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短篇小說蘇童水鬼

短篇小說蘇童水鬼

發布時間:2021-03-28 22:58:33

Ⅰ 蘇童的《水鬼》講的什麼意思

我也想問這個來著,感覺寫得很虛,像看懂了些,可真叫我說又說不出什麼來。蘇童筆下的少年反正總是悲劇的。《水鬼》里的女孩也肯定是悲劇。感覺她的人生中就只剩下一件事情,就是證明水鬼的存在。就是神經有問題。在別人眼裡她就是個笑話存在吧。她卻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少女該有的青春美好一絲都不屬於她。後來應該是被民工給QJ了吧,這是我猜的。因為我還記得最後有說什麼遇上了水鬼,水鬼還送了她一朵紅蓮花啥的。紅蓮花應該是象徵的貞潔吧,反正她遇上水鬼是絕對扯淡,所以很有可能就是被某民工那個啥了,你還記得她一直哭來著,還緊緊捧著那紅蓮花?反正女孩子被——在他作品裡也見怪不怪了。說到這我突然想起來,城北地帶里的美琪,被紅旗QJ之後不是跳河自殺了么,不是說有人看見她出現在橋頭,成水鬼了啥的么。而《水鬼》里的女孩一直都在找水鬼?這樣一想,是不是有點聯系呢?大晚上的講這些感覺陰風陣陣,嚇人啊。其實蘇童蠻殘忍的,孩子們有什麼錯,把他們都寫得那麼慘。男的就是暴力血腥死亡,女的也是,種種不幸啊。哎,他童年不好,以這種方式發泄出來也能理解。或者說他寫這么多悲劇少年也是對童年的一種另類回憶吧。

Ⅱ 蘇童長篇小說有哪些

《碧奴》、《河岸》、《蛇為什麼會飛》、妻妾成群(大紅燈籠高高掛)

Ⅲ 你看過蘇童寫的最好看的一本書是哪一本

米:電影《大鴻米店》便改編自這部
妻妾成群: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原著

此外比較優秀的還有:
你好養蜂人
平靜如水
已婚男人

他的全部作品則有:
1.米
2.蝴蝶與棋
3.另一種婦女生活
4.木殼收音機
5.飼養公雞的人
6.一朵雲
7.曖昧的關系
8.民豐里
9.肉聯廠的春天
10.末代愛情自序
11.徽州女人
12.環繞我們的房子
13.死無葬身之地
14.水神誕生
15.一個叫板墟的地方
16.橋邊茶館
17.小莫
18.紙
19.與啞巴結婚
20.什麼是愛情
21.美人失蹤
22.櫻桃
23.離婚指南
24.已婚男人
25.妻妾成群
26.園藝
27.井中男孩
28.你好養蜂人
29.女孩為什麼哭泣
30.平靜如水
31.一個朋友在路上
32.來自草原
33.燒傷
34.祭奠紅馬
35.桂花樹之歌
36.逃
37.祖母的季節
38.飛越我的楓楊樹故鄉
39.外鄉人父子
40.罌粟之家
41.十九間房
42.城北地帶
43.大氣壓力
44.水鬼
45.馴子記
46.群眾來信
47.白沙
48.兒子
49.傷心的舞蹈
50.乘滑輪車遠去
51.稻草人
52.金魚之亂
53.桑園留念
54.吹手向西
55.我的棉花,我的家園
56.狂奔
57.儀式的完成
58.被玷污的草
59.南方的墮落
60.舒家兄弟
61.一個禮拜天的早晨
62.像天使一樣美麗
63.西窗
64.游泳池
65.狐狸
66.灰呢絨鴨舌帽
67.回力牌球鞋
68.沿鐵路行走一公里
69.刺青時代
70.嫻的故事
71.古巴刀
72.拱豬
73.向日葵
74.紅粉
75.才人武照
76.我的帝王生涯
77.後宮自序
78.巨嬰
79.天賜的親人
80.你丈夫是干什麼的
81.星期六
82.神女峰
83.八月日記
84.過渡
85.小偷
86.奸細
87.獨立縱隊
88.海灘上的一群羊
89.1934年的逃亡
90.人造風景
91.開往瓷廠的班車
92.天使的糧食
93.世界兩側
94.末代愛情
95.食指是有用的
96.紙上的美女
97.世界兩側自序
98.群眾來信(下)
99.馴子記(下)
102.後宮
103.婦女生活
104.1943年的逃亡
105.他們活活被「輕」壓死了
106.荊歌與《鳥巢》
107.午後故事
108.藍白染坊
109.小門
110.三盞燈
111.灼熱的天空
112.親戚們談論的事情
113.棚車
114.小貓
115.玉米爆炸記
116.十八相送
117.把你的腳捆起來
118.花生牛軋糖
119.種了一盆仙人掌
120.那種人
121.犯罪現場
122.公園
123.霍亂
124.流行歌曲
125.聲音研究
126.表姐來到馬橋鎮
127.紅桃Q
128.新天仙配
129.線襪
130.一樁自殺案
131.糧食白酒
132.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
133.世界上最荒涼的動物園
134.兩個廚子
135.八隻花籃

Ⅳ 《蘇童文集》八卷,包括哪8卷

婚姻即景、末代愛情、少年血、後宮、世界兩側,刺青時代,蝴蝶與棋,水鬼手冊。(一共八冊,江蘇文藝出版)我也是蘇童迷,以上八冊很有收藏價值!

Ⅳ 請問誰知道,在蘇童小說作品中,哪些作品是屬於:

女性題材 :
「楓楊村的故事系列」的小說《1934年的逃亡》、《飛越我的楓楊村故鄉》、《逃》、《米》、《十九間房》、《罌粟之家》、《外鄉人父子》、《祖母的季節》
「香椿街系列」《南方的墮落》、《舒農》、《刺青時代》、《另一種婦女生活》、《怪客》、《環繞我們的房子》
「美麗而腐朽的舊城」的女性系列小說,好象沒看到這個說法

歷史題材 :
《我的帝王生涯》、《武則天》

Ⅵ 《蘇童六短片篇》讀後感1000字

1 我記得蘇童一直欣賞的一句話:真正的先鋒一如既往。借用這句話的語式,我想說,真正的讀者也要一如既往。我對於蘇童,可以說是一個一如既往的讀者。我最初實際上是蘇童的崇拜者和忠實的讀者,是一個蘇童迷。自從1989年我讀到他的《妻妾成群》《紅粉》開始,對他的小說近乎是一種沉浸和迷戀。可以說我幾乎沒有遺漏過他的任何一部作品。我和蘇童是同齡人,他的作品不僅能帶給我許多能讓我重新找回自我的東西,還能喚醒許多關於國家、民族尤其個人生命記憶的東西。而且,我不僅喜愛他的作品,更主要的是他是讓我內心極為敬佩的一個作家。

2 近年,大家都在稱贊賈平凹的《秦腔》,尤其是他在作品中表現出的文學敘事的耐心。其實,我覺得蘇童也是一位真正的、非常有敘事耐心的作家。耐心是如何建立起來的?這里實際上就是個寫作姿態的問題。可以說,蘇童還是一個心理承受力極好的作家,這些年來他基本不受外界的干擾,扎扎實實地做人作文。所以,畢飛宇曾說,認識蘇童這么多年,發現他身上很多東西幾乎就沒有什麼變化。一個作家憑借什麼力量能夠使讀者保持對你的喜愛,不僅是因為你有一兩部好小說,還因為你對文學寫作一如既往的虔誠。這是一個作家最不該變化的東西。蘇童對於小說寫作是相當虔誠的,有時甚至是倔強的。我認為,他對於短篇的偏愛和寫作就是倔強的,不惜氣力的。也是超出了任何功利心的、富於耐性的。當然,我們可以說,蘇童是一個在寫作上既有「坡度」也有「彎度」的作家,有許多作家也是在三十幾歲、四十幾歲就寫了三五百萬字,可那是自我滑行的長度,卻沒有向上的坡度。蘇童卻是一位始終具有寫作坡度和高度的作家。那麼,因為蘇童自己寫作的起點太高了,他有一個整體上的絕對的高度。一上手就是《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就是《妻妾成群》《南方的墮落》,就是《刺青時代》,所以自己很難越過自己建立的「標高」。 長篇也是這樣,你很難說《米》好還是《城北地帶》好,更不好說《碧奴》就強於《我的帝王生涯》。我也不認為《蛇為什麼會飛》就是一部失敗的小說。有高有低。但我感覺,蘇童真正能夠不斷超過自己的還是他的短篇小說,而不是中篇、長篇。能夠讓他感到最自信的實際上也是短篇。十幾年來,蘇童短篇寫作的熱情持續不減,而蘇童的短篇的被需要,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出這個時代審美方向的一些變化。

3 我特別想提到的還是他的短篇。我覺得,《妻妾成群》之後,蘇童的寫作就相當地自我、相當自由了。雖然有時候在讀了他的某一個短篇後,可能一時說不出好在哪裡,只是感覺到一種與眾不同的寫作境界。大概是1998年到2003年這五六年裡,好像是他寫《蛇為什麼會飛》前後,他差不多每年只有五六個短篇,這幾年,他的寫作彷彿一直在一種特有的自我感覺和節奏中進行。我想,一個作家需要一種自我沉浸,在一種特殊的心態下實現對文學的感受和表達。像《小偷》《巨嬰》《向日葵》《古巴刀》《大氣壓力》《水鬼》《白雪豬頭》那一批作品,到後來的《騎兵》《哭泣的耳朵》《馬蹄蓮》,還有最近的《西瓜船》《拾嬰記》,我認為是他最好的一批短篇小說。寫的自由、輕松、灑脫,包括技術。那時,我感覺文學界正處於相對沉悶的時期,那恰是他狀態最好的一個時期。加上早期的《桑園留念》《祭奠紅馬》和「香椿樹街系列」等一批小說,真的將短篇寫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正是短篇小說體現出了他的敘事美學和他的哲學。
我們以往關注蘇童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小說「反主題」「反歷史」方面的先鋒性特徵,卻很少重視他的短篇小說的文體自覺,其實很早的時候,蘇童就開始在短篇中考慮敘述的形式和意圖對敘事效果的影響和意義,可以這么說,蘇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早具有文體意識和形式感的作家之一。蘇童自己也多次強調過,應該把小說放到藝術的范疇去看,那種對小說的社會功能、對它的拯救靈魂、推進社會進步意義的誇大,扭曲了小說的美學功能。小說的原始動機不可能承受這么大這么高的要求。這就意味著他的小說寫作很少有一般意義上的道德等價值評估,而是沉浸於審美的。這種寫作常常令我們做評論的有些尷尬,我們總是喜歡在作品中尋找、挖掘思想、藝術等社會性價值,而對那些能令我們僅僅是怦然心動的東西不以為然。我覺得,蘇童對小說的理解、他的小說思維和小說理念,一開始就是接近文學本性的。這也是蘇童數年來始終堅守的東西。
蘇童短篇小說整體上精緻、和諧、富於古典氣息,奇妙的意象和意蘊,語感的精妙、文字的內在氣韻,起伏跌宕自然,還有靈氣都貫穿其中。特別要強調的是他的語言,這使他在小說中保持有相對穩定的美學風格,在短篇小說有限的篇幅內拓展想像的空間。我覺得蘇童無論短篇還是長篇,他最大的優勢是在語言感覺上,純粹的文學語言,現代文人話語,一種婉約的唯美語言,對於一個作家來說,語言是很重要的,它是由表及裡的東西。我認為,一些作家的悲哀就在於,他終其一生的寫作,就因為他的語言而無所作為,寫了幾百萬、上千萬字,但很難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學敘述。所以,作家都應該解決好語言問題。無論是賈平凹、莫言、王安憶,還是格非、余華,他們都是一開始就解決了語言問題。蘇童的語言以及由此形成的高貴氣質,語言的精緻又給想像、故事、人物的書寫策略帶來了新鮮的、陌生化的東西,所以,他並不是依靠故事本身。不論寫什麼題材,平民草根,男人女性,市井傳奇,街頭故事,在作品的形態上,在文體和內涵上都是唯美的,既現代又古典的,既先鋒又厚實的,既有整體氣韻又細到生活的肌理。他以一種特殊的結構方式,將小說的許多老元素重新進行了藝術的整合。他寫的極其自由,在當代,很少有人會這么寫,像他的《祭奠紅馬》的那匹馬,《騎兵》里的那匹馬,《拾嬰記》里那個嬰兒和小羊,飄來逸去,我們感到一種和生活不一樣的東西。小說既帶給我們小說中應該有的東西,還帶給我們許多生活中沒有的東西。他好像可以任意地在小說中很充分地展現他扭轉、推斷生活的能力。這就給了我們一個新的小說風貌。我認為,這是一種神示的東西,所以說蘇童是憑借天分寫作的作家。他的許多寫於80年代的小說,已經過去快20年了,到現在依然十分耐讀,主要就是因為敘述的魔力。還有,他的作品能呈現出的小說藝術從先鋒到古典、到唯美的對生活特有的精神體驗,和小說藝術的來龍去脈。我們甚至可以將這本《碧奴》也當作一個若干短篇的連綴,它更是一個唯美的極致和盛宴。從這個角度講,他也是一個出色的文體家。
所以,這里我想說的是,蘇童的短篇小說創作,是對當代文學的重要貢獻。代表了我們當代短篇寫作的一個高度。而從文學史的角度看,我覺得,在當代,蘇童延續或者說傳承了「五四」以來沈從文、汪曾祺這一脈由才情而直到唯美的風格。毫無疑問,他是當代一位與眾不同的、真正意義上的唯美主義作家。我相信,有蘇童這樣的作家在,當代小說的想像就不會淪落。

Ⅶ 蘇童的作品集

1.馴子記(下) [蘇童]
2.群眾來信(下) [蘇童]
3.蘇童文集 [蘇童]
4.大氣壓力 [蘇童]
5.獨立縱隊 [蘇童]
6.後宮自序 [蘇童]
7.我的帝王生涯 [蘇童]
8.才人武照 [蘇童]
9.米 [蘇童]
10.城北地帶 [蘇童]
11.三盞燈 [蘇童]
12.灼熱的天空 [蘇童]
13.蝴蝶與棋 [蘇童]
14.親戚們談論的事情 [蘇童]
15.棚車 [蘇童]
16.小貓 [蘇童]
17.玉米爆炸記 [蘇童]
18.十八相送 [蘇童]
19.把你的腳捆起來 [蘇童]
20.花生牛軋糖 [蘇童]
21.種了一盆仙人掌 [蘇童]
22.那種人 [蘇童]
23.犯罪現場 [蘇童]
24.公園 [蘇童]
25.霍亂 [蘇童]
26.流行歌曲 [蘇童]
27.聲音研究 [蘇童]
28.表姐來到馬橋鎮 [蘇童]
29.紅桃Q [蘇童]
30.新天仙配 [蘇童]
31.線襪 [蘇童]
32.一樁自殺案 [蘇童]
33.糧食白酒 [蘇童]
34.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 [蘇童]
35.世界上最荒涼的動物園 [蘇童]
36.兩個廚子 [蘇童]
37.八隻花籃 [蘇童]
38.紙上的美女 [蘇童]
39.口頭腐化 [蘇童]
40.世界兩側自序 [蘇童]
41.十九間房 [蘇童]
42.罌粟之家 [蘇童]
43.1934年的逃亡 [蘇童]
44.外鄉人父子 [蘇童]
45.飛越我的楓楊樹故鄉 [蘇童]
46.祖母的季節 [蘇童]
47.逃 [蘇童]
48.桂花樹之歌 [蘇童]
49.祭奠紅馬 [蘇童]
50.燒傷 [蘇童]
51.來自草原 [蘇童]
52.一個朋友在路上 [蘇童]
53.平靜如水 [蘇童]
54.女孩為什麼哭泣 [蘇童]
55.你好養蜂人 [蘇童]
56.井中男孩 [蘇童]
57.嫻的故事 [蘇童]
58.刺青時代 [蘇童]
59.沿鐵路行走一公里 [蘇童]
60.回力牌球鞋 [蘇童]
61.灰呢絨鴨舌帽 [蘇童]
62.狐狸 [蘇童]
63.游泳池 [蘇童]
64.西窗 [蘇童]
65.像天使一樣美麗 [蘇童]
66.一個禮拜天的早晨 [蘇童]
67.舒家兄弟 [蘇童]
68.南方的墮落 [蘇童]
69.被玷污的草 [蘇童]
70.儀式的完成 [蘇童]
71.狂奔 [蘇童]
72.我的棉花,我的家園 [蘇童]
73.吹手向西 [蘇童]
74.桑園留念 [蘇童]
75.金魚之亂 [蘇童]
76.稻草人 [蘇童]
77.乘滑輪車遠去 [蘇童]
78.傷心的舞蹈 [蘇童]
79.午後故事 [蘇童]
80.藍白染坊 [蘇童]
81.小門 [蘇童]
82.末代愛情自序 [蘇童]
83.肉聯廠的春天 [蘇童]
84.民豐里 [蘇童]
85.櫻桃 [蘇童]
86.美人失蹤 [蘇童]
87.什麼是愛情 [蘇童]
88.與啞巴結婚 [蘇童]
89.紙 [蘇童]
90.小莫 [蘇童]
91.橋邊茶館 [蘇童]
92.一個叫板墟的地方 [蘇童]
93.水神誕生 [蘇童]
94.死無葬身之地 [蘇童]
95.環繞我們的房子 [蘇童]
96.徽州女人 [蘇童]
97.一朵雲 [蘇童]
98.飼養公雞的人 [蘇童]
99.木殼收音機 [蘇童]
100.婦女生活 [蘇童]
101.另一種婦女生活 [蘇童]
102.自序 [蘇童]
103.你好,養蜂人 [蘇童]
104.八月日記 [蘇童]
105.他母親的兒子 [蘇童]
106.返回 [蘇童]
107.妻妾成群 [蘇童]
108.曖昧的關系 [蘇童]
109.園藝 [蘇童]
110.紅粉 [蘇童]
111.已婚男人 [蘇童]
112.離婚指南 [蘇童]
113.後宮 [蘇童]
114.作者簡介 [蘇童]
115.蘇童文選 [蘇童]
116.門 [蘇童]
117.我的棉花,我的家園 [蘇童]
118.群眾來信 [蘇童]
119.隨筆集:紙上的美女 [蘇童]
120.你丈夫是干什麼的 [蘇童]
121.兒子 [蘇童]
122.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 [蘇童]
123.神女峰 [蘇童]
124.水鬼 [蘇童]
125.古巴刀 [蘇童] 1
26.拱豬 [蘇童]
127.向日葵 [蘇童]
128.巨嬰 [蘇童]
129.天賜的親人 [蘇童]
130.星期六 [蘇童]
131.過渡 [蘇童]
132.小偷 [蘇童]
133.奸細 [蘇童]
134.海灘上的一群羊 [蘇童]
135.人造風景 [蘇童]
136.開往瓷廠的班車 [蘇童]
137.白沙 [蘇童]
138.天使的糧食 [蘇童]
139.食指是有用的 [蘇童]
140.馴子記 [蘇童]
141.妻妾成群(大紅燈籠高高掛) [蘇童]
142.妻妾成群-大紅燈籠高高掛 [蘇童]
143.末代愛情 [蘇童]
144.世界兩側 [蘇童]
145.1943年的逃亡 [蘇童]
146.影響我的10部短篇小說 [余華、莫言、王朔、蘇童]

Ⅷ 好的短篇小說長啥樣

短篇小說國內遇冷?短篇不如長篇?好短篇長啥樣?

來看看方方、趙玫、孫甘露、路內四位知名作家從短篇小說的寫作切入,暢談小說世界

(本文源於文學論壇「甜美的時光片斷」)

短篇不是給長篇練手的

人們往往對「第一次」難以忘懷:方方記得第一部出版作品是短篇小說集《大篷車上》,「那時長江文藝出版社找我,我還有受寵若驚的感覺」;路內記得25歲那年自己的第一篇短篇小說發表在《萌芽》上,「200元的稿費夠我一個月的生活」。

他們都從短篇開始結緣文學。但耐人尋味的是,這些年長篇小說似乎比短篇更受青睞。「雖然短篇小說大師愛麗絲?門羅獲得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但在中國,作家似乎對長篇更偏愛,更把第一篇長篇的創作當做標志性事件。」袁筱一問:「大家怎麼思考短篇和長篇的關系?現在還寫不寫短篇?」

在方方看來,寫長篇還是短篇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她這一代中國作家於1980年代前後開始寫作。「以當時的經歷、閱歷、知識儲備和寫作技術的成熟程度,都還沒有力氣寫長篇。」

到1980年代中期,中篇小說出現了。「它比短篇容量大,寫起來比較盡興,又不需要花長篇那麼久的時間。所以中篇小說一下吸引很多人,我就是其中之一。」1990年代後,方方以寫中篇為主,基本沒寫短篇。直至去年,才又拾起寫短篇的筆頭。

「其實西方對中篇小說沒有一個嚴格的概念。」孫甘露表示,「在我看來就兩種――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或者說比較長的短篇和比較短的長篇,小長篇和短長篇。實際上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根本無法互相替代。有一種庸俗的論斷說『寫短篇練練筆』,這句話不成立,好的短篇根本無法寫成一個好長篇,這不是沖點水就可以做成的。」

人們對短篇的理解庸俗了

路內也不認同「短篇是作家起手」這類說法。他說:「有的作家也可能從詩歌、戲劇起手。我們總把長篇和短篇的關系看成一種對抗,還覺得短篇是弱勢。我們談短篇小說時一定會談到長篇,談長篇小說時卻不一定談到短篇。」

「但我覺得,如果有對抗,也不是兩種文體的對抗,而是一個作家身體內兩種特質的對抗。為什麼短篇衰落、長篇興盛?我感覺問題在於短篇小說在逐漸庸俗化,長篇小說逐漸功利化。這可能導致短篇小說更多地為讀者服務,長篇小說更多為作者自己的問題服務。」

路內解釋,長篇功利化是「有個文學野心在那,需要長篇完成里程碑式的東西」,「也可能牽涉到出版野心,出版社對作家也是有要求的。長篇必然會受到功利化的影響,適度范圍內也不是壞事。」

那什麼是短篇庸俗化?路內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當下的短篇小說被狗血和雞湯影響,出版界也歡迎這類作品。加上影視對小說的沖擊――需要你寫出影視化的東西。簡而言之,快餐式。」

「短篇小說變得庸俗,作家對短篇小說的理解變得庸俗,讀者對短篇小說的理解也庸俗起來。我們把短篇小說當做一種快速解乏的文化產品。這不是指責,而是一個有意思的文化現象。這和當下我們對小說、對文學認識和教育的不足也有關系。」

他表示人們工作緊張,各種不適,可以通過運動唱歌而非短篇小說解乏。「因為短篇小說是一種心絞痛的快速死法,它其實不提供解乏功能,不提供人生經驗和情感解決方案,不提供勵志和溫暖。好的短篇小說,套用拉納德的一個短篇集的名字:有人喜歡冷冰冰。」

未來是網路小說的天下嗎?

說起長篇小說,方方也提到了網路小說。「現在年輕人寫長篇比較多,特別網路作家一上手就是長篇,嘩嘩嘩一直寫下去。」

對這塊有些陌生的領域,方方評價:「網路小說的好處在於野生野長、充滿活力。但確實沒有人來把關。它的用詞、句式、技術還是比較弱的。但它進步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快得多,所以我還是很看好的。」

「我認為網路小說最大的問題可能是不夠講究。它們講究情節快速遞進,要求故事迅速發展,吊著每天有人看他的東西。對十年磨一劍、起承轉合、結構追求什麼的,它不講究。當然年輕人不挑技術,只要給我一個故事框架和幾個人物就夠了。」

趙玫認為網路小說的現狀是泥沙俱下,「當然也有好的網路小說,但它與金錢的關系和傳統作家與金錢的關系完全不一樣。」

此外,趙玫表示文學本身是很嚴謹的東西,但是網路小說對語言的修煉不會這么多。「我原來寫作是第一遍手稿,然後謄一遍。後來即便上網打字,我的第一遍稿也一定要在紙上寫。把文字從紙張轉到電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我覺得網路文學這個東西先要定義一下。我們現在講的網路文學是所有在網上發表的東西,這太籠統了。其實(網路文學)應該是指在專門網站上發表的,比如穿越、玄幻、言情等類型文學,然後每天更新,下面有打賞閱讀。」孫甘露說。

他曾聽聞有網路作家一天更新上萬字。「他們的創作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寫的。從單位時間來講必須是噼里啪啦就下去了。我們寫東西是來回琢磨,一句話這樣講那樣講,這個字在前面在後面,弄了半天,一年半年出來一篇東西。可能這些老朽的想法都要被掃干凈,以後可能就是網路的天下,文學就改了。」

「但一個行當總會出現一些高手,從理論上看,我樂觀其成。」

「像王朔出來時人家罵他,當時施蟄存就講過,你不要看不起這些粗俗的流行的東西,當時《詩經》出來的時候就是粗俗流行的東西。隨著時代轉變,所謂小說就是通俗的,就是閑話,不是很高的東西。」

至於好小說會在哪裡,孫甘露表示:「俄羅斯有個諺語說『眼對眼,看不見臉』,湊太近了反而不知道對方長啥樣。我們需要時間和距離從旁觀察。」

來源|澎湃

圖書介紹

華語短經典第一輯全8冊

雲淡風輕+巫和某某先生+早安北京+水鬼+虛擬+平安夜+信使之函+在屋頂上牧雲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雲淡風輕――方方短篇小說選

方方是當代文壇頗為活躍的女作家,其作品多次獲《小說月報》百花獎、中國女性文學獎等多種重大獎項,在社會各界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多部小說被譯為英、法、日、意、葡、韓、泰等文字在國外出版。本書收錄了方方新作《雲淡風輕》《天藍》以及她的經典短篇代表作共12篇,其中《雲淡風輕》被評為2016年花地文學榜年度短篇小說。

巫和某某先生――趙玫短篇小說選

趙玫是較早以女性主義意識寫作的作家,她的小說多具浪漫主義色彩。其作品夢幻、詩意,帶著憂傷,真切感人,先後獲得莊重文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多種重大獎項。本書收錄《巫和某某先生》《無調性短歌》《誰讓夢想變得低沉》等13篇趙玫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說。

早安,北京――徐坤短篇小說選

徐坤的短篇小說在文化反諷、女性命運和都市情愛等幾個方面有多重探索,表現出女性知識分子獨有的智慧與鋒芒。其作品獲過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馮牧文學獎等國家及省部級獎項及各大期刊獎30餘項,被翻譯成英、德、法、俄、日語等出版。本書收錄了作者開始創作以來發表過的影響較大的短篇小說8篇,其中《廚房》獲過第二屆魯迅文學獎,《遭遇愛情》《狗日的足球》《早安,北京》獲過《小說月報》百花獎,《鳥糞》獲得《小說選刊》優秀小說獎。

水鬼――蘇童短篇小說選

蘇童對創作短篇小說尤為偏愛,格非曾說:「毫無疑問蘇童是中國當代短篇小說的大師、巨匠,代表了短篇小說最高的程度」。其作品獲有茅盾文學獎、英仕曼亞洲文學獎、華語傳媒文學大獎、魯迅文學獎、布克國際文學獎提名等國內外重要文學獎項。本書收錄了《水鬼》《拾嬰記》《騎兵》等短篇小說代表作11篇。

虛擬――畢飛宇短篇小說選

畢飛宇是中國當代最具實力的小說家之一。前期創作以中短篇小說見長,後期轉向長篇小說寫作。《哺乳期的女人》獲首屆魯迅文學獎,《玉米》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推拿》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本書收錄《哺乳期的女人》《懷念妹妹小青》《地球上的王家莊》等9篇畢飛宇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說。

平安夜――李洱短篇小說選

李洱被譽為中國先鋒文學之後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獲有茅盾文學獎、21世紀鼎鈞雙年文學獎,被翻譯成德語、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等。《石榴樹上結櫻桃》得到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高度推崇,德媒評其為「配得上它所獲得的一切榮譽」。本書收錄《平安夜》《兒女情長》《夜遊圖書館》等8篇李洱短篇小說代表作。

信使之函――孫甘露短篇小說選

孫甘露是先鋒文學代表作家之一。作品有英、法、日等多種譯文,被收入海內外多種文學選集。本書收錄了其成名作《訪問夢境》以及《信使之函》《請女人猜謎》等孫甘露最具代表性短篇小說5篇。

在屋頂上牧雲――路內短篇小說選

路內,2007年以長篇小說《少年巴比倫》而受到關注,被認為是當代文壇出現的最讓人驚艷的小說家,被評論家稱之為中國70一代最好的小說家之一。其文字幽默暢快,而又傷感纏綿,常常讓人「微笑著讀他的文字,卻忍不住悲傷」。著有「追隨三部曲」,《花街往事》《慈悲》等。曾獲首屆《人民文學》新人長篇獎,《GQ》中文版年度作家、華語文學傳媒獎年度小說家。本書收錄了路內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說8篇。

Ⅸ 求蘇童的《水鬼》一文

你的郵箱是?我給你發過去

Ⅹ 蘇童最近的書

《一個禮拜天的早晨》
此外比較優秀的還有:
你好養蜂人
平靜如水
已婚男人

他的全部作品則有:
1.米
2.蝴蝶與棋
3.另一種婦女生活
4.木殼收音機
5.飼養公雞的人
6.一朵雲
7.曖昧的關系
8.民豐里
9.肉聯廠的春天
10.末代愛情自序
11.徽州女人
12.環繞我們的房子
13.死無葬身之地
14.水神誕生
15.一個叫板墟的地方
16.橋邊茶館
17.小莫
18.紙
19.與啞巴結婚
20.什麼是愛情
21.美人失蹤
22.櫻桃
23.離婚指南
24.已婚男人
25.妻妾成群
26.園藝
27.井中男孩
28.你好養蜂人
29.女孩為什麼哭泣
30.平靜如水
31.一個朋友在路上
32.來自草原
33.燒傷
34.祭奠紅馬
35.桂花樹之歌
36.逃
37.祖母的季節
38.飛越我的楓楊樹故鄉
39.外鄉人父子
40.罌粟之家
41.十九間房
42.城北地帶
43.大氣壓力
44.水鬼
45.馴子記
46.群眾來信
47.白沙
48.兒子
49.傷心的舞蹈
50.乘滑輪車遠去
51.稻草人
52.金魚之亂
53.桑園留念
54.吹手向西
55.我的棉花,我的家園
56.狂奔
57.儀式的完成
58.被玷污的草
59.南方的墮落
60.舒家兄弟
61.一個禮拜天的早晨
62.像天使一樣美麗
63.西窗
64.游泳池
65.狐狸
66.灰呢絨鴨舌帽
67.回力牌球鞋
68.沿鐵路行走一公里
69.刺青時代
70.嫻的故事
71.古巴刀
72.拱豬
73.向日葵
74.紅粉
75.才人武照
76.我的帝王生涯
77.後宮自序
78.巨嬰
79.天賜的親人
80.你丈夫是干什麼的
81.星期六
82.神女峰
83.八月日記
84.過渡
85.小偷
86.奸細
87.獨立縱隊
88.海灘上的一群羊
89.1934年的逃亡
90.人造風景
91.開往瓷廠的班車
92.天使的糧食
93.世界兩側
94.末代愛情
95.食指是有用的
96.紙上的美女
97.世界兩側自序
98.群眾來信(下)
99.馴子記(下)
102.後宮
103.婦女生活
104.1943年的逃亡
105.他們活活被「輕」壓死了
106.荊歌與《鳥巢》
107.午後故事
108.藍白染坊
109.小門
110.三盞燈
111.灼熱的天空
112.親戚們談論的事情
113.棚車
114.小貓
115.玉米爆炸記
116.十八相送
117.把你的腳捆起來
118.花生牛軋糖
119.種了一盆仙人掌
120.那種人
121.犯罪現場
122.公園
123.霍亂
124.流行歌曲
125.聲音研究
126.表姐來到馬橋鎮
127.紅桃Q
128.新天仙配
129.線襪
130.一樁自殺案
131.糧食白酒
132.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
133.世界上最荒涼的動物園
134.兩個廚子
135.八隻花籃

閱讀全文

與短篇小說蘇童水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近代有名小說推薦 瀏覽:41
最坑網路小說 瀏覽:880
女主角叫楊梅的小說 瀏覽:226
手機寫小說怎麼排段 瀏覽:316
我的徒弟是主角類小說 瀏覽:626
高幹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788
免費讀穿越抗戰全本小說 瀏覽:554
一部穿越小說秋雨晴 瀏覽:961
女主是雙色瞳穿越小說 瀏覽:496
女生免費小說排行榜 瀏覽:61
帶武器系統穿越第三帝國小說 瀏覽:349
關於寫主角是兵王的小說排行榜 瀏覽:315
600x800像素圖片小說封面現代 瀏覽:334
都市小說男主段位剛開始先天 瀏覽:73
青春校園小說有點肉的那種 瀏覽:903
城市門有聲小說 瀏覽:639
校園奇藝小說3 瀏覽:909
綠痕小說合集免費下載 瀏覽:416
穿越重生玄幻類的女頻小說排行榜 瀏覽:733
寫大明王朝的小說 瀏覽: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