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巴爾扎克是短篇小說家嗎

巴爾扎克是短篇小說家嗎

發布時間:2021-06-09 22:04:56

① 巴爾扎克簡介

巴爾扎克是法國19世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般指奧諾雷·德·巴爾扎克。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Honoré·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國小說家,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生於法國中部圖爾城一個中產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學校學習。

畢業後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詩體悲劇《克倫威爾》卻完全失敗。

而後他與人合作從事滑稽小說和神怪小說的創作,曾一度棄文從商和經營企業,出版名著叢書等,均告失敗。商業和企業上的失敗使他債台高築,拖累終身,但也為他日後創作打下了厚實的生活基礎。

(1)巴爾扎克是短篇小說家嗎擴展閱讀:

巴爾扎克的作品風格:

從當代風俗史家的角度出發,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描寫了十九世紀前半期法國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交替的歷史時期,《人間喜劇》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網路全書」。這個時期的特徵,是金錢逐漸代替了貴族頭銜。1830年革命以後,金錢統治的威力尤為強大。

資產階級以撈錢為生活目標,他們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來達到目的,而更多的是用欺詐和暴力進行掠奪。

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描繪了從拿破崙帝國、復辟王朝到七月王朝這一歷史時期法國社會的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不同職業、不同的活動場所,使作品成為一個由兩千多個人物構成的廣闊的社會畫面,從中可以看出封建主義必然為資本主義所代替的規律,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弊病。

② 巴爾扎克中短篇小說集的人物評價

從藝術上看,巴爾扎克也作了不少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
毫無疑問,最突出的一點是巴爾扎克在中短篇小說中塑造了著名的典型。《戈布塞克》的同名主人公是法國文學史上閃光的典型形象之一。他最顯著的性格特點是吝嗇。他與莫里哀筆下的吝嗇鬼阿巴貢有類似之處。他喜歡樣樣都貯藏起來,小至別人送來的食品一一照收不誤;由於不願損失三分折扣,寧願讓食品腐爛,也不肯賣給商人。他似乎還不懂得商品流通的訣竅。就其狡猾和洞悉巴黎的商業情況以及各種各樣經濟情報而言,阿巴貢不能跟他同日而語;他具有豐富的閱歷,周遊過大半個世界,一直擔當分配海地賠款的委員會成員,因而擁有全面的經營管理經驗。巴爾扎克把他寫成「金錢的化身」或「金錢勢力的化身」、「鈔票人」。他確實有無所不知的能耐和左右社會的勢力。值得注意的是,巴爾扎克並沒有完全否定這個人物,就像對待他後來創造的葛朗台、紐沁根那樣,持徹底批判的態度。在小說中,一方面他是「貪得無厭的巨蟒」,另一方面他又是「巴黎最高尚和最正直的人」,他「既渺小又偉大」。他是德維爾的保護人,他之所以借款給德維爾又收取利息,是為了不讓德維爾感謝他,以激勵這個訴訟代理人奮發有為。他之所以不肯歸還鑽石等財產,是為了防止伯爵之子墮落和變得懶惰。因此,戈布塞克是一個遠比阿巴貢復雜得多的形象。《柯內留斯老闆》以15世紀下半葉路易十一時期為背景,刻畫了另一個慳吝鬼形象。他有在睡夢中起來藏匿自己的財寶的怪癖。俗話說,日所思,夜所想。他這種怪癖乃是早期守財奴喜愛貯藏自己的金銀財寶這種特點的反映。馬克思說過,巴爾扎克「曾對貪欲的各種色層,作過徹底的研究」。巴爾扎克筆下的吝嗇鬼不下10個,無一雷同。在這些吝嗇鬼中,柯內留斯的輩分最大,因而他的吝嗇性格也具有最早期資產者的特色——貯藏癖。巴爾扎克十分注意人物性格形成的社會環境,他對大教堂和都爾城王官的描繪再現了當時的風貌。尤其是路易十一的形象十分符合這個人物的歷史地位:他是一個注重扶持高利貸者和商人的國王,曾給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過道路。饒有趣味的是,英國小說家司各特的長篇小說《昆丁·達沃德》也寫了路易十一和他的宮廷,但司各特筆下的路易十一蒙上了傳奇色彩,並不是真正的歷史人物。而《柯內留斯老闆》在這方面卻真實得可以當作歷史小_說來讀。巴爾扎克描寫環境和其他歷史人物,目的在於刻畫主人公性格形成的客觀條件,他的描繪確實寫出了有貯藏癖的吝嗇鬼是在一個「平民化」國王的統治下產生的典型。此外,嗜金成癖的法西諾·卡納;殘忍無情的梅雷伯爵;勤勞正直、助人為樂的挑水夫;平庸而又能隨機應變、善於抓住機會、終於志得意滿的畫家皮埃爾·格拉蘇;心狠手辣、竟能下手殺父的堂璜;剛正嚴厲的西班牙侯爵萊加奈斯;生不逢時、時乖運蹇的澤。馬爾卡斯;性格剛烈、激情似火的薩拉金;大義滅親、鐵面無情的老漁夫;能為兒女獻身、柔情似水的幫工會首領費拉居斯,這些都是呼之欲出的生動形象,顯示了巴爾扎克精湛的藝術功力。
從敘述學的角度來看,巴爾扎克喜歡採用以小說人物講故事的方式來引出主要情節。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使讀者感到親切和進入故事的氛圍中,得到親臨其境的感受。不過,即使都是由人物來講故事,各篇的寫法也不盡相同。在《戈布塞克》中,巴爾扎克第一次運用了在幾個人物的談話之間進行的敘述形式。他通過德維爾之口將戈布塞克的生平事跡講述出來,寫得非常緊湊。惟一令讀者不解的是,德維爾何以得知雷斯托伯爵死前家裡發生的事,又怎麼得知兩夫妻的爭吵以及孩子和父母之間的對話,而且這樣清清楚楚。因為伯爵生前並不認識德維爾,伯爵夫人後來拍,不可能將家醜外揚,他們的兒子還少不更事,無法述說。很明顯,這是小說家的現身說法。這種方法日後巴爾扎克不斷運用。與其說這是巴爾扎克的笨拙,還不如說這是他的高明之處:作家以其敘述的生動來掩蓋某些漏洞,一般讀者會對此毫無感覺。這篇小說被看做是巴爾扎克的「第一篇傑作」和「最完美的作品之一」。《紅房子旅館》雖然也是由故事中的人物講故事,但是這次講的不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而是聽別人轉述的。《海濱慘劇》類似《紅房子旅館》,略有不同的是,在公證人家裡發生的一幕是讓講故事者的母親聽到的。《薩拉金》先由「我」出場,再由我將薩拉金的生平講出來,而我是在義大利了解到這個流傳甚廣的故事的。《澤·馬爾卡斯》又不同了,主人公的經歷由他本人道出,講給「我」與另一個同伴聽。《無神論者望彌撒》則由德普蘭醫生講給他的學生聽,為什麼他要設立彌撒,再引出挑水夫的故事。《沙漠里的愛情》由「我」將故事寫出來,供他的女友閱讀,而這個故事是一個老兵告訴他的。《法西諾·卡訥》變成由當事人講述自己的生平遭遇,接近《澤·馬爾卡斯》,不過是單獨對我說出。《大望樓》由「我」講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引出公證人向「我」講的另一個故事,這才是正題。這是故事中套故事再套故事。上面8個短篇,敘述方法同中有異,百花競放,各異其趣。在巴爾扎克之前,似乎還沒有哪一個小說家將這種故事套故事的寫法運用得這么豐富多彩,也許要到莫泊桑的手裡,才能達到並駕齊驅的地步。由此可見巴爾扎克在謀篇布局上是下了苦功的。他並不像一般人認為的那樣,並不追求形式多姿多彩,在藝術上並沒有令人注目的創新。 法國結構主義學者托多羅夫對敘述語態有三種劃分:或者敘述者大於人物,這時敘述者具有全知視角,既能看見人物的外部行為,又能知曉人物的內部心理;或者敘述者等於人物,這時敘述者往往是其中一個角色,既可以通過這個角色來觀察,也可以讓這個角色自我流露心理意識;或者敘述者小於人物,這時只能看見人物的外部言行而無從知道人物的內心。以此來對照巴爾扎克的敘述方式,可以看到他往往採用第一種或第二種敘述語態,只有少數情況採用第三種敘述語態。例如《紅房子旅館》中的青年泰伊番,只有側面的描寫和烘托,沒有正面觸及他的心態,留有讀者去回味的餘地。誠然,巴爾扎克不像福樓拜,他還沒到有意識地將作家自身隱去,以第三者的目光去觀察和描寫人物。但是,就處於短篇小說的初創時期而言,巴爾扎克的建樹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了。 無可諱言,巴爾扎克的中短篇小說同他的長篇一樣,往往具有他喜愛的風格和敘事方式。他樂於在小說開篇詳盡地介紹環境或發表長篇議論。這種開場白少則一兩千字,多則七八千字以上。譬如,《薩拉金》的開場白就長達一萬字,佔全篇的五分之二;《無神論者望彌撒》的引言部分長達七千餘字,超過了一半篇幅。好在巴爾扎克以其觀察的敏銳、細致和深刻彌補了這多少有點冗長的開端,不致使讀者感到枯燥乏味,不可卒讀。 巴爾扎克已經懂得懸念的寫法。《無神論者望彌撒》就是一篇出色地運用懸念手法的短篇。小說緊緊抓住無神論者居然會去望彌撒這一矛盾現象來做文章,謎底放到小說末尾去揭示。《費拉居斯》寫來有點像驚險小說,這種手法與主人公的秘密身份十分合拍,造成了強烈的懸念,吸引了讀者。可是,巴爾扎克遠遠高於同時代的流行小說家,他通過女主人公的愛情生活和悲劇,把讀者從社會下層帶往社會上層,提高了作品的品位。有時,巴爾扎克舍棄開頭的長篇大論的寫法,以開門見山的敘述代替。《劊子手》就採用平鋪直敘和白描手法,寫得簡潔、緊湊、一氣呵成;《長壽葯水》也是這樣,不過這一篇夾敘夾議,搖曳多姿;《不為人知的傑作》則別具一格,將議論放在人物的口中道出,作者不直接表露觀點。
巴爾扎克喜歡追求強烈的效果。他經常改編傳奇故事:《長壽葯水》擷取了霍夫曼的小說關於起死回生的葯水的怪誕故事,寫出驚心動魄的場面。巴爾扎克的小說結尾往往非常突兀,例如《恐怖時期的一件插曲》,小說結尾劊子手終於顯現了身份,引出人物的這句感嘆:「當整個法國忘恩負義的時候,鋼刀卻有良心!」這句話似有千鈞之力,藝術效果非常強烈。《沙漠里的愛情》情節十分奇特,細節卻寫得真實可信。《柯內留斯老闆》對歷史背景的描繪力求真實,而藏匿的財寶再也找不到則神秘莫測。以上各篇充滿了浪漫色彩,畫面或者絢麗斑斕,或者詭譎離奇,或者陰森恐怖,而又與現實生活相通。巴爾扎克將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熔於一爐,使他的中短篇既有粗獷渾厚的特點,又有雄奇瑰麗的色彩,自成一格。

③ 談談巴爾扎克的中短篇小說。

其實,只要你用心去讀,任何小說都可以適合你。如果非要推薦的話,我認為莫泊桑的《奧爾拉》、都德的《柏林之圍》、梅里美的《卡門》以及巴爾扎克的《驢皮記》都是不錯的選擇,到底如何,要看個人的喜好了。
知音小說網有,談談巴爾扎克的中短篇小說。更新速度很快!
小說www.ZyWxw.net
復制網址到瀏覽器即可!

④ 巴爾扎克是文學家嗎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國小說家,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生於法國中部圖爾城一個中產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學校學習.
畢業後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詩體悲劇《克倫威爾》卻完全失敗。而後他與人合作從事滑稽小說和神怪小說的創作,曾一度棄文從商和經營企業,出版名著叢書等,均告失敗。商業和企業上的失敗使他債台高築,拖累終身,但也為他日後創作打下了厚實的生活基礎。
1829年,他發表長篇小說《朱安黨人》,邁出了現實主義創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驢皮記》使他聲名大震。1834年,完成對《高老頭》的著作,這也是巴爾扎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他要使自己成為文學事業上的拿破崙,在30至40年代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創作甚豐,寫出了91部小說,塑造了兩千四百七十二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稱《人間喜劇》。《人間喜劇》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網路全書」。但他由於早期的債務和寫作的艱辛,終因勞累過度於1850年8月18日與世長辭。

⑤ 介紹一下巴爾扎克的生活經歷、創作經歷

巴爾扎克:

1850年8月18日,法國乃至全世界著名的文學巨匠巴爾扎克因長期患心臟病,在巴黎寓所中去世,享年51歲。
差不多是19世紀同齡人的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曾在筆下如電影拷貝般地描繪出這一世紀上半葉最豐富的社會圖景,在世界文壇上開辟了現實主義的新紀元。直至1978年法國

所做的讀書興趣調查報告顯示,仍有近70%的人最喜歡巴爾扎克的小說,遠遠超過任何現代小說的讀者。在世界各國,他的作品也被視為人類的共同財富。

出身原本農民卻要偽造名門
能深刻揭示社會現象的作家,大都生長於復雜超凡的家庭環境,巴爾扎克正是如此。他同父親為顯示門第高貴,都偽造過家譜甚至更改姓氏(巴爾扎克此姓是假冒的),實際上祖輩是貧苦農民。他父親靠官場商場鑽營,在法國大革命動盪歲月又走承包軍糧的路子,50歲時擠進了上流社會,當過副市長,並娶了一位「小布爾喬亞」(小資產階級)出身的18歲小姐,即巴爾扎克的母親。繼承了父親善於編述故事的才能,又學到了母親敏銳觀察力的巴爾扎克,剛成年便立志發大財,並宣布了搞文學、從政、經商和娶闊寡婦這四項計劃。

巴爾扎克兄弟姐妹共四人(父親在外又有幾個非婚生孩子),母親寵愛的弟弟是母親瞞著父親與他人的私生子。他從小怕母親,回憶童年時曾說一聽到母親的聲音便會嚇一大跳,成年後更感到生母的貪婪和冷酷。他有一次破產欠了6萬法郎,其中4萬的債主便是母親,長期不還時也始終拒絕勾銷。無妻小的巴爾扎克常外出遊盪,只好把留在巴黎的房產財物交給唯一可信的老娘管理,結果被做了些小手腳,使得母子反目。有暴發戶特點的布爾喬亞式的貪欲、自私、放盪,充分顯現在這個家中,無怪他筆下能入木三分地發掘惡習、解剖情慾。

巴爾扎克一生放盪不羈,經常揮霍無度和負債破產,愛情婚姻又十分復雜。他早期想娶闊家小姐卻被人看不上,出名後又成為不少有閑貴婦追逐和消遣的對象。他在理發店剪下的發屑,有時竟然成為一些少婦和太太的爭奪品。他曾痴情於逢場作戲的侯爵夫人而遭耍弄,23歲至33歲時與比自己母親年紀還大的一位夫人成了長期情人。後來他十幾年追求自己作品的崇拜者、一位擁有4萬佃農的俄國貴族庄園太太,兩人還生過一個孩子(可惜夭折)。這個伯爵夫人喪夫後卻因門第之見,拖了八年不肯結婚。直至作家去世三個月前,寒斯卡夫人出於憐憫及其他目的才勉強舉行了婚禮,不久又有了新情人。巴爾扎克長期卧床帶著周身惡臭病逝時,僅有妹妹、妹夫看望,床邊守護的只是感情不睦卻畢竟血肉相連的母親。

「偉人的一生勢必不幸」。巴爾扎克這句自詡的話,也是其生平的寫照。他個人經歷頗受非議,然而這個生活凡人卻是思想巨人,留下的作品成為警世的不朽藝術篇章。

始作「文學垃圾」 卻立志「要當文壇國王」
豐富的社會生活是作家創作的源泉。身處浪漫主義時代的巴爾扎克,總想高攀上層卻又常向下滑落,作品雖多卻因經營不善屢屢破產,甚至有過叫化子式的生活經歷。這些,使他對社會各階層都有體驗,實踐與靈感的結合才產生了傑出的作品。

從20歲起,巴爾扎克以「當文壇國王」為目標開始筆耕,經歷了「十年流浪」。作品無人賞識時他便與書商合作,用筆名發表了自己後來稱為「文學垃圾」的幾十篇粗製濫造的小說,作為商品廉價出售。其間他不願受人盤剝,曾包下印刷廠出書卻只賣掉幾十本,負債破了產。這段巴爾扎克不願回首的經歷,畢竟鍛煉了他的筆力,使他親身體驗了商界黑暗尤其是資產者的心狠手辣。30歲時,他稱作自己「第一部」小說的《舒昂黨人》問世,此後20年間連續創作了90部長短篇小說,匯編成《人間喜劇》,轟動了法國文壇並流傳於全世界。

19世紀上半葉的法國,是歷史上階級斗爭最為激烈和政局變換最頻繁的時代。大革命的《馬賽曲》被拿破崙爭霸的炮聲取代,復辟的波旁王朝、金融貴族建立的七月王朝以及七月革命、二月革命……使政壇動盪不已。新生資產階級取代了舊貴族主宰了社會,然而這個階級在原始積累時又暴露出掠奪和慳吝的本性。巴爾扎克的筆下,栩栩如生地描寫出「葛朗台」這樣的守財奴,「高老頭」女兒這樣的道德敗壞者,「邦斯舅舅」那樣的潦倒不幸……看到這一幕幕「人間喜劇」,人們感受到的恰恰是資本主義制度崛起時帶給社會的悲劇!

生活中愛慕虛榮的巴爾扎克常願意杜撰炫耀,曾向親友吹噓說清朝皇帝、俄國沙皇最喜好的中國花茶都轉送給了他。在嚴肅的創造中,他卻遵循細致求實的精神,藝術想像都建立在認真調查的基礎上。他首先提出了「社會人」的概念,經常出入各種場合仔細觀察,為描寫上層沙龍的生活可以站在舞場、牌桌旁幾個小時凝視,因此寫出的貴婦的言語和行止是那樣逼真。為了描寫農夫生活,巴爾扎克有時還在夜間鑽到骯臟的院落里,曾被人當成竊賊毆打。他一生中接到過1.2萬封讀者來信,其中絕大多數為有崇拜之情的女性,通過回應其中一些人並與之密切交往,又擴大了社會接觸面。這位大作家創作出的現實主義作品,真是這種深入生活嘔心瀝血的結晶。

立場雖然反動筆頭卻也無情
世界上優秀作家的作品,都是所處時代的一種鏡子。列寧曾稱贊「列夫 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同樣,看到巴爾扎克的作品也會明白當年法國為什麼會發生那樣的革命和社會巨變。正是幾十年間政治斗爭風起雲涌這一時勢,才造就了他同時代的那麼多濟濟英才,如雨果、大仲馬、司湯達、喬治 桑……在群英薈萃的法蘭西作家中,馬克思特別稱贊巴爾扎克作品「對現實關系深刻的洞察力」,非常喜歡《人間喜劇》,並以其作品中對資本主義社會種種黑暗不公的憤慨來激勵自己寫作《資本論》。

巴爾扎克深刻揭露了早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病,卻不贊成革命。他認為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斷了自己父親的發財之路,也反對1830年的七月革命,在1848年革命爆發後更站在保守派的反對立場上。盡管如此,巴爾扎克用憤世嫉俗的如椽之筆無情地批判了當時的社會,這就為革命思想家探索新社會的構想提供了生動的借鑒材料。

生前長期不得志的巴爾扎克曾留下一句名言——「未來的年代是我們的最高法庭」。他去世150多年來,全世界一代代讀者對其作品的喜愛持續不衰,便是對這個名作家的最好裁判。巴爾扎克筆下描繪的是資本主義初級階段的景象,然而以藝術手法所揭示的種種社會矛盾至今還依然存在,這也是他的作品強大生命力之所在。巴爾扎克主要揭露並譴責了資產階級卑劣的情慾(當然也不能否認這種情慾對開拓世界市場創造財富的作用),鞭笞了丑惡,卻能鼓舞人們探尋人性中的美,並對未來美好的新世界產生憧憬。

⑥ 巴爾扎克是不是19世紀作家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法國小說家,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生於法國中部圖爾城一個中產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學校學習,畢業後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詩體悲劇《克倫威爾》卻完全失敗。而後他與人合作從事滑稽小說和神怪小說的創作,曾一度棄文從商和經營企業,出版名著叢書等,均告失敗。商業和企業上的失敗使他債台高築,拖累終身,但也為他日後創作打下了厚實的生活基礎。1829年,他發表長篇小說《朱安黨人》,邁出了現實主義創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驢皮記》使他聲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為文學事業上的拿破崙,在30至40年代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創作甚豐,寫出了91部小說,塑造了兩千四百七十二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稱《人間喜劇》。《人間喜劇》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網路全書」。但他由於早期的債務和寫作的艱辛,終因勞累過度於1850年8月18日與世長辭。

⑦ 巴爾扎克是誰

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他創作的《人間喜劇》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網路全書」,共91部小說,寫了兩千四百多個人物,展示了19世紀上半葉法國社會生活的畫卷.
巴爾扎克1799年5月20日生於法國中部的圖爾城。15歲隨父母遷居巴黎。17歲入法科學校就讀,課余曾先後在律師事務所和公證人事務所當差,同時旁聽巴黎大學的文學講座,獲文學學士銜。20歲開始從事文學創作,以筆名發表過許多不成功的劇本和小說。為維持生計,1825-1828年期間先後從事出版業和印刷業,皆告失敗,負債累累。經過探索和磨煉,巴爾扎克走上現實主義文學創作道路。1829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最後一個舒昂黨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學界的地位。1831年發表的長篇小說《驢皮記》為他贏得聲譽,成為法國最負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聯系成一個有機整體的設想。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啟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總名定為《人間喜劇》並在《「人間喜劇」前言》中宣稱要做社會歷史的「書記」;認為社會環境陶冶人,因此應著力於「人物和他們的思想的物質表現」;要求作傢具有「透視力」和「想像力」;注重對地理環境和人物形體的確切描寫。從1829-1849年,巴爾扎克為《人間喜劇》寫出了91部作品,包括長篇、中篇、短篇小說和隨筆等,分為《風俗研究》、《哲學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個部分。長篇小說《歐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頭》(1834)、《幻滅》(1837-1843)、《農民》(1845)、《貝姨》(1846)等。
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在他二十餘年的寫作生涯中,寫出了九十一部不朽的傳世之作.在這些作品中,他一共塑造了兩千四百多個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給後世子孫留下了寶貴的藝術珍品.人們不禁要問,巴爾扎克是怎樣利用這樣短暫的時間來創作這么多的世界名著的呢?巴爾扎克有個創作時間表:從半夜到第二天中午工作,也就是說在椅子上坐十二個小時,專心修改稿件和寫作。然後,從中午到下午四點閱讀各種報刊雜志,五點用餐,五點半才上床睡覺,到半夜又起床繼續工作.法國一位傳記作家介紹時說:「每三天巴爾扎克的墨水瓶就得重新裝滿一次,並且得用掉十個筆頭。」
巴爾扎克的時間表啟示我們:要想在有限的生命中在寫作上取得一定成就,沒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爭分奪秒的拼搏精神是難以做到的。(見《應用寫作》學術月刊1987年第1期《巴爾扎克的時間表》)他碩大無朋的腦袋,裝滿了對這個罪惡世界的悲憤,他魁梧健壯的身體,洋溢著對生活的痛苦與歡樂,他的代表作《人間喜劇》揭露了人性中的種種醜陋,他的獨具個性的幻想與寫作,為世界文學史上建立了一座豐碑。(傳記-文學界-法國《巴爾扎克》)
通過《人間喜劇》,巴爾扎克「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實主義歷史。」他的作品「是對上流社會必然崩潰的一曲無盡的輓歌」,「他看到了他心愛的貴族們滅亡的必然性」。——恩格斯

閱讀全文

與巴爾扎克是短篇小說家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本重生小說主角秦朗 瀏覽:545
都市小說完結免費豪門隱婚 瀏覽:325
抗日英雄穿越現代當醫生的小說 瀏覽:718
顧西爵小說人物名字大全 瀏覽:60
影帝重生劇本小說 瀏覽:830
小說男主角上官夜 瀏覽:49
邪瓶漫畫小說網 瀏覽:878
主角是女生的校園言情小說 瀏覽:376
悅看小說網資源分享 瀏覽:906
男主強女主弱的仙俠小說 瀏覽:992
替身女帝的逆襲小說排行榜 瀏覽:115
小說這樣寫 瀏覽:29
兩個女子穿越古代的小說 瀏覽:138
女主是網紅重生小說排行榜 瀏覽:867
擁有冒險島技能的穿越小說 瀏覽:445
千章以上的都市仙俠小說排行榜 瀏覽:658
神通板磚有聲小說鏈接 瀏覽:295
男主角叫陰陽的小說全集 瀏覽:596
總裁小說灰姑娘 瀏覽:896
葉辛周鐵有聲小說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