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著名當代短篇小說有哪些很值得一看
張潔 愛是不能忘記的
汪曾祺 受戒
史鐵生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余華 十八歲出門遠行
嚴歌苓 少女小漁
遲子建 清水洗塵
張愛玲 傾城之戀
先這些吧 呵呵
㈡ 中國著名短篇小說有哪些
張潔 愛是不能來忘記的
汪曾自祺 受戒
史鐵生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余華 十八歲出門遠行
嚴歌苓 少女小漁
遲子建 清水洗塵
張愛玲 傾城之戀
信號員
盲人國
死者
一封陌生女子的來信
變形記
羊脂球
項鏈
驛站長
外套
套中人
一個人的遭遇
睡谷的傳說
敗壞優優城鎮的人
麥琪的禮物
警察與贊美詩
熱愛生命
歐亨利的作品耐人尋味,像<<最後一片常春藤頁>>
其他的<<山羊茲拉特>>
<<丹柯>>
<<情書>>(岩井俊二)
雨果: 克洛德.格
歐文: 鬼新郎
左拉: 陪襯人
都德: 三部大彌撒
哈代: 富於想像的婦人
海涅: 帕格尼尼
普希金: 黑桃皇後
莫泊桑: 蠻子大媽
梅里美: 伊爾的美神
狄更斯: 窮人的專利
果戈理: 舊式的地主
司各特: 流浪漢威利的故事
契科夫: 寶貝兒
高爾基: 切爾卡希
巴爾扎克: 不為人知的傑作
馬克.吐溫 田納西的新聞界
傑克.倫敦 變節者
屠格涅夫: 總管
歐. 亨利 愛的犧牲
㈢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哪些女作家短篇小說寫的好
蕭紅,丁玲,張愛玲,蘇青,
㈣ 中國誰的散文寫得最好
巴金:《滅亡》(中篇小說)1929,開明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理論)與克剛等合著,1927,上海民鍾社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
《霧》(「愛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新中國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
《春天裡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
《雨》(「愛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又名《激流》)1933,開明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代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
《巴金自傳》(傳記)1934,中華
《電》(「愛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良友
(《霧》、《雨》、《電》合訂為《愛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點滴》(散文集)1935,開明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
《憶》(回憶錄)1936,文生
《發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生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生
《短簡》(散文集)1937,良友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O,開明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馮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無題》(散文集)1941,文生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生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生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良友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生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衛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談契河夫》(理論)1955,平明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堅強的戰士》(散文集)1957,少兒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兒
《—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報告文學)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文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
《李大海》(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夢》(中短篇小說合集)1979,人文
《煙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隨想錄》(散文集)1979,香港三聯
《巴金中短篇小說選》(上下冊)1980,四川人民
《巴金選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隨想錄》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
《巴金選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1981,香港三聯
《探索與回憶》(《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選集》(1-10卷,小說、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創作回憶錄》(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選》(上下冊)1982,浙江人民
《憶念集》(散文集)1982,寧夏人民
《真話集》(《隨想錄》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聯
《巴金論創作》(理論)1983,上海文藝
《巴金散文選》1983,文聯
《文學回憶錄》與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隨想錄》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聯
《童年的回憶。(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願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
《心裡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齊)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
《當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
㈤ 國內有哪些好的短篇小說
《祝福》作品敘寫一個離開故鄉的知識分子「我」在舊歷年底回到故鄉後寄寓在本家四叔(魯四老爺)家裡准備過「祝福」時,見證了四叔家先前的女僕祥林嫂瘁死的悲劇。
㈥ 中國現代小說寫的最好的是誰
1.魯迅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吶喊》,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吶喊收錄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說十四篇。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原收十五篇,列為該社《文藝叢書》之一。1924年5月第三次印刷時起,改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1930年1 月第十三次印刷時,由作者抽去其中的《不周山》一篇(後改名為《補天》,收入《故事新編》)。作者生前共印行二十二版次。
2.《子夜》,原名《夕陽》,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約30萬字。茅盾於1931年10月開始創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節分別在《小說月報》和《文學月報》上發表過。半個多世紀以來,《子夜》不僅在中國擁有廣泛的讀者,且被譯成英、德、俄、日等十幾種文字,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小說以1930年5、6月間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上海為背景,以民族資本家吳蓀甫為中心,描寫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各種矛盾和斗爭。
3.《駱駝祥子》是一部由現代人民藝術家老舍(舒慶春)所著的長篇小說。它以現實主義的筆法與悲天憫人的情懷,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擁有重要地位。
此書主要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位人力車夫(祥子)的行蹤為線索貫穿全文,以二十年代中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洋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的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 。
此書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們展示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於痛苦深淵中的圖景。
4.《雷雨》由劇作家曹禺創作,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是命運對人殘忍的捉弄。《雷雨》是「中國話劇現實主義的基石」。作者出於一種「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種悲憫的情懷來俯視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通過兩個在倫理血緣上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家庭,剖析了社會和歷史的深重罪孽。
5.《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魯迅的《吶喊》。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於《邊城》的美學藝術,《邊城》這部小說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6.《圍城》作者錢鍾書,創作寫於1944~1946年,誠如夏志清先生所說,他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一部小說,首先《圍城》有一個鮮明的主題,揭示一個存在困境,故事又發生在動盪的抗戰年代,小說里人物的命運隨著時代遷流,真切地反映出那個戰爭年代的人的生存狀態,有一種實實的在場感。其次《圍城》最為人稱道的是精彩生動的描寫,一個個妙喻把作者的想像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對人物的刻畫入木三分。《圍城》還包含深刻的文化寓意,作者本身就是淵博的大學者,他把一些文化批判巧妙地寄寓在小說中,彰顯精湛的藝術造詣。總之,《圍城》是部淺的人讀來有趣、深的人讀來有味的偉大的小說。
7.《呼蘭河傳》是著名作家蕭紅創作的一部自傳體小說,1940年寫於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說共分7章,前有序後有尾聲,著名文學巨匠茅盾作序。本書描繪了東北邊陲小鎮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獨特的藝術個性與特色。
8.《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的作品 ,是余秋雨通過對國內外的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撰寫的系列散文集。這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
此書通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描寫一代中國人心靈的糾結。這是一本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干凈漂亮的白話文字,來描述中國深沉的文化,以及抒發自我的情感。在《文化苦旅》中,作者游歷中國各地,追尋古人足跡,體會著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歷程。這些文章,是游記,也是中國文化史。
此書中有提到的景點有很多,每一個景點都帶給作者不同的感觸和震撼。他觸碰到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見證自己國家一路走來深刻的歷史痕跡。其中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散點論述,探尋文化;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
9.《紅高粱》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紅高粱》主要通過「我的奶奶」戴鳳蓮以及「我的爺爺」余占鰲兩個人之間的故事,講述發生在山東的生命贊歌。《紅高粱》主線是「爺爺」余占敖率領的武裝壓擊日軍,輔線是「爺爺」余占鰲和「我奶奶」戴鳳蓮之間的愛情故事。故事發生的主要地點是高密東北鄉。小說里的主要人物有的是自發的造反勢力,有的是混亂和無紀律的地方首領。他們沒有救國家和人民群眾的主動意識。他們反抗的原因來源於為自身的生存而抗爭。整部小說中沒有著墨太多的正面形象,「我爺爺」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既是「土匪」又是「抗日英雄」的雙重身份,土匪的野性和英雄的血氣使人物更加豐滿和真實,還原了真實的歷史一幕。
在小說中,莫言塑造了一個在倫理道德邊緣的紅高粱世界,一種土匪式英雄,他們做盡壞事但也報效國家,他們繾綣相愛、英勇搏殺,充滿著又離經叛道又擁有無限生氣的時代氣息。
《紅高粱》是一部表現高密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的頑強生命力和充滿血性與民族精神的經典之作。
10.《四世同堂》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表現抗戰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該書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胡同內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種種艱難的選擇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1949年曾在美國出版節譯本,書名為《黃色風暴》,被譽為「好評最多的小說之一,也是美國同一時期所出版的最優秀的小說之一」 。1982年才得以全貌為中國讀者所知。
㈦ 中國當代散文寫得好的作家是是誰
中國當代散文寫得好的作家如下:
1、賈平凹
賈平凹是被人們稱為鬼才,他在小說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到現在為止共出版了16部長篇小說,每一部都是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其也是一位散文大家,散文語言純朴,讀起來另有一番滋味。
散文都富含哲理,大多都是寫日常生活里的一些事情以及個人的所思所想,其散文也是當代收錄在課本里最多的一位作家。
1、余秋雨
余秋雨先生在寫作散文之前,就已經是一位學貫中西、著作等身的大學者。一切能夠用學術方式表達清楚的各種觀念,他早已在幾百萬言的學術著作中說清楚;
其寫散文,是要呈現一種學術著作無法呈現的格調,那就是白先勇先生贊揚他的那句話:「詩化地思索天下」。他筆下蘊藏的「詩化」靈魂,是「給一系列精神悖論提供優美的儀式」。
3、林清玄
林清玄的散文耐人尋味,立意往往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正如他曾說過文章要「向內探索,向外追尋」;
他的散文創作通常起源於平常之物,在優化文字語言的同時,意蘊也會得到系統性展現,透露出生命的玄機,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怦然心動的感受。
4、餘光中
餘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從詩歌藝術上看,餘光中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詩人」;
其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
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且兼有中國古典文學與外國現代文學之精神,創作手法新穎靈活,比喻奇特,描寫精雕細刻,抒情細膩纏綿,一唱三嘆,含蓄雋永,意味深長,韻律優美,節奏感強。
5、劉亮程
劉亮程是中國二十世紀的最後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陽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筆下的塔西提島,但是又沒有那種原始的浪漫情調,在那裡夾雜地生長著的,是一種困苦,一種危機,一種天命中的無助、快樂和幸福;
身邊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動靜皆可成詩,散文中透出的那種從容優雅的自信,是多少現代人已經久違了、陌生了、熬長了黑夜搔短了白頭也找不回的才華,這是一種發現的哲學,是悲懷和樂世的哲學,是生命體大徹大悟頂天立地的哲學。
㈧ 國內有什麼好的短篇小說
諧鐸。思想性藝術性文筆不亞聊齋志異,故事性差些,但幽默勝之。是部文人小說
㈨ 中國誰的雜文寫得最好(當代、現代)
當然好似魯迅
批判性強 細想深度高
古今集大成者
魯迅雜文的藝術特點
1、魯迅的雜文卻具有高度的說服力,長篇的論證嚴密,短篇的一針見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說得清楚、充分、深刻。
2、魯迅雜文擅長分析,他的論辯能制強敵於死命,揭露矛盾的方法也多種多樣。
3、魯迅在運用邏輯思維來揭露事物的矛盾時,經常通過藝術形象來表現。寥寥幾筆,逼真傳神。
4、魯迅經常運用書本或自己創造的故事來構成形象,表達思想。魯迅的形象化手法,都表現了貼切、平易、新鮮的特點。
5、魯迅雜文的感情力量,特別表現在諷刺上。他認為:「『諷刺』的生命是真實;不必是曾有的實事,但必須是會有的實情。
6、魯迅還有一部分雜文,通過「曲筆」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總之,魯迅的雜文,形式豐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莫不清新獨創,給予讀者以雋永的藝術享受。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406028.html?wtp=tt
㈩ 你認為中國目前寫的最好的小說是哪本
大家都喜歡看小說,如果我提個問題,中國最好的小說是哪一部?毫無疑問,是《紅樓夢》,它是一部白話長篇小說。如果我再問:哪部小說藝術形式和《紅樓夢》不同,但在文學成就上可以與之媲美?那就是《聊齋志異》,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紅樓」,一短一長,一文一白,構成了中國古代小說的雙峰。 古今中外的短篇小說名家很多,而堪稱「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卻只有一位,那就是《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 世界短篇小說的創作高峰出現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俄國的契訶夫、法國的莫泊桑、美國的歐·亨利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們短篇小說的藝術成就是二十世紀的作家望塵莫及的。但是,約三百年前的《聊齋志異》在數量、質量和影響諸方面,都超過了這些歐美巨匠的作品。 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的第一高峰是唐傳奇,第二高峰就是《聊齋志異》。我們甚至可以說,這個第二高峰還高於第一高峰,《聊齋志異》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古代短篇小說之冠。而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擂台賽」冠亞軍作者的身份又非常地不成比例:唐傳奇由若干位進士共同創造,《聊齋志異》則是由一位秀才獨自完成的。 蒲松齡憑什麼傲視世界短篇小說群雄,技壓唐代數十名進士?他有什麼特殊際遇?《聊齋》作者的身世之謎,自然引起了人們的盎然興趣—— 蒲松齡家境如何?對他的創作有何影響? 蒲松齡的功名之途是怎麼回事?對他的創作又有什麼影響? 蒲松齡寫了那麼多愛情小說,那他是情場高手嗎? 蒲松齡有沒有「第二夫人」?有沒有夢中情人? 長篇小說《醒世姻緣傳》是蒲松齡的作品嗎? …… 我用了二十多年時間考察蒲松齡的生平,除查找圖書資料外,還曾沿蒲松齡青年時的「南遊」路線考察,尋找蒲松齡的嫡系子孫談話,甚至把「文革」時掘了蒲松齡墓的紅衛兵頭頭找來詢問墓葬出土的狀況。結果我發現,在世稱「短篇小說之王」的「聊齋先生」身上,發生過許多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