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汪曾祺的作品中最值得看的是哪些啊
作者:汪曾祺 汪曾祺作品精選ISBN:9787535429858 頁數:464 定價:23.0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裝幀:平裝 出版年:2005-2-1 目錄 汪曾祺的生平及其創作 小說 復仇 羊舍一夕 黃油烙餅 異秉 受戒 歲寒三友 寂寞的溫暖 天鵝之死 大淖記事 七里茶坊 雞毛 徙 晚飯花 鑒賞家 職業 八千歲 陳小手 日規 橋邊小說三篇 安樂居 瑞雲 蛐蛐 陸判 仁慧 露水 散文 我的家鄉 文游台 多年父子成兄弟 泡茶館 路警報 隨遇而安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金岳霖先生 老舍先生 …… 詩歌 書信 作者 汪曾祺 作者 陸建華 isbn 7535429858 書名 汪曾祺作品精選 頁數 464 字數 332000 版次 1 重量 450克 用紙 膠版紙 定價 23.0 語言 中文 出版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簡介 本書以選編汪曾祺的膾灸人口的小說、散文代表作為主,還適當選編了他的詩歌和書信。在汪曾祺的新詩與舊詩中,他對人生的感悟和對生活美的發現,與他的小說散文是一脈相承的;而他的書信,則讓我們從一個獨特的角度略窺汪曾祺的真實的心靈軌跡,和他的一些作品的醞釀創作過程。這些,相信讀者會感興趣並喜愛的。 【汪曾祺】 (192O~1997)現、當代作家。江蘇高郵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深受教寫作課的沈從文的影響。1940年開始發表小說。1943年大學畢業後在昆明、上海任中學國文教員和歷史博物館職員。1946年起在《文學雜志》、《文藝復興》和《文藝春秋》上發表《戴車匠》、《復仇》、《綠貓》、《雞鴨名家》等短篇小說,引起文壇注目。1950年後在北京文聯、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工作,編輯《北京文藝》和《民間文學》等刊物。1962年調北京京劇團(後改北京京劇院)任編劇。著有小說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晚飯花集》、《寂寞與溫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橋集》、《塔上隨筆》,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以及《汪曾祺自選集》等。另有一些京劇劇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記事》是他的獲獎小說。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他以散文筆調寫小說,寫出了家鄉五行八作的見聞和風物人情、習俗民風,富於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於平淡中顯現奇崛,情韻靈動淡遠,風致清逸秀異。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5-2-1
『貳』 汪曾淇汪老先生的所有作品
【汪曾祺】 (192O~1997) 現、當代作家。江蘇高郵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深受教寫作課的沈從文的影響。1940年開始發表小說。 1943年大學畢業後在昆明、上海任中學國文教員和歷史博物館職員。1946年起在《文學雜志》、《文藝復興》和《文藝春秋》上發表《戴車匠》、《復仇》、《綠貓》、《雞鴨名家》等短篇小說,引起文壇注目。1950年後在北京文聯、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工作,編輯《北京文藝》和《民間文學》等刊物。1962年調北京京劇團(後改北京京劇院)任編劇。著有小說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晚飯花集》、《寂寞與溫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橋集》、《塔上隨筆》,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以及《汪曾祺自選集》等。另有一些京劇劇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記事》是他的獲獎小說。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他以散文筆調寫小說,寫出了家鄉五行八作的見聞和風物人情、習俗民風,富於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於平淡中顯現奇崛,情韻靈動淡遠,風致清逸秀異。
自序
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 七里茶坊 早春
復仇 雞毛 旅途
落魄 故里雜記 徙
國子監 雞鴨名家 晚飯花
下水道和孩子 羊舍一夕 珠子燈
晚飯花 三姊妹出嫁 皮鳳三楦房子
果園雜記 看水 釣人的孩子
葡萄月令 王全 職業
翠湖心影 黃油烙餅 八千歲
昆明的雨 異秉 求雨
迷路 賣蚯蚓的人 尾巴
跑警報 受戒 故里三陳
雲致秋行狀 天山行色 歲寒三友
星期天 湘行二記 天鵝之死
曇花·鶴和鬼火 水母、葵·薤 葵·薤
炒米和焦屑 大淖記事 金冬心
講用 擬故事兩篇 日規
故人往事 詹大胖子 幽冥鍾
茶干 虐貓 八月驕陽
安樂居 端午的鴨蛋 小學校的鍾聲
王四海的黃昏 故鄉人 金岳霖先生
鑒賞家 橋邊小說三篇 後記
http://www.bwsk.com/xd/w/wangzengqi/
『閑閑書話』汪曾祺作品印象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books&idArticle=78033&flag=1
『叄』 汪曾祺主要作品
小說集《晚飯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說選》,論文集《晚翠文談》等。所作《大淖記事》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比較有影響的作品還有《受戒》、《異秉》等
『肆』 汪曾祺的哪些作品比較知名
《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飯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晚翠文談》、《大淖記事》、《受戒》、《異秉》等
另: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小時候受過正規的傳統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1940年開始寫小說,受到當時為中文系教授的沈從文的指導。1943年畢業後在昆明、上海執教於中學,出版了小說集《邂逅集》。1948年到北平,任職歷史博物館,不久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四野南下工作團,行至武漢被留下接管文教單位,1950年調回北京,在文藝團體、文藝刊物工作。1956年發表京劇劇本《范進中舉》。1958年被劃成右派,下放張家口的農業研究所。1962年調北京市京劇團任編劇。1963年出版兒童小說集《羊舍的夜晚》。「文革」中參與樣板戲《沙家浜》的定稿。1979年重新開始創作。80年代以後寫了許多描寫民國時代風俗人情的小說,受到很高的贊譽。出版了小說集《晚飯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說選》,論文集《晚翠文談》等。所作《大淖記事》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比較有影響的作品還有《受戒》、《異秉》等。所作小說多寫童年、故鄉,寫記憶里的人和事,在渾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現和諧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脫離外界的喧嘩和干擾,精心營構自己的藝術世界。自覺吸收傳統文化,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顯示出沈從文的師承。在小說散文化方面,開風氣之先。
『伍』 汪曾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汪曾祺,生於1922年,江蘇高郵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大淖記事》等。短篇小說《受戒》是他的代表作品,發表於《北京文學》1980年第10期,後收入《汪曾祺短篇小說選》(北京出版社1982年出版)。
『陸』 汪曾祺寫過哪些文章最著名的是
1.汪曾祺寫過的作品一覽:
短篇小說:《受戒》《大淖記事》《雞鴨名家》《異秉》 小說集:《邂逅集》《晚飯花集》《茱萸集》《初訪福建》 散文集:《逝水》《蒲橋集》《孤蒲深處》《人間草木》《旅食小品》《矮紙集》《汪曾祺小品》 藝術小品集 手稿《羊舍一夕》
:《汪曾祺:文與畫》 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 劇本京劇:《沙家浜》(主要編者之一) 京劇:《范進中舉》 文集:《汪曾祺自選集》(1987年);《汪曾祺文集》(共四卷,《小說卷》《散文卷》《文論卷》《戲曲劇本卷》1993年,江蘇文藝出版社);《汪曾祺全集》(共八卷,《小說卷》《散文卷》《戲劇卷》《其他卷》1998年,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汪曾祺》(共五卷,《說戲》《五味》《談師友》《文與畫》《人間草木》,山東畫報出版社) 汪曾祺著作 《邂逅集》,1949年4月,文化生活出版社。 《羊舍的夜晚》,1963年,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汪曾祺短篇小說選》,1982年8月,北京出版社。 《晚飯花集》,1985年3月,人民文學出版社。 《寂寞和溫暖》,1987年9月,台灣新地出版社。 《汪曾祺自選集》,1987年10月,灕江出版社。 《晚翠文談》,1988年3月,浙江文藝出版社。 《茱萸集》,1988年9月,台灣聯合出版社。 《受戒》(法文版),1989年,中國文學出版社。 《蒲橋集》,1989年3月,作家出版社。 《晚飯後的故事》(英文版),1990年,中國文學出版社。 《旅食集》,1992年4月,廣東旅遊出版社。 《汪曾祺小品》,1992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汪曾祺》,1992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 《汪曾祺散文隨筆選集》,1993年6月,沈陽出版社。 《菰蒲深處》,1993年6月,浙江文藝出版社。 《榆樹村雜記》,1993年9月,中國華僑出版社。 《草花集》,1993年9月,成都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4卷5冊),1993年9月,江蘇文藝出版社。 《塔上隨筆》,1993年11月,群眾出版社。 《老學閑抄》,1993年11月,陝西人民出版社。 《異秉——汪曾祺人生小說選》,1994年9月,甘肅文藝出版社。 《五味集》,1996年1月,台灣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矮紙集》,1996年3月,長江文藝出版社。 《逝水》,1996年3月,中國青年出版社。 《汪曾祺散文選集》,1996年,百花文藝出版社。 《獨坐小品》,1996年11月,寧夏人民出版社。 《去年屬馬》,1997年,北京燕山出版社。 《中國當代才子書·汪曾祺》,1997年,長江文藝出版社。
2.汪曾祺最著名的文章
《受戒》、《陳小手》、《異秉》、《大淖記事》
『柒』 汪曾祺的所有作品
1、短篇小說
《受戒》、《大淖記事》、《雞鴨名家》、《異秉》、《羊舍一夕》。
2、小說集
《邂逅集》、《晚飯花集》、《茱萸集》、《初訪福建》。
3、散文集
《逝水》、《蒲橋集》、《孤蒲深處》、《人間草木》、《旅食小品》、《矮紙集》、《汪曾祺小品》。
(7)日規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擴展閱讀:
汪曾祺的文學特點:
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朴,娓娓道來,如話家常。他以個人化的細小瑣屑的題材,使「日常生活審美化」,糾偏了那種集體的「宏大敘事」;以平實委婉而又有彈性的語言,反撥了籠罩一切的「毛話語」的僵硬;
以平淡、含蓄節制的敘述,暴露了濫情的、誇飾的文風之矯情,讓人重溫曾經消逝的古典主義的名士風散文的魅力,從而折射出中國當代散文的空洞、浮誇、虛假、病態,讓真與美、讓日常生活、讓恬淡與雍容回歸散文,讓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沒。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觀念的灌輸,但發人深思。如《吃食和文學》的《苦瓜是瓜嗎》,其中談到苦瓜的歷史,人對苦瓜的喜惡,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
最後談到文學創作問題:「不要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一個作品算是現實主義的也可以,算是現代主義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個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說它是瓜也行,說它是葫蘆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捌』 汪曾祺的哪部作品曾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大淖記事》曾獲的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作品簡介:
《大淖記事》是著名內作家汪曾祺的作容品。該書描寫小錫匠十一子同挑夫的女兒巧雲的愛情故事,挺拔廝稱的十一子和心靈手巧的巧雲在勞動和日常生活中產生了感情,作品同時以散文的筆調,細膩的描寫了大淖的風光、世俗和人情。
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畢業於西南聯大,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幹部、《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輯。
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著有小說集《邂逅集》,小說《受戒》《沙家浜》《大淖記事》,散文集《蒲橋集》,還寫了他的父親,大部分作品收錄在《汪曾祺全集》中。其散文《端午的鴨蛋》和《胡同文化》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玖』 汪曾祺散文選集的目錄
序言
葡萄月令
水母
國子監
下水道和孩子
跑警報
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內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容
沈從文的寂寞
金岳霖先生
午門憶舊
建文帝的下落
釣魚台
林肯的鼻子
香港的高樓和北京的大樹
香港的鳥
懸空的人
踢毽子
四方食事
五味
手把肉
昆明食菌
要面子
尋常茶話
胡同文化
隨遇而安
牙疼
大媽們
鬧市閑民
煙賦
錄音壓鳥
泰山很大
槐花
昆蟲備忘錄
故鄉的食物
故鄉的野菜
牌坊
白馬廟
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的母親
我的家鄉
自報家門
小說的散文化
關於《受戒》
《汪曾祺短篇小說選》自序
《蒲橋集》自序
《蒲橋集》再版後記
《汪曾祺小品》自序
當代散文大系總序
《草花集》自序
『拾』 汪曾祺的短篇小說《侯銀匠》
侯銀匠店特別處是附帶出租花轎。銀匠店出租花轎,不知是什麼道理。
侯銀匠中年喪妻,身邊只有一個女兒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還只知道抓子兒、踢毽子的時候,她已經把家務全撐了起來。開門掃地、撣土抹桌、燒茶煮飯、漿洗縫補。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頭幾年就不斷有媒人來給侯菊提親。侯銀匠千挑萬選,看定了開糧行陸家的老三。侯銀匠問菊子的意見。菊子說「爹作主!」侯銀匠拿出一張小照片,讓菊子看,菊子噗嗤一聲笑了。「笑什麼?」——「這個人我認得!」從菊子的神態上,銀匠知道女兒是中意的。
定親後,陸家不斷派媒人來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點不耐煩:「總得給人家一點時間准備准備。」
侯銀匠順著女兒的意思,搜羅了點金子打了一對耳墜、一條金鏈子、一個戒指。侯菊說:「不是我稀罕金東西。大嫂子、二嫂子家裡陪嫁的金首飾戴不完。我嫁過去,有個人來客往的,戴兩件金的,也顯得不過於寒磣。」侯銀匠知道這也是給當爹的做臉,於是加工細做。心裡有點甜,又有點苦。
爹問菊子還要什麼,菊子指指花轎,說:「我要這項花轎。」
「這是頂舊花轎,你要它干什麼?」
「我看了看,骨架都還是好的,我會把它變成一頂新的!」
侯菊動手改裝花轎,買了大紅緞子、各色絲絨,飛針走線,一天忙到晚。她又請爹打了兩串小銀鈴,作為飄帶的墜腳。轎子一動,銀鈴碎響。轎子完工,很多人都來看。
轉過年來,春暖花開,侯菊就坐了這頂手制的花轎出門。臨上轎時.菊子說了聲:「爹!您多保重。」鞭炮一響,老銀匠的眼淚就下來了。
花轎沒有再抬回來.侯菊把轎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裡都有錢。侯菊有什麼呢?她有這項花轎。全城的花轎,都不如侯菊的花轎鮮亮,接親的人家都願意租侯菊的。這樣她每月都有進項。她把錢放在抽屜里,對丈夫說:「以後你要買書訂雜志,要用錢,就從這抽屜里拿。」
陸家一天三頓飯都歸侯菊管。陸家人多,眾口難調。老大愛吃硬飯,老二愛吃爛飯,公公婆婆愛吃燜飯。侯菊競能在一口鍋里煮出三樣飯。
公公婆婆都喜歡三兒媳婦。婆婆把米櫃的鑰匙交給了她,公公連糧行賬簿都交給了她。她實際上成了陸家的當家媳婦。她才十七歲。
侯銀匠有時以為女兒還在身邊。他的燈盞里油快幹了,就大聲喊:「菊子!給我拿點油來!」及至無人應聲,才一個人笑了:「老了!糊塗了!」
女兒有時提了兩瓶酒回來看他,椅子還沒有坐熱就匆匆忙忙走了,陸家一刻也離不開她。
侯銀匠不會打牌,也不會下棋,他能喝一點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兩塊茶干,二兩酒,就夠他消磨一晚上。侯銀匠忽然想起兩句唐詩,那是他鏨在銀簪子上的。想起這兩句詩,有點文不對題: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