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写好仿宋体
写好仿宋体字的规则如下:
1.横要平竖要直,上顶天下立地,靠边横竖往里让,穿插避让要得当,上要紧下要松等等
2.还要遵循仿宋体自身的特点,并不是简单的横细竖粗什么的,这个特点要自己通过对仿宋体字的观察得到,具体方法是在报纸,杂志等上面观察出现的仿宋体字,记住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的写法,这些写法都是一成不变的,你记住后套用就可以了.而基本笔画不过八九种,基本部首也不是很多,花一定时间记一下,然后在注意一下结构就可以了.
❷ 仿宋字的写法
那餐巾纸写了之后描
❸ 写仿宋字获奖感悟 急用
你的认可是我解答的动力,我找了一篇书法获奖感言供参考,请采纳。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育才二小五年级五班的徐雨婷,我这次很荣幸获得了书法比赛一等奖,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心情非常的愉快。但是,在这里我当然还要感谢几位能让我获得这份奖状的人。首先,我要感谢我的书法老师余老师,是他教会了我书法,才使我的字写得更漂亮,写的更工整,我再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们,是他们不断地支持我,鼓励我,才是我获得了这份奖状,我当然还要感谢大家,在我拿到奖状的时候,不断地用掌声鼓励我,才使我感到很光荣。老师、家长和大家,是你们不断地鼓励我、支持我,才是我获得了这份奖状;是你们坚持着给我上课,才是我获得了这份奖状;是你们用掌声鼓励我,才是我站在了这个领奖台上。所以,我在这里要好好地感谢你们!
比赛的时候,我一手紧握着钢笔,一手摁着老师发给我的书法专用纸,眼神紧张地看着纸和笔,心想:这可是一场书法比赛,我平时字写得还不错,所以我一定要超过别人,获得一等奖。于是,我就开始动了笔,认真的写着每一个字,在写的同时,我也在心里对自己说每一笔都得写出顿来,一定要写得工工整整,不能有一点歪,另外,纸面还要保持干净,不能有任何的涂涂抹抹,这样才能有得奖的希望。
我想,任何的成功,都离不开平时的勤学苦练,我们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不管学社么,都要持之以恒,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的。
谢谢大家!
❹ 仿宋和仿宋-gb2312有什么区别
仿宋和
有以下几个区别:
一、版本不同:微软nt6自己带的仿宋叫“仿宋”,其之前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自己带的仿宋是“仿宋_gb2312”。
一、公司不同:“仿宋”是中易公司的,“仿宋gb2312”是长城公司的。
三、字符编码不同:“仿宋”是gb18030-2000,“仿宋gb2312”是gb2312,如果你在“仿宋gb2312”输入某些生僻字就不出字,在“仿宋”一般都出字。
四、字体轮廓不同:中易公司的字体汉字笔画的相交轮廓都合并,长城公司的字体汉字笔画的相交轮廓很多没有合并。

当然是因为印刷的需要了。在雕版印刷繁荣的宋代,雕刻制版大多用木版,也就是说用长方形的木板雕刻制版。木板上都有纹路,制版一般都是横向,这样刻制字的横向线条和木纹一致,比较结实;而刻制字的竖向线条时和木纹交叉,容易断裂。
因此字体的竖向线条较粗,横向较细。横向线条即使比较结实,在端点也容易磨损,因此端点也较粗。横平竖直,当然为为了雕刻制版的刀工方便刻制了。由于木板的纹路,要雕刻变化多端的曲线难度也会更大。而且每张木板只能印刷两页,一本书就要雕刻很多木板。
如果字刻得太大,不但雕工费时费力,木板也会用得更多,所以在木板上雕刻的字不会太大。而要在这么小的反刻字上表现出手写体那些变化多端,圆润细腻的特点难度大家可想而知,横平竖直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由上可以看出,宋体的这些特点无一不是因印刷而产生,适应了印刷的需要,跟毛笔的手写体是大不相同。后来人们又模仿宋体字的结构、笔意,改成笔画粗细一致、秀丽狭长的印刷字体,这就是仿宋体。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仿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仿宋_GB2312
❺ 如何写好仿宋字
无论写什么字体,不要直接就开练,必须先查看该字体的笔画的特点及笔画之间的链接,即读帖;在临帖,等到把该字体的间架结构记熟后,便可把字帖放在一边了。
❻ 为什么中国的公文正文用仿宋字体
这个是有国家标准规定的。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党政机关公文通用纸张、排版和印制装订要求、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等的国家标准,是党政机关公文规范化的重要依据,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可以参照执行。
至于为什么这样决定,可能是仿宋体便于书写、便于阅读。具体原因得问砖家了。
❼ 仿宋跟宋体有什么不同
1、字形特点不同
仿宋体笔画粗细均匀,有长、方、扁三体,也叫仿宋体,仿宋字。仿宋体是仿照宋版书的字体演变而来的;宋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衬线字体。
2、发展历程不同
宋体字于明朝以后才出现,并不是在宋朝当代就出现的。
因为宋朝文化鼎盛,宋刻本精美大气,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明朝文人特别是书籍的收藏者,极度推崇“宋刻本”,因此明代出版界多翻刻宋刻本,但为求便捷,也为了降低成本,明朝的这些仿宋刊本经常只刻出“肤廓字样”,而非原来楷味浓厚的宋字。最终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于印刷的字体。
后来人们在印刷时,发现宋体在木质模版上所占的面积更大,如果字刻得太大,不但雕工费事费力,木板也会用得更多,所以在木板上雕刻的字不会太大。而要在这么小的反刻字上表现出手写体那些变化多端,圆润细腻的特点难度大家可想而知,横平竖直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印刷的字迹看起来越加美观,降低刻字时长与耗材,南渡之后人们就开始模仿宋体字的结构、笔意,改成笔画粗细一致、秀丽狭长的印刷字体,仿宋体便出现了。如此经元到明,“仿宋”体一直是印刷字体的主角。这种字体在我国的近代民国时期比较流行,我们当代所接触的大多为宋体。
3、使用频率不同
仿宋是主要的中文字体之一,但是它的使用频率并没有宋体、楷体高,而其实我们在电脑上面看到的仿宋是字体设计者根据古籍作品加工的,删去了一些细节,使得字体更加平滑,但是却失去了一些字体原型的风韵。

(宋体)
(7)仿宋写的小说扩展阅读: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一本书要一字一句用手抄写,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一次也只能写出一份,一旦毁灭,便会失传。而唐代发明的雕版印刷术,使书籍由手工抄写进入印刷复制时代。印刷字体的发展与印刷技术紧密相关,宋体字也是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雕版印刷是先由专业的写工在薄纸上写好之后,再转摹到木板上,由刻工完成的。早期所刻的字体大都接近手写,后来为了易于书写和方便雕刻,“(明代)隆、万时有书工专写肤郭字样,谓之宋体”,这类肤郭字就是横轻直重、棱角峻厉、四角整齐的方块字。
明正德、嘉靖年间,覆刻宋本风气颇盛,不仅翻刻宋本的内容,而且模刻宋本的版式、字体,所刻之书故又称“仿宋本”,宋体字也就是在这种“仿宋”之风中逐渐形成的。
至清康熙十二年(1673),由皇家下令补刊经厂本的《文献通考》。序文中规定:“此后刻书,凡方体均称宋体,楷书均称软字。”从此将这种真正的明版字体正式称为宋体。
网络-宋体
❽ 仿宋字怎么写
仿宋体字属于美术字,所以首先要遵循美术字的书写规则:
横要平竖要直,上顶天下立地,靠边横竖往里让,穿插避让要得当,上要紧下要松等等
另外,还要遵循仿宋体自身的特点,并不是简单的横细竖粗什么的,这个特点要自己通过对仿宋体字的观察得到,具体方法是在报纸,杂志等上面观察出现的仿宋体字,记住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的写法,这些写法都是一成不变的,你记住后套用就可以了.而基本笔画不过八九种,基本部首也不是很多,花一定时间记一下,然后在注意一下结构就可以了.
❾ 在公文格式中,正文是用仿宋字体还是用仿宋GB2312字体
公文正文使用仿宋三号是公文格式的要求。公文格式是有一个国家标准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2012)),不符合这个标准公文是不合格的。
仿宋gb2312是公文标准字体之一,仿宋是字体名称,GB2312是字符编码名称,属简体中文编码的一种,随着Unicode跨语言编码集的出现,使用广泛。所以通常说的仿宋就基本上是仿宋_GB2312了。

(9)仿宋写的小说扩展阅读:
1、页边与版心尺寸
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 mm±1 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 mm×225 mm。
2、字体和字号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3、行数和字数
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4、文字的颜色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