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變色老》契河夫寫的短篇小說
警官奧楚美洛夫穿著新的軍大衣,手裡拿著個小包,穿過市集的廣場。他身後跟著個警察,生著棕紅色頭發,
端著一個粗羅,上面盛著沒收來的醋栗,裝得滿滿的。四下里一片寂靜。……廣場上連人影也沒有。小鋪和酒店敞
開大門,無精打采地面對著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象是一張張飢餓的嘴巴。店門附近連一個乞弓都沒有。
「你竟敢咬人,該死的東西!」奧楚美洛夫忽然聽見說話聲。 「伙計們,別放走它!如今咬人可不行!抓住它!哎喲,……哎喲!」 狗的尖叫聲響起來。奧楚美洛夫往那邊一看,瞧見商人彼楚京的木柴場里竄出來一條狗,用三條腿跑路,不住
地回頭看。在它身後,有一個人追出來,穿著漿硬的花布襯衫和敞開懷的坎肩。他緊追那條狗,身子往前一探,撲
倒在地,抓住那條狗的後腿。緊跟著又傳來狗叫聲和人喊聲:「別放走它!」帶著睡意的臉紛紛從小鋪里探出來,不
久木柴場門口就聚一群人,象是從地底下鑽出來的一樣。
「彷彿出亂子了,官長!……」警察說。
奧楚美洛夫把身子微微往左邊一轉,邁步往人群那邊走過去。在木柴場門口,他看見上述那個敞開坎肩的人站在那兒,舉起右手,伸出一根血淋淋的手指頭給那群人看。他那張半醉的臉上露出這樣的神情:「我要揭你的皮,
壞蛋!」而且那根手指頭本身就象是一面勝利的旗幟。奧楚美洛夫認出這個人就是首飾匠赫留金。鬧出這場亂子的
禍首是一條白毛小獵狗,尖尖的臉,背上有一塊黃斑,這時候坐在人群中央的地上,前腿劈開,渾身發抖。它那
含淚的眼睛裡流露出苦惱和恐懼。
「這兒出了什麼事?」奧楚美洛夫擠到人群中去,問道。
「你在這兒干什麼?你干嗎豎起手指頭?……是誰在嚷?」
「我本來走我的路,官長,沒招誰沒惹誰,……」赫留金湊著空拳頭咳嗽,開口說。
「我正跟米特利·米特利奇談木柴的事,忽然間,這個壞東西無緣無故把我的手指頭咬一口。……請您原諒我,我是個幹活的人。……我的活兒細致。這得賠我一筆錢才成,因為我也許一個星期都不能動這根手指頭了。……
法律上,官長,也沒有這么一條,說是人受了畜生的害就該忍著。……要是人人都遭狗咬,那還不如別在這個世
界上活著的好。……」
「嗯!……好,……」奧楚美洛夫嚴厲地說,咳嗽著,動了動眉毛。「好。……這是誰家的狗?這種事我不能放過不管。我要拿點顏色出來叫那些放出狗來闖禍的人看看!現在也該管管不願意遵守法令的老爺們了!等到罰
了款,他,這個混蛋,才會明白把狗和別的畜生放出來有什麼下場!我要給他點厲害瞧瞧……葉爾迪陵,」警官
對警察說,「你去調查清楚這是誰家的狗,打個報告上來!這條狗得打死才成。不許拖延!這多半是條瘋狗。……
我問你們:這是誰家的狗?」
「這條狗象是席加洛夫將軍家的!」人群里有個人說。
「席加洛夫將軍家的?嗯!……你,葉爾迪陵,把我身上的大衣脫下來。……天好熱!大概快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不懂:它怎麼會咬你的?」奧楚美洛夫對赫留金說。
「難道它夠得到你的手指頭?它身子矮小,可是你,要知道,長得這么高大!你這個手指頭多半是讓小釘子扎破了,後來卻異想天開,要人家賠你錢了。你這種人啊……誰都知道是個什麼路數!我可知道你們這些魔鬼!」
「他,官長,把他的雪茄煙戳到它臉上去,拿它開心。它呢,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個無聊的人,官長!」
「你胡說,獨眼龍!你眼睛看不見,為什麼胡說?官長是明白人,看得出來誰胡說,誰象當著上帝的面一樣憑良心說話。……我要胡說,就讓調解法官①審判我好了。他的法律上 寫得明白。……如今大家都平等了。……
不瞞您說,……我弟弟就在當憲兵。………」
「少說廢話!」
「不,這條狗不是將軍家的,……」警察深思地說。「將軍家裡沒有這樣的狗。他家裡的狗大半是大獵狗。……」
「你拿得准嗎?」
「拿得准,官長。……」
「我自己也知道。將軍家裡的狗都名貴,都是良種,這條狗呢,鬼才知道是什麼東西!毛色不好,模樣也不中看,……完全是下賤貨。……他老人家會養這樣的狗?!你的腦筋上哪兒去了?要是這樣的狗在彼得堡或者莫
斯科讓人碰上,你們知道會怎樣?那兒才不管什麼法律不法律,一轉眼的工夫就叫它斷了氣!你,赫留金,受了
苦,這件事不能放過不管。……得教訓他們一下!是時候了。……」
「不過也可能是將軍家的狗……」警察把他的想法說出來。「它臉上又沒寫著。……前幾天我在他家院子里就
見到過這樣一條狗。」
「沒錯兒,是將軍家的!」人群里有人說。
「嗯!……你,葉爾迪陵老弟,給我穿上大衣吧。……好象起風了。……怪冷的。……你帶著這條狗到將軍家裡去一趟,在那兒問一下。……你就說這條狗是我找著,派你送去的。……你說以後不要把它放到街上來。也
許它是名貴的狗,要是每個豬玀都拿雪茄煙戳到它臉上去,要不了多久就能把它作踐死。狗是嬌嫩的動物嘛。……
你,蠢貨,把手放下來!用不著把你那根蠢手指頭擺出來!這都怪你自己不好!……」
「將軍家的廚師來了,我們來問問他吧。……喂,普羅霍爾!你過來,親愛的!你看看這條狗。……是你們家的嗎?」
「瞎猜!我們那兒從來也沒有過這樣的狗!」
「那就用不著費很多工夫去問了,」奧楚美洛夫說。「這是條野狗!用不著多說了。……既然他說是野狗,那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
「這條狗不是我們家的,」普羅霍爾繼續說。「可這是將軍哥哥的狗,他前幾天到我們這兒來了。我們的將軍不喜歡這種狗。他老人家的哥哥卻喜歡。……」
「莫非他老人家的哥哥來了?符拉季米爾·伊凡內奇來了?」奧楚美洛夫問,他整個臉上洋溢著動情的笑容。「可了不得,主啊!我還不知道呢!他要來住一陣吧?」
「住一陣。……」
「可了不得,主啊!……他是惦記弟弟了。……可我還不知道呢!那麼這是他老人家的狗?很高興。……你把它帶去吧。……這條小狗怪不錯的。……挺伶俐。……它把這傢伙的手指頭咬一口!哈哈哈哈!……咦,
你干嗎發抖?嗚嗚,……嗚嗚。……它生氣了,小壞包,……好一條小狗。……」
普羅霍爾把狗叫過來,帶著它離開了木柴場。……那群人就對著赫留金哈哈大笑。
「我早晚要收拾你!」奧楚美洛夫對他威脅說,然後把身上的大衣裹一裹緊,穿過市集的廣場,徑自走了。
賞析:
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的創作,特別是他的短篇小說,是世界文學的瑰寶。列寧和斯大林都非常喜愛
他的作品,在他們的經典著作中,都借用過契訶夫作品的人物形象。同樣,契訶夫的作品,也深受我國人民
的歡迎。魯迅先生稱贊契訶夫的作品時說:「我以為沒有一篇是可以一笑就了的。」契訶夫創作在思想藝術
上取得的成就,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
《變色龍》是契訶夫諷刺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寫於1884年,當時作家剛24歲,它表現了契訶夫的非凡的寫
作才能。
19世紀80年代的俄國社會,正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統治的最反動時期。民粹派採取個人恐怖手段,刺殺
了亞歷山大二世,不但沒有解決任何社會問題,反而促使新上台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採取更加反動的高壓政
策,新沙皇加強了憲賓警察等專政機構。在意識形態領域中,加強了書報檢查制度,封閉進步刊物,各大學
實施了警察監督制。整個俄羅斯籠罩在軍警憲兵的白色恐怖之中。盡管如此,俄羅斯的民主主義作家,仍堅
持批判現實主義的文學傳統,對反動統治進行無情的揭露。契訶夫的《變色龍》《普里希別葉夫中士》《裝
在套子里的人》等短篇小說,是當時揭露警察憲兵制度的優秀作品,契訶夫在這些著名的作品中,創造了奧
楚蔑洛夫、普里希別葉夫、別里科夫等官僚國家代表人物的藝術形象,反映了沙俄社會最典型的現象,具有
時代的特徵。
契訶夫善於從日常平凡的生活中選取題材。習以為常的事件一經進入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活生生的真實
氣氛,而且能寫出社會環境的實質,構成具有時代特徵的生活圖畫,成為獨具特色的俄羅斯社會生活的諷刺
史詩。《變色龍》正是這樣,它只選取了社會生活的一個片斷──街頭巷尾極為平常的狗咬人的小事,但是
卻表現了一個尖銳的重大的社會問題,即官僚警察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專制制度肆無忌憚地欺壓人
民。小事情反映大問題,以小見大,正是契訶夫短篇獨特之處。
《變色龍》的藝術構思是巧妙的。平淡無奇的故事,能引起鬨堂大笑。引人入勝,這是作者根據人物的
獨特性格提煉情節的結果。這篇小說的情節是建立在警察制度同廣大人民矛盾的基礎上的。通過警官對首飾
匠被狗咬傷的事件的處理,揭發了警察制度同人民的對立,鞭笞瞭望風使舵、反復無常、諂上欺下的奧楚蔑
洛夫精神。在短暫的時間內,奧楚蔑洛夫五次變色:最初,他擺出一副公正的面孔,企圖收攬人心,決定懲
辦狗的主人,要教訓不遵守法令的老爺。可是作家出人不意,掉轉筆鋒。人群中有人說:「這好像是席加洛
夫將軍家的狗。」於是奧楚蔑洛夫馬上改變了態度,替狗辯護起來:「它怎麼會咬著你?難道它夠得著你的
手指頭嗎?它是那麼小。」這好像很突然,但完全符合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後來巡警猜斷「這不是將軍家
里的狗」,這時他第二次改變了態度:「你呢,赫留金,受了害,那我們絕不能不管。」但是巡警對自己的
見解懷疑起來:「不過也說不定就是將軍家的狗。」於是警官第三次改變了態度,他聲色俱厲地罵赫留金是
「混蛋」,「怪你自己不好!」巡警對狗的主人的兩次推斷,使得警官兩度變色。
將軍的廚師也對狗的主人進行兩次斷定,但這不是兩種相反的論斷,而是後者比先前更為准確的論斷。
這種精心巧妙的安排,產生了動人的藝術魅力。廚師說:「我們那兒從來沒有這樣的狗。」於是警官心裡有
了底,顯出威風來:「這是條野狗!……弄死它算了。」他第四次改變了態度。狗的死刑已宣布,即待執行
了。可是廚師接著說:「這不是我們的狗,這是將軍的哥哥的狗。」警官第五次改變了態度。臉上立即堆起
了溫情的笑容,竟然對狗也阿諛起來。情節的跌宕不僅使故事波瀾起伏,吸引讀者,而且深化了人物的性格
,統治階級看家狗的丑惡面目,躍然紙上。
作者不厭其煩地描寫奧楚蔑洛夫的五次變化的過程,絕不是無意義的重復,這是對人物性格層層展現的
方法。這與《小公務員之死》中,借小公務員一次又一次道歉來揭示他的懦怯相類似,起到推動情節發展,
加強戲劇效果的作用。契訶夫在《變色龍》中,通過人物的不斷變色,自我表演,自我暴露,把其放在前後
矛盾丑態百出中,進行淋漓盡致的諷刺,嚴峻無情的鞭笞。作家不動任何聲色,不加任何議論,但好惡感情
透過紙背,這是契訶夫創作的特點。
《變色龍》通過人物的自我表演,隨機應變,塑造了一個溜須拍馬、諂上欺下、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
奧楚蔑洛夫的形象。小說的題目《變色龍》和主人公的名字「奧楚蔑洛夫」起得准確、巧妙、新穎、形象。
它們同文章的主題思想有著內在聯系,具有深刻的諷刺和象徵意義。變色龍是蜥蜴類的一種,能隨時改變皮
膚的顏色,以適應環境的需要。俄文「變色龍」也可譯為易變心的人。作者藉此強調主人公善變的性格特徵。
主人公的名字「奧楚蔑洛夫」是音譯,意譯就是呆傻、瘋癲的意思,作者藉此來諷刺、嘲笑和否定奧楚蔑洛
夫這類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和意義。這個警官的唯一技能就是善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甘心情願
當統治階級的看家狗,使人不僅感到可笑,而且還感到可恨。盡管他自作聰明,但實際上卻是個毫無價值的
混蛋。他的存在只能造成是非的顛倒和對公理的損害。
小說環境的描寫,是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但是短篇作家契訶夫不像巴爾扎克和托爾斯泰那樣細致
描寫環境和場面。他只截取最典型的社會環境的一個橫斷面,既能反映出時代的特徵,又有助於揭示人物的
性格。小說的開頭是警官奧楚蔑洛夫走過的市場:「四下里一片沉靜。廣場上一個人也沒有。」商店和飯館
的敞開的門口,「連一個乞丐也沒有」。只用寥寥幾筆就真實地再現出沙皇統治的社會的一片蕭條敗落的景
象,反映出19世紀80年代俄國社會的陰森可怖的黑暗的面貌。主人公奧楚蔑洛夫就活動在這樣的典型環境中
。他一出場是儀表威嚴,威風凜凜,「穿著新的軍大衣」,身後還跟著一個巡警。但是他「提著小包」和巡
警端著「沒收來的醋栗」是對他威嚴的儀表的有力諷刺,嚴整的外貌無法掩蓋他對人民財產的搜刮。作者通
過人物的外表和行動的矛盾,揭示其靈魂的丑惡和骯臟。作者強調人物與環境的血肉聯系,80年代是俄國社
會是歷史上最反動的時期,這種社會環境是產生迎合現實、阿諛奉迎的奧楚蔑洛夫性格的土壤,而奧楚蔑洛
夫精神又維護了腐敗黑暗的社會制度。因此鞭笞奧楚蔑洛夫性格,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為了集中筆力,小說選擇了最精彩的場面,故事從發生到結束的地點僅限於木柴廠的門口,一群人圍著
警官,那個咬人的小「罪犯」也在其中。這個小小的場面,好像劇院舞台的聚光燈一樣,使奧楚蔑洛夫在大
庭廣眾之前,在光天化日之下,演出了一場極為可笑的滑稽喜劇,反映了社會生活的悲劇沖突。
在契訶夫小說中,人物動作表情是刻畫人物性格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契訶夫在寫壞人的時候,筆調
是嚴肅的,在嚴肅的客觀描寫中隱藏著諷刺。奧楚蔑洛夫有一副嚴肅的儀表,舉止鄭重。當他聽到有人喊叫
聲時,他把身子微微一「轉」,「擠」進人群,「咳」了一聲,「擰起」眉頭,「嚴厲的」開始問話。這位
警官的一副官老爺的架子,裝模作樣的丑態,只用「轉」「擠」「咳」幾個字,幾個動作就形象地表現出來
了,語言精練而富於表現力。特別應該指出的奧楚蔑洛夫「脫」「穿」大衣的兩個動作,生動地傳達出主人
公的內心活動與思想起伏。他剛威風凜凜地恫嚇狗主人,決定嚴加懲處,忽
然聽說狗是席加洛夫將軍家的,他為自己的放肆而懦懦不安了:「席加洛夫將軍?哦!……葉爾德林,幫我把大衣脫下來……真要命,天這么熱。」他的心理活動和他的狼狽相呈現在讀者的眼前,諷刺得多麼尖刻。
變色龍在尋找變色術,彷彿脫掉大衣能減輕他的負擔,能解脫他的窘境似的。正在這時,得知狗不是將軍家
的,他立即又神氣起來,說了要法辦狗主人的話。然而他的話音剛落,巡警判斷這狗可能是將軍家的,他又
為方才的得意忘形而恐懼了:「哦!……葉爾德林老弟,給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風了,挺冷……」變色
龍又在尋找變色術,彷彿大衣能保護和掩飾自己似的。變色龍的靈魂通過一熱一冷、一脫一穿的細節描寫,
展示得何等生動。作者無需花費筆墨去作人物心理描寫,只就一件大衣的處理,就把人物在當時當地具體變
化著的心理狀態,揭示得如此透徹,如此深刻,真可謂畫龍點睛之筆。
契訶夫的短篇小說以對話取勝;語言有顯著的特色。人物的語言是充分個性化的,從人物的語言可以看
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徵,奧楚蔑洛夫對下他是太上皇,傲慢自大,他說話就是「我」「我要」「我絕
不」……如「我絕不輕易放過這件事」,「我要拿點顏色出來」,「我要好好地教訓他一頓」。他的話不僅
專橫而且粗野,摻雜著罵人的字眼。什麼「混蛋」「豬崽子」五花八門;可是對上,在他的一副媚態中,是
一片阿諛奉迎的語言:「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興得很」,「把這條狗帶到將軍家裡去……就說這狗是我找
著,派人送上的」。於是,「野狗」「瘋狗」變成了「嬌貴」「伶俐」的動物了,甜言媚語,令人作嘔。為
了趨炎附勢,他會翻雲覆雨,甚至倒打一耙,嫁禍於人,這在他的話語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指責赫留金
說:「你那手指頭一定是給小釘子弄破的,後來卻異想天開,想得到一筆什麼賠償損失費了。」一百八十度
的大轉彎,在他輕而易舉,一會兒冒似公允要給你出氣,一會兒又會編出謊言來誣害你,善變者有善變的語
言和手法。盡管人群發出了笑聲,他臨走時還威脅說:「我早晚要收拾你!」這一結尾發人深思,餘音繞梁,
對認識變色龍為虎作倀的反動實質,提醒人們防備毒蟲,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
閱讀理解:
1「我要拿點顏色出來」這個「顏色」的意思是:
___厲害__
2以上文為例,談談這篇小說在人物刻畫上的特點。
用對比與誇張的修辭手法,描繪了一個見風使舵、媚上壓下、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的人物
形象。
3你認為奧楚蔑洛夫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反映了什麼?
答:見風使舵,欺上媚下,阿諛奉承。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腐朽,小市民的庸俗、丑
惡於冷漠無情。
4描寫奧楚蔑洛夫時而脫大衣,時而又穿上大衣,這一細節描寫有什麼作用?
暗示人物具有變色龍的特色,揭示了人物見風使舵,媚上欺下的典型性格;外表的變化同
卑鄙的心理相映襯;同時扣題。
5揣摩文中語句的表達效果。
(1)「他老人家是明白人,看得出來到底誰胡說,誰像當著上帝的面一樣憑良心說話。」
(2)「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們絕不能不管。」
答:(1)用比喻的手法,寫赫留金在警官面前的逢迎拍馬,表現他既是一個庸俗的小市
民,又是一個有所懇求的「小人物」
(2)雙重否定的修辭手法,寫奧楚蔑洛夫在未知狗的主人時,擺出一副「扶弱抑強」的
架式,與後面得知狗主人可能是將軍時的態度變化形成強烈對比,造成絕妙諷刺的效果。
6細節描寫軍大衣的作用是什麼?
開頭奧楚蔑洛夫穿著新軍大衣出場,這件大衣是沙皇警犬的標志,也是他裝腔作勢,作
以嚇人的工具;結局「裹緊大衣」離場,他力圖保持自己的威風,但對於自己不光彩的表演,卻
顯得難堪,與開頭照應。
7小說為什麼要反復描寫奧楚蔑洛夫穿脫大衣的場景?
小說通過反復穿、脫得細節描寫,淋漓盡致地勾畫出他變色過稱成中的丑態和表現他內心
和強做鎮定的窘態的卑劣心理。
8文章左後一段描寫奧楚蔑洛夫裹緊大衣離開了有什麼作用?
與前文相呼應。「裹緊大衣」是奧楚蔑洛夫在掩飾自己因為反復「變色」卻又不無難堪的感覺的
動作,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沙皇的小走狗夾著尾巴狼狽而逃的形象。
9《變色龍》中,作者反復描寫了奧楚蔑諾夫對小狗、對赫留金態度的變化,從中你能看出
奧楚蔑諾夫具有怎樣的典型性格?
從奧楚蔑諾夫對赫留金態度的變化,可以看出奧楚蔑諾夫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典型性格。
10.「就連那手指頭也像是一面勝利的旗幟」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寫出了什麼?
把「手指頭」比作「一面勝利的旗幟」,因為他把它作為要求主持公道,甚至要求賠償的證據。
11.「官長,就連法律也沒有那麼一條,說是人受了畜生的害就該忍著」寫出了什麼?
赫留金提出法律根據,反映了底層人民機敏的一面。是作者諷喻沙皇的「法律」對人民的壓迫。
12.「不瞞您說,我的弟兄就在當憲兵??」寫出了什麼?
二點法律,沙皇的虛假政治影響著每一個人,先引用法律為自己辯護,接著抬出「當憲兵」
的兄弟。通過人物語言揭露沙皇法律的實質是:憲兵就是法律,權勢決定一切,對沙皇法律的
又一次尖銳諷刺。
13. 「普洛訶爾叫一聲那條狗的名字,就帶著它從木柴廠走了??那群人就對赫留金哈哈大笑。
」寫出了什麼?
民眾即喪失了判斷是非的能力,也失掉了對弱者的同情心。他們在百賴的生活中尋求一
種感官的刺激,做的看客,諷刺了民眾思想的愚昧落後,精神的空虛麻木。
14「那群人就對赫留金哈哈大笑」這句話中「哈哈大笑」一詞體現了
當時社會老百姓的冷漠與麻木不仁。
15契河夫以「變色龍」作為小說題目的用意是什麼( B )
A.說警官奧楚蔑洛夫像變色龍一樣,一會脫下大衣,一會又穿上大衣。
B.諷刺沙皇制度下,統治階級的走狗奧楚蔑洛夫趨炎附勢,狡詐多變的性格。
C.諷刺奧楚蔑洛夫一會兒怕狗的主人,一會兒又不怕狗的主人的多變性格。
D.說明當時的社會制度迫使人們不得不經常改變自己的態度。
16作者塑造奧楚蔑洛夫這個人物典型的社會意義是( D )
A.揭露走狗奴才的丑惡靈魂。
B.抨擊腐敗無能的沙皇統治。
C.說明變色龍善於根據環境情況迅速變色以求得自身隱蔽的特徵。
D.揭露沙皇統治的黑暗,影射沙皇專制的虛偽和專橫。
17.奧楚蔑洛夫在處理「狗咬人」案件時,有一條准則決定他「變色」,這條准則的是(B )
A、居然有人養這種狗?這人腦子上哪去啦?
B、請問,這到底是誰家的狗?
C、你究竟為什麼舉著那個手指頭?
D、這是他老人家的狗?
⑵ 莫泊桑短篇小說 讀後感
莫泊桑所寫的小說反映了當時社會人性的冷漠、刻薄,社會思想的不成熟、不公平,對底層勞動人民的蔑視剖析,反映了當時人虛榮驕傲的人性弱點,從中讓我們得到了這些啟示。
在讀《西蒙的爸爸》時,我深刻的感到當時人封建思想的濃重,西蒙雖是個小孩可卻承受了外界對他「強大」的壓力——說他沒有爸爸,小小的身軀哪經受的住那樣唾沫星子的狂轟亂炸,他的心漸漸扭曲讓他有了跳河的想,也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名身材高的工人菲利普來到了他的身邊,給他了力量並答應做他的爸爸,這讓西蒙的臉上又重回了往常微笑。這篇文章讓我深刻了解當時西蒙母親與西蒙兩人在當時的鎮上受盡別人的冷嘲熱諷,受盡別人白眼那種痛苦而又掙扎的心情,西蒙在學校又受盡同學嘲笑,被同學毆打,只因為他沒有爸爸。就算一個父親去世的孩子在西蒙面前也得意洋洋的說;」我的爸爸在墓地里」。這一句句的生硬的話語把西蒙的心深深刺痛了,可世上也有善良的人——菲利普,他讓這個小家庭擺脫厄運的纏繞,讓他們的臉上重回快樂。
當今的社會我想與莫泊桑筆下的社會也差不多吧!也有欺凌弱小、專橫跋扈之人,也有富有愛心體諒他人的人。在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後,民眾自發的捐款捐物活動接連不斷,這一次重大地震把我們中國人的心緊緊的連在了一起,讓我們看到患難見真情,團結讓我成為可以抵禦一切困難的萬里長城。
真善美是世界上永恆不變的美德,莫泊桑所寫的每一篇都沒離開過它,他希望世界上的人都有美好的品德。
在我們所學過的《項鏈》中,描繪的是一個愛慕虛榮的女人——瑪蒂爾德。女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她有了華麗的衣服後又想要珠寶首飾來引人注目。當時也就是這樣的社會,社會中的女人只要憑相貌就能找個好人家一生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她們的資本就是長相,可瑪蒂爾德是個例外。莫泊桑花了很大的篇幅寫瑪蒂爾德為了能在宴會上吸引眾人的眼球,在宴會之前精心的打扮,她對贊揚的渴望,對進入上流社會的嚮往,都是為了與後文瑪蒂爾德丟了項鏈之後一改以往性格,變得勤勞、善良、節儉、樸素形成強烈的對比,並提出個人觀點贊揚瑪蒂爾德敢於承擔、堅毅的品格,對她以前總有不切實際的想法表示否定。從瑪蒂爾德這個小人物映射出當時社會風氣的墮落,人們只是尋求物質上的滿足而在精神上去是低下的。
讀了莫泊桑的文章讓我更認真的審視自己和這個社會,去掉人性的貪念,雖然這很難,但去掉一點去掉一點,這個社會會變得更加和諧。
⑶ 急需《契柯夫》短篇小說選中<變色龍>的讀後感!!!thanks!!
讀《變色龍》有感
讀完契柯夫的《變色龍》之後,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因為現實生活中的「變色龍」並不少見。
《變色龍》講述的是一件發生在街上的小事。首飾匠赫留金被一隻狗咬傷了,奧丘梅洛夫警官在處理這件事。一開始,警官答應要處死這只狗,嚴懲狗的主人。但一當人群中有人說這是將軍家的狗時,警官立刻換了臉色,指責赫留金故意傷狗在先。後來又有人說那不是將軍家的狗,警官馬上又變了嘴臉,又說要嚴懲這只狗和它的主人。這只狗的主人到底是誰,人們觀點不一,警官的臉色也隨之像變色龍似的變來換去。
故事的情節與描寫頗為有趣,其中奧丘梅洛夫警官那變色龍似的兩面派嘴臉更是叫人難忘。有人說那不是將軍家的狗時,他擺出一副警官的威嚴;有人說那就是將軍家的狗時,他有「和顏悅色」,說小狗乖巧,赫留金惹事。井官表面上看似在不斷為自己開脫困境,實際上與小丑的滑稽表演沒有多大區別。遇到上級便「和顏悅色」,阿諛奉承的兩面派作風顯得是如此虛偽,像見了主人伸出流滿口水的舌頭,晃悠著尾巴裝出一副「可愛」相的狗一樣遭到人們的鄙視與嘲笑。
但可悲的是,兩面派的人並不是某個時代獨有的產物。以前在讀席勒的名劇《陰謀與愛情》的時候,就看到了十八世紀德國宮廷中的一些兩面的寄生蟲。對上,他們極力討好。以為王公夫人衣服上的帶子掉到地上,幾個臣僕立刻趴在地上焦急尋找,爭取第一個得到夫人的贊賞。對下,他們殘酷剝削。為換得一顆討好公爵夫人的鑽石,有人不惜賣幾千農奴去戰場當炮灰。即使在現代也不乏此類人。記得我還在上小學的時候,班上已有兩面派了。老師在時規規矩矩,老師不在時破壞紀律。雖說小學生的這種行為的性質不會很惡劣,但這種風氣一但養成便很不好。從小做事兩面派,長大還得了?在現代社會中,兩面派的人不僅會遭到周圍人的鄙視,還難以得到上級的信任。兩面派的人要麼為了「明哲保身」,要麼為了飛黃騰達,這些他們或許可以做到,但他們卻要為此扣上「偽君子」的帽子,難以得到他人的正視與信任。
不用說,《變色龍》是一出成功的讀《變色龍》有感
讀完契柯夫的《變色龍》之後,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因為現實生活中的「變色龍」並不少見。
《變色龍》講述的是一件發生在街上的小事。首飾匠赫留金被一隻狗咬傷了,奧丘梅洛夫警官在處理這件事。一開始,警官答應要處死這只狗,嚴懲狗的主人。但一當人群中有人說這是將軍家的狗時,警官立刻換了臉色,指責赫留金故意傷狗在先。後來又有人說那不是將軍家的狗,警官馬上又變了嘴臉,又說要嚴懲這只狗和它的主人。這只狗的主人到底是誰,人們觀點不一,警官的臉色也隨之像變色龍似的變來換去。
故事的情節與描寫頗為有趣,其中奧丘梅洛夫警官那變色龍似的兩面派嘴臉更是叫人難忘。有人說那不是將軍家的狗時,他擺出一副警官的威嚴;有人說那就是將軍家的狗時,他有「和顏悅色」,說小狗乖巧,赫留金惹事。井官表面上看似在不斷為自己開脫困境,實際上與小丑的滑稽表演沒有多大區別。遇到上級便「和顏悅色」,阿諛奉承的兩面派作風顯得是如此虛偽,像見了主人伸出流滿口水的舌頭,晃悠著尾巴裝出一副「可愛」相的狗一樣遭到人們的鄙視與嘲笑。
但可悲的是,兩面派的人並不是某個時代獨有的產物。以前在讀席勒的名劇《陰謀與愛情》的時候,就看到了十八世紀德國宮廷中的一些兩面的寄生蟲。對上,他們極力討好。以為王公夫人衣服上的帶子掉到地上,幾個臣僕立刻趴在地上焦急尋找,爭取第一個得到夫人的贊賞。對下,他們殘酷剝削。為換得一顆討好公爵夫人的鑽石,有人不惜賣幾千農奴去戰場當炮灰。即使在現代也不乏此類人。記得我還在上小學的時候,班上已有兩面派了。老師在時規規矩矩,老師不在時破壞紀律。雖說小學生的這種行為的性質不會很惡劣,但這種風氣一但養成便很不好。從小做事兩面派,長大還得了?在現代社會中,兩面派的人不僅會遭到周圍人的鄙視,還難以得到上級的信任。兩面派的人要麼為了「明哲保身」,要麼為了飛黃騰達,這些他們或許可以做到,但他們卻要為此扣上「偽君子」的帽子,難以得到他人的正視與信任。
不用說,《變色龍》是一出成功的黑色幽默,一出暴露小丑般的「變色龍」可笑嘴臉的故事。黑色幽默,一出暴露小丑般的「變色龍」可笑嘴臉的故事。
⑷ 讀《契夫訶精選小說》有感
炎熱的夏日,知了一直鳴叫個不停,樹葉兒卻綠得發亮,池塘里的水草隨風擺動著,岸邊的柳樹枝兒長長地直垂到水面上,天空、白雲倒映在河面上,一切都顯得那麼詩意盎然……
哦,這是一個盛夏的季節,一段充滿著激情與燃燒的歲月,一個令人充滿著期待與夢想的夏日!也許,泡上一壺綠茶,靜靜地品味著茶的清香,翻閱著手邊這本《契訶夫短篇小說精選》,一切彷彿回到了塵封的歷史長廊,讓我們得以走進這位世界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
契訶夫是俄國偉大的小說家、劇作家,他出生於小市民家庭,父親的雜貨鋪破產後,他靠當家庭教師讀完中學,以後又憑著自己的勤奮努力考入了莫斯科大學,畢業後從醫並開始文學創作。他廣泛地接觸了農民、地主、官吏和教員等各個階層的人,為他的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在他的筆下,反映出了俄羅斯民族的特徵:溫柔、親切、朴實,絕無虛偽造作之感。
契訶夫的小說比較具代表性的作品有《變色龍》、《裝在套子里的人》等,他的文筆犀利、幽默風趣,情趣雋永,可以說,在世界文壇上契訶夫是一位罕見的文學家。無論是小說、劇本,他都另闢蹊徑。他特別關注普通勞動者,善於描繪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同時也尖銳地揭露當時俄國社會生活的黑暗統治,其文筆之辛辣似乎和我們中國的魯迅先生的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也!
在契訶夫的小說中,我們既可以體會到這位文學家的憂郁和悲憫,也可以體會他如陽光一樣燦爛的幽默和童趣。其中的一篇作品《凡卡》,曾收錄在小學語文教材里,講述了一個叫凡卡的小男孩,才九歲就失去了父母,和爺爺住在一起,相依為命,後來又被送到鞋匠鋪子里當學徒,在那裡經受著的老闆非人的折磨和虐待,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小說以凡卡給爺爺寫信為線索,把他經歷,以及對爺爺的思念貫穿其中,契訶夫以他敏銳的洞察力和簡練卻又深刻的表達力深深地吸引住讀者的心。可憐的凡卡拚命為老闆做事,得到的卻是無情的挨打,一些殘羹剩飯,甚至沒有,晚上無法好好睡覺,天天熬夜為老闆孩子搖搖籃的痛苦和每天睡在過道里、連鞋子也沒有的悲慘生活……這種生活,對於一個九歲的孩子來說,真是太殘酷了,殘酷得能摧殘一個還未成熟的生命!其中的信件里說的話尤其讓人揪心地痛:「親
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把我帶走回家去,帶回村子吧,我再也受不了了……要不,我就要沒命了……」看到這里,我的心發出一陣的傷痛,凡卡這個可憐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提起死亡和悲痛,他的命運真是太悲慘了!
想想凡卡,又想想現在的孩子,他們的生活過得多幸福啊!可是又有幾個孩子會認為自己是幸福的呢?當幸福太容易得到,當現在的獨生子應有盡有,不懂得珍惜,幸福就會變得廉價。那麼,有誰會知道這個凡卡遭受著非人的磨難,他的要求又多麼的簡單!凡卡只想回家和親愛的爺爺在一起而已……故事的結尾又留下一個懸念,凡卡的爺爺能收到這封信嗎?凡卡以後的生活又會怎樣呢?當然,這個故事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凡卡那甜蜜的夢雖是虛幻的,卻深深地觸動我們的心靈……
閱讀契訶夫的作品,尤為重要的是體察這位作家的仁愛之心,愛普通的人,同情他們痛苦的遭遇,這是作者難能可貴的品質。假如能擁有契訶夫那樣的胸懷和頭腦,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培養的「素質」,它是那樣簡單,又是那樣復雜。
-------------------------------------------
在-假里,我看了一本書,叫《契訶夫短篇小說精選》》,這是一本給予人深思的書。
這本書里一共有三十六篇短篇小說,每一篇都有一個深刻的道理。
在這么多短篇小說里,我最喜歡的就是《凡卡》和《變色龍》。
《凡卡》主要講了一個叫凡卡的孩子,才九歲就失去了父母,在爺爺那兒生活。但後來卻被關到鐵匠鋪里當學徒。在那裡經常受著老闆非人的折磨和虐待,可憐的凡卡拚命為老闆做事,幹活,得到的卻是無情的挨打,每天晚上為老闆的孩子搖搖籃,睡在過道里,這種生活對一個九歲的孩子來說太殘酷了!
《變色龍》講述的是一件發生在街上的小事。首飾匠赫留金被一隻狗咬傷了,奧丘梅洛夫警官在處理這件事。一開始,警官答應要處死這只狗,嚴懲狗的主人。但一當人群中有人說這是將軍家的狗時,警官立刻換了臉色,指責赫留金故意傷狗在先。後來又有人說那不是將軍家的狗,警官馬上又變了嘴臉,又說要嚴懲這只狗和它的主人。這只狗的主人到底是誰,人們觀點不一,警官的臉色也隨之像變色龍似的變來換去。作者通過這樣一個猾稽的故事,把諷刺的利刃對准沙皇專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動政權爪牙們的無恥和丑惡。
我從這本書得到了許多道理,我很喜歡這本書。
希望能幫到你!
⑸ 讀《契河夫短篇小說精選》有感100字
《變色龍》
這位警官很明顯是一名見風使舵的小人,在他的心中,狗的死活專,首飾匠的手是否被屬咬破了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讓他的上級高興。對於人們,他只是假仁假義。如果說,有兩位政客參加競選,他會選的肯定是權位高的或者能夠讓他獲得利益的一方,他並不在乎這一方是否正確。這些「變色龍」往往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十分可惡。我們決不能成為見風使舵的人,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我們不能因為上級的高興或者上級的不高興就不做該做的事情。我們不能成為一個「變色龍」。
⑹ 莫泊桑短篇小說集讀後感題目
上流社會的骯臟----讀莫泊桑有感
然後就可以寫人的劣根性,虛偽,再誇誇莫泊桑
我沒看過,如不符合請多包涵
⑺ 尋莫泊桑,契河夫,歐·享利,的短篇小說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有《羊脂球》《項鏈》、《我的叔叔於勒》《歸來》。契訶夫的短篇小說有《胖子和瘦子》《小職員之死》《苦惱》《凡卡》。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有《愛的犧牲》《警察與贊美詩》《帶傢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藤葉》
⑻ 讀契訶夫短篇小說的感想
契訶夫短篇小說《苦惱》讀後感
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十九世紀里受到殘酷剝削的車夫,他為了維持生計,被迫早出晚歸,拉著他那匹瘦得只剩下骨頭的馬,在寒冷、昏暗的大街上穿行。
使我感受頗深的是一段車夫與車夫對罵的鏡頭,「你往哪裡闖,鬼東西!鬼把你支使到哪啊?靠右走!」文中的另一個車夫顯然是和文章的主人公一樣貧窮的,但他絲毫沒有對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對方感到同情,反而看到一點點小錯便破口大罵。也許,他們的心中的情感已經被賺錢吃飽的肚子的心態佔領了,人窮志短在這里得到了體現。
另一個讓我有所感觸的是主人公有滿肚子的煩惱但沒有人肯聽他說。文章以《苦惱》為題、,我想也是為了突出這一點,無窮無盡的煩惱是貫穿全文的。一旦有人上了這位車夫的車,他就想與別人分享心中的苦惱。「我那個兒子……這個星期死了。」「多半是的了熱病吧……他在醫院了躺了三天就死了……這是上帝得旨意呦」雖然他不想把這個話題說得太沉重,但從話語上我們仍可以感到他悲傷的情懷。而他得到的回應是什麼呢?「趕你的車吧,趕你的車吧……」「大家都要死的,得了,趕你的車吧」顯然,人們對他的敘述不以為然,根本不想聽。你駕車,我給錢,我沒有興趣和你聊。這也折射出當時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淡,沒有情感,只有錢——盡管只是一點點。人的高貴、尊嚴,就被這一點點錢所埋沒了。
還有一個場景,不是關於車夫的,而是准備乘車的三位乘客正在爭論的場景。車,只有兩個位置,而人,卻有三個——必須有人站著。就為此,三個人經過了長久的吵罵,變卦,責難之後才決定:讓一個駝子站著,因為它最矮。然而按我們現在的邏輯,駝子屬於「老弱病殘」理應坐著。這足以表明,在這個黑暗的社會里,剝削,不只是富人對窮人的專利,窮人和窮人之間也相互剝削,沒有剝削人的成本,怎麼辦?那就從日常生活的小方面欺負別人。
整篇文章充斥著苦惱這個主題,處處透露出一個貧窮車夫的苦惱,然而對於整個社會,對他人漠不關心,互相攻擊難道就是一個和諧的社會嗎?我想這應該是整個社會的苦惱。
附:
契訶夫是世界文壇上一位罕見的藝術家。他的小說經受了百年的時間檢驗,依然閃耀著獨特的藝術光彩。契訶夫的著眼點總是平凡的人的日常生活,他是個描寫日常生活中的最平凡事情的現實主義者。但是他從不陷入日常生活的「泥沼」,他對生活素材認真細致地進行「觀察、選擇」,而在創作過程中又進行「推測、組合」,使生活素材形象化,平平常常的似乎是偶然的現象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質。
所以我很喜歡契訶夫的作品。在這本短篇小說選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其中的《變色龍》,《釘子上》和《萬卡》。
《變色龍》告訴了我們:在沙皇俄國將軍家中的一條狗比平民百姓還要重要,巡邏官奧楚美洛夫之流在有權勢者的家犬前搖尾乞憐,而對老百姓卻張牙舞爪,蠻橫嬌縱。《變色龍》就是契訶夫送給人世的一面鏡子,一個警示,在百餘年後的今天同樣還是有人身上有著「變色龍」的奴性,表裡不一;《萬卡》可以說是《苦惱》的姐妹篇。都是抒情心理短篇小說。主要寫的是:九歲童工的稚真心靈,他的學徒生活的苦楚,他對祖父和家鄉的眷戀——這一切在篇幅不大的作品中巧妙地互相穿插和滲透,短短幾頁字就寫出了童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篇小說《釘子上》和《一個文官之死》一樣,都展現了但是沙皇俄國在官場上的丑態:強者霸道、倨傲專橫,弱者低頭哈腰、不敢反抗。臭蟲般的切爾維亞科夫以及他的奴才們的心理正是這種官場生活的產物。
讀了這本小說選後,我更能體會到當時沙皇俄國官場上的險惡與蠻橫,也看清了當時和如今的「變色龍」就是牆頭草,哪邊是強者就擁護哪邊,即使那強者並不是善良的那一方。《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給我了很多啟迪,讓我了解到不少沙皇俄國的當年!
⑼ 莫泊桑短篇小說集 讀後感
開篇便是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主人公無疑是以另一種方式表達了她對侵略者的仇恨和蔑視。羊脂球曾因與普魯士人同住一所旅館為由,拒絕過高尼岱的無理要求,她根本不可能答應侵略者的無恥要求,然而最終她還是為了親愛的「同胞」而屈服。而那些道貌岸然的上流社會的旅伴,在利用她通過了普魯士人的關卡之後,卻徹底的拋棄了她,甚至還嘲笑她的犧牲行為。我憤怒了,想到在開頭,女主人公曾經無私地把自己的食物給大家吃,在結尾卻被大家嘲笑,一點吃的都沒有,只能看著別人吃,我覺得女主人公真的非常可憐。女主人公是一個被出賣了的英雄,一個有著貞德姑娘那樣的堅強意志和愛國熱忱的英雄,那些有錢或有權的「同胞」真像當年他們的祖先出賣貞德一樣,出賣了她而又拋棄了她,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劇。《羊脂球》充分地表達了莫泊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對只顧私利而不顧民族尊嚴的貴族資產者們的寡廉鮮恥的抨擊。
莫泊桑的小說中為數不少是對上流社會的鄙視和厭惡,而對於小資產階級也同樣提出了批判。比如《項鏈》中的羅瓦賽爾夫婦為了參加一次部長舉辦的晚會而葬送了十年的青春。若不是虛榮心作祟,瑪蒂爾徳不會向朋友借項鏈,也不會在丟失項鏈後買一條「完全相同」的賠給朋友而落入高利貸的陷阱,就此開始了十年艱辛的生活。最令人心酸的是瑪蒂爾徳在還清欠款之後偶遇借給項鏈的朋友時那種輕松,自豪的心情。在她看來,為了支撐門面而付出的犧牲終於得到了體現。
《我的叔叔於勒》以於勒叔叔與「我」的家人相遇前後我家人對他的截然相反的態度,提出了「究竟是金錢重要,還是親情重要」的疑問。這些作品都表達了對社會的不滿,也突出了作者是多麼關心國家,以筆來當武器,來訴說社會的不足。
在莫泊桑的筆下,我讀到了他對貴族們寡廉鮮恥的抨擊;對小資產階級愛慕虛榮、羨慕榮華的風氣的諷刺;對資產階級腐化墮落、拜金主義等丑惡風尚的鄙視以及對窮苦人民悲慘命運的同情、對勞動人民優秀品質的歌頌,還有他那濃濃的愛國之情。
從莫泊桑的寫作風格中我也學到了不少。他不是哲人,也不是歷史家。他缺乏巴爾扎克那種深邃的歷史洞察力,更不像他的老師福樓拜那樣縝密細致,也不如左拉的視野那麼寬廣。可他卻有一種非凡的捕捉生活的能力,善於在一般人視而不見的凡人小事中,發掘出帶有本質意義和美學價值的內容,使得自己作品中的文學題材大大豐富了。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精悍深刻,包羅萬象,他的許多文章都非常有趣,讀來非常過癮。課余讀一讀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吧,只花費你幾分鍾的時間,但相信你會有不少收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