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莫泊桑短篇小說結構

莫泊桑短篇小說結構

發布時間:2021-03-24 17:25:11

『壹』 莫泊桑短篇小說有哪三個方面

第一是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如《項鏈》、《我的叔叔於勒》;
第二是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贊頌其正直、淳樸、寬厚的品格,如《歸來》;
第三是描寫普法戰爭,反映法國人民愛國情緒,如《羊脂球》。

『貳』 急!!龍應台《目送》或者莫泊桑短篇小說集或者契訶夫短篇小說集的針對人物形象、主題思想、結構寫法等進

採納 給發

『叄』 莫泊桑短篇小說 真的故事 賞析

思和布局的巧妙是莫泊桑短篇小說的又一大特點。取材於平凡的日常生活,巧版妙、引人入勝權的情節結構和布局使莫泊桑的小說生動而富有吸引力。他的短篇小說常常像故事一樣娓娓動聽,給人親切自然的感覺。在似乎平淡的敘述中,早已埋伏了精心設計的妙筆。有時,正在緩慢進展的情節會因為一個細節的插入而迅速推向高潮,形成意想之外的場面。人物和主題從中得到深刻的表現。有時先製造重重迷霧,故意將讀者引入歧途——對故事的發展和結局做出種種猜測,而結果卻全然相反。幾乎每篇都新穎別致又存在一個共同點:入情入理,真確可信十分自然朴實。為了實現精巧和自然相統一的藝術構思,莫泊桑出色的運用了多樣化的藝術表現手法,在這里選以下2點重點分析。

『肆』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是如何分類的各類有哪些主要作品

莫泊桑短篇小說的主要類型:
(1)描寫普法戰爭的作品。在這些作品裡,他描版寫了下層人民自發的抗權敵斗爭和獻身精神,強調普通群眾有更多的愛國主義,例如《米隆老爹》《蠻大媽》《瓦爾特·施那夫斯的奇遇》反《俘虜》等。
(2)描寫窮苦人民悲慘命運和贊頌勞動人民優秀品質的作品。例如:《瞎子》、《窮鬼》、《西蒙的爸爸》《瞎子》、《繩子》、《皮埃羅》、《流浪漢》等。
(3)描寫資產階級風尚習俗的作品。例如:《遺產》、《珠寶》、《老人》、《我的叔叔於勒》、《項鏈》等。

『伍』 莫泊桑短篇小說的分類及其主要內容(簡答)

以凡人小事作為題材,以短篇小說為主要創作形式,是莫泊桑在文學題材和體裁上的突破。主要作品:《月光》
《米龍老爹》
《兩個朋友》
《女瘋子》
《菲菲小姐》
《瓦爾特·施納夫斯奇遇記》
《一場決斗》
《羊脂球》(莫泊桑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隆多利姊妹》
《項鏈》
《我的叔叔於勒》(莫泊桑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一個農場女傭的故事
《一家子 (小說)》
《西蒙的爸爸》
《修軟椅的女人》
《一個諾曼底人》
《一個兒子》
《珠寶》
《一封信》 莫泊桑的作品善於從平常人視而不見的日常平淡生活中挖掘出生命和生活的本質意義與美學價值的內涵,對統治者充滿了憎恨,對生活中的弱者給予了同情,對下層社會人民身上的淳樸善良給予了由衷的贊美

『陸』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集的主要內容,作者簡介

一、作品內容介紹

1、《騎馬》

《騎馬》的主人公埃克托爾是一個小職員,因為一樁額外的工作偶然得到了一筆特別酬勞費,於是就為全家組織了唯一的一次郊遊,准備像闊人一樣享受一番。

郊遊當天,妻子和孩子們坐著馬車,但他因一時虛榮和想出風頭的渴望,故意裝作會騎馬,結果在回程的路上非常尷尬地把一個老婦人撞傷。

而那個老婦人賴在醫院里不肯出來,聲稱從此喪失了勞動能力。這使他背上了擺脫不掉的負擔,被迫擔當起贍養老人終身的責任,弄得從此以後不得不精打細算地過更為艱苦的生活。

而這對於生活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2、《我的叔叔於勒》

年輕時於勒大肆揮霍,人財兩空,被看成是流氓,落得掃地出門的地步。既至美洲,賺了小錢,兩年後又發了大財,成為大家的「福星」。

菲利普一家渴盼有錢的於勒歸來.二姐也因此找到了未婚夫,一家人都很高興,出國到哲爾賽島的旅行,他們在船上卻見到一個酷似於勒的窮苦的賣牡蠣的人。

菲利普先生在船長那裡得到了信息及驗證.不但發財的夢想化為烏有,進入上流社會的美夢成為泡影,眼下二女兒的婚事也岌岌可危。

最後全家不動聲色地改乘聖瑪洛船回來,以免再次碰上於勒回來吃他們。最後再也沒見過他。

3、《兩個朋友》

小說中,莫里索先生和索瓦什先生是最普通不過的法國人,他們曾經擁有愜意的生活,每到星期天,都要到瑪朗特島釣魚。

自從普魯士侵人以後,他們再也沒有釣魚的心情和興致,唯有憤怒、怨恨和無可奈何。

這一天,兩人聚在一起借酒澆愁。不一會兒,便都有了幾分醉意。酒壯人膽,迷濛中兩人有了釣魚去的想法。

偏巧,索瓦日認識駐守在哥隆布村的法國兵前哨團長,得到了一張通行證。於是他們進入了被放棄的哥隆布村,村子裡到處是荒涼和死寂,村對面駐扎著敵人。

面對荒廢的村莊和恐怖的環境,兩個朋友趕忙鑽進了蘆葦叢。

這時,他們的酒也醒了,這才意識到危險。可已經來了,望著身邊的湖水和水下的游魚,他們怎麼也耐不住釣欲,於是,架上魚竿釣了起來。

一條條魚釣上來了,一陣甜美的歡樂透過了他們的心田。這種被剝奪很久的歡樂,使他們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突然間響起了炮聲,敵人用炮彈摧毀法國的村莊和建築。兩個朋友十分憤慨,譴責著法西斯的暴行。就在他們憤恨之極時,猛地聽到了腳步聲,回頭一看,4個敵人正端著槍走近他們。

「你們一定知道回去的口令,告訴我們就放了你們,否則,就別怪我們不客氣,聽到了沒有?」

兩個朋友臉色蒼白地站在普魯士軍官面前,他們誰也沒開口,只是一聲不響地站在那兒,望著祖國的山山水水。

敵軍官發出了命令,12名大兵托起了他們的槍。莫里索望著盛滿活魚的網袋,淚水盈眶,他結結巴巴地和自己的朋友索瓦什道別。槍聲過後,兩位朋友依偎在血泊之中。他們從容而光彩地走了。

4、《勛章到手了!》

全文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一陣敬佩聲浪中的星斗」,揭示薩克爾芒自幼就沉迷於勛章,他生活的全部內容,他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要獲取勛章。

第二部分,從「他沒有,真糟糕!他沒有任何名義可以接受任何勛章」,到「招惹了圖書館員們的憎恨」,寫薩克爾芒找路子、攀要人,苦心鑽營,為撈取勛章而奔走。

第三部分,從「某天晚上,他在盧昂動了回家和妻子擁抱的念頭」,到全文結束,寫薩克爾芒的妻子成了要人的情婦,薩克爾芒也終於如願以償,獲得了勛章。

5、《珠寶》

中產階級賢淑的朗丹太太有兩種嗜好為丈夫所不滿,一是愛看戲,二是愛假珠寶。一個冬天的晚上她看戲回來受了凍,害了肺炎,一個星期後便去世了。

拙於理財的朗丹先生捉襟見肘,陷於窘困之中,情急之餘,打定主意變賣東西,換點法朗來過日子。

他首先想的是妻子的那些叫他生氣的假首飾,決定賣掉她似乎特別喜歡的那串大項鏈,因為那假東西做工還考究,估計可以值七八個法朗。

怎知假首飾拿到珠寶店估價,竟發現是真首飾,朗丹驚得愣住了。當他把首飾拿到另一家店時,店主認出這首飾是他們店裡賣出去的。

經過詢問,查帳簿,這是件真首飾確鑿無疑。朗丹先生驚訝得簡真要發瘋,以至於回家時幾次走錯路,最後竟昏倒在地。幸有過路人把他抬進葯房裡,醒後送他回家。

傷心、疲乏似一擊擊重錘,使他昏睡至第二天。他無法再工作,權衡再三,再度走入首飾店,賣了那串大項鏈。

並將妻子留下的珠寶(幾乎全都是這店賣出的)全部賣給這家店,辭了職並告訴科長,說他繼承了一筆三十萬法郎的遺產,同時向同事宣布他未來的計劃,晚上和幾個妓女混了一夜。

半年後他再婚,繼室是個淑德女人,但臭脾氣讓他苦不堪言。

6、《小酒桶》

該小說講述:女主人公是擁有一個農庄的瑪格盧瓦爾老婆婆,男主人公是一位被公認為詭計多端的客店老闆希科大叔。

希科老闆一直以來都垂涎瑪格盧瓦爾的這份產業,但在多次被瑪格盧瓦爾婆婆拒絕之後,希科老闆想了一個貌似友善卻陰險的方法:他們做了公證:希科每個月給老婆子五十塊埃居直到她死去,當然,瑪格盧瓦爾死後農庄就是他的了。

希科不斷地請曾經滴酒不沾的瑪格盧瓦爾喝酒,直至她飲酒成癮,經常喝得爛醉,最終在一個冬天,倒在雪地里醉死了,而希科老闆也終於如願以償了。

小說的結尾有一句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那是希科老闆說的: 「這個鄉下佬,她要是不貪杯,總還有十年好活吧」。

二、作者簡介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紀後半葉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代表作品有《項鏈》、《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我的叔叔於勒》等。

莫泊桑1850年出生於法國上諾曼府濱海塞納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曾參加普法戰爭,此經歷成為他日後創作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

他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莫泊桑患有神經痛和強烈的偏頭痛,巨大的勞動強度,使他逐漸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後,莫泊桑於1893年7月6日逝世,年僅43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騎馬

網路——我的叔叔於勒

網路——兩個朋友

網路——勛章到手了

網路——珠寶

網路——小酒桶

『柒』 莫泊桑短篇小說的特點

莫泊桑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莫泊桑力求逼真自然的寫實方法是與他的現實主義典型化的藝術思想不可分的。他嚴格地把「逼真」和「真實」區分了開來,他摒棄照相式的真實,而致力於「把比現實本身更完全、更動人、更確切的圖景表現出來」。

在表現形式上,莫泊桑是爐火純青的技藝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種既定的規則,而是自由自在地運用各種方式與手法。在描述對象上,有時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時是事件的某個片斷,有時是某個圖景,有時是一段心理活動與精神狀態。既有故事性強的,也有情節淡化的甚至根本沒有情節的,既有人物眾多的,也有人物單一的,甚至還有根本沒有人物的。

在對人物的描繪上,莫泊桑並不追求色彩濃重的形象、表情誇張的面目、誇張的生平與難以置信的遭遇,而是致力於描寫「處於常態的感情、靈魂和理智的發展」(《論小說》),表現人物內心的真實與本性的自然,通過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狀態與在一定情勢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動、舉止、反應、表情,來揭示出其內在心理與性格的真實。

(7)莫泊桑短篇小說結構擴展閱讀

總的來說,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創作體現了一整套完整的現實主義小說藝術,這既是對以往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繼承,也是對它的補充與豐富。應該指出,莫泊桑雖然基本上恪守寫真實的原則,但也並不放棄對非現實主義的藝術效果的追求,他有時在細節上加以浪漫主義的誇張。

當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較之傳統的現實主義,還有一種更為引人注意的新成分,即自然主義的成分。盡管莫泊桑否認自己是自然主義作家,但由於他處於自然主義文學思潮興盛的時代,出入自然主義文學的圈子,深受這種思潮的熏陶,他的寫實藝術自然就帶上了自然主義的特點。

這種特點表現在他的短篇中,主要是他對人的生理本能、對人的「肉體」和「肉慾」的觀察與表現。莫泊桑短篇小說中的自然主義特點,在他的長篇小說里有更多的表現。

『捌』 短篇小說由幾個部分構成

中心:確立結構體。

將結構核通過橫向、縱向的立體展開,便形成結構體。它是小說內容具體體現的藝術框架,也是短篇小說表現階段最關鍵的一環。古今中外的作家均強烈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如美國作家艾薩克·辛格當被人問及寫作哪一方面最困難時,答道:"故事結構。我認為這最困難。怎樣構成一個故事使它有興趣。最容易的則是實際寫作。一旦結構定了,寫作本身--描寫和對話--就隨流而下了。"
對短篇小說結構體的設計與展現,必須體現六個字:簡潔,形象,興味。而這六字,則主要落實在場面(或稱描述單元)與情節(或稱事情轉折點)的設置、把握上。只有將兩者適當地結合起來,才能成為好的小說結構體。
對短篇小說來說,一般由一兩個描述單元(很少超過三個)為重心,加以必要、合理的情節轉換來組成。如何士光《鄉場上》,全篇只有一個場面:鄉場上糾紛;魯迅的《葯》,只有兩個主要場面:買葯與祭子。
描述單元猶如情節線的橫切面。而在短篇小說總篇幅為定量的前提下,則這切面與切點的關系自然成反比。即是:切點多,則切面小:切點少,則切面大。
因此,在設計結構體時,橫向的切面展開與縱向的情節進展要有精心設計。切面展開形成場面(描述單元),有助於細致形象地表現生活與塑造性格;情節進展則有助於引人讀興,搖曳生姿。
除場面與情節的設計外,短篇小說尤重開頭的技術。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短篇小說來說,尤其如此。短篇小說的開頭,一般向讀者展示一個特殊的有興味的形象小場面。然後,用簡潔筆墨介紹背景或問題,下面緊接著進入"主體",即主要的場面中人事矛盾沖突的展現。因此,盡量用一個精彩的小場面作為開頭,是短篇小說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短篇小說開頭部分很自然地和不可避免地要向讀者交代背景、介紹人物,極容易由"說明性材料"構成。所以,形象化的描述在消除枯燥乏味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這樣,才能以形象吸引讀者,並以形象的矛盾沖突或問題引起讀者懸念)。
如李銳的《厚土》系列小說《眼石》:
開頭是一個形象逼真的具體場面呈現:一輛滿載石灰的馬車行進在陡峭山路上。副手憤怒、悲痛、無地自容的心中、眼內,世界上一切景物人事均是變形、變態之後的一個狂暴、混亂的世界!加以女人失魂落魄的驚呼,車把式驕橫兇狠的咒罵,牲口的掙扎……逼真的形象直迫讀者眼底,頓時引人入勝。
之後,簡潔交代背景:昨天夜裡,因被迫借了車把式的救命錢,副手無可奈何地將老婆讓車把式睡了。……
於是,緊接進入中心場面:丈夫滿臉陰森森的殺機;女人驚恐萬狀,忐忑不安的神色;車把式旁若無人、自信威嚴的姿態……終於發生戲劇性變化:車載過重,將墜深淵。副手以死相拼,搶救了人、馬、車。甚至在關鍵時刻挺身救了車把式馬上要粉碎的生命!車把式於是與副手"禮尚往來":當天晚上,將女人讓副手睡,達到小說高潮。
結尾:副手與女人恢復了心理上的平靜與生理上的往常;車把式品嘗了昨天副手的滋味。
這是一篇典型的短篇小說:簡潔、凝煉、形象、引人。描述單元與情節轉折達到精巧結合,產生很高藝術價值。
由於結構體是生活場面與故事情節的有機組合,因此,除上述介紹的結構體自身的技術性處理外,結構體的設計、把握還包括結構布局與生活的內在聯系問題,即結構體反映生活的角度問題。
短篇小說的結構角度常有以下幾種:
方面--正面;側面;反面。
視野--以小現大;全景式素描。
焦點--外在世界為主;內在世界為主。
以下,分而述之:
正面表現:一般而言,若有可能,並有特色,採用正面表現可直截了當、清晰自然地將要體現的事物及意旨呈於讀者面前。如柯雲路的《三千萬》,契訶夫的《變色龍》,莫泊桑的《米隆老爹》等。
側面表現:這種角度選擇,可使小說新穎獨特、精巧含蓄。如莫泊桑的《在一個春天的晚上》契訶夫的《苦惱》,劉心武的《白牙》,張抗抗的《流行病》等。
反面表現:要反映正義的強盛,偏從邪惡方面的驚惶寫起;歌頌光明之可愛,卻極寫黑暗可憎。如契訶夫的《一個小官吏之死》,從反面揭露沙俄統治的殘酷與等級的森嚴;如莫泊桑的《一個兒子》,用道貌岸然的主人公對過去骯臟行徑大言不慚的炫耀來揭露他的丑惡靈魂;如何立偉的《白色鳥》以恬靜自然的場景來突出"文革"時畸型、狂亂的罪惡事情等。
以小現大:以小場景、小故事、小沖突,表現大內涵。如古華的《爬滿青藤的木屋》,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等。可以說,短篇小說從廣義上說,都是以小現大的篇章,不過上述作品場景與寓意之比,更為懸殊而已。
全景素描:指"生活流"式作品。似無剪裁地、全面鋪開式表現日常生活的場景、過程,給人一種真實朴質、無絲毫文人刀斧痕的感覺。如池莉的《煩惱人生》,方方的《風景》,劉震雲的《單位》等。外在世界為主:即以描述事物、人物的外部形態、動作、過程為主,以形象來再現生活。我國傳統現實主義小說多如是。
內在世界為主:將描述的重心放在人物的思緒、情感、意念的演進、飄動上,可以深入、直接地表現人物心態。如"意識流"小說。
對任何小說來說,結構布局的本質均是對人物、情節、環境這三要素的有機藝術組合。但在這基質上,不同小說的結構又有各自特點及要求:
1、情節小說。
它主要通過曲折跌宕、引人入勝的戲劇性情節轉換來實現其藝術價值。一般而言,在開頭必須用精彩引人的場面展示出矛盾沖突,給讀者提出一個閱讀問題,迫使他們急切地要了解下面發生了什麼?如何發生?然後,要想盡方法保持住讀者的懸念,使他們隨著作者的誘引,沉溺於一個又一個變化起伏、難以預料的情境之中。直到最後,才使懸念釋放,讓讀者明曉最終答案。
2、性格小說。
它以塑造鮮明的人物性格為中心。好的性格小說往往比情節小說具有更大、更長久的藝術魅力:因為它不是提供聽一遍即可的故事,而是展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一般小說作者都重視人物形象的塑造,極力將筆下人物寫得個性突出、不同凡響。於是,在肖像描寫、行動描畫、語言描述、心理描摹上大下功夫,果然也就有了聲色俱備的某種獨特人物形體出來。有的作者更進一步,通過逼真的細節--比如嚴監生臨死不能閉眼,只為多點一根蠟燭之類,將人物神態活畫了出來。應該承認,他們的努力不無效果。但若說因此已塑造出了人物性格,則未免淺顯了些。因為,在塑造人物性格時不能為性格而性格,而應寫出性格的內在依據,讓人物在矛盾沖突的碰撞中表現出鮮明的性格來。
這些矛盾沖突是:
第一,性格與環境的沖突,通過外在環境與人物性格的特定沖撞,表現出鮮明確切的性格。例如《內當家》中農婦李秋蘭面對改革開放後以前殘酷欺壓過自己的地主以愛國華僑身份重新回來的局面;面對縣委要員以強迫命令方式要求她奴顏卑膝、裝假奉迎的場面,大義凜然、不卑不亢又自然實在地體現出新時期農民的情懷。這性格便扎實、深厚,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二,性格與性格的沖突。通過彼此對立或不同層次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以對比方式或襯托方式表現人物性格。例如梅里美的《瑪特渥·法爾高納》中,父親正直、仗義、嫉惡如仇的性格與兒子貪圖錢物、出賣他人而背叛諾言的性格的沖突;例如《祝福》中祥林嫂性格與魯四老爺、柳媽及其他人的性格的沖突;《月牙兒》中女兒與母親微妙復雜的性格沖突等。
第三,性格自身內部的沖突。通過人物性格中兩種品質或兩種思想情感的自相矛盾及矛盾的定向解決,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主導方面。比如魯迅《肥皂》中四銘老爺一方面懷流氓淫邪心理調戲女乞丐,一方面又正襟危坐,以道學家口吻訓拆兒女;比如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男女主人公彼此真摯、深沉地相愛又受社會輿論、文化習俗束縛而自我剋制、痛苦煎熬的內心沖突等。
性格小說在結構設計上,情節的轉折、變化不宜過多。若轉折點過多,勢必造成切點多、切面小的局面,這樣,人物性格就缺乏必要的橫向展示,而被淹沒在情節過程之中,性格小說便蛻化為情節小說了。
3、氛圍小說。
氛圍小說重在用氣氛、意趣感染讀者,因此,如何用生動傳神的氛圍、境界描述來吸引讀者,便是重心所在。
氛圍小說引人入勝的方式大體有兩類:其一,逼真具體的形象描述;其二,細膩傳神的意趣傳達。
前者又可細分:
第一,利用同感。直接表現讀者及熟悉的場景、人事。使讀者倍覺親切,進而獲得感染。比如魯迅的《社戲》:小兒女純情爛漫,鄉間生活質朴真淳,讀罷令人陶醉。
第二,利用陌生感。展現一般讀者所不熟悉的生活畫面,使人讀罷產生因新鮮感所派生出來的欣悅或激動之情。例如鄭萬隆《異鄉異聞》中的一些篇章,即以特定的奇異場景來喚起讀者的感動,喬良的《靈旗》,似乎寫了不少人物、事件,以求再現一段歷史,但就其總體藝術魅力來講,還是由於它創造出了一種現代讀者所陌生的沉重、悲涼、苦澀的藝術氛圍。
第三,利用距離感。將人們熟悉的生活場景、人生畫面推到遠處以鳥瞰,或擺到"別處"以重視,利用拉開距離、換變角度的方式,吸引讀者情感。比如賈平凹的《夏屋婆悼文》,使讀者如置身冥冥高天之上,用俯視螻蟻般的超脫宏闊眼光掃描一個中國勞動婦女的一生,於是,自然有種幽遠情思與透徹的悟性潛生出來。
後者的意趣傳達也常見兩種情況:
第一,通過心理情緒的藝術傳達,與讀者發生心理交流。比如王蒙的《春之聲》,將岳之峰的心理流動直接向讀者展示出來,引起共鳴。
第二,通過提出新的哲理觀念,引起讀者驚動,陷入新的思考,從而產生藝術效果。這是一種特殊的"理性氛圍"。比如魯迅的《狂人日記》,通過狂人的眼、口與心,向讀者傳達出一種社會氛圍,進而提出新的大膽直截的指控:數千年的封建社會歷史上,只寫著兩個字:"吃人"!
4、抽象小說。
抽象小說具有將藝術形象符號化的特點。但盡管如此,它也不能沒有人物、情節、環境的有機組合與配置。因此,抽象小說的結構體設計也應遵循上述三類小說所要求的規則。
而抽象小說還要多一項要求:必須將抽象的哲理與具象的呈示結合起來。

『玖』 說說歐亨利短篇小說集和莫泊桑短篇小說集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各有什麼特色,謝謝

莫泊桑和歐·亨利都是世界短篇小說巨匠。在論及兩人的創作手法時, 往往會看到大同小異的說法, 如由小見大, 結局出人意料等等。其實, 兩位作家的短篇小說創作在藝術手法方面有很多差異。

美國作家歐·亨利是一位獨具風格的短篇小說家,他的作品有獨特的藝術技巧,不僅從普通生活中選取平凡素材,以小見大,從平常事件中開掘主題,反映出不平常的社會意義。還在於以幽默的喜劇手法表現悲劇性的內容,用作品情節的巧合增強戲劇性。更在於他獨特的藝術結構、「歐·亨利式的結尾」。以及獨具特色的語言藝術。

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享有「短篇小說之王」美稱。莫泊桑短篇小說的藝術特色,主要通過其在敘述時如何將生活真實上升為藝術真實,以真實、自然的描寫藝術吸引人以及在表現藝術哲理性方面的獨特表現手法來展開論述,從而表明莫泊桑的作品為後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在很多方面的創作技巧是值得後世學習並借鑒的。
在短篇小說的藝術構思上,莫泊桑不製造離奇情節刺激讀者的好奇心。他善於從現實生活中選取有典型意義的人物、事件和生活片段作為透視點來窺視大千世界,以小見大,由點及面反映普遍的社會真實。他從一把傘的小洞眼看到市民利己主義哲學;用一根繩子繞出一個趨炎附勢荒唐混亂的世風;不見了一串項鏈,引人尋找小資產階級丟失的淳樸(《雨傘》、《繩子》、《項鏈》)。
構思和布局的巧妙是莫泊桑短篇小說的又一大特點。取材於平凡的日常生活,巧妙、引人入勝的情節結構和布局使莫泊桑的小說生動而富有吸引力。他的短篇小說常常像故事一樣娓娓動聽,給人親切自然的感覺。在似乎平淡的敘述中,早已埋伏了精心設計的妙筆。有時,正在緩慢進展的情節會因為一個細節的插入而迅速推向高潮,形成意想之外的場面。人物和主題從中得到深刻的表現。有時先製造重重迷霧,故意將讀者引入歧途——對故事的發展和結局做出種種猜測,而結果卻全然相反。幾乎每篇都新穎別致又存在一個共同點:入情入理,真確可信十分自然朴實。為了實現精巧和自然相統一的藝術構思,莫泊桑出色的運用了多樣化的藝術表現手法,
在題材和情節的奇巧上,莫泊桑有似於歐•亨利。然而他獨具匠心的構思,曲折的故事情節、出人意料的結局卻是合乎情理的,在生活中可能發生的。這一點又是不同於歐•亨利的。然而,他有些作品在取材於平凡小事的這個特點上,又接近於契訶夫。如《羊脂球》中整個作品只寫了一個平淡無奇的旅途,與契訶夫不同的是,他的作品中還有一點「奇遇」,如《羊脂球》中路上的受阻。另外,莫泊桑還開創了短篇小說多層次、多角度的敘事結構。他的小說中的「敘事人」經常變換,並且採用故事套故事的敘事結構。
一較之歐·亨利,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題材更為豐富。
二莫泊桑的小說語言冷靜、客觀, 不帶有作家自己的主觀感情色彩。
三莫泊桑短篇小說的情節發展較之歐·亨利的多一些起伏。

『拾』 莫泊桑短篇小說小說構思情節描寫人物世態

莫泊桑,全名基.德.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是與契訶夫和歐·亨利並列的世界短篇小說之王,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 莫泊桑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 「短篇小說之王」,對後世產生了極大影響。除了《羊脂球》(1880)這一短篇文庫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還創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於勒》(1883)、《米隆老爹》(1883)、《兩個朋友》(1883)、《項鏈》(1884)等在內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長篇小說也達到比較高的成就。他共創作了6部長篇:《一生》(1883)、《俊友》(又譯《漂亮朋友》,1885)、《溫泉》(1886)、《皮埃爾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堅強》(1889)和《我們的心》(1890),其中前兩部已列入世界長篇小說名著之林。

閱讀全文

與莫泊桑短篇小說結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都市偷心龍爪手小說2185章 瀏覽:550
關於暴富系統小說 瀏覽:66
小說重生民國之生死狙擊 瀏覽:661
老梁mp3有聲小說下載 瀏覽:787
末世進化泡妞類小說排行榜 瀏覽:494
末世重生建設開荒小說 瀏覽:223
諸天大道宗txt平板小說網 瀏覽:354
都市完結小說男主角超帥 瀏覽:453
女配叫晴羽的總裁小說 瀏覽:100
qq閱讀寫小說怎麼發布 瀏覽:460
小說人物名字姓喬的男生 瀏覽:639
有部古代小說男主叫東方朔 瀏覽:764
禁倫小說排行榜 瀏覽:16
完結小說過度沉溺在線閱讀 瀏覽:234
仙君重生都市紈絝的小說 瀏覽:547
現代小說和古代小說哪個好寫 瀏覽:922
玄幻校園魔法小說完結小說 瀏覽:987
武松與藩金蓮小說作者孤獨書童 瀏覽:16
大叔個個不好惹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479
手機寫小說閱讀器 瀏覽: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