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有聲小說三國名將趙雲

有聲小說三國名將趙雲

發布時間:2021-05-21 17:25:56

Ⅰ 三國中趙雲斬殺了多少名將

趙雲,姓趙,名雲,字子龍,頭帶銀盔,身穿銀甲,手持百鳥朝鳳槍,殺顏良,諸文丑,單騎救主都是他

Ⅱ 三國時期名將趙雲麾下著名將領都有誰

趙雲麾下沒有有名的將領,有名的將領都是趙雲的同級,不接受趙雲的統領。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除此,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於建興七年壽終正寢。景耀四年,劉禪下令追謚趙雲,姜維與眾臣商議後建議劉禪追謚趙雲為順平侯。

Ⅲ 歷史之三國武將趙雲、馬超,求正解。

趙雲,三國里人氣最旺的人物之一,也是很多人心目中最喜歡的三國英雄。這主要是因為在《三國演義》中,趙雲智勇雙全,德才兼備,幾乎是一個完美的代表。但由於在《三國志》等史書記載中,趙雲的戰績比較少,尤其是缺乏統率大軍、獨鎮一方的表現,人們對歷史上趙雲為將的真實能力產生了質疑。加上演義描寫和民間流傳里趙雲的聲譽和威名太盛,導致不少人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成了堅定的貶趙派,對歷史上的趙雲嗤之以鼻。
關於三國志我就不說了。
雖然史書是我們了解歷史的最佳依據,較之演義,其可信度絕對要權威得多,但史書並不完全等於史實。因為史書也是人寫的,是人寫的,就會受作者所采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的影響,也必然要受作者個人情感以及當時所處環境(尤其是政治環境)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對同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不同的史書不乏記載不一致、甚至相悖的原因。

《三國志》中的魏書和吳書,以當時已經傳世的兩國原有史書為基本材料,也就是說這兩國的史書應該是在魏國、吳國未滅之時寫成並存世的。當朝統治下所作的當朝史書,很難避免為本國諱惡揚善、為他國諱善揚惡的現象,其完整性和客觀性多少是要打個折扣的。

《三國志》成書於晉,因此必然要為晉朝統治者――司馬氏諱惡揚善。比如魏甘露五年,年輕的魏主(高貴鄉公)曹髦不甘為傀儡,率數百侍從欲攻司馬昭,被弒。《漢晉春秋》等史書對此事都有詳細記載(1)。但在《三國志·魏書四·三少帝紀》中卻只有區區的十二個字:【五月己丑,高貴鄉公卒,年二十。】曹髦之死的背景、過程都完全隱去了。

雖然魏、晉實際上都是由權臣篡位而立國,但在形式上,它們都是禪讓的產物――魏受漢禪讓,晉又受魏禪讓(2),是正當的朝代更替。因此《三國志》以魏為正統,魏國君主的傳記稱為「紀」,而蜀、吳兩國君主的傳記則稱為「傳」;因此也存在相應的諱惡揚善的問題。比如赤壁之戰,是奠定鼎足三分局面的關鍵戰役,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資治通鑒》等史書對此亦有詳細記載(3)。但《三國志·武帝紀》對曹操此次慘敗的大戰是這樣記載的:【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

雖然如此,但魏書、吳書畢竟是以當時已傳世的兩國史書為基本依據,因此其材料相對還算比較完整而切合史實的。而蜀國則沒有現成史書,完全是由陳壽自采資料撰寫。因此,在魏、蜀、吳三書中,蜀書最簡略、也最語焉不詳。蜀書的不完整性以及與史實的偏離度,應該是三書之中最大的。

二、關於《三國志》里的趙雲

《三國志·趙雲傳》十分簡短,即使加上裴松之注所引的《雲別傳》等史料,整體上仍然很簡短,戰績記載很少。很多人以此為依據,對歷史上的趙雲給予了質疑和否定,認為他只是一個平庸的將領。對此,我持異議。

1、關於趙雲只是一個保鏢。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網友「天變雨紋」曾寫過一篇很好的文章,裡面否定了這種說法,已經分析得很透徹了。不能因為趙雲早期做過劉備的主騎,長阪時又救過甘夫人和後主,就斷言他的身份是保鏢。象典韋和許褚,《三國志》里都是明明白白點明了他們是曹操「中軍宿衛」、主要職責是護衛主公的。倘若趙雲的身份和他們一樣,《三國志》里不會不點出來。另外,【先主入蜀,雲留荊州】,劉備統兵入川,而趙雲卻留在荊州,他不是保鏢就已經很清楚了。至於【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明顯是一員統兵的將領,典韋和許褚都沒有過這樣的統兵經歷。

2、關於趙雲的戰績記載。

在《三國志》里,趙雲的戰績記載確實很少。但是,正如我前面說過的,蜀國原本無史,也就是說原始的史料記載缺失,完全是靠陳壽去採集的;加上陳壽奉魏為正統,因此蜀書是三國里最簡略、也最語焉不詳的一書。不僅僅是趙雲,象關羽、張飛這樣公認的名將,在《三國志》的記載里都是很簡略的。關羽除了白馬刺顏良以及襄樊之戰外,並無其他戰績記載;張飛除了長阪據水斷橋、與諸葛亮入川、巴西敗張郃以外,也缺乏其他的記載。這兩個人的戰績記載,比起魏五子良將、曹、夏侯等人遠遠不及,但陳壽對他們的評價卻是:【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可見,《三國志》里對蜀將的戰績記載都很少,有其客觀的原因,並不僅僅只是趙雲一人,也不足以成為否定趙雲的理由。

3、關於趙雲的謚號。

趙雲死後,追謚「順平侯」。有人覺得「順」、「平」二字均和驍勇善戰掛不上號,因此把這也當作趙雲能力和功績平庸的一個證據。但是,謚號只是一個尊榮稱號,不是非要使用「勇」、「猛」、「壯」這樣的詞的。比如:夏侯敦和曹仁均謚「忠侯」,夏侯淵和樂進均謚「愍侯」,曹洪謚「恭侯」,張飛謚「桓侯」,這些名將的謚號又能說明什麼?

4、關於陳壽對趙雲的評價。

陳壽評曰:【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

看到「爪牙」一詞,很多人把這個評語也當作貶低趙雲的依據,其實是完全誤解了作者的本意。

陳壽將黃忠和趙雲並論,喻為「爪牙」,比作「灌、滕」。

(1)、強摯壯猛:是強壯勇猛的意思,黃忠和趙雲都是猛將,這個應該沒什麼異議了。

(2)、爪牙:這是猛獸最具殺傷力的兩件武器,如果沒有了爪和牙,猛獸就成為廢物了。所以,「爪牙」一詞在這里顯然是褒義詞,形容黃忠和趙雲是蜀漢集團里最驍勇的將領之一。

同樣曾被喻為「爪牙」的,還有曾以七千人大破東吳十萬眾的曹魏名將張遼和李典。《三國志·張遼傳》:【六年,(文)帝追念遼、典在合肥之功,詔曰:「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賊至今奪氣,可謂國之爪牙矣。其分遼、典邑各百戶,賜一子爵關內侯。」】

張遼在魏五子良將傳中位列第一,戰功赫赫,深受曹操父子器重喜愛,恩遇極隆(4),被不少人視為三國第一名將。張遼死後,曹丕「為流涕」,後來又追念他和李典之功,下詔表彰,以「爪牙」稱之。「爪牙」怎麼也不會是一個貶義詞吧?!

3、灌、滕:即漢朝開國名將灌嬰、滕公夏侯嬰。灌嬰年紀雖輕,但沖鋒陷陣,作戰英勇――【疾斗】、【戰疾力】、【疾戰】、【灌嬰雖少,然數力戰】,為劉邦騎兵統帥,曾率兵窮追項羽,破之,迫使項羽自殺,掃平了劉邦稱霸的最大障礙。夏侯嬰(即夏侯敦之祖)統領兵車部隊快速攻擊,作戰勇猛――【以兵車趣攻戰疾】。其戰車部隊雖然攻堅不如步兵,卻可橫掃千里,長驅直入,為劉邦迅速入關、攻破咸陽立下大功。在劉邦開拓帝業,以及稱帝後平定諸王叛亂的崢嶸歲月里,此二人均歷戰無數,戰功赫赫,封賜極隆,俱為當之無愧的一代名將(5)。陳壽將黃忠、趙雲比作此二人,是一種很高的贊譽。只要看看《史記》里灌嬰和夏侯嬰的傳記,就很清楚了;而「趙雲只是一名平庸將領」的論點,也就不攻自破。
且三國志中蜀志史料缺乏。趙雲對政治的東西就不提了。

Ⅳ 三國名將趙雲的故事:長坂坡一人挑翻多少魏軍武將

身背阿斗,在曹操百萬軍中,無人能擋,殺死大將百餘名,士兵死傷無數,血染征袍,我在雲南給人當保鏢時一人打敗過三十多人的圍攻,他們拿凳子,我拿雙節棍,如果沒有能耐和膽略,就會死在裡面,但是佩服的歷史英雄,趙雲,和關羽,因為關羽的義氣是罕見的。

Ⅳ 三國名將趙雲

1、高覽:使一柄開山嶽。趙雲初沖當陽時殺的第一員曹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是河北最著名的四猛將,號稱「四庭柱」。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這次高覽在趙雲面前也只走了一個照面。
2、楊明:使一口刀,被趙雲殺的第二員曹將。趙雲救劉備部將毛仁時一個回合將其挑於馬下。
3、朱慈:使一柄長斧,趙雲救部將苟璋時見面便*挑了他。
4、高平:高覽的兩個堂房兄弟之一,使一柄長錘,趙雲二沖當陽時所殺。
5、高槐:高覽的兩個堂房兄弟之一,使一柄鎦金鐺,趙雲二沖當陽時所殺。趙雲連殺此二將只用了一回合。
6、晏明:使三尖兩刃刀,趙雲沖二營時一個回合將其挑落。
7、晏騰:使一把鋼鞭,趙雲沖二營時一*鑽打碎其後腦。
8、張郃:河北「四庭柱」之一,使長*。與趙雲只戰了一合,心虛而敗走。他是長坂坡與趙雲交手過的曹將中少數沒有受傷的將領之一。後受曹操之計挖陷阱欲擒趙雲,結果被趙雲從陷馬坑中跳出。
9、韓明:使一桿鐵*,憑家傳*法,向趙雲挑戰,不三合被刺落馬下。
10、韓瓊:河北「四庭柱、一正梁」中的一根大梁。在南方評話中也有稱為「老*王」韓榮。河北名將韓瓊在當陽道時年歲已高,須發皆白。被趙雲*挑其侄兒後前來報仇,結果趙雲以亢龍無梅挑韓瓊。
11、牛賢:使一柄斧子,趙雲在枯井邊救阿斗時遇的一員曹將,被趙雲一個回合挑落馬下。
12、曹洪:曹操手下八虎將之一,使一口大砍刀,被趙雲照面一*刺中大腿。
13、曹成:人稱「賽養叔」,曹操手下箭法最好的大將之一。趙雲沖三營時,被箭射死。
14、曹順:人稱「蓋潘黨」,曹操手下箭法最好的大將之一。趙雲沖三營時,被箭射死。
15、王雄:人稱「鑽天龍」,曹操手下最好的步將之一,使一對雙刀。趙雲一*從其喉嚨刺入。
16、王飛:號稱「入地蛟」。曹操手下最好的步將之一,使一口朴刀。趙雲一*鑽打碎他的背心。
17、淳於瓊:淳於兄弟之一,使金頂棗陽槊。趙雲奪槊三條,連殺三將。
18、淳於安:淳於兄弟之二,使金頂棗陽槊。趙雲奪槊三條,連殺三將。
19、淳於普:淳於兄弟之三,使金頂棗陽槊。趙雲奪槊三條,連殺三將。
20、徐晃:曹操手下八虎將之一,使一柄開山斧,三國中最有名的勇將之一。趙雲把從敵將處奪來的鋼鞭飛擲擊中徐晃後心鏡,打得他抱鞍吐血。兩人只兩個回合,徐晃退走。
21、文聘:人稱「金*將」,使一桿金*。曹操曾經三次到他襄陽家中相請,才請得文聘為他效力。文聘與劉備、趙雲素有交情,因此和趙雲乃假戰。
22、夏侯恩:乃是曹操身旁最寵愛的侄兒,為曹操保守「青釭寶劍」。子龍將其*挑後,把青釭劍奪為己有。
23、夏侯傑:夏侯恩的兄長,使一桿長矛,聽聞弟弟被殺急去報仇,被趙雲一*刺中面門。
24、賽猿精:原名叫眭元進,遼邦公孫王手下的第一勇將,使一對獨腳銅人,力大無窮。曹操平遼東後將其收為帳下。趙雲沖中營時一*刺中其頭頂,戳得穿冠斷發,幸而未死。他落荒逃到東川,投奔了漢中王張魯。後在劉備收漢中時還是被趙雲用落馬金錢*挑去。
25、公孫王:遼東番邦大王,被曹操收降。趙雲沖中營時一*震塌石牌樓,將他活活壓死。
26——35、轅門十將:趙雲沖中軍營時連挑十將,具體姓名不詳。
36——43、護軍八驃:被派去追擊趙雲的八員偏將,姓名不詳。
44、胡車兒:宛城侯張綉的馬前步將,使兩口短刀。宛城之戰時偷走曹操手下第一勇將典韋的鑌鐵雙戟,使典韋身亡。他與趙雲在陣前大戰十數合,被趙雲*挑。
45、刁麟翔:宛城侯張綉的馬後步將,使一柄短棍。與胡車兒一起被趙雲*挑。
46、張綉:封「宛城侯」,人稱「北地*王」,使一桿虎頭金*。張綉是武術名家童淵的大弟子,但是與趙雲並不相識。戰宛城時由胡車兒偷走典韋的雙戟,然後得以*挑典韋。他的「百鳥朝凰*」威震天下,與趙雲大戰三百回合,被趙雲的七探蛇盤*殺死。從此趙雲成了真正的*王。
47、許褚:曹操手下八虎將之首,號稱「痴虎大將軍」,使一口九環刀,勇猛無敵。張綉死後,他急於求戰,與趙雲交手二合,被趙雲*桿掃中後背,伏鞍而逃。從此許褚一生最怕子龍,直到建安二十四年漢中之戰,許褚仍然被趙雲*挑。
48、張遼:曹操手下八虎將之一,文武兼備。在接應受傷的許褚時被許褚噴了一臉的鮮血,後為掩護曹洪與許褚退歸本陣,與趙雲交手十餘合敗走。這回書正是有名的「*挑*王、鑽打許褚、血噴張遼、嚇退曹洪」。也有評話書為「*挑*王、鑽打許褚、血噴曹洪、嚇退張遼」,指的是接應許褚的是曹洪,而扶許褚退走的是張遼。
49、焦觸:使一柄大斧,鎮守中軍帳帥旗。趙雲沖出前營後,拔寶劍砍倒了中軍帳大旗,四人合戰趙雲。
50、張南:使一柄大刀,鎮守中軍帳帥旗。趙雲沖出前營後,拔寶劍砍倒了中軍帳大旗,四人合戰趙雲。
51、馬延:使一條長*,鎮守中軍帳帥旗。趙雲沖出前營後,拔寶劍砍倒了中軍帳大旗,四人合戰趙雲。
52、張豈頁:使一口刀,鎮守中軍帳帥旗。趙雲沖出前營後,拔寶劍砍倒了中軍帳大旗,四人合戰趙雲。
53、鍾縉:上庸的守將,使一柄大刀,被趙雲的青釭寶劍殺死。
54、鍾紳:望陵的太守,使一柄大斧,被趙雲一*刺中咽喉而死。

Ⅵ 三國名將趙雲的真實身份

男的。史實中趙雲沒那麼神,和諸葛亮一樣屬於被小說和現代影視劇、游戲過分誇大的人物。詳情可網路「趙雲」。至於出土劉備手稿神馬的,借用趙本山小品的話「扯淡扯淡是不打這兒來的」。

Ⅶ 最近有說三國名將趙雲竟是女的,有誰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嗎

絕對是假的,他的分析基本上是基於三國演義的情節,三國演義是小說,並不是不是史實,就像諸葛亮,在史實中,他不過是劉備的一個說客,在東吳口戰之事並未有史料記載,這次的事也一樣,估計那個錦囊在古代也許有別的意思或是代名詞,對這個我不是很了解,也只能估計了。。。。。
趙雲在正史中記載是自然死亡.(引用:野史中記載:趙雲一生沒有受過傷,老了皮膚還是很好,他老婆開他玩笑,說他一生在戰場是沒有受過傷,要讓他受點傷.就用綉花針扎了他一下,結果流血不止,就死了.可見趙雲有血友病)
這里在引一段例子,有點長。。。

在歷史上趙雲初屬公孫瓚,後歸劉備,「為先主主騎」(衛隊長),逐步成為蜀漢集團的重要將領之一。平心而論,在那個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時代里,豪傑競逐,猛將如雲,趙雲並不算其中最傑出的人物。謂予不信,有史為證:

論武勇,趙雲不及呂布,關羽,張飛,馬超等人。呂布「便弓馬,臂力過人,號為飛將」。關羽,張飛都號稱「萬人敵」,被目為「虎臣」。馬超被諸葛亮稱為「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黃忠「常先登陳(陣),勇毅貫三軍」。趙雲呢?其勇敢是毫無疑問的,在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之役中他從容拒敵,以少勝多,被劉備稱為「一身都是膽」,並從此號為虎威將軍。這與張遼在合肥大敗孫權,使孫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甘寧百騎劫魏營,使曹軍「驚駭鼓噪」可相媲美,但綜觀其武藝和威名,在當時仍比前述諸人略遜一籌。

論功業,趙雲也不如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魏延等人。關羽在劉備創業的過程中,每每擔任方面重任,可謂劉備的得力助手。早在建安四年(199年)劉備重新佔領徐州時,就派關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赤壁之戰前,劉備的軍事實力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劉琦率領的江夏軍隊萬人,另一部分就是「關羽水軍精甲萬人」;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得荊州數郡,即「以羽為襄陽太守,盪寇將軍,駐江北」;劉備西定益州,又「拜羽董督荊州事」,足見倚重之深。而關羽在荊州敗曹仁,降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以至「曹公議遷許都以避其銳」,真可以說是戰功赫赫了。張飛功績亞於關羽,亦為劉備股肱。赤壁大戰後,「以飛為宜郡太守,征虜將軍」,獨當一面;劉備奪取益州後,「以飛領巴西太守」,處與新占漢中的的曹軍對峙的第一線;他大敗敵將張和,為劉備鞏固對益州的統治作出了重要貢獻。馬超雖然遲至建安十九年(214年)方歸順劉備,但他的剽悍善戰早已聞名遐邇,所以他一到劉備軍中,就使被劉備困在成都的劉璋失去鬥志,開城出降,從而為劉備立了一大功。黃忠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親斬曹軍名將夏候淵,為劉備奪取漢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魏延從建安二十四年起鎮守漢中,挑起了屏障益州,經營北伐南進基地的重任;劉備去世後,他更以蜀漢第一員大將的身份,南征北伐,出生入死,建立了累累功勛。趙雲呢?長期跟隨在劉備,諸葛亮的身邊,很少獨當一面,功業自然就不那麼顯赫了。

正因為這樣,在蜀漢集團中,趙雲的地位不僅不如關羽,張飛,而且不如馬超,黃忠,魏延。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早已被封為漢壽亭侯);拜張飛為右將軍,假節(先已被封為新亭侯);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先已被封為都亭侯);拜黃忠為後將軍,賜爵關內侯;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這時,趙雲僅為翊軍將軍。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除關羽,黃忠已卒外,張飛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馬超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鄉侯;魏延也進拜鎮北將軍。這時,趙雲的官爵卻未升遷。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駐漢中,准備大舉北伐。這時,關,張,馬,黃均已物故;魏延以鎮北將軍,都亭侯的身份,擔任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而趙雲則以鎮東將軍,永昌亭侯的身份,跟在諸葛亮身邊,地位仍不及魏延重要。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趙雲去世。 演義》中的趙雲首次出場,就先聲奪人,不同凡響:當公孫瓚在磐河被袁紹大將文丑戰敗後,「文丑直將公孫瓚趕出陣後山谷而逃···瓚弓箭盡落,頭盔墜地,披發縱馬,卻轉山坡,其馬前失,瓚翻身墜於坡下。文丑急捻槍來刺」,在這萬分危急之時,忽見「草坡左側轉出一將,馬上須無鎧甲,拈槍直取文丑···大戰文丑五六十回合,勝負未分。瓚部下救軍到,文丑撥回馬去了。那少年也不趕去。」這時,死裡逃生的公孫瓚才定下神來打量自己的救命恩人,只見他「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顏,相貌堂堂,威風凜凜。」趙雲的這個「亮相」,一下子就表現出一個蓋世英雄的神勇和氣勢,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正使趙雲名揚天下的乃是驚心動魄的長阪坡之戰,其實,這主要出自羅貫中的生花妙筆

Ⅷ 三國時期所有名將的名字,要全名,例如趙雲字子龍

魏國:大王:曹操,字孟德;
謀士(文臣):賈詡,字文和
程昱,字仲德
郭嘉,字奉孝
劉曄,字子陽
荀彧,字文若
荀攸,字公達
滿寵,字伯寧
呂虔,字子恪
武將:典韋,(三國演義中無典韋字)
許褚,字仲康
夏侯敦,字元讓
夏侯淵,字妙才
李典,字曼成
於禁,字文則
曹仁,字子孝
曹洪,字子廉
張郃,字雋乂
高覽,(三國演義中無高覽字)
徐晃,字公明
樂進,字文謙
毛玠,字孝先
張遼,字文遠
臧霸,字宣高
李通,字文達
龐德,字令明
其餘還有:董昭字公仁,陳登字元龍,許攸字子遠,司馬懿字仲達,文聘字仲業,蔣干字子翼,王粲字仲宣,陳琳字孔璋,崔琰字季珪,龐德字令明,楊修字德祖,陳群字長文,曹休字文烈,傅巽字公悌,劉馥字元穎,張既字德容,傅干字彥才,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曹彰字子文,管恪字公明,耿紀字季行,丁儀字正禮,丁廙字敬禮,曹睿字元仲,夏侯茂字子休,郭淮字伯濟,曹真字子丹,郝昭字伯道,王雙字子全,辛毗字佐治,司馬師字子元,司馬昭字子尚,夏侯霸字仲權,夏侯威字季權,夏侯惠字稚權,夏侯和字義權,曹芳字蘭卿,何晏字平叔,鄧颺字玄茂,李勝字公昭,丁謐字彥靜,畢軌字昭先,桓範字元則,鍾會字士季,鄧艾字士載,曹髦字彥士,曹奐字景明,毋丘儉字仲恭,賈充字公閭,諸葛誕字公休,羊祜字叔子,田疇字子泰,韓遂字文約,馬鈞字德衡,曹爽字昭伯,楊阜字義山,秦朗字元明,華歆字子魚,山濤字巨源,王朗字景興,曹純字子和,韓浩字元嗣,夏侯尚字伯仁,夏侯玄字太初,衛瓘字伯玉,王凌字彥雲,文欽字仲若,毋丘甸字子邦,桓階字伯緒,陳泰字玄伯,陳矯字季弼,徐宣字寶堅,田豫字國讓,牽招字子經,徐邈字景山,胡質字文德,王昶字文舒,郭奕字伯益,王基字伯輿,胡奮字玄威,胡烈字玄武,和洽字陽士,常林字伯槐,楊俊字季才,杜襲字子緒,趙儼字伯然,裴潛字文行,鍾毓字稚叔,王觀字偉台,王肅字子雍,王修字叔治,王祥字休徵,劉劭字孔才,劉放字子棄,劉勛字子台,尹奉字次曾,申耽字義舉,史渙字公劉,司馬炎字安世,司馬朗字伯達,司馬望字子初,司馬孚字叔達,任峻字伯達,劉馥字元穎,孫禮字德達,孫觀字仲台,孫資字彥龍,社預字元凱,邴原字根矩,吳質字季重,應劭字仲遠,辛毗字佐治,辛敞字泰雍,張特字子產,張緝字敬仲,陳騫字休淵,金禕字德偉,孟宗字恭武,孟建字公威,趙昂字偉章, 荀惲字長倩,荀顗字景倩,郗慮字鴻豫,姜敘字伯奕,婁圭字子伯,賈逵字梁道,夏侯茂字子林,徐璆字孟玉,高柔字文惠,曹宇字彭祖,曹昂字子修,董昭字公仁,蔣濟字子通,傅嘏字蘭石,裴秀字季彥,曹沖字倉舒,崔林字德儒,高堂隆字昇平,衛覬字伯儒,劉廙字恭嗣,閻溫字伯儉,閻行字彥明,徐奕字季才,何夔字叔龍,杜畿字伯侯,梁習字子虞,溫恢字曼基,袁渙字曜卿,張範字公儀,國淵字子尼,王修字叔治,管寧字幼安

蜀:大王劉備,字玄德
謀士(文臣):諸葛亮,字孔明
龐統,字士元
徐庶,字元直
法正,字孝直
馬良,字季常
馬謖,字幼常
伊籍,字機伯
武將:關羽,字雲長
張飛,字翼德
趙雲,字子龍
馬超,字孟起
黃忠,字漢升
魏延,字文長
李嚴,字正方
姜維,字伯約
廖化,無字
王平,字子均
張翼,字伯恭
張嶷,字伯岐
馬岱,無字

吳:大王:孫權,字仲謀
謀士:周瑜,字公瑾
魯肅,字子敬
呂蒙,字子明
陸遜,字伯言
闞澤,字德潤
嚴峻,字曼才
薛綜,子敬文
程秉,字德樞
朱桓,字休穆
陸績,字公濟
張溫,字惠恕
駱統,字公緒
吾粲,字孔休
顧雍,字元嘆
張昭,字子布
張紘,字子綱
武將:程普,字德謀
黃蓋,字公覆
韓當,字義公
周泰,字幼平
蔣欽,字公奕
陳武,字子烈
潘璋,字文珪
徐盛,字文向
丁奉,字承淵

Ⅸ 三國人物趙雲的簡介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後,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

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除此之外,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景耀四年(公元261年),趙雲被追謚為「順平候」,其「常勝將軍」的形象被廣為流傳。

(9)有聲小說三國名將趙雲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1、單騎救主

趙雲曾兩次救出了幼年時期的劉禪。長坂坡之戰,劉備在逃亡過程中,丟下了妻子和兒女,兩個女兒都被曹操帳下虎豹騎統領曹純擄走,劉禪及甘夫人賴於趙雲的保護才倖免於難。後來孫東吳孫權趁劉備入川時派遣船隊迎接孫夫人回吳,孫夫人趁機帶走了劉禪。

當時劉備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駐守荊州的治所公安,劉備的家眷及孫夫人等都是在公安。因為孫夫人驕橫跋扈,劉備又特命趙雲掌管內事,獲知孫夫人攜帶劉禪逃走後,趙雲及時追趕,與張飛一同在江面上將劉禪截回。兩次差點落入敵手的劉禪成為了後來蜀漢的皇帝。

蜀漢後期,劉禪下令追謚趙雲時說趙雲當初跟隨劉備的時候不但功績顯著,更是在艱難險阻之中救了自己,姜維等認為趙雲當時救主行為的情義是可以貫穿金石的。

趙雲單騎救主的故事也在民間以各種形式流傳。但同時受民間藝術的影響,劉禪的形象逐漸被塑造成了「沒用的阿斗」,一些小說家卻為趙雲救主的行為感到不值,毛宗崗在點評《三國演義》長坂坡這里的時候,認為「英雄趙雲」救「無用阿斗」,還不如不救。

2、領土貢獻

劉備入川與劉璋決裂後,趙雲與諸葛亮、張飛等帶兵開始了對西川的掃盪行動,在共同攻下巴東郡以及巴郡以後,趙雲與張飛在江州分兵,去平定江陽、犍為兩郡。犍為郡是當時蜀中的大郡,與蜀郡、廣漢郡號稱三蜀,也是蜀中賦稅的主要來源。

趙雲獨自率軍平定蜀中大郡後從成都南面與劉備等完成對成都的合圍。

3、漢水破曹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軍處理好與東吳孫權的關系,並擊退了多次進犯巴西的張郃後,開始爭奪漢中,同年七月,曹操開始治兵,准備支援漢中攻打劉備,九月,軍隊進駐長安。

次年,劉備軍將夏侯淵斬殺,而曹操的大軍到這一年三月份才開到漢中,劉備雖然很自信的說「我必有漢川」,但卻採取了占據險要、固守不戰的策略。

此時曹操運送幾千萬囊軍糧到北山下,黃忠提議並帶兵前去截取,但沒有在與趙雲約好的時間里回來,趙雲便僅帶了幾十個騎兵前去尋找,途中遇到了曹操的大軍並與之交戰。趙雲利用騎兵的優勢,多次突擊曹軍的陣列,且戰且退,回到營中後,偃旗息鼓,曹操軍認為趙雲設有伏兵,不再進攻。

趙雲趁曹軍撤退時,擂鼓吶喊,並用勁弩攻擊其後軍,致使曹軍大為驚駭,自相踐踏,潰不成軍,甚至有大量的士兵墜入漢水淹死。

此戰趙雲在己方軍勢不利的情況大挫曹軍,給曹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也使得漢中戰局劉備軍變被動為主動,開始向曹操軍挑戰,而曹操軍卻按兵不出, 致使准備了半年有餘的曹操軍,在到達漢中後,僅僅兩個月就敗走了。

後世一些史書在記載漢中之戰中,直接記載曹操219年三月來爭漢中,被趙雲打的大敗而退走。

閱讀全文

與有聲小說三國名將趙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本重生小說主角秦朗 瀏覽:545
都市小說完結免費豪門隱婚 瀏覽:325
抗日英雄穿越現代當醫生的小說 瀏覽:718
顧西爵小說人物名字大全 瀏覽:60
影帝重生劇本小說 瀏覽:830
小說男主角上官夜 瀏覽:49
邪瓶漫畫小說網 瀏覽:878
主角是女生的校園言情小說 瀏覽:376
悅看小說網資源分享 瀏覽:906
男主強女主弱的仙俠小說 瀏覽:992
替身女帝的逆襲小說排行榜 瀏覽:115
小說這樣寫 瀏覽:29
兩個女子穿越古代的小說 瀏覽:138
女主是網紅重生小說排行榜 瀏覽:867
擁有冒險島技能的穿越小說 瀏覽:445
千章以上的都市仙俠小說排行榜 瀏覽:658
神通板磚有聲小說鏈接 瀏覽:295
男主角叫陰陽的小說全集 瀏覽:596
總裁小說灰姑娘 瀏覽:896
葉辛周鐵有聲小說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