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新時期短篇小說研究

新時期短篇小說研究

發布時間:2021-03-19 02:31:39

❶ 新時期小說有幾個發展階段

新時期小說-開端產生
新時期小說-發展演變
新時期小說-代表著作
新時期小說-代表作家
新時期小說-主潮流變

❷ 老舍和丁玲小說創作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代表作與特色是什麼

老舍的創作道路分為三個階段。早期:三部長篇小《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早期的三個長篇基本上顯示了老舍創作的基本風格,對市民命運的密切關注,幽默譏諷的筆法特色初步顯示出來。中期:小說創作的成熟期《駱駝祥子》《離婚》《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月芽》。代表作《駱駝祥子》。《離婚》標志幽默譏諷的特色開始成熟了,《貓城》是長篇,有政治色彩和寓言故事。這個階段對市民形象的塑造達到了典型化的程度,幽默風格達到了圓潤的境地,是老舍高峰和成熟期的創作。後期:顯示了風格的發展和變化,以《四世同堂》為突出特點,老舍對市民形象的描寫,已經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獨特的體系,構成了老舍的市民世界,幽默諷刺進一步深入轉化為批判和揭露。縱觀老舍整個的創作,除了上述特點以外,還有一個獨特的風格,即是他的語言特色,老舍的作品顯出鮮明的濃厚的京味文化。丁的創作道路分為三個階段。初期,20年代,發表以個性解放,婦女解放為主題的作品,以《莎菲女士的日記》為代表,基本顯示了她的創作特點,顯示出一種深刻敏銳的政治見解和政治眼光。中期,30年代(即30年代到解放區前後的創作),一部分繼續表現知識分子、農民命運的作品,另一部分是來解放區以後表現農民、女性,這個時期創作的過度體現了丁玲思想發展的變化。後期,40年代,以《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寫農民地位命運的變化,顯示了丁玲思想、藝術上的高峰。這三個階段共同體現了丁創作的總體特點,不同時代最重要的、最敏銳的問題,以一個女性特有的敏銳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始終感應、追隨著時代的步伐,在積極的思考。

❸ 新時期短篇小說的興盛中的新時期具體是指哪個時間段啊

新時期抄指文革結束以後,改革開放以後,主要是上世紀八十到九十年代。知識界和文學界普遍使「第二次解放」來強調文革結束對於民族、個人,對於社會生活、文化所具有的歷史性意義。與社會政治密切相關的文學界,隨後也把文革後的文學稱為「新時期文學」。「新時期文學」的發生,被看做是20世紀中國文學的另一次重大轉折(第一次是五四文學革命)。

❹ 如何判斷一部作品是好作品 新時期小說研究''

能通過小說體會到一種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就夠了。

❺ 海明威作品在國內的研究現狀

1.《海明威研究在中國/The Study Of E·hemingway In China 》作者:邱平壤編著 出版社: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1610335 / 7531610337
出版時間:1990.5 叢編項:開放叢書 思想文化系列
簡介:本書包括對海明威四大小說、短篇小說,思想以及藝術成就,藝術風格之研究。
主題項:海明威-E.-文學研究 文學研究-海明威,E.
更多同類圖書:文學藝術?文學?作品集?外國文學作品集
2.《迷惘者的一生——海明威傳》[M]. 著名海明威研究專家卡洛斯 貝克,林基海譯.湖南人民出版社
3.董衡巽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浙江人,1934年1月生。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發表作品有:《美國文學簡史》(負責人)、《美國現代小說論》(主編)、《海明威研究》、《海明威談創作》、《海明威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0。
4. 楊仁敬教授《海明威在中國》一書的增訂本(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
5.《海明威死亡意識的宗教意識》[J].曹明倫.《國外文學》,2004 (3).

第二輯
[1]裴立鵬 張敏.《自卑與超越——海明威「硬漢性格」的心理成因》.《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5月.
[2]徐樂怡. 《論海明威小說的悲劇美》. 《許昌師專學報》2000年第4期.
[3]劉久明. 《「重壓下的優雅風度」 與海明威的「准則英雄」 》.北京:《外國文學研究》.1998年第2期.
[4]蘇順強. 《論海明威的虛無思想》.人大報刊復印資料 《外國文學研究》.2000年第1期.
[5]羅明洲. 《論海明威的死亡情結》.北京:《外國文學研究》.1999年第2期.
[6]曾塞男. 《論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識》. 北京 :《外國文學研究》.1998年第3期.
[7]劉久明. 《海明威文化心理結構淺析》. 北京:《外國文學研究》.1998年第4期.
[8]劉鐵.《給人類增添信心與力量的文學形象——論海明威的「生命英雄」 》.北京:《外國文學研究》.1998年第2期.

第三輯
1.淺析海明威《老人與海》的藝術風格及其硬漢性格 The Artistic Writing Style and Hemingway's Unyielding Character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青海民族研究 Nationalities Research in Qinghai] 羅雪娟 , LUO Xue-juan
2.海明威的文藝思想探析 Brief Analysis of Hemingway's Literary Thought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stry Management(Social Science Edition)] 王愛玲 , WANG Ai-Ling
3.海明威的"青絲情結"——試論海明威的婦女觀 Hemingway's "Hair Complex"——Hemingway's Idea on Women [哈爾濱學院學報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孫玉琢
4.海明威小說的對話性 The Convers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Hemingway's Novels [濟南職業學院學報 Journ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趙若純 , Zhao Ruochun
5.海明威與他的硬漢英雄 Hemingway and His Unyielding Hero [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 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田耀 , 蔣瑜
6.並存於海明威作品中的雙重意識 On Double Consciousness Existing in the Works by Earnest Hemingway [東北財經大學學報 Journal of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張巧毅
7.海明威小說的情緒線索 The Emotional Plot of Hemingway's Novels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鄭孝萍 , ZHENG Xiao-ping
8.存在?生存?人生--海明威的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解讀 Existence, Living and Life--the Interpretation of Hemingway's Novel "Farewell to Arms" [武漢科技學院學報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李曉珍
9.從《老人與海》看海明威的自然生態意識 Hemingway' 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Journal of Shangqi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王育烽 , WANG Yu-feng
10.孤寂的心靈 自尊的生活——論海明威《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的主題 A Desolate Soul Lives a Dignified Life: The Theme of Hemingway's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毛堅舫
11.海明威、古巴漁夫與《老人與海》的經典硬漢形象 Ernest Hemingway. Cuban Fisherman. and the Classical Heroic Character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Journal of Guiyang Teacher's College] 楊植 , YANG Zhi
12.看海明威如何"表現"《十個印第安人》的故事 How Hemingway Shows the Story of Ten Indians [台州學院學報 Journal of Tanzhou University] 毛華奮。。。

❻ 新時期第一篇恢復現實主義傳統的短篇小說是 A<傷痕>B《班主任》C剪輯錯了的故事D喬廠長上任記

B《班主任》 以下為原因:1980年前後,傷痕小說、反思小說和改革小說接踵而至,以其浩大的聲勢,構成了新時期小說創作的第一個波峰。傷痕小說是描寫文革十年政治斗爭給黨和國家造成的損失,給社會人民帶來沉重災難的小說。發端於劉心武的《班主任》,得名於盧新華的《傷痕》。傷痕小說主要有葉辛的《蹉跎歲月》、老鬼的《血色黃昏》、竹林的《生活的路》、莫應豐的《將軍吟》、叢維熙的《大牆下的紅玉蘭》、周克芹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傷痕小說的特點是政治批判意識強烈、悲劇風格鮮明和宣洩感情色彩濃厚。反思小說是審視建國三十年來的重大事件,將筆觸及到文革以前,反思文革是偶然還是必然?中國當代的這場浩劫是極左思潮的必然結果,也是國民性根深蒂固的必然結果。反思小說主要有諶容的《人到中年》、李國文的《冬天裡的春天》、高曉聲的《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李順大造屋》、史鐵生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茹志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張一弓的《犯人李銅鍾的故事》、張弦的《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王蒙的《蝴蝶》、《布禮》、張賢亮的《綠化樹》、《靈與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反思小說的特點是內容豐厚,具有理性色彩、進行了藝術探索。改革小說是揭示改革矛盾、塑造理想人物、具有二元對立模式的小說。改革小說主要有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柯雲路的《三千萬》、張賢亮的《男人的風格》、水運憲《禍起蕭牆》、張潔的《沉重的翅膀》。十年文革造成的文化荒漠,讀者渴望的心靈共鳴,是傷痕小說、反思小說和改革小說受關注的主要原因。

❼ 國外對毛姆作品的研究主要在哪些方面

從總體看, 英美學界對毛姆的研究起步早、 程度深, 已經具有相當高的水平。 在英美學術界, 每年都有關於毛姆的研究論文問世, 不論是論文數量還是質量都令人欣喜。
20 世紀 90 年代之前具有代表性的毛姆研究論文還專門集結成冊, 收錄進已出版的 《威廉·薩姆塞特·毛姆作品評論集》一書中。
國外對毛姆其人及作品的研究專著也不斷涌現, 並且研究范圍涵蓋了他的長篇小說、 短篇小說以及戲劇創作, 非常全面。
其中《薩姆塞特·毛姆的世界》 (The World of Somerset Maugham .London :Peter Owen Ltd., 1959)對毛姆生平及其文學創作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分析和深刻的闡釋, 是毛姆研究代表作之一。
另外《民族認同與男性身份認同》(Or1enting Masculinity, Orienting Nation,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96)則是從同性戀和後殖民文化理論出發對毛姆的東方題材作品重新進行了突破性解讀, 學者菲利普· 海頓的這本書第一次指出毛姆獨特的敘事技巧與他的男性身份密不可分, 並稱毛姆的東方題材作品是「在西方帝國主義語境下幻化的東方想像」。

除此之外, 對毛姆小說、 戲劇等不同文體創作的研究專著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毛姆的短篇小說創作一向是其作品中評價最高的, 因此關於短篇小說的敘事研究得以充分展開。《威廉·薩姆塞特·毛姆短篇小說評論》 (W·Somerset·Maugham—A Study Of the Short Fiction .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93)就是一本毛姆短篇小說的研究專著。

戲劇方面, 毛姆的風俗喜劇得到了觀眾和評論家的大加贊賞, 但他戲劇創作的缺陷也尤其明顯。 如《風俗喜劇: 從謝里丹到毛姆》 (The Comedy of Manners from Sheridan to Maugham. Philadephia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69)和《威廉· 薩姆塞特· 毛姆的 滑稽喜劇》 (The Dramatic Comedy of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Paris :The Hague, 1968)等戲劇研究專著認為毛姆的喜劇創作語言機智幽默, 場景設計巧妙, 然多而不精, 缺乏生活的廣度和思想的深度。

毛姆跌宕起伏的一生一直以來都是讀者和研究者的關注重點, 目前出版問世的毛姆傳記多達十數本, 包括羅賓· 毛姆所著《憶毛姆》、 法國學者波伊爾的《天堂之魔——毛姆傳》 等。 其中特德· 摩根(Ted Morgan)所著的《人世的挑剔者—毛姆傳》 是學術界公認最為嚴謹權威的毛姆傳記。 傑弗里· 梅耶斯(Jeffrey Meyers)所撰寫的毛姆傳記《薩姆塞特· 毛姆: 一種人生》(Somerset Maugham :A Life) 則是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 除了毛姆早年的浪漫史, 不成功的婚姻和他在兩戰期間作為一個秘密間諜的經歷之外, 該書還為讀者提供了許多新資訊, 本書特別強調了毛姆對20 世紀世界文學的貢獻和影響, 為當下世界范圍內的毛姆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視野 和學術參考。 毛姆的長篇小說一直飽受爭議, 因此盡管它們在世界范圍內 擁有廣大的讀者群, 卻並不受評論家青睞。 毛姆在《蘭貝斯的麗薩》 之後所寫的幾部長篇小說都沒能引起大反響, 就連代表作之一的半自傳體小說《人性的枷鎖》 在問世之初也幾乎無人問津。 直到 1915 年 11 月 25 日美國現實主義文學大師西奧多· 德萊塞在《新共和》 報上盛贊《人性的枷鎖》 為天才之作: 「這是一部我們所喜愛的而又一時理解不了的完美的作品, 我們不得不承認它是一部藝術品。」 他甚至將這部小說比作貝多芬的交響樂: 「使空氣中充滿了蓓蕾般的音符, 花一般的音調, 帶著難以捉摸的信息在那裡漂浮、 隱現。」1至此這部小說才真正進入評論家的視野。 小說《尋歡作樂》 是毛姆長篇小說中爭議最大的一部, 在作品中毛姆隱晦地諷刺了當時英國文壇上的可笑之人與可笑之事。 伍爾芙曾用「邪惡」 來評價這部小說,但有評論家卻認為這是毛姆對英國文學的最大貢獻, 並認為他對英國文壇的諷刺至今仍無人能夠超越。2 國外學術界對毛姆的評價毀譽參半, 在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爭論中, 無論是贊美還是批判都表達了對毛姆學術價值的發現和肯定。

總體而言, 國外研究者大多認為毛姆作品缺乏形式和技巧的創新, 只是一個「善於講故事的人」(a teller of tales),例如 H. E. 貝茨(H.E.Bates)曾說: 「毛姆只是延續了一個傳統——直接、 客觀地講述故事, 這大部分是源於法國的自然主義, 所以毛姆的影響現在不會, 將來也不會深遠寬廣。」 而弗吉尼亞· 伍爾夫在評價愛德華時期的文學家時完全把毛姆忽略了,認為他太過平庸。 對毛姆的指責更多地集中於他小說的暢銷上, 評論家批評毛姆迎合大眾, 為利潤而寫作, 不符合嚴肅文學的價值觀。 事實恰恰相反,《薩默塞特· 毛姆的世界》 (The World of Somerset Maugham)一書就曾指出, 在超過四分之一的世紀里, 毛姆是唯一一個既被普通讀者接受, 又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 老練的讀者和許多作家的共同偶像, 他對年輕作家的影響與日劇增, 同時他還給超過百萬的普通讀者送去了歡樂, 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有意義。 他是當今英語小說界當之無愧的領袖。3 另外, 不可置否的是, 毛姆是自狄更斯以來最受讀者歡迎的英語作家, 他正如19 世紀的狄更斯一樣對 20 世紀的世界具有極大影響。 喬治· 奧威爾、 V. S. 奈保爾、安東尼· 伯吉斯、 格雷厄姆· 格林等不少作家都明確表示自己創作受到啟 發。 還有許多作家和評論家為毛姆在文學史的「二流」 地位鳴不平, 諸如此類的種種都表明了毛姆的價值絕不是文學史中簡單一筆就能帶過的

❽ 遼寧自考中的「中國新時期小說研究」等科目

沒有這些,你到365查的不準,你得到你報考的主考院校的網站上看,

閱讀全文

與新時期短篇小說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說排行榜完結現代小說 瀏覽:236
女扮男裝青春校園類小說排行榜 瀏覽:2
相愛相親小說賀梓凝免費 瀏覽:279
有金手指老爺爺幫助的玄幻小說 瀏覽:108
女主穿越男主可憐自卑的小說 瀏覽:443
小說秘密教學免費下載 瀏覽:915
2016v好看的小說 瀏覽:814
長眠不醒有聲小說 瀏覽:462
主人公莫小可的小說 瀏覽:903
東西大戰的都市小說 瀏覽:513
古代言情小說中毒的表現 瀏覽:110
你的聲音我的世界小說閱讀 瀏覽:144
范建最推理小說人物 瀏覽:515
什麼男男小說好看 瀏覽:225
女主倒追很撩的小說 瀏覽:327
古代穿越日常生活有聲小說 瀏覽:679
男變女都市污小說 瀏覽:470
盜墓封印txt小說全集下載 瀏覽:420
陸思齊雲清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998
女主捉妖救男主的古代小說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