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川藏秘錄的作者是誰
《川藏秘錄》是由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綿陽市青年作家廖宇靖所創作的一部長達萬字的長篇小說。這是繼他的《邊緣》《你的微笑》出版後完成的又一部長篇小說。[1]2013年12月,歷經重重審查後,《川藏秘錄》由人民出版社副牌東方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廖宇靖,1987年8月生於四川綿陽,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曾為高原警察。著有長篇小說《邊緣》《你的微笑》《瘋子》《藏香》《川藏秘錄》等。2012年9月,拜師好萊塢編劇大師羅比特麥基。
http://ke..com/link?url=MGuVPvL_GSgA__iX-n9qgagXUG5L2ubbr_
這是有關鏈接、 可以進去看哦、
親、 求採納哦!
⑵ 川藏秘錄還有續本么
從《川藏秘錄》這本小說的結尾來看,故事並沒有講述完,其中也落下了許多的伏筆和懸念。廖宇靖解釋說,這是一個100萬字的故事,這才是小說的第一部,一切才剛剛開始,我會用十年的時間將《川藏秘錄》寫完。
⑶ 川藏秘錄結局什麼意思
《川藏秘錄》是由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綿陽市青年作家廖宇靖所創作的一部長達20萬字的長篇小說。這是繼他的《邊緣》《你的微笑》出版後完成的又一部長篇小說。 2013年12月,歷經重重審查後,《川藏秘錄》由人民出版社副牌東方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川藏,這座巨大的迷宮城池,我們離出口還有多遠呢?」這是長篇小說《川藏秘錄》中的主人公內心的吶喊。這部充滿懸疑色彩的長篇小說,是一段如梁祝般純真又悲涼的愛情故事,是一段解讀大山大川脈搏的藏地之行,又是一段藏地國安民警的詭異經歷……紅四軍特遣分隊藏地離奇失蹤,一面用六世達賴愛人皮膚做成的阿姐鼓神秘被盜,六篇日記塵封已久的詭異日記,那串奇怪的符號究竟意味著什麼?漫漫高原路,追尋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足跡,歷史的神秘面紗正一層層的被揭開。小說源自廖宇靖多年在川藏生活積累,在初稿完成後反復修改,最後完稿於2012年3月。
《川藏秘錄》中,作者廖宇靖以第一人稱講述了「自己」在大學畢業後與李瘸子、二刀進入川藏卡瓦措日神山探險的經歷。在通往神山的過程,他們遭遇了藏地行屍、聖湖水怪、深山野人的襲擊。而小說中所講述的故事,究竟是真實還是虛構?廖宇靖說,《川藏秘錄》中涉及的最重要的線索,都是由真實的歷史事件組成的,包括倉央嘉措青海湖畔的失蹤之謎,也包括紅四方面軍特遣分隊在川藏離奇失蹤。
從《川藏秘錄》這本小說的結尾來看,故事並沒有講述完,其中也落下了許多的伏筆和懸念。廖宇靖解釋說,這是一個100萬字的故事,這才是小說的第一部,一切才剛剛開始,我會用十年的時間將《川藏秘錄》寫完。
與近年來紅極一時的藏地小說《藏地密碼》相比,廖宇靖的《川藏秘錄》構架更顯磅礴,縝密的思維更顯作者廣闊的幻想空間。 推理懸疑小說作為舶來品,最近幾年才在國內興起,而像《川藏秘錄》這樣優秀的推理懸疑小說更是屈指可數。國內讀者對於這類題材小說的認識多數來源於希區柯克或者福爾摩斯,《川藏秘錄》不僅在情節設計上環環相扣,並在懸疑推理的方式上推陳出新,作者更將神秘的康巴文化色彩融入小說當中成為本書的又一亮點。
⑷ 求小說川藏秘錄txt全集,第3章以後的。
親,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附件已上傳,請注意查收。
查收後請採納,回謝謝合作。答
【文件大小為:289.82M,下載時請您耐心等待。】
希望您能滿意。
祝您閱讀愉快。
望採納O(∩_∩)O~
如有不足,望見諒、望提醒~~o(>_<)o ~~
【如有疑問,您可以選擇追問、網路HI、私信我哦~隨時為您效勞↖(^ω^)↗】
————我來自【一朝風月繞指柔】
————我是【殘雪西楓】
⑸ 懸疑小說《川藏秘錄》講的是什麼好看嗎
還不錯~~《川藏秘錄》勇於挑戰當下中國人閱讀習慣的文化大作,以古雅的文風、密集的知識點、恢弘的視野以及石破天驚的洞見讓慣看白文、懶於思考的讀者產生味同嚼蠟之感。
⑹ 川藏秘錄的小說背景
千百年來,西藏一直如此神秘、神奇。今天,西藏已開放為旅遊勝地,化作我們祖國的文化專符號,令中國乃屬至世界各地的人民,心嚮往之。但是,人們對這片土地的歷史、地理、文化、風俗依然知之甚少。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懸疑探險小說《川藏秘錄》在人們的視野中出現,帶領人們進行了一場文化之旅。
2009年6月,廖宇靖從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畢業後獨自來到川西高原。3年來,他徒步走遍了川藏的山山水水,用胸膛丈量了通往天堂的距離。3年來,他克服了高原缺氧和極寒天氣,為了便於與藏民溝通,廖宇靖還自學藏語。在隨風飄動的經幡下,廖宇靖寫下了長達20萬字的長篇小說《川藏秘錄》和《藏香》。
據廖宇靖介紹,《川藏秘錄》的故事是以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失蹤之謎為開端,講述了藏傳佛教中一段鮮為人知、早已湮沒在歷史中的隱秘故事 。「在西藏文化中,隱藏著深奧的藏地佛經以及民間傳說。而我寫此書,也正是希望用最通俗的方式將隱秘在川藏的那些歷史和傳說講給讀者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