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部很早以前外國短篇小說名字
《前目的地》是邁克爾·斯派瑞、彼得·斯派瑞兄弟聯袂編劇並執導的一部科幻驚悚片內,由伊桑容·霍克、莎拉·斯努克、諾亞·泰勒、弗雷婭·斯塔福、伊莉斯·詹森主演,於2014年8月28日在澳大利亞上映。[1-2]
影片改編自羅伯特·A·海因萊因小說《你們這些還魂屍》,講述一個時間特工穿梭時空提前阻止犯罪的神秘組織成員,他窮盡一生追蹤一名連環爆炸犯,但最終直面對手時,真相卻讓他瞠目結舌。[3]
一名時間特工「我(伊桑·霍克扮演)」奉命穿越時空,以試圖阻止恐怖分子「炸彈客」的惡行。而在他最後的一次任務中,他來到了1967年,在一個酒吧,遇見了約翰(莎拉·斯努克扮演)。約翰向他講訴了自己從一個女孩到最後變性成為一個男人的辛酸故事。「我」決定帶約翰穿越時空完成他的復仇之路,而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發現了隱藏在時間悖論下不為人知的秘密,我們如同莫比烏斯環,周而復始的延續著我們的命運。[4]
⑵ 找一個吸引人的短篇小故事!拜託各位大神
要演講嗎?呵呵,送上一個 《不哭泣的爸爸的秘密》 爸去世了。 簡單安靜地走了。 有一件事, 我一直都想找個時間問問爸爸, 但直到最後也沒有問出口。 也罷, 雖然什麼時候都可以問, 但只有那件事無法問出口。 就像是去旅行到達賓館的時候 「在大廳的沙發上 好好休息休息吧。」 即使這么打算, 意外地直到回到家 也沒一次坐下來休息過, 類似這樣的感覺。 告別式也結束了, 從客廳的電視里 傳來了笑聲, 在接受了爸爸的死 已成現實的時候, 我為了這 「最後都沒有問出口」的事, 決定跟媽媽談。 那件事就是「爸爸的眼淚」。 爸爸在我的面前 只哭過一次。 而且是近乎於嗚咽的嚎哭…… 我那時候大概 才5歲左右吧。 記得是爸爸的生日或者 是什麼特別的日子…… 我一直想要知道為什麼。 其實並不是 那麼沉重的回憶 只是單純的 「為什麼哭呢?」 這樣懷著輕松的心情想要知道原因, 卻不知為何沒有問。 「你爸爸呢, 是個從不落淚的人呢。」 媽媽在看似「幫我把那個毛巾拿過來。」 這樣很平常的情緒下 突然作出這樣的回答 讓我實在無法理解。 「從來不哭?」 「聽說你爸爸,他從小時候開始 就是個不會流淚的人呢。」 這就更加讓人費解了。 不會哭? 不會流淚么? 「我想小莎 大概也知道 爸爸的雙親 因事故去世了的時候, 他只有5歲。」 「嗯。」 「聽說從那時開始 不管發生什麼事 不知何故就是無法流出眼淚。」 直到前天 一直在一起生活的我 都完全沒有發現這一點。 反而可能 是因為有了那個嚎哭的印象 才沒有發現。 不會流淚…… 而我這樣的 只是因為一些小事 不知要哭多少次,流下多少眼淚。 爸爸他 因為雙親突然去世的悲傷 將一輩子的眼淚 全部都流光了吧。 「那麼,除那次以外 在媽媽的面前 也沒有哭過么?」 「沒有呢。 聽說爸爸在年輕的時候 也曾經一度為自己苦惱過。 雖然會有時傷心有時高興 但就是流不出眼淚。 因此他還找讓人哭的事做, 想盡各種辦法去試著流出眼淚。 看大家一定會感動而哭的 電影之類。 在爺爺的葬禮上 回憶生前之類。 那個時候……噗,真像個傻子。」 「這不是可笑的事啊。為什麼笑啊?」 「他自己把小腳指頭朝向衣櫃角 用力地 去撞之類。」 「都什麼傻事兒啊。」 「哈哈哈。 但是呢,果然 眼淚還是出不來呢。」 眼淚流不出來這種事 雖然看似讓人羨慕, 實際上對人來說卻是很痛苦 很難受的事情。 正因為能流下眼淚 人才能不斷的 從痛苦中被救贖。 但是, 那樣流不出眼淚的人 為什麼會在我的面前那樣地 嚎啕痛哭呢? 「那為什麼 那個時候爸爸哭得那麼厲害呢? 是我的錯覺嗎?」 「你沒有記錯。 那次是,小莎把爸爸弄哭了。」 「是我???」 「爸爸他 自己也被嚇了一跳呢。 那天,是爸爸的生日吧。 因此小莎就手忙腳亂地 幫爸爸揉肩捶背。」 「……然後呢?」 「爸爸他,因為很害羞, 就說『已經可以了。 謝謝你啊,小莎。』」 「嗯。」 「這么一來, 小莎說了一句話。」 「說了什麼?」 「……你說『向我撒嬌也沒關系哦。』」 「真無禮…… 哎?那為什麼又哭了呢?」 「……那句話,原來竟成了爸爸的 『眼淚開關』 這樣子。」 「眼淚的開關?」 「雖然那之前 他自己也不知道是這樣, 爸爸他…… 一直都這樣子 倔強而又振作地生活著 但因為小莎你這句話 而發現了什麼吧。」 「發現了什麼?」 「撒嬌的記憶 在他的人生中只有僅僅兩回而已。」 「只有……兩回?」 「4歲的生日和 5歲的生日。 那之後不久 他的父母因為事故 而去世了,因此 一直在親戚之間被人推來推去…… 沒有被疼愛也沒有機會撒嬌……」 「原來是這樣…… 我想起來了。 爸爸在我的懷中哭著哭著 就這樣睡著了。 然後我也這么睡著了。」 「確實是這樣呢……」 「嗯……就在這兒。 我醒來時就發現 我們躺在這個絨毯上,上面蓋著毛毯…… 啊,媽媽也在毛毯裡面 三人一起睡的。 平時的話媽媽會說 回床上睡。」 「我會那樣做 也只有那一天吧。 因為媽媽我, 明白爸爸因為『撒嬌也沒關系』 小莎的這么一句話 而嚎啕大哭的理由。 而且 也看見了爸爸以前從未出現過的 如此幸福的睡相。」 「如果能讓爸爸, 再多撒撒嬌的話 那該有多好……」 讓爸爸撒嬌。 這樣的想法 以前從未在腦中出現過。 孩子向大人撒嬌是理所當然的事 我經常向爸爸撒嬌。 而爸爸, 人的一生所能積攢下來所有被疼愛的份 他從未使用過就這么走了。 也或許那一天, 可以想成是將一生的份量都用掉了似的, 幸福。 現在爸爸他 在「旅行目的地的賓館沙發」上, 舒適地休息著的吧。 今天我決定 和媽媽一起 蓋著毛毯在絨毯上睡。
滿意請採納
⑶ 《短篇小說六十篇》主要講了什麼
《短篇小說六十篇》是義大利作家布扎蒂發表於1958年的短篇小說集。
這是迪諾·布扎蒂一生寫的大量短篇小說的精粹,用超現實主義手法寫成,風格近似卡夫卡。現摘要介紹其中的五篇。
《七個使者》
一個王子,啟程前往他父親的王國。他隨身帶了7名使者,讓他們輪流返回出發的城市,往來聯絡。
他行了一程又一程,整整8年過去了,但仍然前途茫茫,望不見目的地。最初,使者在途中往返一次,只消幾天時間;但路程越來越遙遠,最後,使者往返一次已經需要八、九年,帶回來的消息,只是遙遠的國度里的遙遠年代的往事;那裡的人們已經忘記了他,他也淡忘了那裡的一切。
現在,使者們都已派回去聯絡,尚未返回。他獨自一人在前進,在探索。他感到,指南針雖然指向子午線,但他彷彿覺得始終在圍繞著自己打轉。他甚至懷疑,他是在向一個「永遠不能到達的」、「實際不存在的目標前進」。
《斯卡拉大劇院的恐怖》
米蘭著名的斯卡拉大劇院,燈火輝煌。觀眾聚精會神地欣賞精彩絕倫的演出。
突然間,不知怎麼傳來了某個秘密黑幫將在夜間毀滅城市的消息。沒有任何確鑿的事實能夠證實這個消息;但恐懼伴隨不祥的消息,由一個觀眾傳播給另一個觀眾。恐懼喚起了人們身上固有的恐懼的本能;黑夜越發加重了恐懼。
在恐懼籠罩的米蘭,斯卡拉大劇院成了唯一光明、安全的孤島。
《七層樓》
律師朱塞培·科爾台略感身體不適,由朋友介紹到一所著名的療養院休養。
療養院是一幢七層的大樓。最高的一層住著病情最輕的病人。病房的層數愈低,病員的病情愈嚴重;最低一層的病房,住的全是病入膏肓的垂危者。
科爾台被安排在第7層的病房,心情輕松愉快。
不料,入院10天以後,種種純系偶然的、未曾始料的事情接踵發生了。或是院方提出要照顧一位帶兩個孩子的女病號,需要騰出空房;或是因為護理人員工作中的疏忽,把他的病歷搞錯;或是由於他身上忽然長了一個小癤子,大夫吹毛求疵,誇大病情;或是因為一部分大夫、護士即將休假,醫院人手不夠,需要把兩層樓的病人集中住在一起,便於照顧……就這樣,科爾台不由自主地、無可奈何地從第7層樓被一層一層地下放,一直送進了第2層的病房,盡管他一再提出抗議,表示反對。
如今,他的病情也果真嚴重起來。他明白,他很快將被送入第一層病房——正在等待他的墳墓。雖然,他竭力掙扎、反抗,但這全然是不可抗拒的。
《渴望健康的人》
一所城堡式的麻風病院。那些註定要在這死亡的王國里了卻一生的麻風病人,每個晚上聚會在一起,山南海北地胡扯,或是玩紙牌,以排遣凄愴的情懷。
唯獨一個年輕的病人,叫姆塞利東,從不在這種場合露面,而是心斂意寧地向上帝祈禱。他出身高貴門第,曾是風度翩翩的美男子;他渴望恢復健康,重返金碧交輝的宮殿,過那百萬富翁的生活。每天,除去吃飯、喝水,他總是獨自在病房裡虔誠地祈禱,甚至在睡夢中也念念不忘默禱。
修煉持續了兩年。一天,人們驚詫地發現,他那獅子一般醜陋的模樣消失了,顯現出一副青春煥發的英俊臉龐。他高興得痛哭起來。然而,醫生檢驗身體後指出,他腳趾上還有一小塊灰斑,不能出院。他努力剋制住失望的痛楚,重新踏上修煉的苦難歷程。
5個多月以後,那塊灰斑消失了。姆塞利東獲得了自由。病友們把他當作凱旋的英雄抬起來。他容光煥發,喜形於色,跨出城堡。突然,他的臉色變得蒼白,感到一陣昏眩;那個盼望已久的、輝煌燦爛的大千世界,在他眼前變幻成濁臭逼人的污穢之地。他恢復了健康,但驅使他渴望健康的人世間的種種誘惑,已成了過眼煙雲;金錢、美女、宮殿再也打動不了他的心弦。於是,他痛苦地返回城堡,決定永久留在麻風病人中間。
《朋友們》
小提琴家托尼·阿帕凱爾的幽靈,回到了人間。他原先的寓所搬進了住戶,只好去找朋友們借宿。
他帶著微微羞赧的神情,來到樂器製造商托爾蒂家裡。托爾蒂是他生前最親密的朋友,為失去他曾經灑下不知多少眼淚。時隔一個月,他已把對亡友的情誼拋到九霄雲外,不能容忍一個幽靈進入他生活的地方,滿腔怒火地下了逐客令。
阿帕凱爾來到音樂學院院長塔布拉尼的寓所。一個月以前,正是他在阿帕凱爾的墓前慷慨激昂地發表悼詞,失聲痛哭。他剛參加音樂會回來,一見故友,立刻熱情洋溢地向他招呼起來。他掏出鑰匙,打開房門,然後十分抱歉地請阿帕凱爾在門外稍候片刻,以避免他豢養的狼犬發出狂吠,驚醒熟睡的女兒。他像鰻魚一樣狡黠地溜了進去,隨身緊緊閉上門,上好門閂。阿帕凱爾輕聲呼喊,怯生生地叩門,但回答他的是一片沉寂。
夜深了,阿帕凱爾精疲力竭地來到女友佳娜住的公寓。佳娜見到他,頓時從睡態蒙俄中驚醒過來。阿帕凱爾滿懷凄愴的懇求沒有打動她,她以絕望的膽量揮舞著剪刀,把兩片鋒利的刀刃刺進了幽靈的胸脯。
這就是幽靈們不願再跟朋友們在一起,而心甘情願地匿跡於古塔的廢墟、深山老林間荒蕪的教堂的緣故。
⑷ 看了電影《前目的地》,我想買原著小說《你們這些回魂屍》,京東居然沒有淘寶也沒有,怎麼回事電子版就
哈哈,我也挺喜歡這部電影的。特別喜歡伊桑霍克...
建議你去亞馬遜看看呢?
⑸ 《前目d地》電影劇情詳解
不就是一個環形結構嘛,看篇影評就懂了!
一、作者&原著
二、影片的世界觀
2.1單線宇宙
三、影片時間線
3.1簡易事件線
3.2詳細時間線
3.2.1招募事件
3.2.2女孩簡成為男人約翰
3.2.3殺死炸彈客
四、主要問題解析和討論
4.1問題1:雨夜那天簡不知道約翰就是自己,但後來簡變性後,容貌逐漸成為約翰,他難倒發現不了自己就是雨夜的那個人嗎?
4.2問題2:男主穿越回雨夜和自己邂逅,他能保證和簡相處期間的所作所為都和當年一模一樣嗎?
4.3問題3:對於片中的人們,對於時間局都是宿命,片中幾起爆炸案被阻止了嗎?時間局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4.4問題4:爆炸事件等的剪報是哪裡來的?
4.5問題5:片中說明可以前後穿越零基點(1981)53年,如果想知道任務有沒有成功,直接穿越到未來不就可以了?
4.6問題6:男主來自哪裡?
4.7其他問題
4.7.1另外11個特工是誰?
4.7.2羅伯特是男主嗎?
4.7.3紐約大爆炸發生過嗎?最後殺死炸彈客不是被阻止了嗎?
一、作者&原著
《前目的地》原名Predestination,對時光旅行有興趣的同學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predestination paradox(命定悖論/命運悖論,下文有詳解),這樣可能就一下就猜到了本片的主題:無法改變的宿命。
影片改編自羅伯特•海因萊恩(1907-1988)的著名短篇小說《你們這些回魂屍》(All you zombies)。作者以硬科幻小說而著名(贏得星雲獎5次,雨果獎7次,其中3次是追授,),也因此而備受爭議,曾被譽為「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他和艾薩克•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一起,常被成為20世紀科幻小說三巨頭,亦和艾薩克•阿西莫夫、雷•布雷德伯里(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范•沃格特(非A世界,the world of Null-A)並成為美國科幻黃金時代的四大才子。
《你們這些回魂屍》講述的是一個經典的循環:時空勞工部的「我」招募自己的故事。這段故事在片中也被完美展現。影片除此之外加入了「炸彈客」的故事,構造了另一個循環。
二、影片的世界觀
2.1單線宇宙
平行宇宙的時間線不同,事件也不盡相同。比如一個宇宙中出現了時光機,另一個宇宙中就可能沒有。一個宇宙中有紐約大爆炸,另一個宇宙中可能就沒有。這種情況下,宇宙A中的時間局特工穿越到宇宙B,即使他統治了宇宙B,這個事件對宇宙A也沒有任何影響,宇宙A中的時間局這么操心何必呢?
三、影片時間線
影片雖然對主要故事的進展都有明顯的時間刻度,但幾條關鍵的時間線並未完整展現,這也使得影片在觀賞起來稍顯復雜。在此,讓我們從大的時間線入手,來理清整個影片的故事線。
影片主角自始至終都是一個人,但這個人的一生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女孩簡→男人約翰(變性)→未毀容特工→整容後特工(男主)→炸彈客
影片主要故事有三個:
① 招募事件,整容後特工和男人約翰之間,即男主招募自己的故事,男主回到約翰所在的時間,1970年,讓他穿越到過去完成循環後,把他帶回到1985年的總部
② 女孩簡變性成為男人約翰,1945年至1970年,這25年間的主要故事
③ 「我」特工的故事,即追蹤炸彈客,然後殺死炸彈客,最終變成炸彈客的故事
3.1 簡易版事件線:
1945年女嬰簡出現在孤兒院,1963年簡遇到那個男人,生了個女兒,然後自己變性成為男人,改名約翰,1970年約翰酒吧遇到特工,被帶到1963年,成為了當初自己遇到的那個男人。特工同時到1964年偷走女嬰,把女嬰帶到1945年的孤兒院。
特工把回到過去的約翰帶回1985年總部,約翰成為特工,一次任務時毀容,整容後成為那個特工。他最後一個任務是到1970年招募自己。
完成最後任何後退休,根據羅伯特的線索終於找到炸彈客,殺死炸彈客。後來因為精神問題,自己成為了炸彈客,實施了一系列爆炸事件,最後在洗衣店被自己打死。
3.2 詳細時間線
3.2.1主要事件1——招募事件:
1992年,男主整容恢復後,最終任務下達,任務內容——招募約翰,他要穿越到1970年11月6日去招募自己,成功後將自己帶回1985年的總部
1970年11月6日數周前,男主來到這個時間,偽裝成酒保等待約翰的到來
1970年11月6日,約翰來到老爹酒吧,與男主聊天講述自身故事
3.2.2招募事件中的故事時間線(主要故事②女孩簡變性成為男人約翰)
1945年9月13日,孤兒院門口發現一名女棄嬰,孤兒院收留,取名為簡
1945年之後,簡在孤兒院成長:打破汽車前燈,打架,半夜看到啪啪等等
1963年,簡18歲,羅伯特以太空旅行公司名義招募簡。訓練測試期間和別人打架,身體被查出為雙性人,羅伯特沒有將此事告訴簡,簡被刷掉。
1963年4月3日,簡做傭人,晚上上學,放學下雨,遇到男人,並相愛,啪啪
1963年6月24日,約翰拋棄簡
1964年1月份左右,簡生下女兒,被醫生告知為雙性人,子宮被切除
1964年3月2日,簡的女兒被偷走。簡多次手術,變為男人。再次應聘太空旅行公司。改名為約翰,來到紐約,做廚師,買打字機,成為速記員。改名為未婚媽媽,開始寫情感故事《未婚媽媽的懺悔》。
……
1970年11月6日,25歲的約翰來到老爹酒吧,遇到酒保男主。給男 主講述以上的故事。
故事講述完畢
接1招募事件
聽完故事後,酒保男主說可以幫助約翰找到那個拋棄他的男人。
穿越密集區
穿越1
1964年4月3日,酒保男主帶約翰來到簡遇到男人的雨夜。約翰與簡邂逅,約翰意識到自己就是那個男人,並成為那個男人。
非法穿越1
1970年3月2日,酒保男主穿越到一次爆炸地點,被炸彈客打倒,醒來後看到一個特工頭部著火,掙扎著去夠旅行器,男主將旅行器遞給特工。特工穿越到1992年2月21日。男主在現場找到一個計時器碎片。
穿越2
1964年3月2日,酒保男主直接穿越到這一天,來到孤兒院,將計時器碎片給羅伯特,然後偷走女嬰簡。
穿越3
酒保男穿越到1945年9月13日,帶女嬰穿越到孤兒院,將簡留在門口。然後
穿越4
穿越到1964年6月24日,來到男人約翰拋棄簡的那一天,將約翰帶到總部1985年。
穿越5
男主幫助約翰完成循環後帶回總部(1985年8月12日),約翰被正式招募
1招募事件完畢
1985年8月12日,總部,羅伯特將計時器碎片的調查報告給男主
穿越
男主穿越回1970年11月6日招募約翰的時間,拿走酒,辭去酒保工作
穿越
拿到酒後,男主穿越到1975年1月7日的紐約,准備辭職——接主要事件3
1985年8月13日,約翰醒來,開始聽錄音磁帶
1985年8月13日,約翰執行第一次任務
關鍵事件——毀容
1985年,約翰執行多次任務,每次阻止炸彈客的紐約事件,炸彈客都會再改變事件的時間,其中一次拆彈事件(1970年3月2日),被炸彈客偷襲,臉部燒毀,掙扎之時,看到整容後的自己將旅行器遞過來,他穿越到1992年2月21日。
1992年,被授予十字勛章,休養,准備迎接最後一次任務。毀容後整容,成為整容後特工(男主)。最後一次任務下達
3.2.3主要事件3——殺死炸彈客
1985年8月12日,男主將約翰帶回總部後,回到1970年拿了瓶酒,退休,穿越到1975年
1975年1月7日,紐約,男主倒了杯酒,旅行器退役失敗,同時開始查看計時器顯示屏采購清單
1975年,時間不詳,紐約,男主在古董店遇到愛麗絲(老婆)
1975年,時間不詳(接近紐約爆炸日期),紐約,男主以約翰無名氏的筆名,寫完了《時間、愛情和一個未婚媽媽》。喝口酒之後發現炸彈客於3月份某天凌晨1點去洗衣店的線索。
1975年3月份,紐約洗衣店,男主找到年老的炸彈客,將其殺死
1975年,時間不詳,紐約,男主迷茫又渴望的望著仍可以使用的旅行器,突然露出瘋癲邪惡的目光
時間不詳,男主成為炸彈客
穿越:炸彈客准備製造紐約事件,穿越回1975年3月份,某天凌晨1點去洗衣店,被男主找到,被殺死。男主殺死炸彈客後,自己逐漸變成炸彈客……
四、主要問題解析和討論
影片到此結束,幾個循環也成功完成:
經典的「自戀」循環:1945年簡出現在孤兒院→1963年和變性自己相遇啪啪生出女兒簡→女兒簡被偷走,成為1945年的孤兒簡→簡變性後在1963年和女性自己相遇
這是原著中涉及的循環,也是最完美的循環,蛇頭吞蛇尾的連接點可以說是女嬰被穿越到1945年的孤兒院事件,也可以說是自己穿越回雨夜和自己相遇的那一刻。
4.1 而這個循環引出困擾觀眾的第一個問題:雨夜那天簡不知道約翰就是自己,但後來簡變性後,容貌逐漸成為約翰,他難倒發現不了自己就是雨夜的那個人嗎?
答案:不能。原因有二:
原因1:記憶模糊。男主穿越回去遇到當年的女孩自己時,說了句你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這說明那段時間的記憶本來就有些模糊,他連自己的容貌就記不清,更不用說相處不久的一個陌生男人(對於當時的簡來說是陌生的)了。
原因2:電影中神奇的眼鏡。男主變性後是帶眼鏡的,而穿越回去的時候是不戴的。你會反問一個眼鏡就讓人認不出來了?但如果你想鄙視男主,請先鄙視《超人》中分辨不出超人和克拉克的那些人吧(露易絲會被鄙視死的)→_→
嚴肅的說,男主不記得當時那個男人的臉是可以理解的
4.2第一個問題解決了,但這里又出現了第二個更加棘手的問題:
男主穿越會雨夜和自己邂逅,他能保證和簡相處期間的所作所為都和當年一模一樣嗎?
答案:他就是那個男人,不存在一不一樣的問題。(一切都無法避免It』s inevitable)
簡單通俗的說,回到過去的所作所為和過去是高度一致的,因為他回到過去之後就成為了那個男人。如果他做出「改變」,比如在約會那天夜裡忽然心血來潮扇了簡一巴掌,這一事件即刻就會成為歷史,男主也會記得當年自己挨的那一巴掌(這種現象可以參見《環形使者》中,年輕男主在手臂刻字,年老的男主手臂上會出現疤痕),沒有扇巴掌的那一夜不再是歷史,也不復存在,只有我們這些旁觀者才知道有那麼一夜。這種「改變」在單線宇宙外的旁觀者(我們)看來,是男主做出的「改變」,但相對於當事者(男主),不管他做什麼(有些事是不能錯的,見自洽原則解釋),都會成為歷史。這對於單線宇宙中的人來說是可悲的,因為不管他們回到過去做了什麼,相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命中註定,這也是本片想表達的主題:孤獨的,「無法避免」的宿命。
要完全的理解這個問題,就需要知道兩個概念:命定悖論(predestination paradox)和諾維科夫自洽性原則(Novikov self-consistency principle)
*網路內容:「命定悖論是其中一個去解釋「為何歷史事實不被時間旅行中所作出的改變而受影響」的方法,就是:改變歷史的做法,不論企圖與否,最終都會引致歷史所「命定」的結果,而並非作出之外的改變。」
網路的內容可能不好理解,希望下面這個示例能幫助你理解:
經典示例:過去發生了場火災,你想回到過去阻止,等你回到過去才發現正是因為穿越回的你,才發生了那場火災。
旁觀者對比示例:
① 原始軌跡:過去發生了場火災→你回到過去想去阻止→你回到過去才發現正是因為穿越回的你,才發生了那場火災→家破人亡
② 改變(相對於旁觀者)軌跡:過去發生了場火災→你回到過去後阻止了那場火災→家人和睦
③ 命定(相對於當事者)軌跡:過去有場火災被阻止了(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是來自未來的你救了這次火災)→你(必須)在某刻穿越回過去阻止火災→家人和睦
對於我們(旁觀者)來說,我們知道有①這個悲慘的發展軌跡,但對於當事者,根本就不存在①這個軌跡,對於他們來說,宇宙的發展軌跡一直就是③。回到過去阻止火災便成為了他必須履行的命運。如此類推,不管我們看來如何「改變」,對於單線宇宙中的他們,都是「不可避免(It was inevitable)」宿命。
諾維科夫自洽性原則
*網路內容」是由俄羅斯理論物理學家諾維科夫在1980年代提出的有關時間悖論的規則。此原則指出,人可以回到過去,但是不能因此改變歷史的進程。其基本含義為,我們的世界是已經被改變過的最終結局。」
祖父悖論是時間旅行理論的終結者,時空旅行者們頂多拿平行宇宙扳個不如意的平手,而自洽原則一直被認為是時空旅行的最佳解釋。自洽原則下,只允許時空穿越中因果關系的事件發生,而不允許矛盾關系的事件發生。即祖父悖論這個事件一定不會發生。而眾多時空穿越電影,都是遵循了這一原則:《終結者2》,《12猴子》,《恐怖游輪》等等。
此原則同樣得出宿命論,也讓我們看到既是原因同時又是結果的事件的發生。
4.3至此,問題2解決,但有了問題2,就不得不有問題3:
既然不管如何「改變」,對於片中的人們,對於時間局都是宿命,那片中幾起爆炸案被阻止了嗎?時間局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影片的隱藏主題,也是劇情的反轉:時間局存在的意義根本就不是去阻止爆炸或者說「改變」歷史,而是去完成歷史、成為歷史,或者說是維持歷史。
在我們旁觀者看來,不存在時空旅行的單線宇宙,其發展軌跡是不變和唯一的,這個時光旅行的出現,使得這個宇宙可以變化和有不確定性,但這都是相對於我們來說。對於這個宇宙中的人來說,對於時間局來說,他們會發現,在某個既定的時刻,他們必須回到過去某個既定的時間,去完成那個既定的事件,這樣他們才能擁有,「他們擁有的現在」。 過去某些事件的發生,已經註定在1985年會出現時光旅行,就已經註定時間特工要執行的每一個任務:
男主要回到1970年招募自己
男主要到1964年偷走女嬰並把她帶到1945年的孤兒院
男主要最終找到炸彈客並殺死他,最後,成為他
……
「我們只是木偶……羅伯特已經將多米諾命運牌擺好了,我們只是看著它一個個倒下……」
4.4說到這里,問題4就來了,那些爆炸事件等的剪報是哪裡來的?
這是影片沒有交代的地方,也是影片可能存在bug的地方。在洗衣店,炸彈客說我有來自不存在的未來的剪報(I have clippings from the future. Clippings from the future that never happened, because I prevented them)。這句台詞本身就犯了《少數派報告》一樣的錯誤(少數派報告中先知看到的並不是未來,如果他們真能看到未來,他們看到的,應該就是那些人在「犯罪」前被抓住),除非參考平行宇宙,或者說炸彈客自己瘋掉了。然而,如果你仔細對比片頭和片尾的剪報,會發現有兩張圖片(2分08秒和1小時26分32秒)是一樣的,但所描述的事件卻不一樣(前者是1960年俄亥俄州事件,後者是1991年德國漢堡事件)。這說明時間局一直在通過報紙利用他們嗎?還是就是劇組犯的錯誤?
以及片尾1小時26分16秒,報紙上寫的是事件造成250人死亡,如果這個事件被阻止,應該是250人被救啊,而炸彈客卻說324條生命被救(報紙中報道時只有250人死亡,最終導致324人死亡?)。
1991年(1小時26分40秒)德國漢堡事件,報紙中報道導致348人死亡,炸彈客卻說有3027因此得救(348是瞞報?3027才是真相→_→)。這里還有個剪輯錯誤,炸彈客講完圖片1991德國漢堡事件,翻頁是1968哈德肖工廠搶劫事件,但我們看到哈德肖工廠事件的前一頁是還是1974年的化學品泄漏事件(逐幀觀看,並未多翻頁)。
4.5如果說這些報紙是時間局用來利用特工的,那麼問題5來了:
片中說明可以前後穿越零基點(1981)53年,如果想知道任務有沒有成功,直接穿越到未來不就可以了?
答案:是的
時空穿越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如果時光機出現,必定要有極其嚴謹和嚴格的規定來限制時光旅行。影片很狡猾的忽略這些問題,只是提到一個7286規定,其他的只能觀眾腦補。除此外,片中R提到「非法穿越」,即男主穿越到1970年和炸彈客打架那一段,因此我們可以相信,穿越不是你想穿就穿,不穿就不穿的。但男主退休後,旅行器卻發生錯誤,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男主也沒有上報,此後,他不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進行穿越了嗎。難道他就不知道穿越到未來看一眼么?唯一的解釋是,男主對於時光局是很忠誠的(他從未偏離過自己的任務,非法穿越只有一次),退休後,他也只關注如何救人而沒有其他邪惡的想法,以至最後走火入魔。
如果你理解問題2,就會知道,故事中人物無論是穿越到未來還是過去,不管去「改變」任何事件,都是命中註定的。
4.6最後,終極問題,你們這些回魂屍是哪裡來的Where do all you zombies come from(男主是怎麼出現的)?
答案:韓國電影《老千2》的名稱叫什麼來著?——神之手
影片中,R說男主不僅僅是個時間特工,而是一份禮物,男主是唯一一個沒有歷史,沒有祖先的人。他來自悖論,他即存在又不存在。而他存在的意義只有一個,成為原因和結果,為了存在而存在。這是他孤獨和註定的宿命。
如果非要問他來自哪裡,我只能說,他來自德州。
4.7其他問題
4.7.1其他的11個特工是什麼人?
答案:可能是和男主一樣的人,或者都是圍繞男主而工作的人
4.7.2羅伯特是男主么?
答案:不太可能。男主從1945年在孤兒院出現,到1970年25歲是被招募,到招募自己後退休,再到殺死自己,最後成為炸彈客,到最後死掉。唯一能夠給羅伯特這個身份騰出時間的,是他殺死自炸彈客後。但片頭醫生的報告上已經顯示男主有了精神問題,而羅伯特看起來非常沉著冷靜。不說相貌身高,性格上差那麼多,男主是要再經歷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才能成為羅伯特啊?
4.7.3紐約大爆炸發生過嗎?最後殺死炸彈客不是被阻止了嗎?
答案:這也許是個bug
影片除了呈現原著最經典的循環,還加入了新的內容——炸彈客,但加入的這個炸彈客卻成了bug(也許我沒看懂,還請大神指點)。影片的主旨是命定悖論(predestination paradox),但時間局貌似又違反了自洽原則,它既履行了歷史(讓男主招募自己)又「改變」了歷史(阻止炸彈客行動)。這是自我矛盾的。影片的核心在於問題2的解釋,從而得出無法改變的宿命論。相對於單線宇宙中的當事者,如果他們「真的阻止」了紐約大爆炸,那麼原來發生大爆炸的軌跡將不復存在,對他們來說就只有問題2中的軌跡③。這樣一來,發生大爆炸的剪報只能是個幌子。否則,就需要平行宇宙的介入,而一旦平行宇宙介入,時間局將失去意義。
以及片頭男主自述,「炸彈客在不斷改變哪一天(紐約大爆炸)」,作為單線宇宙當事者,是不可能知道「改變」時間這個事件的。沒有平行宇宙介入,就只能說是時間局搗鬼了,否則,bug就出現。
最後我們看到,炸彈客在執行「紐約大爆炸」前被殺死,紐約大爆炸被阻止。為了不出現bug,牽強腦補如下:
紐約大爆炸歷史上確實發生過,是炸彈客在臨死前的某個時期已經製造了,洗衣店炸彈客的下一次行動並不是死亡1.1萬人的紐約大爆炸。在殺炸彈客的時候,男主沒有明白這個事實。只有在他殺死炸彈客,成為炸彈客之後,他才明白炸彈客說的「我們是在做正確的事情」這句話的意義,然後去製造了紐約大爆炸。
這個解釋牽強的地方在於,男主退休後是在1975年,紐約大爆炸之前,他找到炸彈客應該沒有利用穿越,他和炸彈客的時間線是相同的。而炸彈客到洗衣店的那天是在1975年3月4日之後(報告中日期),也就是說如果是5號殺死了炸彈客,他還有25天事件去成為炸彈客並製造紐約大爆炸。也可能是未來某年他想通了,成為了炸彈客,又穿越到1975年製造紐約大爆炸。
這樣的話,我們會發現,炸彈客才是明白一切的人,他最後對男主說的話才顯得更有意味(「一切都是羅伯特設計好的」),在這孤獨的宿命中,他能擁有的,只有自己。
對於影片中的這個祖父悖論(爆炸事件被阻止→不會有這些事件的報紙→不會有阻止這些事件的行動→事件不會被阻止),除了平行宇宙和諾維科夫自洽原則,還有第三種解釋:毀滅——任何發生祖父悖論的事件都會導致毀滅。
其他更多相關理論和假說的討論只會離本片更遠,在此不再涉及。有興趣的同學可自行網路:封閉類時曲線,哥德爾宇宙,時序保護猜想……
⑹ 前目的地和原著有什麼差別
其實以前就已經看過這個短篇小說,當時沒在意,今天無意間看的電影居然講得就是這個,這就是緣分啊。。。
ps:變性後的男主有幾分神似小李子啊,哈哈~~
首先,這個電影解決了一個困擾了我很久的問題,在這種講時間特工的故事,到底是怎麼解決每次產生的蝴蝶效應的,電影里提出了一個方法:找一個沒有父母沒有子女的人,即沒有過和未來的人。
現在就先說說故事啊:簡單來講,就是主角是一個時間特工,領導要他拉一個新人入伙,於是就有了酒吧的一幕。一個小夥子講了他從一個小姑娘長大後,遇到一個負心漢,生下孩子,為保住命,變性成男人的故事。小夥子當然對負心漢懷恨在心,於是,吧台老闆(也就是主角)趁勢提出條件,帶他殺負心漢,條件是入伙時間特工。沒想到的是,到了1963年,小夥子竟然發現自己就是那個負心漢,更不可思議的是居然被自己當年的美貌吸引,跟自己打了一炮。。這時候,主角了2年後,把這兩個人的生的孩子抱回了1945年,至此,成功人造了一個沒有過和未來的人!之後,說服了小夥子入伙,自己則回到未來退休了。
故事講到這里,差不多就圓滿了,但是,故事中還出現了一個炸彈人的角色。這是主角的一個死對頭,在主角抱孩子之前,主角先回到70年跟他幹了一架,但是沒打得過。主角擦著鼻血爬起來後發現,已經有個哥們把炸彈拆了,主角順水推舟送他回了92年。之後,主角在培養完小夥子之後退休了,他關閉了時間機器,但是發現時間機器不能自動關閉。主角的退休生活有點無聊,調戲調戲女老闆,抽煙喝酒寫小說,在他寫完自傳小說後,也就是對他一生有了個整體把握後,他推出了炸彈人的老巢。找到炸彈人之後,主角發現炸彈人竟然就是年老後的自己,在這里,就要先開始解密了;
先說主角救的那個燒傷哥們,就是從這里,故事就串起來了。主角當年就是燒傷後才變成現在的樣子的,也就是說主角在這里救的是自己,那麼在燒傷之前,主角是什麼樣子呢,是小夥子,因為在電影最後,主角身上的3道疤就已經說明他跟小夥子是同一個人了。這時候,主角頓悟了,原來自己也被套進了,不過沒關系了,一切為了人類,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嘛,繼續該拉小夥子入伙還拉他入伙。
(對於以上的補充:主角雖然燒傷,但也算成功已經阻止了爆炸,為什麼又回到70跟炸彈人干架,這是對自己毀容的復仇吧。但是,他忽略了電影開頭那句話:已經成功的事 不要做第二遍。但這也是宿命吧)
繼續回到洗衣店裡,主角跟炸彈人對峙,炸彈人想拉主角入伙,擺實事講道理,主角不為所動一槍崩了炸彈人。表面上故事似乎是這樣的,但是沒這么簡單。
年老的主角,也就是炸彈人,他大徹大悟,這一切根本就是被大boss羅伯特擺的局,自己這艹蛋的悲劇一生都是拜他所賜,所以他利用沒有自動銷毀的時光機報復人類。於是,他苦心說服年輕的自己,打破這個循環,咱倆聯手創造美好未來。但年輕的主角,這時是被洗腦了的啊,他為了人民為了檔,一槍斃了老自己,至此主角完成了自己一生的循環,但我們可以看出啊,他在開完槍之後,表情似乎也是有些後悔的,這也為他將來的變態埋下了種子。
最後,為什麼說羅伯特是背後大boss,我們發現他總是在一些關鍵的地方出現,慫恿主角,將一切往他希望的方向引導。比如,在主角猶豫報不報嬰兒的時候,他就不惜穿越出現,推波助瀾。
當然電影嘛,十全十美總是不太現實的,對於主角的記憶力這點就是最大的BUG,你?多喝兩瓶腦白金,提升提升記憶力會屎么??早點認出自己會屎么??當然,電影是用了時間穿越對記憶的損傷來解釋的,我也不好多說什麼。最後,大家有時間有興趣的話可以多看一遍,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的~~
⑺ 一篇羅伯特·海因萊因的小說,內容大概是 1962年,一個女嬰被拋棄在醫院。1983年,21歲的女孩
這篇文章有多個名稱,《你們這幫傻瓜》是原始的名稱,網上轉載時又出現過《IQ80以下看不懂,IQ150以上看了會瘋掉的故事》、《史上最強的科幻小說》等名稱。
1945年,一個女嬰被秘密送到克里夫蘭的一座孤兒院。被起名叫做「珍妮」。珍妮在那裡孤獨、憂郁地成長著,一直不知道她的父母是誰。1963年,她巧遇了一位流浪者,並愛上了他。但是,正當珍妮的境況終於要改觀時,一系列的災難發生了。首先,她懷上了流浪者的孩子,但是流浪者卻不見了,消失得無影無蹤。其次,在復雜的分娩過程中醫生發現,珍妮長有兩套性器官。為了挽救她的生命,醫生不得不使用外科手術改變了她的性別,使「她」變成了「他」。最後,一個神秘的陌生人從產房中綁架了她的嬰兒。
珍妮不僅失去了她的父母和情人,「他」還失去了他唯一的孩子。由於受到這些災難的打擊、社會的排斥以及命運的嘲弄,他變成了一個酒鬼和流浪者。在數年後的1970年,他跌跌撞撞地進入一家名為「大眾之地」的偏僻酒吧。他將他的悲傷故事講給一位年長的酒吧招待聽。這位富有同情心的酒吧招待給流浪者一個機會去報復那位使她懷孕並將她拋棄的陌生人。方法是他加「時間旅行者團隊」。當他倆進入一部時間機器後,酒吧招待把流浪者送回到1963年。在那裡,流浪者奇怪地愛上了一位年輕的父母雙亡的女子,而這女子不久後就有了身孕。
酒吧招待隨後往後駛了9個月,將剛出生的嬰兒從醫院里偷出來並駛回到1945年將嬰兒送進孤兒院。然後,酒吧招待又把已經徹底困惑了的流浪者送回到1985年,以便使他被准時徵募到時間旅行者團隊中。流浪者在1985年加入了時間旅行者團隊,並且成為受人尊敬的年長的一員。最後,他終於要把他的一生集中在一起了——他將自己裝扮成一位酒吧招待,去進行一項最為困難的任務:
一個命運攸關的約會,即,於1970年在「大眾之地」酒吧中會晤某位流浪者。
那麼,現在的問題是:誰是珍妮的母親、父親、祖父、祖母、兒子、女兒、孫女以及孫子?那位女孩、流浪者和酒吧招待都是同一個人。這些佯謬肯定會使你頭暈,特別是當你想解開珍妮的復雜的出身時。
如果我們畫一畫珍妮的家譜圖,我們發現所有的分支像在圓環中,都是彎曲的並且折回到它們自身。我們得出一個叫人大吃一驚的結論,她是她自己的母親和父親!她就是她自身的整個家譜圖!
⑻ 找一個吸引人的短篇小故事!
要演講嗎?呵呵,送上一個 《不哭泣的爸爸的秘密》 爸去世了。 簡單安靜地走了。 有一件事, 我一直都想找個時間問問爸爸, 但直到最後也沒有問出口。 也罷, 雖然什麼時候都可以問, 但只有那件事無法問出口。 就像是去旅行到達賓館的時候 「在大廳的沙發上 好好休息休息吧。」 即使這么打算, 意外地直到回到家 也沒一次坐下來休息過, 類似這樣的感覺。 告別式也結束了, 從客廳的電視里 傳來了笑聲, 在接受了爸爸的死 已成現實的時候, 我為了這 「最後都沒有問出口」的事, 決定跟媽媽談。 那件事就是「爸爸的眼淚」。 爸爸在我的面前 只哭過一次。 而且是近乎於嗚咽的嚎哭…… 我那時候大概 才5歲左右吧。 記得是爸爸的生日或者 是什麼特別的日子…… 我一直想要知道為什麼。 其實並不是 那麼沉重的回憶 只是單純的 「為什麼哭呢?」 這樣懷著輕松的心情想要知道原因, 卻不知為何沒有問。 「你爸爸呢, 是個從不落淚的人呢。」 媽媽在看似「幫我把那個毛巾拿過來。」 這樣很平常的情緒下 突然作出這樣的回答 讓我實在無法理解。 「從來不哭?」 「聽說你爸爸,他從小時候開始 就是個不會流淚的人呢。」 這就更加讓人費解了。 不會哭? 不會流淚么? 「我想小莎 大概也知道 爸爸的雙親 因事故去世了的時候, 他只有5歲。」 「嗯。」 「聽說從那時開始 不管發生什麼事 不知何故就是無法流出眼淚。」 直到前天 一直在一起生活的我 都完全沒有發現這一點。 反而可能 是因為有了那個嚎哭的印象 才沒有發現。 不會流淚…… 而我這樣的 只是因為一些小事 不知要哭多少次,流下多少眼淚。 爸爸他 因為雙親突然去世的悲傷 將一輩子的眼淚 全部都流光了吧。 「那麼,除那次以外 在媽媽的面前 也沒有哭過么?」 「沒有呢。 聽說爸爸在年輕的時候 也曾經一度為自己苦惱過。 雖然會有時傷心有時高興 但就是流不出眼淚。 因此他還找讓人哭的事做, 想盡各種辦法去試著流出眼淚。 看大家一定會感動而哭的 電影之類。 在爺爺的葬禮上 回憶生前之類。 那個時候……噗,真像個傻子。」 「這不是可笑的事啊。為什麼笑啊?」 「他自己把小腳指頭朝向衣櫃角 用力地 去撞之類。」 「都什麼傻事兒啊。」 「哈哈哈。 但是呢,果然 眼淚還是出不來呢。」 眼淚流不出來這種事 雖然看似讓人羨慕, 實際上對人來說卻是很痛苦 很難受的事情。 正因為能流下眼淚 人才能不斷的 從痛苦中被救贖。 但是, 那樣流不出眼淚的人 為什麼會在我的面前那樣地 嚎啕痛哭呢? 「那為什麼 那個時候爸爸哭得那麼厲害呢? 是我的錯覺嗎?」 「你沒有記錯。 那次是,小莎把爸爸弄哭了。」 「是我???」 「爸爸他 自己也被嚇了一跳呢。 那天,是爸爸的生日吧。 因此小莎就手忙腳亂地 幫爸爸揉肩捶背。」 「……然後呢?」 「爸爸他,因為很害羞, 就說『已經可以了。 謝謝你啊,小莎。』」 「嗯。」 「這么一來, 小莎說了一句話。」 「說了什麼?」 「……你說『向我撒嬌也沒關系哦。』」 「真無禮…… 哎?那為什麼又哭了呢?」 「……那句話,原來竟成了爸爸的 『眼淚開關』 這樣子。」 「眼淚的開關?」 「雖然那之前 他自己也不知道是這樣, 爸爸他…… 一直都這樣子 倔強而又振作地生活著 但因為小莎你這句話 而發現了什麼吧。」 「發現了什麼?」 「撒嬌的記憶 在他的人生中只有僅僅兩回而已。」 「只有……兩回?」 「4歲的生日和 5歲的生日。 那之後不久 他的父母因為事故 而去世了,因此 一直在親戚之間被人推來推去…… 沒有被疼愛也沒有機會撒嬌……」 「原來是這樣…… 我想起來了。 爸爸在我的懷中哭著哭著 就這樣睡著了。 然後我也這么睡著了。」 「確實是這樣呢……」 「嗯……就在這兒。 我醒來時就發現 我們躺在這個絨毯上,上面蓋著毛毯…… 啊,媽媽也在毛毯裡面 三人一起睡的。 平時的話媽媽會說 回床上睡。」 「我會那樣做 也只有那一天吧。 因為媽媽我, 明白爸爸因為『撒嬌也沒關系』 小莎的這么一句話 而嚎啕大哭的理由。 而且 也看見了爸爸以前從未出現過的 如此幸福的睡相。」 「如果能讓爸爸, 再多撒撒嬌的話 那該有多好……」 讓爸爸撒嬌。 這樣的想法 以前從未在腦中出現過。 孩子向大人撒嬌是理所當然的事 我經常向爸爸撒嬌。 而爸爸, 人的一生所能積攢下來所有被疼愛的份 他從未使用過就這么走了。 也或許那一天, 可以想成是將一生的份量都用掉了似的, 幸福。 現在爸爸他 在「旅行目的地的賓館沙發」上, 舒適地休息著的吧。 今天我決定 和媽媽一起 蓋著毛毯在絨毯上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