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川藏秘录的作者是谁
《川藏秘录》是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绵阳市青年作家廖宇靖所创作的一部长达万字的长篇小说。这是继他的《边缘》《你的微笑》出版后完成的又一部长篇小说。[1]2013年12月,历经重重审查后,《川藏秘录》由人民出版社副牌东方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廖宇靖,1987年8月生于四川绵阳,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为高原警察。著有长篇小说《边缘》《你的微笑》《疯子》《藏香》《川藏秘录》等。2012年9月,拜师好莱坞编剧大师罗比特麦基。
http://ke..com/link?url=MGuVPvL_GSgA__iX-n9qgagXUG5L2ubbr_
这是有关链接、 可以进去看哦、
亲、 求采纳哦!
⑵ 川藏秘录还有续本么
从《川藏秘录》这本小说的结尾来看,故事并没有讲述完,其中也落下了许多的伏笔和悬念。廖宇靖解释说,这是一个100万字的故事,这才是小说的第一部,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会用十年的时间将《川藏秘录》写完。
⑶ 川藏秘录结局什么意思
《川藏秘录》是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绵阳市青年作家廖宇靖所创作的一部长达20万字的长篇小说。这是继他的《边缘》《你的微笑》出版后完成的又一部长篇小说。 2013年12月,历经重重审查后,《川藏秘录》由人民出版社副牌东方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川藏,这座巨大的迷宫城池,我们离出口还有多远呢?”这是长篇小说《川藏秘录》中的主人公内心的呐喊。这部充满悬疑色彩的长篇小说,是一段如梁祝般纯真又悲凉的爱情故事,是一段解读大山大川脉搏的藏地之行,又是一段藏地国安民警的诡异经历……红四军特遣分队藏地离奇失踪,一面用六世达赖爱人皮肤做成的阿姐鼓神秘被盗,六篇日记尘封已久的诡异日记,那串奇怪的符号究竟意味着什么?漫漫高原路,追寻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足迹,历史的神秘面纱正一层层的被揭开。小说源自廖宇靖多年在川藏生活积累,在初稿完成后反复修改,最后完稿于2012年3月。
《川藏秘录》中,作者廖宇靖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在大学毕业后与李瘸子、二刀进入川藏卡瓦措日神山探险的经历。在通往神山的过程,他们遭遇了藏地行尸、圣湖水怪、深山野人的袭击。而小说中所讲述的故事,究竟是真实还是虚构?廖宇靖说,《川藏秘录》中涉及的最重要的线索,都是由真实的历史事件组成的,包括仓央嘉措青海湖畔的失踪之谜,也包括红四方面军特遣分队在川藏离奇失踪。
从《川藏秘录》这本小说的结尾来看,故事并没有讲述完,其中也落下了许多的伏笔和悬念。廖宇靖解释说,这是一个100万字的故事,这才是小说的第一部,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会用十年的时间将《川藏秘录》写完。
与近年来红极一时的藏地小说《藏地密码》相比,廖宇靖的《川藏秘录》构架更显磅礴,缜密的思维更显作者广阔的幻想空间。 推理悬疑小说作为舶来品,最近几年才在国内兴起,而像《川藏秘录》这样优秀的推理悬疑小说更是屈指可数。国内读者对于这类题材小说的认识多数来源于希区柯克或者福尔摩斯,《川藏秘录》不仅在情节设计上环环相扣,并在悬疑推理的方式上推陈出新,作者更将神秘的康巴文化色彩融入小说当中成为本书的又一亮点。
⑷ 求小说川藏秘录txt全集,第3章以后的。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附件已上传,请注意查收。
查收后请采纳,回谢谢合作。答
【文件大小为:289.82M,下载时请您耐心等待。】
希望您能满意。
祝您阅读愉快。
望采纳O(∩_∩)O~
如有不足,望见谅、望提醒~~o(>_<)o ~~
【如有疑问,您可以选择追问、网络HI、私信我哦~随时为您效劳↖(^ω^)↗】
————我来自【一朝风月绕指柔】
————我是【残雪西枫】
⑸ 悬疑小说《川藏秘录》讲的是什么好看吗
还不错~~《川藏秘录》勇于挑战当下中国人阅读习惯的文化大作,以古雅的文风、密集的知识点、恢弘的视野以及石破天惊的洞见让惯看白文、懒于思考的读者产生味同嚼蜡之感。
⑹ 川藏秘录的小说背景
千百年来,西藏一直如此神秘、神奇。今天,西藏已开放为旅游胜地,化作我们祖国的文化专符号,令中国乃属至世界各地的人民,心向往之。但是,人们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依然知之甚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悬疑探险小说《川藏秘录》在人们的视野中出现,带领人们进行了一场文化之旅。
2009年6月,廖宇靖从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毕业后独自来到川西高原。3年来,他徒步走遍了川藏的山山水水,用胸膛丈量了通往天堂的距离。3年来,他克服了高原缺氧和极寒天气,为了便于与藏民沟通,廖宇靖还自学藏语。在随风飘动的经幡下,廖宇靖写下了长达20万字的长篇小说《川藏秘录》和《藏香》。
据廖宇靖介绍,《川藏秘录》的故事是以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失踪之谜为开端,讲述了藏传佛教中一段鲜为人知、早已湮没在历史中的隐秘故事 。“在西藏文化中,隐藏着深奥的藏地佛经以及民间传说。而我写此书,也正是希望用最通俗的方式将隐秘在川藏的那些历史和传说讲给读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