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本民國盜墓史,內幕卷跟秘術卷
孫殿英發生的東陵大盜
⑵ 盜墓神器「洛陽鏟」,到底是何方神聖
「 洛陽鏟」是民國年間洛陽邙山上盜墓賊手中的第一利器,「洛陽鏟」的出現給中原地區,乃至整個中國大部地區的盜墓活動帶來了全新變化,可以理解為是盜墓史上一次革命性的飛躍,對現代考古勘探也產生了重大影響。那麼,「洛陽鏟」神奇之處到底表現在哪裡?一句話,能輕松地把地下土樣完整地取出來!

原來,以邙山地區為代表的中原地區都是深厚的黃土壤,土質純凈,少石塊、瓦礫的干擾,一般熟練的盜墓賊在打探孔時,深3米的探孔,5分鍾一個。邙山上好多地塊,白天看地面上乾乾凈凈的,沒被人翻過,但第二天再來看時,便可能到處是一小堆一小堆的土,像被老鼠打過洞一樣,土塊都是小圓柱形的,有人會覺得見鬼了,就是這么一回事情。所以就是這么一回事。
⑶ 民國盜墓史·內幕卷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民國盜墓史·內幕卷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⑷ 民國盜墓的軍閥
可以參考《民國盜墓史》,作者:倪方六;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定價:70:00元
這是一本斷代盜墓史。
本書所述時間跨度,自1912年(民國元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起,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止,兼涉民國之前的10年(1902—1912年)。這其中,又以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以前的舊中國盜墓活動為主。
全書內容,包括民間盜墓、軍閥盜寶、洋人考古三大塊,對民國期間發生的大家知道和不知道的主要盜墓事件,進行了追蹤調查。
軍閥「挖寶」篇
● 靳雲鶚·新鄭挖寶——挖出的東西如今是國寶
● 黨玉崐·西府挖寶——挖到了一座「地下寶物倉庫」
● 孫殿英·東陵挖寶——中國「泰姬陵」遭劫之真相
● 馬鴻逵·泰安挖寶——挖出唐玄宗的稀罕寶物
● 湯玉麟·慶陵挖寶——僅帝王隨葬哀冊便搞到了方
● 李品仙·壽春挖寶——挖出寶物運藏香港
官民「刨古董」篇
● 縣長盜墓——從遼聖宗陵內盜得一把古劍
● 盜墓救荒——一次盜出古物多件
● 盜明潞王妃墓——從棺材內弄出兩口袋寶物
● 夜盜瑾妃墓——一件稀世寶物砍割份分贓
● 盜明十三陵皇妃墓——從萬貴妃頭上摘下金頂鳳冠
● 民國最大規模盜皇陵運動——「二盜清東陵」的是是非非
● 民國最特殊的盜墓活動——清王爺後代「挖祖墳」
洋人「考古」篇
● 不忘帶走「裹屍布」——英國人斯坦因西域盜寶
● 「美麗的她」:一具千年少女干屍——瑞典人的「探險」發現
● 盜挖了關羽兒媳墓——法國人來華「考古」調查
● 西域版「盜墓筆記」——日本僧人「探險」
● 盜出了轟動中外的學術成果——比利時兩位神父在華「傳教」經歷
● 盜掘集安高句麗古墓葬——日本「考古學之父」在華「考古」活動
● 年挖了座東周王陵——一位加拿大主教在華盜掘記錄
● 最嚴重的「濾坑」事件——日本考古組織對遼代帝陵的破壞
● 兩次「盜骨」事件——日本人的另類「盜寶」
⑸ 盜墓的方法
看《民國盜墓史》;還有淘寶上的《摸金秘籍》,這個不太好找.
一個人很難成功!
⑹ 民國盜墓史的民國盜墓
民國盜墓的五大特徵
民國盜墓,一團亂象。
總結起來,民國盜墓是整個中國盜墓史的一個縮影,亂象之下是一種瘋狂,其嚴重程度可以用「前所未有」來概括,為整個中國盜墓史上罕見現象,具體呈以下五大特徵——
1.總體特徵:「全民盜墓」,參與人數眾多。
從一起又一起盜墓事件來看,盜墓者中既有專業的盜墓賊,又有軍閥、探險家、傳教士、農民工等「客串」的非專業盜墓者;既有普通民眾,如洛陽、長沙一帶有好多盜墓「專業戶」,又有軍閥、官員,如盜清東陵墓的孫殿英、盜斗雞台的黨玉崐、盜遼聖宗陵的林西縣縣長;既有個體零星盜墓,又有群體性規模化盜墓,其中以群體盜墓最嚴重,如壽春盜楚幽王墓、衛輝盜明潞王妃墓、民國三十四年二盜清東陵,都是「大家一起挖」。其中,專業盜墓行為詭異,神通廣大,奇招巧技迭出;非專業盜墓盲目跟風,濫挖亂刨,手段五花八門。可以這樣說:群眾盜墓明目張膽,遍地開花,最為常見;官員盜墓堂而皇之,蒙蔽民眾,最為惡劣;軍閥盜墓無所畏懼,破壞嚴重,影響最大。
2.畸形特徵:洋盜墓賊出現,外籍人士與本土盜墓賊合力助推民國盜墓熱。
如英國探險家斯坦因、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西域盜寶,法國考古學者謝閣蘭在西南挖墓,比利時神父閔宣化、凱爾溫在內蒙古「調查」活動,日本僧人橘瑞超、考古學家濱田耕作等人在西北、東北的「探險」、「考古」。這種外國籍人士如過江之鯽般地來華盜墓,是中國土地上以前和之後的盜墓活動中所沒有過的現象,系畸形盜墓。
3.手段特徵:盜墓手段豐富,技術進步。
為了提高盜墓效率,洛陽當地盜墓賊還發明了一種半圓形瓦鏟,這種鏟子後被命名為「洛陽鏟」,如今仍是一種盜墓利器;長沙盜墓賊則發明了「短柄鋤」。而現代盜墓賊慣用的爆破盜墓技術,也是民國盜墓賊率先使用的,如孫殿英盜清東陵時便使用了炸葯。
4.文物特徵:出土文物數量驚人,呈爆發式增加。
以青銅器為例,據文物圈估計,民國前300年文物的出土量也沒有民國期間30年出土的多。
5.後果特徵:文物流失嚴重,造成的破壞無可挽回。
被盜毀的古墓數量驚人,如洛陽一帶,民國年間約有5萬座古墓被盜,盜走的文物達50多萬件。銷贓方面出現了產業化現象,國際文物走私猖獗,流失嚴重。據保守估計,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達1000多萬件,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盜墓出土,這些珍貴文物現在很難追討回來。

⑺ 古代盜墓賊最常用的工具有哪些
《論語》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的讀者可能立即聯想到洛陽鏟。其實,洛陽鏟在民國盜墓中使用並不普遍,由於當時沒有公開推廣,都是小圈子內熟人相傳,主要局限於河南洛陽一帶的盜墓圈。而在其它地方,特別是地質粘硬,從《民國盜墓史》前面所述的各種盜墓事件中,大家也應該可以看出盜墓工具的多樣性,盜墓賊一般是什麼工具利索就用什麼,鑿、鍬、钁、鏟、斧、鎬、鐓、鏃、錐、鐮、鋤、刀、竹簽、竹筐、木杠、粗麻繩·····這些人類常用的生產、生活類工具,都可能成為盜墓者的作案工具。
民國時期,比較有特點的盜墓工具有三樣:一、鐵釺;二、洛陽鏟;三:短柄鋤。這些工具都是探查地下秘葬古墓的利器,可以說是民國盜墓賊手裡的絕器。其中,洛陽鏟為北派(北方)盜墓賊發明;短柄鋤則是南派(南方)盜墓賊的創意。最簡單最傳統的探墓利器--鐵釺。
明代盜墓用鐵錐,絕在一個「嗅」字
鐵釺,是中國最簡單、最傳統。歷史也最悠久的盜墓工具,在洛陽鏟出現以前,它是盜墓的一大秘器,廣為中國盜墓賊使用,且不限地域、時空。民國時,包括洛陽地區在內的盜墓賊,探查地下古墓時,使用的都是這種工具。一名曾經的盜墓賊,證實了這種事。
砂、石較多丘陵山區,並不用洛陽鏟。
⑻ 請大家推薦幾本有關盜墓和文物鑒定的書(小說除外)。
不知道你要看的是哪方面的~~
那志良的《中國古玉圖釋》 他是台北故宮的~~~這本書我只買到個盜版。。。。介紹的很全~~
書畫的,看看楊仁愷的 他編了個《中國書畫》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呵呵我們的課本~這個有一系列,包括中國青銅、中國建築、中國陶瓷等當然只是輔助性的書籍,真正鑒定還是需要實際的東西~~~
《金石索》也不錯~~~
古籍出版社出的期刊啦
你也可以查查資料 像吳湖帆 徐邦達 傅喜年 薛永年 啟功 謝稚柳都是鑒定大家~~~都寫些東西的~~~
像某些大家的書畫集子啦 有些,最好別買現在出版的,買早點出版的,現在出版的很多裡面都有假的,有的人為把東西賣了,出個書,給你證明他東西是真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國歷代書畫鑒別文集》《真贗書畫對比對比圖錄》挺好 故宮還出了一套集子,名字一是想不起來了,很好,就是很貴!!!
這是別人的帖子 也給你發下 畢竟我個人能力有限哈~~很多我也沒有看過,自己選擇
書畫:《中國繪畫賞析》天津大學出版社,2006.5.1
《故宮珍藏書畫精粹》北京出版社,2005.5.1
《中國書畫鑒定基礎》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6.1
《中國書畫》楊仁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陶瓷:《中國陶瓷》馮先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中國古陶瓷鑒賞與收藏》,張寧、楊俊艷,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5.1.1
《中華青花瓷》人民出版社,2003.4.1
《中國古陶瓷珍賞》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9.1
《元代瓷器》:葉佩蘭著,九洲圖書出版社,1998年出版。
《明清瓷器鑒定》:耿寶昌著,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出版。
《青花瓷器鑒定》:張浦生著,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出版。
《中國古陶瓷鑒定基礎》陳德富著,華齡出版社,2006.1.1
《古代民窯陶瓷》華齡出版社,2005.4.1
玉器:〈中國玉器〉方澤著,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10.1
《中國玉文化玉學論叢》,楊伯達。
《玉器鑒賞與評估》 主編,趙永魁。
《中國出土玉器全集》 最近出的一套玉器全集,售價4980元~ 可以去圖書館看看有沒有。
《中國玉器全集》,楊伯達
其他:《茶壺珍藏》遼寧畫報出版社,2007.7.1
《古玩鑒定與辯偽》學苑出版社,2001.7.1
《古玩收藏基礎知識100問》主編:史樹青,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6.1.1
《中國近現代書畫真偽鑒別》大象出版社去年出的一套書,楊新的主編,好書~!
《商周青銅器》北京文物鑒賞委員會編,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05.4.1
《明清彩瓷》北京文物鑒賞委員會編,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05.4.1
《中國歷代錢幣叢書:中國古錢大集》華光普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8.1
〈中國青銅器真偽識別〉遼寧人民出版社,2004.1.1
〈中國漆器精華〉福建美術出版社,2003.7.1
〈中國紫砂壺鑒賞〉藍天出版社,2003.1.1
〈鑒識鼻煙壺〉福建美術出版社,2002.6.1
〈竹牙木雕:中國民間收藏精編叢書〉,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4.1
〈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李松,賀西林著,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1.1
⑼ 盜墓筆記中的蓮花箭頭和墓室中的粽子是什麼啊
蓮花箭是帶毒的,會使中箭處長白毛。關於其描寫請看盜墓筆記第二卷。
粽子是指墓里保存的比較完好,沒有腐爛的屍體,摸到大粽子就是碰上麻煩了,指僵屍、惡鬼之類不幹凈的東西。 盜墓者中流傳的暗語,就象山裡的土匪之間談話也不能直接說自己殺人放火,都有一套黑話切口。
粽子:會動的有害屍體。
1. 大粽子:厲害的僵屍、惡鬼之類的東西。
2.老粽子:可發生屍變的不好對付的僵屍。
3.干粽子:是指墓里的屍體爛得只剩下一堆白骨了。
4.肉粽子:是指屍體身上值錢的東西多。
5.血粽子:血屍墓中的粽子,最厲害。
《盜墓筆記》系列是南派三叔的代表作,其堪稱近年來中國出版界的神作,長期占據國內各大圖書銷售排行榜榜首,獲得百萬讀者狂熱追捧,盛贊不斷。南派三叔憑此作名滿天下,躋身中國超級暢銷書作家行列。《盜墓筆記》系列創造了出版界的一個神話,與《鬼吹燈》共同開啟了中國通俗小說界的「盜墓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