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馬克吐溫的簡介 mp3格式的
馬克·吐溫(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說家。雖然其家財不多,卻無損其幽默、機智與名氣,堪稱美國最知名人士之一。其交友廣闊,威廉·迪安·豪威爾士、布克·華盛頓、尼古拉·特斯拉、海倫·凱勒、亨利·羅傑諸君,皆為其友。他曾被譽為:文學史上的林肯。海倫·凱勒曾言:「我喜歡馬克吐溫——誰會不喜歡他呢?即使是上帝,亦會鍾愛他,賦予其智慧,並於其心靈里繪畫出一道愛與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納稱馬克·吐溫為「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其於1910年去世,年七十五,安葬於紐約州艾瑪拉。
寫作風格:熔幽默與諷刺一體,既富於獨特的個人機智與妙語,又不乏深刻的社會洞察與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的傑作,又是悲天憫人的嚴肅!
❷ 馬克吐溫的作品
馬克吐溫的作品:
《競選州長》、《湯姆·索亞歷險記》(1876年)、《乞丐王子》(1882年)、《頑童流浪記》
(1884年)、《卡縣名蛙》、《百萬英鎊》、《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三萬元遺產》、《案中
案》、《苦行記》、《壞孩子的故事》、《火車上的噬人事件》、《我最近辭職的事實經過》、
《田納西的新聞界》、《好孩子的故事》、《我怎樣編輯農業報》、《大宗牛肉合同的事件始
末》、《我給參議員當秘書的經歷》、《康州美國佬奇遇記》(1889年)、《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
出洋》、《神秘的訪問》、《一個真實的故事》、《法國人大決斗》、《稀奇的經驗》、《加利福
尼亞人的故事》、《他是否還在人間》、《和移風易俗者一起上路》、《狗的自述》、《鍍金時
代》、《人的五大恩賜》、《傻子旅行》、《哈克貝利芬歷險記》、《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王子與貧兒》、《威尼斯的商人》、《湯姆·索亞歷險記》。
延展資料: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門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說家。40年的創作生涯,寫出了10多部長篇小說、幾十部短篇(文章轉載自: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 請保留此標記)小說及其他體裁的大量作品,其中著名的有短篇小說《競選州長》、《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和《百萬英鎊》等,長篇小說《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王子與貧兒》等。《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是他的最優秀的作品,曾被美國小說家海明威譽為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國文學」。
❸ 馬克吐溫的作品語言大都
馬克·吐溫的短篇小說的寫作風格、語言特色、作品主題及其不同時期作品的同質性和異質性都表徵了作者在其創作中以幽默譏諷的語言、合理巧妙的情節構建寓意深刻的主題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實質和表達對生命意義的解...
隨著時間的推移,理想主義的成份越來越少,悲觀主義的成份越來越多,最終理想主義消失殆盡,悲觀主之成為其晚年作品的全部.
馬克·吐溫最偉大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他成功地塑造了兒童形象.他刻畫兒童人物形象的精湛技巧在於他擅於把通過兒童人物形象刻畫所表達的思想同兒童的純潔心理,生動優美且富有個美國著名的文學巨匠、民族文學之父——馬克.吐溫先生所取得的文學成就世人皆知。馬克.吐溫的作品最突出的特點是幽默和諷刺,他以清新幽默的文筆、毫無雕琢的樸素語言開創了美國小說口語化的先河,以幽默諷刺的寫作基調,誇張、對比、口語等表現手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現實主義小說語言風格方面為美國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對後世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以馬克.吐溫的生活經歷及一生的作品為出發點,淺薄的分析馬克.吐溫小說中的語言特色
美國著名的文學巨匠、民族文學之父——馬克.吐溫先生所取得的文學成就世人皆知。馬克.吐溫的作品最突出的特點是幽默和諷刺,他以清新幽默的文筆、毫無雕琢的樸素語言開創了美國小說口語化的先河,以幽默諷刺的寫作基調,誇張、對比、口語等表現手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現實主義小說語言風格方面為美國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對後世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以馬克.吐溫的生活經歷及一生的作品為出發點,淺薄的分析馬克.吐溫小說中的語言特色,闡述了馬克.吐溫的所具有的思想內涵及語言風格的影響。
❹ 馬克吐溫的著名長篇小說
短篇:處女作《拓殖者大吃一驚的花花公子》、《百萬英磅》、《競選州長》、《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卡拉維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康涅狄克焦最近的狂歡節上的罪行紀實》(他的短篇太多了,僅舉幾例)
中篇《敗壞赫德萊堡的人》、《艱難歷程》
長篇:《傻子國外旅行記》、《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里·芬歷險記》、《王子與貧兒》、《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傻瓜威爾遜》、《在亞瑟王朝的康涅狄克州的美國佬》、《冉·達克》
偵探湯姆.索亞》
游記:《國外旅遊記》、《赤道游記》
劇本:《阿星》
回憶錄:《格蘭特回憶錄》
❺ 馬克吐溫的作品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湯姆·索耶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哈克貝利·弗恩歷險記《The Man that Corrupted Hadleyburg》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馬克.吐溫Mark Twain其他作品
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 (《亞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國人》)
A Tramp Abroad (《國外漫遊》)
Life on the Mississippi (《密西西比河上》)
Mark Twain's Speeches (《演講集》)
The $30,000 Bequest (《三萬元的遺產》)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Tom Sawyer Abroad (《湯姆·索耶在國外》)Tom Sawyer Detective (《湯姆·索耶探案》)The Innocents Abroad (《傻子出國記》)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王子與貧兒》)The Tragedy of Pudd'nhead Wilson (《傻瓜威爾遜的悲劇》What is Man (《什麼是人》)
❻ 馬克吐溫作品
《哈克貝里·芬歷險記》
《湯姆·索亞歷險記》
《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
《苦行記》
《競選州長》
《案中案》
《卡縣名蛙》
《百萬英鎊》
《三萬元遺產》
《壞孩子的故事》
《火車上的嗜人事件》
《我最近辭職的事實經過》
❼ 馬克吐溫著名的短片小說有哪些
他的早期創作,如短篇小說《竟選州長》(1870)、《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詼諧的筆法嘲笑美國「民主選舉」的荒謬和「民主天堂」的本質。
中期作品,如長篇小說《鍍金時代》(1874,與華納合寫)、代表作長篇小說《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1886)及《傻瓜威爾遜》(1893)等,則以深沉、辛辣的筆調諷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於美國的投機、拜金狂熱,及暗無天日的社會現實與慘無人道的種族歧視。《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通過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結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僅批判封建家庭結仇械鬥的野蠻,揭露私刑的毫無理性,而且諷刺宗教的虛偽愚昧,譴責蓄奴制的罪惡,並歌頌黑奴的優秀品質,宣傳不分種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權利的進步主張。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審視角度自然而獨特,被視為美國文學史上具劃時代意義的現實主義著作。
19世紀末,隨著美國進入帝國主義發展階段,馬克·吐溫一些游記、雜文、政論,如《赤道環行記》(1897)、中篇小說《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1900)、《神秘來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義也逐漸減弱,而絕望神秘情緒則有所伸長。
馬克·吐溫被譽為「美國文學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譯本。
❽ 馬克吐溫的長篇小說
短篇:處女作《拓殖者大吃一驚的花花公子》、《百萬英磅》、《競選州長》內、《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容度出洋》《卡拉維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康涅狄克焦最近的狂歡節上的罪行紀實》(他的短篇太多了,僅舉幾例)
中篇《敗壞赫德萊堡的人》、《艱難歷程》
長篇:《傻子國外旅行記》、《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里·芬歷險記》、《王子與貧兒》、《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傻瓜威爾遜》、《在亞瑟王朝的康涅狄克州的美國佬》、《冉·達克》
偵探湯姆.索亞》
游記:《國外旅遊記》、《赤道游記》
劇本:《阿星》
回憶錄:《格蘭特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