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龍一有聲小說下載

龍一有聲小說下載

發布時間:2025-06-28 20:44:52

① 鬼吹燈有幾部的

《鬼吹燈》一共有8部,分別是:《鬼吹燈 1 精絕古城》、《鬼吹燈 2 龍嶺迷窟》、《鬼吹燈 3 雲南蟲谷》、《鬼吹燈 4 昆侖神宮》、《鬼吹燈 5 黃皮子墳》、《鬼吹燈 6 南海歸墟》、《鬼吹燈 7 怒晴湘西》、《鬼吹燈 8 巫峽棺山》。

1、《精絕古城》

從考古隊進入沙漠尋找精絕古城開始,觸及到了鮮明的地理文化元素,西域沙漠、孔雀河、雙聖山、三十六國、樓蘭女屍、敦煌壁畫,提到這些元素,一股神秘的氣息撲面而來,所以在精絕古城這部分,是將神秘感作為了故事核心,

到最後精絕女王也沒露面,算是神秘到底了。這一卷中涉及到了一些考古解謎之類的元素。作為最初的一卷,現在來看最大的缺陷,就是有些部分寫得過於簡單和潦草了,邏輯比較鬆散,隨寫隨編,完全沒有考慮後面的故事如何展開;滿意的地方是描寫和敘述比較真實、生動。

2、《龍嶺迷窟》

《鬼吹燈》第一部第二卷《龍嶺迷窟》,實際上這卷故事,分為了三個部分,一是龍嶺倒斗發現西周幽靈冢,二是摸金校尉黑水城尋寶,三是石碑店棺材鋪獻王痋術浮出水面。雖然一卷中有三個故事,但在本卷中,作者主要想突出驚悚這一核心元素。

也許有人說《鬼吹燈》是驚悚小說,其實作者覺得完全不是,整體上和「恐怖」關系不大。如果說到驚悚,這只是本書諸多元素之一,並非主要元素。懸念迭出的只有《龍嶺迷窟》這一卷,到處是傳統話本令人窒息的扣子,這是聳人聽聞的一卷

3、《雲南蟲谷》

《鬼吹燈》第一部第三卷《雲南蟲谷》,寫這卷故事的時候正好是在看世界盃,印象尤其深刻,是對精力、體力、毅志品質的一次嚴峻考驗。雲南獻王墓這一卷中以探險作為核心。作者很喜歡看電影,曾經非常喜歡《深淵》和《異形》。

所謂的探險,是探索加冒險,後來看到翻拍版《金剛》的預告片,有一段探險隊利用轉盤式沖鋒(搶)槍,同山谷里蜈蚣惡(占)戰的橋段,超級喜歡這種場面。老式裝備的探險隊,皮劃艇漂流、墜毀的空(君)軍飛機殘骸、幽靈般的摩爾斯信號、芝加哥打字機。

千萬年不死的巨型昆蟲、吞噬萬物的屍洞效應、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叢林和化石洞穴中披荊斬棘,於是雲南蟲谷就啟動了,完全是藏寶圖式的傳統探險元素,裡面加有一引起奇怪的靈異和科幻色彩,這是新舊冒險元素相互結合的一卷。

4、《昆侖神宮》

《鬼吹燈》第一部第四卷《昆侖神宮》充滿了神話色彩。中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與傳說。凡是中國神話必定離不開昆侖山,昆侖山是天地的脊骨、祖龍發源之地、西王母的神宮、北方妖魔的巢穴,昆侖離開了神話傳說似乎就不能稱之為昆侖了。

古籍上記載著昆侖西王母的真實形象是個怪物,按照作者個人想像可能是條大魚,曾在自然博物館中看過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感覺真的像龍一樣。

5、《黃皮子墳》

如果按照最初的計劃,還是要在《鬼吹燈》第二部的四冊中,描寫四種不同的重點元素,這所以要寫前傳,主要是想活絡一下思路和文字,使自己不會因過於僵化的時間線索失去耐心。

《黃皮子墳》是年代背景非常強烈的一卷,核心元素是關於黃鼠狼的種種詭異傳說,和非人生物的墓穴和棺槨,以及東北地區特有的江湖體系,都是作者非常感興趣的元素。

但由於年代背景比較特殊,許多詞語和內容難免要受限制,不同於思想活躍的八十年代,這一時期的主人公尚不成熟,但滿腔的熱情卻是什麼困難都擋不住的。

6、《南海歸墟》

作為第一部故事的延續,在前邊幾卷中,對於摸金倒斗的描寫,作者覺得中國傳統行業中,有許多風險很大的職業,風險性最高的,當屬在海中採珠的疍民。南海採珠的疍民原型出自廣西北海地區,秦漢時期就已有龍戶和獺家赴水採珠屠蚌,但是似乎很少有人來寫。

所以在這一卷中,海中採珠和這一行業的傳說是重點元素。有觀點認為,燦爛輝煌一時的瑪雅文化,是中國西周時期渡海的先民所建,因為兩者相似之處極多,射日神話更是華夏文明中十分重要的內容。

7、《怒晴湘西》

在這一卷時,作者的工作時間非常寬松,時間多了相對就會寫得比較從容,所以單從文字上來講,作者覺得《怒晴湘西》是八卷中最精緻的一卷,因為關於現代題材的限制越來越多,所以決定把前傳倒回民國時期,放開手腳狠狠開挖。

以前曾圖著順口,隨意編了發丘摸金、搬山、卸嶺這三大體系,隨著故事情節的不斷展開,就逐漸勾勒出了這些行業的來歷、掌故、傳說、手法。

因為以前幾本都以望風水盜墓為主,導致許多人,甚至連跟風寫所謂盜墓小說的人,都只知道看風水找龍脈,卻不知民間有許多稀奇古怪的盜墓方式。

8、《巫峽棺山》

作為全書的最後一卷,《巫峽棺山》這一卷的任務比較重,最要命的是字數,根據合同約定的字數來算,第二卷的前三冊,第一冊少了三萬字左右,只好都加到最後一卷中,所以本卷是超長篇,足足多了半本書,但即使是這樣,最後一卷的篇幅也顯得不夠用。

在計劃中作為全書主線的四枚銅符,象徵著通過不同形式存在於天地間的四種生命狀態,想每部引出一符,但那樣一來,就需要至少五冊,只好簡化了一些情節。

② 《潛伏》講了什麼如何評價

民國三十八年一月,春寒料峭,軍統天津站行動隊長李涯正躊躇滿志。幾分鍾前,他剛截獲了一個電話,聽到彼端熟悉的聲音,他一貫嚴峻的面上露出一種志在必得的微笑。終於可揭露這個可怕的潛伏敵人的真面目,李涯覺得幾年來的忍辱負重總算有了個眉目。他不知道片刻後,自己三十五年的短暫人生即將戛然而止。

彼時,天津站站長吳敬中早已將私產轉移到廣東,冷眼旁觀黨國這條千瘡百孔的大船慢慢沒頂;南京特派員鮑某魂不守舍,將他費盡心血安排的名單向他人和盤托出;不遠的北平,傅作義和CCP兩次談判,即將獻城。更遙遠的地方,在華北,在江淮,GMD的軍隊如散沙一觸即散,潰敗千里。 這一切李涯未必不知,然而就如他所說的,國家大事,非我輩能操心。他自知是一顆絕無回頭路的過河卒子,孤軍深入,以期有朝一日可反將一軍,彌補當年戴笠未 實現的期許——「待戰時,見奇效。」至於能否有實現的一天,他沒有懷疑過,也從不允許自己懷疑。不幸、或恰恰相反,李涯孤絕的信仰隨另一種意志的捨身一躍被迫中折。死亡突如其來,那零點幾秒鍾的失重墜落間,他想過什麼?難酬的熱血,鬱郁難伸的抱負,還是這單調一生也許有過的、難得幸福的吉光片羽。都不重要了。我只是一廂情願的希望,那一刻足夠短暫,短暫到他來不及體會痛苦和遺憾。對於他奔波徒勞的一生,這未嘗不是一個幸運的結局。歷史的順 流者廖三民和逆流者李涯,泰山之重亦或鴻毛之輕,當死亡的陰影黯淡他們的眼睛,同樣鮮紅色的熱血在冰涼的地面漫延冷卻。「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他們的名無人紀念,他們的愛、恨、嫉妒,灰飛湮滅。陽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他們不再有份。」 軍統特務未瞑的雙目直直望向屋頂,其上是無垠的青空,翻騰時代變更的波詭雲譎。

李涯是太渺小了。渺小到他的抗爭、他的生死都那麼微不足道。在時代巨浪拍擊之下,個人意志被輕而易舉的碾碎或拋棄,他的螳臂擋車,讓人感到一種悲哀的荒謬。這是早已註定的,李涯的一切殫精竭慮只是徒勞,一切理想都終成泡影。這種必然的失敗和屢敗屢戰,讓他被解讀為一個幾分喜劇色彩的悲劇性反角。誰說不是呢?他四處碰壁,時時鼻青臉腫氣急敗壞的回來;縱使咬碎牙根,也不得不暫且向人低頭,只在孤獨的角落,讓一貫強硬的外殼裂開一條縫隙,窺見靈魂柔軟的本質——個人而言,我並不願見李涯的眼淚。那麼要強孤標的一個人,要他允許自己片刻的軟弱,竟至流下淚來,豈不就是承認自己輸了——不是輸給敵人,而是輸給了自己,不得不承認自己並非一直以為的堅強;李涯落淚, 我更願意將它理解成一種亘古與同、有志難伸的愁郁塊壘,是眼見國事衰頹而肖小橫行的憂憤疾痛。是大道如青天,而我,獨不得出。

這種巨大的,無以排遣的痛苦,在安靜狹小的辦公室中,無可避免地逼迫下來,像黑色的洪流,用沉默淹沒孤獨的時刻,讓這個男人靜靜落淚。高貴的悲傷有其動人之處,映射出一種水晶質地的人格,折射四周的光怪陸離依舊純凈堅硬,也許脆弱但是寧碎不折。

當然李涯的人格遠非完善,他並不城府深沉,對己對人都近似嚴苛;他張揚外露、時而暴戾,甚至讓我懷疑,這樣的性格如何在延安潛伏;他也未必無欲無求,上校的軍銜可以讓他在意憤怒,但他的所求卻甚少為一己之私。他說「我運即國運」,唯有俯仰無愧者,可以作此坦盪語。一個人的雙手沾染血腥,精神世界卻出奇的純粹。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即便身陷泥潭不能獨清,也曾勾心鬥角機關算盡,一言一語依然擲地有聲:「黨國不公,為黨不義,我李涯一片至誠從未改變」。「為黨國消除所有的敵人,讓孩子們過上好日子」。

這個偏執的殉道者形象總使我聯想到雨果英雄主義悲劇氣質濃厚的《九三年》中,那位凜冽肅穆的黑衣教士西穆爾丹。他們身上有一種根本的肖似,這種人只傾聽內心的聲音,單純而嚴峻,為了自己信奉的真理不擇手段,自以為可凌駕一切世俗。他們像黑夜一樣森冷可怖,良心卻純潔憂郁,像子夜星斗一樣閃爍;而在陽光中,這光輝就湮滅不明。李涯,他那簡單的理想,唯獨透露一絲溫暖的「為了孩子」,是否也像西穆爾丹那樣,帶著一種普世的清教徒式的悲憫?他深諳自己陣營的弊病,也目睹過另一種主義締造的「光明」,他的心卻從未動搖。行走在黑暗和血濘中,孑然一人,好像神話里的西西弗,以整個身心致力於一種沒有效果的事業。一個獻身空無的斗者,被敵對的一方所抹殺,被維護的一方所邊緣,荒謬地為著那些所謂賦予他生活意義的理想和幻想而死。

人們可以嘲弄這名歷史的無名氏,他荒誕的雄心,無價值的死。然而對我而言,他的微不足道和失敗,卻仍為我昭示一種久違的,固守自我的生存方式。我們在生活中時會驚覺生存的荒蕪,心中生滿荊棘,靈魂乾涸,面目全非。我們有意無意的扮演了很多人,余則成,吳敬中,謝若琳,在犬儒主義橫行的年代裡,這些名字是容易被認可的。而李涯窮其一生,都在與那塊無形的西西弗巨石做周而復始的抗爭,在失敗與對失敗的藐視中,在清醒的認識並承受痛苦中,他完成了一種對命運的反超。真正的悲劇決不是命運不濟,而是屈從於命運的擺弄,是無底線的妥協,隨波逐流。這種意義上,荒謬的反英雄李涯,他堪稱一個大寫的純粹的「人」。

而我對李涯復雜的情愫,唏噓,傷懷,痛惜等等,終於也因此得到寧靜,謹以此做結:

③ 什麼書適合做有聲書

個人感覺文學名著最適合做有聲書。文學名著語言優美,故事曲折,主人公命運被大家牽掛,特別是語句方面,朗讀的時候抑揚頓挫、富有韻味。

樹葉

④ 如何評價起點作家風月

風月這個人寫書一直很有特色,雜學上的造詣也很高,從萬智牌到戰錘都能講到一點,跟江南混的那幾年可能反而拖累了他,龍一龍二龍三時期的江南雖有缺點,確實擔得起小說界扛把子的存在,但到了龍四龍五江南墨跡的像個老媽媽,年輕人發酵酸奶味的那點感情破事翻來覆去講一萬遍。

結果風月會來寫書的時候一本《寂靜王冠》一句日輕翻譯腔「巴拉巴拉,真是太好了(本當に良かったです)」愣是給我在對白里出現了一百遍。其尷尬程度堪比「光元素叔叔阿姨們,快進到我的身體里來吧——唐家三少早期作品」

《天啟預報》連載的有聲有色,文筆和敘事水平都有了很大的長進,更重要的是整體成熟了,保留了天元突破式的燃無止境,也拋棄了以前青澀的尷尬對白。

結果出了這檔子事,殃及池魚唄。又要花錢治病又要養家糊口。

現在都還記得風月在鋼鐵王座時的感言,《中二三十年》(還是二十年),看來確實如此,在這個時候沒參加斷更活動,最好的選擇就是蒙著腦袋,網路一斷,碼完字,連網上傳,斷網睡覺。就裝死式更新,風頭過了就當無事發生過。

⑤ 鬼吹燈有聲小說出完了嗎

完結了《鬼吹燈》
一共八卷
《鬼吹燈》這部書前後兩部,共計八冊,順序依次是《精絕古城》、《龍嶺窟》、《雲南蟲谷》、《昆侖神宮》、《黃皮子墳》、《南海歸墟》、《怒晴湘西》、《巫峽棺山》。

從2006年2月份開始,直至2008年2月底,前前後後總共寫了整整兩年時間,約有兩百萬字的篇幅。這期間付出了很多,但同樣也有很大的收獲。通過這部書,認識了很多的朋友,這其中有見過的,也有沒見過的。可以說如果您喜歡我的這部書,咱們就應該算是朋友了,在此請允許我由衷地感謝你們,能和許多人分享我寫的故事,對我而言是最大的快樂。今天在全本結稿之際,我想對《鬼吹燈》全的創作過程做一次簡單的回顧,獻給喜歡《鬼吹燈》的讀者朋友們。

常被人問起自己覺得哪一卷最滿意,所借《鬼吹燈》完結之際也來個「導演自評」。作為作者,自己評價一下自己的作品,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全套八卷故事,每一卷的核心元素與題材都不相同,想表現的內容也有所區別。在連載的過程上,每天只能寫幾千字,由於時間限制和個人喜好的原因,對於已經寫過的部分基本上從未進行修改,而且始終沒有故事大綱,到現在還不知道大綱是什麼,對我而言,自己也不清楚下一章會出現什麼意想不到的情況,許多都是即興發揮,這是創作過程中很大的樂趣。

很難說這八卷中有哪能一卷是我自己最滿意的,每一卷都有很滿意的章節和橋段;但在我自己看來,每一卷也都同樣存在著不足和缺陷,如果重新修改一遍,會好很多,可是那樣一來難免會有匠氣,也就失去了即興創作的樂趣。

下面按照創作順序逐冊講評,包括每一冊的特點和創作過程、出場的人物和背景,以及自認為滿意和存在缺陷不足的章節。

《鬼吹燈》是一部探險小說,根源於易學的風水,是貫穿其中的經脈。雖然書中包含著眾多元素,但只有「探險」二字能概括其精髓,絕非單純的盜墓小說,也絕不是恐怖靈異和老掉牙的推理懸疑小說。古墓只是故事中探險的憑借,本書所講述的,是一系列利用中國傳統手藝和理論來進行的冒險旅程。

《精絕古城》

《鬼吹燈》第一部第一卷《精絕古城》,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截止到野人溝黑風口的地下軍(是)事要塞,主要是一個框架、平台的搭建,並沒有什麼與主線關系明確的線索。這半部是想寫成民間傳說、鄉村野談那種類型。所謂民間故事的類型,我感覺大概就是僵屍和黑驢蹄子那種深山老林里的傳說。

從考古隊進入沙漠尋找精絕古城開始,觸及到了鮮明的地理文化元素,西域沙漠、孔雀河、雙聖山、三十六國、樓蘭女屍、敦煌壁畫,提到這些元素,一股神秘的氣息撲面而來,所以在精絕古城這部分,我是將神秘感作為了故事核心,到最後精絕女王也沒露面,她算是神秘到底了。這一卷中涉及到了一些考古解謎之類的元素。

作為最初的一卷,現在來看最大的缺陷,就是有些部分寫得過於簡單和潦草了,邏輯比較鬆散,隨寫隨編,完全沒有考慮後面的故事如何展開;滿意的地方是描寫和敘述比較真實、生動。

看起來很真實很鄉野很神秘的風格,是我在寫第一卷的時候,最想表現的內容。

說到「真實」,就想起常被問到這樣一些問題:《鬼吹燈》寫的是不是真事?出現了那麼多名詞、術語、地理、風水,不懂的人根本寫不出來,這些內容究竟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

首先我想說《鬼吹燈》是故事,是小說,絕不是紀實文學,也不是回憶錄,真真假假摻合在了一處,如果要區別真實與虛構,只有具體到某一個名詞或某一段情節,才分辨得出。

比如在野人溝這一部分的故事中,地點是虛構的,但作為場景的關東軍地下要塞卻是真實存在的,至今在東北內蒙古等地仍有遺址保存下來,據說當年的興安嶺大火,便是由於關東軍埋藏的彈葯庫爆炸引發。

關於名詞和術語,有必解釋一下,《鬼吹燈》中稱盜墓為「倒斗」,和稱陪葬品為「冥器」一樣,這些特殊的行業名詞是現實中確實存在的;而稱古墓中的屍體為「粽子」,則完全是我個人原創虛構的,以前從沒有這種說法。

再舉一個例子:書中描寫摸金校尉要配戴摸金符,才可以從事盜墓活動。摸金校尉這個名詞是三國時期就有的,但並沒有作為傳統行業流傳下來,僅存在了幾十年,一切關於摸金校尉的傳統行規,包括在東南角點蠟燭,以及雞鳴燈滅不摸金的鐵律,都是我個人編造虛構的,不屬事實,世界上也從來不曾有過摸金符這種東西,原型也沒有,希望讀者朋友們明覽,不要被我的故事誤導了。

類似的例子在《鬼吹燈》這部書中數不勝數,每座古墓和冒險地點的歷史背景、各種神秘動植物的原型和風水玄學、民俗地理等等,都有真有假,更多的是虛實混合,而且內容會根據故事情節的需要調整,如果要全部說明,絕不是三五天能講清楚的,在此就不多做講解了。

《龍嶺窟》

《鬼吹燈》第一部第二卷《龍嶺窟》,實際上這卷故事,分為了三個部分,一是龍嶺倒斗發現西周幽靈冢,二是摸金校尉黑水城尋寶,三是石碑店棺材鋪獻王痋術浮出水面。雖然一卷中有三個故事,但在本卷中,我主要想突出驚悚這一核心元素。也許有人說《鬼吹燈》是驚悚小說,其實我覺得完全不是,整體上和「恐怖」關系不大。如果說到驚悚,我想驚悚只是本書諸多元素之一,並非主要元素。懸念迭出的只有《龍嶺窟》這一卷,到處是傳統話本令人窒息的扣子,這是聳人聽聞的一卷。

寫《龍嶺窟》的時候,我開始考慮整體故事的構架,為了將前兩卷與後面的內容連起來,就安排了一些大篇幅的插敘,這就是鷓鴣哨拜師、納投名狀,盜南宋江古墓,然後與了塵長老,以及托馬斯神父一同前往黑水城探險的事跡。

《鬼吹燈》的副標題是「盜墓者的詭異經歷」,這就是說以摸金的事跡為主,但作為暗線,搬山道人和卸嶺力士等其餘盜墓者的故事也開始逐漸出現,並且確定故事的線索將圍繞著無底鬼洞展開,所以《龍嶺窟》的作用類似於穿針引線。在本卷中大篇幅的插敘是為了調整思路,通過民國時期的傳說,來檢驗一下自己駕馭不同年代背景的文字能力,可以說是在摸索中前進。

在這一卷中,個人比較滿意的是燈影、槨異、懸魂梯,以及野貓、雞鳴燈滅不摸金這幾章,存在較大缺陷的則是鑽魚骨廟盜洞、西廈黑水城通天大佛寺這兩部分,因為計劃要寫到一百萬字,因此放慢了故事的節奏,另外說明一下,因為每天在起點更新,為了給網路盜貼增加一些阻力,從這一卷開始用了不少生癖字。

《雲南蟲谷》

《鬼吹燈》第一部第三卷《雲南蟲谷》,寫這卷故事的時候正好是在看世界盃,印象尤其深刻,是對精力、體力、毅志品質的一次嚴峻考驗。雲南獻王墓這一卷中以探險作為核心。我個人很喜歡看電影,曾經非常喜歡《深淵》和《異形》。所謂的探險,是探索加冒險,後來看到翻拍版《金剛》的預告片,有一段探險隊利用轉盤式沖鋒(搶)槍,同山谷里蜈蚣惡(占)戰的橋段,超級喜歡這種場面。老式裝備的探險隊,皮劃艇漂流、墜毀的空(君)軍飛機殘骸、幽靈般的摩爾斯信號、芝加哥打字機、千萬年不死的巨型昆蟲、吞噬萬物的屍洞效應、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叢林和化石洞穴中披荊斬棘,於是雲南蟲谷就啟動了,完全是藏寶圖式的傳統探險元素,裡面加有一引起奇怪的靈異和科幻色彩,這是新舊冒險元素相互結合的一卷。

在《雲南蟲谷》中,故事類型全面轉向「探險」。本卷出場人物較少,主要篇幅用於講述險惡的地形和各種詭異的陷阱。對於陳瞎子貢獻的人皮地圖,開始的時候在我腦中並沒有什麼概念,覺吊么離奇就怎麼安排了,隨著寫作的推進,把這一個個謎團揭開,自己也覺得有些驚訝,最早設計的獻王墓,是一個只有在天崩時才會被人進入的古墓。還曾異想天開,有一架大型客機墜毀在摸金小隊面前,從而撞開了古墓的大們,但後來一想到還有許多朋友今後要坐飛機出門,這么寫可能不太好;加上在幽靈信號一段中,使用了抗戰時期美(mi)國援華空(君)軍的運輸機,所以最後就把天崩描述成幾十年前附毀的轟(乍)炸機了,這種情節上的重力感和命運感是我自己也無法提前預測的。

這一卷我比較滿意的部分,是對於虛構的痋術的創造,終於能自圓其說了,自己還是很佩服自己的,另外葫蘆洞、天坑深潭、霍式不死蟲、鬼信號這幾段也覺得非常滿意。

但此卷篇幅較長,存在缺陷的地方也是很多,主要是節奏控製得不是太好,最不滿意的是寫到後面忘了前邊埋的一些線索,導致脫離的時候沒有用到。

《昆侖神宮》

《鬼吹燈》第一部第四卷《昆侖神宮》充滿了神話色彩。中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與傳說。凡是中國神話必定離不開昆侖山,它是天地的脊骨、祖龍發源之地、西王母的神宮、北方妖魔的巢穴,昆侖離開了神話傳說似乎就不能稱之為昆侖了。古籍上記載著昆侖西王母的真實形象是個怪物,我個人想像可能是條大魚,曾在自然博物館中看過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感覺真的像龍一樣。

這一卷的情節涉及到格薩爾王傳說。制敵寶珠的英雄大王史詩,本身就是一篇神話色彩很強烈的說唱長詩,所以在昆侖山這一篇中,揉入了許多接近神話的另類元素。風蝕湖的魚王、無量業火、乃窮神冰、大黑天擊雷山、水晶自在山、惡羅海城、災難之門,這場冒險光怪陸離如同進入了幻界。《昆侖神宮》是如同在神界中冒險的一卷,雖然神話元素眾多,但還是保持了一貫的原則,盡量向真實世界靠攏,當然不會有飛天入地、長生不死、神仙符咒那種真正的神話。

由於時間安排與合同的原因,《鬼吹燈》的第一部在《昆侖神宮》後,就算結束了,最後的結局處是在北京的北海公園,屬於完美大結局。起點中文網最後一章234章中完整收錄了全部內容,實體書更是完璧無缺,當然這個大結局只屬於第一部。

在《鬼吹燈》第一部的前四冊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情節,就出現在西(分開)藏,但出於篇幅的問題,那部分被收錄在了實體書雲南卷的最後,是描寫胡八一參軍不久,在西(分開)藏月夜下的荒廢寺廟中,同鐵棒喇(馬)嘛惡戰狼群的一部分,其實這幾章無論如何都應該算在最後的西(分開)藏之卷里。

最不滿意的部分是這部分節奏沒控制好,導致最後進入鳳凰宮的時候已沒篇幅展開。

2007年3月,臨時決定寫《鬼吹燈》第二部,和第一部幾乎一樣,在動筆的時候,基本沒有整體的構思,只是有個大致的目標,打算在第二部中,寫兩部前傳和兩續集,並且相對第部而言是獨(力)立內容。

第一部的構架上存在許多遺漏,我希望在寫第二部故事的同時,也能夠對第一部做些補充,當時並無把握,但最後的效果來看,還是比較滿意的。

《黃皮子墳》

如果按照我最初的計劃,還是要在《鬼吹燈》第二部的四冊中,描寫四種不同的重點元素,這所以要寫前傳,主要是想活絡一下思路和文字,使自己不會因過於僵化的時間線索失去耐心。

《黃皮子墳》是年代背景非常強烈的一卷,核心元素是關於黃鼠狼的種種詭異傳說,和非人生物的墓穴和棺槨,以及東北地區特有的江湖體系,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元素。但由於年代背景比較特殊,許多詞語和內容難免要受限制,不同於思想活躍的八十年代,這一時期的主人公尚不成熟,但滿腔的熱情卻是什麼困難都擋不住的。

我曾在海拉爾和大連,參觀過日軍侵華戰爭時期的遺址,包括焚屍爐、監獄、歐洲風格的醫院和研究所等建築,對其印象深刻,所以將故事的背景設眾其中。在這一卷中,我覺得寫得比較滿意的,是對於黃皮子讀心術和焚化間的描寫,以及老羊皮死後被雷火擊中的詭異事件,很有沉重感,單就實物來講,覺得怪湯這一段很離奇又很真實。比較大的缺陷在於有些很有意思的東西忘了寫進去,人熊那部分也處理得太草率了。

《南海歸墟》

作為第一部故事的延續,在前邊幾卷中,對於摸金倒斗的描寫,使我覺得中國傳統行業中,有許多風險很大的職業,風險性最高的,當屬在海中採珠的疍民。南海採珠的疍民原型出自廣西北海地區,秦漢時期就已有龍戶和獺家赴水採珠屠蚌,但是似乎很少有人來寫他們的故事。

所以在這一卷中,海中採珠和這一行業的傳說是重點元素。有觀點認為,燦爛輝煌一時的瑪雅文化,是中國西周時期渡海的先民所建,因為兩者相似之處極多,射日神話更是華夏文明中十分重要的內容。

曾想把海底的神箭,描寫成一種真正的巨型兵器,失在歸墟這片混沌之海內的摸金校尉和蛋民們,最終開動了震驚百時的神箭,射破了頭頂的大海,從而逃出生天,可後來寫的時候,把這個構思給忘了,但藉助過龍兵這一海上的真實奇觀逃生,也是十分驚心動魄的冒險。

關於用裝填了石灰的西瓜殺死水中惡魚,並依靠司天魚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航行,這些事情並非是我虛構的。以前在中國南方,確實存在著。對於本卷中我比較滿意的,是對海島上的黑市描寫,有一些關於海難的橋段也覺得不錯,例如乾坤一跳等等;感到最不滿意的是海柳底艙中海匪的屍體,這段粗糙了,應該有很大發揮的餘地。珠母海里的事情也應該展開來寫,但每卷書的篇幅和字數也是一個很難克服的限制,情節和內容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在沒有整體大綱的情況下,很難控制,業余和專業的水平可能就在於此了。

《怒晴湘西》

在這一卷時,我的工作時間非常寬松,時間多了相對就會寫得比較從容,所以單從文字上來講,我覺得《怒晴湘西》是八卷中最精緻的一卷,因為關於現代題材的限制越來越多,所以決定把前傳倒回民國時期,放開手腳狠狠開挖。

以前我曾圖著順口,隨意編了發丘摸金、搬山、卸嶺這三大體系,隨著故事情節的不斷展開,就逐漸勾勒出了這些行業的來歷、掌故、傳說、手法,因為以前幾本都以望風水盜墓為主,導致許多人,甚至連跟風寫所謂盜墓小說的人,都只知道看風水找龍脈,卻不知民間有許多稀奇古怪的盜墓方式。

所以在這一卷中,把望字訣以外的盜墓手段作為核心。我覺得民國傳說式的故事,一要有說書的語感、二是要有俠盜般的人物,再加上各種黑話切口,充滿了歷史民間故事的色彩,才會有趣。以前寫黑水城一段,是試探性的,沒敢往大處寫,但有了以前的經驗,寫起來自然駕輕就熟,其中編了一套全新的概念性暗語,也就是山經,包括常勝山和月亮門等體系,完全是虛構的。

另外本卷也創造了幾個記錄,一是出場人物多,以前擔心控制能力,沒敢同時寫過雙主角和大批配角輪番上陣。但寫了這么多也不可能一點進步都沒有,這一卷的人物調動和背景描述已經能得心應手了,而且情節上對第一部做了很好的補充,也貫穿了第二部的四卷,超出了最初的計劃,這是令我很高興的。

再說一下地理背景,湘西的故事被寫入文學作品中的,可以說是多如牛毛,但巫蠱、趕屍、落洞一類的事情,聽得多了,就不會再有新意,我個人也很不喜歡,所以在《怒晴湘西》中,寫了瓶山的各種傳說,爭取與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區別開來。

並且在這一卷里,出現了一些全新的器械,例如蜈蚣掛山梯和穿山穴陵甲;再比如,陳瞎子使用的聽風聽雷之術,還有以敏銳的嗅覺聞土辨藏,都是民間流傳的盜墓手段,可以算是戲我自己發明的幾大盜墓體系,進行了很好的總結,這是最滿意的地方。另外個人感覺寫得比較好的兩個橋段,一是群雞大戰古墓蜈蚣,另一處是之前卸嶺群盜誤入水銀發動的機關城。

比較不滿意的地方有三處,一是花靈和老洋人沒什麼戲份就掛職了;二是鷓鴣哨同六翅蜈蚣落入無量殿,這一節描寫得比較混亂;三是發現丹房的橋段比較平。

《巫峽棺山》

作為全書的最後一卷,《巫峽棺山》這一卷的任務比較重,最要命的是字數,根據合同約定的字數來算,第二卷的前三冊,第一冊少了三萬字左右,只好都加到最後一卷中,所以本卷是超長篇,足足多了半本書,但即使是這樣,最後一卷的篇幅也顯得不夠用。

在計劃中作為全書主線的四枚銅符,象徵著通過不同形式存在於天地間的四種生命狀態,想每部引出一符,但那樣一來,就需要至少五冊,只好簡化了一些情節。

另外也打算在這一卷中,把《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成為殘書的真實原因,以及摸金符上代主人的故事做出交代。《鬼吹燈》全書起於《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殘卷,最後也將終於《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當年被毀的往事,除了地仙村探險的內容,最後一卷中還包括了這些情節。

除此之外,還在本卷中說明了,為什麼只剩下三枚古符,以及發丘印在明代被毀的歷史,故事的地點發生在長江三峽附近,地理背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棺材山,情節發展上的轉折很大。

長江三峽長七百餘里,兩岸連著無數山闕,層巒疊嶂,這里自古就是神秘的巴蜀文化與巫楚文化交匯的區域,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數不勝數,其中多少有一些上古歷史的投影;兵書寶劍、千年棧道、峭壁懸棺……給後世留下了無數想像空間。

作為通篇貫穿的主要線索——《觀山指賦》,是一段類似於民謠的口訣,包括《觀山掘藏錄》,本來都是我另一部作品中的原創內容,因為2007年的寫作計劃改變,臨時變為了《鬼吹燈》第二部,所以都被於了本書中,另外一部書就此取消,以後也不會再以任何方式出現。

本卷中我最滿意的地方有三處,一是金絲雨燕搭建的無影仙橋;二是觀山神筆,畫地為門;三是烏羊王古墓鬼音指。另外,關於黑豬開河的傳說,以及棺山盜骨圖的來歷,算是靈機一動的神來之筆。在虛構的故事情節中,融入許多大家都知道的傳說,比如天河鵲橋相會、神筆馬良,還有古畫《群賊盜墓圖》,這些或真或假的傳說,都在《巫峽棺山》中以全新的角度進行了解構。

缺陷是由於最後一卷中要表現的內容太多太集中,不免有些地方沒有深入展開,顯得倉促了,結局並不能說是圓滿的,畢竟多鈴終於死亡。與我初期一味喜歡不可思議事件的態度不同,對於用了兩年時間寫就的超長篇作品來講,平淡朴實才是真。在最後的六章里,我主要想闡述一下《鬼吹燈》全書的理念,「鬼帽子」這三章,是說不能信風水,「天人一體」的概念是在心而不在地;最後「物極必反」的三章,則是說明摸金校尉保身求生之道。

閱讀全文

與龍一有聲小說下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霸道總裁捆綁小說 瀏覽:481
關於夢色糕點師的同人小說 瀏覽:631
好看軍人言情完結小說 瀏覽:609
天才兒子腹黑娘親類似完結的小說下載 瀏覽:718
熱門霸道總裁小說 瀏覽:324
龍一有聲小說下載 瀏覽:825
主角修真閉關到現代社會的小說 瀏覽:261
藤蔓玫瑰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341
小說寵你一輩子和閱讀 瀏覽:400
有好看的穿越修真小說嗎 瀏覽:902
慕晴葉天熠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366
都市奇遇玄幻小說 瀏覽:748
類似宇宙級大反派的系統流小說 瀏覽:701
長情唯有歲月知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307
凌兮月現代小說 瀏覽:695
巫九林凡是主角的現代小說 瀏覽:691
奇幻西幻魔法冒險gl小說推薦 瀏覽:999
寫男子網球的小說 瀏覽:273
小說風和日麗全文免費閱讀答案 瀏覽:24
都市小黃書小說推薦 瀏覽: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