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觀經濟學必讀的書籍!!!
就是有一本書叫做《微觀經濟學》的你可以去嘗試一下目 錄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稀缺性和經濟學 1
一、經濟學的概念 1
二、經濟物品 2
三、稀缺性 3
四、經濟資源 3
第二節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4
一、兩個基本概念 4
二、三個基本經濟問題 5
三、基本經濟問題的
根本解決 6
第三節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7
一、微觀經濟學的發展 7
二、微觀經濟學和
宏觀經濟學 8
三、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8
本章小結 10
復習思考題 10
第二章 供給和需求的基本理論 11
第一節 市場 11
一、市場的含義 12
二、價格機制 12
三、價格和市場的圖示 13
第二節 供給 14
一、供給函數 14
二、供給表和供給曲線與
供給定理 16
三、供給曲線的移動 18
第三節 需求 19
一、需求函數 19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線與
需求規律 20
三、需求曲線的移動 22
第四節 需求、供給和市場 23
一、市場供給和市場需求 23
二、市場均衡價格的決定 26
三、市場均衡價格的變動 28
四、市場均衡價格對資源配置的
調節作用 31
五、政府幹預與市場均衡 32
六、蛛網模型 33
第五節 供給彈性和需求彈性 35
一、彈性的含義 36
二、供給價格彈性 36
三、需求價格彈性 40
四、需求的其他彈性 47
本章小結 48
復習思考題 49
第二篇 消費者行為理論
第三章 效用理論 52
第一節 效用的概念 53
一、效用的定義 53
二、效用的特徵 53
三、效用的衡量 54
四、邊際效用分析 55
第二節 消費者偏好 62
一、定義 62
二、性質 62
三、描述 64
第三節 預算約束 69
一、預算約束與預算線 69
二、預算線方程 69
三、預算線的移動 70
四、預算線的特殊形狀 71
第四節 消費者選擇 72
一、分析前提 73
二、分析過程 73
三、消費者均衡條件 74
四、消費者均衡條件的應用 75
第五節 不確定條件下的選擇 78
一、不確定性的含義及其度量 78
二、不確定條件下的效用函數 79
三、不確定條件下的選擇行為 81
本章小結 83
復習思考題 84
第四章 個人需求與市場需求 88
第一節 個人需求 89
一、個人需求的含義 89
二、總需求與凈需求 90
三、案例:單個勞動者的選擇 91
第二節 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 92
一、替代效應 92
二、收入效應 94
三、價格變化的總效應 94
第三節 市場需求 97
一、市場需求函數 98
二、市場需求曲線與彈性 99
三、市場需求的反函數 101
第四節 消費者剩餘 101
一、消費者剩餘的概念 101
二、消費者剩餘的變化 103
三、稅收的介入與消費者剩餘 104
第五節 網路外部性 106
一、網路外部性的含義 106
二、網路外部性的分類 107
三、網路外部性下的效用函數
和市場均衡 111
四、網路外部性的調整 113
五、網路外部性的作用 114
本章小結 115
復習思考題 116
第三篇 廠商理論
第五章 生產理論 118
第一節 企業的特點 118
一、企業的組織形式 119
二、企業的本質 120
三、企業的目標 120
第二節 生產函數 122
一、生產要素 122
二、生產函數 122
三、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123
第三節 一種可變投入的生產函數 124
一、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
生產函數 125
二、總產量、平均產量和
邊際產量 125
三、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128
四、短期生產三個階段的劃分 129
第四節 兩種可變投入的生產函數 130
一、兩種可變投入的生產函數
的一般表達式 130
二、等產量曲線 130
三、邊際技術替代率 133
四、等成本線 134
第五節 最優生產決策和規模報酬 136
一、既定成本條件下的產量
最大化 136
二、既定產量條件下的成本
最小化 137
三、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 138
四、生產擴展線 139
本章小結 141
復習思考題 142
第六章 成本理論 145
第一節 成本的概念 145
一、機會成本與經濟成本 146
二、顯明成本和隱含成本 147
三、利潤與經濟利潤 148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成本 149
一、短期成本種類 149
二、短期成本的變動 152
第三節 廠商的長期成本 154
一、長期總成本 155
二、長期平均成本 156
三、長期邊際成本 159
第四節 成本曲線 161
一、短期成本曲線 161
二、長期成本曲線 162
第五節 范圍經濟和學習效應 164
一、范圍經濟 164
二、學習效應 169
本章小結 171
復習思考題 171
第四篇 產品市場理論
第七章 完全競爭市場 174
第一節 完全競爭的市場和廠商 174
一、完全競爭的市場和廠商
的類型 174
二、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
曲線和收益曲線 177
三、廠商實現利潤最大化
的均衡條件 179
第二節 完全競爭廠商和行業
的短期均衡 179
一、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179
二、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 182
三、生產者剩餘 184
四、完全競爭行業的短期供給 185
第三節 完全競爭廠商和行業的
長期均衡 185
一、廠商對最優生產規模的選擇 185
二、廠商進出一個行業的選擇 186
三、完全競爭行業的長期供給 187
四、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 190
第四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效率 191
一、經濟效率 191
二、完全競爭市場的效率 191
三、實現經濟效率 193
第五節 消費者主權與生產者主權 195
一、消費者主權 195
二、生產者主權 198
本章小結 198
復習思考題 199
第八章 壟斷市場 202
第一節 壟斷概述 202
一、壟斷的含義 202
二、壟斷市場的特徵 203
三、壟斷產生的原因 204
四、壟斷力 207
第二節 壟斷市場均衡 209
一、壟斷企業的需求曲線 209
二、壟斷企業的收益曲線 209
三、壟斷企業的短期均衡 211
四、壟斷企業的長期均衡 213
五、壟斷廠商的供給曲線 214
第三節 買方壟斷 215
一、賣方壟斷與買方壟斷的關系 215
二、買方壟斷的成因 219
三、買方壟斷造成的凈損失 220
四、雙邊壟斷 220
第四節 價格歧視和兩部收費制 221
一、價格歧視的目的和條件 221
二、價格歧視的三種類型 222
三、價格歧視的影響和效率得失 225
四、二重價 227
五、捆綁銷售 227
六、時間價格歧視和高峰
價格歧視 229
第五節 對壟斷市場的評價與
政府規制 229
一、對壟斷市場的評價 229
二、對壟斷市場的政策 232
本章小結 235
復習思考題 235
第九章 壟斷競爭與寡頭壟斷 239
第一節 壟斷競爭 240
一、壟斷競爭的含義及市場特點 240
二、壟斷競爭市場的需求曲線 241
三、壟斷競爭的市場均衡 243
四、非價格競爭 246
五、壟斷競爭廠商的供給曲線 248
六、壟斷競爭的效率分析 249
第二節 寡頭壟斷 250
一、寡頭壟斷的含義與市場特徵 250
二、寡頭壟斷的理論模型 252
三、寡頭廠商的供給曲線 253
第三節 寡頭壟斷的產量競爭模型 253
一、古諾模型 253
二、斯塔克伯格模型 256
第四節 寡頭壟斷的價格競爭模型 258
一、「折彎的需求曲線」模型 258
二、價格領導模型 259
三、伯特蘭模型 261
第五節 串謀和卡特爾 263
一、串謀的好處 263
二、卡特爾的價格制定 263
三、卡特爾的產量分配 264
四、卡特爾的不穩定性 267
本章小結 268
復習思考題 269
第十章 博弈論 272
第一節 基本概念 273
一、博弈的含義 273
二、博弈的正規表述 275
三、博弈論的定義 277
四、博弈論的基本要素 277
第二節 納什均衡 278
一、占優策略均衡 278
二、納什均衡的定義 279
三、混合策略納什均衡 280
第三節 重復博弈 281
一、無名氏定理 282
二、精煉子博弈納什均衡 284
三、有限重復博弈 285
四、無限重復博弈 288
第四節 序列博弈 289
一、序列博弈 290
二、博弈樹 290
三、先行者優勢 291
四、策略性行動 292
第五節 討價還價策略 293
一、討價還價問題描述 293
二、納什討價還價解 294
三、討價還價策略的應用 295
本章小結 297
復習思考題 298
第五篇 要素市場理論
第十一章 要素市場的需求理論 299
第一節 競爭性的要素市場 299
一、生產要素需求的一般理論 299
二、完全競爭廠商使用生產
要素的原則 308
三、完全競爭廠商對生產要素
的需求曲線 310
四、從廠商需求曲線到行業
需求曲線 312
五、完全競爭要素市場的均衡 315
第二節 買方壟斷的生產要素市場 315
一、買方壟斷廠商使用生產要素
的原則 315
二、買方壟斷市場生產要素價格
和數量的決定 316
三、買方壟斷廠商的要素
需求曲線 317
第三節 賣方壟斷的要素市場* 318
一、賣方壟斷廠商使用生產
要素的原則 318
二、賣方壟斷廠商的要素
需求曲線 319
三、雙邊壟斷 320
本章小結 321
復習思考題 322
第十二章 要素市場的供給理論 324
第一節 勞動市場及工資率的決定 324
一、勞動供給曲線 324
二、勞動的市場供給曲線 328
三、勞動市場均衡與工資的決定 329
四、工會與勞動供給 331
第二節 土地市場及地租的決定 336
一、土地的供給曲線 336
二、土地的供求與地租的決定 336
三、租金、准租金和經濟租金 339
第三節 資本市場及利息率的決定 341
一、資本與利息 342
二、資本的供給 347
三、資本市場的均衡 351
第四節 歐拉定理 352
第五節 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 354
一、洛倫茲曲線 354
二、基尼系數 355
本章小結 357
復習思考題 358
第六篇 效率、市場失靈和
政府的作用
第十三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經濟學 360
第一節 一般均衡 361
一、局部均衡與一般均衡 361
二、各市場之間的聯系 362
三、一般均衡理論的基本思想 364
四、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問題 367
第二節 交換的效率 368
一、經濟效率 368
二、交換的一般均衡 370
三、生產的一般均衡 373
四、生產與交換的一般均衡 376
五、帕累托最優狀態的實現 378
第三節 社會福利函數 379
一、福利經濟學概述 379
二、社會福利函數 381
三、社會福利與個人偏好 385
四、效率與公平 387
第四節 市場失靈 389
一、看不見手的原理 390
二、市場失靈的含義及其表現 391
三、市場失靈的原因 392
四、糾正市場失靈的辦法 393
本章小結 394
復習思考題 396
第十四章 信息經濟學 397
第一節 信息不對稱 397
一、信息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397
二、經濟信息與經濟機制 400
三、信息不對稱的含義及其表現 403
第二節 逆向選擇 405
一、逆向選擇的概念 405
二、舊車市場中的逆向選擇 406
三、保險市場中的逆向選擇 406
四、資本市場中的逆向選擇 408
第三節 信號傳遞 409
一、信號傳遞的概念 409
二、教育市場中的信號傳遞 410
三、物種繁衍中的信號傳遞 411
四、聲譽機制與標准化 412
第四節 道德風險 413
一、道德風險的概念 413
二、保險市場中的道德風險 414
三、高等學校助學貸款市場中
的道德風險 416
四、裝潢市場中的道德風險 417
本章小結 418
復習思考題 418
第十五章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419
第一節 外部性 420
一、外部性的定義與分類 420
二、生產和消費領域中的外部性 421
三、外部性對市場均衡的影響 421
第二節 科斯定理 427
一、科斯定理的產生 427
二、科斯定理的內容 428
三、科斯定理的應用 429
第三節 公共物品 430
一、公共物品的概念與分類 430
二、公共物品的需求與偏好
顯示機制 432
三、公共物品的社會最優供給 435
四、公共物品生產與政府作用 436
五、公共選擇理論 437
本章小結 440
復習思考題 440
參考文獻 441還有的就是你可以去下相關的電子書籍 不過權威性 我想不上這個吧
② 經濟學入門必讀書籍有哪些啊馬上要上大學了,這個專業對於我來說是
首先要說聲恭喜啦!經濟學沒有看上去的那麼高深,一般來說,對於剛入學的大學生來說,經濟學必讀書目有:世界經濟史、格里高利.曼昆《經濟學原理》、羅伯特.平狄克 丹尼爾.魯賓斯坦《微觀經濟學》、多恩布希費希爾斯塔茲《宏觀經濟學》。其實這些你在大學里都會學到,倒也不是那麼急。
所以我建議你不妨讀讀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另外多關注一些財經類的媒體。
③ 如何學習經濟學
學習經濟學基礎
《McConnell,Brue,Flynn'sEconomics20the.d.》是美國最受歡迎的一本介紹經濟學基礎的教科書。這本書會用一些簡單易懂的知識去解釋基本經濟原理和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在閱讀像這類的經濟學基礎書籍時並不需要太多的數學知識。建議英文好的同學可以讀一下上面的書籍,或則找些國內類似的基礎書籍。
學習中級經濟學
如果你順利的度過基礎的學習那麼意味著你需要進一步閱讀和大學教材相當的書籍了。大這個階段需要你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包括一些概率統計的知識。
其中曼昆的《宏觀經濟學》是一本很不錯且國內很容易找到的書籍,你可以讀讀看。這本書會教會你很多知識當然如果知識讀這本書無法讓你對經濟學精通,但是通過讀它你將會對後面的學習鋪好路。
學習高級經濟學
隨著你的學習,你會發現越來越需要更多的數學知識才能就處理這些問題。你會發現需要學習線性代數,微分方程,統計學等等。但是我希望你能堅持,因為到這里堅持下去的人已經不多了。接下來的書籍已經接近研究生的水平了,雖然會難一些但是這些書會讓你對經濟學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David Romer的《高級宏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中的聖經。如果你能堅持都下去這本書我相信你會愛上它的。這本書涵蓋了至今眾多的材料,你會了解最近經濟大波動的根本原因,你會了解經濟學的精髓。
最後
如果你能堅持去學習這些書籍,並順便學習數學統計的知識,那麼你會對大部分的經濟學問題了如指掌。你會發現,到最後重要的經濟學概念基本全在一般經濟學中。而且你應該學好經濟學,因為了解經濟是了解任何行業,社會,國家的基礎。
④ ((弗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這本書在線看或下載地址
羅伯特·卡帕是匈牙利人,1913年生於布達佩斯,原名安德烈,卡帕是他的筆名. 他17歲時就立志要當攝影家.在柏林大學求學後,先在柏林一家通訊社做暗房工作,後到巴黎當記者.由於他的攝影作品受到一家攝影雜志社的重視,他便被委派到戰地進行采訪.
1936年西班牙內戰,卡帕在西班牙戰場拍攝了一個戰士中彈將要倒下,這幅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的作品以《西班牙戰士》、《戰場的殉難者》、《陣亡的一瞬間》等標題發表,立刻震動了當時的攝影界,成為戰爭攝影的不朽之作,也成為卡帕的傳世之作. 和卡帕一起到西班牙采訪的還有他的年青女友,德藉女攝影家葛爾德o達娜.他們共同奮不顧身地出沒於硝煙彌漫的戰場,達娜不幸死於坦克履帶下.悲傷的卡帕,從此永遠凝視關注著戰場.他一生的攝影創作多取材於戰爭.他把照相機作為揭露戰爭的武器.卡帕說:"照相機本身並不能阻止戰爭,但照相機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戰爭,阻止戰爭的發展".
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第二年卡帕與《西行漫記》的作者斯諾一同約定赴延安采訪,但是到了西安,受到國民黨的阻撓,卡帕未能成行,當時他是抗日戰爭中唯一能在中國戰區采訪的盟軍戰地記者.他在上海等地,拍攝了許多揭露日本侵略軍的罪行的新聞照片,公諸於世,後又去英國、北非、義大利進行攝影采訪.1944年,他隨聯合國部隊開辟第二戰場,參加了在法國北部諾曼第的登陸戰,拍攝了極為精彩的報道照片.
1946年,卡帕與波蘭籍的西摩和法國籍的布勒松在紐約相聚.他們組成了"梅根"攝影通訊社,在巴黎和紐約設辦事機構.後來陸續加入一些其它著名攝影家,如美國的羅嘉,瑞士的比索夫等.在"梅根社"成立後的三十年中西方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發生大事,都有他們的攝影記者在場.他們以忘我的熱情,甚至不惜以鮮血和生命深入到第一線去拍攝,為新聞攝影的形式和內容樹立了新的典範.
1954年,卡帕不顧親友的勸阻,悄悄來到越南戰場.他用照相機反映了《越南的悲劇》(卡帕的最後一幅作品題名),不幸誤踏地雷身亡,時年四十一歲.
1954年6月25日,美國各晚報都登出卡帕的死訊.第二天《每日新聞》用大標題報道"關於卡帕之死",紐約各地電視台,電台和時報也以極大篇幅刊登報道,一致贊揚他是一個最勇敢的戰地攝影家.為了紀念他,世界上曾舉辦十三次卡帕個人作品展覽,許多有世界影響的攝影書刊都介紹過他.卡帕的作品在美國,英國, 法國出版過專集.1955年美國《生活》雜志和"海外記者俱樂部"設立了"羅伯特o卡帕金質獎",用以鼓勵在新聞攝影上有成就的攝影記者.1966年,美國成立了"關心人的攝影基金會",以紀念卡帕及其它梅根社犧牲了的攝影家們.
我憎恨戰爭
1936年,法西斯主義在許多國家相繼抬頭.西班牙佛朗哥發動內戰.與當時許多著名人士一樣,卡帕參加了人民戰線的情報部. 戰爭是艱苦的, 一天, 卡帕正在第一線的戰壕.一名戰士跳出戰壕,准備向敵人發起沖擊, 突然,他的身體停住了,子彈擊中了他的頭部.卡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事情條件反射的按下了快門. 這是在一瞬間發生的,悲劇英雄色彩的照片.因這張發表在生活雜志上的照片,卡帕揚名天下. 但卡帕憎恨戰爭,他決心終生將戰爭作為他采訪的題材. 不是為了追求刺激,而是為了揭露戰爭的殘酷.
1943年春卡帕來到非洲的阿爾及爾,拍攝沙漠,槍炮,死屍. 1944年6月6日他參加了諾曼底登陸計劃. 以後他又拍攝到巴黎,柏林.一個正在用機槍設計的年輕班長,站了起來,象是要確認自己是否能成為照片的主角. 他看了卡帕一眼,無言的倒下了.鮮血從兩眼之間涌了出來. 死亡與生存間就是這么簡單.
二戰之後,他接著拍攝戰爭和廢墟,和廢墟上的人們. 當他在印度支那拍攝的時候, 踩響了地雷. 越南,終年41歲. 卡帕的名言: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
用生命賭影像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離炮火不夠近。 創造自己的人 「我認為戰地記者比起軍人來看,能獲得較多的酒、較多的女人,較 好的收入以及較大的自由,然而就這場游戲而言:擁有選擇立場的自由 且被准許做個不受制裁的懦夫,卻能叫一個戰地記者備受折磨。戰地記者的賠本:生命,是操在自己手中的。他可以擁在選定的註上,也可 以在最後一分鍾把它收回口袋裡。
」羅伯·卡帕(Robert Capa, 1913-1954)比誰都有資格代表戰地記 者發言,表白出用生命換取影像的心境和代價。他是有史以來最有名 的戰地記者,他的攝影生涯就如同賭命一樣,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各 個戰區——西班牙內戰、日本侵華、北亞戰爭、義大利戰爭、諾曼第登陸戰、法國解放戰—…·的槍林彈雨中,用血肉之軀去換取萊卡相機里的 一格格底片。 他從來就沒有將賭注在最後一分鍾從牌桌上抽回,一直 抱著不輸即贏,孤注一擲的豪情與認命,等著輪盤上的珠子落停在那一 個號碼上。卡帕贏得了迄今依舊無人超越的戰爭照片,然而卻在一九 五四年五月二十五日的一場小得不能再小的鍺局裡,賠上生命——誤踩地雷,被炸得屍骨不存。 羅伯·卡帕這位出生入死的影像兵士,永遠烙在人們的心靈上,他 的照片已成為人類和戰爭的象徵,他一生痛恨戰爭,想借影像來喚醒人 們的良知,不再彼此殺戮。他的死就是為人類提出的最後諫言。看卡的照片彷彿可以聽到子彈疾飛、炮彈隆隆的聲響,每一幀都是人類愚 蠢行為的明證。
用生命賭影像 《我——安德烈·弗列德曼》(Andr6 Friedmann)是一篇自敘體的 散文,作者不是別人,正是卡帕老兄。弗列德曼怎麼變成卡帕的經過, 倒是攝影史上絕妙透項的趣聞。 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弗列苗曼,在中學時對政治極感興趣,曾有意加入共產黨,在一次入黨的秘密會面時,他將賭注在最後一分鍾收 回口袋,轉身走了,沒想到第二天就被政府當局盯哨跟蹤,而家人也跟 著被盤問,弗列德曼不得不立刻偷渡出國,前往德國求學,從此永遠和 故鄉親人告別,那年他才不過是十八歲而已(1931)。 弗列德曼到了柏林,半工半讀,在照相館里做師傅的助手,就這樣 和攝影結了緣,三年後他到巴黎闖天下,並且製造出一位世界最著名的 莫須有攝影家——羅伯·卡帕。 滿腦子鬼主意的弗列德曼和西班牙籍的女友姬達·塔羅(Gerda Talc後來成為卡帕的太太)在巴黎租了間辦公室,號稱是美國一位年輕 富有的影像好手——羅伯·卡帕的經紀代理公司。弗列德曼負責製造 照片,塔羅則用她長袖善舞的手段推銷出去,說是由於這位「卡帕」先生 富有得不得了,不屑用照片糊口,因此每張照片非要一百五十法郎不 可,否則免談,愛買不買悉聽尊便。這個價碼三倍於當時最高的行情, 然而硬是讓塔羅給—一推銷出去了。幾個月後,市面形成了一股「卡帕 熱」,歐洲重要報刊都爭相索取這位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大攝影家」的 照片。 另外,塔羅對美國新聞機構耍了同樣手腕,號稱「卡帕」是巴黎年輕 富有的影像高手,搞進了不少鈔票。當然啦,這不只是走運而已,弗列 德曼高人一等的攝影動力才是成功的主因。 不過,這個騙局終於被《考察》(Vu)雜志的圖片主編程克(M Lader Vogel)拆穿了。日內瓦有個國際會議發生了暴動事件,所有的記者都 被瑞士警察粗魯地趕走,唯獨弗列德曼混了進去,拍到了獨家特寫鏡 頭。說巧不巧,這一幕情景被在旁的提克看得一清二楚。三天後,那些 照片被送到通克的辦公桌上,他撥了個電話給「卡帕」的經紀人,塔羅這 么回話: 「卡帕先生的這批獨家照片,一張要三百法郎。」 握充回答: 「有關卡帕的事倒是挺鮮的,不過,請你轉告那位穿著臟皮夾克,到 處亂拍照的荒唐小手弗列德曼,明天早上九點到我的辦公室報到。」 就這樣,安德烈·弗列德曼不得不以羅伯·卡帕正式亮相。而今天大家幾乎都忘掉卡帕的本名 香檳·賭馬·馬格蘭 卡帕現形之後更加走紅,加上世界各地的戰事逐漸升高,他就開始 終年在外奔波,和槍彈比快地猛按快門。一九三六年首度造訪美國;一 九三八年到日本與中國大陸;一九三九年到歐洲並再赴美;一九四一到 四五年就開始專門為《生活》雜志在歐洲各戰區拍照。這些作品都是連 底片都還沒沖洗,就隨軍機空運回美,而由別人放大。卡帕往往要在數 個月甚至一年之後才會看到自己的作品,他整天在戰壕里,根本無法想 象自己的名氣已響遍全球。卡帕幾乎變成戰地記者的代名詞了。除了 以戰爭攝影影響了無數後進之外,卡帕在攝影史上最大的建樹,就是創 辦了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攝影組織——馬格蘭(MAGNUM)。 一九四七年,卡帕把幾位同好——市列松、大衛·西摩(David Seymour),喬治·羅傑(George Rodger)拉在一塊兒,打算成立一個代理 公司,專門負責發行亂世影像的照片。正當他們為公司名稱大費周章 時,卡帕靈機一動,取了個香按酒名——「馬格蘭」。「馬格蘭」是一種兩 誇脫裝的大桶香擯酒,為好友們慶祝生還的聚會上經常喝的,這一點也 正反映了卡帕的詼諧性格和樂天知命的人生觀。 卡帕直到去世為止,一直是「馬格蘭」的領導人物,沒有他,這個團 體就不可能到今天還存在,成為世界所有報導攝影頂尖高手的雲集地。 在草創時期,卡帕經常得靠賭馬來周轉員工和同仁的薪水,布列松就常 因自己的酬勞被卡帕挪用去當賠本,和他大吵一番。不過大家都知道 卡帕是為了整個團體的存亡而賭,也就不太在意了。 卡帕幾乎沒有為攝影藝術發表過什麼創作觀,文采甚高的他,在戰 壕里仍保持寫札記的習慣,不過都是一些當時的記事,和自己對人生、 命運、戰爭、友誼、感情等的文字,他最出名的一句攝影名言就是: 「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離炮火不夠近。」 他的照片讓人不覺得技巧的重要性,而是顯露出一段用生命才能 換取的勇氣,這種大勇的精神使他的照片被任何派別的人都奉為經典,沒有人會批評他表現得夠不夠精緻、傳達得夠不夠有力、裁切得夠不夠 緊湊、快門機會夠不夠恰到好處、調子夠不夠豐富。他最出名的照片 忡彈了,品質相當差,而另一幀《諾曼第登陸》甚至是模糊不清,焦距、 光圈、快門在他的照片里都是無用的名詞,他是用生命在拍照,而不是 用機器,因此卡帕是被一般人稱作「偉人」的唯一攝影家。
偉大心靈的見證 很少人討論卡帕的作品,卻很多 不用討論,光看就夠。本文也不免俗 家對他的評詞,來為卡帕的人格作證談論卡帕的人格,因為他的照片 直接引敘當代文學家、詩人、攝影 . 海明威(E.Heminyway) 「卡帕,他是一位好友,一位偉大及非常勇敢的攝影家,對所有的人 來說,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而碰到了『萬一』都是霉運,而對卡帕更是倒 霉,他是活生生的,想著他死了的這天,又長又難過。」 史坦貝克(J.Steinbeck) 「對攝影我全然不懂,關於我必須談的卡帕,純粹是從一個門外漢 的觀.走來看,專家們得容忍我了。 對我來說,卡帕的確是摒除一切疑慮地證明了相機不必是個冷冰 冰的機器,像筆一樣,用它的人有多好,它就有多好,它可以成為頭腦和靈魂的展現。 卡帕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並且當他找到之後知道如何處理。舉例來說:戰爭無法被拍攝是因為它大致來講是種『激情』,可是他的確在 戰爭當中拍到了「激情」,他能在一個孩童的臉孔上顯示整個民族的優 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一張偉大心靈及不勝悲焾的照片,無人能取代 他的位置,我們幸運地擁有他照片里人類的品質。」 阿拉貢(L. Aragon) 「這位年輕人,充滿了勇氣和消耗不盡的精力,那)L有戰爭,那兒就 有他。他賓士於亂世各地,就好像覺得有份使命感,要永遠用他的相機去捕捉生與死的一線之隔。 在我們這個分裂血腥的年代裡,人類成為不 外事件的犧牲品,他是這類故事的一個現身說法。 歐文·肖(I·Shaw) 「他活著像最好的士兵一樣,遵守最嚴厲的軍法,他總是駛向槍聲。 在羅伯·卡帕的時光里,槍聲總是風景里永遠的特徵。」 史秦欽(E·SteiChen) 「羅伯·卡帕了解並憎恨戰爭,在他生動、真實的照片中,如同哥雅 (Gova)的名畫《戰爭的災難》一樣,渲泄出人類誠摯而強烈的真情,他 紀錄了戰爭的恐怖和荒誕的愚蠢。」
卡帕一向以走運出名,同行的其他記者給了他一個渾號「走運·卡 帕」,在他死亡那天,他的葬身之地(Thai Binn)正是戰火初熄的時刻,幾 位記者一同走出戰壕在外面散步,背著相機的卡帕說他要到附近走一 走,看有沒有什麼可拍的。不久,這些記者朋友聽到自卡帕走去的方向 可預見力量所造成意 傳來爆炸聲,大家不由自主的這么說著: 「他媽的,又讓走運·卡帕搶到好鏡頭了。 結果是地雷格走了卡帕的生命!自此,世界又失去了一位偉人 安德烈·弗列德曼。
⑤ 求茅盾文學獎的有聲小說!
你這個要求確實有點小高,茅盾文學獎的小說通常比較長。我這沒有。
⑥ 求經濟學小說"邊際謀殺"TXT格式的文本下載
內容介紹:
本書是美國百所大學經濟學系指定課外必讀。這本奇案中的經濟學,不僅經濟學者讀得津津有味,一般讀者也把書中用經濟學原理為破案憑據的主角——經濟學教授史庇民視為福爾摩斯。
每一個偉大的偵探都有自己的生活環境,亨利·斯皮爾曼則是一位哈佛大學的經濟學教授。
美麗的維爾京群島是度假的天堂,但與沙灘、陽光、佳餚極不和諧的是一起起謀殺案的發生……身份特殊的遊客於悄無聲息之中命歸黃泉,每個被害人似乎都仇家累累。
正當警方已將「殺人犯」緝拿歸案之時,斯皮爾曼教授卻抽絲撥繭、異常理性地運用經濟學原理指出了真正的兇手……
這是斯皮爾曼教授第二次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但實際上,本書卻寫於《致命的均衡》之前,並獲得了薩繆爾森和弗里德曼的首肯。從此,斯皮爾曼這位借破案宣傳經濟學的教授偵探形象就開始深入人心。
作者介紹:
馬歇爾·傑文斯是威謙·伯烈特(三一大學傑出經濟學教授)和肯尼斯G.艾辛格(弗吉尼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兩人小組的筆名。這是他們的第一部經濟小學,所續作品中又加入了其他人的合作。
這個書不是非常好看
但是把簡單的經濟學原理多次運用
讓你更加容易理解還是不錯的
好像沒地方下載
有興趣可以買一本
當當21元
⑦ 經濟學經典書籍有哪些
《魔鬼經濟學》
《魔鬼經濟學》中確立了一個有悖於傳統智慧的觀點:如果說倫理道德代表了我們心目中理想的社會運行模式的話,那麼經濟學就是在向我們描述這個社會到底是如何運行的。
《經濟學原理》
本書譯自經濟學大師曼昆所著《經濟學原理》最新版本――第3版,它把較多篇幅用於應用與政策、較少篇幅用於正規的經濟理論。本書主要從供給與需求、企業行為與消費者選擇理論、長期經濟增長與短期經濟波動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等角度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經濟學家們的世界觀。全書語言洗練,思想深邃,相信必能對讀者的學習和工作有所裨益。 本書適於經濟管理類本科生、研究生及MBA學生使用,也可作為經理人員的經濟學入門。
《宏觀經濟學》
本書英文版現已被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美國六百餘所大學用作經濟學原理課程的教材!本書前三版聽中譯本自1999年出版以來也一直是國內選用最多、最受歡迎的經濟學教材!
《弗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
它揭示了日常生活的必備知識,不了解這些,你很可能會被生活的洪流所淹沒。本書通俗易懂的風格、充滿睿智的論述不僅是喜歡經濟學的讀者最合適的讀本,也可以成為在經濟學迷宮中摸不清方向的學生最好的教學輔導書。
《維基經濟學》
《維基經濟學》的結論源自900萬美元的研究項目,新經濟學家唐·泰普斯科特向我們展示個體力量的上升是如何改變商業社會的傳統規則。
⑧ 經濟學考研,需要復習哪些書籍,有哪些復習資料推薦呢萬分感謝!
經濟學有很多經典教材,為了讓考生更了解這些經典教材的特點和學習重點,在此解析了一些經濟學考研使用的經典教材供考生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曼昆《經濟學原理》
該書為大學一年級學生而寫,主要特點是行文簡單、說理淺顯、語言有趣。特別適合跨專業的學生來作入門書,界面相當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報刊文摘,與生活極其貼近,諸如美聯儲為何存在,如何運作,格林斯潘如何降息以應付經濟低迷等措施背後的經濟學道理。該書幾乎沒有用到數學,而且自創歸納出"經濟學10大原理",為初學者解說,極其便利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閱讀。學此書,可了解經濟學的基本思維,常用的基本原理,用於看待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可知經濟學之功用及有趣,遠超一般想像之外。所以是考生尤其是跨專業的考生早期推薦入門首 選閱讀。
人大高鴻業版《西方經濟學》
人大版《西方經濟學》(高鴻業版)是國內使用最廣泛的經濟學入門教材,大部分的國內大學將它作為教材或參考書目,前幾年很多學校也將它作為考研的必須的參考書目。微觀部分體系完整,包含微觀經濟學的各個部分(第5版增加了博弈論的內容),全書敘述流暢,通俗易懂,非常適合作為建立經濟學直覺的入門教材。這本教材不僅適合跨專業的考生作為基礎的教材,經濟類專業的學生也應當把它作為基本教材來打基礎。
平狄克《微觀經濟學》
這本微觀經濟學是也是很多高校考研的指定教材,國內很流行的一部中微教材,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厚,但其實難度不是太大,這還算是一本比較簡單的教材。由於在美國教材,大量商業的案例占據了不小的篇幅,比如P&G,GE等。全書主要運用二維圖形闡明經濟原理,數學運用極淺,甚至只用差值(Δ),而不用微分,分析對象也僅限於良態曲線(嚴格凸(凹))。報考學校指定這本書的,考生可以在中期開始復習。
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
這部教材是中級微觀經濟學的集大成者,是Harvard和UCBerkeley等名校的本科生教材,國內將它作為考研製定書目的也有北大CCER、人大、南開、央財CEMA、中山嶺南、廈大WISE等一系列學校,它包含了微觀經濟學的各大部分,內容易懂而深刻,相當關注技術細節問題,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但此書刻意避免大量應用數學公式,大部分數學推導放於附錄(附錄也是必須得看的)。本書也含有大量的經濟學案例,涉及政策、商業、互聯網各個領域,值得注意,范里安本人是Google的首席經濟學家,也是互聯網經濟學的鼻祖級人物,本書拍賣、壟斷行為、博弈論、信息技術和市場失靈等相關章節都有大量的互聯網方面的例子。
曼昆《宏觀經濟學》
這是宏觀重點推薦的一本書,前面說了Mankiw是新凱恩斯主義的領軍人物,這部《宏觀經濟學》也是被使用最廣泛的中級宏觀經濟學教材之一,這本書總體很簡單的,作者刻意不使用復雜的數學工具分析,語言生動流暢,案例豐富有趣。遵循長期(古典)、超長期(經濟增長)和短期(凱恩斯主義)的敘述順序,最後部分針對凱恩斯主義微觀經濟學基礎進行補充。但是可以看出Mankiw對新古典和RBC(實際經濟周期)學派的偏見。
多恩布希/費希爾/斯塔茲《宏觀經濟學》
這本教材也是國內很多高校的推薦的教材,本書旨在幫助學子較為系統、全面地了解西方主流經濟學中的宏觀理論,並為其日後的實際工作提供一個基本的分析工具。多恩布希提出的"超調理論"是國際經濟學的一個著名理論。此書採用凱恩斯IS-LM體系為框架,對各個流派評價及描述相當公平。
這本書的優點是本書盡量運用語言和圖表進行講述,避免使用數學分析和推導,使宏觀經濟理論更容易被理解。本書版式設計新穎,更有利於輕松地理解和掌握重點內容。本書適用於大學本科層次經濟管理類專業,也可作為經濟、管理工作者的參考書。宏觀經濟學是當代西方經濟學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是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經濟理論決策的依據,主要包括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增長理論,經濟周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理論等諸多內容。其中經濟增長理論是宏觀經濟學中發展最快、研究成果最多的一個領域,並逐漸成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核心內容。為了反映這一變化,本書在結構上不再遵循國內大多數教材採用的傳統凱恩斯主義的研究思路,而採用先長期後短期的分析方法,把經濟增長作為宏觀經濟學的一個重點來研究。為便子學習和了解宏觀經濟學的發展方向,本書在最後兩章還安排了現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相關知識的介紹。本教材特別適合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階段的經濟學理論學習。
⑨ 請高手推薦幾本經濟學的書籍,由淺入深最好,謝謝~~
你要考證劵資格證,我建議你還是看下需要報考的書籍,有針對性的下手,如果平時有空可以看看《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是一本精彩的人物傳記,記述了一位幾百年一遇的金融市場交易與投資天才——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1877-1940)的人生、夢想、事業和財富的故事,情節起伏跌宕、激動人心。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筆繪聲繪色地記述了當時的情景,因此,讀者不必對那段歷史有太多了解,就能夠充分領略當事人當時所面臨的社會環境、生活形態、市場演變、交易中的成功和失敗,特別是當事人內心經歷的嘗試、挫折、困惑、領悟;再嘗試、再挫折、再困惑、再領悟的曲折上升過程,令讀者感同身受。時代不同了,但千古人性不變;具體事件不同了,但行情依阻力最小路線演變的趨勢特徵不變。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麼這本經典著作跨越了時代、跨越了種族,一代又一代的全球市場參與者珍惜若至寶、求問若師友、奉持若鏡鑒。
由於書中所涉及到的市場情況和現在完全不同,所以對業余炒股的人來說讀起來也許會感到一點隔閡。但是如果對交易真正感興趣的話,大約不會在意這個。套用書里的一句話,市場的情況總是千變萬化的,可交易的原理卻像山川那樣古老;而就交易的精髓來說,大概很難有超過這本書的。
希望採納
⑩ 介紹幾本有關經濟學方面的經典書籍
1、《政治經濟學概論》是2002年1月1日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元璋。本書分為上下編,分別主要闡明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二卷中對資本的直接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作抽象研究所揭明的理論內容。
本書理論內容,是馬克思撇開自由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的具體特徵而揭示的,完全適用於整個資本主義各個發展階段的一般理論原理。下編由抽象研究上升到具體研究,即上升到對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進行具體研究。資本主義迄今為止經歷了自由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和當代資本主義三大發展階段。
2、《經濟學原理》是美國經濟學家N·格里高利·曼昆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98年。《經濟學原理》主要介紹了經濟學十大原理,這十大原理貫穿於書中始末,並運用它們對貿易,供求關系,消量與生產,企業行為和行業組織,勞動力市場以及宏觀經濟學理論進行闡述。
該書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上、下兩分冊,上冊為《微觀經濟學分冊》,下冊為《宏觀經濟學分冊》,遵循了從微觀到宏觀的敘述線路。
3、《經濟發展理論:對於利潤、資本、信貸、利息和經濟周期的考察》是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得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12年。
該書共6章,第1章和第2章論述了從靜止狀態的「循環流轉」到經濟發展的根本現象,包括了企業家的特點和功能、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創新的含義和作用,以及資本主義的產生。第3章、第4章和第5章則進一步闡述了信貸與資本、企業家利潤及資本的利息等問題。第6章運用創新理論分析了經濟周期的形成和特點。

4、《經濟成長的階段》美國經濟史學家、發展經濟學先驅之一。被譽為:經濟現代化經典理論的代表作、戰後非小說類最暢銷著作。
書名被稱作非共產黨宣言,是因為該書試圖取代馬克思將人類社會的發展分為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六個階段的主張。社會由低級至高級,從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並由此不斷攀升,向前發展。
5、《財富的分配》是美國第一代經濟學家約翰·貝茨·克拉克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899年。《財富的分配》以靜態經濟學為研究對象,以邊際生產力論為基礎,提出了勞動和資本的邊際生產力各自決定工資和利息的分配理論,說明社會財富的分配是如何受自然法則支配,每種生產要素是如何取得其應得的財富的。
《財富的分配》是克拉克的代表作,該書奠定了美國經濟學的理論基礎,被譽為「以現代方式出現的第一部主要的美國著作」。這部著作開創了「美國學派」,同時也使克拉克成為邊際學派在美國的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