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双耳效应
立体声是多个声源同时发声时,人们可以凭听觉感知各个声源在空间的位置分布状况。耳机有两个声源,所以他是立体声.
❷ 什么是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
如果声音来自听音者的正前方,此时由于声源到左、右耳的距离相等,从而声波到达左、右耳的时间差(相位差)、音色差为零,此时感受出声音来自听音者的正前方,而不是偏向某 一侧。
1、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
由于左右两耳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除了来自前方和正后方的声音之外,由其他方向传来的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就有先后,从而造成时间差。如果声源偏右,则声音必先到右耳后到达左耳。声源越是偏向一侧,则时间差也越大。实验证明,当声源在两耳连线上时,时间差约为0.62ms。
对于瞬态声,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差来判别声音方位,这时的定位作用取决于声音传来的最初瞬间。这也是人耳对打击乐器、语言、求救声等瞬态声更易判别方位的重要原因。对于持续音,由于它们分别先后到达两耳所引起的遮蔽效应,致使定位效果稍差。所以,时间差可以提供比声级差更多的方向性信息,是双耳听觉定向的主要依据,尤其对瞬态声方位的判别更有利。
❸ 1寸26mm(宽)*32mm(高),脸部宽度(两耳根之间)为15+1mm;大小:200K—1M,分辨率:358*441怎么设置
photoshop里面裁剪功能可以设置尺寸,以及压缩大小,美图秀秀也有压缩分辨率的东西,至于脸长宽,这个在液化处理里面,采用膨胀和缩小就可以解决
❹ 求大神赐教 ,心前面两心耳之间为主动脉根 , 判断题说明一下理由
不会判断心前主动脉根,因为不是医生
❺ 两耳之间的时间差最大是多少
若取两耳之间的距离为0.15m
那么两耳之间的时间差最大是:0.15/340=0.00044s
❻ 要一些经典全本小说。
以前的个人总结
希望对你有用
个人推荐:
1 首推回到明朝当王爷
语言老到,开始几章看不回出作者的功底
往往给答人以错觉,耐心的看下去,
文笔很是让人折服 尤其是对感情心里的描写
个人认为可成一家
君似明月我似雾,
雾随月隐空留露。
君善抚琴我善舞,
曲终人离心若堵。
类似的即兴创作作品里还很多!!
怎么样月关的文笔还行吧??
将列推荐此书!!
2 其次就是 极品家丁了
这是一部很另类的小说
整文的文笔不如回明 可是总会有让你
意想不到的亮点出现
里面的文笔也很有特色 人物形象也很鲜明
其中的经典句子网上多的是
我就不一一举例浪费口舌了
3 迷失在康熙末年
这是一本传承了回明精髓的穿越小说
文笔较好 纳兰容若 等一批才子
都是文章主角 少不了起文弄墨
文章不断 后半部略显拖沓
但也无伤大雅
以上三篇是个人意为完结版的穿越文极品
楼主共赏~~~
ps 以上三篇在起点均战绩辉煌
回明更是勇夺2007第一名 2008穿越文首位是家丁
现在的第三名应该是
庆余年 这本书 很不错!!
都是完结篇的
以上均是原创总结
可以查证
❼ 小米运动蓝牙耳机两耳塞之间的电线可以拆分吗
不可以,两个耳机是公用一个蓝牙接收装置和电源的,另一个耳机是靠线供电的,把线拆掉就不能用了
❽ 双耳重听
双耳效应是人们依靠双耳间的音量差、时间差和音色差判别声音方位的效应。
双耳效应的基本原理是:如果声音来自听音者的正前方,此时由于声源到左、右耳的距离相等,从而声波到达左、右耳的时间差(相位差)、音色差为零,此时感受出声音来自听音者的正前方,而不是偏向某 一侧。声音强弱不同时,可感受出声源与听音者之间的距离。
“双耳效应” 的原理十分复杂,但简单的说,就是人的双耳的位置在头部的两侧,如果声源不在听音人的正前方,而是偏向一边,那么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就不相等,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与相位就有差异,人头如果侧向声源,对其中的一只耳朵还有遮蔽作用,因而到达两耳的声压级也有不同。人们把这种细微的差异与原来存储于大脑的听觉经验进行比较,并迅速作出反应从而辨别出声音的方位。
1、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
由于左右两耳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除了来自前方和正后方的声音之外,由其他方向传来的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就有先后,从而造成时间差。如果声源偏右,则声音必先到右耳后到达左耳。声源越是偏向一侧,则时间差也越大。实验证明,当声源在两耳连线上时,时间差约为0.62ms。
2、声音到达两耳的声级差
两耳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近,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声级就可能不同。如果声源偏左,则左耳感觉声级大一些,而右耳声级小一些。当声源在两耳连线上时,声级差可达到25db左右。
3、声音到达两耳相位差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而声波在空间不同位置上的相位是不同的(除非刚好相距一个波长)。由于两耳在空间上的距离,所以声波到达两耳的相位就可能有差别。耳朵内的鼓膜是随声波而振动的,这个振动的相位差也就成为我们判别声源方位的一个因素。当然频率越低,相位差定位感觉越明显。
4、声音到达两耳的音色差
声波如果从右侧的某个方向上传来,则要绕过头部的某些部分才能到达左耳。已知波的绕射能力同波长与障碍物尺度之间的比例有关。人头的直径约为20cm,相当与1700Hz声波的波长,所以频率为1000Hz以上的声波绕过头颅的能力较差,衰减越大。也就是说,同一个声音中的各个力量绕过头部的能力各不相同,频率越高的分量衰减越大。于是左耳听到的音色同右耳听到音色就有差异。只要声音不是从正前方(或正后方)来,两耳听到音色就会不同,这也是人们判别声源方位的一种依据。
目前,剧场观众厅扩声系统中的场声器倾向于配置在台口上方,也是考虑到人耳左右水平方向的分辨能力远大于上下垂直方向而确定的,从而克服了过去把扬声器组配置在台口两侧所造成部分听众感到声音来自侧向的缺陷,避免使听众明显地感到场声器发出的声音与讲演者的直达声来自不同的方向。
自然界发出的声音是立体声,但我们如果把这些立体声经记录、放大等处理后而重放时,所有的声音都从一个扬声器放出来,这种重放声(与原声源相比)就不是立体的了。这时由于各种声音都从同一个扬声器发出,原来的空间感(特别是声群的空间分布感)也消失了。这种重放声称为单声。
如果从记录到重放整个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原发生的空间感(不可能完全恢复),那么,这种具有一定程度的方位层次等空间分布特性的重放声,称为音响技术中的立体声。
立体声的拾音方法主要有: A/B制式、X/Y制式、M/S制式、声像移动器(Pan Pot)制式、仿真头制式、真人头制式、ORTF制式、声场制式等等。
耳机的声场再现除了和耳机的结构有关外,还和选用的CD唱片有很大关系。真人头制式是将两只微型传声器,悬挂在音乐演奏现场听音人耳道口处拾取声音信号的方法,它的效果类似于仿真头制式。
如果在立体声耳机听音中,采用仿真头CD唱片和真人头CD唱片,我们就会感受到比其他CD唱片好得多的声场再现效果。
综上所述,在立体声耳机的听音系统中要实现良好的声场再现效果,一是要尽量选择罩耳式耳垫的耳机或不带耳垫的耳机,如AKG公司的K1000,以求不破坏耳壳的形状; 二是尽量选择采用“相位校正技术” 的多振膜结构的耳机(如AKG公司的K240M、K240DF),这两种耳机也是广播、电视部门采用较多的品种; 三是尽量选用仿真头CD唱片和真人头CD唱片,可惜的是品种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