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遲子建的文章
白銀那 《大家》》
Ⅱ 遲子建的短篇小說《最短的白日》想表達什麼
遲子建,1964年元宵節生抄於黑龍江漠河。1984年畢業於大興安嶺師范學校。1987年入北京師范大學與魯迅文學院聯辦的研究生班學習,1990年畢業後到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工作至今。小說《親親土豆》《花瓣飯》《踏著月光的行板》《采漿果的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布基蘭小站的臘八夜》《鬼魅丹青》《別雅山谷的父子》《晚安玫瑰》分獲《小說月報》第七、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屆百花獎。
Ⅲ 請問遲子建的短篇、中篇、短篇代表作各是什麼
短篇來代表作:微風入林
中篇代源表作:踏著月光的行板.
個人最喜歡遲子建的散文!
其實,對於一個多產的作家來說,並不能准確判斷哪一部作品是最棒的.聽過這樣一句話嗎: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文學作品是作者結合很多元素創作出來的,而讀者並不一定能了解這些元素,因此一人一個觀點!
偽滿洲國,確實寫的不錯.額爾古納河右岸,寫的也不錯啊!要知道她獲得可是第一二屆的魯訊文學獎,她是相當相當有才的,她的每個作品都不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Ⅳ 遲子建散文名篇
《群山之巔》、《越過雲層的晴朗》、《遲子建隨筆自選集》。
《群山之巔》是遲子建創作的作品,講述了雪域北疆龍盞鎮上三個家族的悲歡離合故事。
小說聚焦於北中國松山地區青山縣龍盞鎮的邊地民間,展示了時代大潮沖擊下的眾生相,歷史和現實互相糾纏,人性善惡交織。執著於發掘民間小人物的人性之光,展開較為嚴厲的現實批判,捕捉鄉村傳統文化最後一縷光芒,是該小說的主旨所在。
《越過雲層的晴朗》——著名女作家遲子建最新創作的長篇小說《越過雲層的晴朗》,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之後,引起強烈反響。第一版五萬冊,上市不久就出現書源短缺的情況。
本書用第一人稱生動地講述了一條惹人喜愛的大黃狗涅槃的故事。它跟隨過六個平凡而奇特的主人:在人前從不說話卻喜歡與狗說話的勤雜工小啞巴、年復一年含淚給陌生男人生孩子的上海女子梅紅、對水性楊花的母親恨之入骨的酒館女老闆趙李紅。
(4)遲子建短篇小說閱讀擴展閱讀:
遲子建是中國當代具備世俗關懷精神和悲憫情懷為數不多的作家之一。正是這些來自生活本身的情感體驗傳達的真實,來自於作家內心的悲憫情懷,賦予作品打動人心的力量。
一個作家能夠放低姿態,貼近民眾,貼近苦難,貼近被遺忘的角落和遺忘的群體,本身就是一種富有感召力的悲憫精神。
遲子建在作品中寫他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關注他們的世俗生存狀態和心理狀態,為他們書寫立傳。遲子建贊揚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堅韌樂觀的品質,用寬恕之心來對待他們的自負、狹隘等弱點,用愛意撫慰他們生活的苦難和不幸,用溫情批判他們人性惡的抬頭。
Ⅳ 求郭敬明、韓寒、蘇童、瓊瑤、余華、蔣方舟、遲子建短篇小說或散文,要單篇、經典的、短篇!!!!!
1.有那麼一個瞬間,我覺得我們的生活也像是這樣,只剩下一堆灰燼,和幾顆掙扎的火點。
2.我抬起頭,擦掉從眼裡滾出來的眼淚。它們在我臉上留下的淚痕,迅速地被滾燙的體溫蒸發掉了。
3.無論她發生什麼事,我都想陪在她身邊。
4.我得意洋洋地生活雜自以為幸福無比的遭遇里,以高高在上的心態憐憫周圍所不幸的朋友,我覺得自己幸運極了,幸福透了。
5.血肉橫飛只是而已。
魂飛魄散才是真正的好戲。
6. 我們慢慢地走向一個被上帝做好記號的地點
7.時間在一點一滴地過去,流逝,告別。
8每一天都有無數的人湧入這個飛快旋轉的城市——帶著他們的宏偉藍圖,或者肥皂泡的白日夢想;每一天,也有無數的人離開這個生硬冷漠的城市的摩天大樓組成的森林——留下他們的眼淚。
9這是一個以光速往前發展的城市。
旋轉的物慾和蓬勃的生機,把城市變成地下迷宮般的錯綜復雜。
這是一個匕首般鋒利的冷漠時代。
在人的心臟上挖出一個又一個洞,然後埋進滴答滴答的炸彈。財富兩級的迅速分化,活生生的把人的靈魂撕成了兩半。
10在我們平凡而又微茫的生活里,並不是只有輕松的歡笑和捧腹的樂趣。在時光日復一日的緩慢推進里,有很多痛苦就像是圖釘一樣,隨著滾滾而過的車輪被扎進我們的心中。
11我們痛苦來源於愛。但我們的幸福也來源於愛。
12 窗外濃厚的夜色被寂靜襯托得格外沉重,像是一池無風天里的湖水。黃色的路燈下,偶爾會走過一對相互依偎的約會男女。他們的影子被拉的很長很長,像是大寫的「幸福」二字。
13開學的第一天過去了。
其實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一天一天地轉動過去。秒針、分針、時針,拖著虛影轉動成無數密密麻麻的日子,最終匯聚成時間的長河,變成我們所生活的龐大的時代。
而我,和我們,都是其中,最最渺小微茫的一個部分。
14 夢里很多搖晃的綠色光暈,後來漸漸看清楚了,那是一整片巨大而安靜的樹。
樹影晃動成海洋,朝大地的盡頭傾斜著。滾滾而去的綠色巨浪。
15因為我已經快要走火入魔了。很多次,我想要抓著自己的頭發,把自己從地面上扯起來——無論牛頓是否會從棺材裡破土而出,翻著書上的牛頓定律對著我抓狂地怒吼:「這是不可能的!」
16無數前來上海旅遊的外地人眼中,上海的中心一定是那條被電視節目報道了無數便的熙熙攘攘的南京路。佐丹奴和班尼路的旗艦店,都閃動著巨大的點子屏幕,滿大街的金銀樓里,黃金鏈子一根比一根粗。無數的行人舉起相機,閃光燈咔嚓咔嚓閃成一片。
17. 而唯獨人民大道上,市政府鑄造的那個標註上海市中心零起點的那個手掌大小井蓋一樣的銅牌,早消失在人們的視線和記憶里。
18. 人真的是一種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動物。
19. 已經十二月末了。上海開始下起連綿不斷的寒雨。上帝在頭頂用鉛灰色的烏雲把上海一整個包裹起來,然後密密麻麻地開始澆花。光線暗的讓人心情抑鬱,就算頭頂的熒光燈全部打開,我也只能提供一片更加寂寥的蒼白色。
20. 在顧里的人生里,短短的幾十年生命,就應該遵循生物的趨利避害的原則。迅速離開第自己有害的人和事,然後迅速抓住一切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整個人生,都應該是一道嚴格遵循數學定理的方程式,從開始,到最後,一直解出那個X是多少。
21. 如果現在你是以上帝的角度或者高度在俯瞰我們的大學,那麼你就會看到正在上演一場精彩的貓與鼠之間的追逐大戰。
22. 如果我們的生活充滿了以前另一種未知的可能性的話,那麼在大學圍牆范圍內,這一場追逐大戰,誰先遇到誰,都可以導致完全不同的結局。
這就像有人在轉盤里撒下一大把鋼珠,在轉盤沒有停下來之前,誰都不知道最後的贏家會是誰。
文字讓我們更回去生活,更懂得珍惜,,,,,祝所有喜歡文字的朋友永遠幸福快樂
Ⅵ 求知:作家遲子建的全部作品名及大致內容。
遲子建,性 別: 女
出生年月: 1964 年2月27日(陰歷元宵節)
生肖:龍。
乳名:迎燈。
會員分類: 中國作家協會
民 族: 漢族
家庭成員:母親:李曉榮,五十年代漠河鄉廣播站廣播員。父親:遲澤風,曾任塔河縣永安小學校長,一九八五年冬季病逝。丈夫:黃世君,原塔河縣委書記,車禍去世。
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一級作家。
遲子建:女,1964年元宵節出生於北極村,1983年開始寫作,至今已發表以小說為主的文學作品五百餘萬字,出版四十餘部單行本。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偽滿洲國》《額爾古納河右岸》,小說集《逝川》《霧月牛欄》《清水洗塵》,散文隨筆集《傷懷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遲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的《遲子建作品精華》。曾獲得第一、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小說《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2004—2006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澳大利亞「懸念句子獎」等多種文學獎項,作品有英、法、日、義大利文等海外譯本。遲子建是當今文壇一顆耀眼的明星,她是唯一一位三次獲得魯迅文學獎、兩次獲得冰心散文獎、一次莊重文文學獎、一次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一次茅盾文學獎的作家。在所有這些獎項中,包括了散文獎、中短篇小說獎、長篇小說獎等。
她1964年出生於黑龍江省漠河縣,1984年畢業於大興安嶺師范學校,1987年進入北京師范大學與魯迅文學院合辦的研究生院學習,1990年畢業後到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工作至今。遲子建1983年開始寫作,至今已發表作品500萬字,出版著作40餘部。她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樹下》、《晨鍾響徹黃昏》、《偽滿洲國》、《越過雲層的晴朗》、《額爾古納河右岸》,小說集《北極村童話》、《白雪的墓園》、《向著白夜旅行》等。她曾經獲過兩屆魯迅文學獎、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等各種獎項,作品被譯為英、法、日、義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霧月牛欄》獲1995年-1996年魯迅文學獎、1993年莊重文文學獎,小說《白銀那》獲《大家》雜志第二屆紅河文學獎,長篇小說《晨鍾響徹黃昏》獲1995年東北文學獎。發表於2005年第3期《鍾山》的中篇小說《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使遲子建於2007年10月第三次獲得魯迅文學獎。《額爾古納河右岸》於2008年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2008年憑借散文作品《光明在低頭的一瞬》獲得第三屆「冰心散文獎」。《光明在低頭的一瞬》,文章不長,寫她在俄羅斯一座教堂的經歷,在教堂里,她看到了喜愛的畫家魯勃廖夫的壁畫,然而當她從畫上收回目光低下頭來的一瞬,卻看到了一位正在安靜地打掃祭壇燭油的老婦人。她細寫了老婦人的外形動作和對清掃燭油職責的虔敬,感慨道:「她的勞作是安然的,而我從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種永恆的光明:光明的獲得不是在仰望的時刻,而是於低頭的一瞬。」
Ⅶ 遲子建短篇小說有哪些
那丟失的…… 《北方文學》 1985/1
沉睡的大固其固 《北方文學》 1985/3
舊土地 《北方文學》 1986/1
沒有月亮的抱月灣 《小說林》 1986/2
在低窪處 《小說林》 1986/4
小說三篇 《北方文學》 1986/9
初升 《作家》 1986/2
吉亞大叔和他的墓場《北方文學》 1986/11
傻子軼聞 《北大荒文學》1987/3
柳阿婆的故事 《福建文學》 1987/6
白雪國里的香枕 《作家》 1987/3
北國一片蒼茫 《青年文學》 1987/8
星期天 《小說林》 1988/3
魚骨 《山西文學》 1988/3
葫蘆街頭唱晚 《北方文學》 1988/3
西林小教堂 《北方文學》 1988/3
紅罌粟小院 《鴨綠江》 1988/6
無歌的憩園 《北京文學》 1988/9
羈鳥無期 《時代文學》 1989/2
重溫草莓 《人民文學》 1989/2
愛情故事 《作家》 1989/6.
小說三篇 《花溪》 1989/10
青蛙的季節 《青年文學》 1989/10
花束 《小說林》 1990/5
關於家園發展歷史的一次浪漫追蹤 《天津文學》1990/6
荒草 《河北文學》 1990/7
擠奶員失業的日子 《人民文學》 1991/1
稻草人 《北方文學》 1991/1
羅索河瘟疫 《鴨綠江》 1991/3
白雪的墓園 《春風》 1991/4
煙霞生卒年表 《春風》 1991/4
小狗 《小說家》 1991/6
在松鼠的故鄉 《人民文學》 1991/7-8
銀飾 《青年文學》 1991/8
從山上到山下的回憶 《天津文學》 1991/8
鋪天蓋地的麻雀 《東海》 1992/4
月光下的革命 《天津文學》 1992/8
與水同行 《天津文學》 1992/8
守靈人不說話 《作家》 1993/3
不滅的家族 《芒種》 1993/4
雞籠街的月亮 《春風》 1993/9
白牆 《春風》 1993/9
回溯七俠鎮 《大家》 1994/1
盲人報攤 《天津文學》 1994/1
跳盪的銀扣 《小說林》 1994/4
逝川 《收獲》 1994/5
廟中的長信 《山花》 1994/12
飛天 《江南》 1995/5
親親土豆 《作家》 1995/6
臘月宰豬 《作家》 1995/6
旅人 《天津文學》 1995/8
嶺上的風 《山花》 1995/9
霧月牛欄 《收獲》 1996/5
銀盤 《山花》 1996/6
鬧庵 《時代文學》 1996/2
駝梁 《北京文學》 1997/5
朋友們來看雪吧 《山花》 1998/1
清水洗塵 《青年文學》 1998/8
灰街瓦雲 《天涯》 1999/5
河柳圖 《作家》 2000/10
行乞的琴聲 《山花》 2001/1
月白色的路障 《長城》 2001/3
格里格海的細雨黃昏 《天涯》 2001/3
換牛記 《作家》 2001/9
花瓣飯 《青年文學》 2002/4
一匹馬兩個人 《收獲》 2003/1
門鏡後的樓道 《作家》 2003/5
雪壩下的新娘 《紅豆》 2003/9
微風入林 《上海文學》 2003/10
夜行船 《上海文學》 2003/10
燈祭 《紅豆》
蒲草燈 《山花》 2004/3
采漿果的人 《收獲》 2004/5
二重唱 《作家》 2005/1
雪窗簾 《山花》 2005/9
西街魂兒 《收獲》 2006/4
野炊圖 《中國作家》 2006/10
花牤子的春天 《佛山文藝》 2007/3
百雀林 《鍾山》 2007/4
一壇豬油 《西部 華語文學》2008/5
解凍 《作家》 2009/1
塔里亞風雪夜《山花》 2009/10
五羊嶺的萬花筒 《鍾山》 2010/2
七十年代的四季歌 《上海文學》2011年1期
Ⅷ 冰心的兩篇短篇小說
著作目錄:
《繁星》(詩集)1923,商務
《春水》(詩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說、散文集)1923、商務
《寄小讀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說、散文集)193O,開明
《南歸》(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說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詩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閑情》(詩、散文集)1922,北新
《去國》(小說集)1933,北新
《平綏沿線旅行記》(散文集)1935,平綏鐵路管理局
《冬兒姑娘》(小說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詩集》1943,開明
《關於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說散文選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記》(小說)1956,上海少兒
《還鄉雜記》(散文集)1957,上海少兒
《歸來以後》(散文集)1958,作家
《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燈》(小說、散文、詩歌合集)1960,作家
《櫻花贊》(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說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讀者》(散文集)1981,少兒
《記事珠》(創作談)1982,人文
《冰心論創作》 1982.上海文藝
《冰心作品選》 1982,少兒
《冰心散文選》 1983,人文
《冰心選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齊)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藝(未出齊)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峽文藝
翻譯書目:
《先知》(散文詩集)敘利亞凱羅.紀伯倫著,1931,新月
《印度童話集》 印度穆.拉.安納德著,1955,中青
《吉擅翅利》(詩集)印度泰戈爾著,1955,人文
《印度民間故事》 印度穆.拉.安納德著,1955,上海少兒
《泰戈爾選集.詩集》 與石真合譯,1958,人文
《泰戈爾劇作集》(4)1959,戲劇
《馬亨德拉詩抄》(尼泊爾)與孫用合譯,1965,作家
《燃燈者》(詩集)馬爾他安東.布蒂吉格著,1981,人文
Ⅸ 遲子建小說的氣味閱讀答案
、本文作者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作家。從文章開頭看,作者提倡一種什麼樣的創作態度?
答:作者認為,創作需要一種沖動,是將胸中涌動著的表達慾望傾斜出來以獲得心靈的慰藉。
2、作者喜歡讀有氣味的小說,你認為作者在文中所說的「氣味」指的是什麼? 這種氣味是如何產生的?
答:(1)「氣味」就是小說中具有浪漫因子,使人讀後留有回味的餘地。
(2)這種氣味的產生主要與作家的個人情懷有關,其次又與個人的經歷、氣質、修養有關。
3、「所有作家都是具有浪漫氣息和憂愁氣息的人」,這說法符合文章的原意嗎?請說說理由。
答:不符合。
文章第三段說,「每一個優秀作家都是具有浪漫氣息和憂愁氣息的人。」可見,並非所有作家都具有浪漫氣息和憂愁氣息,只有優秀的作家才具備。
4、作者在文中說:「魯迅的小說是有氣味的,那是一股陰郁、硬朗而又散發著微咸氣息的氣味。」請你寫出一篇你在課內學過的魯迅的小說名稱,並寫出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個人物及其特點。
小說: 《故鄉》
人物:閏土
特點:閏土少年時天真活潑,聰明能幹;中年時善良卻又麻木。
5、聯系全文,說說文中第二段劃橫線的句子(透過漢字我能讀到它的血和肉,讀到它的靈魂。)怎樣理解,請你結合閱讀過的一篇小說作簡要的分析。
6、原文:
小說的味道
遲子建
從我開始寫作至今,大約有二十個年頭了。當初,我並不知道小說為何物,就雄赳赳氣昂昂地下筆寫了。之所以如此膽大包天,是因為我的胸中涌動著強烈的表達慾望,不吐不快。我想寫姥姥和舅舅,想寫菜園中的花朵和蝴蝶,想寫曾經威風凜凜、最終老眼昏花的大黃狗,想寫雪地上的漁火、白夜中不沉的太陽、森林河谷畔的小木屋,等等。所有這一切,都像層層疊疊的陰雲一樣壓迫著我,讓我透不過氣來。我只有將筆當作閃電來擊碎它們,才能獲得心靈上的安和慰藉。
那時的我不知道小說為何物,現在對它仍然是糊塗的。我想這種糊塗是愛的一種體現。我愛小說,所以不能給它一個確切的定義。這同愛一個人是一樣的,你能說你愛的僅僅是一個人的品質,而不是他(她)的眼神、姿態、服飾甚至是身體的氣味么? 我喜歡有氣味的小說,美學家們也許用的是「氣韻」這個詞。有氣味的小說,總是攜帶著浪漫的因子,使人讀後留有回味的餘地。所以,不管那作品是現實主義的,還是浪漫主義的,只要我從中讀出了氣味,我就喜歡。我喜歡《紅樓夢》中的「太虛幻境」,喜歡《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臨終時口中銜米致使七星不墜、敵方不敢貿然出兵的描寫,喜歡《西遊記》中那個能夠上天入地的孫悟空。讀外國小說,我也能讀出氣味,如《白鯨》《瓦爾登湖》《復活》《日瓦戈醫生》《包法利夫人》《拓荒記》等等。比較而言,我更加能夠從中國的小說中讀出氣味。透過漢字我能讀到它的血和肉,讀到它的靈魂。魯迅的小說是有氣味的,那是一股陰郁、硬朗而又散發著微咸氣息的氣味;沈從文的小說也是有氣味的,它是那種濕漉漉的、微苦中有甜味的氣味;張愛玲的小說也有氣味,那是一種具有滄桑感的溫和的氣味。我在對小說氣味的接納上,是一個好胃口的人。所有能夠把小說寫出氣味的作家,我都喜歡。我覺得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作家的小說氣味是濃郁而別致的,如郁達夫、柔石、蕭紅等等。而當代作家的作品似乎不那麼在乎氣味了。尤其是新時期以來的小說,我覺得最遺憾之處就在於很多人把小說與現實等同起來,削弱了其藝術上的浪漫成分,使小說成了宣傳政治口號或者推廣某項政策的代言人,這是對小說的強暴。其實作家對現實是應該警惕的,與之保有一段距離是沒有壞處的。以小說為標榜而來干其他的勾當,自然會使其塵垢滿面,使其喪失藝術的魅力。小說在這樣的人手裡無疑就成了垃圾箱。
小說的氣味是如何產生的呢?我想這與作家的個人情懷有很大關系。我相信每一個優秀作家都是具有浪漫氣息和憂愁氣息的人。浪漫氣息可以使一些看似平凡的事物獲得藝術上的提升,而憂愁之氣則會使作家在下筆時具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從而使作品散發出獨特的韻味。當然,個人情懷又與一個人的經歷、氣質、修養息息相關。要想把這個問題說得全面和透徹,是我力所不能及的。
我在讀形形色色的小說的時候,感覺這些小說就是一道道菜,而我是一個食客。我不會像別人一樣看它們的內容決定取捨,或者在意哪一道菜出自名廚手下。我會一視同仁地對待它們,然後像狗一樣探著鼻子去嗅它們的氣味。能嗅出味道的,我就將其取來,反之,則棄之不顧。因為我相信,氣味是一道菜的精華。