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恰同學少年中的經典語句
年輕人就需要那樣的鬥志和上進心!
摘取一些經典對白給你:
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人有理想,有信念,懂得純潔與崇高的意義,如果人眼中只有利益與私慾,則人與動物無區別。林文忠公曰: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人若相信崇高,崇高自於我同在,至於區區人言冷暖,物慾得失太過渺小,君子不應計較!
學知識要先博後淵,博採眾長才能相互印證,固步自封必將粗陋淺薄!
個人奮斗的宗旨,在於兩條原則:堅(堅者如磐石雖歲月交替而不移);忍(忍者如柔練雖困苦艱辛而不催),堅忍者剛柔相濟百折不回,持之以恆也!
儉朴乃修身之本!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重在修身!己身之道德不修養,情操不陶冶,私慾不約束,就做不了一個純粹高尚的人。而修身第一要務在於立志!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人無志則無目標,志存高遠則心自純潔!
2. 電視劇《恰同學少年》有沒有小說可以看的
當然有了,也是同名小說
不知道這個書出版了沒,不過很多人都喜歡看,應該出版了吧
這是在線閱讀的地址
http://book.qukanshu.com/html/3352/2025.html
3. 誰有央視熱播電視劇《恰同學少年》劇本或小說底本
本劇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五年半的讀書生活為主要表現背景,展現了二十世紀以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青年風華正茂的學習生活和他們之間純真美麗的愛情故事,同時塑造了楊昌濟、孔昭綏等一批優秀教師形象,深刻揭示了「學生應該怎樣讀書,教師應該怎樣育人」這個與當今社會緊密相關的現實主題。
1913年,湖南長沙,具有現代民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孔昭綏出任省第一師范校長,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師范大力開展新式教育改革,聘請了以楊昌濟為代表的一批優秀中外教師,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嶄新的第一師范吸引了蔡和森、蕭子升等眾多青年才俊前來報考,在招生考試中,19歲的毛澤東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這所湖湘千年學府。「衡山西、嶽麓東……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雄壯的第一師范校歌聲中,白衣勝雪的青年們齊聚在校旗下,五年的師范生生涯就此拉開了序幕。
毛澤東的勤奮好學與不凡天賦,深深打動了學貫中國的導師楊昌濟,在他的關懷與教導下,毛澤東如飢似渴地學習著自己感興趣的社會學知識,並成為一個教育救國論的非暴力改良主義的信仰者。然而,過於崢嶸的個性與嚴重的偏科現象也使他一再觸犯校規,在對待如何處理毛澤東的偏科行為引發的教師爭執中,惜才如命的孔校長最終選擇了尊重其個性,放手讓其發展,毛澤東成了校長特許的「特殊學生」。
共同的學習生活中,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優秀青年結下了友誼,周南女子中學的陶斯詠、向警予、楊開慧等女學生也和他們因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一個先進青年學生組成的讀書會組織成了他們學習、交流與情感發展的紐帶。
然而,動盪的時局卻不斷打破學生們純凈的校園生活——在反對袁世凱簽訂21條與復辟稱帝的斗爭中,湖南軍閥湯薌銘以武力逼走了孔校長,毛澤東也險遭逮捕——殘酷的現實使毛澤東對教育救國與改良主義信仰產生了動搖。新任校長張干僵化的教育理念和禁止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規章更激發了毛澤東與他之間的矛盾,張干下令將在「驅張運動」中為首的毛澤東開除出校,幸得楊昌濟等教師據理力爭,使張干被迫收回了成命。
隨著袁世凱的倒台,孔校長又回到了一師,在他的主持下,一師開展了全面的學生自治運動,毛澤東也當選為學友會負責人,一師上下又迎來了朝氣蓬勃的時代。徒步游湖南、組建學生軍、開辦工人夜校……一系列社會 實踐極大地豐富了毛澤東的書本以外的知識,鍛煉了他的社會活動能力,也使他更認識到,靠教育、靠改良救不了中國。
與此同時,情感的波瀾也悄悄在男女青年間泛起,陶斯詠暗戀上了毛澤東,向警予與蔡和森心心相映,而毛澤東卻發現自己對一直視其為小妹妹的楊開慧其實有著產不同於兄妹之情的一份牽掛,愛情給這群風華正茂的青年們帶來了一份份剪不斷、理還亂的喜悅、痛苦……
就在此時,長沙城突遇一場大禍——1917年底,在護法戰爭中被擊潰的三千北洋兵敗往長沙,意欲洗劫全城,城中卻空無一兵可資防守。危急時刻,毛澤東以驚人的膽略,率領二百名赤手空拳的一師學生軍,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空城記」,一舉將三千潰兵全部繳槍。長沙城保住了,生死較量中,青年們也各自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感情歸屬。
1918年,毛澤東、蔡和森等從一師畢業了,楊昌濟也受聘於北大任教,他告訴孔昭綏,自己已完成了在一師的使命,為中國的未來培養了蔡、毛二位「海內人才」。
隨著楊昌濟北動的列車啟動中,師生依依揮別中,「衡山西,嶽麓東……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第一師范雄壯的校歌聲中再度響起,彷彿正預示著這批優秀青年們即將迎接的更廣闊的天地和更波瀾壯闊的人生……
4. 《《恰同學少年:紅色經典青春勵志小說》黃暉》txt全集下載
《恰同學少年:紅色經典青春勵志小說》黃暉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5. 《恰同學少年》的大致內容(梗概)及精彩部分
一 大致內容:《恰同學少年》是由谷智鑫、錢楓、徐亮、練束梅、錢芳、趙冉主演的人物歷史劇,本劇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的讀書生活為背景,講述了以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青年風華正茂的學習生活和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
二 精彩部分
1913年,湖南長沙,具有現代民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孔昭綏出任省第一師范校長,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師范大力開展新式教育改革,聘請了以楊昌濟為代表的一批優秀中外教師,學校
面貌煥然一新。嶄新的第一師范吸引了蔡和森、蕭子升等眾多青年才俊前來報考,在招生考試中,19歲的毛澤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這所湖湘千年學府。
毛澤的勤奮好學與不凡天賦,深深打動了學貫中國的導師楊昌濟,毛澤如飢似渴地學習著自己感興趣的社會學知識,並成為一個教育救國論的非暴力改良主義的信仰者。然而,過於崢嶸的個性與嚴重的偏科現象也使他一再觸犯校規,在對待如何處理毛澤的偏科行為引發的教師爭執中,惜才如命的孔校長最終選擇了尊重其個性,放手讓其發展,毛澤成了校長特許的「特殊學生」。共同的學習生活中,毛澤、蔡和森、蕭子升等優秀青年結下了友誼,周南女子中學的陶斯詠、向警予、楊開慧等女學生也和他們因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一個先進青年學生組成的讀書會組織成了他們學習、交流與情感發展的紐帶。
然而,動盪的時局卻不斷打破學生們純凈的校園生活——在反對袁世凱
恰同學少年練束梅 (16張)
簽訂21條與復辟稱帝的斗爭中,湖南軍閥湯薌銘以武力逼走了孔校長,毛澤也險遭逮捕——殘酷的現實使毛澤對教育救國與改良主義信仰產生了動搖。新任校長張干僵化的教育理念和禁止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規章更激發了毛澤與他之間的矛盾,張干下令將在「驅張運動」中為首的毛澤開除出校,幸得楊昌濟等教師據理力爭,使張干被迫收回了成命。徒步游湖南、組建學生軍、開辦工人夜校,一系列社會 實踐極大地豐富了毛澤東的書本以外的知識,鍛煉了他的社會活動能力,也使他更認識到,靠教育、靠改良救不了中國。與此同時,情感的波瀾也悄悄在男女青年間泛起,陶斯詠暗戀上了毛澤,向警予與蔡和森心心相映,而毛澤東卻發現自己對一直視其為小妹妹的楊開慧其實有著產不同於兄妹之情的一份牽掛,愛情給這群風華正茂的青年們帶來了一份份剪不斷、理還亂的喜悅、痛苦。
就在此時,長沙城突遇一場大禍——1917年底,在護法戰爭中被擊潰的三千北洋兵敗往長沙。危急時刻,毛澤東以驚人的膽略,率領二百名赤手空拳的一師學生軍,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空城記」,一舉將三千潰兵全部繳槍。1918年,毛澤東、蔡和森等從一師畢業了,楊昌濟也受聘於北大任教,他告訴孔昭綏,自己已完成了在一師的使命,為中國的未來培養了蔡、毛二位「海內人才」。隨著楊昌濟北動的列車啟動中,師生依依揮別中,「衡山西,嶽麓東。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
6. 有沒有像《恰同學少年》一樣的紅色經典青春勵志的電視劇或小說,謝謝了
我覺得李開復的書挺勵志的。。
另外。。激情燃燒的歲月那部片子也挺勵志的
7. 恰同學少年讀後感
恰同學少年讀後感
在鄉下的一個家舍里,住著一對年老的夫婦。他們的家產少得多麼可憐,但他們總覺得放棄一兩件東西也沒有什麼關系。比如說他們僅有的一匹馬。
一天,老太婆對老頭子說:「今天鎮上是集日,你到城裡用這匹馬賣點錢回來,或者交換一點什麼好東西,你做事情總不會錯的。」
於是,老頭子就騎著馬往城裡趕集去了。他先是碰到一個人牽了一頭母牛。「它一定能產出最好的奶!」老頭子就用馬換了這頭牛。繼續往城裡走,他又碰到了一個趕著一隻羊的人。他就想:一隻羊可能比一頭牛更實際些吧。後來,他就又用羊換了一隻大鵝,用鵝換了一隻雞。最後,他用換來的雞換了一袋子爛蘋果。
在城裡的酒店裡,兩個很有錢的英國人,當他們知道了這個老頭子是怎樣把一匹馬換了一頭牛,直到最後換得一袋爛蘋果的事情後就說「你回到家裡,保管你的老婆會結結實實地打你一頓!」老頭子說:「我將會得到一個吻,而不是一頓痛打。我的女人會說,老頭子做的事兒總是對的。」於是,這兩個英國人就用一桶金幣打賭。
他們來到老頭子的家,老頭子就把事情講給老婆子聽。每聽到一次交換,老婆子總是說:「感謝上帝,這真是一樁最好的交易!」最後,當她聽到老頭子用一隻雞換了一袋爛蘋果回來時,高興地說:「現在我非得給你一個吻不可,我今天去向學校老師的太太借香菜,她不但不借給我,還笑話我們窮得連一隻爛蘋果都沒有,現在我們有一袋子爛蘋果了。這真是叫人好笑!老頭子你做事情總是對的。」就這樣,他們得到了一桶金幣。
這個故事裡的老頭子和老婆子,他們對待生活總是那樣樂觀,讓我很受感動。一件錯誤的事情,換一個角度可能就是一件好事了。
8. 誰能提供《恰同學少年》里的詩詞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子、哀時客、飲冰室主人、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十七歲中舉,後隨其師康有為參與維新變法,事敗後流亡日本,在當地創辦《新小說》雜志,並與孫中山等革命人士來往密切;回國後又曾組織進步黨爭取憲政。1920年後,脫離政界,先後在清華、南開任教授,並專心著述。一生完成一千二百萬字以上,涉及社會科學所有領域,1932年林志鈞所編之《飲冰室合集》搜集較為完備。有關其生平的資料則以丁文江、趙豐編訂的《梁啟超年譜長編》最為豐富。
梁是清末民初中國文壇上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學革命開辟了近代文學理論探索和文學創作的新局面。而他本人的創作雖然成就並不很高,但卻是自己理論的實踐者,為新文學的真正發展開拓了道路。
少年中國說(1900年2月10日)
日本人之稱我中國也,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
之言也。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梁啟超曰:惡,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
少年中國在。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
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
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惟知照例;惟
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惟多
憂也,故灰心,惟行樂也,故盛氣。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氣也,故豪壯。惟怯懦也,
故苟且;惟豪壯也,故冒險。惟苟且也,故能滅世界;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
常厭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厭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可為者;惟好事也,故常覺一切事
無不可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
僧,少年人如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戲文;老年人如鴉片煙,少年人如潑蘭地酒;
老年人如別行星之隕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島;
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亞之鐵路;老年人如秋後之柳,少年
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瀦為澤,少年人如長江之初發源:此老年與少年性格不
同之大略也。梁啟超曰:人固有之,國亦宜然。
梁啟超曰:傷哉,老大也!潯陽江頭琵琶婦,當明月繞船,楓葉瑟瑟,衾寒於鐵,
似夢非夢之時,追想洛陽塵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宮南內,白發宮娥,一燈如穗,三五
對坐,談開元、天寶間遺事,譜霓裳羽衣曲;青門種瓜人,左對孺人,顧弄孺子,憶侯
門似海珠履雜遝之盛事;拿破崙之流於厄蔑,阿刺飛之幽於錫蘭,與三兩監守吏或過訪
之好事者,道當年短刀匹馬,馳騁中原,席捲歐洲,血戰海樓,一聲叱吒,萬國震恐之
豐功偉烈,初而拍案,繼而撫髀,終而攬鏡。嗚呼!面皴齒盡,白發盈把,頹然老矣。
若是者舍幽郁之外無心事,舍悲慘之外無天地,舍頹唐之外無日月,舍嘆息之外無音聲,
舍待死之外無事業,美人豪傑且然,而況於尋常碌碌者耶?生平親友,皆在墟墓,起居
飲食,待命於人,今日且過,遑知他日,今年且過,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氣之事,
未有甚於老大者。於此人也,而慾望以拏雲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挾山超海之意氣,能
乎不能?
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疇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
漢武,若何之雄傑,漢唐來之文學,若何之隆盛;康乾間之武功,若何之烜赫;歷史家
所鋪敘,詞章家所謳歌,何一非我國民少年時代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之陳跡哉。而今頹然
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處處雀鼠盡,夜夜雞犬驚,十八省之土地財產,已為
人懷中之肉,西百兆之父兄子弟,已為人注籍之奴,豈所謂「老大嫁作商人婦」者耶?
嗚呼!憑君莫話當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對,岌岌顧影,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國為待死之國,一國之民為待死之民,萬事付之奈何,一切憑人作弄,亦何足怪。
梁啟超曰: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問題也。如其老大也,則是
中國為過去之國,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國,而今漸漸滅,他日之命運殆將盡也;如其非老
大也,則是中國為未來之國,即地球上昔未現此國,而今漸發達,他日之前程且方長也。
欲斷今日之中國為老大耶?為少年耶?則不可不先明國字之意義。夫國也者何物也?有
土地;有人民;
以居於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製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權,有服從,
人人皆主權者,人人皆服從者。夫如是斯謂之完全成立之國。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國
也,自百年以來也。完全成立者,壯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漸進於完全成立者,少
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斷之曰:歐洲列邦在今日為壯年國,而我中國在今日為少年國。
夫古昔之中國者,雖有國之名,而未成國之形也。或為家族之國,或為酋長之國,
或為諸候封建之國,或為一王專制之國,雖種類不一,要之其於國家之體質也,有其一
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嬰兒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體之一二官支,先行長成,此外則全體
雖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為胚胎時代,殷周之際為乳哺時代,由孔子而來
至於今為童子時代,逐漸發達,而今乃始將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長成所以若是之
遲者,則歷代之民賊有窒其生機者也。譬猶童年多病,轉類老態,或且疑其死期之將至
焉,而不知皆由未完全未成立也。非過去之謂,而未來之謂也。
且我中國疇昔,豈嘗有國家哉,不過有朝廷耳。我黃帝子孫,聚族而居,立於此地
球之上者既數千年,而問其國之為何名,則無有也。夫所謂唐、虞、夏、商、周、秦、
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宋、元、明、清者,則皆朝名耳。朝也者,一
家之私產也;國也者,人民之公產也。朝有朝之老少,國有國之老少,朝與國既異物,
則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為國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時代也;幽、厲、
桓、赧、則其老年時代也。高、文、景、武,漢朝之少年時代也;元、平、桓、靈,則
其老年時代也。自餘歷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謂為一朝廷之老也則可,謂為一國之老
也則不可。一朝廷之老且死,猶一人之老且死也,於吾所謂中國者何與焉。然則,吾中
國者,前此尚未出現於世界,而今乃始萌芽雲爾。天地大矣,前途遼矣,美哉,我少年
中國乎!
瑪志尼者,義大利三傑之魁也。以國事被罪,逃竄異邦,乃創立一會,名曰少年意
大利。舉國志士,雲涌霧集以應之,卒乃光復舊物,使義大利為歐洲之一雄邦。夫意大
利者,歐洲第一之老大國也,自羅馬亡後,土地隸於教皇,政權歸於奧國,殆所謂老而
瀕於死者矣,而得一瑪志尼,且能舉全國而少年之,況我中國之實為少年時代者耶?堂
堂四百餘州之國土,凜凜四百餘兆之國民,豈遂無一瑪志尼其人者。
龔自珍氏之集有詩一章,題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嘗愛讀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
所存。我國民而自謂其國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國民而自知其國之少年也,斯乃少
年矣。西諺有之曰:「有三歲之翁,有百歲之童。」然則國之老少,又無定形,而實隨
國民之心力以為消長者也。吾見乎瑪志尼之能令國少年也,吾又見乎我國之官吏士民能
令國老大也,吾為此懼!夫以如此壯麗濃郁翩翩絕世之少年中國,而使歐西、日本人謂
我為老大者何也?則以握國權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幾十年八股,非寫幾十年白摺,非
當幾十年差,非捱幾十年俸,非遞幾十年手本,非唱幾十年諾,非磕幾十年頭,非請幾
十年安,則必不能得一官,進一職。其內任卿貳以上,外任監司以上者,百人之中,其
五官不備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則耳聾,非手顫,則足跛,否則半身不遂也。
彼其一身飲食步履視聽言語,尚且不能自了,須三四人在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於
此而乃欲責之以國事,是何異立無數木偶而使之治天下也。且彼輩者,自其少壯之時,
既已不知亞細、歐羅為何處地方,漢祖、唐宗是那朝皇帝;猶嫌其頑鈍腐敗之未臻其極,
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腦髓已涸,血管已塞,氣息奄奄,與鬼為鄰之時,然後將我
二萬里山河,四萬萬人命,一舉而畀於其手。嗚呼!老大帝國,誠哉其老大也。而彼輩
者,積其數十年之八股、白摺、當差、捱俸、手本、唱諾、磕頭、請安,千辛萬苦,千
苦萬辛,乃始得此紅頂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號,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畢生力量,
以保持之。如彼乞兒,拾金一錠,雖轟雷盤旋其頂上,而兩手猶緊抱其荷包,他事非所
顧也,非所知也,非所聞也。於此而告之以亡國也,瓜分也,彼烏從而聽之,烏從而信
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既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兩年內,洋人不來,強
盜不起,我已快活過了一世矣。
若不得已,則割三頭兩省之土地,奉申賀敬,以換我幾個衙門;賣三幾百萬之人民
作仆為奴,以贖我一條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難辦。嗚呼!今之所謂老後、老臣、老將、
老吏者,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手段,皆具於是矣。「西風一夜催人老,凋盡
朱顏白盡頭。」使走無常當醫生,攜催命符以祝壽,嗟乎痛哉!以此為國,是安得不老
且死,且吾恐其未及歲而殤也。
梁啟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
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
而與世界為緣。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將遷居地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處。將遷居者,不
愛護其窗櫳,不潔治其庭廡,俗人恆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後顧茫茫,
中國而為牛、為馬、為奴、為隸,則烹臠鞭棰之慘酷,惟我少年當之;中國如稱霸宇內,
主盟地球,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於彼氣息奄奄,與鬼為鄰者,何與焉?
彼而漠然置之,猶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
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
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
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
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
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
疆!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此岳武穆
《滿江紅》詞句也,作者自六歲時即口受記憶,至今喜誦之不衰。自今以往,棄哀時客
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國之少年。
9. 關於《恰同學少年》一書
湖南人民出版社和湖南電視台聯合將該劇出版成書,首印三萬冊,
小說保留了電視劇本中的精彩台詞和大量未搬上熒屏的故事情節,可讀性和藝術性很強,讀者可以原汁原味地了解青年毛澤東的青春歲月。
湖南電視台和湖南人民出版社在《恰同學少年》首發式上承諾,這部小說每賣出一本,將有一元錢捐給「希望工程·湖南衛視快樂成長基金」,以幫助更多偏遠地區貧困少年獲得受教育的機會。
在長沙圖書城簽售時只有一個版本,有花絮和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