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紅岩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介紹及其事跡
《紅岩》的故事情節如下: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為了配合工人運動,重慶地下黨工運書記許雲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書店,作為地下黨的備用聯絡站。甫志高為了表現自己,不顧聯絡站的保密性質,擅自擴大書店規模,銷售進步書刊。一天,區委書記江姐要去華鎣山根據地,甫志高到碼頭為江姐送行,江姐囑咐他要注意隱蔽,他嘴上答應,心裡卻不以為然。江姐到離根據地不遠的一座縣城時,發現自己的丈夫、華鎣山縱隊政委彭松濤的人頭被高掛城頭。見到縱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後,她強忍悲痛,堅決要求到丈夫生前戰斗的地方工作。甫志高又自作主張吸收一名叫鄭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許雲峰知道情況後大吃一驚,幾經分析發現鄭克昌行跡可疑,便讓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員迅速轉移。甫志高卻根本不聽勸告,反認為許雲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績,結果被捕並成了可恥的叛徒。由於他的告密,許雲峰、成崗、余新江和劉思揚等人很快相繼被捕。特務頭子徐鵬飛得意忘形,妄圖藉此將重慶地下黨一網打盡。然而,他使盡各種伎倆,都沒能從許雲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東西。兇殘的敵人為了得到口供,瘋狂地折磨政治犯。他們給犯人食用霉爛的食物,而且在炎熱的夏天限制飲水數量,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獄中難友乘放風時在牆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護泉水的斗爭中,龍光華英勇犧牲,全獄難友絕食抗議敵人的暴行,敵人不得不妥協讓步。
叛徒甫志高帶領特務竄到鄉下,江姐不幸被捕,關押在渣滓洞里。在獄中,她受盡了折磨,兇殘的敵人把竹簽釘進了她的十指。面對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秋去冬來,轉眼到了年底。全國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國民黨當局在受到沉重打擊後開始放出和談空氣。陰歷年三十,渣滓洞全體難友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聯歡會。更令人高興的是,地下黨派人與他們取得了聯系。敵人為了表示和談的「誠意」,假意釋放了一些政治犯,來自資本家家庭的共產黨員劉思揚是其中之一。在他被送回劉公館的第二天夜裡,一個自稱姓朱的人潛入劉家,說他受區委書記李敬原的委派,前來了解劉思揚在獄中的表現,並要他詳細匯報獄中地下黨的情況。正當劉思揚對此人懷疑時,李敬原派人送來情報,揭穿了這個偽裝特務鄭克昌的真面目。劉思揚來不及轉移,又被抓起來關進另一所監獄「白公館」。鄭克昌在誘騙劉思揚失敗後,又偽裝成同情革命的記者高邦晉打入渣滓洞,他妄圖通過苦肉計刺探獄中地下黨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識破了他的偽裝,並借敵人之手除掉了這個陰險的特務。解放軍日益逼近重慶,地下黨准備組織獄中暴動。在白公館裝瘋多年的共產黨員華子良與獄中黨組織接上了關系。同時,關在地窖中的許雲峰用手指和鐵鐐挖出了一條秘密通道。當解放軍攻入四川,即將解放重慶的時候,徐鵬飛等狗急跳牆,提前秘密殺害了許雲峰、江姐、成崗等人。就在許雲峰等人被害的當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館同時舉行了暴動。劉思揚等一些同志犧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終於沖出了魔窟,伴隨著解放軍隆隆的炮聲,去迎接黎明時分燦爛的曙光!
② 長篇小說《紅岩》
男主人公許雲峰和女主人公江雪琴
③ 紅岩中的兩位主人公是誰
1、許雲峰
許雲峰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人物之一。他是我地下黨的領導者,在他身上比較集中地體現了無產階級革命者的才幹、品質和氣魄。他在作品中一出現就是一個堅定、勇敢、老練、機智的地下黨領導者。
2、江姐
江姐是《紅岩》中比較豐滿的藝術典型。作為一個地下工作者,她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高度的警惕。在重慶的朝陽碼頭,她看到甫志高穿著西裝給她掮行李,當即識破了甫志高好表現的心理,表現了她高度的黨性。「如果需要為共產主義理想而犧牲,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也可以做到臉不變色,心不跳」,這一席話,充分展示了江姐作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生死觀。
(3)長篇小說紅岩女主人公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紅岩》的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曾於1948年先後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並囚禁在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里。他們先後寫了《聖潔的鮮花》《江姐》《小蘿卜頭》等報告文學與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接著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岩》。從准備到成書,前後費時十年之久,寫了三百多萬字稿子,徹底返工過三次,大改過五六次。
作者簡介
羅廣斌(1924—1967),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學時代,因為與一個家境貧窮的女同學戀愛,遭到封建地主家庭的反對,憤然出走,去昆明求學。1958至1961年,與楊益言合著長篇小說《紅岩》。1962年調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任創作員。「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78年得到平反昭雪。
楊益言(1925—2017),原籍四川省武勝縣,生於重慶市。曾在同濟大學讀書。因參加反對美蔣的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在「文化大革命」中,楊益言被誣陷為「叛徒」 「特務」 「反革命」 , 粉碎「四人幫」後,楊益言才徹底平反,後擔任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專業作家。
④ 紅岩的主人公是誰
主人公是江姐
作者:羅廣斌 楊溢言
《紅岩》是一部以共產黨人為爭取中國人民解放而進行的壯烈斗爭為題材的優秀長篇小說。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曾被共同關押在「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集中營里,親身經歷過敵人的種種野蠻暴行和共產黨人不屈不撓的斗爭生活...
⑤ 《紅岩》的主人公的名字,作者,故事年代,主人公性格
《紅岩》的作者:羅廣斌、楊益言
《紅岩》是以描寫重慶解放前夕殘酷的地下斗爭,特別是獄中斗爭為主要內容的長篇小說。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曾被共同關押在「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集中營里,親身經歷過敵人的種種野蠻暴行和共產黨人不屈不撓的斗爭生活。
小說把反動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轉的覆滅命運,與局部上的氣勢洶洶,瘋狂鎮壓;把革命事業全局上的輝煌勝利,與革命者個人的悲壯犧牲,辯證地統一起來。這兩位作者在寫作了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的基礎上,進一步搜集整理先烈們的斗爭事跡,經過著名作家車承友加以集中、提煉、進行藝術再創造。且歷時10年,才完成該部作品。
《紅岩》的主人公的名字和主人公性格
1、江姐
江姐是《紅岩》中比較豐滿的藝術典型。作為一個地下工作者,她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高度的警惕。在重慶的朝陽碼頭,她看到甫志高穿著西裝給她掮行李,當即識破了甫志高好表現的心理,表現了她高度的黨性。
在赴華鎣山的途中,她看到了掛在城頭上的丈夫的頭顱,悲痛欲絕,但她以堅強的革命意志和非凡的毅力剋制自己的感情,並化悲痛為力量,勇敢地擔負起丈夫未競的事業。作為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她視死如歸,寧折不彎。
面對敵人慘無人道的酷刑,她忍受百般折磨,對黨的秘密守口如瓶。行將就義,她神態平靜,舉止從容,梳理頭發,整理衣衫,吻別「監獄之花」,始終帶著勝利的笑容。「
如果需要為共產主義理想而犧牲,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也可以做到臉不變色,心不跳」,這一席話,充分展示了江姐作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生死觀。
2、許雲峰
許雲峰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人物之一。他是我地下黨的領導者,在他身上比較集中地體現了無產階級革命者的才幹、品質和氣魄。
他在作品中一出現就是一個堅定、勇敢、老練、機智的地下黨領導者。他一到沙坪書店,發現書店有兩個來歷不明的人,立刻意識到「危險就在眼前」,於是當機立斷,撤銷聯絡站,轉移人員,掩護革命同志,一切處理得有條不紊。
許雲峰堅強勇敢,毫不畏懼,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他與中國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李敬原在新生茶園碰頭,叛徒甫之高帶領特務突然襲擊,許雲峰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沉著掩護革命同志,自己被捕入獄。表現了革命者的高風亮節。
許雲峰足智多謀,立場堅定,具有非凡的膽識和善於應付瞬息萬變的局勢的才能。在獄中,他巧妙地引導徐鵬飛作出錯誤的判斷,承擔《挺進報》的領導責任,保護了地下黨組織。
面對敵人驚心設計的酒宴,隨機應變,戳穿了敵人的陰謀,把筵席變成了揭露敵人的講台,機智地引出特務頭子毛人鳳出場。表現出共產黨人的無敵力量。
許雲峰具有壓倒任何敵人而不被敵人壓倒的大無畏氣概和勇於獻身的崇高精神。在獄中,他與徐鵬飛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他赤手空拳以頑強的毅力挖通了監獄通向獄外的洞口,並把它留給了戰友,自己帶著必勝的信念從容就義。
3、成崗
成崗真名陳然 ,1939年春天在湖北宜昌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7月起參加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編輯、印刷和發行工作,不久重新入黨,任《挺進報》特支書記。
1948年4月在工作間被捕,先後關押於歌樂山重慶軍統集中營渣滓洞、白公館看守所,在獄中受盡酷刑,堅貞不屈,並堅持出版《挺進報》。1949年12月28日在重慶大坪刑場被公開槍殺,壯烈犧牲。犧牲時年僅26歲。
以下是陳然在編輯《彷徨》雜志時撰寫的一篇題為《論氣節》的散文的摘錄: 在平時能安貧樂道,堅守自己的崗位;在富貴榮華的誘惑之下能不動心志;在狂風暴雨襲擊之下能堅定信念,為黨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4、小蘿卜頭
小蘿卜頭,原名宋振中,男,1941年生於江蘇邳州,1949年9月在重慶被楊欽典害死,遇害時年僅8歲,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最小的戰士。
宋振中八個月的時候,就隨父母被帶進了監獄。由於終年住在陰暗、潮濕的牢房裡,再加上營養跟不上,七八歲卻只有四五歲孩子那麼高,成了一個大頭細身子、面黃肌瘦的孩子,難友們都疼愛地叫他「小蘿卜頭」。
小蘿卜頭在敵人的監獄里長大,一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經過地下黨對特務的斗爭,他才在監獄里上了學,由地下黨員和愛國志士作他的老師。由於他年齡小,特務們對他的看管不是很嚴,他就經常在牢房之間傳遞東西、傳遞信息和秘密情報,在門口放哨,幫助大人了解入獄同志的情況等。
在革命勝利前夕,小蘿卜頭被敵人殘忍殺害。重慶解放後,小蘿卜頭宋振中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他是共和國、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他的英名將永遠被後人銘記。
5、雙槍老太婆
雙槍老太婆是著名小說《紅岩》中塑造的傳奇人物,為華鎣山游擊隊的成員,因善使雙槍被譽為雙槍老太婆。其人物原型為陳聯詩。
陳聯詩(1900年~1960年),女,又名陳玉屏,四川廣安岳池縣人,川東華鎣山游擊縱隊的主要創建者與領導者之一,多次參與並領導華鎣山武裝起義,為中國近代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因陳聯詩善使雙槍,故被世人稱為「雙槍老太婆」。據著名小說《紅岩》的作者楊益言先生講訴,陳聯詩為《紅岩》中「雙槍老太婆」的原型之一。
⑥ 紅岩這本書作女主人公是誰
你好,怎麼說呢。首先說明,紅岩這本書寫的非常牛的。本人刷了好幾遍。咱不廢話,今天你的問題是「紅岩的主人公是誰」。這本書的主要人物我個人感覺就一個,就是「江姐」。雖然也有幾個人物的篇幅描述的也很多,但是都是圍繞著「江姐」來發生的。所以我個人認為主人公就是江姐。當然這都是些個人看法。
希望對你有幫助。
純手打望採納。
⑦ 《紅岩》一書的主人公是誰
《紅岩》出版於1961年。作者羅廣斌、楊益言都是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倖存者,他們親身經歷了黎明前血與火的考驗,目睹了許多革命烈士為革命犧牲的壯烈場面。根據這些親身經歷,他們於1957年寫出了革命回憶錄《烈火中永生》,隨後在這個基礎上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岩》。這部作品以驚心動魄的斗爭畫面和崇高的革命精神震撼了廣大讀者的心,獲得了廣泛的好評,被稱為具有共產主義精神和革命氣節的教科書。
曾經影響過幾代人成長、在讀者中享有盛譽的長篇小說《紅岩》,是由好幾位作者集體創作而成的。羅廣斌是作者之一,也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作者。
羅廣斌,1924年生於四川忠縣,40年代參加地下工作並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前夕他被捕關在白公館秘密監獄。1949年11月27日在敵人大屠殺時從白公館越獄脫險。新中國建立後曾任「烈士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共青團重慶市委常委兼統戰部長、長壽湖漁場場長及市文聯專業創作員。1967年2月5日,紅衛兵闖入其家將其綁架,5天後羅廣斌在關押地墜樓而亡,時年42歲。
與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老舍、傅雷等作家不同的是,羅廣斌的悲劇是個特殊的案例,他既是極左思潮的參與者也是受害者。作為重慶文革初期的風雲人物,在群眾組織因意見分歧而形成對立的兩派時,他參與了激烈的派性斗爭,也是派性斗爭的犧牲品。羅廣斌死亡至今已有38年了。
因長篇小說《紅岩》在全國的巨大影響,羅廣斌作為作者之一,又是大屠殺倖存者,自然而然也成為青年們崇拜的英雄。但是那時他的日子並不好過,出版小說《紅岩》後他的名氣雖然已如日中天,但政治生活卻依然遭到諸多限制——1963年團中央提議推選他為訪日代表,被重慶市某些人以「歷史問題有個別疑點」為由否決;第二年共青團召開九大准備安排他為團中央委員候選人,也因同樣理由被否決。在階級斗爭「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的年代,羅廣斌當年在大屠殺之夜從獄中脫險的經歷,正好構成了讓人不放心的歷史疑點。因此羅廣斌在文革之前心情是壓抑的。當以「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為口號的文化大革命發動起來之時,他立即被那種「造反精神」所鼓動,所感召。他成為重慶最早的造反派之一。這也是他的悲劇人生的開始。
《重慶晚報》載文介紹說:文革伊始羅廣斌等作家就向全市發表公開信成立戰斗小組,參與造反奪取了市文聯領導權,在市級機關團體幹部中最早造反。「1966年8月底,市文聯職工郭青等發起成立造反派組織『紅衛兵戰斗小組』,當時羅立刻表示堅決支持並說:怕什麼,最多是坐監牢,掉腦袋,全家打成反革命!」摒棄文革的極左思潮,我們從羅廣斌這席話中似乎又依稀看到了當年參加地下斗爭時那個熱血青年的風采。只可惜,這次的獻身決心從開始就走錯了路,這是令我們為之無限惋惜的地方。
文革中上海造反派「一月奪權」被中央肯定,各地紛紛聞風而動。重慶造反派內部在奪權問題上產生嚴重分歧。因此埋下了仇恨的種子。1967年1月31日,矛盾終於一觸即發:支持奪權的北航紅旗駐渝紅衛兵率先拋出了批判羅廣斌的文章《羅廣斌很像革命造反派內部的定時炸彈》、《我們為什麼要揪羅廣斌》,攻擊他的帽子一頂接一頂:「周揚黑線上的人物」、「與黑幫分子沙汀、馬識途等關系十分密切」,「重慶文藝界最大的鐵桿保皇分子」,「山城頭號政治大扒手」……
在群眾組織兩派公開決裂時,羅廣斌在選擇站到其中一方的同時,也深深陷入派性斗爭。1967年2月2日,重慶紅衛兵革命造反司令部發令抓捕羅;2月5日,建工學院紅衛兵將羅從家中綁架並抄家;2月8日,奪權方的重慶市革聯會宣告成立;2月11日,宣布市文聯等反奪權組織為「反革命組織」、「保羅(廣斌)組織」,勒令解散……
1967年2月10日就傳出羅廣斌在關押地墜樓自殺的消息。當年看守羅廣斌的人說,羅廣斌實在是不堪忍受連續幾十小時的精神折磨而跳窗而死。羅當時被關押於大坪馬家堡後勤工程學院,審訊者要他必須認真交代1949年『11·27』如何被特務放出監獄。從5日被綁架到9日深夜,連續幾十個小時不間斷輪番逼供,羅一支接一支吸煙,還將清涼油塗在煙上,神態異常疲憊痛苦不安。這樣徹夜不眠到了10日早上,羅端著洗臉盆被押到3樓廁所打水洗臉,趁人不備他爬上窗檯,高呼「毛主席萬歲!」後跳下,墜地後撞在台階石梯上,當場死亡。
關於羅廣斌的死因,究竟是自殺還是他殺?是畏罪自殺還是以死抗爭?是謀殺還是逃走時不慎墜樓?……文革中這幾種說法曾被造反派對立兩方炒得沸沸揚揚。最後卻被江青一錘定音說:羅廣斌是「叛徒」、「反革命」。那個瘋狂的女人在會上表態說:「羅廣斌是羅廣文的弟弟,有人替他翻案,我們根本不理他。華鎣山游擊隊,根本糟得很,叛徒太多了。」 —— 一時間「華鎣山游擊隊叛徒很多」、「川東地下黨叛徒很多」的傳言廣泛傳播。這說明迫害羅廣斌並不是斗爭的終結,而是又一場政治迫害的開端。更多的人命運在一個女人的一番信口開河之後,徹底發生了改變。羅廣斌的命運確實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回顧往事,我們似乎可以觸摸到那個荒唐年代的氣息。直到1978年秋天,羅廣斌骨灰安放儀式在重慶隆重舉行,至此冤案才得以昭雪。
羅廣斌的死,到底應該定性為「犧牲」還是「自殺」,非本文所能夠勝任的事。羅廣斌是一個有缺點有過失的革命者。借用魯迅的話說:有缺點的戰士畢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不過是蒼蠅而已。特別在現在某些人動不動就講「犧牲」的時候,更應該讓他們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犧牲。人們看到,凡是開口閉口「改革」,開口閉口說要「犧牲」和「付出代價」的人,他們自己自始至終沒有付出過代價,也沒有做出過犧牲。不管是主流經濟學家、鼓吹國企改革最力的人,還是國有企業的廠長經理們、執行改革最堅決的人,他們從來沒有付出過代價,也從來沒有做出過犧牲。他們所說的代價和犧牲,都是給別人准備的。而他們自己,只需要大把的撈進銀子就行了,同時撈進的還有私家車、兩套住宅房,以及別墅之類。還有呢,就是「改革家」的桂冠和「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美名。至於下崗失業、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大學、窮愁潦倒之類「犧牲」,都由那些被他們所瞧不起的「低素質」的年齡偏大的職工們給包攬完了。—— 他們的境界根本不能與羅廣斌同日而語。單憑羅廣斌當年放棄家庭的優越物質享受,甘願過清貧的日子,甘願冒殺頭的危險這一點,就足以反襯出如今口口聲聲要「改革」和「犧牲」的那幫人齷齪的靈魂。
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特務在重慶秘密監獄渣滓洞、白公館製造了駭人聽聞的「11.27」大屠殺。羅廣斌在那場屠殺中倖免於難。在1949年12月25日,也就是重慶解放第25天,羅廣斌同志向黨組織交上了長達幾萬字的《重慶黨組織破壞經過和獄中情形的報告》。「獄中意見」是《報告》中的第七部分,共八條,因此稱為「獄中八條」。
這是獄中革命者預見到國民黨政權在潰敗前夕很可能實行瘋狂的大屠殺,他們有話對黨講。「獄中八條」就是披瀝赤誠的訴說,是集體意志和智慧的結晶。他們商定,如果有人能夠活著出去,一定要把獄中同志集體討論的意見向黨匯報。而羅廣斌就光榮地完成了這個任務。他傳遞出來的「獄中八條」主要內容如下:
一、防止領導成員的腐化。
二、加強黨內教育和實際斗爭的鍛煉。
三、不要理想主義,對上級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線問題,不要從右跳到「左」。
五、切勿輕視敵人。
六、重視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經濟、戀愛和生活作風問題。
七、嚴格進行整黨整風。
八、懲辦叛徒特務。
事隔50多年重溫這「獄中八條」,彷彿就是針對今天的現實而寫的。白色恐怖時期,考驗革命者的是生死關、毒刑拷打關、威逼利誘關。和平年代、市場經濟時期,考驗共產黨員的是名利關、權力關、情色關。意志薄弱者過不了這些關,在生死考驗面前叛徒要顯露原形,身處花花世界腐敗分子要打敗仗。
這就是我佩服羅廣斌、懷念羅廣斌及其戰友的理由。我認為,羅廣斌和他的同齡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不應該忘記的。
⑧ 《紅岩》的主要人物是誰
《紅岩》的主要人物是許雲峰、江雪琴、成崗、余新江、劉思揚、丁長發。
內容簡介
1948年,重慶地下黨工運書記許雲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書店,作為地下黨的備用聯絡站。
江雪琴江姐到離根據地不遠的一座縣城時,發現自己的丈夫、華鎣山縱隊政委彭松濤的人頭被高掛城頭。見到縱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後,她忍住悲痛,堅決要求到丈夫生前戰斗的地方工作。
由於甫志高的告密,許雲峰、成崗、余新江和劉思揚等人很快相繼被捕。特務頭子徐鵬飛得意忘形,妄圖藉此將重慶地下黨一網打盡。然而,他使盡各種伎倆,都沒能從許雲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東西。
江雪琴不幸被捕,關押在渣滓洞集中營里。在獄中,她受盡了折磨,兇殘的敵人把竹簽釘進了她的十指。面對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江姐的英雄氣概驚天地,泣鬼神!
轉眼到了年底。敵人為了表示和談的「誠意」,假稱釋放了一批政治犯,但實際上只將來自資本家家庭的共產黨員劉思揚一人遣回家中軟禁。鄭克昌在誘騙劉思揚失敗後,又偽裝成同情革命的記者高邦晉打入渣滓洞。他妄圖通過苦肉計刺探獄中地下黨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識破了他的偽裝,並借敵人之手除掉了這個陰險的特務。
解放軍日益逼近重慶,關在地窖中的許雲峰用手指和鐵鐐挖出了一條秘密通道。當解放軍攻入四川,即將解放重慶的時候,徐鵬飛等狗急跳牆,提前秘密殺害了許雲峰、江姐、成崗等人。
就在許雲峰等人被害當天的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館同時舉行了暴動。劉思揚、丁長發等一些同志犧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終於沖出了魔窟,伴隨著解放軍隆隆的炮聲,迎接黎明時分燦爛的曙光!
(8)長篇小說紅岩女主人公擴展閱讀
《紅岩》是1961年12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民黨集中營的倖存者羅廣斌、楊益言。
該書講述了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共產黨員在渣滓洞和白公館中受刑,敵人為了得到口供,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產黨員的堅強意志前,敵人卻是一籌莫展,一敗塗地的故事。
1961年12月,正式出版,此書重印113次,再版2次,冊數則超過了一千萬。作為紅色經典作品,轟動一時。作者於1957年寫出了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隨後在這個基礎上創作了此長篇小說《紅岩》,後改編為紅色電影《烈火中永生》。
⑨ 《紅岩》的主人公是誰
許雲峰
許雲峰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人物之一。他是地下黨的領導者,在他身上比較集中地體現了無產階級革命者的才幹、品質和氣魄。他在作品中一出現就是一個堅定、勇敢、老練、機智的地下黨領導者。
他一到沙坪書店,就發現書店有兩個來歷不明的人,立刻意識到「危險就在眼前」,於是當機立斷,撤銷聯絡站,轉移人員,掩護革命同志,一切處理得有條不紊。
許雲峰堅強勇敢,毫不畏懼,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他與中國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李敬原在新生茶園碰頭,叛徒甫志高帶領特務突然襲擊,許雲峰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沉著掩護革命同志,自己被捕入獄。表現了革命者的高風亮節。
許雲峰足智多謀,立場堅定,具有非凡的膽識和善於應付瞬息萬變的局勢的才能。在獄中,他巧妙地引導徐鵬飛作出錯誤的判斷,承擔《挺進報》的領導責任,保護了地下黨組織。
面對敵人精心設計的酒宴,隨機應變,戳穿了敵人的陰謀,把筵席變成了揭露敵人的講台,機智地引出特務頭子毛人鳳出場。表現出共產黨人的無敵力量。
許雲峰具有壓倒任何敵人而不被敵人壓倒的大無畏氣概和勇於獻身的崇高精神。在獄中,他與徐鵬飛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他赤手空拳以頑強的毅力挖通了監獄通向獄外的洞口,並把它留給了戰友,自己帶著必勝的信念從容就義。
(9)長篇小說紅岩女主人公擴展閱讀:
紅岩創作背景:
《紅岩》的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曾於1948年先後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並囚禁在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里。他們和小說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經歷了那些驚心動魄的斗爭生活。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把這里的斗爭告訴後代」,他們先後寫了《聖潔的鮮花》《江姐》《小蘿卜頭》等報告文學與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接著,又在這些敘寫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提煉和藝術概括,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岩》。
從准備到成書,前後費時十年之久,寫了三百多萬字稿子,徹底返工過三次,大改過五六次。
⑩ 紅岩的主人公,是誰
《紅岩》的主要人物是許雲峰、江雪琴、成崗、余新江、劉思揚、丁長發。
1、許雲峰
許雲峰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人物之一。他是地下黨的領導者,在他身上比較集中地體現了無產階級革命者的才幹、品質和氣魄。他在作品中一出現就是一個堅定、勇敢、老練、機智的地下黨領導者。
他一到沙坪書店,就發現書店有兩個來歷不明的人,立刻意識到「危險就在眼前」,於是當機立斷,撤銷聯絡站,轉移人員,掩護革命同志,一切處理得有條不紊。
2、江姐
江姐是《紅岩》中比較豐滿的藝術典型。作為一個地下工作者,她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高度的警惕。在重慶的朝陽碼頭,她看到甫志高穿著西裝給她掮行李,當即識破了甫志高好表現的心理,表現了她高度的黨性。
在赴華鎣山的途中,她看到了掛在城頭上的丈夫的頭顱,悲痛欲絕,但她以堅強的革命意志和非凡的毅力剋制自己的感情,並化悲痛為力量,勇敢地擔負起丈夫未競的事業。
3、成崗
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編輯、印刷和發行工作,在工作間被捕,關押於渣滓洞、白公館看守所,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堅持自己的氣節,在獄中堅持出版《挺進報》。後被槍殺。
創作背景
《紅岩》的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曾於1948年先後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並囚禁在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里。他們和小說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經歷了那些驚心動魄的斗爭生活。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把這里的斗爭告訴後代」,他們先後寫了《聖潔的鮮花》《江姐》《小蘿卜頭》等報告文學與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
接著,又在這些敘寫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提煉和藝術概括,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岩》。從准備到成書,前後費時十年之久,寫了三百多萬字稿子,徹底返工過三次,大改過五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