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现代武侠小说谁写的最好
新一代作家各有各的风格,凤歌,时未寒,沧月,步非烟,三月初七等人是现今武侠最新鲜的血液
㈡ 第一部武侠小说是谁写的
最早的武侠小说是汉末时代诞生的《燕丹子》,这部以荆柯刺秦王为题材的小说塑造了荆柯、田光、燕子丹等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有着具体形象的“侠”人物。
㈢ 武侠小说谁写的最好
武侠小说金庸写的最好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专(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属(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㈣ 著名的武侠小说作者都有谁
1、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2、古龙:原名熊耀华,籍贯江西,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 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
3、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4.3.22~2009.1.22),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与金庸、古龙 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4、温瑞安 :1954年01月01日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美罗埠火车头,祖籍广东梅州市梅县 区,港台武侠小说作家,也是新武侠四大宗师(金、古、梁、温)之一,马来西亚华侨, 香港户籍。
5、 司马翎 :原名吴思明,广东汕头人,将门之后,台湾「综艺侠情派」武侠小说代表家, 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艺基础深厚。
6、萧逸 :台湾新派武侠小说作者。山东菏泽人。著有《铁雁霜翎》、《饮马流花 河》、《甘十九妹》、《长剑相思》等多部武侠小说。
7、卧龙生:原名牛鹤亭,河南镇平人,1930年生。幼年从军失学,但自幼喜读武侠小说, 颇有才思。台湾武侠“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在古龙之前被称为“武侠泰斗”。
㈤ 谁有古龙写的武侠小说《冷狐情侠》主人公是塞北威龙的那个!!
霸海风云,,不过主角名字不一样,其它情节一模一样
㈥ 谁写的武侠小说好看要最好看的
第一 金庸
第二 梁羽生 古龙
第三 黄易 温瑞安 凤歌
第四 司马翎 诸葛青云 卧龙生 小椴 沧月
第五 司马紫烟 东方玉 陈青云 李凉 萧逸 王度庐 独孤红 萧瑟 黄鹰 奇儒……
㈦ 谁写的武侠小说最好
古龙梁羽生匡倪和温瑞安的都不错,黄易的也可以
㈧ 有人知道<<绝情斩>>这部武侠小说吗它的作者是谁请问在哪里可以看到这部小说
书的开头是:男主角(名字中有个“玉”字,叫什么忘了)代替师父去自尽,不料被对方识破。对方而一老妪,感其孝心,放他离去。随即派座下女徒下山。此女穿一白衣,名“萧弄玉”。
男主角下山后先后遇到玉娇娥、神州四逸、神州四凶。神州四逸是四个德高望重的前辈,神州四凶是四个恶美女,其中一个姓熊,最厉害的一个叫玉娇娃,是玉娇娥的妹妹,只有十六七岁。
神州四凶和神州四逸决斗,以压过神州四逸的威望。但胜负结果忘了。
后来的情节,就不知道了……
这部书的原作者应该是诸葛青云
㈨ 世界上第一部武侠小说是谁写的
《江湖奇侠传》,《江湖奇侠传》前后虽出自两人手笔,但小说内容和格局,完全浑然一体,成为民国章回小说中的优秀作品。这部小说中“火烧红莲寺”“张汶祥刺马”是被众多的小说、戏剧取为题材的;而这部小说中许多神奇的情节,又多有中国古代神怪小说奇幻变化、怪诞神奇的想象虚构的渊源,如金罗汉吕宣良有一对神鹰,渲染了主人公的神秘行迹,正与《西游记》中以沿路收徒征妖中的神妖的描摹相仿佛,奇兽成魔,灵物化妖,万物皆有灵性,于是主人公格外奇幻莫测。这是与一般宣扬武功的武侠小说略有不同,是神怪和武侠相揉合的小说体,正如书题的“奇”和“侠”两字。
小说前半部抗清意识较为显明,主线人物柳迟是明末隐居山出生,不少人物都与太平天国发生了联系,笑道人所述的昆仑派祖师,即为明末福王后裔;后半部抗夷意识又为突出,笑道人和哭道人的斗法和酒侠对红云老祖的说教,都透露了这样的观念。但其贯穿全书的却是以正压邪的义侠思想,这是民族传统思想的真理观、正义观。如前半部为张汶祥刺马翻案,直接把张汶祥的侠义精神写出来,后半部更着力写了酒侠的正义行为。因此,这部小说提供了社会思潮研究的生动材料。
小说宣扬了爱国主义的感情,这与成书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哭、笑二道人的斗法,酒侠以琉璃球感化红云老祖等人,都淋漓尽致地以幻术形式反映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危机。昆仑、崆峒因派别门户之见,嫌隙日增,最后在民族利益面前,重新携手合作,这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是有现实意义的。
小说中大多篇幅描绘了湖南一带的风俗民情、民间传说,也是民俗学研究的资料。如湘阴、长沙的调龙灯,叫化背米袋多少划分等级的习俗,平江、浏阳两县的争水陆码头,等等,再加上众多的地方民间传闻故事,使小说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使读者看到旧时代的社会风貌,宛若进入了历史博物馆的民俗展览厅,目不暇接。这也是这部小说拥有众多读者的原因,其雅俗共赏,也不是一般粗劣的俗小说所可比。
这部小说的章法结构是着力写“传”,人各有传,传传相贯。因人物众多,传多事多,枝叶繁茂,从而主干情节开展比较缓慢,形成它自身传与传纵横交叉的艺术风格。作者在一百零六回中自白道:“虽则是小说的章法稍嫌散漫,并累得看官们看的心焦,然在下写这部义侠传,委实和施耐庵写《水浒传》、曹雪芹写《石头记》的情形不同。《石头记》的范围只在荣、宁二府,《水浒传》的范围只在梁山泊,都是从一条总干线写下来。所以不至有抛荒正传,久写旁文的弊病。这部义侠传却是以义侠为范围,凡是在下认为义侠的,都得为他写传。从头至尾,表面上虽也似乎是连贯一气的,但那连贯的情节,只不过和一条穿多宝串的丝绳一样罢了。这十几回书中所写的人物,虽间有不侠的,却没有不奇的,因此不能嫌累赘不写出来。”作者以“奇”和“侠”为写作的纲,以各人的传为目,贯穿成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长篇小说,这是构思上独特之处。这种匠心独运的构思,是比较了传统优秀的长篇小说之后而自走的道路,对读者自然会有启发的。
小说的后半部写了人物和事件的结局,与前半部珠联璧合,续作者的功绩也赫然可贵。原作者写到一百零六回,正有写不下去之感,他表白道:“至于两派的仇怨,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消释。不过在下写到这里,已不高兴再延长下去,暂且与看官们告别。以中国之大,写不尽的奇人奇事,正不知有多少!等到一时兴起,或者再写几部出来给看官们消遣。”由于原作者立意在于写出“奇”和“侠”,取材也多有传闻依据,难免使小说产生意境开拓之困惑。续作者便大胆虚构,指出新的思想境界,不仅续到有个结局,而且把现实生活中半殖民地社会人民的忧思也写了进去,使小说更具现实感。续作者写的外夷入侵幻境,却正是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侵略者狰狞残暴行为的真实概括。
广大读者欢迎章回小说,是因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广大读者一份重要的精神食粮。续作者在一百零七回中有一席长达千余字的表白,其中说道:“不料一百零六回刊出后,看官们责难的信纷至沓来,仿佛是勒逼在下非好好的再做下去不可。以在下这种营业性质的小说,居然能得看官们的青眼,在下虽被逼勒得有些首急,然同时也觉得很荣幸。因此重整精神,拿一百零七回以下的奇侠传与诸位看官们相见。”可见,续作的原因是由于读者“勒逼”,使这部《江湖奇侠传》在后半部有更新的艺术意境,是读者的功劳。我们不妨说,章回小说是民众文学的财富,根在民众。
㈩ 武侠小说是怎么来的,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是谁写的叫什么
由来:
司马迁《史记》中说: 救人危难, 周济贫困, 不失信, 不背言, 合於仁义, 即谓之”侠”; 侠士多凭武技对抗压迫, 所以《韩非子》说: ”侠以武犯禁”.”小说”者, ”街谈巷语之说也”.合起来说: 民间流传的描写凭武艺行侠仗义的叙事文学作品就叫”武侠小说”.
中国武侠小说源远流长, 《史记·游侠列传》中郭解的故事已具传说性质, 可视为武侠小说的萌芽; 唐代《聂隐娘传》、《红线传》, 是武侠小说的初期形态; 宋代讲述”扑刀”、”杆棒”列为说书人的专工; 至元明之际遂产生了描写”侠以武犯禁”的不朽巨著《水浒传》; 清代的《三侠五义》、《小五义》兼写清官, 是武侠小说的一个流派.
本世纪20 年代以来, 武侠小说新作层出不穷.先是江南不肖生 (向恺然) 著《江湖奇侠传》, 河北有赵焕亭著《双剑奇侠传》, 风行一时.但不久即新崛起的北派武侠小说四大作家取代了他们的地位, 向、赵二氏的作品逐渐不为广大读者所崇.北派四大家依成就而论, 当首推白羽 (宫竹心) , 其次是还珠楼主 (李寿民) 、王度庐、郑证因, 各有二三十种以上的著作.
第一部:《江湖奇侠传》
民国自二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末期,武侠小说盛极一时。据魏绍昌所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当时作者有一百七十多人,作品有六百八十多部,出版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时称南派和北派。南派武侠小说以平江不肖生最负盛名,他所作的《江湖奇侠传》曾经风迷一时,读者甚众。后来明星影业公司截取其中片断,改编拍摄成《火烧红莲寺》,影响就越发巨大。《江湖奇侠传》写于二十年代初,被视为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有些人甚至认为它才算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