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穿越重生 > 中國古代文言小說的類型

中國古代文言小說的類型

發布時間:2022-06-28 09:45:32

『壹』 文言文的文體分類狀況怎樣

文體是指文章的體裁。文體分類就是把各種文章按照體裁方 面的特點加以分類。對於文體進行分類,便於把握文章的特點,

對閱讀、分析文章或指導寫作,都大有好處。所以,魯迅說:

「分類有益於揣摩文章。」

從歷史上看,文體分類是隨著創作的增多而曰趨細密的。三 國時曹丕《典論•論文》,將文章分為奏議、書論、銘誄、詩賦 四科,分類很粗略,特別是把大批的記敘文排斥在外了。西晉人 陸機作《文賦》,將文章分為十體,比《論文》完備了一些。南 朝梁眧明太子蕭統編《文選》,後代人稱為《昭明文選》。《文 選》不選經書、諸子、史書的文章。《文選》采

用當時流行的 「文、筆之辨」的理論,不選「筆」(沒有文採的文章),只選 「文」(有文釆的文章),並將入選文章劃分為三十八大類和許多 細目。《文選》影響很大,但是它的分類缺乏邏輯性,劃分標准 不一,而旦顯然煩瑣了一些。清代姚鼐編《古文辭類纂》,只重 視古文,將入選的古文作品分為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

序、詔令、傳(zhudn)狀、碑誌、雜記、箴銘、頌贊、辭賦、哀祭 等十三類。《古文辭類纂》的分類仍然缺乏邏輯性,內容、形式 交錯,不是科學的分類。

文體分類,從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法,詳略取捨也各有差 異。我們對古代文章進行分類,既要考慮文體本身內在形式、表 現手法等方面的特點,考慮文章的應用范圍,又要考慮歷史的因 素,如古代的分類方法影響深遠,我們不得不全面照顧。古代講 述各類文體區別的著作,以明朝人吳訥的《文章辨體》和徐師曾 的《文體明辨》最為完備。《文章辨體》辨析了五十九類文體, 《文體明辨》辨析了一百二十七類文體。

鑒於以上的情況,我們主張首先將文言文文體,劃分為六個 大類,再在各類中介紹細目,並將流行的古代文體名稱歸並於 其中。

文言文文體的六個大類是:古文類、韻文類、駢文類、韻散 夾雜類、戲曲、小說。古文類、韻文類、駢文類是古代的正統文 章,韻散夾雜類、戲曲、小說,在古代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古代 的正統學者,輕視戲曲、小說、說唱作品等通俗文學,實際上戲 曲、小說、說唱作品等通俗文學在古代作品中是不可忽視的。

第一大類:古文類。古文,就是不講究押韻、也不講究對偶 的普通文言文。經、史、子、集中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是古文,一 般的記敘文、論說文、抒情文、應用文等都是古文。《古文辭類 纂》所劃分的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沼令、傳狀、碑 志、雜記等,都是結合應用范疇而給古文劃分的細目。這些細目 的作品,或側重於議論抒情,或側重於敘事說明。

(一)側重於議論抒情的,有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 序、沼令等。「論辨」是論證或辨析事理的文章,如:賈誼的

《過秦論》、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辨》。「奏議」是給君主陳述 事理的文章,如:晁錯的《論貴粟疏》。「序」,亦作「敘」, 作用是總括書的大義,大都放在一本書之前,也可以放在一本書 之後。如: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許慎的《說文解字 敘》。「跋」性質同序,但放在一本書之後,有時只是讀後感。

「贈序」是從序演變而生的,是贈別的文章,如:韓愈《送董邵 南序》。詔令是皇帝頒發的命令,如:漢武帝《輪台沼令》。

「書」是書信,如:司馬遷《報任安書》、白居易《與元九書》。

「說」是論說,往往是就某件事情發表看法,如:柳宗元《捕蛇 者說》。

(二)側重於敘事說明的,有傳狀、碑誌、雜記等。傳狀主要 是記敘人物,如:司馬遷《史記•廉藺列傳》、柳宗元《段太尉 逸事狀》。有的傳狀是故事或寓言,如:李朝威的《柳毅傳》、 馬中錫的《中山狼傳》。「碑誌」評述人物或事件的始末,大多 刻在碑上,如:柳宗元的《箕子碑》、《永州鐵爐步志》。「雜 記」,可以寫景,可以記事,或記述感悟。如:柳宗元的《小石 潭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是寫景,沈括《夢溪筆談》中的文 章大多數是記事或記述感悟。

第二大類:韻文類。韻文類,包括各種押韻的詩文,有詩 歌,還有其他韻文、通俗歌訣。韻文類中的詩歌是大家較熟悉的 文體。詩歌有不同的體裁,大體可分自由體詩和格律詩兩

種。

(一)自由體詩:古代的自由體詩,就是廣義的古體詩,包括 一切不講究句數、字數、平仄等格律的古代詩歌,狹義的古體詩 只包括七言古體詩、五言古體詩等。本題使用廣義古體詩的概 念。廣義古體詩包括:①《詩經》及起源於《詩經》的四言詩、 雜言詩。如:曹操的《短歌行》,就是模仿《詩經》的四言詩。

②楚辭體詩。楚辭體詩起源於楚國民歌,它有一個突出的「兮」 字作標志,或一句或兩句就有一個「兮」字,內容與手法多浪漫 色彩。代表作品是屈原的《離騷》《九歌》等。③辭賦起源於 楚辭,喜歡鋪陳誇張,以四字句為主,雖然講究押韻,但句式自 由,可以夾雜散文句式,實際上是近乎散文的詩。如:漢武帝的 《秋風辭》、陶潛的《歸去來辭》、司馬相如的《上林賦》、王粲 的《登樓賦》、杜牧的《阿房宮賦》。④樂府詩。樂府詩流行於 漢朝、魏晉南北朝民間。如:漢朝的《十五從軍征》,南北朝的 《木蘭辭》等。⑤狹義的古體詩,包括五言古體詩和七言古體 詩。如:漢末的《古詩十九首》、蔡文姬的《悲憤詩》、曹植的 《七步詩》、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杜甫的《自京赴奉先詠懷五 百字》等,都是著名的五言古體詩;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 京》、李白的《將進酒》、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韓愈 的《山石》等,都是著名的七言古體詩。

(二)格律詩。格律詩是講究句數、字數、平仄等格律的古代 詩歌。包括:①近體詩,起源於南朝,成熟於唐代。產生較 遲,故名近體。四句的稱為絕句,要講平仄;八句或八句以上的 稱為律詩(八句以上叫「排律」),要講平仄和對偶。如:王之渙 《登鸛雀樓》是五言絕句,李白《望廬山瀑布》是七言絕句,王 維《終南山》是五言律詩,李商隱《錦瑟》是七言律詩,杜甫《風 疾舟中伏枕書懷》是排律。②詞。詞是孕育於隋末唐初而成型 於中唐、繁盛於兩宋的一種新詩體。如:蘇軾《念奴嬌•
赤壁
懷 古》,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③曲。包括小令 和套數。小令是一支曲子,套數由同調的多支曲子組成。每支 曲子就是一首短詩。如:相傳馬致遠所作的小令《天凈沙•秋 思》,睢景臣的套數《般涉調哨遍•漢高袓還鄉》。作為文體名

稱的「詞」和「曲」,都是指受近體詩影響而又不同於近體詩的 詩歌體裁。近體詩句式整齊,「詞」和「曲」,都起源於民間的 歌曲唱詞,大多數是句式參差的長短句。「詞」和「曲」都跟音 樂密切相關,劉熙載《藝概》說:「詞即曲之詞,曲即詞之曲。

「詞」和「曲」的出現,是漢語發展變化的產物。曲可加襯字, 用語也比詞更通俗。曲,有「北曲」和「南曲」的分別。「北 曲」起源於元朝的北方歌曲,而旦盛行於元朝,故稱「元曲」。

「南曲」,起源於元朝的南方歌曲,盛行於明朝。

(三) 其他韻文。如:以規勸、告誡為目的的「箴」,以自警 為目的「銘」,都是一種韻文。《左傳•襄公四年》記載的古老 的《虞箴》、劉禹錫的《陋室銘》,都是著名的箴銘。《古文辭 類纂》所劃分的「頌贊」、「碑誌」、「哀祭」類作品,有的是一 般古文,有的是韻文。「頌贊」是歌頌、贊揚別人,「碑誌」是 評述朝廷的文治武功或死者的業績,「哀祭」是哀弔死者。

(四) 通俗歌訣。歌訣是一種押韻的應用文,是為了便於學習 者的誦讀和記憶而編寫的知識讀物。如:兒童識字和啟蒙課本

《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中醫入門讀物《醫學三字 經》、《葯性賦》等。

第三大類:駢文類。駢文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特殊文體,又稱 「駢儷文」、「四六文」。「駢」

的本義是兩匹馬並列在一起駕 一輛車,「倆」字的本義是配偶,它們的引申意義都是成雙成 對。駢文的基本特點是講究通篇對仗,又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 在句式方面,通篇的句子都兩兩相對,又以四字句、六字句為 主;二是在音韻方面,對偶的上句(出句)和下句(對句),要求平 仄相反;三是在修辭方面,追求辭藻的華麗、典故的運用。如 《滕王閣序》的一段文章: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儼驂腓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 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披綉闥,俯雕甍,山原曠其 盈視,川澤盱其駭矚。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 雀黃龍之軸。虹銷雨霽,彩徹雲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 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蠢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 之浦。

漢語具有句法靈活、容易排比對偶的特點。文章家們就利用 漢語的這種特點,把排比對偶的修辭手法發展為駢文這種文章體 裁。駢文濫觴於漢魏而盛行於南北朝。當時,正是中國音韻學 興起的時代,所以,駢文除了講究語句對偶外,還講究音韻鏗 鏘、平仄協調,又追求辭藻的華麗、典故的運用。唐朝古文興起 後,句子成對的「駢文」踉散句單行的「古文」,形成相互對立 的局面。

駢文的細目跟古文相同。記敘文、論說文、抒情文、應用文 等都可以寫成駢文。《古文辭類纂》所劃分的論辨、序跋、奏 議、書說、贈序、沼令、傳狀、碑誌、雜記等各類文章,都可以寫 成駢文。如:劉勰《文心雕龍》中的幾十篇議論文,都是駢文。 特別是移檄(聲討、揭露對方的文體)、哀祭類的文章,更是經常 寫為駢文。如:孔稚珪《北山移文》、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瞾 檄》、李華《弔古戰場文》、歐陽修《祭石曼卿文》等。

第四大類:韻散夾雜類。韻散夾雜的文章,是一種由散文和 韻文交錯組成的文體。這種文體,首先來源於佛經的翻譯,接著 出現了又說又唱的「變文」。早期「變文」是宣講佛教故事,後 來也出現了講民間故事和歷史故事的「變文」,如:《孟姜女變

文》、《伍子胥變文》。變文直接孕育了 「諸宮調」、「鼓 詞」、「彈詞」等說唱文學,孕育了戲曲,也間接孕育了小說。 戲曲既有唱的部分(韻文),又有說白部分(散文)。小說也往往穿 插韻文。

第五大類:戲曲。中國最早的成型的戲劇,大概是唐朝的 「參軍戲」,宋朝的「南戲」。中國古典戲劇成熟於元朝。中國 古典戲劇大都是歌舞劇,既有韻文部分,又有散文部分。韻文部 分叫「曲」(唱詞),是古典詩歌,屬於文言文范疇;散文部分叫 「白」(說白、對話),基本是白話文范疇。元朝盛行的戲曲叫作 「雜劇」,每折戲的唱詞都用「北曲」。明朝、清朝盛行的戲曲 叫作「傳奇」,每出戲的唱詞都用「南曲」。如:元朝王實甫的 雜劇《西廂記》、關漢卿的雜劇《竇娥冤》,明朝湯顯袓傳奇《牡 丹亭》、清朝洪升的傳奇《長生殿》、孔尚任的傳奇《桃花扇》。 清朝中葉興起的京劇和各種地方戲,也大都是「唱」、「做」(舞 蹈化的動作及表情等)、「念」(獨白和對話)、「打」(武打動作) 四類基本功緊密結合的歌舞劇。古典戲劇著重「曲」,故稱「戲 曲」。話劇則是從西方引進的品種。

第六大類:小說。古代小說有文言文小說和白話文小說兩 類。文言文小說有六朝志怪、唐宋傳奇等,蒲松齡的《聊齋志 異》具有集大成的地位。白話文小說有宋元話本、明清擬話本、 長篇章回小說等。

以上分類照顧了今天的概念,又照顧了古代的習慣名稱與寫 作實際,便於讀文言文時參考。但是,應該說明兩點:第一,一 種文體是不斷變化的,切不可死守著分類。如:「賦」就有

四個 發展階段,漢賦(又稱古賦、辭賦)是韻文散文夾雜的(以押韻為 主);六朝的駢賦則很講究對偶,介於古賦與駢文之間;唐代的律

賦則完全押韻;古文運動後的文賦則句式參差、押韻隨便,與散 文接近。今天,有人寫的白話散文也有叫「賦」的(如:《荼花 賦》《珍珠賦》),甚至完全不押韻,那就不是古代的「賦」的概 念了。第二,各種文體之間是互相滲透和貫通的,即使是古文、 韻文、駢文三大類之間,也無絕對界限。就某種文體看,如「墓 志銘」,前面的「志」是散文,後面的「銘」是韻文。又如「祭 文」,既可以是韻文,如歐陽修的《祭石曼卿文》;但也可以是 古文,如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就單篇文章看,如《岳陽樓 記》是古文中的名篇,但它大量使用四字句,講究對仗,又往往 押韻,明顯地夾雜有駢文和韻文(賦)的成分。

『貳』 試述中國古代小說在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幾種主要形態

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歷程

中國古代小說,經過漫長的道路,直到唐代才真正地具備了小說要素。
1.先秦兩漢——古代小說的萌芽時期。這一時期的神話、寓言、史傳、「野史」傳說、宗教故事等都孕育著小說的藝術因素,為小說的形成准備了條件,同時也露出小說童年時期形成志人志怪兩大類的端倪。
神話: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誇父逐日》等。神話有簡單的故事情節和有一定個性的人物形象,這正是萌芽時期的小說藝術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種短小精悍而又富於諷刺力量的文學樣式,其特點是通過假託的故事,說明一個抽象的道理。先秦寓言,它敢於干預生活,有助於中國古代小說現實主義傳統的形成,它的諷刺藝術,直接為後世小說繼承和借鑒。後世的諷刺小說的小說中的諷刺藝術,無不受到寓言的積極影響;它是最早的敘事文學之一,又開創了自覺地虛構故事的先河,在敘事、寫人、擬人、狀物、誇張等多方面的藝術經驗,為小說家所汲取。
《史記》開創了我國紀傳體史學,它改變了以往以編年體或國別體記敘史事的傳統,以人物為中心,通過人物的歷史性的活動來說明歷史。就對小說的影響而論,除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外,還在於曲折細致地描寫妙趣橫生的故事場面,惟妙惟肖地表現人物的身份、性格。故事生動、人物逼真,富於戲劇性和小說意味,不僅為後來的小說提供了豐富的題材,更重要的是為小說文體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編寫故事情節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經驗。
中國古代小說與宗教迷信傳說的關系十分密切,可以說它們結下了不解之緣,以致形成了古小說中語怪與紀異兩大類別。先秦時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現為巫教。
2.魏晉南北朝——古代小說的童年期。此時出現了「志人」「志怪」小說,合稱筆記小說。這一時期,我國小說初具規模,劉義慶《世說新語》(志人)干寶《搜神記》(志怪),這些小說在藝術上還不夠成熟,只是「粗陳梗概」:描寫人物不能寫出一個完整的形象,所寫故事,大多是實錄性質,缺乏藝術上的虛構,作者們只是搜奇記軼,而不是有意識地進行小說創作,但它對後世小說戲劇的影響是巨大的。
3.唐代——古代小說的成熟期。唐代出現了唐傳奇。唐代傳奇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古典小說的成熟。較之童年期的作品,唐人小說有長足的進步:有意識地做小說,從鬼神靈異、奇聞逸事走向現實生活,在藝術上有了很大的創造和提高。著名的唐傳奇有:蔣防《霍小玉傳》、元稹《鶯鶯傳》、李朝威《柳毅傳》、白行簡《李娃傳》。
4.宋代——話本產生。宋代出現了白話小說——話本,也稱「話本小說」。從此以文言短篇小說為主流的小說史,逐漸轉為以白話小說為主流的小說史。同時,文言小說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說作為故事性文體的專稱。話本的出現是「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從文言到白話,既增強了小說的表現力,又擴大了讀者面,提高了小說的社會功能;作品描寫的對象由封建士子轉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觀點、美學情趣發生了變化;奠定了白話短篇和長篇的基礎。代表作有《錯斬崔寧》、《三國志平話》。
5.明代——白話小說蓬勃發展。明代出現了「擬話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話本體制、形式創作的小說。如《玉堂春落難尋夫》、《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明代是白話小說蓬勃發展的時代。著名的作家作品: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馮夢龍「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明清出現了「章回體小說」。其特點是分回標目,常取一個或兩個中心事件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節前後銜接,開頭、結尾常用「話說」「且聽下回分解」等口頭語,中間穿插詩詞韻文,結尾故設懸念吸引讀者。這一時期,我國古代小說發展到頂峰,產生了一大批不朽的名著。明初,《三國演義》(羅貫中)和《水滸傳》(施耐庵)的相繼問世,標志著中國小說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從此,中國小說以短篇小說為主轉入以短篇小說為主。「四大奇書」在所屬的各類題材的小說中獨占鰲頭:《三國演義》是小說史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歷史小說的典範;《水滸傳》既是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作品,也是一部英雄傳奇的典範;《西遊記》(吳承恩)既是第一部長篇神魔小說,也是一部神魔小說的典範;《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寫世情的小說,也是第一部由文人獨力創作的小說。
6.清代——長篇小說創作的高潮。清代的《儒林外史》(吳敬梓)和《紅樓夢》(曹雪芹)的問世,把長篇小說的創作再一次推向高潮。此時的文言短篇小說著名的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紅樓夢》之後,由於時代的原因,小說創作成低谷狀態,至晚清才又繁榮起來,晚清長篇小說有一千種以上,著名的有「晚清四大小說家」李伯元《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歷史大體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篇小說單線發展,宋元時代,文言、白話兩種短篇小說雙

『叄』 中國古代小說分為哪兩大類

中國古代小說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史志子部小說,一類是白話小說。

中國古代小說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二十五史《藝文志》著錄的小說,通稱史志子部小說;一類是流行於民間的通俗小說,也稱白話小說,一般不入二十五史《藝文志》。

這里所說的二十五史,是學術界對歷代官修正史的統稱,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

另外,還有《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而《藝文志》則創始於《漢書》,著錄當時傳世的漢及漢以前文獻,《隋書》和《舊唐書》則稱《經籍志》。在二十五史中,雖有部分正史未設《藝文志》或《經籍志》,但清代學者都做了補輯工作。

20世紀中國古代小說的簡介:

20世紀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主要採用西方現代小說觀念,強調小說的故事性和虛構性,因此,不少中國史志小說未能進入研究者的視野,甚至有人根本不承認它們是小說。中國史志小說的文獻整理編纂與研究也就不可能全面展開,許多有價值的文化資源得不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力的提升,中國文化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關注和喜愛,中國學者的文化本土意識和學術本位意識也日益增強。

『肆』 我國有哪些古代文言短篇小說集

明代的短篇小說主要是白話短篇小說,白話短篇小說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明人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是摹擬學習宋元話本的產物,故被稱為「擬話本」。現存最早的明人輯印的話本集是《清平山堂話本》。收集白話短篇作品較多而且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是明末天啟年間馮夢龍編輯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三書都包括宋元話本和明人的擬話本兩部分。其後,凌濛初模仿「三言」創作了《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均為擬話本。「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話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品。明代白話短篇小說比長篇小說更直接更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生活。其中愛情婚姻題材作品占很大的分量 ,這類作品反映了市民階層的進步的愛情 婚姻觀念,批判了封建禮教的不合理性,歌頌了青年男女爭取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斗爭。部分作品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和黑暗政治,寫出了人民的苦難。另有些擬話本描寫了小商人和手工業者的生活和思想,帶有明顯的時代特點。擬話本承襲了宋元話本的傳統,一般都具有較強的故事性,情節生動曲折,感情色彩鮮明。它藝術手法更加成熟,特別是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更加趨於豐富細膩。比較優秀的作品有《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玉堂春落難逢夫》等。除「三言」、「二拍」之外,明代的擬話本小說集還有《石點頭》、《醉醒石》、《西湖二集》等。明代的文言小說,是沿著唐宋傳奇的線索發展而來的。較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有:瞿佑的《剪燈新話》、李昌祺的《剪燈余話》、邵景瞻的《覓燈因話》等。明人的文言短篇小說在寫法上模仿唐宋傳奇,缺乏創作新意,因而成就不高,其影響遠不及白話短篇小說。

『伍』 古代文言文大分哪幾種類型

古代文言文大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需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徵。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在中華數千年歷史中,語言的口語變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卻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

『陸』 中國古典小說的按不同標准(語言、形式、題材)的分類。

1、語言上分為文言小說、白話小說
2、形式上分為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
3、題材上可以分筆記小說 、社會譴責小說類、神怪傳奇小說類 、古典歷史小說 、公案俠義小說類 、風月小說
或者可以將古典小說分為「志怪神魔」、,『英雄傳奇」、「社會人情」三大類。

比如,魏晉時期出現了志人和志怪小說(短篇、文言),應為小說之祖。唐傳奇宣告中國古典小說開始進入成熟階段,是中篇小說的雛形了。 《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代表著中國古代小說甚至是整個文學史的至高點,至此,長篇章回體小說的模式基本形成。而這一時期以「三言」、「二拍」為代表的短篇小說也走向了成熟。

『柒』 文言文的體裁有幾種,分別是什麼

文言文的體裁有神話、寓言、傳、序、文、記、論、疏、書、賦、說、表、銘、散文、駢文等等。
古代文體
【 銘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刻在碑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如劉禹錫的《陋室銘》。刻在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頌揚追思的,叫「墓誌銘」。如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
【 游記】:游記是描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游記的取材范圍極廣,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可以記錄風土人情的詭異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記下一國的重大事件,並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筆輕松,描寫生動,記述翔實,給人以豐富的社會知識和美的感覺。游記有帶議論色彩的,如《岳陽樓記》、《游褒禪山記》;有帶科學色彩的,如酈道元的《三峽》;有帶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
【 贈序】:文體名。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序的,稱為贈序。如韓愈《送石處士序》:「於是東都諸人士……遂名為歌詩六韻,遣愈為之序雲。」其後凡是惜別贈立的文章,不附於詩帙也都叫贈序,內容多推重、贊許或勉勵之辭。我們學過明代文學家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 說 】: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為論說文。《文章辨析序說》:「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們學過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師說》、《馬說》、《少年中國說》、《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
【箴銘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別人或者稱述功德以自勉的文章。這類文章,內含深刻、精警,多有啟迪、醒人之作用。語言雕琢、精煉。例如《陋室銘》、《柳子厚墓誌銘》等。
【駢文】:又稱「四六文」,以四字六句相間定句,講求詞藻華麗,注重句式整齊,音韻和諧,但內容較空,遠離社會生活,其價值就不大了。駢文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盛行於隋唐,較有名的有吳筠寫的《與朱元思書》。
【詩歌】:
我國最早出現的一種文學體裁,源於原始人的勞動呼聲,是一種有聲韻、有歌詠的文學。古詩多四言,如《詩經》,東漢魏晉以後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體和近體之分,"五四"有了新詩。我國古代將合樂的詩歌稱為歌,將不合樂的詩歌稱為詩。無論合樂與否,都具有很強的音樂美。
詩歌按時代分為古體詩、近體詩和新詩;按表達方式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按內容分為田園詩、山水詩、科學詩和詠物詩四類。
1、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指唐以前(主要是漢魏)的詩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詩歌創作的作品。它由民歌發展而來,不求對仗、平仄,用韻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樂府的形式創新題,稱新樂府,仍屬古體詩的范圍。
2、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樣式,又稱"今體詩""格律詩",句數、字數、平仄、用韻都有嚴格的規定。分律詩和絕句兩類。
3、律詩,近體詩的一種體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韻、平仄、句式、對仗上都有一定規格和要求。全詩八句,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
4、絕句,近體詩的一種體式,分五絕和七絕,四句一首,一般認為是"截律詩之半"而成。
5、楚辭,詩歌的一種體式,因產生於戰國時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離騷》為代表,又稱"騷體"。特點:熔匯大量神話故事,富於幻想和浪漫氣息;除抒情外,大用鋪陳的方法;句式比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6、新詩,又稱"現代詩",指中國"五四"運動以來產生的新體詩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舊體詩歌格律的限制,採用了較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語的白話,便於反映社會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新詩要求做到精練、押韻,大體整齊。
7、歌行體,樂府民歌的一種體式。歌是總名,鋪張本事而歌稱行,與"吟""曲""引""嘆""篇""調"等均稱"樂府歌行體",其間無嚴格區別。特點:①有固定的詞調,而大多篇無定句,句無定字,以雜言為主,語多口語化,通俗生動;②音韻節奏上押韻比較自由,不講平仄、對仗;③表現手法:除比興外,多用排比鋪陳,敘事曲折淋漓,長於對話和細節描寫來刻劃人物,塑造形象。
【詞】:又叫詩的別體,長短句,寫詞又叫倚聲填詞。詞產生於唐,成熟繁盛於宋,是詩的演進與發展。詞與詩比較,更集中於抒情,極少敘事的內容,也很少揭示哲理。其格律限制比詩更嚴格。詞有詞牌,例如;《西江月》、《破陣子》、《沁園春》等,詞牌一定了,每首詞就有固定的字數、固定的句數、固定的平仄用韻。一種詞牌有一種詞牌的「三固定」,它是絲毫不可隨意的。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音樂的曲調名(曲牌),它規定了可供演唱的詞的音樂,也規定了作為歌詞的"詞"的字數、句數、韻數、韻位等。大部分都分為片(段),"片"也叫"遍"或"闋",是音樂唱完一遍的意思。
詞概括樂調長短,分為小令、中調、長調(慢詞)。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不分段。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可分段,稱上、下闋或上、下片。九十一字以上為長調,可分三疊、四疊……
詞除了上面形式上有嚴格要求外,每種詞牌的內容大體上也固定,要抒發什麼感情也是有講究的,這些都要注意。
【曲】:是和樂演唱的一種韻文形式,是配樂的長短句。它由詞演化出來,興起於金元時代,體式和詞相近而比詞自由,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的使用口語。曲包括散曲和雜劇。
元雜劇,包括散曲和雜劇。
散曲 ,元代興起的一種新形式的韻文,是在金"俗謠俚曲"的基礎上發展成長起來的。分小令、套數二種。
小令是一支單調的曲,簡短精練,在格律上不像詞那樣嚴格,常用以抒情寫景,如: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套數是由兩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規則聯綴起來的組曲,又叫"散套""套曲"。全套必須屬於同一宮調。套數可用於敘述較完整的情節、事跡或夾議論,如元睢景臣〔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

『捌』 中國古代文言小說的起源

追溯中國小說的起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神話傳說。盡管古代文獻對神話傳說的記載十分簡略,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看到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這兩種重要的小說因素。神話傳說原先在口頭流傳,有的被采入正史,遂逐漸凝固;有的繼續在口頭流傳並不斷豐富發展,分化出一些新的神和英雄,增添了新的故事情節。這些繼續活在人們口頭上的傳說一旦記錄下來,就成為具有濃厚小說意味的逸史。從神話傳說到小說的這根鏈條中,逸史是關鍵的一環。甚至不妨說逸史是中國小說直接的源頭,逸史中最接近小說或竟可視為早期小說的,莫過於《穆天子傳》和《燕丹子》。前者對周穆王周行天下之事多有細節描寫;其中的西王母與《山海經》中的記敘相比,減少了神性增加了人性。後者寫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與《戰國策》和《史記》相比,不僅增加了細節描寫而且突出了燕丹這個復仇者的形象。(明)胡應麟稱此書為 「古今小說雜傳之祖」(《四部正訛》),不為無見。
其次是寓言故事。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戰國策》等書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鮮明的寓言故事,它們已經帶有小說的意味。《韓非子》中保存寓言故事最多的《內儲說》、《外儲說》、《說林》,明白地用「說」來標目,也透露出兩者之間的關系。顯然,寓言故事可以看作小說的源頭之一。
第三是史傳。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三國志》,描寫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或為小說提供了素材,或為小說積累了敘事的經驗。唐代傳奇小說多取人物傳記的形式,《三國志演義》徑直標明是史傳的演義,都證明了史傳是小說的一個源頭。在傳統的目錄學著作中,有些書或歸入子部小說家類或歸入史部雜傳類,這兩類缺少嚴格的區別,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史傳對小說的影響之深。
《漢書?藝文志》著錄的小說15家,均已亡佚。今存題為漢人所著的小說,其實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偽托漢人的作品,如託名東方朔的《神異經》和《十洲記》,託名班固的《漢武帝故事》。題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小說很多,重要的如(三國魏)邯鄲淳《笑林》,(西晉)張華《博物志》,(東晉)干寶《搜神記》,(宋)劉義慶《幽明錄》、《世說新語》,(北齊)王琰《冥祥記》,(梁)沈約《俗說》,(梁)殷芸《小說》等,包括後人的輯本,共約五十種,足見其興盛的情況。

『玖』 中國古典小說有那些分類

中國來古典小說大略可分類如下自:
第一類是歷史小說,講的是帝王將相草莽英雄的功過成敗,以《三國演義》、《水滸傳》為代表。坊間的各種演義也可歸此類。
第二類是世情小說,個中翹楚當屬《金瓶梅》與《紅樓夢》。三言二拍可歸此屬。後期的《老殘游記》《海上花》等亦一脈承之。
第三類是神怪小說,上承《搜神記》《子不語》,下啟《閱微草堂筆記》等筆記小說,以《聊齋志異》《西遊記》為佼佼者。

『拾』 中國古代小說流派有哪些

*古代的小說
指五四新文學運動以前的小說,可分為文言小說或半文言半白話小說兩種。

文言小說多為短篇小說,多以志怪、志人、愛情、歷史、豪俠、哲理為題材。著名作品有《世說新語》及《聊齋志異》等。
半文半白小說則包括長篇及短篇小說。長篇小說的代表作有《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儒林外史》及《紅樓夢》等。這些小說都分章標回,語言上保留了民間說書藝術的特色,故文學史稱之為「章回小說」。而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則有馮夢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簡稱《三言》),以及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文言小說的類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穿越帶空間戒指小說排行榜 瀏覽:923
酷狗有聲小說在哪裡 瀏覽:429
寧夕陸霆驍小說名字txt 瀏覽:898
末世題材小說名字 瀏覽:441
激勵人的短篇小說 瀏覽:271
老公的兩個大伯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171
痴情總裁愛我別上癮小說百度雲 瀏覽:596
弦樂人生全文閱讀小說 瀏覽:854
古代言情小說沐浴情節 瀏覽:360
求好看的武俠小說推薦 瀏覽:960
愛人的頭顱有聲小說 瀏覽:541
血面紗有聲小說全集 瀏覽:745
稱霸魔獸世界的小說 瀏覽:513
有聲小說重生有空間 瀏覽:332
有什麼好看的吞噬小說 瀏覽:803
唐朝的短篇小說和宋朝的 瀏覽:504
雲舞寫的小說 瀏覽:196
英文小說有聲讀物 瀏覽:720
女主會很多語言的小說 瀏覽:388
短篇小說畫頁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