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解放戰爭期間起義的15位國民黨高級將領都是誰
陳明仁:湖南省醴陵縣人。1949年8月4日,陳明仁與國民黨長沙綏靖公署主任程潛在長沙通電起義。1949年8月30日,毛 澤 東親自擬定電文給程潛和陳明仁,邀請他們到北平參加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
程潛:湖南省醴陵縣人。1949年8月4日下午,國民黨湖南軍政首腦程潛、陳明仁通電起義。8月5日,湖南耆宿和各界著名人士唐生智、周震鱗、仇鰲等100餘人通電響應起義。當晚,人民解放軍進駐長沙,湖南宣告和平解放。
陶峙岳:湖南省寧鄉縣人。新中國成立前一個星期,陶峙岳宣布起義,脫離國民黨政府,歸入人民行列,和平解放新疆。
董其武:山西省河津人。天津、北平解放後,董其武接受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決綏遠問題的主張,於1949年9月率綏遠省國民黨軍政人員起義。
高樹勛:河北省鹽山縣人。1945年10月,孫連仲率高樹勛、馬法五、魯崇志等三個軍沿平漢路北上。大軍走到邯鄲、磁縣一帶,被我軍圍阻,我軍發起了平漢戰役。我軍區參謀長李達冒險穿過火線親自到高樹勛軍營面談,這使高樹勛很感動,終於下定了決心起義。高樹勛率新八軍及河北民軍萬餘人,在馬頭鎮正式宣布火線起義,聲明脫離國民黨陣營。
潘朔端:雲南省威信縣人。1946年5月27日,民主聯軍逼近海城一線,潘朔端抓住機會,在海城宣布起義。海城起義後,184師光榮改編為「中國民主同盟軍第1軍」,潘朔端任軍長。同年10月他加入黨。
曾澤生:雲南永善人。1948年遼沈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圍困長春。國民黨第60軍軍長曾澤生在「突圍無望,固守待殲」之際,於10月17日毅然宣布起義,率部退出長春,待命改編,並引導解放軍進入其東城守備區。1949年1月2日,中央軍委授予原國民黨第60軍這支起義部隊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的番號,並任命曾澤生為軍長。
吳化文:山東省掖縣人。1948年,在濟南戰役的關鍵時刻,吳化文率兩萬多人起義,打亂了濟南守敵的防禦體系,動搖了敵人堅守濟南的信心,加快了勝利進程,減少了部隊傷亡和人民生命財產損失。
廖運周:安徽省淮安人,黃埔軍校畢業。1927年加入黨,參加過北伐和南昌起義。淮海戰役期間,廖運周率全師官兵舉行戰場起義,投入人民解放軍行列。廖運周撤出戰場後,陳賡司令員就親切地接見了他。不久,毛澤東、朱德親自發來電報祝賀。並宣布110師被改編為第二野戰軍14軍第42師,廖運周任師長。
孔從洲 :陝西西安灞橋人,楊虎城的部屬。1946年,孔從洲任國民黨38軍中將副軍長。同年率55師於河南鞏縣起義。起義後,與前一年起義的17師組建了西北民主聯軍38軍,加入晉冀魯豫野戰軍行列,歸屬陳賡兵團領導。
何基灃:河北省藁城縣人。1948年11月,解放戰爭進行到了淮海戰役階段。在淮海戰役打響兩天後,11月8日,何基灃和張克俠率2.3萬余名官兵在賈汪、台兒庄地區起義。這樣一來,國民黨軍精心布置的徐州防線亂了陣腳。何基灃和張克俠在賈汪和台兒庄率國民黨軍第五十九軍兩個師、第七十七軍一個師和一一一團共計2.3萬餘人成功起義。對何基灃和張克俠率部起義,毛澤東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在給淮海戰役總前委的電報中指出:「北線何張起義是第一個大勝利。」
張克俠:河北省獻縣人。1948年11月8日,張克俠與何基灃一起,率五十九軍兩個師、七十七軍一個半師共二萬三千餘官兵,在賈旺、台兒庄防地舉行起義。他們的舉動,受到了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嘉勉。朱德總司令還高度評價起義,認為「對戰局影響很大,使敵人原來的部署大為混亂」。
傅作義:山西省臨猗人。北平實現和平的關鍵在於傅作義將軍。1949年1月底,傅作義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條件,率部起義,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完好地回歸人民,200萬市民的生命財產免遭兵災。這一義舉對中國人民革命事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後又對綏遠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
盧漢:雲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愛國將領,原國民黨滇軍高級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起義前,盧漢為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將軍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於1949年12月9日毅然率部起義。
鄧兆祥:廣東省肇慶人。1949年2月25日,在當時國民黨海軍最大的軍艦——「重慶」號巡洋艦上,鄧兆祥與愛國官兵在吳淞口舉行了震驚中外的「重慶」號起義。
『貳』 國民黨抗日電視劇有哪些
1、《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的團長我的團》 由康洪雷執導,段奕宏、張譯、張國強、邢佳棟等領銜主演。就一部揭示國民惰性的經典著作,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非等到國破山河才懂得崛起,一部喚醒人物心靈的劇作。
該劇改編自蘭曉龍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1942年期間中國各地軍民聯合抗擊日本侵略者、承受戰爭苦難的故事。 2009年3月5日,該劇在江蘇、雲南、東方三家衛視同步上星播出。

2、《中國遠征軍》
《中國遠征軍》由董亞春、楊軍執導,由演員黃志忠,張豐毅,柯藍,李玥等主演。,講述講述了200師和新38師兩支傳奇之師為代表的中國遠征軍在同古戰役、仁安羌戰役、野人山大撤退、滇西大反攻等重大歷史事件中的悲壯經歷。
3、《十一公里》
《十一公里》是2011年8月13日湖南電視劇頻道播出的抗戰題材電視劇。由陳旺林、丁嘉藍、馮硯、王伯昭主演。
根據歷史紀實小說《血戰嘉善》一書改編而成。該劇講述的是1937年11月「淞滬抗戰」的最後階段,為防止上海淪陷,七千湘西子弟在師長顧家齊的率領下,在嘉善境內以落後的裝備和血肉之軀與日軍殊死血戰的故事。
《十一公里》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陸軍128師一段真實的故事。這支國民黨的128師,是由湖南省鳳凰縣的農民、土匪、少數民族等組建起的一支雜牌軍,原編稱34師,共有七千餘鳳凰民眾。
4、《遠去的飛鷹》
《遠去的飛鷹》是由華誼兄弟天意影視、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通化市人民政府和北京野塵文化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抗戰傳奇電視劇,由花箐執導,中夙編劇,朱亞文、姚笛、郭伊娜領銜主演。
該劇根據真實歷史人物改編,講述了民族空軍英雄高志航帶領中國第一代空軍英勇抗日的傳奇故事。2011年5月在地方台播出,9月16日於遼寧、吉林、四川、東南四家衛視播出 ,2012年該劇獲得第2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並在全軍電視劇金星獎中斬獲三項大獎。
5、《血戰到底之壯丁也是兵》
《血戰到底之壯丁也是兵》是北京天瑞派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永洲影視有限公司、成都樂酷傳媒文化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抗戰劇,劉濤執導,奇道、徐翠翠、斌子、姜寒、陳創、王迅等主演 。
該劇以川軍出川抗日為背景,講述了北路川軍一路拼殺、血濺沙場這段極具張力和戲劇色彩的一段歷史故事 。該劇於2015年1月2日在黑龍江影視頻道首播。
『叄』 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起義有哪些 結果如何
國民革命失敗後,中共中央和各地黨組織相繼在一些中心城市發動了武裝起義,其結果都告失敗,使革命力量受到嚴重損失。
其一,南昌起義選擇了重建廣東革命根據地再舉北伐的道路。1927年發動的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成為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但是,南昌起義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想佔領中心城市廣州,以廣東做根據地,再舉北伐。起義部隊在南下廣東途中,幾乎全軍覆滅,未能達到目的。
其二,秋收起義的原計劃是攻打中心城市長沙。「八七」會議後,毛澤東和湖南省委發動和領導了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這次起義不僅是軍隊的行動,而且有數量眾多的工農武裝參加,公開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號。雖然採取四鄉暴動的方式,但起義最初的主攻方向仍然是湖南的中心城市長沙,其直接目的也未能實現。
其三,廣州起義實行的中心城市武裝起義造成革命高潮的方針。廣州起義發生在「八七」會議以後,由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和廣東省委決定發動的。按照原計劃,當南昌起義軍南征入粵並與東江農民軍匯合後,一起進攻廣州,建立「中國臨時革命政府」(起義後稱廣州蘇維埃,又稱廣州公社)。實際上,這是一個以實行中心城市武裝起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冒險主義方針。由於中外反動力量的聯合圍攻,起義也告失敗。
此外,從1927年秋到1929年,中國共產黨還在全國其他一些地區先後發動了上百次武裝起義,出現了群雄並起的局面。這些起義雖然為探索中國革命的發展道路積累了經驗,但都因沒有解決革命的主攻方向問題而招致失敗。失敗的教訓表明:在中國,實行中心城市武裝起義奪取全國勝利的方針,是行不通的。
『肆』 國民黨少將戰場起義的電視劇
少帥,文章主演
『伍』 關於國民黨抗戰的電視劇有哪些、
《民兵葛二蛋》、《無名者》、《戰長沙》、《雪豹》、《諜戰狂花》
1、《民兵葛二蛋》該劇由韋大軍任總導演、林柯執導、黃渤,高虎,童瑤,閻娜,湯晶媚,王迅、耿長軍聯袂主演,該劇的故事發生於1943年,黃渤飾演的葛二蛋與高虎飾演的麥子曾是患難兄弟,也曾同仇敵愾,可是不同的人生觀使兩個人踏上了愈行愈遠的人生道路,他們轉戰相同的戰場卻遭遇了不同的命運。
2、《無名者》:抗戰初期,共產黨安排外科醫生錢之風通過「假叛變」潛入汪偽情報機關。成功打入後,錢之風一面與敵人周旋獲取情報;一面與同樣潛伏於汪偽中的神秘女子韓綵衣鬥智斗勇。陰差陽錯之下,兩人不得不在敵人眼皮底下假扮夫妻,錢之風也同時發現了韓綵衣的真面目――為重慶工作,卻身不由己。

3、《戰長沙》這部劇看過一遍,這部劇講的是戰爭下的愛情與親情,劇中霍建華和楊紫的演技都是不錯的,喜歡的可以去看下。該劇改編自卻卻同名小說,講述了湖南人民面對日本侵略者無所畏懼、勇於拋頭顱、灑熱血,一心報國的壯烈故事,還原了湖南長沙的文夕大火、焦土政策等一系列歷史事件。
4、《雪豹》:講述了周衛國從富家子弟走上抗日道路,組建了雪豹特戰部隊最終成長為優秀指揮官的抗日英雄傳奇故事。第一次淞滬會戰期間,蘇州富家子弟周文與同學打賭,去前線慰問戰士。在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和中國軍人的熱血後,產生了棄筆從戎的念頭。周文改名周衛國,參加了黃埔軍校。因表現優異被派往德國軍校,專修特種作戰技術。最終,周衛國的特戰隊戰勝了日本特種部隊,將日軍徹底趕出根據地,並迎來了抗戰的最後勝利 。
5、《諜戰狂花》:女資本家趙青笠與厲仲謀情仇交加,相互利用。他需要她的年青美貌和肉體,她利用他的金錢和權力;他機關算盡,她不擇手段。瞞天過海,嫁禍於人;人間少有,天下穢聞,趙青笠母女三代人的悲慘遭遇,都集中在一個人鬼兩面的厲仲謀身上。她為了復仇,最初派打手追殺或投毒厲仲謀,未果後改變計劃,先後利用彭安萍、榮吉祥當作卧底,企圖利用鄭可玉借刀殺人。
『陸』 反映國民黨將領起義的電影
《七七事變》《大捷》《張自忠將軍》
《張治中》(重點描述了他指揮一二八和八一三兩次上海保衛戰)
《忻口會戰》
《戴安瀾將軍》《武士敏》《孔叢周》《大空戰》《蘭州空戰》
《黃埔虎將》(寫陳明仁的,其中滇西會戰是重要情節)
《兵臨絕境(或者兵臨城下?)》(看的時候還小,不記得是寫東北軍還是川軍了)
《國歌》(濃墨重彩地表現了一二八淞滬抗戰)
『柒』 尋一部有關國民黨起義將領的電影,其中的將軍叫「X子良」,片中不斷回顧他從前殺了不少解放軍的鏡頭。
我記得是CCTV6播過的,將軍叫陳明仁,湖南起義的
『捌』 哪位知道有關國共兩黨在內戰其間國民黨部隊起義投誠題材的連續劇和電影啊
電影《兵臨城下》。
『玖』 國民黨將領10次大起義是那十次
01 高樹勛與邯鄲起義
02 吳化文與濟南起義
03 曾澤生與長春起義
04 何基灃、張克俠與賈汪起義
05 傅作義與北平和平解放
06 張軫與金口起義
07 董其武與綏遠起義
08 程潛、陳明仁與長沙起義
09 陶峙岳、包爾漢與新疆和平解放
10 盧漢與昆明起義
『拾』 國民黨高級將領劉洪元起義經過是真的碼
劉洪元是影視作品虛構的人物,歷史上沒有劉洪元的國民黨起義將領。但是國民黨有很多類似於劉洪元的將領,認清了蔣介石的反動統治,回歸人民,參加起義。
國民黨將領的軍銜設置比較復雜,特別是上將,分為特級、一級、二級,還有沒分級的上將和追贈上將、中將加上將銜。所謂"中將加上將銜",1936年4月14日公布的《陸軍中將加上將銜暫行條例》規定:"合於晉任上將之規定者,因為員額所限得先加上將銜"。
"陸軍第二級上將出缺由已加上將銜之中將擇優轉補"。據此,本書將上將歸為四種排列: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上將(含晉任、追贈、中將加上將銜),然後是中將。個別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將領到台灣後被台灣當局晉升為上將,則收入上將范圍。各類將領均按姓氏筆畫排列。
國軍抗日十大名將,有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第5軍軍長杜聿明,新38師師長孫立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第74軍軍長王耀武,第132師師長趙登禹。
日軍侵華期間,他們不畏生死,殺敵雪恥、百般血戰、鍛造鋼軍、血灑疆場、揚我國威、勇敢參加重大正面戰役,轉戰大江南北,以澎湃的衛國情操,靈便的戰術運用,為祖國立下赫赫戰果,讓後人膜拜。
1、張自忠。
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 。張自忠當選第一名將首先是由戰績決定的,他曾在台兒庄戰役中重創日寇坂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被老百姓稱為活關公 。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 (同時也是二戰中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將領)。
這樣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愛國者卻曾被誤認為漢奸而人人喊打,簡直是奇恥大辱 。最後張自忠為這件恥辱主動選擇了犧牲,以生命的代價表達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劇英雄 。
張自忠將軍殉國後,日本軍隊為其舉辦了盛大的葬禮,但蔣介石通過各種渠道將張自忠遷葬重慶,在碼頭迎接張自忠將軍時,十餘萬百姓啜泣流淚,蔣介石撫棺大慟。從此蔣介石的辦公桌上就擺上了張將軍的遺像,後被追授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10)國民黨大起義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軍抗日十大名將,有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第5軍軍長杜聿明,新38師師長孫立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第74軍軍長王耀武,第132師師長趙登禹。
日軍侵華期間,他們不畏生死,殺敵雪恥、百般血戰、鍛造鋼軍、血灑疆場、揚我國威、勇敢參加重大正面戰役,轉戰大江南北,以澎湃的衛國情操,靈便的戰術運用,為祖國立下赫赫戰果,讓後人膜拜。
《國民黨高級將領花名冊》是2011年11月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軍、唐本富。本書通過揭示其人生軌跡,再現紛繁復雜的民國歷史,使讀者對民國時期政治、軍事的內幕有一個全景式的了解。
據統計,國民黨在1949年之前正式公布和未正式公布的將領有近5000人之多,其中中將就有近900人。由於篇幅及掌握資料有限,本書僅收錄國民黨的絕大部分上將和部分較有影響的中將共25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