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粟裕大將有聲小說

粟裕大將有聲小說

發布時間:2021-06-01 17:17:06

1. 粟裕將軍有幾個兒子

粟裕將軍一共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粟戎生,二兒子是粟寒生。

2. 不內涵,有哪些比較有名的抗日英雄及事例

捨身救國的泰國華僑領袖——蟻光炎
· 美洲洪門愛國老人——司徒美堂
· 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的克萊爾·李·陳納德將軍
· 屢建功勛敵膽寒——張雲逸
· 抗日名將「鐵軍將才」——朱程
· 一生獻給中國衛生事業——馬海德
· 戰斗在大後方的抗日將軍——肖勁光
· 為中國抗戰而犧牲的蘇聯勇士——庫里申科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血灑贛榆留英名——符竹庭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馬耀南:從愛國學生到八路軍優秀指揮員
· 血染抗日戰場的虎將——葉成煥
· 用犧牲精神喚起民眾的抗日將領——李兆麟
· 聲震昆侖關的抗日將軍 杜聿明
· 民族英雄 黨的戰士--馬本齋
· 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張宗蘭
· 傳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趙登禹
· 為抗日而死的共產黨員--吉鴻昌
· 英勇抗戰的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
· 為理想奮斗終生的抗日將領——續范亭
· 刀劈日本憲兵的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
· 淞滬抗戰總指揮——蔣光鼐
· 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愛國將軍——馬佔山
· 與日寇血戰到底的抗聯十二烈士
· 捍衛邊疆的抗日愛國將領——傅作義
· 永垂史冊的愛國將領——張學良 楊虎城
· 朝鮮族抗日英雄——李紅光
· 獻身中國人民解放與建設事業的紐西蘭友人——路易·艾黎
·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
· 浩氣彌天的馬定夫
· 名震緬北的抗日將領——鄭洞國
· 指揮長沙會戰的抗日將領——薛岳
· 著名抗日將領——范子俠
· 新四軍抗日名將——羅忠毅
·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組建者——馮玉祥
· 以死報國的抗日名將戴安瀾
· 抗日英雄——呂正操
· 寧死不屈的東北抗聯——八女投江
· 國際主義戰士——柯棣華
· 我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譚政
· 抗日名將楊成武
· 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陳嘉庚
· 傳奇戰將——陳賡
· 迎風傲霜不老松——黃克誠
· 為抗日戰斗到生命最後一息的魏拯民
· 東北抗日聯軍優秀指揮員——汪亞臣
· 積極抗日的愛國將領---鄧寶珊
· 鏡泊英雄——陳翰章
· 台兒庄大捷的司令官——李宗仁
· 以身報國的抗戰名將——張自忠
· 抗日女傑——李林
· 聲震忻口的抗日將軍——衛立煌
· 與陣地共存亡的抗日將領——佟麟閣
· 抗日壯士英氣沖天——董天知
· 堅如磐石抗日心——魏大光
· 「打仗數第一」——陳錫聯
· 「絕不給中華民族丟臉!」——劉老莊連
· 抗日赤心日月可鑒——許亨植
· 俠肝義膽破「圍剿」——曹亞范
· 「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東
· 爆破英雄馬立訓
· 出奇制勝大將風范——粟裕
· 夜襲戰斗常勝英雄——桂干生
· 冉庄地道戰組織者——張森林
· 大刀英雄——任常倫
· 八女投江 抗日女英烈——冷雲
· 鐵骨錚錚抗日到底——夏雲傑
· 「甘將熱血沃中華」——趙一曼
· 鋼鐵戰士——楊靖宇
· 狼牙山五壯士
· 「太行浩氣傳千古」——左權
· 寧死不屈的抗日英雄——趙尚志
· 文武兼備一代英才——彭雪楓

3. 八二三金門大炮戰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八二三金門大炮戰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弦月如鉤,河漢無聲。
中海側畔懷仁堂的燈光剛剛熄滅,坐落在另外一個地方的一幢琉璃瓦綠頂大樓即刻燈火通明。
總參謀部是中國450萬軍隊的大腦。這位身材瘦小、步履急促的四星將軍則是這棟古色古香建築物的大腦。
粟裕大將的座車駛出中南海,徑直開到總參謀部辦公樓。
交辦的第一件事:將中央軍委的作戰命令立即傳達下去。
然後,攤開、掛起一幅幅各種比例尺的東南沿海和太平洋、遠東地區作戰地圖,對福州軍區擬定的炮擊預案再次進行研究和審定。
一架強大、精確的作戰機器正式啟動,進入點火程序。
1949年,上海解放,粟裕受命組織攻台戰役。
40年過去,大陸方面才將一直視為絕密的攻台計劃及未能遂行的情況披露於世。
粟裕領命之初,攻台形勢相當有利。此時,「蔣委員長」尚未從偌大一個大陸丟棄殆盡的教訓中清醒過來,而把他最後30幾萬部隊分駐海南、台灣、舟山三大島。戰略構想十分完美:以島嶼對抗大陸,三點成一線,海南扼制廣東、台灣俯視福廈、舟山鎖閉……

4. 中華文學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人物與作品

近代的:佟麟閣: 誓死堅守陣地的抗敵英雄

英勇抗日的愛國將領——趙登禹

威震敵膽的抗日英雄——馬本齋

戰斗在日寇鐵蹄下的女共產黨員——張宗蘭

智勇雙全喪敵膽——包森

抗聯英豪——李兆麟

抗日虎將盪氣回腸——葉成煥

抗日怒火燃赤心——馬耀南

冀中平原的「呂司令」:呂正操

陝西抗日名將許權中

「絕不給中華民族丟臉!」——劉老莊連

堅如磐石抗日心——魏大光

抗日赤心日月可鑒——許亨植

「打仗數第一」——陳錫聯

抗日壯士英氣沖天——董天知

俠肝義膽破「圍剿」——曹亞范

「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東

鐵骨錚錚抗日到底——夏雲傑

出奇制勝大將風范——粟裕

爆破英雄馬立訓

夜襲戰斗常勝英雄——桂干生

寧死不屈的八女投江

冉庄地道戰組織者——張森林

寧死不屈的抗日英雄——趙尚志

文武兼備一代英才——彭雪楓

「太行浩氣傳千古」——左權

鋼鐵戰士——楊靖宇

「甘將熱血沃中華」——趙一曼
一、 酒聖杜康

「杜康,字仲宇,為我縣康家衛人,善造酒」的記載。杜康溝里的泉水「隱隱噴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許入白水河,鄉民謂此水至今有酒味」。相傳杜康正是取些水造酒,有文字為證:「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獨醫病。故飲之終日,而無沉湎之患;服之終身而得氣血之和。鄰里百里許,多沽酒於白。先澤之遺,本地獨得其身,至今遺址槽沿存,此其明驗也。」

杜康生卒

於白水,是白水人民的驕傲。杜康酒釀出了淳厚的風土人情,釀出了古老的白水文化。明清、民國年間,白水燒鍋千家,酒坊四鄉。三國時,曹操吟詠出了「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千古絕唱:唐朝詩人杜甫寫出了「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杜酒勞頻勸」的優美詩句:晚唐詩人皮日休亦有「滴滴連有聲,空凝杜康語」的佳句傳頌,濃香的杜康酒將黃土高原的淳樸和熱烈展現得淋淳盡致。

二、文聖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發憤為學,博學多能。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廣收門徒,收的學生不管貧富貴賤,據說有3000弟子,其中優秀的有72人。他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他曾周遊列國,晚年專心從事古代文獻整理與傳播工作,致力於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典籍,刪修《春秋》。其學生將其思想言行記載在《論語》中。

孔子經其終生倡導和歷代儒家的發展,使中國儒家學說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作為中國人的指導思想逾兩千餘年。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德治主義,他執著地倡導德化社會與德化人生。德化社會的最高標準是「禮」,德化人生的最高價值是「仁」。孔子教導人們積極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處人與自然的關系,他還闡述和弘揚了人不僅要「仁民」,也要「愛物」的道理。孔子堅決主張國家要實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會與文化得到發展。孔子認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於造就理想人格以創立理想社會,通過潛志躬行「內聖外王之道」,以達到「天下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於孔子的卓越貢獻和思想影響深遠,他才被中國人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三、史聖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歷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歷》,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新歷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

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學家「他因直言進諫而遭宮刑,卻因此更加發憤著書,創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學臣著《史記》,為中國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

四、詩聖杜甫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故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三十五歲以前讀書與游歷。天寶年間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竟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乾元二年(七五九),他棄官西行,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

五、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是東漢名醫,姓張名機,字仲景。南陽郡涅陽人(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約生於公元150年,卒於219年。張仲景天賦聰穎,勤奮好學,少年時學醫於同郡張伯祖,盡得其傳。明代《李濂醫史》稱:「仲景之術精於伯祖,起病之驗,雖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醫也。」

張仲景博覽群書,廣采眾方,系統地總結了漢代以前的醫學精華,根據自己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著《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唐宋以後將《傷寒雜病論》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書)。後世醫學者稱張仲景為「醫聖」,奉「傷寒」、「金匱」為醫經。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人類醫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葯」完備的醫學典籍,他第一次系統完整地闡述了流行病和各種內科雜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並為後世臨床各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六、武聖關羽

關羽,字雲長,東漢末期蜀國大將,重義氣,精武藝,後人稱其為「關聖」、「關帝」。

關羽生前除曹操奏請漢獻帝封其為漢壽亭侯外,正式官職為襄陽太守、都督荊州事務。劉備封賜的爵位先為盪寇將軍,後為前將軍,列蜀漢「五虎上將」之首。在其歿後的41年,即三國蜀景耀三年(260,正好是其誕辰100周年),後主劉禪追謚為壯穆侯。然而,從南北朝開始,直到清朝末年,關羽受歷代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無減,「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褒封不盡,廟祀無垠,關羽名揚海內外,成為歷史上最受崇拜的神聖偶像之一,以致與孔夫子齊名,並稱「文武二聖」。關羽是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稱著於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需要這樣的典型人物來作為維護其統治的守護神,因而無比地誇張、渲染其忠、義、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將能象關羽那樣盡忠義於君王,獻勇武於社稷。

七、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臨沂人(今屬山東)。晉懷帝永嘉年(公元三零七年)生,死於晉哀帝興寧三年(公元三六七年)。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後世稱為「王右軍」。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後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游名山,博採眾長,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的楷書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在南朝即膾炙人口」,對後世影響很大他的正體世稱「書之聖」。王羲之在書法上是個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還是表現在行書和草書上。他的行草書又被世人尊為「草之聖」。他把散見於前代、當代的書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筆、結字優點,融合統一在一種嶄新的書法作品中。

5. 中國史上最厲害的十位將軍只要是中國歷史的都算上去。

中國史上最厲害的十位將軍是;1、秦朝的大將白起
說起此人,最為著名的事跡無非是秦趙長平之戰,趙軍40萬大軍被坑殺,可見其軍事能力。在這里我不是宣揚暴力,只是想一想,如果幹掉40萬人得多長時間,挨個砍也得幾個小時吧,但是這40萬人卻能被活埋,不知秦軍使了什麼迷魂術了,能讓他們乖乖就範,大家可以討論啊。
2、楚霸王項羽
這個人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吧,反正是很能打,個人能力很強,但是個人認為他並不會帶兵,如果讓他作為先鋒,做個沖鋒陷陣的將軍應該沒有問題,但是作為主帥,他是失敗的,不會籠絡人心,一味的崇拜武力,最後落得個自刎烏江,但不管怎麼說是一個錚錚鐵漢。
3、漢朝韓信
古語有雲,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可見此人確實是一位帥才,用兵如神,善用奇兵,在那個戰亂野蠻的年代能夠幹掉多個對手,其中還包括舉世公認的霸王項羽,可見其兵法鬼道。
4、漢朝伏波將軍馬援
據說此人是三國名將馬超的祖先,手中一對擂鼓瓮金錘,盛傳其祖先是戰國時期的趙奢,曾大敗秦軍(其子比較有名,就是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因此被趙惠文王賜為「馬服君」而改姓馬,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征討孟獲時曾談到馬援,可見其南征北討,功勞卓著,有關其詳情,歡迎各位戰友討論。
5、三國時期的常勝將軍趙雲
好多人對此人深為敬仰,包括我在內。這個人可謂完人。政治頭腦清醒,在蜀國為將時,多次提出高瞻遠矚的戰略意見,而且勸諫劉備不要攻打東吳,如果先主能聽此人,恐不至於彝陵之敗;個人能力超強,三國時期名將雲集,但單挑趙雲從來沒有輸過,位列槍法名家之列,單老曾言,槍法比較厲害的有這么幾家(排名不分先後),第一是項羽項家槍(霸王槍法),第二是趙雲趙家槍(百鳥朝鳳槍法),第三是羅成羅家槍,第四是高思績高家槍,第五是楊延昭楊家槍(也有人說馬超馬家槍法也在其中,後來楊六郎綜合六家槍法的長處,創造出六和槍法);另外此人軍事素質過硬,領兵打仗幾乎從來沒輸過,只在最後年老之時不敵姜維,即便如此,敗退之時也沒有損失一兵一卒,隊伍齊整的撤退,可見用兵之神。總之我對此人佩服不已。 6.鄭成功,他一生,抗清驅荷,以趕走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祖國領土台灣的業績載入史冊,海峽兩岸均立像樹碑紀念。有《延平王集》行世。
7、隋唐時期的李靖
此人對大唐的貢獻功不可沒啊,當時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犯主要靠此人了,與漢朝的霍去病有一拼。另外此時的武將很多,像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慶,伍天錫等等,這些都是個人能力超強的,未見其軍事能力如何,不做評述。
8、五代十國的李存緒
大名鼎鼎的十三太保,武力非凡,軍事能力超強,可惜後來被李克用五牛分屍,據說行刑之時他稍一用力即可將牛拉回,但是可能是心灰意冷了,最後放棄抵抗,等於是自殺,比較遺憾。這個時期的牛人還有白馬銀槍高思績,還有王彥章,可憐高思績那麼大的能耐,與王彥章大戰三百合未分勝負,最後不小心被王彥章設計來個了回馬槍,慘啊!不過這些都是個人武力超強,不過那個時候打仗好像就主要看武將的個人能力了。 9、北宋岳飛
這個人我認為是真正的絕對的軍神,那用兵真神了,幾百人干幾十萬人,僅此膽色就值得佩服,居然還能贏,10、樂毅,
生卒年不詳,活動年代約在燕昭王(公元前312年至前279年)燕惠王(公元前278年至前272年)年間。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中山人,魏將樂羊的後裔。公元前284年樂毅率軍伐齊,連下齊70餘城。後卒於趙。

6. 抗日劇的主要作品

抗日劇的主要作品有《亮劍》、《雪豹》、《新四軍》、《鐵梨花》、《血色湘西》、《暗算》、《五號特工組》、《狼毒花》、《遠東特遣隊》、《烈火金剛》、《虎踞龍盤》、《逐日英雄》、《小兵張嘎》、《抗戰》、《中國地》、《遍地狼煙》、《抗日奇俠》、《獵鷹》等。

1、《亮劍》

《亮劍》是由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陳健、張前執導,都梁、江奇濤編劇,李幼斌、何政軍、張光北、張桐、童蕾、王全有、由力等聯袂主演的戰爭題材劇。該劇於2005年9月12日在CCTV1播出。

2、《雪豹》

《雪豹》是由皓威、杜玉明執導的抗戰題材電視劇,夢舟抗戰三部曲的第一部,由文章、陶飛霏等人主演,改編自業余狙擊手的網路小說《特戰先驅》。該劇講述了周衛國從富家子弟走上抗日道路,組建了雪豹特戰部隊最終成長為優秀指揮官的抗日英雄傳奇故事。

3、《新四軍》

《新四軍》是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影視部、安徽電視台聯合攝制的戰爭劇,由寧海強執導,吳京安、馮國慶、劉之冰、張延主演的戰爭劇,於2003年7月30日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首播。

4、《鐵梨花》

《鐵梨花》是由大連天歌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電視劇,郭靖宇執導並編劇,陳數、巍子、張少華和楊志剛等主演。該劇講述的是晉陝交界盜墓賊家的女兒的一段歲月傳奇故事,並已於2010年11月1日登陸北京、東方、天津和四川衛視首播

4、《血色湘西》

《血色湘西》是由龔若飛執導,由白靜、李桓、劉敏濤、張光北、黃若萌、高梓棋等主演的一部抗戰劇,於2007年11月30日在湖南衛視獨播。該劇以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的湖南主戰場為背景,講述了1939-1945年期間,以田穗穗、石三怒、龍耀文、龍耀武為代表的湘西麻溪鋪鎮一帶抗日軍民,在共產黨員童蓮的教育、發動、組織、領導下,面對日寇進犯,誓死捍衛家園的悲壯故事。

7. 亮劍軍事網手機網下裁

《亮劍》是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發行的一部戰爭類電視連續劇。由陳健、張前執導,都梁、江奇濤編劇,李幼斌、何政軍、張光北、張桐、童蕾、王全有、由力等聯袂主演。
該劇描述了革命軍人李雲龍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歷史時期,軍人本色始終不改的故事。
《亮劍》於2005年9月12日登陸CCTV1黃金檔。[1-2] 2013年,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決定向全國青少年推薦100種優秀圖書、100部優秀影視片,《亮劍》等23部電視劇榜上有名。[3]

預告片
主要演員更多

李幼斌

童蕾

何政軍

在線觀看
愛奇藝 優酷 騰訊
首播時間
2005年9月12日
導演
陳健、張前
類型
戰爭
詞條在線觀看
目錄
1 劇情簡介
2 分集劇情
3 演職員表
▪ 演員表
▪ 職員表
4 角色介紹
5 音樂原聲
6 幕後花絮
7 獲獎記錄
8 幕後製作
9 播出信息
10 劇集評價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亮劍
外文名
Sword
出品時間
2005年
出品公司
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發行公司
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首播時間
2005年9月12日
導 演
陳健、張前
編 劇
都梁、江奇濤
主 演
李幼斌,何政軍,張光北,張桐,童蕾,王全有
集 數
30集
每集長度
42分鍾
類 型
戰爭
上映時間
2006年
製片人
趙俊凱
開機時間
2004年12月20日
關機時間
2005年5月
顏 色
彩色
語 言
普通話
軍事顧問
劉源
軍事協調
楊明生
執行軍事顧問
方凱聲
總策劃
任仲倫、李洋、胡志明
攝制單位
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攝制單位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攝制單位
上海東上海國際文化影視有限公司
攝制單位
沈陽軍區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

劇情簡介
編輯
故事內容是講述優秀將領李雲龍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從他任八路軍某獨立團團長率部在晉西北英勇抗擊日寇開始,直到他在1955年授予將軍為止。「面對強大的敵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句話就是李雲龍,這位「戰神」式將軍的一生寫照[4] 。電視劇只拍到李雲龍解放後授少將軍銜,小說後半部金門炮戰、李雲龍自殺等都沒有拍[5] 。

亮劍劇照(9張)



劇照、宣傳海報(20張)



分集劇情
編輯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第1集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129師386旅新1團團長李雲龍,率部憑借過硬的戰術戰法,越戰越勇,讓敵人聞風喪膽。在與日本坂田聯隊的交戰中,成功從正面突圍並幹掉了坂田。同時國民黨晉綏軍358團團長楚雲飛,也注意到了這個非同凡響的李雲龍。因李雲龍抗命,上級決定讓准備去延安學習的28團團長丁偉代替李雲龍的原職。而調李雲龍去後方做被服廠廠長。日軍派出戰斗小分隊突襲了獨立團,因團長孔捷指揮不利致使全團損失慘重,總部首長不得不再次抽調還背著處分的李雲龍去獨立團任職。

第2集
李雲龍接到命令,帶著被服廠的200套棉服來到386旅獨立團。在路上原團長孔捷向李雲龍介紹戰情,並指出這次鬼子的打法較以往有所不同,他們三人一組彈無虛發,還專門照人頭上打。李雲龍了解情況後,任命其為副團長。在兩人的努力下,旅長喝下孔捷奉上的酒。敗軍而後勇,全團將士士氣大振。日軍利用中國俘虜進行訓練,在少林寺練過功夫的魏大勇請戰,出手不凡,徒手幹掉鬼子軍官,奪槍並帶領眾俘虜逃離。組織上派了趙剛做獨立團政委,趙剛在歸團路上搭救了剛剛逃出虎口的魏和尚魏大勇。魏大勇向李雲龍提供了鬼子利用戰俘進行徒手殺人訓練的情報後,受李雲龍邀請留在軍中。

第3集
根據丁偉的暗示,李雲龍找到了國民軍騎兵營,並派孔捷帶領一營去萬家鎮偷襲。趙政委也慢慢開始理解李雲龍的行為。隨著騎兵精銳連長孫得勝的到來,騎兵連開始訓練並初見規模。1940年日軍增援部隊挺進晉察冀,抗日開始了第二階段的作戰。日軍華北派遣區大隊長山崎冶平在一次部隊行進中偏離了預定行進方向,偶然發現了我軍兵工廠。我軍損失慘重,總部發出命令包圍消滅長崎大隊。並最終派出了386旅獨立團。

第4集
李雲龍帶領部隊,施行土工作業的方式向前挖戰壕,依託掩體工事投擲手榴彈,打得長崎部隊陣腳大亂。李雲龍從新一團帶來的得力助手張大彪帶領突擊隊趁機挺進,刀槍混戰山崎大隊全軍覆沒。騎兵連傷亡13人,讓李雲龍心痛不已。日軍駐山西第一軍司令莜冢義男身後兩員大將都敗在李雲龍手下,這使其不敢小看李雲龍這個人。李雲龍在趙政委的幫助下開始學習文化知識,並帶領戰士們進行一對一的實戰訓練。

第5集
李雲龍燉了一大鍋肉作為獎勵,在全團找出武功過硬的戰士組成加強排。日寇軍也受到宮野參謀長的命令,對特種部隊的訓練越發重視。二戰區國民黨團長楚雲飛奉命作為友軍,來獨立團學習交流。楚雲飛贈槍給李雲龍,面結同心。李雲龍通過調查得知白家村的官兵和鬼子有勾結,遂決定以征面為名釣大魚上鉤。狡猾的山本卻恐其中有詐不敢輕舉妄動,在談論軍事的過程中,李、趙二人和楚消除了隔閡。此時張大彪來報說白家村麵粉已經籌到,總部發現日軍9旅向前行進,加緊派人調查到底是什麼刺激了他們?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註:分集劇情參考資料[6-10] )

演職員表
編輯

演員表

張桐 飾 魏大勇
王全有 飾 丁偉

由力 飾 孔捷
陸鵬 飾 山本一木

戰衛華 飾 張大彪
孫儷 飾 馮楠

張光北 飾 楚雲飛
何政軍 飾 趙剛

童蕾 飾 田雨
李幼斌 飾 李雲龍

袁滿 飾 朱子明
陳旺林 飾 邢志國

張偉 飾 陳賡
宗利群 飾 彭德懷

江水 飾 孫德勝
陳藝戈 飾 張白鹿

車曉彤 飾 劉伯承
楊聯春 飾 筱冢義男

梁林琳 飾 楊秀芹
張笑君 飾 段鵬

榮欽 飾 山貓子
田春山 飾 田墨軒

郭蘇星 飾 沈丹虹
田勇 飾 陳曉春

徐雷智 飾 孫銘
蔡小龍 飾 方立功

王炎冰 飾 山崎治平
董祁明 飾 常乃超

柳秉鈺 飾 羅萬春
張國榮 飾 謝寶慶

常玉平 飾 醫院院長
韓建平 飾 陳少游

袁乃旗 飾 班縣長
寒豐 飾 黃志勇

陳增祺 飾 粟裕
孟耿成 飾 坂田信哲

張建祥 飾 平田一郎
李江 飾 張富貴

趙中華 飾 錢伯鈞
柴孛志 飾 服部直臣

那志東 飾 梁國平

1/5

職員表

出品人 劉燕銘、任仲倫、黎瑞剛
製作人 趙俊凱
監制 方俊、曲光輝、趙智江、許朋樂、汪天雲、周義軍
原著 都梁
導演 張前、陳健
副導演(助理) 王炎冰、張偉
編劇 都梁、江奇濤
攝影 張文傑、張林、崔新平(主攝像)
剪輯 楊耀祖
道具 張華民
美術設計 李栗
服裝設計 陳宏儒
燈光 張亞里、孫少華
錄音 王丹戎
劇務 曾岐
場記 任艷、高浩
發行 廣東中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展開
(註:演職員表參考資料[11] )

角色介紹
編輯

李雲龍
演員 李幼斌
曾在紅四方面軍任團長,八路軍時任129師直屬獨立團團長,解放戰爭時任中原野戰軍新二師師長。解放後調任福建省軍區某海防軍軍長。1955年去南京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繼續擔任該軍軍長授少將銜。

趙剛
演員 何政軍
原型為李震,一九三六年在北平從事學生運動。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抗大學習,1938年任八路軍129師386旅獨立團政治委員,與李雲龍一路磕磕碰碰可仍然相處默契,因為過人的狙擊手槍法贏得了李雲龍和孔捷的尊敬。淮海戰役期間任華東野戰軍11縱2師政治委員、2縱副政委兼縱隊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為人坦率,文化程度高(燕京大學學生),是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

楚雲飛
演員 張光北
國民黨將領,黃埔5期畢業生。在抗日的時候,曾與八路軍協同作戰,那時在多次與李雲龍配合交手的過程中,他對李雲龍產生了敬佩之情。但是敬佩歸敬佩,在後來國共開戰兩人成為敵人之後,他們又多次在戰場上血光相見,彼此都是毫不留情地要把對方徹底消滅。在一場惡戰中,李雲龍中了18塊彈片,差點丟了性命,而楚雲飛也被機槍掃射到,因為子彈離心臟只有1厘米的距離,幸而保住了性命。解放之後楚雲飛隨國民黨去了台灣。

丁偉
演員 王全有
原型為丁盛和鍾偉。熱血戰將,具有遠大的戰略眼光和天才的戰術指揮,雖然與李雲龍、孔捷相比資歷稍淺,但軍事才能絕不下於他們。在抗日戰爭期間他任28團團長、129師新編第一團團長,參加了晉西北混戰,負責打援任務。在東北解放戰爭他更是所向披靡。

孔捷
演員 由力
原型是肖全夫將軍。性情暴烈,資歷深,因為在朝鮮戰爭中的磨練,對國防現代化有著深刻的認識,原四方面軍出身,後來屬東北四野9縱26師師長,1950年任46軍副軍長,隨後1951年入朝作戰,1952年升任軍長,1954年在南京軍事學院戰役系當學員,1955年授少將。

田雨
演員 童蕾
一個敢愛敢做的人,雖然她和李雲龍的婚姻初期就因為兩人性格不合而開始慢慢出現裂痕。
(註:角色介紹參考資料詳見網路詞條 李雲龍/趙剛/楚雲飛/丁偉/肖全夫/田雨)

音樂原聲
編輯
主題曲/片頭曲

歌曲名
作詞
作曲
演唱

《中國軍魂》 李海鷹 李海鷹 北京男聲合唱團

幕後花絮
編輯
穿幫鏡頭1、在第一集中,為了回去救突圍被困的張大彪,李雲龍說:「咱獨立團從成立就沒有落下過一個兄弟。」這時他指揮的部隊是386旅的新一團。
穿幫鏡頭2、一個晚上,山本一木帶領一小隊鬼子准備去偷襲位於大夏灣的八路軍總部,他們經過楊村,打算悄悄繞過去的時候,畫面上方出現了話筒。[12]
穿幫鏡頭3、獨立團騎兵連與日軍激戰,最後只剩下了連長孫德勝一個人。在他准備再次進攻的時候,畫面上方出現了話筒。
穿幫鏡頭4、淮海戰役中,李雲龍的一個連繳獲了敵人的物資,解放軍搶戰利品的士兵的師長字幕打出來的介紹是李粟,李雲龍卻張口管他叫老張。
穿幫鏡頭5、在第29集,馮楠對田雨說:「...蘇共二十大會議...」蘇共二十大會議是在1956年召開,電視劇當時時間是1955年初。

獲獎記錄
編輯

時間
屆次
獎項名稱
獲獎人/作品

作品獎項
2006年 第23屆 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長篇電視劇獎[13] 《亮劍》
2007年 第26屆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長篇電視劇一等獎[14] 《亮劍》
演員獎項
2006年 第23屆 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表演藝術男演員獎[15] 李幼斌
2006年 第23屆 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電視劇男演員獎[15] 李幼斌
2007年 第26屆 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16] 李幼斌
編劇獎項
2007年 第26屆 飛天獎優秀編劇獎[17] 都梁、江奇濤

幕後製作
編輯
小說原著《亮劍》出於轉業軍人都梁之手,此前他沒有發表過任何文學作品。電視劇播出幾年前,海潤掌門人劉燕銘曾認真地表示如果有激動人心、大場面的軍事題材,海潤將不惜餘力全力打造[18] 。

播出信息
編輯
據央視索福瑞收視率調查顯示,《亮劍》在播出第一周收視率平均11.42,最高13.7,收視份額28.7[19] 。以平均10.7%收視率奪得2005年中央電視台收視冠軍[20-21] 。
《亮劍》的熱播,反映2005年以來主旋律作品的創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隨後,《亮劍》的影響輻射到其他行業,當時在Google上用「亮劍精神」這四個字搜索便可看到五萬多條類似於「中國房地產需要亮劍精神」的標題[22] 。隨著電視劇在央視的開播,《亮劍》在碟市上也火爆起來,賣得甚至超過了《大長今》[5] 。

劇集評價
編輯
《亮劍》是一部戰爭藝術和傳奇色彩融會貫通的主旋律作品。劇中,愛國精神與英雄主義、鐵血丹心與人世常情、鬥智與斗勇、友情與愛情交相輝映。《亮劍》的最大突破在於:把社會潛藏著的傳統審美心理變成了現實,把戰爭題材領域呼喚了幾十年的期盼變成了現實——掘出了中國式的「巴頓將軍」。(新浪娛樂評[23] )在完整版《亮劍》中加大了對戰局的分析,充分展現了我軍戰士的軍事素養和樸素的軍人素質。而解放後,李雲龍與張白鹿的感情也是觀眾關注的焦點,此次的完整版也完善了這段戲的鋪陳,既增加了故事的整體連貫性,又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更加完整、更加生活的李雲龍,使他的形象更飽滿、更真實。(金鷹網評[24] )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詞條圖片(32)

劇照、宣傳海報(20)

亮劍劇照(9)

亮劍(18)

望採納

8. 水滸傳里誰的武功最高

最高是玉麒麟盧俊義。

1、 活捉蓋世武林高手史文恭,盧俊義一戰揚名。史文恭射死晁蓋,刺傷秦明,使梁山其他好漢大為失色,而盧俊義神速生擒此敵,震撼群雄。

2、征遼之戰中,盧俊義大顯神威,獨自躍馬挺槍與大遼四員猛將酣戰一個時辰,最後槍挑耶律宗霖,嚇跑耶律宗雷、耶律宗電和耶律宗雲。緊接著,盧俊義又將一夥約有一千多人的遼兵殺得四散奔逃。此"壯舉"在整部《水滸》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是盧俊義武力發揮的顛峰,也是盧俊義傲視"水滸群雄"的最大資本!

3、事實上,史文恭曾二十回合刺傷「梁山五虎」之一的秦明,而關勝、呼延灼、索超、徐寧四大高手聯手也只與遼國四王子平手而已。除了盧員外,梁山誰還有如此大的手筆?

4、盧俊義在征討宋朝其他三個心腹之患「田虎、王慶、方臘」時,活捉卞祥、斬殺杜壆、秒殺方翰、殺厲天閏、破司行方、秒殺方垕、捉賀從龍,展示了其強大的能力。

(8)粟裕大將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盧俊義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經典人物形象之一,綽號「玉麒麟」,武藝高強,棍棒天下無雙,江湖人稱「河北三絕」,祖居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有妻子賈氏、管家李固、僕人燕青。原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財主、員外,被吳用等人利用李固與賈氏的姦情,使計賺上樑山,後來成為梁山第二首領。盧俊義和宋江一同受招安後,征討了遼國、田虎、王慶、方臘,官至武功大夫、盧州安撫使。

蔡京等奸臣傳召盧俊義回京,把水銀放在皇帝賜給他的飯菜中,盧俊義痛得無法騎馬,只好坐船回廬州,途中失足落水溺死。

在《說岳全傳》中,盧俊義是周侗的徒弟,與林沖、岳飛是師兄弟,這種說法流傳極廣。而後世的大量評書等衍生文學作品中,又加入了史文恭是盧俊義師兄弟的說法,【水滸傳】及民間評價盧俊義多次被塑造成水滸中第一猛將。

人物外貌

目炯雙瞳,眉分八字,身軀九尺如銀。威風凜凜,儀表似天神。慣使一條棍棒,護身龍絕技無倫。京城內家傳清白,積祖富豪門。殺場臨敵處,沖開萬馬,掃退千軍。更忠肝貫日,壯氣凌雲。慷慨疏財仗義,論英名播滿乾坤。盧員外雙名俊義,綽號玉麒麟。

馬步軍中推第一,天罡數內為尊,上天降下惡星辰。眼珠如點漆,面部似鐫銀。丈二鋼槍無敵手,身騎快馬騰雲,人材武藝兩超群。梁山盧俊義,河北玉麒麟。

閱讀全文

與粟裕大將有聲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本重生小說主角秦朗 瀏覽:545
都市小說完結免費豪門隱婚 瀏覽:325
抗日英雄穿越現代當醫生的小說 瀏覽:718
顧西爵小說人物名字大全 瀏覽:60
影帝重生劇本小說 瀏覽:830
小說男主角上官夜 瀏覽:49
邪瓶漫畫小說網 瀏覽:878
主角是女生的校園言情小說 瀏覽:376
悅看小說網資源分享 瀏覽:906
男主強女主弱的仙俠小說 瀏覽:992
替身女帝的逆襲小說排行榜 瀏覽:115
小說這樣寫 瀏覽:29
兩個女子穿越古代的小說 瀏覽:138
女主是網紅重生小說排行榜 瀏覽:867
擁有冒險島技能的穿越小說 瀏覽:445
千章以上的都市仙俠小說排行榜 瀏覽:658
神通板磚有聲小說鏈接 瀏覽:295
男主角叫陰陽的小說全集 瀏覽:596
總裁小說灰姑娘 瀏覽:896
葉辛周鐵有聲小說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