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篇小说写作方法
http://book.ddvip.com/37172_1888251.html
去看看吧,上面写的有
⑵ 写小说的一些基本要领是什么
1.小说的定义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思想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
2.小说的分类
按篇幅的长短和容量的大小,分成长篇小说(十几万字以上),中篇小说(三四万到十几万),短篇小说(三四万字)和微型小说.
按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纪实小说等.
3.小说的特征
①不受时空和真人真事的限制,借助虚构和想象,综合地利用各种艺术手法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
②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
③全面展示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
④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二,短篇小说
1.短篇小说的定义
短篇小说是一种人物,情节比较单纯,场景具体,篇幅短小的小说.
短篇小说以反映人生的横截面为其显著的特点,而与长,中篇小说明显地区别开来.它多选取生活中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或侧面作为描写对象,情节单一,场面集中,着重刻画一两个人物.
2.短篇小说的特点
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短篇小说情节单一,内容单纯,篇幅较短,因此它不能展开广阔复杂的生活画面和人物,情节关系.
但短篇小说却能以小见大,在较短的篇幅中展示深刻的思想内含."在巍峨灿烂的巨大的纪念碑底的文学之旁,短篇小说也依然有着存在的充足的权利.不但巨细高低,相依为命,也譬如身入大伽篮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栏,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因此那些终于为人所注重了.""只倾刻间,而仍可借一斑而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鲁迅《三闲集
⑶ 怎样才能写好中篇小说
看过悟空传吗?中篇小说的典范,,文笔,我个人认为一本好书文笔是基础,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来写完全不是一个风格
⑷ 如何写好一部中篇小说。
无论写什么小说都要多用短句 不用长句 架构合理 情节要驾驭住 不可过快 当然也不可啰嗦 任务性格要鲜明 不要一会嫉恶如仇 一会又卑鄙无耻 有血有肉 要用第三人称 不要用我 否则代入感不强 剧情合理 阅历多 则知 得之不易 懂得珍惜 不要脑残见女人就流口水 不要女人见到主角 被三言两语得真心 不要形容如何帅 多描写眼睛等内涵东西 否则肤浅 看一次行 看多了就书荒 两眼略过 如果语言驾驭不强 就不要那么多的女主角 否则描写语言会过多重复 看之即腻 如果写穿越剧 第一感受一定要合理 不要白痴一样 或者兴奋 或者干脆不写 失之为人 可写王八之气 但是要合理 也不能过多 其他角色对主角死心塌地 不可一带而过 要有原因 不可几句就获得生死之交 失之情理 比如 一角色 一生孤苦 饥寒交迫 受尽白眼 有一天主角无意给一个馒头 这个适合情理的 该角色心里偏激 容易恨人 容易忠诚于人 不易背叛 主角也不可以以一个馒头得到一个兄弟而欣喜 应该是质疑 等等 需要自己驾驭 写小说要多看好的作品 多说无益
⑸ 写中篇小说要注意那些要素
你自己不会的那个因素啊
⑹ 写一篇中篇小说注意什么
写幽默小说貌似没什么好主意的。不要太脱离现实就好了,幽默小说主要的就是搞笑的内容啊。
虽然工作日不写,但是想到了素材就可以记下来。
中篇小说一般长短在3万字到5万字。
每天两千个字打底,如果写了两千个字写不下去了就开始修改你以前写的。
写多久我也不知道了,看你写的进度了。
⑺ 写短中篇小说有哪些技巧
其实无论写多长的小说都要多看书,写小说谈不上技巧,最重要的就是多练多写多学,我就是写小说的,平时也是抽时间看很多小说学习,任何写手都是这么练出来的
⑻ 中长篇小说写作技巧
(1)主动:深爱和深情,满足需求和欲望。
深爱和深情,满足需求和欲望,就会自发主动的做事。只要有事可做,就有事可写,这样剧情就会向前发展。
(2)被动:解决问题和矛盾。
问题来了,不得不解决,这就有事可写了。
故事发展是起伏的:平静的生活过久了,问题就会出现。解决问题,重获平静的生活,过段时间新的问题又来了。小说中,阳光过后,必有风雨,风雨过后,必有阳光。
事物的发展是曲折前进的: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总方向是前进的。如果没有曲折,而是直线过程,故事很快就结局了。曲折能让路变长、变远,也就是能增加文章的内容。
矛盾冲突:
1.哲学上讲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动力,因为有矛盾,就要矛盾斗争和化解矛盾,从而要做很多事,这就有东西可写。
2.常见的矛盾冲突:情感冲突(例如爱情竞争)、利益冲突(利益斗争)、观念冲突(两人想法不一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欲望与阻碍的冲突、内心两种不同想法的冲突。
3.维持矛盾(设置阻力来拖延矛盾):有些读者看小说,替主角着急,希望矛盾赶快化解,可是有些矛盾化解了,小说也就结局了,所以要维持矛盾,使矛盾不要轻易化解。因此对于作者而言,既要构思怎样化解矛盾,又要构思怎样维持矛盾。
爱情双方,一方主动,另一方就要被动。如果双方都主动,爱情一下子就成功了,故事也一下子就结局了。不仅是被动(女主角),还要有情敌(男二号)和诱惑(女二号),从而使爱情成功变得困难重重。
4.平衡矛盾双方:在竞争中,如果矛盾一方完全胜于另一方,就没有竞争可言了。所以矛盾双方要各有所长,用各自的优势去竞争。例如男主角追求女主角,而女二号追求男主角。女二号虽然在爱情竞争上占劣势,但是女二号更积极的接触男主角,并善于讨好男主角,而且女二号实力强,在男主角危难时,能帮助到男主角,这样女二号才有和女主角竞争的余地。
矛盾双方竞争,不一定是一对一,可以有自己的多人阵营。例如女二号讨好男主角的妹妹,让男主角的妹妹帮助撮合爱情。
矛盾双方,一方增强,就意味着另一方减弱,所以矛盾双方都会关注竞争对手的强弱变化。
5.不平衡的矛盾竞争:女主角爱男二号,男主角很被动,完全依赖男二号的放弃:女主角爱男二号,而男主角一直不知道。后来知道时,便心情沮丧和绝望。女二号则趁机追求男主角,这时是男主角对女主角爱情最动摇的时候。再后来,要发生一件事,让男主角看到希望。例如女主角得知男二号爱的是其她女孩,男主角知道此事后,便看到了希望,于是冷漠女二号,而去追求女主角。
任何事件的产生,都需要原因和前提条件,设下原因或前提条件,就是为后面事件的产生做铺垫。
写小说要先产生好点子,然后再想这个好点子在剧情中发生,需要做哪些铺垫(所需的原因和前提条件),然后去写铺垫。
巧合变因果,就要用铺垫或伏笔:
小说中,巧合写的太多,读者感觉很假,如果用因果的形式(原因产生结果),就会显得自然而然。铺垫就是先制造原因,从而引发后面的结果,这样结果就不用以巧合的形式出现了,从而把巧合变成了结果。
铺垫示例:男主角路上碰见坏人,而一个武林高手正巧经过此处,帮助了男主角,这样写,读者感觉怎么这么巧。应该改为铺垫的形式:男主角去看武林大会,武林高手也要去参加武林大会,这就是铺垫(设置前因),那么武林高手在路上碰到男主角,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前因产生的后果),而不是巧合。
伏笔示例:女主角小时候遇到树下画画的男主角,于是男主角教女主角画画,从此女主角爱上了画画。两人分开数年后,男主角和女主角在绘画班相遇,看似巧合,又是曾经注定的。
铺垫和伏笔用法相似,但稍有区别:铺垫比较明显(因果关系明显),而且铺垫与事件的间距较小(原因很快就会产生结果)。而伏笔比较隐蔽(因果关系不容易看出来,要仔细分析才能得知),而且伏笔(原因)与事件(结果)的间距较大。
能用铺垫把巧合变为结果,是最好的,如果实在不好设置为因果关系,至少设置为合理巧合。
合理巧合虽然还是巧合,但是巧合程度低,读者感觉这种巧合的发生,有一定的道理。
例如男主角在绘画班认识了一个朋友,到这个朋友家做客,发现他的姐姐正是女主角。这就太巧合了,用合理巧合:之前,女主角和男主角在一起闲聊时,女主角说她有个弟弟,喜欢画画,男主角说自己也爱画画。那么男主角在绘画班认识女主角的弟弟,就合理了,女主角的弟弟叫男主角到家玩,也就合理了。
可见,要设置合理巧合,就要在巧合发生前,先说一些事实(女主角说弟弟喜欢画画),这些事实就降低了后面的巧合(男主角认识女主角的弟弟,并被弟弟带到女主角家)。其实这些事实也是巧合,但读者看不出来这是巧合。
明线是指剧情的发展变化,是可以直观看见的外在事物,而暗线是角色内心情感的发展变化,需要分析才能得知。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文章中,明线是物体的发展变化,而暗线是物体所寓意的情感变化。想用一个人的生活来反映一群人的生活时,明线是主角的个人生活,暗线是反映出与主角处境一样的一群人的生活。
伏笔属于另一种意义的暗线,因为因果关系不容易看出来。例如“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指一件小事,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大事。
(1)人物描写
语言和动作、心理和状态、样貌和身份。
语言和动作是最基本的。状态就是角色所处的状况,心理也是一种状态,但状态的概念更大。
心理描写:1.自己说:主角告诉别人自己的心理(设置一个能和主角谈心的人),还有主角内心的自言自语。2.别人说:其他人物说出主角的心理(侧面描写)。3.作者说:作者描述主角的心理。4.不用说:读者自己去体会主角的心理。
样貌:相貌、表情、性别、年龄、体型、穿着、携带。
(2)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时间、地点、景物、气候。
社会环境:社会背景、风土人情。
(3)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人物:人物的样貌和身份。
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情节:人物在环境中的语言和动作、心理和状态。
(4)细腻生动的描写
细腻生动使人物更具真实感,而且能增加小说字数。
增加细腻生动:
1.人物和环境的描写用上:语言、动作、心理、状态、姿势和空间位置、样貌、身份、时间、地点、景物、气候等。
2.修饰词用上:名词前多加形容词(例如大小、形状、颜色、材质、归属)来修饰名词,动词前多加副词(例如程度、频度、方式)来修饰动词。
3.多感观描写:视觉、听觉、嗅觉、冷热体觉。
细腻的缺点:写的太细腻,就显得啰嗦,而且会有读者认为不重要和想要跳过去的描述。
1.合理的角色:人要有定性,不能前后判若两人。不要把女孩塑造成男孩的性格,小孩不该说复杂的大人话。角色在特定处境下,应该有特定的情感反应。
2.清楚的角色:角色的情感、性格是清楚明确的,不要给人模糊的形象。
3.让读者认可的角色:表现一个角色可爱,不是光靠作者写“他是一个可爱的人”,而是靠角色的言语和行为来体现他真的可爱,这样才会被读者认可。
人物只有在特定的情节中,才会展现出真正的魅力。所以要描写人物,就需要安排能展现他的情节。例如诸葛亮草船借箭,这样的情节,把诸葛亮的智慧凸显出来。
(1)顺叙:从前往后叙述,这是最基本的形式。
(2)倒叙:
第一种:作者把故事的时间点切换到过去。
第二种:人物回忆过去。
(3)插叙:
第一种:插入支线剧情(配角的故事),用于辅助主线剧情。
第二种:插入角色的梦境或幻想。角色做梦时,实际生活并没有向前发展,所以不是顺叙。
(4)并叙:分叙同时发生的事,这种用法较少。
发展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关系阶段:陌生人-认识的人-朋友(熟人)-恋人。
朋友阶段和恋人阶段之间可以有个过渡阶段:表面上是好朋友,而彼此心里已有爱意,只是还没有表白。
阶段可以倒退,有些恋人关系,最后降为好朋友关系,例如男主角和女二号就是这样的结局。
顺着(从前向后)构思:一个事件产生后,接下来又会引发什么样的事件。
倒着(从后向前)构思:先想出好点子(亮点),然后思考实现好点子需要做哪些铺垫(一步步实现好点子的过程),于是开始回头思考。
(1)吸引读者看下去:
小说要有吸引人的故事简介和精彩的故事开头,否则读者看了故事简介或故事开头,觉得没意思,就不会继续往下看了,那么后面写的再好都没用。
故事开始,为了吸引住读者:第一,亮点可以提前到开篇。第二,设置悬疑来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第三,让读者有所期待,这是吸引读者看下去的重要手段。例如人们看电视剧,到了睡觉时间,还是继续看下去,因为想看到期待的事情实现。一个期待完成了,就要创造下一个期待,始终吸引住读者。
(2)故事起点:
故事起点不一定是事件开端,也可以是事件中期,然后回忆从事件开端到事件中期的过程,之后再从事件中期写到事件结束。
(3)初始介绍:
新人物登场、来到新环境,都需要说明一下。如果读者不清楚情况,就会看得一头雾水。由熟悉新人物或新环境的角色,以聊天对话的方式说明。角色对话不要刻意显得是给读者说明情况,那样角色对话就显得不自然了。
1.支线剧情都是辅助主线剧情的。
例如:除妖师(主角)上山除妖,但不知道妖在哪里。设个支线剧情做铺垫:两个村民上山砍柴,一人被妖抓,一人逃下山。然后再回到主线剧情:除妖师遇到逃下山的村民,那个村民告诉除妖师妖怪在哪。这样配角给主角提供信息,帮助了主角。
对主线剧情没有作用的支线剧情,就没有意义。支线剧情不是必要的,而且支线剧情不能写的太多,否则喧宾夺主。
2.前奏:配角的经历交代故事背景,既支线剧情作为故事前奏。
例如:配角进入客栈,被妖怪吃了,随后除妖师(主角)进入客栈。这样配角就先交代了故事背景(客栈的情况)。
3.引出:主线剧情可以引出支线剧情,支线剧情也可以引出主线剧情:从一个人物(配角)引出另一个人物(主角),从一个故事(支线剧情)引出另一个故事(主线剧情)。
例如:几个配角去看表演,路上谈论主角表演水平高,配角们到了剧院,主角就登场了。随后故事描述主角,不再提之前的配角了。
4.侧面描写:作者不直接描述主角,而是让配角说主角怎样。
例如:配角们聚在一起,谈论对主角的看法,或主角的行为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1.主线剧情与支线剧情穿插。主线剧情讲主角的生活,支线剧情讲配角的生活。
2.主角穿插到各个配角的生活中,使主线剧情和支线剧情融合。
3.同时存在多个故事,且这多个故事地位平等。开始交替变换,最后合二为一:开始看似讲述两批人的两个无关故事,后来两批人相识,并融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故事。
4.两代人的故事:这两代人不一定是长辈与子代,也可以是学哥与学弟。
5.故事里的故事(戏中戏):故事中的男主角就是小说作家,这样故事(主线剧情)里又有男主角写的故事(支线剧情)。
(1)设置悬疑,吸引读者的好奇心:
1.从悬疑到真相:先设置悬疑,吸引读者的好奇心,逐渐揭开谜团。
2.从真相到悬疑:先说真相,然后回忆悬疑到真相的解谜过程。
3.半真相:先把真相说一半,留有悬疑,要想知道真相的另一半,就要继续阅读。或者先把最终结果说一半,而另外一半的最终结果,剧情的当前阶段还无法确定下来,要等剧情发展到最后,才能确定下来。就是故事的起点设为事件发展的中期,既悬疑到真相解谜过程的中期,然后再回忆事件的起始到事件的中期,再从事件的中期写到事件的结束。
(2)剧情反转,给读者惊奇:
编剧时,要让读者意想不到,作者就要先要迷惑和误导读者,让读者偏离真相,然后再说出真相,让剧情大反转。读者这才知道,之前被作者迷惑,并刻意引导到错误的认知。作者也可以设置一个配角,说一些话,刻意迷惑主角,同时也就迷惑了读者。
意料之外,但要在情理之中,不要荒诞。
角色聊天时,当前抒情:通过当前的事物,引发情感和抒情。关联抒情:通过当前的事物,关联到另一个事物,再由这个事物引发情感和抒情。
事生事:如果一个事情完了就完了,后面可能就没啥写了。所以写一个事情时,又借助此事,引发出其它事情,那就有新的事情接着写,而且这样会使文章关联紧密。
和前面关联:前面写过的事物,后面又可以拿来用,或与之建立关联,这样使前后关系显得紧密。
小说各部分虽然要紧密关联,但是过度的关联和巧合的关联,读者感觉假。例如:去公司面试的路上,救了个人,正巧是公司老板的妻子,所以面试就通过了,这样显得很假。
考虑全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处变化应造成多处反应。一个人生活情感和生活处境的变化,会影响到他的恋人和亲朋好友,所以写男主角生活情感和生活处境的变化,就要写其他人对此事的反应,这也体现别人对主角的关心。例如:女主角和女二号都很关心男主角,男主角出事了,只写女主角的反应,而忘写女二号的反应,给读者感觉女二号对男主角漠不关心。男主角出事了,把每个人对此的反应都写了,就叫“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三人称小说:作者作为局外人,描写各个角色,“他怎么怎么样”。
第一人称小说:作者把自己想成主角,主角自述,“我怎么怎么样”。
第一人称小说的缺点:
(1)不适合拍成电影,绝大多数剧本都是第三人称的。考虑长远发展,就写第三人称小说,并避免那些不能拍成影片的描述方式。
(2)第一人称小说只能以主角的视角,写主角自己看到和听到的事情,限制比较大。
(3)主角自言自语的说“我怎么怎么样”,听着有点怪。
第一人称小说的优点:第一人称小说的抒情性强,主角内心情感可以直接、充分的表露出来。而第三人称小说,情感需要通过角色对话和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没有第一人称小说那么直接和自由。
看小说时,记住情感、问题和矛盾的产生方法与解决方法、写作技巧、常用字句,作为参考素材,需要建立素材库。素材库的每个素材前,都要打上标签,方便分类和查找。
一个素材可以变成多个素材:
例如《神雕侠侣》中,小龙女身中情花之毒,自知无药可救,命不久矣。为了避免杨过殉情,小龙女在断肠崖写十八年后与杨过在此相聚,黄蓉则骗杨过,说小龙女被南海神尼救走。小龙女希望杨过因此有活下去的动力,而且小龙女觉得十八年后,杨过也就淡忘她了。参考这个情感素材,获得启发:女主角得了白血病,没有告诉男主角,为了避免男主角殉情,女主角说因为父母工作调动,她要搬家到国外,十年后在此相聚。
1.男主角正是女主角心中向往的形象,从而产生爱意。
2.男女主角有共同的情感方式和兴趣爱好。如果原本兴趣爱好不一样,男主角就要走入女主角的生活圈,使彼此成为“同一个世界的人”。
3.男主角帮助女主角解决生活困难。
4.男主角帮助女主角实现梦想。
5.守护。例如旅游时,女孩脚崴了,男孩背女孩下山。
6.常在一起,日久生情
7.一起经历美好生活。例如约会、聚餐、逛街、旅游、共同参加有趣的活动。
8.患难见真情,患难中相互帮助而建立情感。
9.讨好和投其所好。例如男女主角逛街,女主角趴在橱窗外,看着一件衣服,可是买不起。后来,男主角打工攒钱,买给了女主角。
10.感动她。例如男主角把打工攒的钱,全都花给了女主角。再例如为帮女主角,自己受伤害。例如忽然暴雪,男主角把衣服给女主角,结果自己冻感冒了。
11.先前积攒的条件。例如女主角是校花,而男主角条件普通,男女主角本不般配,但是男主角小时候帮助过女主角。那时都是小孩,没有身份差别的意识,女主角当时就爱上了男主角。后来男主角上中学又遇到女主角,女主角还是对男主角有好感。
12.撮合。男主角讨好女主角的亲朋好友,希望他们撮合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爱情,为男女主角在一起,制造机会。
13.女主角和男二号关系破裂,女主角的情感就会侧重男主角。
1.身边有陌生的异性。例如男主角把女主角的哥哥误当其男朋友。
2.像恋人之间的行为,被误会成恋爱。例如女主角当中间人,撮合两个配角的爱情:女主角帮女配角给男配角送礼,男主角以为女主角爱上了男配角。
3.被动当主动。例如女二号突然跑过来,抱住了男主角,随后被女主角看见,其实只是女二号单方面的主动。
4.巧合当故意。例如女二号走在前面,而男主角走在后面,被石头绊倒,扑向女二号,然后被女主角看见。
5.阴差阳错。例如男主角给女主角买了礼物,却不好意思送。结果被女二号拿走了,女主角以为男主角给女二号送礼。
6.假意当真意。例如女配角为了摆脱男配角的追求,于是让男主角冒充她男朋友,结果被女主角看见。
7.省略信息,指代不清。例如男主角是漫画家,和女二号谈论漫画故事创作,男主角指着漫画人物说:“这里拥抱应该没关系吧?”女主角走过听到,以为男主角想拥抱女二号。
8.妹妹误会。男主角暗恋女主角,为了接近女主角,就会讨好女主角的妹妹。但是这样,女主角会误以为男主角爱上女主角的妹妹。
9.主角落入朋友设的局。例如男主角的朋友约男主角出去吃饭,把女二号也叫上,然后男主角的朋友找借口离开,只剩下男主角和女二号。
男主角爱的是女主角,既然女二号在爱情上占劣势,就要在其它方面占优势,从而平衡竞争。如果女主角占绝对优势,就没竞争可写了。
女二号的优势:
(1)女二号比女主角更积极、更努力的追求男主角,比女主角付出的更多。
(2)女二号更善于讨好男主角,更体贴,更留心和满足男主角的喜好和需求。
(3)女二号家庭条件好、身份地位高,容易帮助到男主角。例如:女二号的父亲给男主角安排工作。
(4)女二号讨好男主角的妹妹和朋友,给了他们很多好处,让他们来撮合爱情。
(5)深厚友情:男主角和女二号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
(6)偿还人情:男主角欠女二号人情,受了女二号的恩惠,要偿还人情,就要满足女二号的要求。
(7)亏欠:男主角叫女二号去帮忙,女二号路上出了车祸,男主角很内疚自责。
(8)听从:女二号是班长或学生会会长,女二号的父亲是校长或男主角的老板,所以男主角不敢得罪女二号,只得乖乖的听从女二号。
(9)女二号刻意接近女主角,并和女主角成为好朋友。这是为了有机会劝说女主角放弃男主角,并撮合女主角和其他男孩相爱,或者有机会让女主角和男主角产生误会。
⑼ 怎样写好一篇中篇小说
很简单,写你高中生活的话,按照你平常所做的事,顺理一下就行了。要注意以下几点:1写的时候你要先勾画好情节,既然是你的高中生活,那么应该不难。2人物、情节、场景要描述鲜明。3把你要写的主要事情突出。其实,写这种小说就像写日志一样,不用向我们写网文的纯靠幻想,所以,应该很简单,毕竟你都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