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說「為了五斗米折腰」不是六斗米七斗米
五斗米是指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俸祿;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陶淵明是東晉後期的大詩人、文學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開國功臣;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但到了東晉末期,朝政日益腐敗,官場黑暗。陶淵明生性淡泊,在家境貧困、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讀書作詩。他關心百姓疾苦,有著「猛志逸四海,騫翮(he音同合 )思遠翥 (zhù)」的志向,懷著「大濟蒼生」的願望,出任江州祭酒。由於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就辭職回家了,隨後州里又來召他作主簿,他也辭謝了。
後來,他陸續做過一些官職,但由於淡泊功名,為官清正,不願與腐敗官場同流合污,而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潯陽郡的督郵劉雲,以兇狠貪婪遠近聞名,每年兩次以巡視為名向轄縣索要賄賂,每次去必是滿載而歸,否則栽贓陷害。縣吏說:「當束帶迎之。」就是應當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郵。陶淵明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意思是我怎能為了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說完,掛冠而去,辭職歸鄉。此後,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躬耕隴畝。
❷ 西遊記的作者是誰
吳承恩
❸ 六斗米等於現在多少斤
古時的計量沒有太具體的現代比較,按照比較好的結論:一斗為十升,每升約重1.5公斤;所以六斗米等於:6x10x1.5x2=180斤。
❹ 六斗米什麼意思
10升米為一斗,一斗重12.5斤,六斗米是米重75斤。
《煙雨江湖》六斗米教支線任務完成方法攻略 游戲小夥伴速速圍觀 《煙雨江湖》為大家帶來幽州的一系列支線任務,同時還有全新情報等待大家去解鎖,六斗米教是其中的一個任務。玩家們可以觸發任務之後完成,如果大家想了解具體任務的完成方法,可以根據這里的任
原標題:《煙雨江湖》六斗米教支線任務完成方法攻略 游戲小夥伴速速圍觀
《煙雨江湖》為大家帶來幽州的一系列支線任務,同時還有全新情報等待大家去解鎖,六斗米教是其中的一個任務。玩家們可以觸發任務之後完成,如果大家想了解具體任務的完成方法,可以根據這里的任務流程去完成。
六斗米教支線任務完成方法攻略
觸發條件:
達摩八法神禪杖七重後找玄悲打聽,要殺六斗米教,指點去華山。
任務流程:
在華山路上遇見道簡打聽,教徒在村子裡,去打聽,牛棚邊翠花說教徒亥時在玉女祠出現。
亥時來到玉女祠,先與不帶嘆號的npc對話獲得《六斗米教義》,然後再殺死帶嘆號的六斗米教徒,反被乞丐追打,直接逃到了落霞鎮。
返回達摩院復命,可以花7000貢獻學到十重。
做完這個任務後能刷到六斗米論天賦,全屬性加6點,閱歷提升5%。
❺ 四大名著作者簡介
1、施耐庵
施耐庵(約1296—約1370),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舟人之子,生於興化新垛鎮,13歲入私塾,19歲中秀才,29歲中舉人,36歲中進士。36歲至40歲之間官錢塘二載,後與當道不合,復歸蘇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歲,張士誠據蘇,徵聘不應;與張士誠部將卞元亨相友善,後流寓江陰,在祝塘鎮教書。71歲或72歲遷興化,族遷白駒場、施家橋。朱元璋屢征不應;最後居淮安卒,終年74歲。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5)六斗米小說網擴展閱讀
「四大名著」是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因為並沒有誰公開提出這個概念,一般把《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小說叫做「四大名著」。明代「後七子」的領袖人物,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叫王世貞,他最先提出了」四大奇書「這個名詞。
而馮夢龍在王世貞之後,也提出了」四大奇書「的說法,而他指的則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到清代初年,李漁則在醉畊堂本醉畊堂《四大奇書第一種》(《三國演義》)卷首作序:「昔弇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書之目,曰《史記》也,《南華》也,《水滸》與《西廂》也。
馮猶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兩人之論各異。愚謂書之奇當從其類。《水滸》在小說家,與經史不類;《西廂》系詞曲,與小說又不類。今將從其類以配其奇,則馮說為近是。」
可以看出,李漁並不贊成昔弇州先生(即王世貞)的說法,他認為《史記》、《南華》(即《莊子》)、《水滸傳》、《西廂記》並不是同類著作,其中《史記》為歷史散文,《莊子》是哲學散文集,《西廂記》則屬戲曲劇本,因此不能放在一起並稱「奇書」。
而馮夢龍所評「奇書」,則屬於同一個類型的書,都是長篇通俗小說,同樣反映了共同的社會文化特點和普通民眾的文化消費需求,可以放在一起並稱為「四大奇書」。經過李漁的肯定,馮夢龍所提「四大奇書」,則開始廣為流傳,並被人們所接受。
❻ 朔州市六斗米餐飲有限公司怎麼樣
朔州市六斗米餐飲有限公司是2017-07-21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朔州市朔城區老城東大街DS-1-2號。
朔州市六斗米餐飲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40602MA0HKW690E,企業法人郭文彥,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朔州市六斗米餐飲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餐飲服務;銷售食品、酒水、飲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朔州市六斗米餐飲有限公司對外投資0家公司,具有1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朔州市六斗米餐飲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❼ 6斗米夠一個成人吃幾天
中國古代計量方法極為精確,且為十進位制。即:一斗為十升,每升約重1.5公斤;一升為十合,每合重150克;一合為十勺,每勺重15克;一勺為十抄,每抄重1.5克;一抄為十作,每作重0.15克;一作為十厘,僅重0.015克(約一粒米)。
6斗米=60升=60乘於1.5=90斤 俺每頓飯半斤=90X2=180頓=60天
半斤只是按一般人計算因為人的飯量和從事的職業不同比如你給從事體力勞動的農民工可能一個月不到就吃完了 你要是給坐辦公室的可能吃的時間會更長
❽ 西遊記的作者是誰
《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
生平簡介
吳承恩,生於1499年(明弘治8年),逝世於1582年(明萬曆10年),活了81歲。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人。我國明代著名小說家,他所創作的《西遊記》為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吳承恩出生於一個由下級官吏淪落為小商人的家庭,他的父親吳銳性格樂觀曠達,奉行常樂哲學,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少年時,就已名冠鄉里,他除好學外,特別喜歡搜奇獵怪,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如《百怪錄》、《酉陽雜俎》之類的小說野史,這類五光十色的神話世界,讓他養成了搜奇獵怪的嗜好,這對他創作《西遊記》有著重大的影響。
步入青年時代的吳承恩是狂放不羈、輕世傲物的年青人。社會地位的低下,貧窮困苦的處境,使這位大才子狂放不羈,招來了紛至沓來的笑聲,被人交口稱譽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吳承恩約二十歲時,與同鄉一位姓葉的姑娘結婚,婚後感情甚篤。吳承恩雖然狂放不羈,但他品行端正 ,忠於自己的妻室。
嘉靖十年,吳承恩在府學歲考和科考中獲得了優異成績,取得了科舉生員的資格,與朋友結伴去南京應鄉試。然而才華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這位譽滿鄉里的才子竟名落孫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親懷著遺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敗的教訓,吳承恩在以後三年內,專心致意地在時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試中卻仍然沒有考中。吳承恩羞恨交加,這年冬天,竟病倒了。
兩次鄉試的失利,再加上父親的去世,對吳承恩的打擊是沉重的。在他看來,考不取舉人,愧對父母,有負先人。但他並不以為自己沒考取是沒本事,而只是命運不濟,他認為「功名富貴自有命,必須得之無乃痴?」
生活困頓給吳承恩帶來的壓力並不小於科考的失利。父親去世以後,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開支,但他卻沒有支撐門戶的能力,更沒有養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來源,除了每月從學府里領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親所留遺產了。
品嘗了社會人生酸甜苦辣的吳承恩,開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慮社會人生的問題,並且用自己的詩文向不合理的社會進行抗爭。
一生窮困的吳承恩,奮盡全力完成中外聞名的《西遊記》後,帶著悲喜交加的心情,約於萬曆十年離開了人世。
他雖然終身未能騰達,但他和他的《西遊記》,在中國學史上取得了光輝而崇高的地位,永將光照千秋。
❾ 如何才找到,西遊記作者是誰,謝謝兄弟們
吳承恩
生平簡介
吳承恩,生於1499年(明弘治8年),逝世於1582年(明萬曆10年),活了81歲。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人。我國明代著名小說家,他所創作的《西遊記》為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吳承恩出生於一個由下級官吏淪落為小商人的家庭,他的父親吳銳性格樂觀曠達,奉行常樂哲學,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少年時,就已名冠鄉里,他除好學外,特別喜歡搜奇獵怪,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如《百怪錄》、《酉陽雜俎》之類的小說野史,這類五光十色的神話世界,讓他養成了搜奇獵怪的嗜好,這對他創作《西遊記》有著重大的影響。
步入青年時代的吳承恩是狂放不羈、輕世傲物的年青人。社會地位的低下,貧窮困苦的處境,使這位大才子狂放不羈,招來了紛至沓來的笑聲,被人交口稱譽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吳承恩約二十歲時,與同鄉一位姓葉的姑娘結婚,婚後感情甚篤。吳承恩雖然狂放不羈,但他品行端正 ,忠於自己的妻室。
嘉靖十年,吳承恩在府學歲考和科考中獲得了優異成績,取得了科舉生員的資格,與朋友結伴去南京應鄉試。然而才華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這位譽滿鄉里的才子竟名落孫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親懷著遺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敗的教訓,吳承恩在以後三年內,專心致意地在時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試中卻仍然沒有考中。吳承恩羞恨交加,這年冬天,竟病倒了。
兩次鄉試的失利,再加上父親的去世,對吳承恩的打擊是沉重的。在他看來,考不取舉人,愧對父母,有負先人。但他並不以為自己沒考取是沒本事,而只是命運不濟,他認為「功名富貴自有命,必須得之無乃痴?」
生活困頓給吳承恩帶來的壓力並不小於科考的失利。父親去世以後,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開支,但他卻沒有支撐門戶的能力,更沒有養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來源,除了每月從學府里領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親所留遺產了。
品嘗了社會人生酸甜苦辣的吳承恩,開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慮社會人生的問題,並且用自己的詩文向不合理的社會進行抗爭。
一生窮困的吳承恩,奮盡全力完成中外聞名的《西遊記》後,帶著悲喜交加的心情,約於萬曆十年離開了人世。
他雖然終身未能騰達,但他和他的《西遊記》,在中國學史上取得了光輝而崇高的地位,永將光照千秋。
《西遊記》的創作歷程
眾所周知,以唐僧西天取經為主線的西遊記故事在宋代就流傳於民間,但很粗糙,又不連貫。吳承恩一心想在前人有關著述及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寫出一部完整的《西遊記》。此前,他聽說京城國子監和南都(南京)國子監(均相當於國立最高學府)都藏有全套刻印本《永樂大典》。其中收錄有元末明初的話本《西遊記》和元代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等幾種不同版本。這些都是創作《西遊記》前亟需閱讀和參考的,可是一般人根本無法讀到。他尋思再三,借了盤纏,帶上好友沈伯生(已高中進士,後升任南都國子監祭酒)寫的幾封信,趕到南京,在顧樓街文友朱祠曹家住下。先後持沈的介紹信件找了幾位官場上的朋友,可是他們(包括國子監內一位官員)都表示:國子監規制嚴格,無法借出《永樂大典》中有關收錄《西遊記》版本的零本。無奈之下,只有花錢請國子監里讀書的太學生們抄錄了。而且這還多虧得到國子監里那位沈伯生友人的關照。吳承恩借宿的朱祠曹家距離國子監所在地的成賢街還有幾里路。吳承恩每天下午就趕到國子監大門外耐心等候,拿到抄錄好的書稿如獲至寶,惟恐失落了一頁。回住處就翻閱潛心研究。抄書稿的費用都是朱祠曹墊付的。因為吳承恩乃是山陽一飽學寒士,根本拿不出那筆錢。這次歷時月余的南京之行,對於吳承恩創作《西遊記》至關重要。他在自己的一篇文章里稱「南都之行」是「覓寶而得寶」。南京人文薈萃,書肆很多,也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做了多年充分准備和資料積累後,吳承恩於71歲那年才動筆創作。嘔心瀝血慘淡經營,歷時7年左右才完成了這部堪稱世界文學瑰寶的《西遊記》。
❿ 6斗米夠一個成人吃幾天一斗米夠吃多長時間
一斗米相當於現在的12.5斤。六斗米也就是75斤米。按照成年人一天吃半斤的情況下,可以吃1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