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孟良崮戰役有聲小說

孟良崮戰役有聲小說

發布時間:2021-05-28 23:52:08

① 電影《紅日》,真實的孟良崮,真實的張靈甫,真實的兵,還有什麼

原華東野戰軍(華野)六縱宣傳部長吳強在50多年前寫的小說《紅日》被改編成35集電視劇,陸續在各地電視台播放。本來懷著很大期望來觀看這部電視劇的華野老兵士,不只是大失人望,並且對電視劇的編導離譜地編造前史,醜化人民解放軍的行徑感到十分憤怒。

體現兵士英豪本質的前提下,經過他們與敵人、與同志、與老鄉的周旋、相外、往來的典型情節甚至細節的彼此照射、彼此補充,來展示他們豐厚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徵,做到了個別和一般、共性與特性的統一。總之,《紅日》是一部現實主義的成功之作,可謂新中國軍事文學創作前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② 反映孟良崮戰役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紅日
電影《紅日》拍攝於1961年到1963年。影片取材於1947年的「孟良崮之戰」,這場聞名中外的慘烈戰役對交戰雙方有著存亡絕續的意義。影片盡量客觀地塑造了國共雙方的各級將領達20多人,從軍師團到連排班,人物眾多,個個鮮活生動,是為經典。當中的插曲《誰不說俺家鄉好》更是唱遍全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片 名: 紅日

主 演: 張伐 高傅 中叔皇 康泰

導 演: 湯曉丹 影片類型: 戰爭

地 區: 大陸 上映時間: 1963

語言說明: 國語

1946年冬,蘇北連水城下,硝煙彌漫,火光沖天,講述我軍沈振新、丁元善部,頑強地抗擊著氣焰囂張的國民黨王牌軍七十四師,在給予敵人重大殺傷以後,為了配合整個戰局需要,奉命主動北撤,廣大官兵懷著沉痛的心情,帶著「再跟七十四師干」的殺敵決心,離開蘇北根據地的故事。

······················

紅日

故事片(黑白)。天馬電影製片廠1963年攝制。

1946年初冬,蔣介石對華東解放區發 動大規模進攻。人民解放軍沈振新部 在蘇北漣水城外,與蔣軍「王牌」整 編七十四師張靈甫部激戰以後,主動 北撤山東。張靈甫氣焰囂張,與其他 師共二十萬人,向山東臨沂地區齊頭 並進,盤踞濟南的敵人也同時出動, 企圖南、北夾擊我軍。我野戰軍司令 部決定一部分主力在南線阻擊,大部 分迎戰北面的敵人。於是展開了著名 的萊蕪戰役。沈振新軍奉命拿下萊蕪 城北的吐絲口鎮,以截斷敵人的退路 。而劉勝團被留下作為軍的總預備隊 ,團長劉勝和連長石東根因求戰心切 ,情緒急躁。戰局急劇變化,萊蕪五 萬敵人在我軍的猛攻下,妄圖向吐絲 口方向突圍。沈振新當即命令劉勝率 部投入戰斗。劉勝用一支突擊力量越 過前沿,直插敵人的師部,獲得全勝 。勝利鼓舞著全軍,然而石東根卻有 些忘乎所以,軍長對他進行了嚴肅的 批評。蔣軍以張靈甫為先鋒,又向我 蒙陰、坦埠進攻,妄圖聚殲我主力於 沂蒙山區。為了分散和牽制敵人,沈 振新部從沂蒙山西側,插到敵後魯南 一帶。敵七十四師進攻坦埠失利,向 南潰退。沈振新部星夜飛兵搶占垛庄 ,切斷敵人退路,將七十四師緊緊包 圍在孟良崮山上。張靈甫想以聲東擊 西的詭計突出重圍,但在我軍凌厲的 攻勢下,陰謀未能得逞。戰斗中,團 長劉勝不幸犧牲。在攻佔孟良崮頂峰 時,石東根連的戰士搭了人梯攀上懸 崖絕壁,直搗張靈甫指揮部石洞。張 靈甫負隅頑抗,被我擊斃。我各路大 軍在孟良崮勝利會師。 編劇:瞿白音(根據吳強的同名小說 改編) 導演: 湯曉丹 攝影: 馬林發 美術: 葛師承 作曲: 呂其明、蕭珩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張 伐 沈振新 楊在葆 石東根 里 坡 劉 勝 舒 適 張靈甫

③ 孟良崮戰役國軍張靈甫是在投降的情況下被槍殺的嗎

迄今為止,關於張靈甫之死,仍在繼續流傳的,主要有三種版本:中國大陸方面主流的「擊斃說」;國民黨方面主流的「自殺說」;以及中國大陸方面非主流的「殺俘說」。

1、擊斃說

張靈甫被擊斃在其指揮所山洞裡,1947年5月30日,華東野戰軍陳(毅)粟(裕)譚(震林)(陳士)榘聯名致電中共中央軍委的電報。電報原文如下:

軍委,劉鄧:

(一)據最後檢查證實,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副師長蔡仁傑、五十八旅旅長盧醒,確於十六號下午二時解決戰斗時,被我六縱特團副團長何鳳山帶兵當場所擊斃。當特團何副團長走近張靈甫等藏身之石洞,據師部副官出面介紹為張靈甫等人,現尚在俘官處可證。

(二)另查出五十一旅旅長陳傳鈞、副旅長皮宣猷、五十七旅旅長陳噓雲、參謀長魏振鉞、副參謀長李運良、五十八旅副旅長賀翔章、師新聞處副處長趙建功,均被俘,現在野戰俘官處生活。

陳粟譚榘 三十日

2、自殺說

張靈甫在山洞內與其他高級軍官集體「從容自戕」,這是國民黨方面在戰役結束後公開宣傳的最初版本。張靈甫及其74師被殲滅後,蔣介石收到了張靈甫的遺書,其中寫道:

「今戰況惡化,飲水斷絕,糧彈俱盡,全師孤懸,四面受敵。我與眾將戰到最後,為上報黨國與領袖,下達士兵與部屬,決心以一彈飲絕成仁,報效校長多年之教誨。」

1947年5月29日,蔣介石發布《為追念張靈甫師長剿匪成仁通告國軍官兵》一文,向國民黨全體官兵通報表彰了張靈甫的「殺身成仁」。該文說道:

「確能至死不屈,捨身取義,如我陸軍整編第74師全體官兵,在最近魯南一役之壯烈殉職者,實為國軍截擊奸黨以來最悲壯之史詩,亦為我革命軍人莫大之光榮。

查該師此次乘勝深入敵巢,當進至坦埠附近地區,遭遇敵四個縱隊以上之兵力,血戰凡四晝夜,前仆後繼,裹傷浴血,愈戰愈堅,尋以眾寡勢殊,奉令退守孟良崮之高地,該地石崖層疊,目標暴露,形成彈巢,數日之間,死亡相繼,飲水斷絕,糧彈俱盡,全師孤懸,四面受敵。

而該師官兵明知無法達成任務,仍以徹底遵奉命令為職志,一心一德,再接再厲,死守陣地,誓共存亡,卒致當時陣亡者,有副旅長明燦等官兵一萬餘人,最後不屈相率自裁者,有師長張靈甫、副師長蔡仁傑、旅長盧醒、團長周少賓高級將領凡二十餘人。

嗚呼!凄慘壯烈,可謂史無前例,能不悲哀痛憤,為我忠勇將士復仇雪恨,繼承其遺志大業乎!似此臨難不苟之正氣,見危授命之精神,允足發揚我革命軍人之崇高武德,而無愧為我總理三民主義之真實信徒。」

3、殺俘說

張靈甫被俘後才被某士兵違反紀律槍殺,所謂的殺俘說,指的是張靈甫先被解放軍俘虜,稍後又被負責押解的某解放軍士兵泄憤槍殺。

這一說法雖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共黨史學會主辦的《百年潮》雜志2007年第七期刊登的一篇署名冷玉鍵的題為《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亡命之謎》的考證文章,作者稱「采訪了現任中共臨沂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原全程參與張靈甫死亡調查及遺骨考證的崔維志等同志,並對相關資料進行考訂」,作者的史料依據全部都是中共參加孟良崮戰役的軍隊幹部的回憶。

最有分量的是時任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的王必成撰寫的回憶文章《飛兵激戰孟良崮》,搶救未果身亡」,其依據則是所謂的「田野調查」,也就是半個多世紀後的戰地回訪。

(3)孟良崮戰役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戰後1縱司令員葉飛就曾提到,如果當時1縱能搶先佔領孟良崮,會同其他各縱隊攻擊正在公路上撤退的74師,可能不出五小時就能全殲74師。可見在此時,74師搶占孟良崮還不失是個上策。

而張靈甫這時決定佔領孟良崮,更多考慮地是能夠盡快依託制高點穩住陣腳,然後再行反擊,就像他半個月前在臨蒙公路遇到解放軍攻擊時那樣,並沒有固守孟良崮的打算。

因為孟良崮一帶都是石頭山,無法構築工事,水源也沒有,並不適合作為固守的戰術支撐點,是軍事上所說的「絕地」,而且74師本身攜帶的彈葯也已經消耗大半,上策是盡快回到垛庄,而不是在孟良崮與解放軍大戰一場。

但是張靈甫上了孟良崮要再想下來,就由不得他了。因為在接到他佔領孟良崮的電報後,國民黨軍統帥機關認為74師占據著制高點,享有地利之優,加上其強勁的戰鬥力,附近又有兵力雄厚的外圍部隊,正是與華東解放軍主力決戰的大好時機,於是蔣介石親自下令74師堅決固守,吸引解放軍主力,來個中心開花!

於是徐州司令部和第1兵團也就根據統帥部的這一計劃接連命令74師固守待援中心開花,張靈甫本來正准備向外突圍,正是在上級接連電令的壓力下,最終放棄了突圍的打算。此時解放軍的合圍態勢還未確實形成,74師真要全力突圍,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但是張靈甫考慮突圍首先是違背了命令,其次必然會丟失大量重裝備,即使突圍成功也必然會受到處罰。而如果遵照命令固守待援的話,至少目前74師建制完整,控制著制高點,友鄰距離也只有數公里之遙,以74師的強悍戰力,堅守一兩天自然不在話下。

正如張靈甫對部下所說的,「依此有利地形,只要友軍來得快,有可能打好!」當然,要想打好,不僅在於74師能否守得住,同樣還在於友鄰能否來得快。不管怎樣,最後張靈甫還是決定遵照命令,固守孟良崮,這才導致了74師最後覆滅的命運。

74師面對數倍於己的解放軍,在孟良崮這個無水的絕地堅守了整整三天,不失王牌軍的本色,但友鄰的援軍卻遲遲不到,最終讓中心開花的意圖告吹,也將74師送上了徹底被殲的末路。

所以孟良崮戰役的關鍵,並不在74師本身,這點張靈甫自己早就有所預感了,他在5月6日給蔣介石的信中就寫到:「以國軍表現於戰場者,勇者任其自進,怯著聽其裹足,犧牲者犧牲而已,機巧者自以為得志。賞難盡明,罰每欠當,彼此多存觀望,難得合作,各自為謀,同床異夢。」

這幾點可謂一針見血,不論張靈甫率部上孟良崮到底是出於本心還是迫於上級壓力,關鍵的是國民黨軍各部隊之間同床異夢,各自為自己打算,全無絲毫大局觀念,如果25師和83師從一開始就全力馳援,二梯隊的11師、65師、48師和第7軍都能全力以赴,那麼戰局完全就不會這樣。

所以說74師在孟良崮的覆滅絕非偶然,如果國民黨軍內部的這些問題不解決,即使不在孟良崮,也會在其他地方出現這樣的結局。因此,上不上孟良崮並不是重點,國民黨軍內部的矛盾才是症結所在,這一問題不僅在孟良崮葬送了74師,也最終輸掉了整場戰爭。

④ 有孟良崮戰役的無限流小說

是個虛構的人物,他是很多現實人物的綜合體

⑤ 怎樣查找孟良崮戰役的電影

紅日
電影《紅日》拍攝於1961年到1963年。影片取材於1947年的「孟良崮之戰」,這場聞名中外的慘烈戰役對交戰雙方有著存亡絕續的意義。影片盡量客觀地塑造了國共雙方的各級將領達20多人,從軍師團到連排班,人物眾多,個個鮮活生動,是為經典。當中的插曲《誰不說俺家鄉好》更是唱遍全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片 名: 紅日

主 演: 張伐 高傅 中叔皇 康泰

導 演: 湯曉丹 影片類型: 戰爭

地 區: 大陸 上映時間: 1963

語言說明: 國語

1946年冬,蘇北連水城下,硝煙彌漫,火光沖天,講述我軍沈振新、丁元善部,頑強地抗擊著氣焰囂張的國民黨王牌軍七十四師,在給予敵人重大殺傷以後,為了配合整個戰局需要,奉命主動北撤,廣大官兵懷著沉痛的心情,帶著「再跟七十四師干」的殺敵決心,離開蘇北根據地的故事。

······················

紅日

故事片(黑白)。天馬電影製片廠1963年攝制。

1946年初冬,蔣介石對華東解放區發 動大規模進攻。人民解放軍沈振新部 在蘇北漣水城外,與蔣軍「王牌」整 編七十四師張靈甫部激戰以後,主動 北撤山東。張靈甫氣焰囂張,與其他 師共二十萬人,向山東臨沂地區齊頭 並進,盤踞濟南的敵人也同時出動, 企圖南、北夾擊我軍。我野戰軍司令 部決定一部分主力在南線阻擊,大部 分迎戰北面的敵人。於是展開了著名 的萊蕪戰役。沈振新軍奉命拿下萊蕪 城北的吐絲口鎮,以截斷敵人的退路 。而劉勝團被留下作為軍的總預備隊 ,團長劉勝和連長石東根因求戰心切 ,情緒急躁。戰局急劇變化,萊蕪五 萬敵人在我軍的猛攻下,妄圖向吐絲 口方向突圍。沈振新當即命令劉勝率 部投入戰斗。劉勝用一支突擊力量越 過前沿,直插敵人的師部,獲得全勝 。勝利鼓舞著全軍,然而石東根卻有 些忘乎所以,軍長對他進行了嚴肅的 批評。蔣軍以張靈甫為先鋒,又向我 蒙陰、坦埠進攻,妄圖聚殲我主力於 沂蒙山區。為了分散和牽制敵人,沈 振新部從沂蒙山西側,插到敵後魯南 一帶。敵七十四師進攻坦埠失利,向 南潰退。沈振新部星夜飛兵搶占垛庄 ,切斷敵人退路,將七十四師緊緊包 圍在孟良崮山上。張靈甫想以聲東擊 西的詭計突出重圍,但在我軍凌厲的 攻勢下,陰謀未能得逞。戰斗中,團 長劉勝不幸犧牲。在攻佔孟良崮頂峰 時,石東根連的戰士搭了人梯攀上懸 崖絕壁,直搗張靈甫指揮部石洞。張 靈甫負隅頑抗,被我擊斃。我各路大 軍在孟良崮勝利會師。 編劇:瞿白音(根據吳強的同名小說 改編) 導演: 湯曉丹 攝影: 馬林發 美術: 葛師承 作曲: 呂其明、蕭珩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張 伐 沈振新 楊在葆 石東根 里 坡 劉 勝 舒 適 張靈甫

⑥ 《鏖戰孟良崮》最新txt全集下載

鏖戰孟良崮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孟良崮戰役,是陳毅和粟裕率領華東野戰軍打得最漂亮的一仗,將蔣介石最精銳的整編第74師一舉殲滅,使其在「最強大和幾乎唯一的進攻方向」上折戟沉沙。
1946年的夏天,山東野戰軍進攻泗縣失利。9月19日,蘇皖解放區的首府淮陰失守。山野司令員陳毅陷入痛苦的煎熬中。
9月23日,中共中央軍委做出決定,「山野、華野兩軍集中行動,兩個指揮部亦應合一。提議陳毅為司令員兼政委,粟裕為副司令員,譚震林為副政委」。粟裕遂率華野主力北移漣水,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並以後,總兵力達到了10萬人以上。
陳、粟合兵,必有大作為。一個四川人,一個湖南人,在新四軍時期便有了「陳不離粟,粟不離陳」的默契,此番合為一處,肯定又要奏響新的樂章。
9月25日,在漣水縣西北的陳師庵,陳粟二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陳毅說:「黨內公認,我陳毅是最善打敗仗的,這一次你我聯手,就是要打它幾個勝仗,扭轉乾坤。」粟裕說:「還是像過去一樣,你來拿大主意,我當好助手,具……

⑦ 孟良崮戰役的始末及戰斗意義

孟良崮戰役,我軍殲敵3萬餘人,國民黨軍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陣亡。張靈甫究竟怎麼死的?蔣介石說是「自殺成仁」,我軍稱張靈甫被「亂槍擊斃」。 (圖是孟良崮戰役中的粟裕)
[編輯本段]戰役經過
1947年3月,蔣介石眼見其有生力量被我軍一點點消滅,轉而對我山東和陝北解放區實施了重點進攻。蔣介石調集了24個整編師、60個旅,共約45萬人,組成3個兵團,由顧祝同任總司令坐鎮指揮,採取加強縱深、密集靠攏、穩扎穩打、步步推進的戰法,氣勢洶洶地向我山東根據地撲來。陳毅、粟裕率領我華東野戰軍靈活機動,忽打忽停,尋機殲敵,但因敵軍高度集中,未能達到預期目的,便於5月上旬率主力轉至蒙陰、新泰、萊蕪以東隱蔽集結,尋找戰機。
敵軍司令顧祝同見我軍東撤,即令各部「跟蹤進剿」,並特命第1兵團司令湯恩伯率領整編74師以及25師和83師,進軍沂水。於是,我軍就此拉開了孟良崮戰役的帷幕。
整編74師原為國民黨軍74軍。該師全系美械裝備,為甲種裝備師,號稱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是蔣介石指定的典範部隊。師長張靈甫畢業於黃埔軍校第4期,在陸軍大學甲級將官班受過培訓,抗日戰爭時期,曾被譽為模範軍人,在湘西會戰中,又因戰功卓著而榮獲自由勛章,因此深受蔣介石青睞。在江西高安戰役中張靈甫一條腿被炸斷,送往香港治療後安上了橡皮假腿。此人仗著蔣介石的器重,驕橫異常,出發前口吐狂言:「把陳毅趕進東海里喂魚去!」
華東野戰軍領導全面分析了敵我態勢後認為,我主力正位於坦埠及其兩側地區,可出其不意集結數倍於敵的兵力加以圍殲,完全可打有把握之仗。5月13日黃昏,華東野戰軍領導指揮第1、第8縱隊利用地形掩護,穿插揳入74師縱深,割斷了74師與其他蔣軍的聯系。經過了一天的激戰,到15日拂曉,第1、第6、第8縱隊分別攻佔了垛庄和萬泉山,完全截斷了74師的退路,將其合圍於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狹小地區內。
得知74師被圍,蔣介石急令各部齊頭並進,拚死也要解張靈甫之圍。遂一方面命令張靈甫堅守陣地,吸引共軍主力,另一方面嚴令孟良崮周圍的10個整編師,特別是李天霞、黃百韜的部隊盡力支援整編74師,以期內外夾擊,聚殲華東人民解放軍於孟良崮地區。陳毅命令各阻擊部隊堅決擋住援敵,同時根據戰場情況,重新調整部署,1縱從西,4縱從北,6縱從南,8縱從東,9縱從東北,5個縱隊同時對74師發起了總攻。敵人負隅頑抗。李天霞與張靈甫素有矛盾,所以,在蔣介石的催逼下,他的整編83師只派出一個團的兵力弛援。而黃百韜的整編25師則是不遺餘力地執行了蔣的命令。憑借武器之利,到14日上午他們已將戰線推到了黃崖山、狼虎山一線。黃崖山距孟良崮6公里,兩地隔一段開闊地帶而相望,這道山巒自然成了整編25師通往孟良崮的最後障礙,甚至可以說,誰佔有了黃崖山,誰就把握了這次大戰的主動權。
此時,華東野戰軍6縱16師晝夜行軍,開始了奪取黃崖山的行動。48團作為其前鋒部隊,克服疲累、飢餓之苦,一邊行軍,一邊睡覺(這是在特殊環境下培養出來的特殊能力);一邊跑步,一邊嚼炒米,終於在15日的拂曉搶到了黃崖山主峰的山腳下,這時候,黃百韜的一支先遣部隊也剛好開到了西面山腳下。勝敗就在毫釐之間展開了比拼!「沖!」3營9連連長翟祖光毫不猶豫地帶人從東坡攀援而上,敵人則從西坡匍匐而進!比速度!比耐力!比毅力!50分鍾後,當翟祖光他們登上峰頂,搶佔了制高點時,這股敵人離山頂僅有30米,1分鍾的行程!「打!」翟祖光一聲令下,百十支湯姆槍、步槍一齊朝敵群掃去,敵人哭喊不迭,丟下屍體,倉惶滾下山去。黃崖山主峰因此控制在了48團手裡,16師的其餘部隊則相繼占據了黃崖山附近的猛虎山,萬泉山等要點,盡管黃百韜隨後出動營、團級的集團沖鋒,企圖奪回這些陣地,但地形上的劣勢使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作了徒勞,他只能聽著整編74師在槍炮聲中淪入滅亡而「愛」莫能助!32年後,當年的6縱司令員王必成在武漢回憶這一段歷史時,對搶奪黃崖山之戰仍然感慨不已:倘使敵人先我1分鍾到達山頂,阻擊25師的戰斗,乃至整個孟良崮戰斗恐怕就是另一番場景了。
孟良崮上雙方展開了爭奪戰,戰況非常激烈。我華東野戰軍23師奪取萬泉山後,立即向74師中心陣地猛撲。副師長戴文賢從師警衛排和部分連隊中,抽調精幹人員組成了突擊小組。時任23師69團1營2連班長的葛兆田有幸入選,並擔任主攻。每個突擊小組7人,輪番沖鋒,猛攻張靈甫的指揮部。不料,前幾個小組都失敗了。葛兆田一挽袖子,跟著副連長沖了上去。
張靈甫的指揮部是在一座山崖根兒里,前面用石頭壘了道石牆以防流彈。等葛兆田沖上來,只剩下他、副連長和一名戰士。葛兆田持槍高喊:「1營在東,2營在西,3營堵正面,告訴他們繳槍不殺,誰動打死誰!」這時聽見敵軍指揮部里有人喊:「別開槍,我們投降!」一群官兵隨即從指揮部里走了出來。走在最前頭的一個軍官見只有3名解放軍戰士,端起沖鋒槍就掃。這時副連長受了重傷。葛兆田一下子火了,也抱起沖鋒槍「嘟嘟嘟」一梭子。這名軍官和一串敵軍士兵應聲倒地,餘下的敵人趕緊高喊:「別打別打,我們真投降!」葛兆田厲聲命令:「一個一個地出來,把槍扔在門口!」待敵人全部走出後他數了數,一共83人。這時,葛兆田走過去看那個被打死的軍官,身材高大,肩上有兩顆將星,胸前還綴滿了勛章。當山風掀起他的褲管時,葛兆田發現他的一條腿是橡皮假腿。當時葛兆田也鬧不清他是誰,心想反正這個官兒小不了。
正在這時,副師長戴文賢率領後續部隊沖了上來,一見躺在地上的敵軍官,問道:「這個軍官是誰打死的?」葛兆田還以為要受表揚,便得意地回答說:「我打死的。」不料,戴副師長發了火:「你為什麼打死他?我要處分你!」葛兆田也來了犟脾氣,一擰脖子說:「他打我,我不打他?蔣介石打我,我也敢開槍!」戴副師長也不好再說什麼,對他說:「那好,你先把俘虜押下去吧!」
總攻結束後,粟裕計算了敵軍被俘和擊斃人數後,發現還少了幾千人。經過搜尋,終於發現了他們,將剩餘的幾千人俘虜。
孟良崮戰役勝利結束了。國民黨整編第74師及整編第83師一個團共3萬餘人全部被殲!蔣介石痛失虎將,哀嘆74師被殲是他「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陳毅司令員興之所至,揮筆寫下了氣壯山河的詩篇:「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地逃。信號飛飛星亂眼,照明處處火如潮。刀叢撲去爭山頂,血雨飄來濕戰袍。喜見賊師精銳盡,我軍個個是英豪。」
[編輯本段]戰役統計
據臨沂行署出版辦公室編的《孟良崮戰役資料選》資料顯示,孟良崮戰役中,我軍犧牲約2043人、負傷約9300人、其它減員約846人,合計12189人。
此役也是粟裕大將指揮的傑出戰役之一,被譽為「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毛澤東主席曾對粟裕說過「這場戰役中國只有兩個人沒有想到,一個是蔣介石,另一個就是我毛澤東!」
然而,近日熱播的《紅日》一劇,卻與此不同。
張靈甫是為了吸引其他解放軍而來的!是他故意據守孟良崮,吸引陳粟來包圍他,爾後再出動近40萬國民黨軍實施反包圍。
同時,李天霞也沒有上文中所述派一個旅予以支援,而是僅派了一個連的兵力!
張靈甫功敗垂成,從《紅日》來看,是死於國民黨腐敗!為保存實力無人來救而已!但是,《紅日》是改編自小說,小說是不完全真實的,不過,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國民黨當時的腐敗統治。
[編輯本段]張靈甫是怎樣死的
戰後,葛兆田聽說國民黨軍74師師長張靈甫沒有被活捉,而且他還知道了張靈甫有一條腿是橡皮假腿,是在江西高安戰役中被炸斷的。葛兆田這時猛然想起,他打死的那個有橡皮假腿的敵軍官是不是就是張靈甫?但他又想起了戴副師長的話,怕受處分,再加上戰事緊張,顧不及多想,所以就把這個疑團藏在了心底。
在葛兆田抓獲的俘虜中有一個叫朱凡友的,是張靈甫的衛兵。孟良崮戰役後朱凡友當即參加了解放軍,和葛兆田成了親密戰友。兩人同在一個班,一同打到上海,打過鴨綠江,最後一同駐防內長山要塞區。閑時一說起孟良崮戰役來,朱凡友就說:「那時你真厲害,一打槍嚇得我們都麻了腿兒。」葛兆田說:「誰叫你們不投降!」朱凡友對他說:「那天你打死的那個有橡皮假腿的就是張靈甫,怎麼不向上級反映一下?」葛兆田聽了,才知道自己果真打死了張靈甫,藏在心中多年的謎團終於揭開了,但是心中仍想不明白,當時為何戴副師長說:「你為什麼打死他?我要處分你!」於是,張靈甫被擊斃的真相深藏在老人的記憶里。
有「抗日名將」之稱的張靈甫受到了「厚葬」。華野6縱政治部副主任的謝勝坤主持了儀式。一棵古樹下,放著一口半人高的大棺材。棺材是買來的,十分華貴。棺材旁邊停放著張靈甫的屍體,已經為他穿好簇新的軍裝,洗過臉,傷口也整飾過了。由於當時沒有找到合適的國民黨軍服,張靈甫是穿著解放軍的軍服下葬的。掩埋張靈甫前,謝勝坤向上級請示:俘虜中的一個少將旅長和8個上校要求最後看一眼他們的師長張靈甫。「大家都覺得,他們跟著張靈甫出生入死,這種感情難能可貴,就同意了。」 9個國民黨將校走到擔架旁邊,圍成半月形,跪下,痛哭流涕。
對於張靈甫的死,當年國民黨方面為了穩定軍心,曾大張旗鼓地宣揚張靈甫是「殺身成仁,為黨盡忠」,說什麼「靈甫見大勢難支,乃召集各部長官至山岩指揮所當眾宣誓,決心以死報國,然後率部從容步出指揮所,自殺成仁」。蔣介石更在其《痛悼74師檄文》中說該師「飲水斷絕,糧彈絕盡,全師孤立,四面受敵,即在陣地相率自戮者計有師長張靈甫等高級將領20餘人,悲壯慘烈」。

⑧ [近代風雲]孟良崮戰役考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近代風雲]孟良崮戰役考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首發天涯
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整編74師?
——孟良崮戰役考
wy三劍客
發起於1947年5月13日的孟良崮戰役,從一個側面預告了國民黨在大陸的全面崩潰。位居五大主力之首、被譽為「抗日鐵軍的整編第74師,竟不敵「土八路」,短短三天即遭覆滅,不僅成為第一個被殲的國民黨軍主力,也成為國共雙方在華東前線的重要轉折點,給孟良崮一戰披上最神奇的色彩。
當年的硝煙雖早已散盡,但圍繞這一戰役的種種話題卻經久不衰,一直都是軍事界、史學界、文學界進行探討和創作的熱點題材。筆者在收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逐一分析孟良崮戰役的前前後後,存疑定論,剖析疑義,供大家參考。
一、雙方實力:果真是敵強我弱嗎?
長期以來,通常都認為,孟良崮戰前,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較大。例如:面對強敵雲集的嚴重形勢,粟裕說:「敵人用於進攻我們的兵力是我們總兵力的兩倍多」。曾在央視熱播的紀錄片《孟良崮》,這樣解說道:「從兵力上講,我方是27萬;敵方是45萬;兵力對比幾乎是……

⑨ 電影南征北戰是孟良崮戰役嗎

《紅日》是1959年面世的小說 吳強的長篇小說《紅日》在用藝術形式表現重大戰役方面作了較好的探索。它以1947年山東戰場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個連貫的戰役作為情節的發展主線
《南征北戰》: 影片取材於解放戰爭時期發生住山東、蘇北戰場的幾個真實戰例。在劇本創作過程中,曾得到當年指揮過這些戰役的高級將領陳毅、粟裕等的關懷和支持,陳毅還親自修改了幾段對白。

還有一點 關於張靈甫將軍的(暫且說死吧)歷史書怎麼說 ,不代表歷史怎麼說 。請您還是保留意見,不要輕易把歷史拉扯進來。謝謝

⑩ 有沒有關於孟良崮戰役的小說啊,我要張靈甫為主角的

孟良崮戰役,我軍殲敵3萬餘人,國民黨軍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陣亡。張靈甫究竟怎麼死的?蔣介石說是「自殺成仁」,我軍稱張靈甫被「亂槍擊斃」。

1947年3月,蔣介石眼見其有生力量被我軍一點點消滅,轉而對我山東和陝北解放區實施了重點進攻。蔣介石調集了24個整編師、60個旅,共約45萬人,組成3個兵團,由顧祝同任總司令坐鎮指揮,採取加強縱深、密集靠攏、穩扎穩打、步步推進的戰法,氣勢洶洶地向我山東根據地撲來。陳毅司令員率領我華東野戰軍靈活機動,忽打忽停,尋機殲敵,但因敵軍高度集中,未能達到預期目的,便於5月上旬率主力轉至蒙陰、新泰、萊蕪以東隱蔽集結,尋找戰機。

敵軍司令顧祝同見我軍東撤,即令各部「跟蹤進剿」,並特命第1兵團司令湯恩伯率領整編74師以及25師和83師,進軍沂水。於是,我軍就此拉開了孟良崮戰役的帷幕。

「他打我,我不打他?蔣介石打我,我也敢開槍!」

整編74師原為國民黨軍74軍。該師全系美械裝備,為甲種裝備師,號稱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是蔣介石指定的典範部隊。師長張靈甫畢業於黃埔軍校第4期,在陸軍大學甲級將官班受過培訓,抗日戰爭時期,曾被譽為模範軍人,在湘西會戰中,又因戰功卓著而榮獲自由勛章,因此深受蔣介石青睞。在江西高安戰役中張靈甫一條腿被炸斷,送往香港治療後安上了橡皮假腿。此人仗著蔣介石的器重,驕橫異常,出發前口吐狂言:「把陳毅趕進東海里喂魚去!」

華東野戰軍領導全面分析了敵我態勢後認為,我主力正位於坦埠及其兩側地區,可出奇不意集結數倍於敵的兵力加以圍殲,完全可打有把握之仗。5月13日黃昏,華東野戰軍領導指揮第1、第8縱隊利用地形掩護,穿插揳入74師縱深,割斷了74師與其他蔣軍的聯系。經過了一天的激戰,到15日拂曉,第1、第6、第8縱隊分別攻佔了垛庄和萬泉山,完全截斷了74師的退路,將其合圍於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狹小地區內。

得知74師被圍,蔣介石急令各部齊頭並進,拚死也要解張靈甫之圍。陳毅命令各阻擊部隊堅決擋住援敵,同時根據戰場情況,重新調整部署,1縱從西,4縱從北,6縱從南,8縱從東,9縱從東北,5個縱隊同時對74師發起了總攻。敵人負隅頑抗。雙方展開了爭奪戰,戰況非常激烈。我華東野戰軍23師奪取萬泉山後,立即向74師中心陣地猛撲。副師長戴文賢從師警衛排和部分連隊中,抽調精幹人員組成了突擊小組。時任23師69團1營2連班長的葛兆田有幸入選,並擔任主攻。每個突擊小組7人,輪番沖鋒,猛攻張靈甫的指揮部。不料,前幾個小組都失敗了。葛兆田一挽袖子,跟著副連長沖了上去。

張靈甫的指揮部是在一座山崖根兒里,前面用石頭壘了道石牆以防流彈。等葛兆田沖上來,只剩下他、副連長和一名戰士。葛兆田持槍高喊:「1營在東,2營在西,3營堵正面,告訴他們繳槍不殺,誰動打死誰!」這時聽見敵軍指揮部里有人喊:「別開槍,我們投降!」一群官兵隨即從指揮部里走了出來。走在最前頭的一個軍官見只有3名解放軍戰士,端起沖鋒槍就掃。這時副連長受了重傷。葛兆田一下子火了,也抱起沖鋒槍「嘟嘟嘟」一梭子。這名軍官和一串敵軍士兵應聲倒地,餘下的敵人趕緊高喊:「別打別打,我們真投降!」葛兆田厲聲命令:「一個一個地出來,把槍扔在門口!」待敵人全部走出後他數了數,一共83人。這時,葛兆田走過去看那個被打死的軍官,身材高大,肩上有兩顆將星,胸前還綴滿了勛章。當山風掀起他的褲管時,葛兆田發現他的一條腿是橡皮假腿。當時葛兆田也鬧不清他是誰,心想反正這個官兒小不了。

正在這時,副師長戴文賢率領後續部隊沖了上來,一見躺在地上的敵軍官,問道:「這個軍官是誰打死的?」葛兆田還以為要受表揚,便得意地回答說:「我打死的。」不料,戴副師長發了火:「你為什麼打死他?我要處分你!」葛兆田也來了犟脾氣,一擰脖子說:「他打我,我不打他?蔣介石打我,我也敢開槍!」戴副師長也不好再說什麼,對他說:「那好,你先把俘虜押下去吧!」

張靈甫的衛兵說:「你打死的那個有橡皮假腿的就是張靈甫。」

孟良崮戰役勝利結束了。國民黨整編第74師及整編第83師一個團共3萬餘人全部被殲!蔣介石痛失虎將,哀嘆74師被殲是他「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陳毅司令員興之所至,揮筆寫下了氣壯山河的詩篇:「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地逃。信號飛飛星亂眼,照明處處火如潮。刀叢撲去爭山頂,血雨飄來濕戰袍。喜見賊師精銳盡,我軍個個是英豪。」

戰後,葛兆田聽說國民黨軍74師師長張靈甫沒有被活捉,而且他還知道了張靈甫有一條腿是橡皮假腿,是在江西高安戰役中被炸斷的。葛兆田這時猛然想起,他打死的那個有橡皮假腿的敵軍官是不是就是張靈甫?但他又想起了戴副師長的話,怕受處分,再加上戰事緊張,顧不及多想,所以就把這個疑團藏在了心底。

在葛兆田抓獲的俘虜中有一個叫朱凡友的,是張靈甫的衛兵。孟良崮戰役後朱凡友當即參加了解放軍,和葛兆田成了親密戰友。兩人同在一個班,一同打到上海,打過鴨綠江,最後一同駐防內長山要塞區。閑時一說起孟良崮戰役來,朱凡友就說:「那時你真厲害,一打槍嚇得我們都麻了腿兒。」葛兆田說:「誰叫你們不投降!」朱凡友對他說:「那天你打死的那個有橡皮假腿的就是張靈甫,怎麼不向上級反映一下?」葛兆田聽了,才知道自己果真打死了張靈甫,藏在心中多年的謎團終於揭開了,但是心中仍想不明白,當時為何戴副師長說:「你為什麼打死他?我要處分你!」於是,張靈甫被擊斃的真相深藏在老人的記憶里。

對於張靈甫的死,當年國民黨方面為了穩定軍心,曾大張旗鼓地宣揚張靈甫是「殺身成仁,為黨盡忠」,說什麼「靈甫見大勢難支,乃召集各部長官至山岩指揮所當眾宣誓,決心以死報國,然後率部從容步出指揮所,自殺成仁」。蔣介石更在其《痛悼74師檄文》中說該師「飲水斷絕,糧彈絕盡,全師孤立,四面受敵,即在陣地相率自戮者計有師長張靈甫等高級將領20餘人,悲壯慘烈」。 還可以的,你可以試試哦

閱讀全文

與孟良崮戰役有聲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本重生小說主角秦朗 瀏覽:545
都市小說完結免費豪門隱婚 瀏覽:325
抗日英雄穿越現代當醫生的小說 瀏覽:718
顧西爵小說人物名字大全 瀏覽:60
影帝重生劇本小說 瀏覽:830
小說男主角上官夜 瀏覽:49
邪瓶漫畫小說網 瀏覽:878
主角是女生的校園言情小說 瀏覽:376
悅看小說網資源分享 瀏覽:906
男主強女主弱的仙俠小說 瀏覽:992
替身女帝的逆襲小說排行榜 瀏覽:115
小說這樣寫 瀏覽:29
兩個女子穿越古代的小說 瀏覽:138
女主是網紅重生小說排行榜 瀏覽:867
擁有冒險島技能的穿越小說 瀏覽:445
千章以上的都市仙俠小說排行榜 瀏覽:658
神通板磚有聲小說鏈接 瀏覽:295
男主角叫陰陽的小說全集 瀏覽:596
總裁小說灰姑娘 瀏覽:896
葉辛周鐵有聲小說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