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王朔有哪些作品拍成電影了阿
王朔小說改編電影一覽
1988:《頑主》(導演:米家山;原著《頑主》)
1988:《輪回》(導演:黃建新;原著《浮出海面》)
1988:《大喘氣》(導演:葉大鷹;原著《橡皮人》)
1988:《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導演:夏鋼;原著《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92:《青春無悔》(導演:周曉文;原著不詳)
1993:《無人喝彩》(導演:夏鋼;原著《無人喝彩》)
1993:《消失的女人》(導演:何群、劉寶林;原著不詳)
1994:《永失我愛》(導演:馮小剛;原著《永失我愛》)
1995:《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原著《動物兇猛》)
1996:《爸爸》(導演:王朔、馮小剛;原著《我是你爸爸》)
2003:《我愛你》(導演:張元;原著《過把癮就死》)
2005:《看上去很美》(導演:張元;原著《看上去很美》)
B. 根據王朔小說改編的電影有哪些,這些影片的詳細介紹
1988:《頑主》(導演:米家山;原著《頑主》)
1988:《輪回》(導演:黃建新;原著《浮出海面》)
1988:《大喘氣》(導演:葉大鷹;原著《橡皮人》)
1988:《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導演:夏鋼;原著《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92:《青春無悔》(導演:周曉文;原著不詳)
1993:《無人喝彩》(導演:夏鋼;原著《無人喝彩》)
1993:《消失的女人》(導演:何群、劉寶林;原著不詳)
1994:《永失我愛》(導演:馮小剛;原著《永失我愛》)
1995:《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原著《動物兇猛》)
1996:《爸爸》(導演:王朔、馮小剛;原著《我是你爸爸》)
2003:《我愛你》(導演:張元;原著《過把癮就死》)
2005:《看上去很美》(導演:張元;原著《看上去很美》)
2006: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導演:葉京;原著《玩兒的就是心跳》)
這是復制別人的,我記得在哪兒看到一個博客,很具體的說過這些,對於小說和影片的評價都有,剛找了找,沒找到。
恩,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不錯 玩兒的就是心跳,頑主啊什麼都在里邊。
我再找找那個博客去,找著了通知你
C. 請問王朔的經典著作有哪些
《頑主來》很成功,同名電影也拍自得比較到位。推薦。《千萬別把我當人》戲謔的手法寫的挺黑色也很諷刺,有點荒誕的味道。推薦。《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也被導演葉京改編為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還不錯,尤其是《玩》,寫作手法在當時已經很前衛了,推薦。《我是你爸爸》被馮小剛改編成電影《冤家父子》,推薦。《看上去很美》也被張元拍了同名電影,書寫的已經很駕輕就熟了。推薦。《動物兇猛》,這個應該知道,被姜文改編成《陽光燦爛的日子》,是王朔早期作品裡比較優秀的,推薦。還有一部,叫做《痴人》,寫的有些超現實主意,我很喜歡的一部。如今的《我的千歲寒》也不錯。
D. 王朔目前為止共出了多少長篇小說
品列表:
《浮出海面》;
《空中小姐》;
《永失我愛》;
《動物兇猛》,後改編為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玩兒的就是心跳》;
《我是你爸爸》;
《頑主》;
《過把癮就死》,後改編為同名電影;
《你不是一個俗人》;
《看上去很美》,後改編為同名電影。
等。
E. 王朔的哪幾部小說被拍成電影
1,《冤家父子》
《冤家父子》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北京山河影視藝術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攝制的喜劇電影,由王朔、馮小剛執導,馮小剛、徐帆、胡小培主演。該片根據王朔小說《我是你爸爸》改編,講述了有點裝腔作勢但又富於幻想的喪妻男人馬林生,與他一手拉扯大的兒子之間關系日趨緊張的故事。
2,《夢想照進現實》
《夢想照進現實》是由鮮花盛開影業有限公司攝制的劇情電影。由徐靜蕾執導,徐靜蕾、韓童生主演。於2006年6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女演員覺得自己虛偽,不願意再拍戲,和導演在酒店房間里徹夜長談的故事。
3,《看上去很美》
《看上去很美》是張元導演,董博文、寧元元、陳曼媛、趙瑞主演的一部劇情片,改編自王朔同名小說。本片講述了以方槍槍、陳南燕、陳北燕為主的一群小孩子,在幼兒園這個集體中成長的故事。本片於2006年3月18日上映。
4,《陽光燦爛的日子》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1993年出品、1995上映的一部電影,本片是姜文導演的處女作,由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改編。
5,《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是根據王朔的小說《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改編的電影,由劉奮斗編導,莫小棋、廖凡、任達華主演。該片講述了一一個無情的皮條客王耀(廖凡飾) 與純情少女麗川(莫小棋飾) 之間發生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F. 根據王朔的作品改編的電視劇和電影有哪些
1,《編輯部的故事》
《編輯部的故事》是1991年上映的電視連續劇,由趙寶剛、金炎執導,葛優、侯耀華、張瞳等主演。該劇描寫一個叫《人間指南》的雜志編輯部里,六個性格各異卻都善解人意、樂於助人的編輯之間的交流與碰撞,描寫他們與社會發生聯系後產生的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
2,《過把癮》
《過把癮》是由王朔《過把癮就死》、《永失我愛》、《無人喝彩》等三部小說改編,趙寶剛執導,李曉明、黑子編劇,王志文、江珊主演的一部八集電視連續劇。該劇演繹了主人公方言與杜梅從相識、相愛、相斥、相離、相信,以至到最後再次相聚的故事。
3,《陽光燦爛的日子》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1993年出品、1995上映的一部電影,本片是姜文導演的處女作,由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改編。
4,《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是根據王朔的小說《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改編的電影,由劉奮斗編導,莫小棋、廖凡、任達華主演。該片講述了一一個無情的皮條客王耀(廖凡飾) 與純情少女麗川(莫小棋飾) 之間發生的愛恨情仇的故事。該片於2008年在戛納首映。
5,《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The Dream Factory)是由馮小剛執導並主演,葛優、劉蓓、何冰、李琦、英達、葉京、楊立新等主演的喜劇片。該片於1997年12月2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改編自王朔的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
G. 王朔哪些作品改編成電影
如果我沒記錯《看上去很美》應該是吧
還有《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紐約》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電視劇《過把癮》
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我愛你
根據王朔的小說《過把癮就死》改編
導演:張元
主演:徐靜蕾佟大為王學兵杜澎潘娟
《陽光燦爛的日子》
改編自王朔小說《〈動物兇猛〉〉
導演:姜文
主演:夏雨,寧靜,陶虹,耿樂
《頑主》(改編自王朔同名小說)
導演:米家山,王朔
主演:張國立,潘虹,葛優,梁天,方子哥,侯耀華,馬曉晴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改編自王朔的同名小說)
導演:夏剛
編劇:王朔,葉大鷹
主演:羅鋼,紀玲,謝蒂,陳繼東,古虹
《爸爸》(又名「冤家父子」)
改編自王朔的小說「我是你爸爸」
導演:王朔,馮小剛
主演:馮小剛,徐帆
《甲方乙方》
(改編自王朔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
導演:馮小剛,姜峰
主演:葛優,劉蓓,馮小剛,何冰
《大喘氣》(改編自王朔小說「橡皮人」)
導演:葉大鷹
主演:謝園
無人喝彩(改編子王朔同名小說)
導演:夏鋼
主演:蓋克,謝園,丁嘉麗
《永失我愛》(改編自王朔同名小說)
導演:馮小剛
主演:徐帆,郭濤,劇雪
《一聲嘆息》(王朔編劇)
導演:馮小剛
主演:張國立劉蓓徐帆傅彪
《動物兇猛》----《陽光燦爛的日子》
《過把癮就死》----《過把癮》
其實網上挺容易找著的
H. 王朔的著名作品
1、《玩的就是心跳》
內容簡介:穿插著文革對於當時部分年輕人的影響與迷茫。文章先是用了第一人稱直白的敘述方式講述了方言追尋真相的過程,但是後半段峰迴路轉,把方言所丟失的記憶以第三人稱倒敘著說了出來。前後還能呼應,解人疑惑,的確說明作者構思能力的高超。
2、《看上去很美》
作者王朔說這部長篇小說寫的「是北京復興路29號院的一幫孩子,時間是六一年到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主要地點是幼兒園、翠微小學和那個大院的操場、食堂、宿舍樓之間和樓上的一個家。主要人物有父母、阿姨、老師、一群小朋友和解放軍官兵若干。沒有壞人,有一個幼兒園的阿姨有一點可笑,僅此而已。」
3、《動物兇猛》
故事以「文革」為背景,描寫了北京市一個部隊大院中一群少年人的成長過程。
4、《無知者無畏》
這是王朔的第一本隨筆集,集中的20多篇文章,多數未曾正式發表,這次一並結集。首次同讀者見面。 王朔的小說和隨筆很好讀。好讀的原因主要在於兩點:一是大部分文章均有的放矢,有感而發,「好處好說,壞處壞說」,比較充分地表達了個人的喜惡與鹼否。
二是文字的表述直情徑行,倜儻不羈,讀起來炳炳烺烺,淋漓痛快,尤其是他的那些批評類文字。王朔把他的這本集子定名為「無知者無畏」,「無知」是自謙還是自嘲尚且存疑,「無畏」卻是結結實實的事實。
5、《致女兒書》
是王朔對女兒關於自己家庭、血緣、歷史和個人情感的真實敘述。它原本是一個相當私密的文本,是當遺書寫的,准備要有個萬一可以給女兒一個交代。
他要告訴女兒咱們家是什麼來歷,你的爸爸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內心深沉的歉疚和痛苦……在書中他細致地告訴女兒什麼是正確的世界觀,拳拳的為父之情漫洇紙上。
I. 王朔作品有些什麼
王朔,1958年,出生於遼寧省岫岩縣,至今,王朔也不願講他是北京人。相反,「我是東北人」這句話他卻說得理直氣壯,出生後不久,便隨著父母來到北京郊區的一個部隊大院落戶,大院里有各地的人,唯獨沒有北京人。王朔的理解是,可能那時北京參加革命的少。自我封閉的大院生活,使作為小毛孩子的王朔不知城裡還有居民,以為那裡除了商場就是公園。
上中學後,王朔搬進了城,朝陽門的城根下,他和北京的語言發生了直接的交流。在此之前,他對北京文化幾乎沒什麼認識,北京的語言對他來講是陌生的。由此可見,今天王朔的語言,跟「老北京」是沒有淵源關系的,那是和北京的語言交流後形成的一種獨具個性的語言,只能算新北京文化中的一支。
「調侃」,成為王朔語言是最大特色。而調侃本身則是一種不硬也不軟的語言形式。這種語言形式與其說王朔是把它當成了工具,還不如說王朔把它當成了武器,作為一個普通的人,小時候所面臨的不是被尊重而是時時被侵犯。街頭的流氓,嚴肅的老師,專橫的父母都可以形成侵犯。你無力回擊這種侵犯。但你也一定要採取一種自我保護措施。王朔選擇了調侃,這樣既能化解對方造成的侮辱,又有保護自身尊嚴的功能。王朔成為人們眼中的披著文化外衣的「痞子流氓」。一種本能的反抗,和小孩調皮搗蛋差不多的把戲,卻惹得大人們生氣了。
有人問王朔:「你寫作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為了名利了。」王朔答。王朔寫了社會邊緣上的人,以往,游手好閑為社會不允許,每個人的社會位置都非常明確,新時期以來,很多人生活在社會邊緣。過去中國的中產階級,依附在權力階層,由政府、軍隊、官吏中的一些人士構成,改革開放前,這些人在政治上有很強的優越感,經濟狀況又是中等偏上。而改革開放後,這個階層逐漸瓦解,他們中的很多人有巨大的失落感,經濟上的優越被私營者代了,政治上的優越感又很模糊,他們不願從事體力勞動,又沒受過太多的教育,社會位置急劇變化,青年中的佼佼者不再是他們,社會位置的提升和知識成正比了。初期是小商小販打腰提氣,現在是受過教育、有能力的人揚眉吐氣,每個作家不可能寫盡社會中的各色人等,只能寫熟悉的人,就像有些人熟悉農民、知識分子一樣,王朔對「邊緣人」的了解,使他的筆下都是這一群人。
母親是一名醫生,父親為解放軍政治學院教員,雖非是書香門第,但家境小康,他的家庭,正是北京典型的市民家庭(這種出身對與他以後在作品輕車熟路地描寫北京市井生活有極大補益)。王朔幼時所住的是一個軍區大院兒,孩子們每天所做的不過是分伙打仗一類的事情,但那個自由的時期給王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後的中篇小說《動物兇猛》(曾改編為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寫的就是那時的感受。王朔少年時就讀於韶山中學,在學校並非一個頑劣的學生,甚至曾經懷著"匹夫有責"的信念參與了1976年的"四五"事件,在其中雖然算不上威武不屈的英雄人物,但也曾為此被關押了三個月時間。
1976年夏,王朔高中畢業後到山東參軍,在部隊中是一個普通的"操舵兵"、衛生員甚至幫廚。1978年在大學恢復招生的時候,王朔興起了報考文科的慾望,開始練習寫作文,期間偶然將習作投往《解放軍文藝》,居然中選,這便是他的處女作,短篇小說《等待》。《等待》是一篇時代印跡很濃並且頗為稚拙的小說,文筆還很學生腔。然而在1978年剛剛粉碎四人幫的當時,它無疑是清新可喜的,一投中的也顯示了王朔的創作潛力。
此後王朔又寫過幾篇部隊題材的作品,但反響均不大。其間他曾經試圖經商,不但沒賺到什麼錢,倒是體驗了許多被騙的心情。這一段致力賺錢的經歷,後來被記錄在《橡皮人》(曾被改編為電影《大喘氣》)和《許爺》等作品中。
經商不成,無所事事之中他又開始進行創作。商人的視角使他知道什麼東西適於出售,於是他挑選了在普通人眼中頗具神秘色彩的"空中小姐"為自己的描寫對象,果然,在《當代》上一投而中。
其自謂:「身體發育時適逢三年自然災害,受教育時趕上文化大革命,所謂全面營養不良.身無一技之長,只粗粗認得三五千字,正是那種志大才疏之輩,理當庸碌一生,做他人腳下之石;也是命不該絕,社會變革,偏安也難,為謀今後立世於一錐之地,故沉潭泛起,舞文弄墨。]
90年代成為以飛揚跋扈的文字橫行文壇的痞子作家,一聲我是流氓我怕誰,直如當頭棒喝,劈手撕下所謂崇高的面紗,接下來幾乎全部的媒體都參與到這場轟轟烈烈的論戰中去,加上〈渴望〉〈編輯部的故事〉〈愛你沒商量〉〈過把癮〉等等電視劇改編的成功,王朔火遍了大江南北。
隨著出書頻率降低,王朔開始有些沉寂,〈看上去很美〉〈美人贈我蒙汗葯〉似乎顯得有些江郎才盡,真正重新引起媒體關注的,是他的一本拍磚雜文集〈無知者無畏〉,裡面把金庸瓊瑤並列成「四大俗」,從而引起一場大規模的金王論戰,與以往不同,網路的參與使這場論戰迅速升級和白熱化,而無知者無畏,也跟當年「玩的就是心跳」「過把癮就死」等王朔名言一樣,成為年度熱門話語。
最近又出新書《我的千歲寒》,收入了六篇文字。語言較以前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開篇《我的千歲寒》,文字簡潔,富有詩意,還被賦予了時態。最後一篇《唯物論史綱》談的是宇宙和物質,雖然有些常識性錯誤,但語言依然有著王朔式的霸氣。
2007年出新書《致女兒書》,反響平平。
[編輯本段]王朔「開炮」語錄
●「文壇釘子戶,就在這里扎著了」
●「我現在身體好極了,就是血脂高了一點」
●「別拿這個來要挾我,愛買不愛」
●「我是吃軟飯出身,軟飯硬吃」
[編輯本段]記事年表
1958年出生於遼寧省岫岩縣,曾用名王岩。
1965至1969年就讀於北京翠微小學。
1971年就讀於北京東門倉小學。
1972至1975年就讀於北京一百六十四中學。
1975年借讀於太原五中。
1976年畢業於北京四十四中學。
1977至1980年在海軍北海艦隊服役,任衛生員。
1980至1983年退伍後在北京醫葯公司葯品批發商店工作。
1983年辭職從事自由寫作至今。
[編輯本段]作品年表
原著
《和我們的女兒談話》
《我的千歲寒》(2007)《致女兒書》
《看上去很美》 (2000)
《永失我愛》 (1994)
《消失的女人》 (1993)
《痴男狂女兩世情》 (1993)
《無人喝彩》 (1993)
《青春無悔》 (1992)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9)
《頑主》 (1988)
《輪回》 (1988)
《浮出海面》 (1985)
《空中小姐》 (1984)
編劇
《夢想照進現實》 (2006)
《一聲嘆息》 (2000)
《無人喝彩》 (1993)
《青春無悔》 (1992)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9)
《大喘氣》 (1988)
《頑主》 (1988)
《輪回》 (1988)
分類
純情卷
《永失我愛》
《空中小姐》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動物兇猛》
《浮出海面》
《過把癮就死》
矯情卷
《懵然無知》
《劉慧芳》
《無人喝彩》
《人莫予毒》
《我是你爸爸》
諧謔卷
《編輯部的故事》
《誰比誰傻多少》
《痴人》
《枉然不供》
《頑主》
《你不是一個俗人》
《一點正經沒有》
《千萬別把我當人》
摯情卷
《我是狼》
《給我頂住》
《許爺》
《橡皮人》
《玩得就是心跳》
其他卷
《看上去很美》
《無知者無畏》
《美人贈我蒙汗葯》
《新狂人日記》
《和我們的女兒談話》
J. 王朔代表作
《頑主》很成功,同名電影也拍得比較到位。推薦。
《千萬別把我當人》戲謔的手法寫的挺黑色也很諷刺,有點荒誕的味道。推薦。
《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也被導演葉京改編為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還不錯,尤其是《玩》,寫作手法在當時已經很前衛了,推薦。
《我是你爸爸》被馮小剛改編成電影《冤家父子》,推薦。
《看上去很美》也被張元拍了同名電影,書寫的已經很駕輕就熟了。推薦。
《動物兇猛》,這個應該知道,被姜文改編成《陽光燦爛的日子》,是王朔早期作品裡比較優秀的,推薦。
還有一部,叫做《痴人》,寫的有些超現實主意,我很喜歡的一部。
如今的《我的千歲寒》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