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走向成熟的標志的代表著作有哪些
成書於元末明初的《三國志演義》、《水滸傳》和成書於明嘉靖年間的《西版游記》,是中國古典權長篇小說走向成熟的標志。由它們的帶動,從嘉靖到明末,更是出現了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創作的空前繁榮,特別是出現了由文人作家獨立創作、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長篇世情小說《金瓶梅》,對以往創作依附於歷史或神怪題材來說,是一大突破,也是中國長篇小說的一個新發展。短篇小說中大量文人創作的擬話本的產生,從題材到藝術風格,也是對僅供講唱的話本的一個新進步。
『貳』 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已達成熟階段的是
唐代傳奇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古典小說的成熟。
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歷程
中國古代小說,經過漫長的道路,直到唐代才真正地具備了小說要素。
1.先秦兩漢——古代小說的萌芽時期。這一時期的神話、寓言、史傳、「野史」傳說、宗教故事等都孕育著小說的藝術因素,為小說的形成准備了條件,同時也露出小說童年時期形成志人志怪兩大類的端倪。
神話: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誇父逐日》等。神話有簡單的故事情節和有一定個性的人物形象,這正是萌芽時期的小說藝術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種短小精悍而又富於諷刺力量的文學樣式,其特點是通過假託的故事,說明一個抽象的道理。先秦寓言,它敢於干預生活,有助於中國古代小說現實主義傳統的形成,它的諷刺藝術,直接為後世小說繼承和借鑒。後世的諷刺小說的小說中的諷刺藝術,無不受到寓言的積極影響;它是最早的敘事文學之一,又開創了自覺地虛構故事的先河,在敘事、寫人、擬人、狀物、誇張等多方面的藝術經驗,為小說家所汲取。
《史記》開創了我國紀傳體史學,它改變了以往以編年體或國別體記敘史事的傳統,以人物為中心,通過人物的歷史性的活動來說明歷史。就對小說的影響而論,除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外,還在於曲折細致地描寫妙趣橫生的故事場面,惟妙惟肖地表現人物的身份、性格。故事生動、人物逼真,富於戲劇性和小說意味,不僅為後來的小說提供了豐富的題材,更重要的是為小說文體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編寫故事情節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經驗。
中國古代小說與宗教迷信傳說的關系十分密切,可以說它們結下了不解之緣,以致形成了古小說中語怪與紀異兩大類別。先秦時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現為巫教。
2.魏晉南北朝——古代小說的童年期。此時出現了「志人」「志怪」小說,合稱筆記小說。這一時期,我國小說初具規模,劉義慶《世說新語》(志人)干寶《搜神記》(志怪),這些小說在藝術上還不夠成熟,只是「粗陳梗概」:描寫人物不能寫出一個完整的形象,所寫故事,大多是實錄性質,缺乏藝術上的虛構,作者們只是搜奇記軼,而不是有意識地進行小說創作,但它對後世小說戲劇的影響是巨大的。
3.唐代——古代小說的成熟期。唐代出現了唐傳奇。唐代傳奇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古典小說的成熟。較之童年期的作品,唐人小說有長足的進步:有意識地做小說,從鬼神靈異、奇聞逸事走向現實生活,在藝術上有了很大的創造和提高。著名的唐傳奇有:蔣防《霍小玉傳》、元稹《鶯鶯傳》、李朝威《柳毅傳》、白行簡《李娃傳》。
4.宋代——話本產生。宋代出現了白話小說——話本,也稱「話本小說」。從此以文言短篇小說為主流的小說史,逐漸轉為以白話小說為主流的小說史。同時,文言小說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說作為故事性文體的專稱。話本的出現是「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從文言到白話,既增強了小說的表現力,又擴大了讀者面,提高了小說的社會功能;作品描寫的對象由封建士子轉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觀點、美學情趣發生了變化;奠定了白話短篇和長篇的基礎。代表作有《錯斬崔寧》、《三國志平話》。
5.明代——白話小說蓬勃發展。明代出現了「擬話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話本體制、形式創作的小說。如《玉堂春落難尋夫》、《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明代是白話小說蓬勃發展的時代。著名的作家作品: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馮夢龍「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明清出現了「章回體小說」。其特點是分回標目,常取一個或兩個中心事件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節前後銜接,開頭、結尾常用「話說」「且聽下回分解」等口頭語,中間穿插詩詞韻文,結尾故設懸念吸引讀者。這一時期,我國古代小說發展到頂峰,產生 了一大批不朽的名著。明初,《三國演義》(羅貫中)和《水滸傳》(施耐庵)的相繼問世,標志著中國小說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從此,中國小說以短篇小說為主轉入以短篇小說為主。「四大奇書」在所屬的各類題材的小說中獨占鰲頭:《三國演義》是小說史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歷史小說的典範;《水滸傳》既是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作品,也是一部英雄傳奇的典範;《西遊記》(吳承恩)既是第一部長篇神魔小說,也是一部神魔小說的典範;《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寫世情的小說,也是第一部由文人獨力創作的小說。
6.清代——長篇小說創作的高潮。清代的《儒林外史》(吳敬梓)和《紅樓夢》(曹雪芹)的問世,把長篇小說的創作再一次推向高潮。此時的文言短篇小說著名的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紅樓夢》之後,由於時代的原因,小說創作成低谷狀態,至晚清才又繁榮起來,晚清長篇小說有一千種以上,著名的有「晚清四大小說家」李伯元《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叄』 我國最短篇文言小說成熟的標志是
唐傳奇的出現標志這短篇文言小說的成熟。遠繼承了神話傳說和史傳文學,近繼承了魏晉南北朝志怪和等。希望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肆』 唐傳奇標志著中國文言短篇小說的發展進入了什麼階段
唐傳奇標志著中國文言短篇小說的發展進入了成熟的階段,並以其高超的藝術技巧,使之成為唐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宋代洪邁說:「唐人小說,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惋欲絕,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與律詩可稱一代之奇。」(《唐人說薈》例言引)唐傳奇是否可與唐代律詩等量齊觀,姑且不論,然其作為「一代之奇」則不為言過其實。
『伍』 我國短篇文言文小說成熟的標志
文言文小說
1.醞釀期:先秦兩漢時期
此時尚無真正的小說出現,只在神話(先民神話),諸子寓言版、史權傳文學中出現小說因素。以上也是小說三股源頭。
2.雛形期: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一時期出現了大量的搜奇記逸的「志怪小說」和輯錄人物軼聞瑣事的「志人小說」。前者以干寶的《搜神記》為代表,後者以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為代表。這段時期可謂從野史到成熟小說的過渡期。
3.成熟期:唐代
這時期不少文人依據傳說創作傳奇小說,又稱「唐傳奇」,這標志著中國小說文體的成熟和文人創作意識的覺醒。代表作品如元稹的《鶯鶯傳》、白行簡的《李娃傳》、李朝威的《柳毅傳》等。這也是文言文小說創作的第一個黃金期。
4. 伏期:宋、元、明時期
這一時期的文言文小說數量巨大但質量不高,代表作品有宋代的《太平廣記》、明代的《剪燈新話》等。
5.再盛期;清代
這時期以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為代表,形成文言文小說創作的第二個黃金期。著名的作品還有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等。
『陸』 哪本小說的出現,標志著我國文言短篇小說作為一種文體的成熟
1.醞釀期:先秦兩漢時期
此時尚無真正的小說出現,只在神話(先民神話),諸子回寓言、史傳文學中答出現小說因素。以上也是小說三股源頭。
2.雛形期: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一時期出現了大量的搜奇記逸的「志怪小說」和輯錄人物軼聞瑣事的「志人小說」。前者以干寶的《搜神記》為代表,後者以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為代表。這段時期可謂從野史到成熟小說的過渡期。
3.成熟期:唐代
這時期不少文人依據傳說創作傳奇小說,又稱「唐傳奇」,這標志著中國小說文體的成熟和文人創作意識的覺醒。代表作品如元稹的《鶯鶯傳》、白行簡的《李娃傳》、李朝威的《柳毅傳》等。這也是文言文小說創作的第一個黃金期。
4. 伏期:宋、元、明時期
這一時期的文言文小說數量巨大但質量不高,代表作品有宋代的《太平廣記》、明代的《剪燈新話》等。
5.再盛期;清代
這時期以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為代表,形成文言文小說創作的第二個黃金期。著名的作品還有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等。
所以答案不是特定的哪一本小說,而是唐傳奇這種小說類別~~~
『柒』 為什麼說短篇小說現代文體的形成是20年代中國小說現代化的標志
為什什麼說短篇小說現代文筆的形成是20年代中國小說?現代體代形成這個是一個方面的問題,這個問題需要明白的人給你解答
『捌』 什麼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短篇小說趨於成熟
唐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短篇小說趨於成熟。
唐傳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它遠繼神話傳說和史傳文學,近承魏晉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說,發展成為一種以史傳筆法寫奇聞異事的小說體式。唐傳奇內容更加豐富,題材更為廣泛,藝術上也更成熟。唐傳奇「始有意為小說」,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創作階段。
初、盛唐是唐傳奇的發軔時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傳奇的過渡。作品數量不多,現存有王度的《古鏡記》、無名氏的《補江總白猿傳》、張鷟的《遊仙窟》,內容近於志怪,藝術上也不夠成熟。
中唐是唐傳奇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不僅作家和作品數量最多,而且頗有名家名作涌現。如陳玄佑的《離魂記》、沈既濟的《任氏傳》、李朝威的《柳毅傳》、元稹的《鶯鶯傳》、白行簡的《李娃傳》、蔣防的《霍小玉傳》、陳鴻的《長恨歌傳》等。內容題材涉及到愛情、歷史、政治、豪俠、志怪、神仙等,但大多作品體現了較強的現實精神,創作方法與藝術技巧更加成熟。晚唐是唐傳奇的衰落事情。雖然作品數量不少,並出現了專集,如牛僧孺的《玄怪錄》、皇甫枚的《三水小牘》、裴鉶的《傳奇》等,但內容較為單薄,藝術上也較為粗俗。唯有豪俠題材的作品成就較高,如傳為杜光庭的《虯髯客傳》就是最著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