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卡夫卡短篇小說動身

卡夫卡短篇小說動身

發布時間:2021-03-04 17:06:44

❶ 卡夫卡短篇小說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一、主題思想:反映了世紀末情緒,表現了人的孤獨與恐懼,表現了荒誕世界專和異化屬主題。

二、卡夫卡生前一共出版了《觀察》《變形記》《鄉村醫生》以及《飢餓藝術家》等四本薄薄的短篇小說集。留下三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失蹤者》《訴訟》和《城堡》,另有大量的書信、日記、雜感、隨筆等。
三、卡夫卡簡介:
1、弗蘭茲·卡夫卡,生活於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捷克小說家。出生猶太商人家庭,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1904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為4部短篇小說集和3部長篇小說。可惜生前大多未發表,3部長篇也均未寫完。
2、卡夫卡是歐洲著名的表現主義作家。他生活在奧匈帝國即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
3、文筆明凈而想像奇詭,常採用寓言體,背後的寓意言人人殊,暫無(或永無)定論,令二十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其為先驅。

❷ 卡夫卡短篇小說集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卡夫卡短篇小說集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內預覽:
卡夫卡短篇小說集容 不幸
上來的是鬼!鬼是一個小孩。從尚未點燈的,完全黑暗的走廊出來,用腳尖停留在搖晃不太明顯的樓板頂樑上。黃昏的回光使得房間里立刻變得明亮起來。小鬼將臉迅速地用手捂住,放心地,但突然地將目光對著窗戶,窗欞外街燈上面的霧氣,依舊籠罩著黑暗的上空。敞開的房門前,小鬼用右肘筆直地支撐在房牆旁邊,並讓過堂風輕拂著他的關節、脖子和太陽穴。
我向前看去,然後說:「您好!」並從爐子頂板上取了我的衣服,因為……

❸ 奧地利小說家卡夫卡的短篇代表作是那篇

《變形記》是奧地利表現主義小說家卡夫卡的短篇小說代表作。作品通過推銷員格里高爾變為甲蟲的荒誕情節,深刻揭示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普遍存在的人變為非人的異化現象及其災難性後果。
20世紀以來,西方人創造了科技高速發展的奇跡,但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作為科技發展主宰的人,其生存狀態、生存信念卻在「物」的擠壓下發生動搖。隨時隨地被異化為非人。《變形記》全方位、多角度地凸顯了「異化」主題:在主人公格里高爾身上表現為人變甲蟲的生理「異化」,而在格里高爾家人身上則表現為親人變為「非親」的精神與行為雙重變異。遭遇凄慘、精神痛苦、沉浸在孤獨恐懼幻滅感中無以解脫的主人公,實際上只是人類不幸命運、現代西方荒誕人生的象徵性喻體。
《變形記》中格里高爾變為甲蟲,表現了卡夫卡對20世紀初期西方社會里普通人生存狀況和人生價值的理解。無論變形與否,格里高爾都深陷於尷尬情境之中:討厭推銷員工作卻不得不為生計操勞:憎惡老闆卻不能不忍氣吞聲;希望休息卻無法不疲於奔命……變成甲蟲後的格里高爾不再能夠支撐家庭生活,反而成了家裡的累贅,父親、母親、妹妹無不對其產生了心理上的「異化」,親人很快變為「非親」角色。格里高爾死後,全家人感到如釋重負,喪親之痛很快轉換成喪親之喜。這些都可視為人的異化遭遇的形象說明。
對格里高爾家庭成員人際關系「非親」和「異化」現象的描寫,真實地表現了卡夫卡對世態炎涼和人情冷漠的深刻的恐懼,「恐懼」是這篇小說最突出的情感特徵,這是我們讀《變形記》時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有著猶太血統的卡夫卡幼年家庭生活甚為不幸,父親專制粗暴,母親抑鬱冷漠,卡夫卡孩提時飽受父親暴君般的虐待,對父親的深度恐懼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終其畢生。成年後的卡夫卡內向孤僻的性格和恐懼孤獨的思想,很大程度正是來自於這段生活家庭的影響。《變形記》中的「父親」形象,是作家童年所受精神創傷的真實寫照。
《變形記》的藝術特點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小說注重從作者的主觀感受出發描寫人物的內心激情,通過歪曲客觀事物的外形與表象去展現事物的本質。《變形記》中格里高爾的身體變形和他的家人心理畸變的敘事方式具有寓言化特徵,其中寄寓了作家對「異化」的理解,外化出作家對人生不幸的切身感受。格里高爾是作者的影子,也是受著異化折磨,深陷孤獨、恐懼的災難無法自拔的現代人的象徵,符號化了的格里高爾,傳達了作家對現實人生和人類命運的觀察與思考。
其次,《變形記》的文學敘事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真實描寫,人變甲蟲的故事情節極盡離奇荒誕,與我們所熟悉的生活現實相去甚遠。但在編織荒誕故事時作者卻注入了自己無比真實的內心情感和思考,使讀者如臨其境地觀察到作者隱秘的內心活動,體現了表現主義反對以寫實手法描寫客觀世界,強調表現作家主觀內心感受,通過作品探討抽象哲理性問題的文學主張。
另外,作品一方面故事情節荒誕不經,另一方面小說細節如對人物的音容笑貌、日常生活情景和心理邏輯過程等方面的描寫卻又極其細膩真實,體現出亦真亦幻、真實與幻想相結合的藝術效果。
還有,《變形記》具有鮮明的自傳性和主訴性特點,字里行間不時晃動著作家孤獨的身影,顫抖著作家痛苦的心靈,彰顯著作家對生活的深切感悟與理解。

❹ 你如何理解卡夫卡的短篇小說《變形記》

《變形記》中薩姆沙的遭遇即是在那個物質極其豐裕、人情卻淡薄如紗的時代里處於底層內的小人物容命運的象徵。小說以主人公變為甲蟲這一荒誕故事反映了世人唯利是圖、對金錢頂禮膜拜、對真情人性不屑一顧,最終被社會擠壓變形的現實,反映了真實的社會生活。

❺ 卡夫卡中短篇小說全集txt全集下載

卡夫卡中短篇小說全復集制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目錄

譯序
大路上的小孩
欺騙農民的人
忽然散步
決定
到山裡去旅行
單身漢的不幸
商人
心不在焉的眺望
回家的路上
跑著的過路人
乘客
衣服
拒絕
騎手的沉思
臨街的窗
不幸
判決
伙夫
變形記
流放島上一幕
新來的律師
鄉村醫生
馬戲團頂層樓座上
往事一頁
法律門前
亞洲胡狼與阿拉伯人
視察礦井的先生們
欽差
家父之憂
十一個兒子
兄弟謀殺案

致某科學院的報告
苦難的開始
小女人
飢餓藝術家
女歌手約瑟菲妮或耗子民族
同醉漢的對話
大噪音
煤桶騎士
一場斗爭的描述
鄉村婚禮的籌備
鄉村教師
老光棍布魯姆·費德

獵人格拉庫斯
修建中國長城的時候
敲門
隔壁
一隻雜種
日常困惑
關於桑霍·潘薩的真相
塞壬的沉默
普羅米修斯
城徽
波塞冬
集體

拒絕
召募軍隊
舵手

考試
陀螺
小寓言
歸鄉
啟程
律師
一隻狗的研究
夫婦
算了吧
比喻……

❻ 卡夫卡短篇小說有哪些

1 判決
2 變形記
3 司爐
4 在流放營
5 鄉村醫生
6 飢餓藝術家
7 鐵桶騎士
8 萬里長城建造時
9 一條狗的研究
10 中國專人來訪
11 愛的險境
12 坑道屬下的家庭
13 歌聲的誘惑
14 誤入荊棘叢
15 在閣樓上
16 在墓穴里作客
17 包廂里的奇遇
18 夜行船的驚訝

❼ 卡夫卡的短篇小說想表達的是

我們永遠不可能生活在一起,住在一套公寓,躺在一起,坐在一張桌子前,永遠也不會,甚至不能在同一個城市……但,雖然不能生活在一起,至少我們可以同時幸福的躺著,等死。 ——卡夫卡 當初論文選定了卡夫卡,完全是因為好奇,這是一個我感興趣,並且想要找機會走近的作家,也許這正是一個機會。於是,我借來了很多關於卡夫卡的小說,書信,日記,評論想要寒假來讀。兩個月後,我放棄這個選題。 至今仍記得高中二年級時讀到《變形記》時的驚駭,我相信這是一個奇異的作家,他所寫的和我以往讀過的作家都那麼的不同。如此清晰而又逼真地描述人變成甲蟲的故事,在他筆下卻那麼自然而平常,客觀,冷靜甚至冷漠的態度,讓我困惑。 一直到讀了卡夫卡的《致父親的信》,才開始真正的走近卡夫卡,拋開他那些被譽為世界經典的玄之又玄的象徵和隱喻手法不談。卡夫卡的成長過程,不過是一個敏感,懦弱,內向,自省的孩子的成長罷了。當然他很會讀書,法學博士不是人人都拿得到的;他富有正義感,是那麼一個善良過分的仁慈的好人;而且他有清晰的頭腦和判斷,對於這個世界有著超越的認知。但他被扭曲的情感,自卑,逃避,軟弱,卻將他的徹底的顛覆了。 卡夫卡一生平淡無奇,默默無聞。他的生前,甚至沒有發表過什麼作品,雖然文學已經成為他唯一的愛好和寄託,他在自己的日記中寫到:「寫作是比死亡更深的睡眠……就像人們不能把死屍從墳墓里拖出來一樣,在夜裡,誰也不能把我從桌前拽走。」他以最平常,最不引人注意的語氣和態度敘述與常理,習慣相悖的事件和境況,就像那是最普通不過是事,他寫下的故事看似不可思議,卻體現了自己內心的真實,盡管在文字中他也一貫是堅持了他的自我壓抑和自我逃遁。 在給父親的信中他寫到:「可我在別處再也沒見過像我這樣無所謂,一個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孩子,對外界漠不關心,沉浸在胡思亂想中,他的無動於衷不加掩飾,不可摧毀,孩子般無助。近乎可笑,盲目的自鳴得意。可這也是唯一的庇護,以防恐懼和內疚引起的神經錯亂。」他始終像是一個張著大眼睛的被放逐者,在一個充滿魔幻色彩的「內心世界」中尋找著自己的出路。 他找到了嗎?他死去前要求他的好友將自己的文字全部焚毀,可是他的好友卻將它們全部拿出來發表了。現在他被人們認為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可這與他的一生無關,與他已經徹底走向終結的隱秘人生無關。如今我們雖可窺見他夢幻似的內心圖景,卻仍舊無法找到揭示他的內心謎題的鑰匙。 但為什麼要有答案呢?人生本來就是難解的謎題,卡夫卡經歷的也不外如此,誰沒有夢幻式的內心生活,沒有因為思想個性與現實的覬覦而遭受痛苦?他只不過是被「神化「的那一個,盡管這也許並非是他本人所願。

❽ 卡夫卡短篇小說集txt全集下載

卡夫來卡短篇小說源集.txt電子書: https://72k.us/file/22215238-409358206 點擊普通下載即可,滿意請採納,感謝^_^

❾ 卡夫卡有哪些作品

長篇小說

《審判》 《城堡》

中短篇小說

《大路上的小孩》 《欺騙農民的人》 《忽然散步》
《決定》 《到山裡去旅行》 《單身漢的不幸》
《商人》 《心不在焉的眺望》 《回家的路上》
《跑著的過路人》 《乘客》 《衣服》
《拒絕》 《騎手的沉思》 《臨街的窗》
《不幸》 《判決》 《伙夫》
《變形記》 《流放島上一幕》 《新來的律師》
《鄉村醫生》 《馬戲團頂層樓座上》 《往事一頁》
《法律門前》 《亞洲胡狼與阿拉伯人》 《視察礦井的先生們》
《欽差》 《家父之憂》 《十一個兒子》
《兄弟謀殺案》 《夢》 《致某科學院的報告》
《苦難的開始》 《小女人》 《飢餓藝術家》
《女歌手約瑟菲妮或耗子民族》 《同醉漢的對話》 《大噪音》
《煤桶騎士》 《一場斗爭的描述》 《鄉村婚禮的籌備》
《鄉村教師》 《老光棍布魯姆·費德》 《橋》
《獵人格拉庫斯》 《修建中國長城的時候》 《敲門》
《隔壁》 《一隻雜種》 《日常困惑》
《關於桑霍·潘薩的真相》 《塞壬的沉默》 《普羅米修斯》
《城徽》 《波塞冬》 《集體》
《夜》 《拒絕》 《召募軍隊》
《舵手》 《鳶》 《考試》
《陀螺》 《小寓言》 《歸鄉》
《啟程》 《律師》 《一隻狗的研究》
《夫婦》 《算了吧》 《比喻》
《地洞》

弗蘭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生於布拉格的一個猶太人家庭,
1901年入布拉格大學學文學,後轉學法律,1906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923年遷居柏林,
1924年6月3日病逝於維也納附近的基爾靈療養院。
卡夫卡的一生正值奧地利近代史上發生深刻社會變革的時期。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
匈帝國面臨著種種無法克服的危機,在一股股革命浪潮的沖擊下東搖西晃,終於在第一次世
界大戰的硝煙盡處徹底解體。資產階級共和製得到確立,但舊的矛盾還未盡數妥善解決,各
種新的社會矛盾又層出不窮,這些新舊矛盾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當時社會動盪不安的特點。
在這動盪不安的社會里,受苦最深的就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在這動盪年代的各種矛盾中,
在新舊觀念的搏擊中,在當時各種思潮的影響和啟發下,卡夫卡以自己獨特的目光認識著這
個異化的世界,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批判著這個充滿罪惡和醜陋的世界。這種認識和批判以及
體現在他的作品中的惶恐、不安、迷惘,構成了他的創作基調。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
到他對人的歷史、人的本質、人的命運、人的處境、人與人及人與社會的關系的思考,可以
看到他對人的前途的憂慮和不安,可以看到他對小人物的關注和同情,可以看到他對這世界
的醜陋表示了無比的憤怒。
卡夫卡是位影響遍及全球的作家,然而他的同代人卻並不理解他。我們今天還能從整體
上較全面地了解卡夫卡,還能看到他較豐富的創作,得感謝引導卡夫卡走上文學創作之路的
馬克斯·布羅德先生,卡夫卡臨終時囑托他燒毀所有的手稿,但他沒有遵囑行事,而是將其
整理出版,為世界文學寶庫保存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此功此績是不可磨滅的。
此譯本據保爾·拉伯(Paul Raabe)編選的《卡夫卡短篇集》譯出,此集收入了卡夫
卡生前發表和未發表的所有短篇。短篇在這里指的是篇幅較短的作品。從我們對文學體載的
劃分標准來看,本集中有相當一部分很難歸入小說類,而為它們找一個具有概括性的合適名
稱又相當困難,所以我們權且就稱它們為「短篇」。譯本的第一部分為生前發表過且編成集
子出版過的作品,第二部分為生前發表過但未收入集子的作品,第三部分為遺作。遺作部分
作品大部分原本沒有標題,現有的標題是布羅德先生整理出版時加上去的。卡夫卡的遺作只
是些草稿,有的甚至是非常潦草地寫在稿紙或其它紙上,所以在整理出版時產生了許多文字
技術方面的困難,而這就是各種德文版本在某些地方差異較大的原因。
卡夫卡被認為是現代派文學的鼻祖,是表現主義文學的先驅,其作品主題曲折晦澀,情
節支離破碎,思路不連貫,跳躍性很大,語言的象徵意義很強,這給閱讀和理解他的作品帶
來了一定的困難。卡夫卡的作品難讀,連母語是德語的讀者也覺得讀懂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
的事,但他那獨到的認識,深刻的批判,入木三分的描寫,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只要你能
讀進去,只要你能摸到作品的脈絡,定會獲益匪淺。下點功夫讀一讀卡夫卡是值得的。
卡夫卡筆下描寫的都是生活在下層的小人物,他們在這充滿矛盾、扭曲變形的世界裡惶
恐,不安,孤獨,迷惘,遭受壓迫而不敢反抗,也無力反抗,嚮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
他為我們描繪出的一幅幅畫卷我們會感到一陣陣震驚和恐懼,因為他彷彿在為人類的明天敲
起陣陣急促的警鍾,他為人類的未來擔憂。每位讀者在讀卡夫卡時都會有自己的感觸、理
解、認識、聯想,但我們希望讀者不要迷惘在他所描繪的迷惘中。

❿ 幫忙賞析一下卡夫卡的短篇小說《飢餓藝術家》

卡夫卡是表現主義的代表作家,他的短篇小說《飢餓藝術家》麻雀雖小,五內俱全,充分體現了表現主義文學的特點。
表現主義提出藝術「不是現實,而是精神」、「是表現,不是再現」的口號。表現主義作家注重對世界主觀感受的表現,特別強調內部視野,極力主張表現內在體驗和心靈激情,反對印象主義—自然主義的單純模仿和拍照式的對外部世界的客觀再現。表現主義拒絕浮面的和虛假的真實,要求表現比日常視覺所見到的更多的真實。其二,表現主義大量通過主觀幻覺、夢境和錯覺,以及扭曲變形等手法來表現生活。第三,表現主義文學流露出一種普遍的抽象化傾向,作品往往具有濃郁深厚的象徵意蘊。作家們所追求的心靈真實,實際上是一種普遍地揭示精神本源的真實。此外,表現主義文學在語言風格上,常常表現出一種冷漠旁觀和平淡冷靜的客觀態度,用電報式的簡潔、冷漠的語言進行敘述描寫,很少抒情議論。
這些特點《飢餓藝術家》一一具有。
首先,故事中所講的顯然不是真實世界中會發生的事——一個人把挨餓當作藝術,並對這種藝術有不懈的追求,社會對觀賞「飢餓藝術」有狂熱的愛好。這不是現實,但這是現實社會的精神具體化顯現;這不是人用眼睛看到的世界,而是用心感受到的世界;不是作者對所見所聞的再現,而是對所感的藝術表現。表現主義藝術家們認為,明眼所見的只是表面現象、子虛烏有的東西,只有刺激、震盪了心靈世界的東西,才是真實的存在。《飢餓藝術家》所敘述的事件看似荒謬,但它表現的精神才是真切實在的。現代社會中有多少不知所謂的「藝術」,多少不明所以的執著追求,又有多少精神空虛的人毫無判斷盲目追隨,忽而愛之如明珠,忽而棄之如敝履。
正是這些現實事件的扭曲變形構成了《飢餓藝術家》的故事情節。
這篇作品很明顯並不是以跌宕起伏的情節取勝的,它的魅力來源於深層的象徵意義。飢餓藝術家的心理活動描寫主要有三點:一是對飢餓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在飢餓表演持續了四十天被要求結束的時候,他希望「能長期地、無休止地餓下去」,「超越自我,達到不可思議的境界」,對演出經理禁止延長演出的商業理由有強烈的不滿;二是對藝術名譽的極端重視,希望成為「空前最偉大的飢餓藝術家」,迫切希望人們都贊嘆他的藝術造詣,並且因為有人對他的挨餓能力與挨餓現實表示懷疑而痛苦不已;第三點,在飢餓藝術熱潮過去,他淪落馬戲團與野獸為伍時,現實、卑微地思忖如何才能把人們的注意力從野獸那裡吸引過來一些。
這種荒謬的描述恰切地象徵了當代精神展品化、藝術異化的現象,精神成為展覽品,若不被人看到似乎就失去了意義,藝術不再是追求美,不再以人為本,而成為駭人聽聞的奇人奇事表演。飢餓藝術家的心理與觀眾、演出經理對待他的態度則象徵了人性的異化。人無視他人的痛苦悲慘,反而用或欣賞或鄙視或熟視無睹的眼光看待苦難,大眾不會真正熱愛藝術,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只是追趕潮流,熱心於害了別人苦了自己的附庸風雅。
作品荒誕外衣下所隱藏的這種精神內核,是多麼深刻的真實。
作者能用荒誕來成功地表達真實,有賴於一種特殊的敘述語氣,這種語氣冷靜客觀,講起荒誕的故事像是在講一件發生在身邊又與己無關的真實事情。煞有介事的敘述與故事的荒謬性的巨大落差造成獨特的效果,使人在閱讀中對故事的真實性在信與不信間徘徊(在一般的閱讀中,讀者總是假設故事是真實的),這樣便容易窺見故事背後隱藏的含義。
卡夫卡就是這樣用無比荒謬的情節傳達出了人類生存和境遇的真實困境,傳達了當代人類經驗的內在與外在圖景。

閱讀全文

與卡夫卡短篇小說動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關楊過的小說推薦 瀏覽:295
有什麼男主很帥古風現代小說 瀏覽:625
貼吧人數多的玄幻小說 瀏覽:60
凶宅筆記有聲小說mp3 瀏覽:24
神鵰主角是貂楊的小說 瀏覽:631
經典軍婚虐戀小說推薦 瀏覽:520
甜蜜校園戀小說 瀏覽:459
好看的走心小說 瀏覽:741
玄幻小說男主做任務泡班主任 瀏覽:897
武俠小說人物圖片女 瀏覽:346
小說主角名字秦昭 瀏覽:545
三重門有聲小說下載 瀏覽:745
架空小說國家州縣名字 瀏覽:241
古言虐心小說壞結局 瀏覽:789
娛樂之最強捉鬼系統小說 瀏覽:249
都市將軍小說閱讀 瀏覽:50
求女主穿越掉到男主的面前的小說 瀏覽:438
好看的小說電線 瀏覽:599
重生小說古代被妹妹搶了老公 瀏覽:112
隨唐演義有聲小說 瀏覽: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