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有声完结 > 有声小说中苏关系

有声小说中苏关系

发布时间:2022-11-28 01:13:10

『壹』 《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txt全集下载

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一、斯大林的两封电报
苏共二十大批评斯大林之后,毛泽东谈得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不许革命”。他说斯大林“整了我们四次”,其中一次就是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进行自卫反击,可斯大林从莫斯科发来电报,要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能打内战,否则中华民族就有毁灭的危险。但是,我们没有听他的。毛泽东声称,他想起这些事情“就有气”。
毛泽东还说过,1949年,我们眼看就要过长江的时候,还有人阻止,说千万不能过长江,过了,就会引起美国出兵干涉,中国就可能出现南北朝。我们没有听他们的,我们过了长江,美国并没有出兵,中国也没有出现南北朝。如果我们听了他的话,中国倒真有可能出现南北朝。后来我见到了阻止我们过江的人,他的第一句话就说:“胜利者是不应该受责备的。”
难道斯大林真的“不许”毛泽东革命?斯大林真的想劝阻解放军过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 毛泽东不满地说,斯大林在最紧要的关头,“不让我们革命”
斯大林……
应该是你需要的吧

『贰』 中苏结盟的历史背景,谈判过程及其对冷战的影响

1950年2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宣布:“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缔约国双方根据巩固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与巩固中苏两国间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其背景是苏两国、两国共产党在当代世界和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从而使得中苏关系及其影响也在当代世界政治和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因此,中苏关系——无论是友好,还是恶化,都会对当时的世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重大、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四十余年中苏关系的历史已经表明,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中苏双方的论战和对抗,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苏两国国内历史进程和历史面貌的发展,影响了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面貌的巨大变化,而且还影响了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迁.研究和总结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两个最大的共产党四十余年相互关系的经验教训,这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十分有意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苏两国关系一直带有突出的党际关系色彩,即党的关系密切,国家关系就友好;党的关系终止,国家关系也即名存实亡.而在中国和苏联的政治体制下,领袖作为决策者高度介入外交活动.

『叁』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苏交恶的真实原因有哪些

一 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及国家利益冲突与中苏关系的恶化
中苏关系包括两层关系,一是中苏两党之间的关系,二是作为两个大国,即中国与苏 联之间的相互关系.战后,苏联在处理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中总是以老大哥自居 ,不断表现出其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的作风,这不仅损害了兄弟党和国家的利益,而且 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正常关系的发展.所以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与国家利益 冲突,是影响中苏关系非常重要的方面.但不同的学者,分析问题的角度或侧重点不同 .
不少学者认为苏联单方面的对华方针和政策,即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及其对中国国 家利益的损害是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或关键因素.孙泽学、唐年薪认为“苏联 的大国大党主义与中国追求平等的冲突是同盟破裂的根本原因.”刘克明通过分析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关于中长铁路、中苏合营公司等内容的规定和赫鲁晓夫时 期关于长波电台、共同舰队等问题后认为,“中苏关系恶化直至分裂,可以从各个方面 去探寻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苏共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1997年10月,曾经 给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过翻译的阎明复在出席当代中国研究所等机构 共同发起的“中苏关系与冷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也说“中苏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 赫鲁晓夫奉行的大国沙文主义,它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与民族利益.”
李捷则认为苏联的大国主义作风及其对中国利益的损害,是中苏关系恶化“最为关键 的因素”.
孙其明认为,“国家利益冲突是导致中苏关系破裂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认为像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补充协定的谈判、签订过程及有关内容,中苏关于建立 “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争论,苏联对中国撕毁合同、撤退专家的恶劣做法,都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最终导致了中苏关系的破裂.
沈志华认为:“中苏关系最终破裂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范式和准则中的 某种结构性失衡”.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范式,是基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党际 关系的领导与被领导的范式,进而使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各国之间打上了领导与被领导的 烙印.这种关系范式压抑了同盟各国追求独立发展的民族感情和心理,表面的团结统一 往往掩盖了同盟内在的不稳定因素.50年代后期在中苏军事领域的合作中,尽管苏联人 没有任何侵犯中国主权的意图,但他们在言语和行动中不断流露出的高高在上的领导者 的心态,不仅引起了中国人的反感,也使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地位已大大提高的中国和中 国军人无法忍受.所以,中苏最终未能实现军事合作的根源就在于社会主义阵营同盟关 系内在的不稳定性——一旦处于领导地位的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受到挑战,它们之间的 同盟关系便会出现动荡,合作也就无法维持下去.
李宝俊认为,“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利益的关系,损害了这种利益也就破坏了双方的关 系.从50年代末期苏联提出有损中国主权的要求到60年代末在边界上派驻重兵,对中国 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苏联首先是损坏中国的国家安全 利益,同时也损坏了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从而导致国家关系的全面破裂.”叶自 成则说,引起中苏关系不和的因素有三:历史因素、意识形态因素、国家利益冲突,其 中,国家利益冲突是导致中苏关系破裂最重要的因素.戴超武根据近年来陆续出版 和解密的中国和苏联方面的相关文献档案,研究了中国发展核武器问题对中苏关系的影 响,也认为国家利益冲突是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且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 关系的破裂是一个互动过程.
但骆晓会认为,中苏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不是国家利益冲突,“过分强调国家利益对 中苏关系恶化的影响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认为“斯大林时期比赫鲁晓夫时期对中国 国家利益损害更大”,中苏国家关系反比这一时期好;中苏关于“共同舰队”和“长波 电台”争论的结果,是毛泽东用虚幻的主权损害替代了实在的国家利益损失.说“1969 年以前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方针和原则,往往未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国际主义 高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重于国家利益.因此中苏关系恶化的首要因素为国家利益之说 不能成立.”
二 意识形态分歧与中苏关系的恶化
意识形态因素对现代各国的外交关系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的 倾向性非常明显,相同的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成为中苏结盟的纽带;而五、六十年代中 苏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如何评价斯大林,怎样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的关系 ,怎样估计革命与战争的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同样对中苏同盟的破裂起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不少学者肯定意识形态的争论是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刘克明认 为,“意识形态争论是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认为中苏之间的意识形态 争论,一度非常激烈,双方都把争论上升到马列主义的原则高度,最后变成了“你死我 活”的斗争.“由于中苏两个大党都是执政党,都有国家力量作后盾,事实上谁也打不 倒谁,最后只能走向分裂.”孙其明认为,“中苏两党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 显然是导致双方关系恶化十分重要的原因,即使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之一.”
骆晓会认为,意识形态分歧是中苏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不是首要因素.认 为“中苏意识形态的分歧,最早是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开始的.但事实上中苏之间的友 谊与合作在苏共二十大以后直到1958年和1959年仍然在继续发展或加深.如1956年4月 至1959年2月中苏除签国防新技术协定之外,又签了3个包括苏联提供158个成套设备项 目在内的援助中国的协定.这证明意识形态分歧开始并不从根本上影响中苏关系的发展 .”并说,“中国领导人实际上并不真正看重意识形态问题,而苏联领导人在这方面的 意识更淡漠.”“中苏两党及其领导人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相互曾多次作出妥协和让步, 尽力维护团结,减少分歧.如果没有其他更关键的因素,意识形态分歧不可能将中苏关 系引向绝境.”
孙泽学、唐年新通过分析中苏之间国家利益的冲突和由此引起的战略思想的对立,认 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是同盟破裂的催化剂”.尤其是“中苏大论战使两党关系势同 水火,统一的社会主义阵营归于瓦解,两国关系走到破裂的边缘,中苏同盟名存实亡. ”而意识形态分歧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中苏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同探索,并成为导致同 盟破裂的主要原因或重要因素.陈冬生通过分析中国“大跃进”运动对中苏关系的 影响认为,“‘大跃进’运动对中苏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进一步恶化了中苏两党两 国的关系.”有的则称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立探索是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的 一个重要因素,但没有分析中国领导人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独立探索,是如何恶化中苏关 系的.
三 中苏两国领导人个人因素与中苏关系的破裂
历史唯物论从来都强调要正确认识和评价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国际交往 中,领导人的个性、风格、思想等,对一国的外交活动及外交政策的制定,无疑具有重 要影响.在分析中苏关系恶化原因时,毛泽东与斯大林、赫鲁晓夫等中苏领导人的个人 因素,成为学者们探讨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杨奎松在《毛泽东苏联观变化原因剖析》(作者提交1996年1月“冷战在亚洲”香港国 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一文中认为,中苏两国领袖在革命理念上的歧异是中苏关系走向 破裂的根本原因.“在中苏两党反目成仇,双方关系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根本改变的过 程中,两国党的领袖的作用在某些方面具有决定性”.文章以毛泽东苏联观的变化为线 索去剖析问题,以历史上的恩怨、毛泽东独特个性的作用、民族利益上的矛盾和革命理 念上的歧异,论述了中苏关系的演变过程.
骆晓会认为,“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的关键因素是两国领袖个人(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之 间的各种矛盾、差异与利害冲突.”认为肯定领导者个人因素在一个相对短暂的历史进 程中可起关键作用或决定作用,并不违背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而两国领导人的矛盾、 差异与利害冲突,“表现最突出的是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各自国内政治斗争的利益与需要 完全是相互背离的.”认为赫鲁晓夫执政后,开始调整斯大林时期的内外政策,以反个 人崇拜来树立自己的威望,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而此时的毛泽东,一是由于1958年 大跃进受挫遭到党内外广泛批评,自感越来越孤立,“提出了要区分‘两种个人崇拜’ 的问题,试图以此重塑自己的权威”;二是毛泽东更为担心和警惕有人在他身后作赫鲁 晓夫那样的秘密报告.“这种背离使他们既不顾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局,也不去 考虑什么国家利益,从而造成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关系的破裂,并导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 的瓦解.”在国际上,与毛泽东对斯大林个人表示尊敬、对斯大林在国际共运中的领袖 地位没有丝毫疑问不同,毛泽东对赫鲁晓夫则看不起,对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有意无 意中流露出来的老子党、老大哥的思维定势与优越感则不能忍受.并认为,“毛泽东与 赫鲁晓夫的对立并导致中苏关系的恶化,还与这两位领袖性格的某些异同有直接与间接 的关系.”
李丹慧认为,中苏最高领袖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对各自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以及 从本国立场出发对对方探索方式的认识,是确定这一时期中苏关系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当双方的探索和为此而制定的政策趋同,双方的基本利益一致,相互之间还以信任为 主时,中苏关系就表现为亲密无间,或可以在求同存异中发展;而当双方的探索及政策 发生背离,双方的基本利益背离,相互间猜忌、戒备胜过信任时,中苏关系也即转为冷 淡,乃至趋向分裂.”
四 “冷战思维”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40多年的“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苏关系亦不例外.罗珍、朱 玉文认为,“‘冷战思维’的安全模式是苏联想控制中国的内外政策并导致中苏关系曲 折发展的关键,而中国未能及时摆脱‘冷战思维’安全观也是原因之一.”认为50 年代末期中苏关于“长波电台”、“共同舰队”的争论,赫鲁晓夫对中国炮击金门、马 祖的指责,苏联就中印边界冲突所持的中立立场,都是在“冷战思维”支配下,苏联领 导人从苏联的全球战略需要出发,对中国的内政、外交进行指责.中国虽拒绝了苏联的 无理要求,但并未走出“冷战思维”的巢穴.
五 中苏关系破裂是多种因素互动的结果
无疑,中苏关系的恶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许多文章从中苏关系的多种层面 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有些作者还提出了“互动”说.曲星认为,中苏关系恶化是双方 战略、理论与利益三个方面分歧冲突及其互动的结果.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之间 的结盟关系有着强烈的利益互求因素,即当时中苏都面临美国严重威胁的战略格局,中 国需要与苏联结盟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苏联也需要在自己周边建立一个隔离西方 威胁的安全区域.”但5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有所缓和之后,苏联面临的战略任务与中国 面临的战略任务发生了明显的差异.赫鲁晓夫要缓和与美国的关系谋求美苏合作,需要 中国加以配合来营造与美国缓和的气氛;但中国要解放台湾,对美国及蒋介石在东南沿 海的挑衅要反击,这无疑有悖于苏联创造缓和气氛的构想.中国希望加强自身的军事力 量、特别是海空军力量,对付美国的威胁;但苏联却需要中国裁军,由苏联通过中苏盟 约和华沙条约提供保护.“由于苏联醉心于与美国的缓和,决心要把中国外交纳入苏联 全球轨道,又丝毫不考虑中国的战略需求和民族利益,中国对苏联外交新战略所依据的 理论非常自然地就产生了不同看法”,使中苏两党意识形态争论升级,并且展开了公开 大论战.中苏两党之间的大论战不仅使它们之间的分歧得不到弥合,反而越来越大,最 终两个执政党之间的关系恶化.中苏两党之间的关系恶化,“不可避免的对国家关系产 生了消极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影响.中苏从盟友演变为潜在敌人,正是这种利益冲突与 理论分歧恶性互动的结果.”
孙其明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两方面分别著文,认为中苏关系破裂,是国家利益冲突 和意识形态分歧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骆晓会也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以及领导 者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分别著文分析了对中苏关系的影响,认为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 关系的恶化,“是许多因素累积并相互促进、交互影响下造成的.”而若非要从这 些因素中找出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领袖个人因素.
总之,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恶化,是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历史上的恩怨和现实的冲突;国家战略利益的矛盾和意识形态分歧;社会背景与 个人因素等等.我相信,随着有关档案的全面开放、解秘,对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的研究 将更加深刻和全面.而且,对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将有助于21世纪中俄友好睦邻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肆』 中苏关糸哪年又建立起来的

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虽然60-7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但是一直没有断交,1989年5月13日至16日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正常化。

『伍』 师哲口述:中苏关系见证录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师哲口述:中苏关系见证录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1949年4月20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渡江命令。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渡过天堑长江,解放了南京等大中城市。此时,我们已基本打败了国民党。全部消灭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已指日可待。在这一年的3月,我随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首长辗转离开西柏坡来到北平,仍在毛主席身边,协助处理中苏来往电文及会谈翻译等工作。5月,中共中央决定派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秘密访苏,指派我作为翻译随同前往。刘少奇访苏的主要任务是:(1)介绍中国革命的进程、性质、任务,它的发展和前景,中国革命的现阶段状况、特点、历史经验,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重要意义和实践经验等。(2)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及其对世界革命的影响,尤其是对殖民地、附属国的影响,它对世界革命应负的义务和希望得到的国际声援等。(3)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取得苏联对我国革命的理解以及在各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尤其是通过他们争取国际间对中国革命在政治上、道义上的同情和声援。这……

『陆』 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txt全集下载

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1. 毛泽东不满斯大林紧要关头“不让我们革命”
斯大林一共给毛泽东发过多少封电报,恐怕没有人统计过。在这些电报中,有两封电报一直让毛泽东耿耿于怀,以致十多年后,毛泽东还经常提起,认为这是斯大林对中国革命做的错事。他说斯大林“整了我们四次”,其中一次就是“不许革命”。所以,研究中苏关系,不能不提到这两封电报。
1945年8月20日,苏联红军驻延安情报组给毛泽东转来一封密电,落款用的是“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的名义。
这封电报的内容是什么?当年给毛泽东当翻译的师哲在他的回忆录里是这样叙述的:中国不能再打内战,要再打内战,就可能把民族引向灭亡的危险地步,等等。
不管电报全文是怎么说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斯大林反对中国进行内战,要求毛泽东同蒋介石谋求妥协。而在毛泽东看来,这就等于让他不革命。所以,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斯大林“不许革命”。
1956年2月24日夜至25日晨,赫鲁晓夫将参加苏共二……

『柒』 中苏与中俄关系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中苏是中国依靠苏联向苏联学习,此时苏联想利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阵营,打击资本主义,建立霸权政治。中俄关系主要是中国与俄国和平共处,友好往来,经济协作。

『捌』 《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1950年代中苏军事关系见证》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王亚志 回忆 沈志华 李丹慧 整理)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EPixBchdRE0ACwtQg_PVZA

密码:util

书名: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

作者:王亚志 回忆 沈志华 李丹慧 整理

豆瓣评分:6.5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7

页数:223

内容简介:

《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1950年代中苏军事关系见证》以“批判口述史学”的方法,将当事人的口述回忆与档案资料的鉴别以及学者的研究相结合,对1950年代的中苏军事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与思考。《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1950年代中苏军事关系见证》认为,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的军事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合作关系,它是新的中苏同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苏两国关系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中苏军事关系既包括两国之间提供军事贷款及武器装备、培训军事人才及交流军事技术等一般意义上的相互援助和协作,又包括在战争状态下双方之间的协同作战,以及在和平时期双方为保障国家安全、进行国土防御而采取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联合军事行动。但到1950年代后期,随着中苏两党意识形态分歧的产生并加深,以及对处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立场的不同,两国关系从蜜月走向破裂。由此,双方在和平环境中的军事合作再也没有呈现过令人满意的局面,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实际已趋向式微。

作者简介:

王亚志,1926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现辛集市)农村。1941年后入冀中抗属子弟中学、抗大二分校附中、陕甘宁边区抗大七分校学习。1957年至1960年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1946年2月后长期在中央军委总参作战部和志愿军司令部做参谋工作。50年代在彭德怀办公室任军事参谋(秘书),60年代在周恩来办公室任军事秘书,后任总参作战部副处长。七八十年代相继担任国防科委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政治部干部部长,纪委委员等职。1986年离休后曾参加《彭德怀传》和《周恩来军事文选》的编审事务。

沈志华,1950年4月生。1979—1982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肄业)。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冷战史、苏联史,特别是中苏关系史和朝鲜战争。代表作有《苏联专家在中国》、《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中苏关系史纲》、《思考与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等,并主编三十四卷本《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三卷本《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八卷本《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等文献资料集。

李丹慧,1954年6月生。198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冷战国际史研究》杂志主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冷战史、当代中国外交史。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主编《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书。

『玖』 APH露中历史……中苏啊中俄啊之间所有的历史关系之类的

中俄 两国目前的关系亲密,但得看清楚亲密的背后.
目前的亲密是由于国际形势的逼迫.美国及北约的步步压进迫使中俄两国相互靠拢,两国都需要对方在政治及军事和经济能源上的相互帮助.
但古训告诉我们,一山是不容二虎的,半个世纪前的苏联和美国就是个教训.
所以一旦美国及北约的压力不存在的话.这种关系马上就会破裂甚至走向对抗,因为没有一个国家喜欢一个强大的临国,因为有个强大的临国就会有中很大的压力.就会产生侵略.
历史上俄国侵略中国的事近代比比皆是.同样元朝时中国也侵略到了多瑙河畔.虽然目前中国都一直强调发展经济,军事处于自卫状态.也就是邓小平时期的韬光养晦政策.但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也看破了这点,所以现在也在打压中国.
其实俄罗斯也一样有过韬光养晦的政策.俄罗斯想把美国的注意力引到中国,然后自己发展经济.也跟中国七八十年代政策一样.美国把集中精力打压苏联,中国才获得经济的猛飞.但作为一个疆土辽阔的国家来讲,美国也早已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只不过那个年代腾不出手来控制中国.
总之现在的国际形势对中俄不是很有利,已形成了北约,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对中国包围的一种大包围圈.所以目前中俄只能相互依靠,所以走得更近了一步.但是万一中美开战的话.俄罗斯坐收渔瓮之力,它最少要等到中国消耗怠尽的时候才会出手的.所以目前中俄既相互依靠,又都在想方设法把美国的焦点转移到对方身上.都在为自己找一个有利的位置.
当然这种局势也能突破.关键在于中俄能否突破美国这些盟国的联盟,美国这些盟国也是有着各自的利益的,向印度也想利用西方对中俄的打压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美国也不会单独与中俄的任何一方开战,因为那样会使美国丢掉全球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的位置.
现在的局势好比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的”合纵连横”,谁能把自己摆在最有利的位置,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相互利益不相同的时候,中俄关系也会走向破裂

对于中苏关系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作这样一个小结:

——50年代,中苏结盟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对新中国的确立和生存具有关键的意义。苏联诚心帮助了我们。结盟本身表明中国处于被保护的地位,中苏关系是不平等的,1950年的中苏条约也是不平等的;

——60年代,从分歧到分裂。分歧从何开始,一般认为是思想意识上的分歧,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家利益的矛盾。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中国首先跳出了两极格局,这是一个创举;

——70年代,反帝反修,到反修统一战线。表面上的思想意识分歧,实际上是我国国家安全利益同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之间的对撞;

——80年代,关系正常化的十年谈判。中国坚持提出的“三大障碍”问题,是为国家建设创造外部环境的战略考虑。
通过上述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同苏联的关系,无疑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苏关系的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要超过很多其他大国关系。中苏关系集两国关系、两党关系和两国以及两党领导人之间的高层交往于一体,它同时包含了大国关系、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不同文明国家间关系、新型民族国家和欧洲传统大国间的关系等广泛内容,并且掺杂了在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一部中苏关系史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从50年代的“蜜”,到60年代的“争”,再到70年代的“斗”,最后过渡到80年代的“缓”,直至平稳过渡到中俄关系并形成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定”新格局。这段过程中,高开低走再回归正常的中苏关系几乎经历了当今世界各种国家关系形态的全部变体:从一般的国家关系到亲如兄弟的战略同盟,进而摇身一变为势不两立的战略对手,然后又经历了艰难的正常化过程回归到友好国家关系,最终在苏联解体后建立起可作为大国关系典范的新型战略协作关系。中苏之间这种从过于亲密到过于敌视,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国家关系在当代国际关系上可谓罕见。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苏关系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中是一个很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样本。

第二,中苏关系的进程对中苏两国的内政和外交曾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中国而言,中苏关系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自中国建立现代国家至上个世纪70年代前,中国内政外交的许多重大事件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中苏关系的走向联系在一起。正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发展到最后取得政权,更和苏联和苏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苏两国结成同盟,中国又奉苏联为样板进行社会主义建设。5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又成为中国反对的主要对象,两国关系由同盟发展到对立、对抗乃至兵戎相见。正是在苏联强大的压力之下,中国从70年代开始调整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并进行改革开放,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可以说,不了解跌宕起伏的中苏关系就无法很好地认识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发展史。而对于苏联而言,尽管中苏关系在苏联人心目中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但中苏关系的阴晴圆缺无疑也同其国内事务的演变具有相当密切的关联,对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发挥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力。这正是中俄(苏)关系所具有的与众不同之处,而双边关系的研究也因此拥有了更为特殊的意义。

第三,中苏关系的历史轨迹与当代国际关系史的发展和演变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在冷战时期首先表现为中苏美大三角关系的互动及其所产生的广泛政治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中,中国外交的重点始终围绕着如何处理同苏联的关系进行,并把中苏关系带进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参与的大博弈。从50年代的联苏抗美,60年代的既反苏又反美,70年代的联美抗苏,直到80年代的不结盟都成为牵动大国关系演变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说40余年间每一次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莫不如是,每一次中苏关系地位和模式的变化莫不如是。有学者精辟地指出:“由于特别的地缘政治原因,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此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或归宿……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即使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并不以第三国为目标或对象,这种关系也会对第三国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发生作用。” 从历史承继性来看,冷战结束前,中苏、中美关系在中国外交战略调整和外交实践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核心地位。顺延这一轨迹,在现阶段以至未来发展中,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依旧是我国外交当中两对重要的双边关系。即使中俄美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三国之间事实上仍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互牵动作用,尽管当前这种三边互动关系明显不同于冷战时期中苏美三角的互动。

在经历了两国关系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之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和中国在苏联解体后都成熟起来了,双方都很现实,在普遍使用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建立起“君子之交”。从1992年相互视为友好国家,经1994年确立为建设性伙伴关系,到1996年提升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及2004年两国元首北京会晤最终解决边界问题,两国关系始终沿着持续、稳定、日臻成熟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进入了历史上双边交往的最好时期。由于双方是伙伴关系,而非盟友,这使两国关系置于更现实的基础之上,两国相互心理要求和预期更为适度,两国关系的稳定也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

恶化:苏联突然紧急召回驻华代表和援助人员,并带走研究资料造成巨大损失;在中国西北边境突增驻军,并有小范围交火;

『拾』 美苏争霸的三个特征以及中美、中苏的关系

特征:冷战、军备竞赛、意识形态根本对立。
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军事包围与封锁,直到1972年由“乒乓外交”引起的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逐步解冻并走向正常化。
中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苏结盟,苏联支援中国进行“一五”计划,后因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导致中苏论战使两国关系恶化,苏联撤走全部援华专家并于1969年与中国发生边境武装冲突。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使中苏关系正常化。

阅读全文

与有声小说中苏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生无敌升级顶点小说 浏览:136
婚恋小说免费阅读 浏览:409
重生小说八零福运娇妻 浏览:181
找一部穿越玄幻小说女主有八大神器 浏览:805
中国网络小说在日本火吗 浏览:639
八月梨花小说txt免费下载 浏览:833
主角是铭文师的穿越小说 浏览:881
失踪的上清寺有声小说小东 浏览:389
开心西游记有声小说 浏览:791
不期而遇的温暖上官凝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浏览:404
魔法校园小说学院战争的小说 浏览:105
有声小说雪刺 浏览:936
男频都市最好看的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436
男主是毒医的都市小说 浏览:771
主角资质好的修真小说 浏览:564
主角重生写科幻小说的小说 浏览:848
十二星宫的小说全集 浏览:517
主角没人性的小说 浏览:125
青春校园微型小说 浏览:625
约翰克里斯托夫小说结局 浏览: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