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理文学五大流派分别是什么
推理小说五大流派是本格派、社会派、法庭派、悬疑派以及冷硬派。
1、本格派
又可称为古典派或传统派。以推理解谜为主要走向,是推理小说的主流。本格派可满足以解谜为乐趣的读者,通常尽可能地让读者和侦探拥有同样线索、站在同一平面。
本格派中部份作者,书中会有“向读者挑战”的宣言(例如艾勒里),也就是告诉读者“到这里你已拥有足以解开谜题的线索”,挑战读者是否能与侦探一样解开谜题。因此,注重公平与理性逻辑,是本类型推理的特征。
2、社会派
某种程度上为反对本格派“流于纸上谜题游戏”而生,强调推理小说不应只是推理,更应当反映并描写现实社会。此派推理小说较著重于社会写实。
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松本清张的《点与线》《砂器》《零的焦点》《日本的黑雾》,水上勉的《花的坟墓》,森村诚一的《人性的证明》等。
3、法庭派
法庭派是辩控双方在法庭内外的激烈角逐,重在体现证据的收集和严密的推理,侦探一般是律师或检察官,代表是梅森系列、雾岛检察官系列(高木彬光),其他作家偶尔一写,本格派里面经典密室《犹大之窗》也是法庭推理。
法庭派推理小说顾名思义,就是在法庭上进行推理过程,不会用法条出来压人,这让人松了一口气;在法庭上的推理过程常常是钻小漏洞,来探出一些蛛丝马迹,然后在几次开庭之后,法庭上当场翻案。
4、悬疑派
悬疑派就比较注重谜题的悬疑性,一直保持悬疑感到最后破案的时候,所以就对案子的解决过程相对的描述的很少。
5、冷硬派
英文为 Hard-boiled,源起于美国。“冷硬”一词原为形容一次大战时受过磨练的部队军人;用到推理小说中,即是指既冷酷又强硬的侦探角色。
在这一类型的小说中,动作场面较多,解谜比例减少,主要为写实化的侦探角色导向小说,描述侦探如何凭著一双硬拳和打不死的精神,执著地追寻真相。
本类型代表的作家有达许·汉密特、雷蒙·钱德勒、詹姆斯·肯恩、米凯·史必林及劳伦斯·卜洛克。另外,此流派也在四零年代衍申出黑色电影。
㈡ 📖读书笔记 |《人间椅子》【日】江户川乱步
这本书是《江户川乱步作品集》的第三卷,收录了江户川乱步的15篇读短篇变格推理。
“二战前,日本推理小说原则上分为本格推理和变格推理两类。凡是以解密为主题的即称为本格推理,内容偏重于怪奇、恐怖、传奇、犯罪、耽美、幻想、科幻等,几乎没有解密情节的作品,便称为变格推理。”
江户川乱步的嗜好与愿望在他的变格推理中表露无疑,如浅草情趣、马戏团、透镜嗜好、人偶、侏儒、变身等等。
1、《人间椅子》
女主人是个编辑,这天收到一封信,信里讲了一个椅子木工把自己放进椅子,在椅子中观察其他人,并随着椅子的易主爱上了最后的女主人的故事。故事看起来有些惊悚,直到最后女主人又收到一封信,信里说这只是一个故事。看似虚惊一张,但我们都不知道他是否是真的故事。
小说把故事渲染的十分诡谲,令人细思极恐。
2、《跳舞的一寸法师》
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马戏团里的侏儒魔术师总是被马戏团里的其他人欺凌,最后无法忍受,用在变魔术的过程中真的杀死了一个人。
3、《非人之恋》
小说的女主嫁给了一个英俊的有钱人,一开始丈夫对自己十分温柔,而且很会照顾人。后来她发现自己的丈夫总是在半夜到无人的阁楼上,不时还会传出其他女性的说话声。女主认为丈夫出轨了,可经过观察,阁楼里确实没有其他人出入。于是有一天,她趁着丈夫不在家上了阁楼。最后发现丈夫的出轨对象竟然是一个美丽的人偶娃娃。愤怒的女主将人偶撕碎,大剌剌扔在地上。她抱着一种奇异的兴奋情绪,等着丈夫去发现。本以为晚上丈夫发现后会大喊大叫,可是她躲在暗处一直没有听到动静,最后冲进阁楼发现丈夫自杀了。
4、《目罗博士不可思议的犯罪》
这是一个利用“模仿”制造的不可思议的犯罪。
看了以后会怀疑人生的。
5、《烟虫》
女主的丈夫是个退伍军人,由于残酷的战争,回来时四肢全部都废了。不会说话,不能活动,每天都靠着女主生活,身体被养的很好。后面的我不多赘述。
这篇小说是我这本书中最喜欢的一篇。它是一篇反战主题的小说,一经发表几次被禁。只有读了它的人才能感受其中压抑的疯狂。
㈢ 日本变格派推理小说的发展史和代表人物及作品
本格派:又可称为古典派。以推理解谜为主要走向,是推理小说的主流。本格派可满足以解谜为乐趣的读者,通常尽可能地让读者和侦探拥有同样线索、站在同一平面。本格派中部份作者,书中会有“向读者挑战”的宣言(例如艾勒里),也就是告诉读者“到这里你已拥有足以解开谜题的线索”,挑战读者是否能与侦探一样解开谜题。因此,注重公平与理性逻辑,是本类型推理的特征。
变格派:以诡谲气氛营造与异常心理为主轴,谜团通常极具惊奇性或为异想天开的构想,着重于出人意表的故事情节。
社会派:某种程度上为反对本格派“流于纸上谜题游戏”而生,强调推理小说不应只是推理,更应当反映并描写现实社会。此派推理小说较着重于社会写实。
冷硬派:英文为 Hard-boiled,源起于美国。“冷硬”一词原为形容一次大战时受过磨练的部队军人;用到推理小说中,即是指既冷酷又强硬的侦探角色。在这一类型的小说中,动作场面较多,解谜比例减少,主要为写实化的侦探角色导向小说,描述侦探如何凭著一双硬拳和打不死的精神,执著地追寻真相。本类型代表的作家有达许·汉密特、雷蒙·钱德勒、詹姆斯·肯恩、米凯·史必林及劳伦斯·卜洛克。另外,此流派也在四零年代衍申出黑色电影。
法庭派:顾名思义,以法庭辩论为主轴,通常场景发生于法庭内。
[编辑]专有名词
[编辑]暴风雨山庄
小说发生场景与外界完全隔离,像是处于暴风雨中的孤立山庄,电话不通,无法求得外界(如警方)援助也无法逃离的状况,通常状况为发生连续杀人案件。由于完全隔离,所以必得由在场人物解决事件,死亡时间或指纹等等通常不能取得(有法医或医生在场则前者例外,但仍然较不精确)。经典小说《一个都不留》(又译:童谣凶杀案、十个小黑人)即为此方面的代表,为孤岛杀人。
[编辑]叙述性诡计
叙述性诡计是指作者写作时,借由文字词义或叙事结构,让读者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使读者“直觉地”对某些事情或状况不疑有他,进而在最后解开谜题时,让读者有大吃一惊的感觉。这是一种不易掌控的技巧,读者对此种诡计的反应有时也颇为两极。阿加莎·克里斯蒂的《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便是叙述性诡计的典型应用。而绫辻行人的《夺命十角馆》(旧译:杀人十角馆)也是此种诡计的代表,不过本书是克里斯蒂《一个都不留》(童谣凶杀案)的仿作,因此建议先阅读克里斯蒂的作品后,再阅读绫辻行人的此本作品。
[编辑]推理小说创作守则
较为知名的推理小说创作守则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皆为对推理小说创作的规范,在1928年由诺克斯提出推理小说十诫后,知名推理作家范·达因又提出了推理小说二十则。必须声明的是,那仅为原作个人意见,可供为当代对推理小说想法的参考,却并非绝不可破的戒律──事实上,这些戒律差不多都被破光了。目的其实可约略看出,主要为限制作者与读者站在同一平面、拥有同样的线索可以解开谜团。可约略视为古典本格中心的看法。
㈣ 有什么推荐的缉毒小说
1、《破云》
作者:淮上
本书是作者淮上的人气悬疑力作,《破云》系列包含了“五〇二·剧毒冻尸案”、“六一九·血衣绑架案”、“一八·乌毒凶杀案”、“一〇〇九·缉毒爆炸案”等多个重案、要案。
在《边境夜行人》这部小说中,作者田浩根据自身的从业经历,结合云南边境与境外复杂的社情坏境,为读者讲述了缉毒队伍的艰辛与危险。缉毒设局,毒贩就能破局,突袭行动的失败,也让整支队伍产生了不信任,一起扛过枪、流过血、发过誓的兄弟,在缉毒大案面前,最终选择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