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張承志的哪些作品分別獲得什麼獎項
第一篇小說《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獲得了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中篇小說《阿勒克足球》獲得《十月》第一次文學獎和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
其中《黑駿馬》、《北方的河》分獲1981—1982和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敬重與惜別—致日本》、《鮮花的廢墟---安達盧斯紀行》 獲得朱自清散文獎(2010)
我知道的就是這些了,但是不論獲獎與否,張承志是我心裡最好的作家之一。
Ⅱ 張承志八十年代作品都有哪些
短篇小說
《輝煌的波馬》張承志散文《北望長城外》 《胡塗亂抹》 《美麗瞬間》 《凝固火焰》 《九座宮殿》 《雪路》 《晚潮》 《綠夜》 《頂峰》 《大坂》 《春天》
中篇小說
《北方的河》 《黑駿馬》《聾子的耳朵》長篇小說
《心靈史》 《西省暗殺考》
散文隨筆
《荒蕪英雄路》(隨筆集) 《墨濃時驚無語》 《美文的沙漠》 《波斯的禮物》 《日本留言》 《面紗》 《袍子經》 《敬重與惜別》
Ⅲ 簡析張承志小說的特點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義氣質」著稱。
理想主義者語言―――抽象型適用於無法觀察到的,僅僅依賴於想像力的事物,理想主義經常談論那些僅憑想像力想像出來的事物。理想主義者的思想和語言天生具有歸納性,他敏銳,由細節得出普遍性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北方的河》《黑駿馬》《西省暗殺考》《清潔的精神》《心靈史》。短篇小說《雪路》《晚潮》《輝煌的波馬》《北望長城外》《胡塗亂抹》《大坂》《頂峰》《美麗瞬間》等。其中1991年出版的《心靈史》,描寫西北哲合忍耶人苦難的信仰歷程,有評論認為是當代文壇少見的「尋找精神價值,向世俗挑戰的旗幟」。近作有2005 年出版的游記《鮮花的廢墟:安達盧斯紀行》,散文集《聾子的耳朵》,河南文藝出版社 2007年出版。
Ⅳ 張承志是誰 是作家么 哪個年代的出過什麼書么
男,回族,筆名:張錄山,1948年生於北京。原籍山東濟南市。曾供職於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海軍創作室、日本愛知大學等處。現為自由職業作家。1978年開始筆耕。曾獲第一屆全國短篇小說獎,第二、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及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已出版著作30餘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義氣質」著稱。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心靈史》、《金牧場》。中篇小說《北方的河》、《黑駿馬》、《西省暗殺考》,短篇小說《雪路》、《晚潮》、《輝煌的波馬》、《北望長城外》、《胡塗亂抹》、《大坂》、《頂峰》、《美麗瞬間》等,散文有《清潔的精神》等。其中1991年出版的《心靈史》,描寫西北哲合忍耶人苦難的信仰歷程,有評論認為是當代文壇少見的「尋找精神價值,向世俗挑戰的旗幟」。近作有2005 年出版的游記《鮮花的廢墟:安達盧斯紀行》,散文集《聾子的耳朵》,河南文藝出版社2007年出版。 1967年清華附中畢業到內蒙古烏珠穆沁旗插隊當牧師,在那裡度過了四年。197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民族歷史語言系,1981年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主要進行北方民族史研究工作。在蒙古歷史和北方民族史的研究工作中有一定成果,在小說創作上也是碩果累累。 初作是蒙文詩《做人民之子》和短篇小說《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並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和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榮譽獎。中篇小說《阿勒克足球》獲第一屆《十月》文學獎和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黑駿馬》獲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春天》獲1983年北京文學獎。《北方的河》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7年出版長篇小說《金牧場》。
Ⅳ 張承志都有什麼著名的書
內容提要
本書精選了張承志的四部小說和部分散文作品,其中有著名的《黑駿馬》和《北方的河》。《黑駿馬》以遼闊壯美的大草原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駿馬》為主線,描寫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寶力格的成長歷程,描寫了他和索米婭的愛情悲劇。小說以舒緩的節奏,優美的筆法,再現了草原民族的風俗人情。《北方的河》是他繼《黑駿馬》之後的又一部成功之作。作品曾獲1984年《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中篇創作獎,小說幾乎沒有故事,是以主人公「我」的意識流向構成情節的,語言優美、流利,通篇就是一首抒情詩,作者用形象化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雄渾、壯闊、絢麗的「北方的河」。
[編輯本段]編輯推薦
對於正義的態度,對於世界的看法,人會因品質和血性的不同,導致筆下的分歧。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不能這么簡單地爛光丟凈。管別人呢,我要用我的篇章反復地為烈士傳統招魂,為美的精神製造哪怕是微弱的回聲。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張承志,男,生於北京,原籍山東濟南。1968年畢業於清華附中,赴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插隊當牧民。197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民族歷史語言系。歷史學碩士。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海軍政治部創作室、日本愛知大學等處任職。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4年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主要作品有《黑駿馬》、《北方的河》、《一冊山河》、《誰是勝者》、《文明的門》、《心靈史》等。作品多次獲全國中、短篇小說獎及少數民族文學獎。
[編輯本段]目錄
小說
黃泥小屋
北方的河
西省暗殺考
黑駿馬
散文
荒蕪英雄路
夏台之戀
真正的人是x
北方女人的印象
清潔的精神
粗飲茶
音樂履歷
無援的思想
撕名片的方法
火焰山小考
墨濃時驚無語
二十八年的額吉
波斯的禮物
面紗隨筆
一冊山河
魯迅路口
附錄
作者簡介
張承志著作目錄
[編輯本段]書摘
書摘
無論是隨上定遠營那邊沙漠里下來的駱駝,順著黃河再穿過那片銀灰的
鹼灘,最後瞄準了固原的青磚老城;或是踏上凍硬在洮河彎子上的白蒙蒙的
冰橋,然後朝著岷山或是更遠的碾伯大通;若是你偏離了平坦的官道,沿著
旱裂的禿禿黃土峁子轉繞起來,若是你走上了那一帶受苦的莊稼穆斯林慣走
的山縫小道,就再也望不上個青山綠水了。那些山道上的行人好像不喜歡寬
寬硬硬的大路,他們總是繞著山邊、順著水邊、貼著城邊,躲開州府的喧囂
和人群的熱鬧,在那些烤得焦乾的荒山縫里尋路走。慢慢地,只要一提起這
「三邊」,有些老年人就會抬起頭來,揚起眼眉,現出一種半像猜疑半像知
底的神色來。哦,往那搭——那些老人指點著一片黃黃的連山。那是回回們
走的道么,走那搭就對啦。說罷,他們就垂下了眼皮。
於是,駱駝蹄子走腫了,聳著的駝峰干癟了,搭在肩頭上的絨線馬褡子
磨爛了,臉皮和眼角變得糙硬了。鼻孔里頭塞堵著黃土塵灰,手上臂上不知
怎麼劃著橫豎的血口子,甩掉穿爛了的鞋,兩只腳從腳脖脖到小趾頭都結上
了硬硬的鱗甲。
那條石渣渣、黃膠泥的小路呢,還遠遠地朝著荒山深處慢慢伸著。
若是在山風呼嘯的冬三月,順著這種「三邊」道,人漸漸就給遮天漫地
的砂子風打暈了。臉上凍起了膿泡,顴骨上結了兩塊紫紅的硬痂,人變得軟
了,沒有誰再自吹是好漢硬種了。土崖崖邊上見著個坑坎,一骨碌蹲進去,
再也不敢把頭伸進上面嗷嗷吼的風里。可是蹲著蹲著又害了怕:黃砂土一陣
陣地給風裹著砸下來,半截身子已經給砂埋啦。那時人心就慌了。自打從定
遠營、從包頭旅棧、從蘭州城關出來,人心第一次慌了。
那時人會急急地蹦起來,下死力拉扯駱駝。駱駝嗚嗚哭著,賴在崖坎坎
里不起身。後來鼻繩拉豁了駱駝鼻子,黃蒙蒙灰漫漫的世界裡看見了殷紅的
血。人掙出他壯漢的力氣,爬上崖坎,想找個什麼。找什麼呢?村莊還是客
店?他自己也不知道。四下里只有狂暴的颶風在掠劫著飛奔,只有一陣模糊
一陣清晰的那綿綿茫茫的黃山頭。那黃山頭起伏不斷,一伏一盪,在這旅人
的四麵包圍著、駕著狂風劇烈搖晃,像是一派黃濁的、突然間活了的怒海。
到了這種時候,人心就失去了掩護。原來被凍僵的肌骨護住的那顆咚咚
跳的心,此刻猛地灌進了寒冷。人害怕了。他迷了路,失了道。駝鼻子豁了
,他只剩下兩條凍傷的細腿,他
……
。
Ⅵ 張承志的主要作品
短篇小說
《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
《刻在心上的名字》
《鎖兒罕·失刺》
《輝煌的波馬》
《北望長城外》
《胡塗亂抹》
《美麗瞬間》
《凝固火焰》
《九座宮殿》
《雪路》
《晚潮》
《綠夜》
《頂峰》
《大坂》
《春天》
《戈壁》
《老橋》
《靜時》
《青草》
中篇小說
《北方的河》
《黑駿馬》
《黃泥小屋》
《阿勒克足球》
《西省暗殺考》
長篇小說
《心靈史》
《金牧場》
散文隨筆
《綠風土》 (1989年)
《荒蕪英雄路》 (1994年)
《清潔的精神》 (1996年)
《牧人筆記》 (1996年)
《鞍與筆》 (1998年)
《以筆為旗》 (1999年)
《一冊山河》 (2001年)
《誰是勝者》 (2002年)
《鮮花的廢墟——安達盧斯紀行》 (2005年)
《聾子的耳朵》 (2007年)
《敬重與惜別——致日本》 (2009年)
《你的微笑》 (2010年)
《塗畫的旅程》 (2011年)
《相約來世:心的新疆》(2013)

Ⅶ 張承志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張承志,生於1948年,回族,山東濟南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阿勒克足球》,中篇小說《黑駿馬》、《北方的河》等。中篇小說《北方的河》是張承志的代表作品,發表於《十月》1984年第1期,曾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Ⅷ 張承志全部小說
短篇小說
《輝煌的波馬》
《北望長城外》
《胡塗亂抹》
《美麗瞬間》
《凝固火焰回》
《九答座宮殿》
《雪路》
《晚潮》
《綠夜》
《頂峰》
《大坂》
《春天》
中篇小說
《北方的河》
《黑駿馬》
長篇小說
《心靈史》
《西省暗殺考》
散文隨筆
《綠風土》 (1989年)
《荒蕪英雄路》 (1994年)
《清潔的精神》 (1996年)
《牧人筆記》 (1996年)
《鞍與筆》 (1998年)
《以筆為旗》 (1999年)
《一冊山河》 (2001年)
《誰是勝者》 (2002年)
《鮮花的廢墟——安達盧斯紀行》 (2005年)
《聾子的耳朵》 (2007年)
《敬重與惜別——致日本》 (2009年)
《你的微笑》 (2010年)
Ⅸ 張承志作品精選的作者簡介
張承志,男,生於北京,原籍山東濟南。1968年畢業於清華附中,赴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插隊當牧民。197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民族歷史語言系。歷史學碩士。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海軍政治部創作室、日本愛知大學等處任職。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4年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主要作品有《黑駿馬》、《北方的河》、《一冊山河》、《誰是勝者》、《文明的門》、《心靈史》等。作品多次獲全國中、短篇小說獎及少數民族文學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