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部評書小時候看的 不是九義十八俠 不是龍工案
你說的馬青峰是由張少佐說的評書《大明劍俠》《明史奇俠》《豪氣驚天內》三部曲里的人物,有容馬青峰,宋玉,韓梅以及張三豐,陳道陰,李道光......等詳情到我愛評書網上在線收聽有的可直接下載到mp3上,該網上的評書和有聲小說都是mp3格式的,你如有車載的mp3更好你下載上你所喜歡的評書或有聲小說你可一邊行車一邊聽一舉兩得兩不誤但要注意行車安全!!!
切記喓!!!
我愛評書網的下載地址:www.5ips.net
⑵ 有什麼有聲小說比較好聽的嘛
男妃升級系統
帝都嚴家是真正的豪門世家,據嚴家族譜記載,由道光年間祖專上先輩嚴享祗開始屬發家,直至如今傳到二十一世紀。嚴格就是如今嚴家的二公子。 「二」這個字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貶義詞,嚴格雖然貴為嚴家二少,在嚴家卻是一個小透明。上有兄長嚴偉峰比他大三歲,行事穩重、精明能幹,下有比他小九歲如今才十六歲的弟弟嚴嚴會逗樂撒嬌。不管嚴格如何努力,在穩重的嚴偉峰和可愛的嚴嚴的對比之下,總是差幾分。 二十二歲之前,嚴格還努力一掙,飽讀詩書、創業自立,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認可。過了二十二歲後,他就放棄了,一次次努力卻一次次被忽視的感覺太難承受,為別人而活太累。
⑶ 中國皇帝有哪些
中國歷代皇帝名單
1 上古時代
炎帝 神農氏
黃帝 軒轅氏
少昊 金天氏
顓頊 高陽氏
帝嚳 高辛氏
帝摯 高辛氏
唐堯 放勛
虞舜 重華
2 夏
禹
啟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予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發
癸
3 商
湯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廩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4 周
4.1 西周
西周
周文王 姬昌
周武王 姬發
周成王 姬誦
周康王 姬釗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滿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囏
周孝王 姬辟方
周夷王 姬燮
周厲王 姬胡
周宣王 姬靜
周幽王 姬宮湦
4.2 東周
東周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4.2.1 春秋
周莊王 姬佗
周厘王 姬胡齊
周惠王 姬閬
周襄王 姬鄭
周頃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簡王 姬夷
周靈王 姬泄心
周景王 姬貴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元王 姬仁
周貞定王 姬介
周哀王 姬去疾
周思王 姬叔
周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4.2.2 戰國
戰國
周安王 姬驕
周烈王 姬喜
周顯王 姬扁
周慎靚王 姬定
周赧王 姬延
周惠王
5 秦
秦昭襄王 嬴則
秦孝文王 嬴柱
秦莊襄王 嬴楚
秦始皇 嬴政
秦二世 胡亥
秦三世 子嬰
6 漢
6.1 西漢
漢高帝 劉邦
漢惠帝 劉盈
漢高後 呂稚(太後稱制)
漢少帝 劉恭
漢少帝 劉弘
漢文帝 劉恆
漢景帝 劉啟
漢武帝 劉徹
漢昭帝 劉弗陵
昌邑王 劉賀
漢宣帝 劉詢
漢元帝 劉奭
漢成帝 劉驁
漢哀帝 劉欣
漢平帝 劉衍
孺子 劉嬰
更始帝 劉玄
6.2 新朝
新朝 王莽
6.3 東漢
漢光武帝 劉秀
漢明帝 劉庄
漢章帝 劉炟
漢和帝 劉肇
漢殤帝 劉隆
漢安帝 劉祜
漢少帝 劉懿
漢順帝 劉保
漢沖帝 劉炳
漢質帝 劉纘
漢桓帝 劉志
漢靈帝 劉宏
漢後少帝 劉辯
漢獻帝 劉協
7 三國
7.1 魏
魏
魏武帝 曹操 (為追謚,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厲公)
高貴鄉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奐
7.2 蜀漢
漢昭烈帝 劉備
漢後主 劉禪
7.3 吳
吳
長沙桓王 孫策
吳大帝 孫權
吳廢帝 孫亮
吳景帝 孫休
吳末帝 孫皓
8 晉朝
8.1 西晉
宣帝 司馬懿
景帝 司馬師
文帝 司馬昭(以上三帝為追謚,生前未即位)
武帝 司馬炎
惠帝 司馬衷
懷帝 司馬熾
愍帝 司馬鄴
8.2 東晉
元帝 司馬睿
明帝 司馬紹
成帝 司馬衍
康帝 司馬岳
穆帝 司馬聃
哀帝 司馬丕
海西公 司馬奕
簡文帝 司馬昱
孝武帝 司馬曜
安帝 司馬德宗
恭帝 司馬德文
8.2.1 十六國
8.2.1.1 成漢
(成)景帝 李特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幽公 李期
(漢)昭文帝 李壽
(漢)末主 李勢
8.2.1.2 漢(前趙)
(漢)光文帝 劉淵
(漢)昭武帝 劉聰
(漢)隱帝 劉粲
(前趙)劉曜
8.2.1.3 後趙
後趙
明帝 石勒
海陽王 石弘
武帝 石虎
義陽王 石世
新興王 石尊
石鑒
石祗
8.2.1.4 前涼
武公(明王) 張軌
元公 張實
成王 張茂
忠成公(文王) 張駿
敬烈公(桓王) 張重華
哀公 張耀靈
威王 張祚
敬悼公(沖王) 張玄靚
悼公 張天錫
8.2.1.5 後涼
懿武帝 呂光
隱王 呂紹
靈帝 呂纂
建康公 呂隆
8.2.1.6 西涼
武昭王 李暠
李歆
李恂
8.2.1.7 南涼
武王 禿發烏孤
康王 禿發利鹿孤
景王 禿發傉檀
8.2.1.8 北涼
建康公 段業
武宣王 沮渠蒙遜
哀王 沮渠牧犍
8.2.1.9 前燕
襄公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儁
幽帝 慕容暐
8.2.1.10 後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寶
昭武帝 慕容盛
惠文帝 慕容熙
8.2.1.11 西燕
慕容泓
威帝 慕容沖
段隨
慕容覬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8.2.1.12 北燕
惠懿帝 高雲
文成帝 馮跋
昭成帝 馮弘
8.2.1.13 南燕
獻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8.2.1.14 夏
武烈帝 赫連勃勃
平原王 赫連昌
昌定王 赫連定
8.2.1.15 前秦
苻洪
景明帝 苻健
厲王 苻生
宣昭帝 苻堅
苻宏
哀平帝 苻丕
高帝 苻登
末主 苻崇
8.2.1.16 後秦
武昭帝 姚萇
文桓帝 姚興
末主 姚泓
8.2.1.17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國仁
武元王 乞伏乾歸
文昭王 乞伏熾盤
末主 乞伏慕末
8.2.1.18 冉魏
武悼天王 冉閔
8.2.1.19 代國
拓跋猗盧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鬱律
惠帝 拓跋賀傉
煬帝 拓跋紇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8.2.1.20 吐谷渾
吐谷渾
參見吐谷渾首領列表
9 南北朝
9.1 南朝
9.1.1 宋
武帝 劉裕
少帝 劉義符
文帝 劉義隆
太子 劉劭
孝武帝 劉駿
前廢帝 劉子業
明帝 劉彧
後廢帝 劉昱
順帝 劉淮
9.1.2 齊
高帝 蕭道成
武帝 蕭賾
鬱林王 蕭昭業
海陵王 蕭昭文
明帝 蕭鸞
東昏侯 蕭寶卷
和帝 蕭寶融
9.1.3 梁
武帝 蕭衍
臨賀王 蕭正德
簡文帝 蕭綱
豫章王 蕭棟
武陵王 蕭紀
元帝 蕭繹
閔帝 蕭淵明
敬帝 蕭方智
宣帝 蕭言
明帝 蕭巋
後主 蕭琮
9.1.4 陳
武帝 陳霸先
文帝 陳蒨
廢帝 陳伯宗
宣帝 陳頊
後主 陳叔寶
9.2 北朝
9.2.1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燾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獻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詡
幼主 元釗
孝庄帝 元子攸
長廣王 元曄
節閔帝 元恭
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攸
9.2.2 東魏
孝靜帝 元善見
9.2.3 西魏
文帝 元寶炬
廢帝 元欽
恭帝 拓跋廓
9.2.4 北齊
文宣帝 高洋
廢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後主 高緯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恆
范陽王 高紹義
9.2.5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閔帝 宇文覺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贇
靜帝 宇文衍
10 隋
隋文帝 楊堅
隋煬帝 楊廣
隋恭帝 楊侑
隋秦王 楊浩
隋越王 楊侗
11 唐
唐高祖 李淵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武後 武曌(太後稱制)
武周聖神皇帝 武則天
唐中宗 李顯
唐殤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肅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適
唐順宗 李誦
唐憲宗 李純
唐穆宗 李恆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唐昭宗 李曄
唐哀帝 李拀
11.1 南詔
南詔
11.2 渤海國
渤海高王 大祚榮
渤海武王 大武藝
渤海文王 大欽茂
大元義
渤海成王 大華興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義
渤海簡王 大明忠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錫
大瑋瑎
大諲撰
12 五代十國
12.1 五代
12.1.1 後梁
太祖 朱溫
末帝 朱瑱
12.1.2 後唐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閔帝 李從厚
末帝 李從珂
12.1.3 後晉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貴
12.1.4 後漢
高祖 劉知遠
隱皇帝 劉承佑
12.1.5 後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榮
恭帝 柴宗訓
12.2 十國
12.2.1 吳越
(904年-978年)
太祖 錢鏐
世宗 錢元瓘
成宗 錢弘佐
忠遜王 錢弘倧
忠懿王 錢弘俶
12.2.2 閩國
(909年-945年,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 王審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鈞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12.2.3 荊南
荊南(南平)
(906年-963年)
武信王 高季興
文獻王 高從誨
貞懿王 高寶融
荊南侍中 高保勖
荊南侍中 高繼沖
12.2.4 楚國
楚國
(907年-951年,創立者馬殷實際自897年開始地方割據)
武穆王 馬殷
衡陽王 馬希聲
文昭王 馬希范
廢王 馬希廣
恭孝王 馬希萼
馬希崇
12.2.5 吳國
(904年-937年)
太祖 楊行密
烈宗 楊渥
高祖 楊渭
睿帝 楊溥
12.2.6 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後主 李煜
12.2.7 南漢
(917年-971年)
高祖 劉岩
殤帝 劉玢
中宗 劉晟
後主 劉鋹
12.2.8 北漢
(951年-979年)
世祖 劉旻
睿宗 劉鈞
少主 劉繼恩
英武帝 劉繼元
12.2.9 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 王建
後主 王衍
12.2.10 後蜀
(934年-965年)
高祖 孟知祥
後主 孟昶
13 宋
13.1 北宋
宋太祖 趙匡胤
宋太宗 趙光義
宋真宗 趙恆
宋仁宗 趙禎
宋英宗 趙曙
宋神宗 趙頊
高太後 宣仁太後高氏(太後垂簾)
宋哲宗 趙煦
宋徽宗 趙佶
宋欽宗 趙桓
13.2 南宋
宋高宗 趙構
宋孝宗 趙眘
宋光宗 趙淳
宋寧宗 趙擴
宋理宗 趙昀
宋度宗 趙禥
謝太後 謝道清(太後垂簾)
宋恭帝 趙顯
宋端宗 趙昰
趙昺
14 遼
遼太祖 耶律阿保機
遼應天後 述律平(太後稱制)
遼東丹王 耶律倍
遼太宗 耶律德光
遼世宗 耶律阮
遼穆宗 耶律璟
遼景宗 耶律賢
遼蕭太後 蕭綽(蕭撒葛只)
遼聖宗 耶律隆緒
遼興宗 耶律宗真
遼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15 西夏
太祖 李繼遷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諒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順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純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頊
獻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16 金
金太祖 完顏阿骨打
金太宗 完顏晟
金熙宗 完顏亶
海陵王 完顏亮
金世宗 完顏雍
金章宗 完顏璟
衛紹王 完顏永濟
金宣宗 完顏珣
金哀宗 宛顏守緒
金末帝 完顏承麟
17 元
元太祖 鐵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監國)
元太宗 窩闊台
馬乃真後 (稱制)
元定宗 貴由
海迷失後 (稱制)
元憲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禪汗)
元成宗 鐵穆耳 (完澤篤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愛育黎拔力八達 (普顏篤汗)
元英宗 碩德八剌 (格堅汗)
泰定帝 也孫鐵木兒
天順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圖帖睦爾 (札牙篤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寧宗 懿璘質班
元順帝 妥懽帖睦爾 (元惠宗)(烏哈圖汗)
18 明
明太祖 朱元璋,年號洪武
明惠帝 朱允炆,年號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號永樂 (廟號初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熾,年號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號宣德
明英宗 朱祁鎮,年號正統/天順
明代宗 朱祁鈺,年號景泰
明憲宗 朱見深,年號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號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號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號嘉靖
明穆宗 朱載垕,年號隆慶
明神宗 朱翊鈞,年號萬曆
明光宗 朱常洛,年號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號天啟
明思宗 朱由檢,年號崇禎
18.1 順
李自成,年號永昌
18.2 大西
張獻忠,年號大順
18.3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號弘光
唐王 朱聿鍵,年號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號永曆
19 清
清太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太宗 愛新覺羅皇太極c
清世祖 愛新覺羅福臨,年號順治,通稱順治皇帝
清聖祖 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通稱康熙皇帝
清世宗 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通稱雍正皇帝
清高宗 愛新覺羅弘歷,年號乾隆,通稱乾隆皇帝
清仁宗 愛新覺羅顒琰,年號嘉慶,通稱嘉慶皇帝
清宣宗 愛新覺羅旻寧,年號道光,通稱道光皇帝
清文宗 愛新覺羅奕詝,年號咸豐,通稱咸豐皇帝
清穆宗 愛新覺羅載淳,年號同治,通稱同治皇帝
清德宗 愛新覺羅載湉,年號光緒,通稱光緒皇帝
清遜帝 愛新覺羅溥儀,年號宣統,通稱宣統皇帝對我有幫助
2回答時間:2006-12-26 08:58 | 我來評論 | 檢舉
向TA求助 回答者: wnc7188 | 十七級
擅長領域: 謎語 腦筋急轉彎 社會民生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很詳細
相關內容
2008-3-26 問一下中國歷史以來(包括當代)誰的領導(皇帝)最好?沒有政治意圖! 2
2005-12-20 自秦始皇以來,中國歷史上總共有多少個皇帝??? 9
2009-8-25 中國歷史上的所有好皇帝之中,誰的批評和缺點最少? 3
2006-12-14 中國古代歷史上所有的皇帝有哪些? 19
2006-7-22 中國歷史上的所有皇帝有哪些
更多關於中國皇帝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中國 歷史 歷史 皇帝
等待您來回答del1回答求文筆好的小說.del0回答尋np穿越小說,女主容貌絕世,武功高強,聰明過人.發到我的郵箱.del1回答求幽默搞笑的古代(異世)小說.del1回答5求網王小說要長篇的,最好是穿成王子的.del1回答七年級 歷史 匈奴無力再於西漢對抗是在什麼時期.del1回答5<騎士風雲錄>完整版本TXT 簡體小說 作者是大胖頭魚的~還有鬼吹燈<南海....del1回答5求幾部青春校園小說,發到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要求txt格式。誰....del0回答20求葉姐的有聲小說系列~![email protected]好人平安,你懂的.更多等待您來回答的問題>>沒有感興趣的問題?試試換一批其他回答 共2條
夏朝
約前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縣
禹 查看夏朝>>
商朝
約前1675-1029年
亳
河南商丘
湯 查看商朝>>
周
西周
約前1029-771年
鎬京
陝西西安
周文王姬發 查看西周>>
東周
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陽
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
前770-476年
查看春秋>>
戰國
前475-221年
查看戰國>>
秦朝
前221-207年
咸陽
陝西咸陽
始皇帝嬴政 查看秦朝>>
漢
西漢
前206-公元8年
長安
陝西西安
漢高祖劉邦 查看西漢>>
新朝
9-23年
王莽
東漢
25-220年
洛陽
河南洛陽
漢光武帝劉秀 查看東漢>>
三
國
魏
220-265年
洛陽
河南洛陽
魏文帝曹丕 查看三國>>
蜀漢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
吳
222-280年
建業
江蘇南京
吳大帝孫權
晉
西晉
265-316
洛陽
河南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 查看西晉>>
東晉
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晉元帝司馬睿 查看東晉>>
十六國
304-439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宋武帝劉裕 查看南朝>>
齊
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齊高帝蕭道成
梁
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梁武帝蕭衍
陳
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
北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查看北朝>>
魏
洛陽
河南洛陽
東魏
534-550
鄴
河北臨漳
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
535-556
長安
陝西西安
魏文帝元寶炬
北齊
550-577
鄴
河北臨漳
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朝
581-618
大興
陝西西安
隋文帝楊堅 查看隋朝>>
唐朝
618-907
長安
陝西西安
唐高祖李淵 查看唐朝>>
五
代
十
國
後梁
907-923
汴
河南開封
梁太祖朱晃
後唐
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唐庄宗李存勖
後晉
936-947
汴
河南開封
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
947-950
汴
河南開封
漢高祖劉暠
後周
951-960
汴
河南開封
周太祖郭威
宋
北宋
960-1127
開封
河南開封
宋太祖趙匡胤 查看北宋>>
南宋
1127-1279
臨安
浙江臨安
宋高宗趙構 查看南宋>>
遼國
907-1125
皇都
遼寧
遼國耶律阿保機 查看遼國>>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雲南大理
西夏
1032-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
金
1115-1234
會寧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查看金國>>
中都
北京
開封
河南開封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查看元朝>>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查看明朝>>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皇太極 查看清朝>>
中華民國
1912-1949
南京
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回答者: jxs195257 | 二級 | 2006-12-26 09:00 | 檢舉
傳說:前4439 ~ 2689年
開創:前2690 ~ 2350年
唐 :前2351 ~ 2251年
虞 :前2252 ~ 2204年
夏 : 前2205 ~ 1765年
商 : 前1766 ~ 1121年
周 : 前1122 ~ 255年
春秋: 前 770 ~ 476年
戰國: 前 475 ~ 221年
秦 : 前 221 ~ 207年
漢 : 前 206 ~ 219年
三國: 220 ~ 265年
魏 : 220 ~ 265年
蜀 : 221 ~ 263年
吳 : 222 ~ 260年
晉 : 265 ~ 420年
西晉: 265 ~ 316年
東晉: 317 ~ 420年
六朝: 220 ~ 589年
隋朝: 589 ~ 618年
唐朝: 618 ~ 906年
五代: 907 ~ 1279年
宋朝: 960 ~ 1279年
北宋: 960 ~ 1126年
南宋: 1127 ~ 1279年
金 : 1115 ~ 1234年
元朝: 1271 ~ 1368年
◎明朝
洪武: 1368 ~ 1398年
建文: 1399 ~ 1402年
永樂: 1403 ~ 1424年
洪熙: 1425年
宣德: 1426 ~ 1335年
正統: 1436 ~ 1449年
景泰: 1450 ~ 1456年
天順: 1457 ~ 1464年
成化: 1465 ~ 1487年
弘治: 1488 ~ 1505年
正德: 1506 ~ 1521年
嘉靖: 1522 ~ 1566年
隆慶: 1567 ~ 1572年
萬曆: 1573 ~ 1619年
泰昌: 1620年
天啟: 1621 ~ 1627年
崇禎: 1628 ~ 1644-年
◎清朝
順治: 1644 ~ 1661年
康熙: 1662 ~ 1722年
雍正: 1723 ~ 1735年
乾隆: 1736 ~ 1796年
嘉慶: 1796 ~ 1820年
道光: 1821 ~ 1850年
咸豐: 1851 ~ 1862年
同治: 1862 ~ 1874年
光緒: 1875 ~ 1908年
宣統: 1908 ~ 1911年
———元(1279~1368)———
帝王:太祖( 鐵木真) 在位時間:1206~1227
帝王:監國(拖雷) 在位時間:1228
帝王:太宗(窩闊台) 在位時間:1229~1241
帝王:定宗(貴由) 在位時間:1241~1246
帝王:憲宗(蒙哥) 在位時間:1251~1259
帝王:世祖(忽必烈) 在位時間:1260~1294 年號:中統、至元
帝王:成宗(鐵穆耳) 在位時間:1294~1307 年號:元貞、大德
帝王:武宗(海山) 在位時間:1308~1311 年號:至大
帝王:仁宗 在位時間:1311~1320 年號:皇慶
帝王:英宗(碩德八剌) 在位時間:1321~1323 年號:延佑
帝王:泰定帝(也孫貼木兒) 在位時間:1323~1328 年號:至治
帝王:天順帝(阿速吉八) 在位時間:1328 年號:泰定
帝王:文宗(圖貼睦爾) 在位時間:1328~1329 年號:致和
帝王:明宗(和世剌) 在位時間:1329~1332 年號:天順
帝王:寧宗(懿麟質班) 在位時間:1332 年號:天歷
帝王:順帝(妥歡貼睦爾) 在位時間:1333~1368 年號:至順、元統、至元、至正
———明(1368~1644)———
帝王:太祖(朱元璋) 在位時間:1368~1398 年號:洪武
帝王:恵帝(朱允炆) 在位時間:1399~1402 年號:建文
帝王:成祖(朱棣) 在位時間:1403~1424 年號:永樂
帝王:仁宗(朱高熾) 在位時間:1425 年號:洪熙
帝王:宣宗(朱瞻基) 在位時間:1426~1435 年號:宣德
帝王:英宗(朱祁鎮) 在位時間:1436~1449 年號:正統
帝王:景宗(朱祁鈺) 在位時間:1450~1457 年號:景泰
帝王:英宗(朱祁鎮) 在位時間:1457~1464 年號:天順
帝王:憲宗(朱見深) 在位時間:1465~1487 年號:成化
帝王:考宗 在位時間:1488~1505 年號:弘治
帝王:武宗(朱厚照) 在位時間:1506~1521 年號:正德
帝王:世宗(朱厚璁) 在位時間:1522~1567 年號:嘉靖
帝王:穆宗(朱載厚) 在位時間:1567~1572 年號:隆慶
帝王:神宗(朱翊鈞) 在位時間:1573~1620 年號:萬曆
帝王:光宗(朱常洛) 在位時間:1620 年號:泰昌
帝王:熹宗(朱由校) 在位時間:1621~1627 年號:天啟帝王:毅宗(朱由檢) 在位時間:1628~1644 年號:崇禎
———清(1616~1911)———
帝王:太祖(努爾哈赤) 在位時間:1616~1626 年號:天命
帝王:太宗(皇太極) 在位時間:1626~1643 年號:天聰、崇德
帝王:世祖(福臨) 在位時間:1644~1661 年號:順治
帝王:聖祖(玄燁) 在位時間:1661~1722 年號:康熙
帝王:世宗(胤禛) 在位時間:1723~1735 年號:雍正
帝王:高宗(弘歷) 在位時間:1736~1795 年號:乾隆
帝王:仁宗(顒琰) 在位時間:1796~1820 年號:嘉慶
帝王:宣宗(旻寧) 在位時間:1821~1850 年號:道光
帝王:文宗 在位時間:1851~1861 年號:咸豐
帝王:穆宗(載淳) 在位時間:1862~1874 年號:同治
帝王:德宗(載湉) 在位時間:1875~1908 年號:光緒
帝王:(溥儀) 在位時間:1909~1911 年號:宣統
⑷ 求好聽經典的歷史類評書!如三國演義,隋唐演義,東漢演義,亂世梟雄。最好弄個排行榜,標明作者!
排行榜;【有重復的、大概是所有經典的歷史類評書排行、重復情況望見諒】
名稱 回數 播講人
1 亂世梟雄 300 單田芳
2 安史之亂 40 單田芳
3 隋唐演義 216 單田芳
4 封神演義 120 單田芳
5 五鼠鬧東京 40 單田芳
6 楊幺傳 40 單田芳
7 林則徐 56 單田芳
8 水滸 150 單田芳
9 花木蘭 72 單田芳
10 薛家將 180 單田芳
11 宏碧緣 60 單田芳
12 民國英烈 150 單田芳
13 燕王掃北 70 單田芳
14 十二金錢鏢 52 袁闊成
15 暴風驟雨 37 袁闊成
16 敵後武工隊 36 袁闊成
17 三國演義 365 袁闊成
18 西楚霸王 50 袁闊成
19 和氏璧 28 連麗如
20 紅樓夢 102 連麗如
21 中華小名家 43 連麗如
22 智聖東方朔 160 連麗如
23 俠義英雄傳 80 連麗如
24 伍子胥 45 連麗如
25 二十四孝 24 連麗如
26 康熙私訪 42 連麗如
27 契丹蕭太後 70 劉蘭芳
28 朱元璋演義 185 劉蘭芳
29 岳飛傳 117 劉蘭芳
30 呼家將 93 劉蘭芳
31 趙匡胤演義 100 劉蘭芳
32 楊家將全傳 109 劉蘭芳
33 大唐俠女 62 劉蘭芳
34 努爾哈赤 50 劉蘭芳
35 包公上疏 14 劉蘭芳
36 紅岩 42 李鑫荃
37 平原槍聲 45 李鑫荃
38 劉羅鍋傳奇 60 孫剛
39 新說孫子兵法 14 孫剛
40 話說中國 210 孫剛
41 新說36計 36 孫剛
42 史記故事 45 孫剛
43 大唐開基 60 孫一
44 金頭虎賈明 10 孫一
45 紀曉嵐傳奇 100 孫一
46 劍俠展雄飛 30 孫一
47 民國十大軍閥 105 孫一
48 二戰經典戰役 85 孫一
49 二戰人物史話 42 孫一
50 上海灘 160 孫一
51 中國帝王史話125 孫一
52 和珅傳奇 30 孫一
53 西遊記 84 常 志
54 古今通鑒 70 田戰義
55 秘密列車 39 田戰義
56 劉秀傳 70 田連元
57 海青天 35 田連元
58 濟公傳 119 徐德亮
59 春秋五霸 60 袁田
60 廣泰傳奇 68 王月波
每張光碟的內容如下:
CD01 亂世梟雄上1-112
CD02 亂世梟雄上113-150 亂世梟雄下1-77
CD03 亂世梟雄下78-150 安史之亂40
CD04 隋唐演義上116
CD05 隋唐演義下100 封神演義1-23
CD06 封神演義24-120 五鼠鬧東京1-18
CD07 五鼠鬧東京19-40 楊幺傳40 林則徐56
CD08 水滸1-113
CD09 水滸114-150 花木蘭72
CD10 薛家將1-127
CD11 薛家將128-180 宏碧緣60
CD12 民國英烈1-110
CD13 民國英烈111-150 燕王掃北70
CD14 十二金錢鏢52 暴風驟雨37 敵後武工隊36
CD15 三國演義1-102
CD16 三國演義103-204
CD17 三國演義205-305
CD18 三國演義306-365 西楚霸王1-43
CD19 西楚霸王44-50 和氏璧28 紅樓夢102 中華小名家43
CD20 智聖東方朔1-120
CD21 智聖東方朔121-160 俠義英雄傳80
CD22 伍子胥45 24孝 康熙私訪42 劉羅鍋傳奇1-17
CD23 劉羅鍋傳奇18-60 契丹蕭太後70 朱元璋演義1-25
CD24 朱元璋演義26-185
CD25 岳飛傳1-104
CD26 岳飛傳105-117 呼家將93 新說孫子兵法14
CD27 趙匡胤演義100 楊家將全傳1-5
CD28 楊家將全傳6-109
CD29 大唐俠女62 努爾哈赤50
CD30 包公上疏14 紅岩42 平原槍聲45
CD31 話說中國1-145
CD32 話說中國146-210 新說36計 史記故事45
CD33 大唐開基60 金頭虎賈明10 紀曉嵐傳奇100
CD34 劍俠展雄飛30 民國十大軍閥105
CD35 二戰經典戰役85 二戰人物史話42
CD36 上海灘1-130
CD37 上海灘131-160 西遊記84
CD38 中國帝王史話125 和珅傳奇1-16
CD39 和珅傳奇17-30 古今通鑒70 秘密列車39
CD40 劉秀傳70 海青天35
CD41 濟公傳119
CD42 春秋五霸60 廣泰傳奇68
評書名稱 播講 故事年代
封神演義 袁闊成 商末周初
劉秀傳 田連元 東漢
東漢演義 連麗如 東漢
三國演義 袁闊成 三國(漢末至西晉年間)
隋唐演義 單田芳 隋末唐初
大唐俠女 劉蘭芳 唐朝
西遊記 常志 唐太宗年間
薛家將 單田芳 唐貞觀年間
契丹蕭太後 劉蘭芳 遼代
趙匡胤演義 劉蘭芳 宋初
俠義英雄傳 連麗如 北宋景佑年間
楊家將全傳 劉蘭芳 北宋
包公上疏 劉蘭芳 北宋
呼家將 單田芳 北宋仁宗年間
三俠五義 單田芳 北宋仁宗年間
《白眉大俠》 單田芳 北宋仁宗年間
七傑小五義 單田芳 北宋仁宗年間
水滸傳 田連元 北宋末
岳飛傳 劉蘭芳 南宋
鐵傘怪俠 單田芳 南宋
朱元璋演義 劉蘭芳 元末明初
古今通鑒 田戰義 明代
海青天 田連元 明代
紅樓夢 連麗如 明代
五鳳朝陽刀 劉蘭芳 明朝末年
努爾哈赤 劉蘭芳 明末清初
李自成 田戰義 明末清初
連環套 單田芳 明末清初
康熙私訪 連麗如 清代
童林傳 單田芳 清康熙年間
百年風雲 單田芳 清道光年間
欒蒲包與豐澤園 單田芳 近代(自辛亥革命到新中國建立初期)
千古功臣張學良 單田芳 近代
喋血魔窟 劉蘭芳 近代(抗日戰爭時期)
秘密列車 田戰義 近代(抗日戰爭時期)
敵後武工隊 袁闊成 近代(抗日戰爭時期)
暴風驟雨 袁闊成 近代(土地改革時期)
平原槍聲 李鑫荃 近代
紅岩 李鑫荃 近代
01 亂世梟雄上1-112
02 亂世梟雄上113-150 、亂世梟雄下1-77
03 亂世梟雄下78-150 、安史之亂40
04 隋唐演義上116
05 隋唐演義下100 、封神演義1-23
06 封神演義24-120 、五鼠鬧東京1-18
07 五鼠鬧東京19-40、楊幺傳40、林則徐56
08 水滸1-113
09 水滸114-150、花木蘭72
10 薛家將1-127
11 薛家將128-180、宏碧緣60
12 民國英烈1-110
13 民國英烈111-150、燕王掃北70
14 十二金錢鏢52 、暴風驟雨37 、敵後武工隊36
15 三國演義1-102
16 三國演義103-204
17 三國演義205-305
18 三國演義306-365、西楚霸王1-43
19 西楚霸王44-50、和氏璧28、紅樓夢102、中華小名家43
20 智聖東方朔1-120
21 智聖東方朔121-160 、俠義英雄傳80
22 伍子胥45 、24孝、康熙私訪42 、劉羅鍋傳奇1-17
23 劉羅鍋傳奇18-60、契丹蕭太後70、朱元璋演義1-25
24 朱元璋演義26-185
25 岳飛傳1-104
26 岳飛傳105-117、呼家將93、新說孫子兵法14
27 趙匡胤演義100、楊家將全傳1-5
28 楊家將全傳6-109
29 大唐俠女62、努爾哈赤50
30 包公上疏14、紅岩42、平原槍聲 45
31 話說中國1-145
32 話說中國146-210 、新說36計、史記故事45
33 大唐開基60、金頭虎賈明10、紀曉嵐傳奇100
34 劍俠展雄飛30、民國十大軍閥 105
35 二戰經典戰役85 、二戰人物史話42
36 上海灘1-130
37 上海灘131-160 、西遊記84
38 中國帝王史話125、和珅傳奇1-16
39 和珅傳奇17-30、古今通鑒70、 秘密列車39
40 劉秀傳70 、海青天35
41 濟公傳119
42 春秋五霸60、 廣泰傳奇68
評書名稱 播講 故事年代
封神演義 袁闊成 商末周初
劉秀傳 田連元 東漢
東漢演義 連麗如 東漢
三國演義 袁闊成 三國(漢末至西晉年間)
隋唐演義 單田芳 隋末唐初
大唐俠女 劉蘭芳 唐朝
西遊記 常志 唐太宗年間
薛家將 單田芳 唐貞觀年間
契丹蕭太後 劉蘭芳 遼代
趙匡胤演義 劉蘭芳 宋初
俠義英雄傳 連麗如 北宋景佑年間
楊家將全傳 劉蘭芳 北宋
包公上疏 劉蘭芳 北宋
呼家將 單田芳 北宋仁宗年間
三俠五義 單田芳 北宋仁宗年間
《白眉大俠》之龍虎風雲會 單田芳 北宋仁宗年間
七傑小五義 單田芳 北宋仁宗年間
水滸傳 田連元 北宋末
岳飛傳 劉蘭芳 南宋
鐵傘怪俠 單田芳 南宋
朱元璋演義 劉蘭芳 元末明初
古今通鑒 田戰義 明代
海青天 田連元 明代
紅樓夢 連麗如 明代
五鳳朝陽刀 劉蘭芳 明朝末年
努爾哈赤 劉蘭芳 明末清初
李自成 田戰義 明末清初
連環套 單田芳 明末清初
康熙私訪 連麗如 清代
童林傳 單田芳 清康熙年間
百年風雲 單田芳 清道光年間
欒蒲包與豐澤園 單田芳 近代(自辛亥革命到新中國建立初期)
千古功臣張學良 單田芳 近代
喋血魔窟 劉蘭芳 近代(抗日戰爭時期)
秘密列車 田戰義 近代(抗日戰爭時期)
敵後武工隊 袁闊成 近代(抗日戰爭時期)
暴風驟雨 袁闊成 近代(土地改革時期)
平原槍聲 李鑫荃 近代
紅岩 李鑫荃 近代
⑸ 龔自珍的字型大小及簡介
字璱(sè)人。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庵。漢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崑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
龔自珍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
48歲辭官南歸,次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
(5)有聲小說道光私訪擴展閱讀:
龔自珍是清代第一詩文大家。就如柳亞子說的:「三百年來第一流。」如果僅僅從文學史角度來理解龔自珍的成就,那顯然未能抓住龔自珍最具魅力的內核。
過去,我對龔自珍的了解僅止於他的兩首流行最廣的詩,那就是:「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研究專家陳銘先生說,在毛澤東著作引用的舊體詩詞中,這一首唯一被整體引用。還有一首想必大多數人也耳熟能詳:「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學界普遍認同的一種說法是,龔自珍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後一位可與李白、杜甫、蘇東坡等並列的舊體詩詞大家。他的庄、騷兼容,儒、仙、俠雜糅而形成的「哀艷雜雄奇」的特有詩風、氣質,迷倒了無數舊體詩詞的寫作者和愛好者。
⑹ 百家講壇關於歷史的視頻
1、閻崇年的《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紀連海的《正說清朝二十四臣》、喻大版華的《評說嘉慶王朝》、權《道光與鴉片戰爭》、《苦命皇帝咸豐》、《末代皇帝溥儀》,隋麗娟的《說慈禧》,曾仕強的《胡雪岩》。
2、喻大華《道光與鴉片戰爭》《咸豐皇帝》,隋麗娟《說慈禧》,王樹增《長征》《三大戰役》,江英《回顧開國大典》。
3、世界近代史的百家講壇沒有,但有一部紀錄片《世界歷史》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