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雨果一生寫的短篇小說將近多少篇
您好!雨果寫的短篇小說是《「諾曼底」號遇難記》。
大概有300篇短篇小說。
㈡ 雨果的作品有哪些
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九三年》和《悲慘世界》,短篇小說有《「諾曼底」號遇難記》(在小學生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課中稱《船長》)。《「諾曼底」號遇難記》還被選入教材語文版語文A版五年級上冊第九課、冀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十課、滬教版六年級下冊第10課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1802年,雨果生於法國白桑松,上有兄長二人。13歲時與兄長進入寄讀學校就學,兄弟均成為學生領袖。雨果在16歲時已能創作傑出的詩句,21歲時出版詩集,聲名大噪。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綬予雨果上議院議員職位,自此專心從政。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爆發,法王路易被遜位。雨果於此時期四齣奔走鼓吹革命,為人民貢獻良多,贏得新共和政體的尊敬,晉封伯爵,並當選國民代表及國會議員。三年後,拿破崙三世稱帝,雨果對此大加攻擊,因此被放逐國外。此後20年間各處漂泊,此時期完成小說《悲慘世界》。1870年法國恢復共和政體(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雨果亦結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國。1885年,雨果辭世,於潘德拉舉行國葬。
㈢ 小學曾學過雨果哪些作品
小學有:
《「諾曼底」號遇難記》的選篇被摘錄(課文題目為《船長》)。(小學六年級課本)
初中有: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被摘錄。(初中二年級課本)
高中有: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一滴眼淚換一滴水》,選自《巴黎聖母院》(跳過去了,當時沒上這篇課文)
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外國小說欣賞》:《炮獸》,選自《九三年》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九三年》和《悲慘世界》,短篇小說有《「諾曼底」號遇難記》(在小學生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課中稱《船長》。《「諾曼底」號遇難記》還被選入教材冀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十課和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課。
㈣ 法國作家雨果出生於什麼時候,他寫的小說有短篇有她是什麼時候出生的。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版19世紀前權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 運動的代表作家,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等,短篇小說有《「諾曼底」號遇難記》。
㈤ 雨果的代表作品是什麼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九三年》和《悲慘世界》,短篇小說有《「諾曼底」號遇難記》。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雨果的創作生涯可分為四個時期:
1、雨果的早期創作先受消極浪漫主義的影響,後來逐漸擺脫。雨果在1827年完成了思想上的質變——轉向了民主主義,並舉起了積極浪漫主義的大旗。
2、《〈克倫威爾〉序言》是雨果的創作進入第二時期的標志,他在這篇序言中正式與消極浪漫主義決裂。1830年七月革命前後,雨果的民主主義思想逐漸增長著。另一方面,這種思想還具有不徹底性。三十年代後期,雨果的思想和創作開始發生危機,直到1848年二月革命,危機才結束。
3、雨果的第三個創作時期,現實主義更加明顯,也是作者的批判性達到最高峰的時期。
4、雨果的最後一個時期,創作仍然是以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為主導思想,一方面,它們在革命事業中起了一定作用,另一方面,消極性更為明顯了。
㈥ 雨果有哪些主要作品
《克倫威爾》、《悲慘世界》、《九三年》、《巴黎聖母院》、《笑面人》等。
1、《克倫威爾》
1827年,雨果發表劇本《克倫威爾》及其序言。劇本雖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卻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成為文學史上劃時代的文獻。它對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
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土倫苦刑犯冉·阿讓(Jean Valjean)的個人經歷,融進了法國的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該作多次被改編演繹成影視作品。
3、《九三年》
《九三年》是法國小說家雨果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74年2月。
雨果在小說中塑造了旺代叛軍首領朗德納克侯爵及其侄孫、鎮壓叛亂的共和軍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師、公安委員會特派員西穆爾登這三個中心人物,圍繞他們展開了錯綜復雜的情節,描繪了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在1793年進行殊死搏鬥的歷史場面。
4、《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竭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
5、《笑面人》
《笑面人》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寫作於1866-1868年,1869年發表。該作講述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英國。一夥童販將一個10歲男孩遺棄海岸,逃離時遇難,當懺悔他們的罪行,將男孩的身世、證件封在一個葫蘆里,拋到海上。
㈦ 雨果的短篇小說有什麼
《「諾曼底」號遇難記》
㈧ 雨果的短篇小說 諾曼底號遇難記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爾威船長照例走著從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島這條航線。大海上夜色正濃,薄霧彌漫。船長站在艦橋上,小心翼翼地駕駛著他的「諾曼底」號。乘客們都進入了夢鄉。 霧愈來愈濃了,在茫茫的大海上。輪船緩緩行駛著。這時大約是凌晨四點鍾。 周圍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強可辨。 突然,沉沉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它好似一個幽靈,又彷彿像一座山峰。只見一個陰森森的往前翹起的船頭,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飛駛過來。那是「瑪麗」號,一艘裝有螺旋推進器的大輪船,船上載著五百噸小麥,行駛速度非常快,負重又特別大。它筆直地朝著「諾曼底」號逼了過來。 眼看就要撞船,已經沒有任何辦法避開它了。一瞬間,大霧中似乎聳起許許多多船隻的幻影,人們還沒來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在臨頭,葬身魚腹了。 全速前進的「瑪麗」號,向「諾曼底」號的側舷撞過去,在它的船身上剖開一個大窟窿。 由於這一猛撞,「瑪麗」號自己也受了傷,終於停了下來。 「諾曼底」號上有一名船長、二十八名船員,一名女服務員有,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婦女。 震盪可怕極了。一剎那間,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們半裸著身子,奔跑著,尖叫著,哭泣著,驚恐萬狀,一片混亂。海水嘩嘩往裡灌,洶涌湍急,勢不可當。輪機火爐被海浪嗆得噝噝地直喘粗氣。 船上沒有封艙用的防漏隔牆,救生圈也不夠。 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台上,大聲吼道:「全體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後。必須把六十人救出去。」 實際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 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大家一窩蜂擁了上去,這股你推我搡的勢頭險些把小艇都弄翻了。奧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頭拚命想維持秩序,但整個人群因為猝然而至的變故簡直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幾秒鍾前大家還在酣睡,驀地,而且,立時立刻就要喪命,這怎麼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就在這時,船長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黑暗中人們聽到這一段簡短有力的對話 「洛克機械師在哪兒?」 「船長叫我嗎?」 「爐子怎麼樣了?」 「海水淹了。」 「火呢?」 「滅了。」 「機器怎樣?」 「停了。」 船長喊了一聲:「奧克勒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長問道:「我們還有多少分鍾?」 「二十分鍾。」 「夠了,」船長說,「讓每個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奧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槍在嗎?」 「在,船長。」 「哪個男人膽敢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 大家立時不出聲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瑪麗」號也放下救生艇,趕來搭救由於它肇禍而遇難的人員。 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生什麼爭執或毆斗。事情總是這樣,哪裡有可卑的利己主義,哪裡也會有悲壯的捨己救人。 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指揮著,主宰著,領導著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面對驚慌失措的人,他鎮定自若,彷彿他不是給人而是在給災難下達命令,一切都似乎在聽從他的派遣。 過了一會兒,他喊道:「把克萊芒救出去!」 克萊芒是見習水手,還不過是個孩子。 輪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們盡力加快速度劃著小艇在「諾曼底」號和「瑪麗」號之間來回穿梭。「快乾!」船長又叫道。 二十分鍾到了,輪船沉沒了。 船頭先下去,沒過多長時間,海水把船尾也浸沒了。 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人們透過陰森可怖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
我們的課文,希望能幫到你!
㈨ 《船長》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先生的短篇小說「(),()」是故事故事起因
《船長》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說,講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專瑪麗」號大輪屬船猛烈撞擊即將沉沒的時候,鎮定自若,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脫險,自己卻屹立在船長崗位上,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
㈩ 雨果寫過哪些短篇小說
船長
貌似我只看過悲慘世界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