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雨中的貓》英語全文。最好有比較准確的中文翻譯
Cat in the Rain(雨中的貓)-------- Ernest Hemingway
There were only two Americans stopping at the hotel. They did not know any of the people they passed on the stairs on their way to and from their room. Their room was on the second floor facing the sea. It also faced the public garden and the war monument. There were big palms and green benches in the public garden. In the good weather there was always an artist with his easel. Artists liked the way the palms grew and the bright colors of the hotels facing the gardens and the sea. Italians came from a long way off to look up at the war monument. It was made of bronze and glistened in the rain. It was raining. The rain dripped from the palm trees. Water stood in pools on the gravel paths. The sea broke in a long line in the rain and slipped back down the beach to come up and break again in a long line in the rain. The motor cars were gone from the square by the war monument. Across the square in the doorway of the cafe a waiter stood looking out at the empty square.
呆在旅館里的只有兩個美國人。他們進出房間時,在樓梯上碰見的人,一個也不認識。他們的房間在二樓,面對著海,也面對著公園和戰爭紀念碑。公園里有棕櫚樹和綠長凳。天好時總有個藝術家帶著畫架來。藝術家們喜歡棕櫚樹的長勢和面向公園與海的旅館的明快的色彩。義大利人老遠地跑來看那戰爭紀念碑。碑是用銅做的,在雨中閃閃發亮。天正下著雨。雨水從棕櫚樹上滴下來。礫石路上積水成池。海水在雨中突然變成一條長線,從沙灘下去又湧上來,在雨中又化成一條長線。汽車從戰爭紀念碑邊上的廣場開過去廣場對面的咖啡店門口站著一個侍者,他正望著外面空盪盪的廣場。
The American wife stood at the window looking out. Outside right under their window a cat was crouched under one of the dripping green tables. The cat was trying to make herself so compact that she would not be dripped on.
'I'm going down and get that kitty,' the American wife said. 'I'll do it,' her husband offered from the bed
No, I'll get it. The poor kitty out trying to keep dry under a table.
The husband went on reading, lying propped up with the two pillows at the foot of the bed.
美國人的妻子站在窗口向外看。他們窗口下面剛好有一隻貓蜷伏在一張滴水的綠桌子底下,盡力把自己圍的嚴攤實實的,好不給雨淋著。
「我要下去抓那隻小貓」美國人的妻子說。
「我去」她丈夫在床上說。
「不,我去。可憐的小貓想在桌子底下躲雨呢。」
她丈夫繼續躺著看書,用兩個枕頭在床頭撐著。
'Don't get wet,' he said.
The wife went downstairs and the hotel owner stood up and bowed to her as she passed the office. His desk was at the far end of the office. He was an old man and very tall.
'Il piove,' the wife said. She liked the hotel-keeper.
'Si, si, Signora, brutto tempo. It is very bad weather.'
「別淋濕了。」
他妻子下樓去。她走過櫃台時,旅館的老闆向她點頭哈腰。他的辦公桌在櫃台遠遠的一邊,他是個老頭,個子挺高。
「下雨了!」美國人的妻子說。她喜歡旅館的老闆。
「是的,是的,太太。天氣太壞了,太壞了。」
He stood behind his desk in the far end of the dim room. The wife liked him. She liked the deadly serious way he received any complaints. She liked his dignity. She liked the way he wanted to serve her. She liked the way he felt about being a hotel- keeper. She liked his old, heavy face and big hands.
他站在那陰暗的房間里遠遠的一邊的辦公桌後面。美國人的妻子喜歡他.她喜歡他那種任勞任怨的死板的嚴肅態度。她喜歡他舉止端莊。她喜歡他那樂於為她效勞的模樣。她喜歡他那當老闆的自以為是的神態。她喜歡他那蒼老而厚實的臉孔和一雙大手。
Liking him she opened the door and looked out. It was raining harder. A man in a rubber cape was crossing the empty square to the cafe. The cat would be around to the right. Perhaps she could go along under the eaves. As she behind her. It was the maid who looked after their room.
她和他一樣開門往外看,雨下得更大了。一個穿著橡膠披風的男人正穿過空盪盪的廣場到咖啡店去。貓繞到了右邊。也許她能沿著屋檐下面走過去.當她站在門口時,有人從後面給她打開了一把傘。這是照料他們房間的女侍者。
'You must not get wet,' she smiled, speaking Italian. Of course, the hotel-keeper had sent her.
With the maid holding the umbrella over her, she walked along the gravel path until she was under their window. The table was there, washed bright green in the rain, but the cat was gone. She was suddenly disappointed. The maid looked up at her.
'Ha perto qualque cosa, Signora?'
'There was a cat,' said the American girl.
'A cat?'
'Si, il gatto.'
'A cat?' the maid laughed. 'A cat in the rain?'
'Yea,' she said, 'under the table.' Then, 'Oh, I wanted it so much. I wanted a kitty.'
When she talked English the maid's face tightened. 'Come, Signora,' she said. "We must get back inside. You will be wet.'
'I suppose so,' said the American girl.
They went back along the gravel path and passed in the door. The maid stayed outside to close the umbrella.
「您千萬別搞潮了。」她微笑著,講的是義大利語。不用說,是老闆派她來的。
女侍者給她打著傘,她沿著礫石路走到他們窗子下面。桌子在那裡給雨水沖洗得綠閃閃的,可是貓不見了。她突然很失望。女侍者望著她。
「找什麼,太太?」
「剛才有隻貓。」美國婦女說。
「貓?」
「是的,它跑了。」
「貓?」女侍者笑了,「雨中的貓?」
「不錯。」她說,「在桌子底下。」有說:「啊,我太想要它了。我要只小貓。」
她說英語時,女侍者綳著臉。
「來吧,太太」她說:「我們該進去了,否則你要淋濕的。」
「我想也是」,美國婦女說。
她們順著礫石路往回走,進了門,女侍者在門外合了傘。
As the American girl passed the office, the padrone bowed from his desk. Something felt very small and tight inside the girl. The padrone made her feel very small and at the same time really important. She had a momentary feeling of being of supreme importance. She went on up the stairs. She opened the door of the room. George was on the bed, reading.
美國婦女走過櫃台時,老闆從辦公桌後面向她點頭哈腰,她內心感到這是小事,也是麻煩事。老闆使她覺得這事雖小,卻也是挺要緊的。她一時感到這太重要了。她走上樓梯,開了放門。喬治正在床上看書。
'Did you get the cat?' he asked, putting the book down. 'It was gone.'
"Wonder where it went to,' he said, resting his eyes from reading. She sat down on the bed.'I wanted it so much,' she said. 'I don't know why I wanted it so much. I wanted that poor kitty. It isn't any fun to be a poor kitty out in the rain.'
George was reading again.
「抓到貓了嗎?」他放下書問。
「跑了。」
「奇怪,往哪兒跑了?」他目光從書上移開說。
她坐在床上。
「我太想要它了,」她說,「我搞不清干嗎這么想要它。我要那隻可憐的小貓。讓一隻可憐的小貓在雨中淋著可不是好玩的。」
喬治又在看書。
She went over and sat in front of the mirror of the dressing table looking at herself with the handglass. She studied her profile, first one side and then the other. Then she studied the back of her head and her neck.
'Don't you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if I let my hair grow out?' she asked, looking at her profile again. George looked up and saw the back of her neck clipped close like a boy's.
'I like it the way it is.'
'I get so tired of it,' she said. 'I get so tired of looking like a boy.'
George shifted his position in the bed. He hadn't looked away from her since she stared to speak.
'You look pretty darn nice,' he said.
She laid the mirror down on the dresser and went over to the window and looked out. It was getting dark.
'I want to pull my hair back tight and smooth and make a big knot at the back that I can feel,' she said. ' I want to have a kitty to sit on my lap and purr when I stroke her.'
她走過去,坐在梳妝台前面,用手鏡照著自己,端詳著側面。先看一邊,再看一邊,然後細看頭部和脖子後面。
「要是讓頭發長出來,你說好不好?」她問他,又看著側面。
喬治抬起頭來,看見她脖子後面剪得短短的象個男孩。
「我喜歡這個樣。」
「這個樣!我可煩死了。」她說,「象個男孩,我可煩死了。」
喬治在床上挪挪位置。她開始講話以來,他目光一直不離她。
「你看起來美極了。」他說。
她把鏡子放在梳妝台上,走到窗口往外看。天漸漸黑了。
「我要把頭發往後梳,又緊又滑,在後面打個大結子,我能感覺到。」她說,「我要只貓坐在我懷里,我摸摸它,它就嗚嗚的叫。」
'Yeah?' George said from the bed.
'And I want to eat at a table with my own silver and I want candles. And I want it to be spring and I want to brush my hair out in front of a mirror and I want a kitty and I want some new clothes.'
0'Oh, shut up and get something to read,' George said. He was reading again.
「是嗎?」喬治在床頭版頭上說。
「我要用自己的銀器吃飯,我要蠟燭,我要把它點燃,我要在鏡子前面捋頭發,我要一隻小貓,我要幾件新衣裳。」
「噢,別說了!找點書看看吧。」喬治說,他又在看書。
His wife was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It was quite dark now and still raining in the palm trees.
'Anyway, I want a cat,' she said, 'I want a cat. I want a cat now. If I can't have long hair or any fun I can have a cat.'
George was not listening. He was reading his book. His wife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where the light had come on in the square.
Someone knocked at the door.
他的妻子正望著窗外。天很黑了。雨水仍打在棕櫚樹上。
「不管怎麼說,我要一隻貓。」她說,「我要一隻貓。現在我要一隻貓,如果我不能有有長頭發或什麼好玩的,我能有隻貓也好。」
喬治沒聽到,他看他的書。他妻子望著窗外。廣場上的燈開始亮起來。
有人敲門
'Avanti,' George said. He looked up from his book.
In the doorway stood the maid. She held a big tortoise-shell cat pressed tight against her and swung down against her body.
'Excuse me,' she said, 'the padrone asked me to bring this for the Signora.'
「進來,」喬治說,他放下書本,抬起頭來。
門口站著女侍者。她貼身緊抱著一隻龜紋的大花貓。貓從她身上跳下來。「對不起,」她說,「老闆叫我把這只貓送給太太」
——————————
㈡ 英美文學畢業論文題目 要求:不能寫大家都寫爛的小說。最好是英文短篇小說。只要一個題目,角度新穎些許
皇帝的新衣
快樂王子
賣火柴的小女孩
競選市長
小王子
㈢ 大家誰有關於海明威的短篇小說雨中的貓的參考文獻所在網址嗎謝謝!
《雨中的貓》中人物的二元對立關系
葛倫鴻
《雨中的貓》發表於一九二三年,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一部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小說情節簡單,語言平實?洗練,由第三人稱敘事者展開敘述。敘述者對故事中人物之間的深層關系未加任何交待和評論,在敘事過程中也很少使用任何形容詞,因此給讀者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解讀該故事留下了極大的空間和可能性,極好地體現了海明威一貫的簡約的敘事風格和小說創作的冰山原則。
《雨中的貓》講的是一對年輕的美國夫婦生活中特定的一天中發生的事情。這對夫婦在義大利度假或旅遊,住在一家飯店二層樓的一套房間里。一個雨天的下午,妻子從房間的窗子向外眺望的時候,發現有一隻貓正躲在樓下花園里的一張桌子底下避雨。她忽然產生想要一隻貓,想把這只貓抱回房間的沖動,於是說她要下樓去把這只貓抱回房間來。她的丈夫此時正躺在床上看書,聽到妻子要下樓去抱雨中的貓,嘴裡說著願代妻子去,人卻躺在床上未動。妻子便自己下樓去抱那隻貓。途中經過旅店老闆的辦公室,老闆禮貌地起身向她鞠躬致禮,並隨聲附和她對雨天的抱怨。雨下得更大了,正當這位妻子站在飯店門口判斷那隻貓所在的位置,考慮如何穿過雨中的院子去找那隻貓的時候,給他們打掃房間的女侍從她身後給她撐起了一把傘。女侍為她撐著傘,陪著她一起來到那張桌子旁,卻發現那隻貓已經不在了。
這位妻子在失望中回到房間里,但是她想要只貓的願望卻愈發強烈了。她的丈夫依然躺在床上看書,她坐在梳妝台的鏡子前,一邊從鏡子里看著自己,一邊自言自語,抑或是向她的丈夫訴說她的願望。此時她不僅想要一隻可以任由她撫摩的貓,還想要很多她現實生活中沒有的東西,比如,她想把她的短發留長,然後在腦後梳成一個發髻;她想有一套銀制餐具,想在吃飯的時候點上蠟燭,等等。但是她的丈夫卻讓她閉嘴,讓她找點兒什麼讀讀,隨後又自顧自讀他的書去了。窗外,雨還在下著,就在妻子望著窗外黑下來的天和院子里亮起來的路燈的時候,有人輕拍房門。來人是那位女侍,她抱著一隻大花貓,說,這是旅店老闆讓她送給這位妻子的。
我們可以簡單地將故事的情節概括為:那位妻子想要旅館院子里的那隻貓,但是她的願望未能實現,因為那隻貓不見了。在故事的結尾,事情似乎出現轉機,因為旅店的老闆讓女侍給她送來了一隻貓。從表面上看,故事的情節與它所要傳達的深層的?更重要的信息並沒有什麼直接關系,但是多數讀者都不難從中解讀出故事所傳達的有關夫妻關系或者有關女性地位和處境,甚至是命運的主題。那麼是什麼在幫助讀者解讀和挖掘這個故事的深層含義呢?
筆者認為,雖然《雨中的貓》的故事情節主要圍繞那對年輕的美國夫婦展開,但是故事中的另外兩個看似次要的人物,旅店老闆和女侍,也各自在小說的敘事結構中發揮著他們不可替代的作用,沒有他們,故事的敘事效果就會大不一樣,讀者對小說主題的解讀也會因此而有所不同。本文就圍繞小說人物的結構性功能展開議論。
按照結構主義理論家格雷馬斯對敘事文本進行句法學分析的理論和方法,每一個敘事文本可以被視為一個由主體 (subject)? 客體 (object)?傳送者(sender)?接收者(receiver)?協助者(helper)和反對者(opponent)這六個角色(actant,不同於從心理角度界定的「角色」,指由具體行為界定的功能性單位)構成的類似句子的結構。這六個角色又可以構成三組二元對立(binary op-position)的結構,即:主體和客體,傳送者和接受者,協助者和反對者。任何一個敘事結構中都包含著將一種物體或價值由一個角色傳送給另一個角色的過程和相關的敘述①。將這一物體或價值由一個角色傳送給另一個角色即是該敘事結構所描述的事件或人物的行為。於是敘事結構中第一組二元對立關系中的主體就是該事件中追求某種目的的人物,而客體則是被主體追求的目的(一種物體或價值);第二組二元對立結構中的傳送者指以直接或者間接方式促成主體實現所追求的目的的人或一種力量,接受者則指客體(或對象)的獲得者,它與敘事結構的主體往往是同一個人;第三組二元對立結構中的協助者是主體實現他所追求的目的的助手,而反對者則是主體實現目標追求的敵對勢力,這兩者均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被人格化的一種力量。
英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戴維·洛奇曾在他的「現實主義文本的分析與闡釋:海明威的《雨中的貓》」②一文中依據格雷馬斯的結構主義敘事學理論和方法分析了「雨中的貓」中人物之間的二元對立關系即由此而獲得的敘事效果,指出小說中那位妻子為敘事結構的主體,貓為客體;旅店老闆和女侍為小說敘事的句法結構中的協助者;而那位丈夫,因為對他妻子的需求和願望無動於衷,甚至加以阻止,則扮演了反對者的角色。
小說情節的設置和發展圍繞著那位妻子找貓這一故事主線展開,這四個人物之間也在不斷組合和變換成新的二元對立關系,先後共組成了六對二元對立關系。首先是丈夫和妻子之間的二元對立關系,妻子想要那隻貓,丈夫無動於衷;妻子未能找到,因此也未能得到那隻貓,由想要一隻貓又想到想要她生活中還沒有的其他一些東西,她向丈夫訴說,卻又未能得到丈夫的支持和同情,而是被告知「閉嘴」。顯然,在敘事結構的主體那位妻子爭取實現她所追求的目標過程中,她的丈夫扮演了一個反對者的角色,他與他的妻子之間的關系是主體與反對者的關系。於是那位妻子自己下樓去找那隻貓,途中旅店的女侍,顯然是受到旅店老闆的指示,給她送來?並為她撐起了一把傘,使她免遭雨淋,因此女侍在那位妻子爭取得到那隻貓的過程中扮演了一個協助者的角色,她與那位妻子的關系是主體與協助者的關系。在小說的結尾,女侍顯然又是受到飯店老闆的指示,給那位妻子送來了一隻貓,雖然這只貓不一定就是妻子看到的在雨中的那隻貓。這一次,女侍扮演了傳送者的角色,她幫助那位妻子實現了她所追求的目標,而那位妻子在那一刻則扮演了接受者的角色,她們之間又形成了接受者和傳送者的關系。而此時,那位丈夫依然躺在床上看他的書,於是女侍和那位丈夫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他們之間也因此形成了協助者和反對者之間的二元對立關系。
筆者認為,小說中最耐人尋味的是那位妻子和旅店老闆之間的關系。旅店老闆自始至終沒有與那位妻子發生什麼實質性的直接接觸,也沒有親自為那位妻子做過任何事情,但是,正是他兩次讓女侍幫助了那位妻子,因此他與那位妻子之間也就形成了敘事結構中主體與協助者的二元關系。不僅如此,小說里有一段對那位妻子在下樓途中看到旅店老闆的時候所產生的心理活動的描述,正是這一段描述使從未謀面的旅店老闆與那位丈夫之間也發生了一種二元對立關系。對那位妻子在下樓去找那隻貓的時候途經旅店老闆的辦公室?看見那位老闆坐在他的辦公桌後?與他稍作寒暄時所產生的心理活動,小說作者是這樣描寫的:
那位妻子朝樓下走去。她路過飯店老闆的辦公室,老闆站起來向她鞠躬。他的辦公桌在辦公室的盡里頭。老闆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個子很高。
「下雨了」,這位妻子說,她喜歡這位老闆。
「是啊,是啊,太太,天氣不好。」
他站在房間盡頭的辦公桌後面,房間里的光線很暗。那位妻子喜歡他,她喜歡他特別認真地對待顧客抱怨的態度,她喜歡他沉穩威嚴的風度,她喜歡他期待為她服務的樣子,她喜歡他作為飯店老闆的自我感覺,她喜歡他那蒼老的面龐和那雙大手。③
當這位妻子與女侍從院子里空手而歸,向她自己的房間走去的時候,她再次路過了旅店老闆的辦公室,老闆也再次起身向她鞠躬,這時這位妻子:
感到自己十分渺小而無助,心頭憋悶,飯店老闆使她感到自己的既渺小又被人看重。有一刻,她感到自己的確很有面子。
小說中對這位妻子心理活動的這段描述顯然至關重要,聰明的讀者不難看出這位妻子之所以喜歡這位旅店老闆恰恰是因為這位老闆與她的丈夫完全不同。她的丈夫年輕,而這位老闆是一位上了年紀的人;她的丈夫對她的需求和願望無動於衷,只管自顧自地看書,而旅店老闆雖為陌生人卻能洞察她的心理,並細致入微地替她著想,為她服務。因此盡管旅店老闆站在他辦公室的盡頭而且房間里的光線很暗,這位妻子卻偏偏注意到了老闆的那雙大手和他沉穩?威嚴?認真的表情和態度。生平第一次受到別人如此悉心的關照,她感到了作為一個女人,她在男人眼裡是柔弱無助同時又是舉足重要的。事實上,此時小說作者從這位妻子的視角對旅店老闆加以的描述正是這位妻子潛意識里理想丈夫的形象在老闆身上的投射,如果不是因為她感覺到了丈夫對她的輕視和冷落,如果不是感到自己孤獨和無助,很可能她注意到的不是旅店老闆的那雙大手和他威嚴認真的表情與態度,而是別的什麼東西。如果此時小說的敘事從其中另一個人物的視角展開,這個人物眼中的旅店老闆很可能與這位妻子眼中的老闆完全兩樣,他可能根本沒有一雙大手。至此,這位旅店老闆和那位丈夫之間也就構成了小說敘事過程中的又一對二元對立關系,他們二人之中的前者是故事主體實現她所追求的目標的過程中的協助者,後者則是反對者;前者很可能是那位妻子心目中的理想丈夫,後者則是一位粗心大意?甚至有些自我中心?因此使妻子感到無助和失望的丈夫。
在《雨中的貓》里,小說的主要人物顯然是那對美國夫婦,然而旅店老闆和女侍雖為配角卻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一方面,旅店老闆不能被女侍取而代之,他不能親自給那位妻子送去傘和貓,否則他就不是在以他老闆的身份與那位妻子打交道了,而很可能被理解為一個乘人之危?勾引女性的小人,因此也就會失去與那位丈夫構成二元對立關系的可能。同樣, 女侍這一角色的存在也就成為必然,她一方面起到幫助老闆在實施服務同時遵守他的職業規范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起到如英國著名文學批評家戴維·洛奇指出的,提醒那位妻子她的顧客身份的作用,使那位妻子避免與旅店老闆產生和發展任何超越店主與顧客關系的關系。可見,發現小說人物之間的二元對立關系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物之間的真正矛盾以及故事女主人公想要一隻貓的表象之下的真實心理訴求。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運用結構主義有關敘事學的理論和方法對小說敘事結構進行分析的意義。雖然結構主義批評的理論和方法早已被後結構主義或解構主義批評所取代,但是它對於我們細讀文本,對於幫助我們解決在解讀文本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發現人物之間的深層關系,發掘文本的深層意義,避免誤讀,仍然是十分有益的。
(責任編輯:水涓)
① 參見Selden, Raman et al,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4th edition)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年)74-75。
② 參見張中載等編:《二十世紀西方文論選讀》,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第192頁-第193頁。
③ 本人引用小說文本的譯文均為本文作者自譯。小說原文參見鄧敘新編選《英語文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33頁。
㈣ 美國短篇小說精粹50篇有哪五十篇

㈤ 有沒有海明威的短篇小說雨中貓的評論
《雨中的貓》創作於1923年,是海明威早期優秀的短篇小說之一。故事非常簡潔,女主人公(年輕的美國妻子)欲圖救一隻雨中的貓卻無功而返,回到旅店房間向丈夫抱怨,正在這時,丈夫看見店主派侍女送來了一隻大花貓。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雨中的貓》是為數不多反映女性意識的短篇小說。故事情節簡單,語言簡練、睿達,採用第三人稱敘述在這篇小說中,女主人公沒有姓名,作者在不同的情境中,卻給了她不同的稱謂。從稱謂的角度來分析作品在男權社會中女主人公主女性主體意識的渴望和覺醒。它完美地體現了海明威簡約的敘事風格和含蓄的文體特徵。
小說在敘述過程中出現的這兩個主要人物,始終沒有具體的姓名,只知道他們是一對美國夫妻,這種非具體化的人物顯現,也就更加增強了藝術形象的抽象意義。那麼,人物存在的具體環境是個什麼樣子呢?海明威的安排也是匠心獨運的,小說指明的只是在義大利,也沒有出現任何具體的地點,比如說義大利那麼多的名勝古跡,遊人如織的地方。這一環境也是被符號化、抽象化了的:海邊、棕櫚樹、紀念碑,構成了自然與歷史的聚合,一個人類活動的基本場所。那個生活的小片段就這樣展開來。
美國妻子看到窗外「雨中的貓」,產生了一系列強烈願望:想要保護它,或者擁有它,或者喜愛它,或者可憐它,或者以它寄託自己什麼不可言狀的情緒……總之,這只貓的命運和它所處的境地使她產生一種很深刻的共鳴。從小說中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個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她溫柔賢惠、小鳥依人、聽丈夫的話,可是丈夫對她的態度卻是男子中心觀念支配下的無動於衷。丈夫需要她時,她是存在的;而丈夫不需要她時,她對丈夫來說只是一個「存在之物」。她沒有自己的事情,她梳著丈夫喜歡的發型,她感到自己像那隻貓一樣楚楚可憐,於是對它生出一種難以言狀的同情,從深層意義上說,應該是同病相憐。她力圖幫助那隻貓擺脫被動與恐懼的處境。女主人公的動機起碼有兩點:一是自戀與自慰,她保護了貓,也就是意識上的自我保護。她通過「救貓」的行為(情感的投射作用),實現了自救。二是自我力量的顯示,她渴望通過保護這只貓來證明自己的作用——她可以決定另外一個事物的力量,這是一種英雄主義的感受。她渴望改變自己的處境,改變外表,改變發型,改變自己的地位,改變她與丈夫在家庭中的關系。總之,她要更新自我。
但這改變是困難的。她冒雨出去尋找那隻貓,可是貓不見了,於是悵然而歸,她沒有得到她想要的那隻貓。貓或許還在雨中遊走,貓的處境沒有任何改變,她的所有努力就這么在無形中化為烏有。一隻消失在雨中的貓引發和調動了這個女人所有的自我想像、自我表現、自我改變、自我創造的生命潛能。從一隻貓想到改變自己,顛覆她面前的生活狀態:她告訴丈夫她想把頭發留長梳一個自己可以摸得著的發髻,但是丈夫喜歡她,就是「喜歡現在的樣子」,根本不需要什麼改變。她的語氣也有起初的探詢——「你不以為我留起頭發來是一個好主意嗎?」變成後來一系列的主體意識強烈的祈使句——「我想要……」,文本中接連出現了十一個「想要」,表達了妻子強烈的情感願望和心理訴求,她想要改變發型,她想要一隻貓,她想要燭光晚餐,她想要許多新衣服,想要……而這些都是她丈夫不曾滿足她而又不會立即滿足她的。丈夫對她的這些願望做出的反應卻是「閉嘴」。丈夫用他的霸權地位來規定妻子的行為。妻子最終也沒有「改變」成功,她在家庭中仍然是丈夫的附屬品,她仍然沒有真正自由的權利,仍然受制於丈夫,她的話語在男性的話語霸權下也顯得蒼白無力。
但妻子畢竟試圖改變過,這種改變的動因源於一隻雨中的貓,還因為尋找貓的過程中遇到了旅館的老闆。她走出房間後看到了旅館的老闆,這個義大利老人站在辦公桌後向她鞠躬,他讓人給她送傘。他表現出了一種尊重、一種關切,這讓妻子感受到了自我,讓她有了一種「被重視」的感覺:「旅館老闆讓她感到一種淡淡的同時又很重要的感覺。」這是她在家中與丈夫相處時所感受不到的。因此,她喜歡這種感覺,於是她就喜歡他:
……女士喜歡這個店主。她喜歡他接受任何怨言時那種嚴肅的風度;她喜歡他的服務禮節;她喜歡他那種良好的職業自豪感。她喜歡他那久經滄桑的臉龐和大手。 她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丈夫對她的態度,讓她在潛意識里有一種背叛的沖動。尤其是當她遇到了尊重她、體貼她的這個旅館老闆——一個成熟男性的文化符號,女人的自我意識就暫時得到了回歸或建立。最終,還是旅館老闆給她送來了貓。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局,女主人公心中欲求的貓出現了,但小說特別地強調了女僕懷中抱的是「一隻龜殼花紋的大貓」,是不是先前那一隻「雨中的貓」?就成了一個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