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近代阿爾巴尼亞文學是什麼
阿爾巴尼亞文學發展於16世紀,到17世紀得到了較為廣泛的發展。如1555年出版的第一部書——焦恩·布祖庫的《祈禱書》,表明至少在16世紀以前,阿爾巴尼亞就有了書面語言。這個時期的作品還有馬林·巴爾萊蒂的散文《斯庫台被包圍》(1578)、《喬治·卡斯特里奧特·斯坎德培的高超武藝及生活傳記》(1579),詩人彼·布迪(1566~1622)的《基督教義》,弗·巴爾迪(1606~1643)的《斯坎德培》等。
到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伊斯蘭教文學對穆·屈丘庫(1784~1844)等詩人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使他們的作品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和東方文學的情調。
從19世紀30、40年代起,隨著阿爾巴尼亞民族復興運動的蓬勃發展,開始了民族復興時期的文學。為了廣泛地進行愛國主義宣傳,提高民族覺悟,納·維奇爾哈爾吉(1797~1866)等民族解放運動的先驅者,為發展阿爾巴尼亞語言和教育作了艱苦的努力。
民族復興文學以1878年普里茲倫同盟的建立為界線,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的代表作家有納·維奇爾哈爾吉、康·克里斯托福里迪(1830~1895)、瓦·巴夏(1825~1892)、葉·戴·拉達(1814~1903)等;後期有納·弗拉舍里(1846~1900)、安·扎·恰佑比(1866~1930)、恩·米耶達(1866~1937)等。它的特點是反對本國封建主和土耳其的統治,熱烈追求自由和民族解放。這一時期的著名作家,如阿爾巴尼亞文學的奠基者納·弗拉舍里,散文作家薩·弗拉舍里(1850~1904)都是民族解放運動的重要領袖,他們的思想集中地代表了民族復興者的革命理想。
在民族復興文學中詩歌佔有最重要的地位。納·弗拉舍里的長篇抒情詩《畜群和大地》(1886)及抒情詩《夏天的花朵》(1890),採用田園牧歌式的格調,描寫了祖國的自然風光、農夫和牧人的生活與勞動,預言阿爾巴尼亞一定會獲得解放。米耶達的抒情詩《青春女神節》,瓦·巴夏的詩篇《哦,阿爾巴尼亞》,阿斯德倫尼(1872~1947)的詩《陽光》、《理想與眼淚》等,都是抒情詩中的名篇。敘事詩也有了顯著的發展,如納·弗拉舍里的長篇敘事詩《斯坎德培的一生》(1898),戴·拉達的詩體小說《米遼薩奧之歌》(1836)以及小加夫利爾·達拉(1826~1885)的長篇敘事詩《巴拉最後的歌》(1906),均占重要地位。在這些作品中,詩人們塑造了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光輝形象,展現了阿爾巴尼亞人民抗擊外敵侵略和壓迫的斗爭。
民族復興作家和詩人的主要創作方法是浪漫主義,最早由僑居在義大利南方的阿爾伯雷什詩人葉·戴·拉達、小加夫利爾·達拉等人所運用,弗拉舍里、米耶達等詩人又使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出現了現實主義的作家,其代表是安·扎·恰佑比,他的詩集《父親—托莫里山》(1902),喜劇《死後》、《十四歲的新郎》,詩劇《祖國的英雄》等,從多方面描繪了阿爾巴尼亞人民的生活,揭露了土耳其佔領者的暴政,反映了人民爭取自由和民族解放的願望,他的作品對後來民族獨立時期文學影響很大。
⑵ 推薦名著小說
就看圍城,那是適合高中生看的!那語言對你是有幫助的
⑶ 推薦幾本現代小說
大姊 鄭定文著
林黛玉與賈寶玉 張一鳴著
閹雞 張文環等著
團圓 張天翼著
二十一個及其他 張天翼著
張天翼短篇小說選集 張天翼著
傳奇 張愛玲著
蹄下小景 越薪著
沉淪 郁達夫著
春潮 郁達夫著
飄兒和尚 郁達夫等著
春風沉醉的晚上 郁達夫著
愛的講座 葉靈鳳著
抗爭 葉聖陶著
倒影集 楊絳著
送報夫 楊逵等著
薄命 楊華等著
新感覺派小說選 嚴家炎選編
毀棄 許欽文著
許欽文小說集 許欽文
的篤戲 許傑著
蕭紅短篇小說集 蕭紅著
栗子 蕭乾著
江上 蕭軍著
羊 蕭軍著
軛下集 吳岩著
豚 吳希聖等著
黃昏 王西彥著
王西彥小說選 王西彥著
湖畔兒語 王統照著
死室的彗星 台靜農著
地之子建塔者 台靜農著
孫席珍小說選集 孫席珍著
蘇曼殊小說集 蘇曼殊
血債 司徒宗著
一群失業的人 守愚等著
蘆焚短篇小說選集 師陀著
惡夜 沈寂著
沈從文小說選 沈從文著
蘭娘恨 中國現代小說
福昭創業記 儒丐著
俠鳳奇緣 李涵秋著
清朝全史演義 李伯通著
春阿氏 冷佛原著
熱血痕 克敏著
上海春秋 包天笑著
舊京瑣記 枝巢子著
新華春夢 楊塵因著
女兵自傳:節選 謝冰瑩著
寶劍金釵 王度廬著
莎菲女士的日記 丁玲著
慫恿喜訊 彭家煌著
紺弩小說集 聶紺弩著
青春 鄭辛雄著
蘊華集 鄭振鐸等著
⑷ 阿爾巴尼亞有食人族嗎
有的啊。
有的啊。
現在這已經得到證實。食人族,就是吃人肉的人,確實存在。長久以來,語言中的故事和道聽途說,都被證實是事實,證據來自於哥倫布第二次穿越大西洋的探險中,所有船員的親眼所見。隨船醫生在家書中提到了一些阿拉瓦克俘虜,敘述了在一個小島上發生的食人故事,這個小島就是今天的瓜得魯普。
當地居民中的一些婦女曾經做過島民的俘虜,我們向他們詢問,那些島民是怎樣的人,他們回答「加勒比人。」他們一聽說我們憎惡這種人吃人的罪惡行為,感到非常高興……他們告訴我們,加勒比人對待他們的殘忍程度,使人難以置信;加勒比人吃掉他們的孩子,只撫養自己的女人所生的孩子。凡是活著的男性俘虜都被帶回去吃掉,那些在戰斗中被打死的敵人,就在戰斗結束後被吃掉。他們聲稱人肉如此美味,世上的任何東西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這些都是真的,因為我們在房子里發現了人的骨頭,所有能吃的部分都被吃掉了,只剩下實在太硬,無法食用的部分。在其中一間房屋裡,我們發現鍋里正燉著一個人的脖頸……加勒比人抓走戰俘時,將其中的男孩摘除了生殖器官,以便使男孩長胖一些,但他們想大吃一頓時,就殺死並吃掉男孩,因為他們認為女人和兒童的肉不好吃。當我們去那裡的時候,有三個被殘害的男孩跟我們一起逃走。3
在哥倫布上一次旅行中,錯將阿拉瓦克語中的「Cariba」聽成「Caniba」,因此,「cannibal」和「Caribbean」源於同一個詞。
此後,類似的描述還有很多,當歐洲人的探險活動開始蔓延,關於食人族的報道大量增加。奧德修斯所遇到的食人族,或者希羅多德、亞里士多德、斯屈波、普林尼所記載的每一個新的發現,都為食人論增加了可信度。在文藝復興時期「人的探索」運動中,也有食人族的記載。維斯普西《旅程》的最早版本中,也用木版畫演示了食人族吃人肉的場景。曾經有一位富有同情心的觀察者,通過艱苦的努力,得到了關於人吃人的第一手資料。阿芝台克人從市場上購買奴隸,把他們養胖,「這樣可以使奴隸的肉更有滋味。」4 其其麥加山谷是「人肉的埋葬之敵」。5 據說南美的圖皮南巴族會將他們的敵人「吃到最後一片指甲」。6 漢斯
⑸ 請問高人 阿爾巴尼亞有哪些著名的文學家,以及他們的作品。
阿爾巴尼亞的最響譽的當代作家是 Ismail Kadare負擔在15本小說被翻譯了成40種語言的1935。 與詩 Përse mendohen këto男性 (什麼是這些山沉思?) 1964年, 動機我diell (晴朗的主題) 1968年, Koha (時間) 1976年,和特別是以他的散文(Gjenerali i ushtrisë së vdekur (死的軍隊的將軍) 1963年, Kështjella (城堡) 1970年, Kronikë në gur (記載在石頭) 1971年, Dimri i madh (了不起的冬天) 1977年, Ura我三harqe (三被成拱形的橋梁) 1978年, Piramida (金字塔) 1992年; Spiritus 1996等、Kadare違抗時間的局限的和復興的阿爾巴尼亞文學以集成它世界文學現代小河的形式和主題。
⑹ 外國短篇文學作品讀後感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以美國少年生活為主體寫成的。故事的時代背景,是十九世紀美國密西西比河的聖彼得堡。
故事的主人公湯姆是個天真、活潑而又頑皮的典型美國少年。他和野孩子夏克,各干出了許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湯姆被罰粉刷圍牆,竟施出詭計,不但使別的孩子心甘情願代替他工作,還自動奉上謝禮。後來和夏克逃到荒島去,人們以為他們淹死了,正在教堂為他們舉行喪禮,而他們卻躲在教堂的鍾樓上偷聽。這些頑皮的舉動,雖然不能給我們做模範,但是,他為了正義,毅然地挺身出來作證人,拯救那無辜的罪犯沫夫彼得。並在頑皮之餘,居然和夏克破獲了一樁謀殺案,成為眾人欽佩的小英雄。看來,湯姆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其實孩子的頑皮有時候正好體現了孩子的天真爛漫。 這種童真過了孩童時代就很難再尋,能讓我們找到的,就只有一點點偶爾才會想起的甜蜜回憶。我相信,即使你的童年再艱苦,回想起來你也會很開心。誰沒有在小時候做過一件半件的傻事?當你越長大,你就會越覺得這些傻事有趣。 我說童年就像一罐甜酒,時隔越久,嘗起來就越香,越純,越讓人回味。
人總是會長大的,除了個兒長高了,身子強壯了以外,人的思想也在長。你對世界的看法不同了,懂事了,不再幼稚了。不過人是要越變越好才是。千萬不能像歷險記里的那個心狠手辣的壞蛋卓伊一樣,他壞事做盡,人見人憎。但最後他還是惡有惡報,得到了一個活活餓死在山洞裡的下場。
看完《湯姆索亞歷險記》,我真羨慕湯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經歷。這本書讓人看起來津津有味,甚至廢寢忘食。我想,《湯姆索亞歷險記》在你煩悶的時候或許能讓你一笑解千愁。
在這本書里,小主人公湯姆索亞帶著我來到了他的童年,在他的童年裡,淘氣的湯姆索亞帶我來到他的家庭,他的學校。
他喜歡和哈克貝恩、喬埃哈波、班恩羅傑、吉姆哈林斯……一起玩耍。他有一次說出了真相,把印第安喬告上法庭,把可憐的墨菲波特解救了出來。又有一次,他把哈克和喬埃叫到荒島上,來當海盜。還有一次,他把撒切爾法官的女兒貝琪撒切爾從難以走出的「迷宮」里救了出來最後他又和他的好朋友哈克一起尋寶他們把蘊藏在地下的寶藏成功地挖了出來,湯姆又把自己的機智發揮出來了,他把寶藏藏在了兩個小口袋裡,吃力地運了出來。
湯姆的童年是充滿叛逆和冒險的,我希望大家能跟著這個機智勇敢的小主人公,共同感受童心的透明,青春的美麗,人生的溫馨,自由的可貴……
讓我們為自己的童年,自己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讓我們一起進入他的童年,進入他的回憶吧!
說到讀書,那可是我最大的愛好。我讀過的書不計其數,其中最富有童趣的要數《湯姆索亞歷險記》了。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文學大師馬克.吐溫。讀了這本書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主人公湯姆的勇敢和正義。
一天,湯姆和夥伴哈克在墳地目睹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殺人案。但兇手波特卻冤枉哈波,於是,哈波被抓了。湯姆決定在法庭上證明一切。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這可是殺人案,況且,當時殺人犯波特也在場,他就不怕波特嗎?正因為湯姆有超強的正義感,所以他才不顧一切救哈波,要還他清白。我對他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又有一次,湯姆和夥伴貝琪在遊玩。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通道又縱橫交錯的大山洞中迷了路。他們被困在裡面幾天幾夜。貝琪是個女孩,她那時再也走不動了,全靠湯姆冒著生命危險探路,直到走出山洞。
多勇敢啊!在死神面前毫不示弱。湯姆的一舉一動,無不證明了他的勇敢。一般的人首先會被自己嚇倒,而他卻勇敢地面對並解除了所有的困難和危險!
讀了這本書,我也變得勇敢正義起來了。現在,我終於明白,讀書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有多大。在以後的人生坎坷中,我一定會想起這個名字——湯姆!
⑺ 中學生好書推薦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魯濱遜漂流記》
《三個火槍手》
《培根隨筆》
《海底兩萬里》
《愛的教育》
《伊索寓言》
《名人傳記》
《老人與海》
《夏洛的網》
《伊索寓言》
《安徒生童話》
《西遊記》
《呼蘭河傳》
《十萬個為什麼》
《魯賓遜漂流記》
《水滸傳》
《快樂的旅行》
《會飛的教室》
《西遊記》
《三國演義》
《紅樓夢》
《狼的誘惑》
《那小子真帥》
《悲傷逆流成河》
《夢里花落知多少》
《平凡的世界》
《穆斯林的葬禮》
《挪威的森林》
《基督山伯爵》
《教父》
《麥田裡的守望者》
《萬曆十五年》
《美的歷程》
《圍城》
《活著》
《許三觀賣血記》
《牛虻》
《中國科學技術史》
《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淺說》
《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
《九三年》
《艾凡赫》
《葉甫蓋尼*奧涅金》
《瓦爾登湖》
《毛澤東傳》
《鄧小平傳》
《甘地自傳》
《拿破崙傳》
《丘吉爾傳》
《領袖們》
《哈默自傳》
《艾科卡自傳》
《貝多芬傳》
《華盛頓傳》
《雨果傳》
《卓別林自傳》
《梵高傳》
《居里夫人》
《林肯傳》
《領袖傳》
《聖經》
《漫活聖經》
《金剛經說什麼》
《佛教常識答問》
《文藝心理學》
《美學散步》
《形而上學》
《純粹理性批判》
《小邏輯》
《查拉斯圖拉如是說》
《存在與虛無》
《西方哲學史》
《荷馬史詩》
《一千零一夜》
《神曲》
《堂吉訶德》
《莎士比亞戲劇集》
《大衛·科波菲爾》
《簡·愛》
《呼嘯山莊》
《少年維特之煩惱》
《悲慘世界》
《歐也妮·葛朗台》
《茶花女》
《追憶似水年華》
《城堡》
《永別了,武器》
《喧嘩與騷動》
《第二十二條軍規》
《飄》
《百年孤獨》
《安娜·卡列尼娜》
《靜靜的頓河》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紅與黑》
《魯濱遜飄流記》
《傲慢與偏見》
《戰爭與和平
《蘇菲的世界》
《美的歷程》
《曾國藩家書》
《中國人》
《菜根潭》
《人與永恆》
《論人生》
《我生活的故事》
《富蘭克林自傳》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語言的突破》
《道德箴言錄》
《蒙田隨筆》
《人性的弱點》
⑻ 舒特里奇在文學界的貢獻是什麼
舒特里奇,1915年出生於阿爾巴尼亞。曾留學法國里昂,參加過阿爾巴尼亞共產主義小組的活動和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戰爭。1944年解放以後,任大學教授,多次被選為人民議會代表,長期擔任作家藝術協會主席。
主要作品有反映民族解放戰爭的長篇小說《解放者》(1952~1955),短篇小說集《青年之路》(1953)、《歌與槍》(1963)、《一座響徹歌聲的山》(1975)和《礦山之歌》(1968)等。
文學史和理論著作有《阿爾巴尼亞文學史》(1955)和《1332至1850年的阿爾巴尼亞語的文字材料》(1965)等。詩歌方面有詩集《人民的歌聲》(1955)和《阿爾巴尼亞詩選》(1965)等。
舒特里奇作為阿爾巴尼亞詩人、小說家、文學史家、文學評論家,為阿爾巴尼亞文學作出自己的貢獻。
⑼ 關於周恩來的故事,短一點多找一些
1、大米飯
雞叫三遍後,周家花園傳出朗朗讀書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周恩來很快就把這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了。
但他總覺得沒有透徹領會詩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第二天,周恩來來到蔣媽媽家玩。吃飯時,他望著把花花的大米問道:「蔣媽媽,這大米飯是怎麼來的呢?」
將媽媽笑著告訴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渾身有一層硬硬的黃殼。他的一生要經過浸種催芽、田間育秧、施肥管理、除病治蟲、收割脫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吃上這碗飯,可真不容易啊!」周恩來驚訝的說。「是呀,這十多道關,要累壞多少種田人呢。」蔣媽媽深有感觸地說。蔣媽媽一番教誨,不僅加深了周恩來對詩意的理解,更激勵他勤奮學習。
2、練字
為了過好習字關,他除了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外,還堅持每天練一百個大字。一天,周恩來隨陳媽媽到一個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
一路上勞累,年幼的恩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但他仍要堅持練完一百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見狀,心疼不過,勸道:「明天再寫吧!」「不,當天的事當天了!」
周恩來把頭埋在一盆涼水裡,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一百個字剛寫完,陳媽媽奪過恩來的筆說:「這下子行了吧,快睡覺!」「不!」周恩來仔細看完墨汁未乾的一百個大字。
皺著眉頭說:「陳媽媽,你看這兩個字寫歪了。」說著,周恩來的小手又揮起筆來,把那兩個字又寫了三遍,直到滿意為止。
3、馬路
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問周恩來總理:「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麼卻要叫『馬路』呢?」周總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
這位記者的用意是把中國人比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如果你真的從「馬路」這種叫法的來源去回答他。
即使正確也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周總理把「馬路」的「馬」解釋成馬克思主義,恐怕是這位記者始料不及的。
4、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不腐女屍
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不腐女屍引起世界轟動。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時曾向周總理提出一個要求:「尊敬的總理閣下,貴國馬王堆一號漢墓的發掘成果震驚世界。
那具女屍確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寶啊!本人受我國科學界知名人士的委託,想用一種地球上沒有的物質來換取一些女屍周圍的木炭,不知貴國願意否」周總理聽後。
隨口問道:「國務卿閣下,不知貴國政府將用什麼來交換」基辛格說:「月土,就是我國宇宙飛船從月球上帶回的泥土,這應算是地球上沒有的東西吧!」
周總理聽後哈哈一笑說:「我道是什麼,原先是我們祖宗腳下的東西。」基辛格聽後一驚,疑惑地問道:「怎樣你們早有人上了月球,什麼時候為什麼不公布」周總理笑了笑。
用手指著茶幾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認真地對基辛格說:「我們怎樣沒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就有一位嫦娥飛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廣寒宮住下了。
不信,我們還要派人去看她呢!怎樣,這些我國婦孺皆知的事情,你這個中國通還不明白」周總理機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讓博學多識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5、嚴厲批評基辛格
周總理在外交方面的立場十分堅定,中國外交史上幾次重要表態都是他做出的。一次是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
周總理庄嚴宣布:「中國人民絕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對自己的鄰人進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果然,這句話講完兩個禮拜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就入朝參戰了。
第二次是在1955年4月萬隆會議期間,周總理發表聲明說:「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是友好的,中國不要跟美國打仗,中國政府願意同美國政府坐下來談判。」
之後,周總理又指出台灣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美國侵佔了台灣,就應從台灣海峽撤出武裝力量;另一方面,台灣從歷史上、法律上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用什麼方式來解放台灣是中國的內政,美國無權干涉。第三次表態是在中美建交前夕。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是在周總理的親自主持下實現的。
大家可能會以為周總理與他舉行會談必須很友好,其實周總理十分嚴肅地批評了美國對越南的侵略,批評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錯誤立場。當時,基辛格是恭恭敬敬地聆聽。
當然,總理搞外交十分注意方法。他待人總是彬彬有禮,耐心聽取別人的意見,然後進行說服。比如1963年底總理到亞非14國訪問時,阿爾及利亞比較急躁,也要立刻建社會主義。
總理就對它說,革命是有階段性的,你看中國革命成功以後也並不是立刻就建立社會主義,而是經過新民主主義,再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然後到社會主義的。總理這樣的現身說法自然令對方信服。
⑽ 老師叫我們買書,推薦了好多作家,大家提提意見誰寫的書好阿!~
書非借不能讀也!
上面作家的東西都不適合初三的同學們讀
最好去借已經畢業的同學們的舊書,看些同齡人的文章更有收益。文學是靠平時對生活的點滴積累,只有厚積才能薄發。看自己喜歡的書籍對作文內容的提高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