「殘忍」變成合法。既然面臨著一種「殘忍」的生存狀態,靈魂的「殘忍」也就不可避免。告別那個演出「殘忍」故事的荒原,面對社會轉型的拍岸濤聲,文學又該做出怎樣的響應?
「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對靈魂無情的解剖,「殘忍」能說不是一種勇敢的選擇?

❺ 誰知道賀龍的資料快告訴我!!!!

賀龍資料,賀龍介紹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不詳 點擊數:151 更新時間:2006-10-18

人物姓名:賀龍 (1896~1969)
人物國別:中國
軍事家

賀龍(1896—1969),黨和國家、人民軍隊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原名文常,字雲卿,湖南桑植人。1914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曾任縣討袁護國軍總指揮,湘西護國軍營長,靖國軍團長,四川警備旅旅長,混成旅旅長,建國川軍師長。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一師師長,第二十軍軍長。1927年8月參加領導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總指揮,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長,中共湘鄂西前敵委員會書記,紅二軍團總指揮兼紅二軍軍長,紅三軍軍長,紅二、六軍團總指揮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主席和湘鄂川黔軍區司令員,紅二方面軍總指揮。1935年率部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八路軍一二0師師長、一二0師軍政委員會書記,率部開辟晉西北抗日根據地。1939年任冀中軍政委員會書記、冀中區總指揮部總指揮。1940年任晉西北軍政委員會書記、晉西北軍政民聯合委員會主任委員。1942年到延安,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1945年當選為第七屆中共中央委員。抗戰勝利後,任晉綏軍區兼晉綏野戰軍司令員、第一野戰軍副司令員、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書記、西北軍區司令員、西安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

建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西南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任。1952年任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體委主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1956年當選為第八屆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59年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軍委國防工業委員會主任。

1969年6月9日逝世,終年73歲。 (1896—1969),黨和國家、人民軍隊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原名文常,字雲卿,湖南桑植人。1914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曾任縣討袁護國軍總指揮,湘西護國軍營長,靖國軍團長,四川警備旅旅長,混成旅旅長,建國川軍師長。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一師師長,第二十軍軍長。1927年8月參加領導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總指揮,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長,中共湘鄂西前敵委員會書記,紅二軍團總指揮兼紅二軍軍長,紅三軍軍長,紅二、六軍團總指揮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主席和湘鄂川黔軍區司令員,紅二方面軍總指揮。1935年率部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八路軍一二0師師長、一二0師軍政委員會書記,率部開辟晉西北抗日根據地。1939年任冀中軍政委員會書記、冀中區總指揮部總指揮。1940年任晉西北軍政委員會書記、晉西北軍政民聯合委員會主任委員。1942年到延安,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1945年當選為第七屆中共中央委員。抗戰勝利後,任晉綏軍區兼晉綏野戰軍司令員、第一野戰軍副司令員、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書記、西北軍區司令員、西安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

建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西南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任。1952年任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體委主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1956年當選為第八屆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59年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軍委國防工業委員會主任。

1969年6月9日逝世,終年73歲。

❻ 中國當代小說賞析

推薦兩篇,一篇是蘇童的《米》,另一篇是張抗抗的《殘忍》,兩篇都是3000多字,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靈魂的還鄉 ——論蘇童的小說《米》

在蘇童早期的「楓楊村的故事系列」的小說《1934年的逃亡》、《飛越我的楓楊村故鄉》、《逃》等作品中,有大量的關於人們逃離故鄉去城市謀生的描述,這是蘇童在較長一段時期內小說創作的一個母題。小說中籠罩著的是逃亡者對自己生生不已,魂牽夢繞故鄉的追憶緬懷和強烈的歸鄉心緒,使人難以忘懷。逃亡者雖以不同的方式逃離鄉村進入城市,卻以相同的心態尋找歸鄉之路,踏上歸鄉之途。在《1934年的逃亡》中,蘇童借「敘述人」之口傾訴了逃亡者的心曲「我的楓楊樹老家沉沒多年\我們逃亡到此便是流浪的黑魚\回憶的路途永遠迷失。」這是楓楊樹人的迷惘、惆悵在字里行間漸漸跳越,激盪;留給人不盡的遐思。我們可以說這些小說是逃亡者在城市異鄉向故鄉的一次次的眺望。

長篇小說《米》即是通過一個極富傳奇性的故事,描述了楓楊樹人的精神在異鄉城市的流浪,表現他們的存在與虛無,現實與夢想,罪惡與救贖。小說包含著深刻的生命哲理和豐厚的文化內涵,蘇童從容不迫的敘述讓人們的心靈產生深深的震撼。很明顯,這部《米》的內涵,主題表現已不同於他以往的原鄉小說的敘事抒情形態。小說既沒有緬懷故鄉風物的純朴固陋,也沒有追憶少年往事的真率和燦爛多姿,鄉里的奇情異事,而是一改過去盪氣回腸,柔美沉溺的敘述美學風格,在對城市之俗之惡的大加鋪陳中,綿亘著對故鄉往事凄慘沉痛的回憶;或關於貧窮,飢饉,洪荒,或關於漂泊無定,或面對時移往事靈魂深處的悲涼感傷,或喪失生命之根的內在隱患。我認為,在這里,原鄉題旨和小說的傳奇性故事本身一樣,僅構成了小說的表層形態,它的深層意蘊則是小說對人的命運、存在問題頗具文化、哲學意味的思考。

在沾染難以治癒的性病之後,五龍做過一次認真的反思:也許他會在暗病的折磨下丟失整個生命,他冷靜地尋找他不可饒恕的錯誤,他發現他的心靈深處始終仇視著這個城市生活。但他的肉體卻在向他們靠攏、接近,千百種誘惑難以抵擋,他並非被女人貽害,而是被一種生活的慾望和夢想所害。於是,五龍遭受阿保之子報玉的殘害後對城市徹底絕望。

實際上,蘇童寫作小說《米》的初衷以及文本本身展現的意旨並不在於對尋根意義的探詢,而是著力地表現人對無限漂泊的恐懼和客居異鄉異地靈魂的無定。靈魂最終的歸屬離不開故鄉的土地和「元氣」,因此,晚年的五龍滋生了強烈的歸鄉意念。對城市的現實佔領,並不能驅散他精神改造的孤獨感和失敗感。他只能以自己的詛咒來維持自己鄉村人格的平衡與自足。他之所以沒有在心靈上被都市同化,也同時顯現了鄉村文化因子在他血液中積淀的深厚。「這就是城市,它是一個巨大的圈套,誘惑你自投羅網。為了一把米,為了一文錢,為了一次歡情,人們從鐵道和江邊碼頭湧向這里,那些可憐的人努力尋找人間天堂,他們不知道天堂是不存在的。」這是五龍對城市的徹悟,是他反躬自省之後的一種絕望的叫喊和詛咒!一旦清醒,五龍對城市人格的清掃就相當輕松,他買了三千畝地,買了兩車大米,他設計的「衣錦還鄉」的場面,給了他鄉村人格巨大的滿足。

前面我們提到,蘇童這部小說不同於現代傳統的「原鄉小說」,除故鄉意識、意象是小說故事的表層意蘊之外,這部小說與傳統「原鄉小說」還有這樣幾點差異:一是故鄉本身的傳奇性在小說中衍生成主人公五龍的傳奇經歷。五龍在洪水襲擊故鄉之後孑然一人逃向城市,開始長達幾十年的異鄉闖盪,在瓦匠街乃至整個城市的種種,直至客死歸鄉之路,構成從威風八面到孤寂沉淪的傳奇生涯。個人的傳奇性演義,取代了故鄉的傳奇色彩。二是「楓楊樹」故鄉的淳樸民俗、安寧吉祥、浪漫情致、村野軼聞並沒有得到鋪陳演繹,有關故鄉的這一切即使在五龍的記憶中也是一掠而逝。而在五龍心中永遠揮之不去、不堪回首的只有那場造成楓楊樹人空前災難的毀滅性洪水,這是小說中最沉重的「鄉愁」。三是小說沒有像以往「原鄉小說」那樣,主人公對自己的「楓楊樹故鄉」寄託浪漫的烏托邦式的「幻象」以平慰在異鄉的破碎的心靈。五龍的「神話」就是把自己在異鄉的「收獲」運回故鄉,實現「衣錦還鄉」的夢想,然後在自己購置的三千畝稻田中成為土地和「米」真正的主人。

五龍在生命即將老去之際,被喚醒「還鄉」意識,這是他渴望在故鄉洪水中飄浮的靈魂飛翔起來的夢想。五龍在城裡並沒有找到精神之鄉,一個楓楊樹男人的夢想即使在異鄉異地得以實現也並不能安妥他浮躁的無根無本的靈魂。五龍就如同生命線上的一點,連接城市與故鄉,不安定的靈魂渴望在還鄉中得到拯救,獲得解脫。

五龍的歸宿是死於還鄉之路,這是追尋靈魂錨地以求安息而不得的終極之旅。五龍最後的虛空表明:人為一種註定得不到的東西而求索,這就是求索的本質,無論生存還是死亡,人都要尋求一條路。因此,五龍靈魂的還鄉就只能在夢中完成,五龍所能實現的也只能是充滿恐懼、哀傷的虛幻感覺。整部小說通體都籠罩著那種哀婉、沉重的氤氳,時有時無,時隱時現,似意似境,語言打通了感覺與世界的對應,使作品灌注著生命的氣息。

小說基本實現了蘇童寫作時的想法:《米》主人公五龍是一個理念的化身,我嘗試一種強硬的人生態度,它對抗貧窮、自卑、奴役、暴力、孤獨,在對抗中他的生命沉浮著,發出了我喜歡的呻吟、狂喜和痛苦的聲音。

現代存在主義大師雅斯貝斯在論述人的自由選擇時強調,人的本然的自我存在只有通過非理性的,自由的,無條件的選擇才能實現。他認為:人永遠不能窮盡其身,人的本質不是不變的,而是一個過程;他不僅是一個現有的生命,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他還有意志自由,能夠主宰自己的行動,這是他有可能按自己的願望塑造自身。[2](P209)這一觀點可以說正是對小說主人公五龍的一種理性詮釋。「楓楊樹人」少年五龍,因為一場空前的洪荒逃離故鄉楓楊樹鄉村而進入城市,以此開始他的異鄉異地的漂泊生涯。這種對陌生世界——城市的「進入」,可以說是情理之中無奈的選擇,自古至今正成為許多人的一種生存選擇的模式。問題在於,五龍的進入城市,不僅徹底改變了他生命的深層本性,而且,幾十年的謀生與闖盪,城市依然沒有成為他棲居的所在,相反,靈魂絲毫沒有獲得片刻的安寧,城市像攪拌機旋轉起五龍的燃燒的慾望。 小說真實地刻畫了五龍逃離鄉村,流浪於都市的精神和生命歷程。五龍的都市流浪生涯無疑是《米》故事表層的核心。五龍是懷著對故鄉的依戀和對城市的幻想踏上逃亡旅程的。一方面,這種逃離有著歷史和現實的強制性(水災);另一方面,又有著個體的主動性,盡管這種主動性在潛意識中也許是一種與曾經的五龍在楓楊樹鄉村的自足而安的生活態度呈完全相反的運動方向。這就是五龍的都市流浪不可避免地帶上了矛盾色彩,其現實流浪與精神流浪的背離趨勢必然會影響和伴隨他即將面臨的流浪生涯。

在五龍的都市流浪生涯中,生命成為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每個人似乎都必然的具有某種疾患的特徵。生命由絢爛的極致趨向死亡的極致。生命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惡毒與骯臟的猙獰面目在文本中呼吸與漂浮,一切綱常倫理和秩序准則全被顛倒和破壞了,一切生命的尊嚴、崇高、純潔、健康和美麗在詩一般的文字中滅亡殆盡。五龍並非懷揣陰謀與邪惡闖入城市的。但是,善良、淳厚的楓楊樹鄉風卻無法抵禦城市慾望的侵襲,城市文明的衍生物——人性之惡像毒蛇一樣迅速地纏繞著五龍。城市刺激起五龍的人性之惡,生命的原始慾望和野性迅猛地膨脹。在瓦匠街馮氏米店為背景的城市生活中,五龍漸漸地蟬蛻掉許多善良美好的品性,成為一個殺人越貨的地地道道的惡霸。狡猾、兇狠、無賴成為他的脾性。五龍在進城市後憑借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使自己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這表現在他首先很便捷地解決了溫飽和棲身之所,這是個人生命存在的先決條件。進入馮氏米店,使他徹底擺脫了飢餓給他帶來的恐懼,「米」的獲得和殷實,也使他得以繼續滿足其它慾望的實現。

小說濃墨重彩地刻畫了幾個城市家族的敗落,從而整體上寓言式地揭示了一種歷史的頹敗。《米》的基調是灰暗和壓抑的,充滿著一股冷氣。小說對五龍流浪命運的描述,是在整個都市生存群體的生存窘境和沒落氣象的背景上展開的,小說中的其他人物無一例外地掙扎著走向他們生命的黃昏。沉重的窒息感壓迫著小說主人公的同時,也壓迫著讀者的神經。小說是從家族的角度來串聯人物演進情節的,馮老闆的「大鴻記米店」家族的變質和衰敗是小說主體。

五龍橫行稱霸,為所欲為宣洩慾望的心理依據是他強烈的復仇意識。這是潛隱在五龍血液中的「情結」,它映現五龍生命中另一側面的品性。五龍與所有的人都處在一種敵對的矛盾關系中,他與地方鄉紳六爺呂丕基是仇恨的 ,最後五龍使他客死他鄉;他與阿保是仇恨的,一紙文書投給呂丕基,阿保葬身魚腹。而那八個可能使他染上性病的妓女,無一倖免地投入河中,溺水而死,甚至他也不放過他先後的兩個妻子織雲和綺雲,他對她們充滿仇恨和鄙視。用他的話講:「我靠什麼才有今天?靠的就是仇恨,這是我做人最好的資本,你可以真的忘記爹娘,但你不要忘記仇恨。」沒有任何精神追逐的五龍,在無聊中讓牙醫敲掉了全部健全的牙齒,鑲上滿口的純金假牙,以滿足他在楓楊樹鄉的兒時夢幻。金牙開口,這是富貴顯耀的標志,這是五龍走向虛妄的開始,「心靈始終仇視著城市以及城市生活,但他的肉體卻在向它們靠攏、接近,千百種誘惑難以抵擋。」
再次通讀小說《米》,我們再次聽到了這種聲音:《米》主人公五龍是一個理念的化身。我嘗試寫一種堅硬的人生態度,他對抗貧窮、自卑、奴役、暴力、孤獨,在對抗中他的生命沉浮著,發出了我喜歡的呻吟、狂喜或痛苦的叫聲。

解剖靈魂的一種選擇—評張抗抗中篇小說《殘忍》

每一寸中國的土地上都有知青的影子投影,每一個中國人的靈魂中都有知青的神經牽連。「知青」,這個獨具中國特色的人文景觀,既是說不完的跨世紀的社會現象,又是寫不完的跨世紀的文學題材。「知青」當年面臨怎樣的生存狀態?「知青」今天又將做出怎樣的命運選擇?有著八年北大荒兵團知青生活體驗,有著二十餘年知青題材寫作積累的著名作家張抗抗,直面人生,用她的中篇小說《殘忍》,把一代人的靈魂推到「文學」的手術台上,用「小說」這把手術刀進行了「殘忍」的解剖,對自己擅長的知青題材作了一次重大的超越,在思考的透徹和深刻中顯示出大家氣度。
《殘忍》寫的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那個年代,三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一個發生在北大荒黑士地上的「殘忍」故事:知青們遭受「殘忍」的迫害,牛錛為了心上人楊泱不被玷污,夥同馬嶸一起用「殘忍」的方式活埋了頂頭上司傅正連,自己大義凜然獨擔責任走向刑場,讓馬嶸活了下來,楊泱卻永遠失蹤。
讀完《殘忍》,回頭一看,毛骨悚然:

「殘」——雙方持「 戈」格鬥,寒光凜冽,鏗然有聲,留下一堆枯骨,走向生命的終結。
「忍」——鋒利的刀刃,插在滴血的心上,雪原蒼茫,萬籟俱寂。

這並非是故作神秘的文學索隱,而是動魄驚心後的警醒和反思。「殘忍」,一個飄浮於心靈世界的象徵符號,一個徘徊在「黑土地」上的黑色幽靈,把更多的思考留給了讀者。

傅正連——一種「殘忍」的存在

傅正連,這個「全方位籠罩了13連全體」的「說一不二的大連長」,存在的「價值」是在他「消失」以後體現出來的。「沒有連長 的日子過得很快很輕松」:「13連地界上方的天空格外晴朗、白雲格外溫柔、小河格外纏綿、莊稼格外招搖……就連指導員本人,眉頭都緩緩地舒展開來,人們大口大口地呼吸著深秋爽朗的空氣,大聲地談笑,再也不必左顧右盼,隨時提防著連長從背後忽然出現。」
為什麼連長的「消失」會給人們帶來這么多自由?連長是個惡魔,為什麼這個惡魔又能成為兵團的「先進典型」「光榮地存在」?
傅正連專制、獨裁,有著一切奴役者的共同「嗜好」:對權、色、財的瘋狂佔有。他的「手錶多多,北京天津上海表哪樣沒有」,可以私設公堂,吊打不服從命令的知青,安排看上的女知青做特殊的工作,禍害的人多了,作家較多地藉助工作組的手來揭露其惡行,而這些揭發的「證詞」對傅正連本人還是團部都十分不利,只有把他的「殘忍」合法地藏匿隱瞞。
傅正連本名叫傅永傑,不叫傅連長 、正傅連長而叫傅正連,因為這個名字能夠全面體現連長 的種性及職務。傅正連仗著叔伯當官,「種姓」是對傅正連靈魂剖析的一種定位。剝開傅正連「光榮」的紅色表皮,靈魂中浸透的完全是封建領主,甚而是奴隸頭人的思想毒液。
「一種人活著,那麼另一種人便不得不去死,他們無法容於同一片天空底下,就像牛錛和傅正連」,既然傅正連是一種「殘忍」的存在,牛錛也將採取相應的手段,用「殘忍」的方式將其懲罰。

牛錛——一種「殘忍」的報復

牛錛,這個為知青除害,懲處邪惡,代表「正義」的血性男兒,既秘密地挖掘陷阱活埋了傅正連,又為了不讓傅正連以「烈士」的名義 盜名欺世,大義凜然地挺身而出,公開了只有「天知地知」的除害懸案,救下了無辜的楊泱,庇護了同謀馬嶸而慷慨赴死,無疑是小說中最具個性最有光彩的人物,作家在嚴厲的批判中始終傾注著較多的同情和贊嘆。
牛錛浸透著作家強烈的主體意識,張抗抗深諳沈從文、汪曾祺「緊緊貼到人物來寫」,「氣氛即人物」的小說之道,更以凌厲的氣勢直面人生,重點場景總是塗抹濃烈的象徵色彩,「天人合一」,蘊含著深沉的哲理和詩情。牛錛在「最後的時刻」說出埋葬傅正連的地方,「天空霎時就暗了,太陽模糊成鐵青的冷光。雪和草的原野一片紫醬色」。「黑的血、白的泥土、血紅的草莖、灰綠的天空」組成小說的意象,擴充了人物的精神,拓展了思想的容量,「地球被掘出一個黑洞,洞穴漸漸擴大,像一個地獄的入口」。牛錛最後的形象,「一個黑色的影子,漸漸融入血紅色的天空。就像是荒野上慢慢移動著的一棵樹。蒼茫無垠的天地間,絕無僅有的一棵樹」。情緒化的感覺,將「自我」融入渾然一體的宇宙現象中。
牛錛和馬嶸對落入陷阱中的傅正連的審判,是《殘忍》中泣鬼驚神的篇章,也是他們「最為輝煌的一日」,「正義之神與他們同在」。傅正連長期迫害知青,逍遙法外,罪不可赦,但走向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想玷污牛錛的心上人楊泱。為了楊泱,牛錛終於以「殘忍」的方式報復了傅正連的「殘忍」。「老子是替天行道為民除害,我哪怕明天就死也不能讓你這樣的人再在世上多活一天!」牛錛的靈魂中流淌的仍是「水滸」式的梁山好漢意識。人類進入文明的20世紀。還以中世紀的方式「替天行道」,不能不說是時代的悲哀,而作家解剖的也正是這種生存狀態下人的靈魂。《殘忍》的開頭有個富有象徵意義的細節:牛錛把楊泱的搪瓷口杯碰掉在地,「廣闊天地」四個紅字中的「天」字磕破,成了「『廣闊地』沒有『天』」。「那時的中國惟獨沒有法院」。既然世道已「無法無天」,牛錛的「替天行道」當屬於時勢造英雄了。
出乎牛錛意外的是:牛錛為了楊泱,楊泱給他的說法是「殘忍」;牛錛為了馬嶸 ,馬嶸認為自己在以後的歲月里獨受記憶的折磨,牛錛的行為也是「殘忍」;13連全體知青為牛錛鳴冤請願,認為他伸張正義,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藉以控訴傅正連的罪行,私下裡許多人都說牛錛下手太狠。其實,牛錛在當紅衛兵時,就用一把老虎鉗把一個被遣送老頭嘴裡的金牙一傢伙撬下來,這個張抗抗親自目睹過的「下手太狠」的細節,曾在她的《赤彤丹朱》等小說中寫過。牛錛是喝「狼奶」長大的,他沒有感覺到這是「殘忍」,而是一種革命的「正義」。牛錛至死也不明白,他的行俠仗義,只不過是在一種畸形的生存狀態下培養出的「殘忍」。

楊泱——一種「殘忍」的毀滅

楊泱,一朵美麗的鮮花,「當年連隊幾乎所有的男生,假如政策允許,都願意為她決斗一次」。決斗,意味著一種「殘忍」的毀滅。
傅正連,妄圖以權力佔有她這個連隊的兼職文書,楊泱用水果刀扎傷了他的胳膊,保護了自。因為楊泱,傅正連被牛錛「殘忍」地處決,楊泱成了激怒牛錛的主要動力。
牛錛,認為楊泱非已莫屬,在臨死前對馬嶸單獨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日後你替我娶了她吧,拜託了!他把楊泱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轉贈他人,其行為能說不是一種「殘忍」?
楊泱在傅正連失蹤後重新「露面」(從陷阱中挖出來)時失蹤,消失得沒有一點影子。楊泱,這朵美麗的花,領略了傅正連式的「殘忍」,目睹了牛錛式的「殘忍」,除了消失,她還能有什麼選擇?傅正連不能強占她,馬嶸不配得到她,牛錛永遠離開了她,她知道牛錛也只有牛錛才敢於為了她,為了爭一口正義之氣獻出生命,做出「無法無天」也是撼天動地的壯舉,這個世界上值得留戀的人消失了。楊泱在牛錛這個名字後面「究竟是一個問號,還是一個驚嘆號,或是一個句號。這個標點對於解釋楊泱在牛錛死後的失蹤至關重要」,飄散在空氣中的模糊的符號,再也無法捕捉,留下許多難解之謎,正是作家對人物命運的一種睿智的處理,對讀者接受心理的一種充分尊重。
楊泱的那床印著粉紅色牽牛花的被子成了一個美好的記憶,一種美麗的象徵。馬嶸曾在楊泱失蹤時伸手去被窩里摸了一把,作者捕捉了這個稍縱即逝的細節,道出馬嶸潛意識中的慾念。直到小說的結尾,馬嶸眼前還掠過楊泱那條粉紅色牽牛花的被面,在晚霞中漫過天邊。
馬嶸曾經苦苦地尋找楊泱,為了不違背和牛錛之間的生死誓盟。當他告別最後的「荒原」,進入新的「邊境」,去砍價、殺價的時候,他玩世不恭地似有所悟:幸好沒有娶楊泱,「真娶了楊泱,身邊那些女人們還能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么?鬧不好打了離婚,他的財產還得分給楊泱一半吶……」

馬嶸——一種「殘忍」的解剖

馬嶸是「殘忍」中唯一的倖存者,整個「殘忍」的故事由他來串連,並由他的回憶復活到「原始狀態」。馬嶸因牛錛的豪俠而苟活,因改革的機遇而風光。「殘忍」是他總結人生,思索了20年後得到的一個「符號」。這個「符號」更是作家直面人生,從人的靈魂的解剖中提取的一個血淋淋的精核。
作家的解剖刀直逼馬嶸的靈魂。和牛錛相比,出身不好的馬嶸始終缺少男兒的豪氣和血性,顯得猥劣和狡黠。埋人的陷阱驚醒他的噩夢,荒原的幽靈使他不得安寧,他甚至認為牛錛用生命讓他活下來是為了讓他獨自一人承受記憶的折磨,而視牛錛的行為是「殘忍」。
告別荒原的獨白,是作家讓馬嶸靈魂的徹底暴露:牛錛真傻,為了一個女人,為了看不見摸不著的正義,搭上了一條命,要是活著多好,要是有錢,什麼樣的女人搞不到手。他甚至想到,「假如牛錛活到現在,同他一起搭檔做買賣,老闆恐怕就輪不到自己來做了。牛錛將永遠是老大,他充其量是給牛錛打工的,就牛錛那樣的人,如有一天要整治馬嶸一傢伙還不是白玩兒么?」牛錛地下有知,又當如何?
金錢的利刃割斷了人與人間相互依存的情感紐帶,也割斷了束縛精神的條條繩索,驅動了人的進取和創造。馬嶸在邊境貿易中大顯身手,他今天擁有的,非但當年傅正連用權力佔有的那丁點兒遠不可比,就是「兵團」的首長恐怕也遠沒有馬嶸今日的氣派和風光。金錢的利刃也切開了人性善良的薄膜,把一切潛藏的慾望甚而罪惡也統統放出。金錢可以把人間最美麗的東西「殘忍」地佔有,也可以把人間最寶貴的東西「殘忍」地毀滅。當拜金主義濁流把人的靈魂肆意污染的時候,留給世間的可能只有赤裸裸的「殘忍」。
《殘忍》從歷史的隱秘之處撬開了一道生銹的閘門,「黑土地」上有無悔的青春,慷慨悲壯,也有殘忍的故事,動魄驚心。正義以「殘忍」的方式表現,「替天行道」;卑劣以「革命」的名義包裝,把「殘忍」變成合法。既然面臨著一種「殘忍」的生存狀態,靈魂的「殘忍」也就不可避免。告別那個演出「殘忍」故事的荒原,面對社會轉型的拍岸濤聲,文學又該做出怎樣的響應?
「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對靈魂無情的解剖,「殘忍」能說不是一種勇敢的選擇?

閱讀全文

與生命中的兵團有聲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本重生小說主角秦朗 瀏覽:545
都市小說完結免費豪門隱婚 瀏覽:325
抗日英雄穿越現代當醫生的小說 瀏覽:718
顧西爵小說人物名字大全 瀏覽:60
影帝重生劇本小說 瀏覽:830
小說男主角上官夜 瀏覽:49
邪瓶漫畫小說網 瀏覽:878
主角是女生的校園言情小說 瀏覽:376
悅看小說網資源分享 瀏覽:906
男主強女主弱的仙俠小說 瀏覽:992
替身女帝的逆襲小說排行榜 瀏覽:115
小說這樣寫 瀏覽:29
兩個女子穿越古代的小說 瀏覽:138
女主是網紅重生小說排行榜 瀏覽:867
擁有冒險島技能的穿越小說 瀏覽:445
千章以上的都市仙俠小說排行榜 瀏覽:658
神通板磚有聲小說鏈接 瀏覽:295
男主角叫陰陽的小說全集 瀏覽:596
總裁小說灰姑娘 瀏覽:896
葉辛周鐵有聲小說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