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了解 高鶴(鶴嘯九天) 的資料
童年的高鶴酷愛聽故事
上一個鼠年,在義縣電視台直播的義縣軍民春節聯歡會的舞台上,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正在惟妙惟肖的表演故事小段兒《老鼠是怎樣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一的》,她的表演稚嫩中充滿童趣,幽默中引人入勝,滿場笑聲一片,掌聲不斷。
高鶴的名字就這樣第一次和舞台形象一起走進義縣的電視熒屏,走進千家萬戶。高鶴從小喜歡故事,電視上的動畫片期期必看,除了電視動畫片外,就是纏著父母講故事,整天聽著故事笑,聽著故事入睡 0
。這些童話故事帶給高鶴一個夢幻的童話世界,帶給高鶴一個快樂的童年。
2005年,大學畢業後,高鶴被分配到義縣廣播電視局機關工作。為了使自己進一步得到鍛煉的機會,她同時兼做義縣廣播電視台電視節目的編導、播音和主持工作,先後主持了《陽光記錄》、《宜州時訊》、《一線直擊》等欄目。並在省市廣播電視作品評獎中多次獲得大獎。
由主持人到評書演員的蛻變
由馬桂晨創作,高鶴、李靜明改編,高鶴播講的電視評書《老爺嶺傳奇》,是義縣電視台作為縣級媒體在挖掘地方歷史、打造文化品牌戰略中的重要一環。這段評書,開啟了高鶴說評書之路的大門。有了第一部評書的基礎,第二部評書操作起來就不再那麼生疏。
2008年新春佳節,來不及感受初捷的喜悅,高鶴便開始投入到第二部長篇電視評書《奇俠》前期緊張繁雜的文稿編撰工作,並迅速進入攝錄階段。由於精神壓力大,錄制中途由於長時間敷蓋粉妝,導致強烈過敏,長滿紅疹,差點兒毀了一張青春的臉。可病情剛有好轉,她又立刻投入評書錄制工作當中。
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高鶴演播反映義縣歷史題材的電視評書共5部,617回。這些故事,或工筆描摹、勾畫入微;或寫意傳神、烘托渲染。它們從不同的層面,用不同的筆觸描繪著義縣的歷史文化,風俗人物。如今,這5部電視評書已經由遼寧廣播電視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被遼寧省廣播電視節目中心列入面向全省的播出發行計劃。2009年,在第九屆中國世紀大采風活動中,獲得「評書演播新人獎」。
拜師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
以義縣歷史文化為背景,以義縣風物傳說為主線,為義縣旅遊發展服務的五部電視評書《老爺嶺傳奇》、《宜州奇俠》、《大唐韓昌黎》、《蕭太後遼西平寇》、《契丹英雄》在廣播電視媒體和網路上熱播,熱議如潮。贊嘆者有之、驚奇者有之、褒獎者有之、鼓勵者有之。面對這一切,高鶴又有了新的思考。評書這一傳統的表演形式,將如何成為新的歷史時期老少皆宜、男女皆愛、不同階層共賞的語言和聲音的藝術呢?在探索的旅程中,《北疆剿匪》、《茅山後裔》、《明朝那些事兒》、《鬼靈報告》、《昆侖》、《我當陰陽先生的那幾年》、《去年的雪》……先後走上網路,引得眾多著名網站搶播,同時也引起一波又一波的品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粉絲。為使評書重新走向舞台,走進大眾娛樂生活之中,她還對老書名段兒的傳承、流派優勝的篩選,做過很多的功課,嘗試己用,推陳出新。
2012年12月,她被錦州市文聯推薦,以錦州市公安局片區民警、遼寧省道德模範、十八大代表孫建設這一典型創作演播的評書小段兒《老警官》,代表我市參加省文聯、省曲協舉辦的遼寧省道德模範頌曲藝調演,榮獲一等獎。經市文聯指派,反映十八大精神進山鄉的評書小段兒《我能》在全市巡演……這些年,她創作、改編、播講的評書和有聲小說已達800個小時。2010年9月,經全國曲協副主席、遼寧省曲協主席崔凱老師的引薦,被全國曲協主席、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在北京「梅地亞」中心召見,並同意收為徒弟。
一塊醒木、一把摺扇、一塊手帕,一段段兒跌宕曲折、波瀾壯闊的傳奇故事……我們期待這個傳奇的人物為我們帶來更多傳奇故事。
Ⅱ 茅山後裔有聲讀物(不要青雪版的,最好是艾寶良的)全集
貌似沒有艾寶良版的吧,有高鶴版,周鐵,葉辛版,和青雪版的。我給您發的是周鐵,葉辛版的。若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若滿意,請及時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