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娛樂圈中資源就這么多,為什麼還會有各種選秀節目
國內的選秀節目可以說是層出不窮,但是真正發展長遠立於不敗之地的卻寥寥無幾,從最早的《我型我秀》《快樂女生》到近幾年大火的《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就像流水線一樣的生產,而且生產出來的藝人能被大眾記住的卻是寥寥無幾,最多就是紅極一時,這又是為什麼呢?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第一:選秀節目最注重的就是商業化,通過重重海選突圍而出的選手被層層曝光,隨著曝光度的提升節目組會把人氣最高的選手迅速包裝推到台前,接各種商演活動和通告,重點是迅速包裝,而不是注重培養,從而榨乾藝人的流量達到暴利的目的,然後大多數通過選秀出來的藝人就沒有下文了被快速拋棄。
第二:大多數的選秀節目都是搬運國外的內容,很少有自己的原創,例如前些年大火的《中國好聲音》就是模仿《The Voice》,最早是《荷蘭之聲》,那四把椅子都是英國空運來的,沒有自己的原創和突出的特點,像流水線一樣的產出早已讓觀眾們產生了審美疲勞。
第三:很多的選秀節目都有所謂的「黑幕」,一些真正有實力的選手走不到最後,沒有足夠的曝光度導致一直被埋沒,還有一些選手靠著背景靠著關系一路過關,獲得了足夠的曝光度卻沒有足夠的實力底蘊,沒有鮮明的個性,最後導致雖然拿到了好的名次卻沒能被很多人記住。

所以其實這么多選秀,在我看來,不是說越多越好,要精益求精,不是說想來就來的,真的是要有實力,認真對待,不浮躁,不敷衍,腳踏實地,才能一步一步走得更遠,做得更好。
選秀節目成為了一個完整的造星產業鏈,雖然造出了不少的藝人能不認記住的卻是寥寥無幾,希望以後的選秀節目能夠更注重選手的後期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辛苦造出來的藝人走得更遠更長。
⑵ 在湯圓創作里有一部偶練小說女主是坤音公司的 叫什麼也忘了 有人知道嗎
那個女主是叫木榆嗎?她是木子洋的妹妹?我看到過這么一本小說,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