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河入夢的內容梗概
故事發生在1952年至1962年間的江南農村。小說開頭寫了女主人公姚佩佩遭遇家庭變故從上海來到梅城,在浴室賣澡票,偶遇梅城縣縣長譚功達,並成為他的秘書。譚功達雖然喜歡她,但卻擔心年齡等差距,只是發乎情,止乎禮。對姚佩佩心有所想的譚功達,卻與舞蹈演員白小嫻建立戀愛關系。但後來一場變故讓他們的戀情終止。此時,姚佩佩在摯友誘騙下,被人強奸,她一怒之下殺死了對方踏上逃亡之路。而譚功達對梅城的規劃理想也屢遭挫折,在一次意外後被免職。受到排擠下放到花家舍後,他驚奇地發現,自己夢寐以求的「桃花源」已經在這里實現了。在花家舍譚功達也終於看清內心深處對姚佩佩的。結局譚功達就在決心去找姚佩佩的同一天,姚佩佩遭捕並終被槍決,而他也因為包庇罪和反革命罪在梅城監獄死去。
書中的兩個主人公———譚功達與姚佩佩的背景完全不同,譚功達是革命先驅陸秀米的兒子,母親「桃源大同」的理想或多或少都無形地在他腦海里植下根子,且他自己也參加革命活動,受到社會主義共產思想的影響,作為縣長他一直在不斷努力將梅城建設成為一個現實中真正存在的「烏托邦」。姚佩佩原名姚佩菊,從書中的細節可以看出她的父親在1950年以反革命罪被逮捕,隨後被槍決,母親隨之上吊,此後姚佩佩成了一個孤兒,寄宿在姑姑家。她並沒有參加革命活動也沒有接受共產思想的教育,但也萌生了「逃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隱居起來」這樣類似於「烏托邦」的願想。

❷ 山河入夢的主要人物
譚功達是革命先驅陸秀米的兒子,梅城縣的縣長。譚功達偶遇姚佩佩後並讓姚佩佩成為了他的秘書。譚功達雖然喜歡姚佩佩,但卻擔心年齡等差距,只是發乎情,止乎禮。後來姚佩佩被金玉強奸之後,姚佩佩將金玉殺死了,並開始了逃亡。
譚功達在官場上從梅城縣長到被撤職到花家舍,但他一直在不斷的努力建設著理想化的社會。他一方面對當時轟轟烈烈開展的農業合作化運動理解不深透;另一方面,他又想學習蘇聯的電氣化,妄想實現自己心中的「烏托邦」。他在擔任縣長期間,修建水庫發電,號召開挖運河,實驗製造沼氣,甚至還構想修一條連接每家每戶的風雨長廊。這些想法和作法,初衷並沒有錯,只是太超前,太不符合梅城縣當時積貧積弱又加上遇到自然災害的現實。再加上,梅城機關內部政治斗爭激烈,基層幹部陽奉陰違,社會群眾不擁護不願出力,結果導致修建了幾年的水庫大壩經不住一場大暴雨的沖擊,造成壩潰人亡;譚功達又被機關內部的反對勢力落井下石,終遭撤職,註定以失敗告終。譚功達因此被撤職前往了花家舍人民公社。
最後姚佩佩被槍決,而譚功達也因包庇罪被送進監獄。譚功達臨死之前,迴光返照,與冥冥之中的姚佩佩有一段對話,明確修正了他先前的「烏托邦」理想國圖景應該是,沒有死刑、沒有監獄、沒有恐懼、沒有貪污腐敗,遍地都是紫雲英的花朵,它們永不凋謝。他的遺書是誰也看不懂的多次修改過的「梅城行政規劃設計圖」。與其說他是貧病交加,鬱郁不得志而亡,不如說是他那一根筋的理想,至少在百十年內難以實現含恨而死。 姚佩佩原名叫姚佩菊,她出生在上海一個資本家家庭。她有一個很美好的童年,但是她父親突然就被槍斃了,她母親也自殺了,之後姚佩佩成了一個孤兒,寄宿在姑姑家。姚佩佩在浴室賣澡票,偶遇梅城縣縣長譚功達,並成為他的秘書。譚功達雖然喜歡她,但卻擔心年齡等差距,只是發乎情,止乎禮。後來姚佩佩遭高官強奸後,一怒之下殺死了對方,並開始了逃亡。她並沒有參加革命活動也沒有接受共產思想的教育,卻也萌生了「逃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隱居起來」這樣類似於「烏托邦」的願想。追求理想主義的她在情感上容忍不了金玉對她的玷污,所以將其殺害了,最後姚佩佩被逮捕並處以槍決。
姚佩佩作為小說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她的身上承載了很多東西。姚佩佩性格比較特別,不懂隨波逐流,也沒有世俗官場中的圓滑。但她在情感上十分純潔,像一個世俗之外的人,敢愛敢恨,敢做敢當;且在她的心靈深處有種不可避免的悲劇性,是宿命性的悲劇。姚佩佩一出場就和自己的命運邂逅了。姚佩佩與譚功達一起從普濟水庫回來後,他們就遇到了搜尋案犯的警察,當時清白的她看著這些警察卻莫名的淚流滿面。因為姚佩佩感知到了自己的命運,總是逃脫不了悲慘的結局,所以「烏托邦」的社會理想在姚佩佩心中一直存在。姚佩佩在河山間逃亡,終生在尋找那個荒無人煙的烏托邦似的小島。
姚佩佩是小說中唯一能理解譚功達的人,正是她對譚功達的感情,給予譚功達繼續堅持的信念。姚佩佩在精神上追尋著「烏托邦」,她把人心想像的太簡單了,所以她在復雜的官場沒有辦法生存。在姚佩佩被金玉強奸後,姚佩佩將金玉殺死了,她承載著被捕的內心恐懼開始流亡,但終究逃不出被捕的命運。她只是圍著梅城繞了一個大圈子,最後她在梅城譚功達母親家的閣樓里被捕了。

❸ 格非的小說 山河入夢 中有兩組算式,是啥意思
27-23=4 男主人公不是個僅僅知道兒女情長的人,他也在想一些大事,有自己的理想和事業。1927年3月 5日 毛澤東發表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9月9日 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10月 毛澤東在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這說明農民是可以依靠的駁斥了黨內外懷疑和指責農民運動的論調。又想到了1923年。1923年陳獨秀發表《中國農民問題》,提出中國農民「不容易發生社會革命的運動」。陳獨秀對農民問題的冷淡,在毛澤東心目中留下了陰影。4年的時間,毛澤東用事實說話,證明了陳獨秀是錯的。譚功達對梅城的規劃理想也屢遭挫折。受到排擠下放。譚功達離職那天姚佩佩發現的算式。表明譚功達想到過去,想到自己,想用時間證明自己是對的。
❹ 格非的小說 山河入夢 中有兩組算式,是啥意思
27-23=4 男主人公不是個僅僅知道兒女情長的人,他也在想一些大事,有自己的理想和事業。1927年3月 5日 毛澤東發表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9月9日 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10月 毛澤東在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這說明農民是可以依靠的駁斥了黨內外懷疑和指責農民運動的論調。又想到了1923年。1923年陳獨秀發表《中國農民問題》,提出中國農民「不容易發生社會革命的運動」。陳獨秀對農民問題的冷淡,在毛澤東心目中留下了陰影。4年的時間,毛澤東用事實說話,證明了陳獨秀是錯的。譚功達對梅城的規劃理想也屢遭挫折。受到排擠下放。譚功達離職那天姚佩佩發現的算式。表明譚功達想到過去,想到自己,想用時間證明自己是對的。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